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碚區(qū)蔡家半島L分區(qū)路網工程(一期)第1頁共13頁北碚區(qū)蔡家半島L分區(qū)路網工程(一期)道路低影響開發(fā)(LID)施工圖設計說明1工程概況1.1工程名稱北碚區(qū)蔡家半島L分區(qū)路網工程(一期)。1.2工程概況項目道路位于蔡家組團中部L標準分區(qū);設計范圍位于嘉陵江以西,蔡家中央大街以東,快速路一橫線(金興大道)以北,快速路五聯絡線(椿萱大道)以南,主要為同源路、同熙路、縱一路、縱二路圍合區(qū)域。序號道路名稱長度(m)道路等級設計速度路幅寬度m)車道數1LZ1路南段796.424次干路40km/h22雙42LZ2路731.455次干路40km/h26雙43LZ3路627.479支路30km/h16雙24LZ4路641.548次干路40km/h22雙45LZ5路142.638支路20km/h16雙26LH1路689.505次干路40km/h26雙47LH2路東段254.595次干路40km/h26雙48總計3883.644////北碚區(qū)蔡家半島L分區(qū)路網工程(一期)包含7條市政道路,全長約3.9千米,標準路幅寬度16/22/26米,為城市次干路、支路。1.3建設范圍本次施工圖設計涉及青谷路范圍內低影響開發(fā)設計,包括生物滯留溝及人行道透水鋪裝設計。2設計依據2.1設計依據及相關文件1)與業(yè)主簽訂的設計合同2)《重慶市北碚區(qū)蔡家組團(部分用地)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修改原控規(guī)土地利用規(guī)劃圖》3)《重慶市北碚區(qū)蔡家組團F、J、K標準分區(qū)部分用地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修編)》4)《蔡家組團濱江地區(qū)(E、F、J、K、N、P標準分區(qū))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2014年7月報批)5)《主城區(qū)蔡家組團中部片區(qū)(G、H、L、M、R分區(qū)及B片區(qū)部分)控規(guī)修編》(2014年12月報批)6)《重慶市主城區(qū)“多規(guī)合一”方案》7)《重慶市城鄉(xiāng)總體規(guī)劃(2007-2020年)》(2014年深化)8)《重慶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北碚區(qū)蔡家半島L分區(qū)路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重慶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渝發(fā)改投資(2020)796號】9)《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關于北碚區(qū)蔡家半島L分區(qū)路網工程(一期)方案設計對軌道交通影響的專項審查意見》【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渝建軌建控審(2020)412號】10)《重慶市北碚區(qū)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關于對北碚區(qū)蔡家半島L分區(qū)路網工程(一期)項目進行技術審查的回復》【重慶市北碚區(qū)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2020.12.09】11)《北碚區(qū)蔡家半島L分區(qū)路網工程(一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一次性勘察)》【重慶南江工程勘察設計集團有限公司2020.12】12)《北碚區(qū)蔡家組團L標準分區(qū)縱二路(南段)道路建設項目(一期)》13)《蔡家北碚區(qū)蔡家組團R標準分區(qū)蜂窩城市首發(fā)區(qū)城市路網建設項目(縱一路、RH2路)》方案設計14)《北碚區(qū)蔡家半島L分區(qū)路網工程(二期)》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2020.08】15)《北碚區(qū)蔡家半島L分區(qū)路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2020.04】16)《重慶市北碚區(qū)蔡家半島—39#等11個水體及通道生態(tài)環(huán)境設計導則(試行)》【重慶市水利電力建筑勘測設計研究院2020.05】17)《北碚區(qū)蔡家半島L分區(qū)路網工程(一期)高邊坡可行性評估報告》18)《重慶城投集團蔡家半島場地豎向規(guī)劃設計》19)《蔡家組團R標準分區(qū)蜂窩城市首發(fā)區(qū)城市路網建設項目(一期)》方案設計20)《重慶市蔡家組團L標準分區(qū)L8北段、L8南段、L9路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21)《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13版)》22)項目范圍1:500地形圖及管線資料23)周邊融創(chuàng)、金科以及學校地塊資料24)軌道28號線相關資料25)建設單位提供的其它相關設計資料26)2018.10.09關于貫徹落實《重慶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渝建〔2018〕558號)27)《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排水管網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發(fā)〔2019〕10號2019年4月3日)28)《重慶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關于在工程建設許可階段加強海綿城市相關設計內容審查的通知》(渝規(guī)資【2019】1226號)(重慶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2019年12月3日)29)《北碚區(qū)海綿城市近建區(qū)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2019.04)2.2設計規(guī)范、標準(1)《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2006)(2016年版)(2)《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18)(3)《城鎮(zhèn)給水排水技術規(guī)范》(GB50788-2012)(4)《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332-2002)(5)《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69-2016)(6)《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guī)劃規(guī)范》(GB50289-2016)(7)《城市給水工程規(guī)劃規(guī)范》(GB50282-2016)(8)《城市排水工程規(guī)劃規(guī)范》(GB50318-2017)(9)《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805-2012)(10)《給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1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圖集號06MS201)(12)《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范》(CJJ143-2010)(13)《埋地用聚乙烯(PE)結構壁管道系統(tǒng)第2部分: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材》(GB-T19472.2-2004)(1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GB50974-2014)(15)《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設計標準》(DBJ50/T-296-2018)(16)《埋地排水排污用增強復合聚丙烯FRPP鋼帶加筋管》(Q/CYX6-2017)(17)《城鎮(zhèn)給水排水構筑物及管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DBJ50-108-2010)(18)《城鎮(zhèn)道路附屬設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DBJ50-128-2016)(19)《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2015年版)(2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15)(21)《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構建》2014.10(22)《建筑與小區(qū)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400-2006)(23)《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CJJ/T82-2012)(24)《重慶市海綿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導則》(25)《重慶市海綿城市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試行))》(26)《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設計標準》(DBJ50/T-292-2018)(27)《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GB/T51345-2018)(28)《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評價標準》(DBJ50/T-365-2020)(29)《建設工程海綿城市建設建設效果專項評估技術指南》(試行)2020.12(30)《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構建》2014年10月;3初步設計審查意見執(zhí)行情況(1)資料依據:設計依據中補充完善國標《海綿城市評價標準》、重慶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評價標準》(DBJ50/T-365-2020)、重慶市《建設工程海綿城市建設建設效果專項評估技術指南》(試行)2020.12等最新規(guī)范標準;各設計資料補充完善,明確規(guī)劃資料,各資料應具備可追溯性(完整名稱、編制單位、日期版本);補充方案階段規(guī)劃批復及專家審查意見;回復:同意審查意見,補充海綿城市相關規(guī)范。已補充設計資料,詳見說明1.3節(jié)。已補充方案階段規(guī)劃批復及專家審查意見,詳見說明1.3節(jié)及1.5節(jié)。(2)海綿指標:海綿設施是否布置應按人行道寬度及道路坡度確定,路側帶寬度比不適合山地城市道路海綿指標計算,建議優(yōu)化;指標計算應分道路,按不同設施疊加計算;LZ2等道路說明中提及不能滿足規(guī)劃指標要求,不可控部分排入公共設施處理,則徑流組織上不能混流;而從標橫上看,已設置生物滯留帶,能滿足指標要求,復核;復核海綿計算,生物滯留帶計算應在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中一并計算;補充LID設施溢流計算;各道路海綿指標計算中扣除停車港、交叉口、路燈等不設置海綿設施面積;回復:由于《北碚區(qū)海綿城市近建區(qū)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2019.04)中根據路側帶寬度比制定指標,本次設計結合路側帶寬度比及人行道寬度和道路坡度綜合確定。本次各道路指標分別計算,已按不同設施疊加計算。LZ2路等道路不可控部分排入公共設施為下游末端接受水體馬河溪,因此最終均排入雨水管網排入馬河溪內,已在說明中重新描述公共設施為馬河溪。由于道路人行道寬度根據紅線及車行道布置變化較多,導致生物滯留帶只能分段布置,無法沿人行道通長布置,結合計算,故部分道路無法達到指標要求。已復核海綿計算,生物滯留帶已在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中一并計算。已補充LID設施溢流計算。按意見,在道路海綿指標計算中將停車港、交叉口及路燈等不設置海綿設施面積扣除。(3)設施布局:復核交叉口拓寬段、停車港位置關系,增設交叉口拓寬段生物滯留帶;透水鋪裝盲管應分段接入雨水口或雨水檢查井;回復:已復核交叉口拓寬段人行道不足4m,受人行道寬度限制,已沒有增設生物滯留帶空間。已調整透水鋪裝盲管布置,分段接入雨水口或雨水檢查井。(4)建議下階段進一步優(yōu)化景觀設計,植物配置進行專項設計?;貜停和鈱彶橐庖姡码A段進一步優(yōu)化景觀設計及植物配置。4規(guī)范強制性條文執(zhí)行情況本次設計未違反規(guī)范強制性條文。5設計原則(1)滿足海綿城市建設道路設計目標。(2)道路LID設施的選擇應與規(guī)劃用地性質相協調,因地制宜、經濟有效、方便易行,充分結合道路紅線內外綠化帶進行設計。(3)道路LID設施的選擇應充分考慮設計道路及周邊的土壤、地質特征。(4)車行道透水路面負責收集車行道路面上的降雨,人行道透水磚鋪裝負責收集透水磚鋪裝面積上的降雨,地塊內部的雨水通過地塊內部的LID設施進行綜合利用,且地塊內部外排雨水通過雨水管直接匯入市政雨水系統(tǒng);(5)位于泄流通道上的道路應滿足洪澇水的順坡排放至下游泄流通道,且道路不應存在低洼地點,若因地勢受限應保證低洼處設計雨水塘等雨水調蓄設施。6設計目標根據道路設計資料,道路紅線標準寬度為26m、22m及16m,路側帶寬度為分別為5.5m、3.75m及4m,則道路路側帶寬度比如下表所示。適用道路人行道寬度道路寬度路側帶寬度比LZ2路、LH1路、LH2路東段11m26m0.423LZ1路南段、LZ4路7.5m22m0.34LZ3路、LZ5路8m16m0.5根據《北碚區(qū)海綿城市近建區(qū)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構建》及《重慶市海綿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導則(試行版)》,本次設計設計目標按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中確定的目標進行設計。根據《北碚區(qū)海綿城市近建區(qū)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其中對規(guī)劃區(qū)內未建道路指標管控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要求,人行道小于5m時,不設置生物滯留溝,僅做人行道生態(tài)透水磚要求。則本次設計道路設計目標如下表所示:適用道路路側帶寬度比年徑流總量控制率Pt污染物去除率PwLID設施LZ2路、LH1路、LH2路東段0.42370%60%生物滯留帶、生態(tài)透水磚LZ1路南段、LZ4路0.3440%30%生態(tài)透水磚LZ3路、LZ5路0.540%30%生態(tài)透水磚7設計方案7.1功能設施必選道路工程LID系統(tǒng)包括雨水花園、滲水路面(人行道)、生態(tài)樹池、雨水管網、污水管網等。低影響開發(fā)設施往往具有補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減峰值流量及凈化雨水等多個功能。表7-1低影響開發(fā)設施比選一覽表單項設施功能控制目標處置方式經濟性污染物去除率(以SS計,%)景觀效果集蓄利用雨水補充地下水削減峰值流量凈化雨水轉輸徑流總量徑流峰值徑流污染分散相對集中建造費用維護費用透水磚鋪裝○●◎◎○●◎◎√—低低80-90—透水水泥混凝土○○◎◎○◎◎◎√—高中80-90—透水瀝青混凝土○○◎◎○◎◎◎√—高中80-90—綠色屋頂○○◎◎○●◎◎√—高中70-80好下沉式綠地○●◎◎○●◎◎√—低低—一般簡易型生物滯留設施○●◎◎○●◎◎√—低低—好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中低70-95好滲透塘○●◎◎○●◎◎—√中中70-80一般滲井○●◎◎○●◎◎√√低低——濕塘●○●◎○●●◎—√高中50-80好雨水濕地●○●●○●●●√√高中50-80好蓄水池●○◎◎○●◎◎—√高中80-90—雨水罐●○◎◎○●◎◎√—低低80-90—調節(jié)塘○○●◎○○●◎—√高中—一般調節(jié)池○○●○○○●○—√高中——轉輸型植草溝◎○○◎●◎○◎√—低低35-90一般干式植草溝○●○◎●●○◎√—低低35-90好濕式植草溝○○○●●○○●√—中低—好滲管/渠○◎○○●◎○◎√—中中35-70—植被緩沖帶○○○●—○○●√—低低50-75一般初期雨水棄流設施◎○○●—○○●√—低中40-60—人工土壤滲濾●○○●—○○◎—√高中75-95好注1●——強◎——較強○——弱或很小;2S去除率數據來自美國流保護中心(CnterForterhdPotetion,CP)的研究據。表7-2各類用地中低影響開發(fā)設施選用一覽表技術類型(按主要功能)單項設施用地類型建筑與小區(qū)城市道路綠地與廣場城市水系滲透技術透水磚鋪裝●●●◎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瀝青混凝土◎◎◎◎綠色屋頂●○○○下沉式綠地●●●◎簡易型生物滯留設施●●●◎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滲透塘●◎●○滲井●◎●○儲存技術濕塘●◎●●雨水濕地●●●●蓄水池◎○◎○雨水罐●○○○調節(jié)技術調節(jié)塘●◎●◎調節(jié)池◎◎◎○轉輸技術轉輸型植草溝●●●◎干式植草溝●●●◎濕式植草溝●●●◎滲管/渠●●●○截污凈化技術植被緩沖帶●●●●初期雨水棄流設施●◎◎○人工土壤滲濾◎○◎◎注:●——宜選用◎——可選用○——不宜選用。道路LID設施的主要功能依次是削減初期雨水徑流污染、降低雨水徑流峰值、減少徑流產量,本次設計道路人行道總寬度為5.5m、3.75m及4m,在保證行人通行基礎空間基礎上,經綜合比選,本次設計選用寬度為2.0m的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和人行道透水磚鋪裝這兩種LID設施。7.2設計思路(1)生物滯留帶在斑馬線處設置人行開口供行人通行,公交停車港處不布置生物滯留帶。(2)采用路緣石側壁開槽方式將道路雨水引入生物滯留帶,公交停車港及道路交叉口處仍需根據實際情況布置傳統(tǒng)雨水口(轉彎處以轉彎段及直圓點5m范圍內按照雨水口布置原則進行布置)。(3)生物滯留設施或透水鋪裝與車行道路基之間應按如下原則采用防滲措施:防滲膜敷設于整個滯留帶下(后簡稱全包);在填挖交界處防滲應與土工格柵相協調。。(4)道路縱坡≤2%時,生物滯留帶可不設擋水堰;道路縱坡2%~7%采用階梯狀雨水生物滯留帶;道路縱坡≥7%的道路兩側不設置生物滯留帶,采用普綠化帶,保持景觀整體性。(5)人行道至少保證2m及以上的人行通道寬度。(6)除雨水系統(tǒng)外的其他管網設施布置于生物滯留帶時,需采用防滲措施,防止其他管網因滲水造成的不利影響。(7)道路LID設施的雨水滯留時間不超過24小時,植物盡量選擇對污染物去除作用佳的耐旱耐澇本土植物。7.3總體控制指標計算7.3.1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本次設計選用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凈寬1.7m)和人行道透水磚鋪裝這兩種LID設施,道路范圍內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如下表:LZ2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及車行道可控部分70090.8車行道不可控部分3592.50.1透水磚鋪裝52200.8合計15821.50.641根據規(guī)劃,LZ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0.7。經計算,僅在道路范圍內海綿設施,無法達到規(guī)劃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的要求。因此需結合結合下游LID設施將未完成指標進行分解,故須將剩余控制指標分解到下游規(guī)劃初雨設施中,即下游公共海綿設施。下游公共海綿設施為下游末端受納水體馬河溪,因此不可控雨水在排入雨水管道后,最終排入馬河溪。LZ2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及車行道可控部分70090.8車行道不可控部分(分解至公共海綿,末端受納水體馬河溪)3592.50.75透水磚鋪裝52200.8合計15821.50.788當道路范圍內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78.8%,分解至公共海綿部分年徑流量控制率為75%時,滿足年徑流總量控制率≥70%要求。根據容積法計算,則需分解到下游的容積為128.869m3。LH1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及車行道可控部分3603.90.8車行道不可控部分6584.20.1透水磚鋪裝4251.70.8合計14439.80.481根據規(guī)劃,LH1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0.7。經計算,僅在道路范圍內海綿設施,無法達到規(guī)劃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的要求。因此需結合結合下游LID設施將未完成指標進行分解,故須將剩余控制指標分解到下游規(guī)劃初雨設施中,即下游公共海綿設施。下游公共海綿設施為下游末端受納水體馬河溪,因此不可控雨水在排入雨水管道后,最終排入馬河溪。LH1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及車行道可控部分3603.90.8車行道不可控部分(分解至公共海綿,下游末端馬河溪)6584.20.75透水磚鋪裝4251.70.8合計14439.80.777當道路范圍內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77.7%,分解至公共海綿部分年徑流量控制率為75%時,滿足年徑流總量控制率≥70%要求。根據容積法計算,則需分解到下游的容積為140.725m3。LH2路東段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及車行道可控部分3241.80.85車行道不可控部分729.10.1透水磚鋪裝1385.60.8合計5356.50.735經計算,LH2路東段道路范圍內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73.5%,滿足年徑流總量控制率≥70%的要求。LZ1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車行道不可控部分9843.40.1透水磚鋪裝4629.40.8合計14472.80.324根據規(guī)劃,LZ1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0.4。經計算,僅在道路范圍內海綿設施,無法達到規(guī)劃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的要求。因此需結合結合下游LID設施將未完成指標進行分解,故須將剩余控制指標分解到下游規(guī)劃初雨設施中,即下游公共海綿設施。下游公共海綿設施為下游末端受納水體馬河溪,因此不可控雨水在排入雨水管道后,最終排入馬河溪。LZ1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車行道不可控部分(分解至公共海綿,下游末端馬河溪)9843.40.5透水磚鋪裝4629.40.8合計14472.80.596當道路范圍內公共海綿部分年徑流量控制率為50%時,滿足年徑流總量控制率≥40%要求。根據容積法計算,則需分解到下游的容積為55.853m3。LZ3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車行道不可控部分4496.80.1透水磚鋪裝4511.70.8合計9008.50.451經計算,LZ3路東段道路范圍內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45.1%,滿足年徑流總量控制率≥40%的要求。LZ4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車行道不可控部分76700.1透水磚鋪裝4296.40.8合計11966.40.351根據規(guī)劃,LZ4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0.4。經計算,僅在道路范圍內海綿設施,無法達到規(guī)劃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的要求。因此需結合結合下游LID設施將未完成指標進行分解,故須將剩余控制指標分解到下游規(guī)劃初雨設施中,即下游公共海綿設施。下游公共海綿設施為下游末端受納水體馬河溪,因此不可控雨水在排入雨水管道后,最終排入馬河溪。LZ4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車行道不可控部分(分解至公共海綿,下游末端馬河溪)76700.5透水磚鋪裝4296.40.8合計11966.40.607當道路范圍內公共海綿部分年徑流量控制率為60.7%時,滿足年徑流總量控制率≥40%要求。根據容積法計算,則需分解到下游的容積為48.312m3。LZ5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車行道不可控部分827.60.1透水磚鋪裝737.50.8合計1565.10.43經計算,LZ5路東段道路范圍內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43%,滿足年徑流總量控制率≥40%的要求。7.3.2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本次設計選用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凈寬1.7m)和人行道透水磚鋪裝這兩種LID設施,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單項污染物去除率為70%~95%,本次設計取80%;透水磚鋪裝單項污染物去除率為80%~90%,本次設計取80%,道路范圍內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計算如下表:LZ2路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單項設施污染物去除率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及車行道可控部分70090.80.8車行道不可控部分(分解至公共海綿)3592.50.750.75透水磚鋪裝52200.80.85合計15821.50.7880.635經計算,LZ2路道路范圍內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為63.5%,滿足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60%的要求。LH1路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單項設施污染物去除率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及車行道可控部分3603.90.80.8車行道不可控部分(分解至公共海綿)6584.20.750.75透水磚鋪裝4251.70.80.85合計14439.80.7770.616經計算,LH1路道路范圍內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為61.6%,滿足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60%的要求。LH2路東段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單項設施污染物去除率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及車行道可控部分3241.80.850.85不可控部分729.10.10.1透水磚鋪裝1385.60.80.85合計5356.50.7350.615經計算,LH2路東段道路范圍內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為61.5%,滿足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60%的要求。LZ1路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單項設施污染物去除率車行道不可控部分(分解至公共海綿)9843.40.50.5透水磚鋪裝4629.40.80.85合計14472.80.5960.387經計算,LZ1路道路范圍內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為38.7%,滿足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30%的要求。LZ3路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單項設施污染物去除率不可控部分4496.80.10.5透水磚鋪裝4511.70.80.85合計9008.50.4510.345經計算,LZ3路道路范圍內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為34.5%,滿足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30%的要求。LZ4路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單項設施污染物去除率車行道不可控部分(分解至公共海綿)76700.50.5透水磚鋪裝4296.40.80.85合計11966.40.6070.404經計算,LZ4路道路范圍內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為40.4%,滿足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30%的要求。LZ5路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計算表下墊面及LID設施分項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單項設施污染物去除率不可控部分827.60.10.5透水磚鋪裝737.50.80.85合計1565.10.430.326經計算,LZ5路道路范圍內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為32.6%,滿足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30%的要求。7.4生物滯留帶7.4.1原理道路雨水經過側壁雨水開孔流入沉砂井后經沉砂井雨水箅溢出,流經經卵石區(qū)實現均勻布水和再次過濾后匯入種植區(qū),通過種植區(qū)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統(tǒng)的下滲、緩沖,凈化徑流,緩排雨水,當雨水量超過生物滯留帶的容量經溢流雨水口溢流排到現狀雨水系統(tǒng)。圖7-1道路雨水系統(tǒng)收集示意圖7.4.2平面布置道路兩側人行道靠近路緣石一側新建2m生物滯留帶,內部凈寬1.7m。7.4.3縱斷面布置生物滯留帶蓄水層高度30cm。道路坡度≤2%,生物滯留帶坡度與道路坡度一致,不設置檔水堰;道路坡度>2%,生物滯留帶采用階梯狀布置,生物滯留帶坡度按I’=0.00考慮。7.4.4豎向布置生物滯留設施帶最小深度:H=H1+H2+H3+H4+H5式中:式中:H1—為了滿足灌木生長需求,最小種植土厚度取50cm;H2—設計持水區(qū)深度,取30cm;H3—砂濾層厚度,取10cm;H4—礫石層厚度,取30cm;H5—超高,雨水豁口與最高持水區(qū)高差,10cm。生物滯留帶豎向布置示意圖7.4.5設計計算(1)生物滯留帶設計計算①生物滯留帶設計進水量海綿城市徑流控制指標設計調蓄量(容積法)V=10Hs(ΨA+A0)式中:V——設計調蓄容積,m3Hs——設計降雨量,mm,按照年有效徑流控制率80%計,取26.2mm;Ψ——綜合雨量徑流系數,按照下墊面性質加權取,不同下墊面雨量徑流系數見下表;A—滯留帶外匯水區(qū)域面積,hm2;A0—滯留帶直接接受降雨的面積,hm2。下墊面種類雨量徑流系數硬屋面0.9綠化屋面0.3混凝土和瀝青廣場、路面0.9塊石等鋪砌路面0.6干砌磚、石及碎石路面0.4非鋪砌的土路面0.3透水鋪裝路面0.3綠地0.15水面1.0覆土綠地(覆土厚度≥500mm)0.15覆土綠地(覆土厚度<500mm)0.3②生物滯留帶設計計算生物滯留帶的設計有效調蓄容積Vs=V-Wp式中:Vs——生物滯留帶的設計有效調蓄容積;(本次設計將設施頂部蓄水空間作為有效調蓄容積,設施結構內部的介質主要是作為雨水的過濾和緩排作用層)Wp——滲透量,m3;根據《建筑與小區(qū)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滲透設施的滲透量按照下式(達西定律)計算:Wp=αKJAsts式中:α—綜合安全系數,一般可取0.5~0.8,本次設計取0.8;K—平均滲透系數,m/s,本次設計取10-5m/s;J—水力坡降,一般可取J=1.0;As—有效滲透面積,m2;ts—滲透時間(s),取值7200s。③生物滯留帶實際有效調蓄容量校核LZ2路按照年有效徑流控制率80%計,則設計降雨量取29.1mm。本次設計LZ2路生物滯留帶總長為501.5m,凈寬為1.7m,其中持水區(qū)深度為0.2m,則校核計算結果見下表:A(ha)A0(ha)V(m3)Wp(m3)Vs(m3)V實(m3)0.59650.1044186.60449.107137.497170.51由于生物滯留帶實際有效調蓄容量V實>Vs,因此本次設計生物滯留帶能有效控制75%的雨水徑流。LH1路按照年有效徑流控制率80%計,則設計降雨量取29.1mm。本次設計LH1路生物滯留帶總長為224.3m,凈寬為1.7m,其中持水區(qū)深度為0.2m,則校核計算結果見下表:A(ha)A0(ha)V(m3)Wp(m3)Vs(m3)V實(m3)0.31550.044995.69521.96373.73276.262由于生物滯留帶實際有效調蓄容量V實>Vs,因此本次設計生物滯留帶能有效控制75%的雨水徑流。LH2路東段按照年有效徑流控制率85%計,則設計降雨量取36.2mm。本次設計LH2路東段生物滯留帶總長為310m,凈寬為1.7m,其中持水區(qū)深度為0.2m,則校核計算結果見下表:A(ha)A0(ha)V(m3)Wp(m3)Vs(m3)V實(m3)0.26220.062107.86935.71272.157105.4由于生物滯留帶實際有效調蓄容量V實>Vs,因此本次設計生物滯留帶能有效控制85%的雨水徑流。(2)雨水豁口流量校核路緣石雨水開孔為立孔式側向進水,進水狀況類似于側堰,可按寬頂堰堰流公式計算。由于側孔前的水深是沿縱向變化的,其誤差用系數K修正:Q式中:B——雨水豁口寬度(m);K——修正系數,0.52;h——側孔前水深(m)。本次設計道路中每15米生物滯留帶單側匯水面積在重現期5年下的設計流量最大為10.4L/s,雨水豁口過流能力為設計流量的1.5~3倍,本次設計取1.5倍,即Qmax=10.4×1.5=15.6L/s,豁口寬度取B=0.5m,經上式計算,側孔前水深h=0.107m,故本次設計每隔15m布置一處雨水豁口,豁口尺寸為B×H=0.5×0.2m,滿足要求。(3)生物滯留帶階梯跌落擋水堰流量校核生物滯留帶階梯跌落擋水堰為有底坎直角進口寬頂堰流,可按寬頂堰堰流公式計算:式中,b——雨水溢流口寬度(m);h——雨水溢流口高度(m)δc——側收縮系數,取值0.922;(參照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zhèn)排水第二版P106頁表2-30)m——自由溢流的流量系數,取值0.32;(參照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zhèn)排水第二版P103頁公式2-39)本次設計雨水溢流堰的尺寸為B×H=1.7×0.1m,經計算,過流能力為70.2L/s,滿足內澇重現期50年下的設計流量要求。7.4.6其他附屬設施(1)種植土種植土層厚度視植物類型確定,當種植草本植物時≥400mm,灌木≥500mm,喬木≥1000mm,土壤透水性能力不宜小于10-5m/s時,為增加滲透性能,種植土可摻入20%細砂;種植土一般為85%~88%粗砂,8%~12%細砂和15%左右腐殖土,為保證滲透系數要求可調整比例進行改良。(2)砂濾層砂濾層厚度為100mm,采用中粗砂。(3)礫石層礫石層厚度為300mm,采用粒徑為20~30mm的卵石,滲透系數K≥10-5m/s。(4)透水盲管及土工布透水盲管的鋪設坡度同路面坡度。盲管周圍應包裹透水土工布,規(guī)格300g/m2。選用的塑料管的直徑為DN200,環(huán)剛度不應小于8kN/m2。透水盲管每隔30m左右接入雨水溢流口中。(5)防滲膜防滲膜布置原理:生物滯留設施或透水鋪裝與車行道路基之間、與污水檢查井交界處均應采用防滲措施,于與車行道路基之間敷設的防滲膜按下列原則敷設:本次全段防滲膜采用滿包形式,在填挖交界處防滲應與土工格柵相協調。半包全包示意見《生物滯留帶大樣圖》。防滲膜采用兩布一膜防滲土工膜,規(guī)格800g/m2,斷裂強度≥8.0kN/m,CBR頂破強力≥1.4kN,耐凈靜水壓0.4MPa。(6)路緣石及雨水豁口路緣石雨水豁口做法參考豁口路緣石結構大樣圖,路緣石雨水豁口低于道路路面5cm,每隔15m布置一處。路緣石應有足夠的埋設深度、合適的背后支撐、填土應夯實。路緣石應以干硬砂漿鋪砌,保證砌筑穩(wěn)固,路緣石背后及基礎以下填土按設計要求夯實,避免出現差異沉降后產生路緣石失穩(wěn)傾斜現象。除雨水豁口外保留現狀路緣石,應根據現狀路緣安裝實際情況應保證現狀路緣石的安裝穩(wěn)定性,若路緣石安裝不穩(wěn)可參照《緣石安裝大樣圖》對路緣石進行加固。(7)沉砂槽本次設計道路雨水豁口出口排入生物滯留帶前處設置沉砂槽,沉砂槽做法詳見大樣圖。沉砂槽池體C30砼現澆,池內壁必須扁光,地基承載力應大于0.2MPa,若未達到應通知設計解決。沉砂槽內布置卵石,對入槽雨水進行緩沖及均勻布水。(8)雨水溢流口生物滯留帶需每隔30m左右布置一處雨水溢流口,當雨水檢查井布置于生物滯留帶時,將雨水檢查井設置為圓形雨水溢流口;每連續(xù)生物滯留帶最低點處需要設置方型雨水溢流口,雨水通過d300溢流管接入附近雨水檢查井中,排水坡度i≥0.01。溢流口按高于生物滯留帶種植土表面至少200mm設計,根據設計需要溢流水位標高可調整,鑄鐵溢流口為成品,采用鑄鐵材料,滿足《鑄鐵檢查井蓋》CJ/T3012標準要求,承載等級滿足輕型井蓋強度要求。方型、圓形溢流口最大過流量分別為30L/s、50L/s,溢流口做法參考《方型雨水溢流口大樣圖》及《圓形雨水溢流口大樣圖》,圓形溢流口井體參考雨水檢查井大樣圖做法。溢流管采用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B型管,環(huán)剛度SN10,砂墊層基礎,彈性密封圈承插連接管材的外觀質量及尺寸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的質量要求。所選材料應為符合國家及省、市有關部門相關標準、規(guī)范的合格產品,優(yōu)先采用具有國家通用標準的管材。(9)管網防水處理位于生物滯留帶內的污水檢查井需對井身采取有效防滲措施。路燈電纜護管交接處應密封連接,防止?jié)B水。綜合管網構筑物外壁防水做法可參照西南11J201柔性防水屋面做法,按照Ⅲ級防水考慮。(10)植物選型生物滯留溝內植物配置詳見景觀設計圖紙。7.5人行道透水磚鋪裝(1)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根據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人行道透水磚鋪裝按年徑流總量控制率≥85%考慮,對應設計降雨量為36.2mm。(2)人行道路面結構本次設計遵循海綿城市理念,人行道采用透水磚鋪裝。人行道海綿城市透水鋪裝形式需結合周邊地塊的用地性質與建筑功能、特殊的景觀要求進行綜合功能導向性設計,采用彩色或帶有圖案的整體透水混凝土、透水磚。本項目人行道結構設計如下:生態(tài)磚(具體材質及尺寸詳道路設計圖紙)石屑找平層5cmC20無砂大孔混凝土15cm級配碎石墊層15cm防滲膜路基壓實(重型壓實度≥95%)(3)透水磚本工程采用透水磚的透水系數不應≤2.0×10-2cm/s,外觀質量、尺寸偏差、力學性能、物理性能等其他要求應符合《透水路面磚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透水磚路面技術規(guī)程》CJJ/T188-2012的規(guī)定。且透水磚產品應選用免燒結節(jié)能環(huán)保產品。透水磚面層應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調,其磚型選擇、鋪裝形式由設汁人員根據鋪裝場所及功能要求確定。(4)找平層透水磚面層與基層之間應設置透水找平層,本次設計找平層采用石屑,厚度為5cm,找平層透水性能不宜低于面層所采用的透水磚。(5)基層基層可根據地區(qū)資源差異選擇透水粒料基層、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層等類型,并應具有足夠的強度、透水性和水穩(wěn)定性。透水混凝土的有效孔隙率應大于10%,滲透系數不應小于2×10-4,砂礫料和礫石的有效孔隙率應大于20%,連續(xù)孔隙不應小于10%。本次設計選用基層為C20無砂大孔混凝土15cm。(6)墊層當透水磚路面路基為粘性土時,宜設置墊層。當土基為砂性土或底基層為級配碎、礫石時可不設置墊層。墊層宜采用透水性較好的砂或砂礫等顆粒材料,宜采用無公害工業(yè)廢渣。其0.075mm以下顆粒含量不應大于5%。本次設置級配碎石墊層15cm。(7)防滲膜最底層采用防滲膜,防滲膜采用兩布一膜防滲土工膜。(8)排水設計a.透水磚路面的排水可分表面排水和內部排水。應結合市政管網、綠化景觀、生態(tài)建設及雨水綜合利用系統(tǒng)進行綜合設計,并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誰《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CJJ37的規(guī)定。b.對人行道全幅敷設透水磚段,路面內部雨水通過HDPE多孔盲管管道就近引入雨水口后排入雨水系統(tǒng)。橫向透水盲管管徑DN50,每隔30m布置一處,縱向透水盲管DN200,通長敷設,詳見《人行道結構大樣圖》。c.透水盲管的鋪設坡度同人行道橫坡坡度。盲管周圍應包裹透水土工布,規(guī)格300g/m2,垂直滲透系數0.001~1cm/s,斷裂強力≥14kN/m,CBR頂破強力≥1.8kN,有效孔徑0.07~0.2mm。選用盲管的直徑為DN50和DN200,環(huán)剛度不應小于8kN/m2。(9)路基防水透水鋪裝與車行道路基之間應敷設防滲膜,防滲膜采用兩布一膜防滲土工膜,規(guī)格800g/m2,斷裂強度≥8.0kN/m,CBR頂破強力≥1.4kN,耐凈靜水壓0.4MPa。8維護與管理生物滯留溝中植物定植后,為了保證其良好運行,需要進行建植后養(yǎng)護和日常維護。建植后的養(yǎng)護護措施。8.1建植后的養(yǎng)護護措施(1)當植物定植后,為了阻止雜草的生長,保持土壤的濕度,避免土壤板結而導致土壤滲透性下降,需要給生態(tài)溝內覆蓋5cm左右的覆蓋物,最好選擇高密度的材料,比如松樹桿、木頭屑片和碎木材。(2)雨水較大,流速較快,容易侵蝕生態(tài)溝床底,將少許石塊、卵石放在沉砂井周邊,能有效降低徑流系數,防止生態(tài)溝床底的侵蝕。(3)最初幾周每隔1d澆1次水,并且要經常去除雜草,直到植物能夠正常生長并且形成穩(wěn)定的生物群落。8.2日常維護措施(1)應及時補種修剪植物、清除雜草。(2)進水口不能有效收集匯水面徑流雨水時,應加大進水口規(guī)?;蜻M行局部下凹等。(3)進水口、溢流口因沖刷造成水土流失時,應設置碎石緩沖或采取其他防沖刷措施。(4)進水口、溢流口堵塞或淤積導致過水不暢時,應及時清理垃圾與沉積物。(5)調蓄空間因沉積物淤積導致調蓄能力不足時,應及時清理沉積物。(6)邊坡出現坍塌時,應進行加固。(7)由于坡度導致調蓄空間調蓄能力不足時,應增設擋水堰或抬高擋水堰、溢流口高程。(8)當調蓄空間雨水的排空時間超過36h時,應及時置換樹皮覆蓋層或表層種植土。(9)出水水質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換填填料。(10)在幾次降雨或一次強降雨后需生態(tài)溝的覆蓋層及植被的受損情況,如若受損則應及時更換。(11)檢查植物以預防病蟲害。如果植物有病蟲害跡象,應及時將其移除,以防止感染其他物種。(12)根據植物需水狀況,適當對植物進行灌溉。(13)每年春天剪掉枯死的植物枝葉。9監(jiān)測設計海綿城市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是“海綿城市信息化綜合管控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雨水調蓄重要節(jié)點、建設項目排出口、河流斷面等重要位置進行監(jiān)測,用實際監(jiān)測數據來反應海綿城市的建設成果,為城市水資源、水環(huán)境、水安全的綜合管理和海綿城市建設成效的評定提供數據支撐??稍诘缆贩e水區(qū)域布設水位監(jiān)測點,監(jiān)測積水情況及其應對城市內澇。在排水管網的關鍵節(jié)點進行液位、流量監(jiān)測,作為過程監(jiān)測數據,為運行評估及風險預警提供依據。監(jiān)測的設置情況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本項目參考已建與在建項目的實際案例,暫不考慮設計監(jiān)測,業(yè)主可根據發(fā)展情況后期統(tǒng)一增設。10注意事項1、所有的材料、產品均應有出廠檢驗合格證書,進場應按相關程序進行進場檢驗。2、檢查井面標高應根據實際路面標高合理調整,保持與完成后路面齊平。當井面實際標高與設計標高有較大出入時,應及時通知設計人員進行復核。過街預留管管端用磚封堵,并作好隱蔽記錄,以利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用苗木合同范本
- 加盟教育協議合同范本
- 與收款合同范本
- 儀器協議合同范本
- 化驗用品購銷合同范本
- 2024年四川旅游學院引進考試真題
- 2024年省廈門市梧村小學招聘考試真題
- 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guī)則 大單元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
- 買賣物品交易合同范本
- 保溫發(fā)泡板合同范本
- 2024年12月重慶大學醫(yī)院公開招聘醫(yī)生崗位2人(有編制)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主題班會:新學期 新起點 新期待
- 披薩制作流程
- 2024 河北公務員考試(筆試、省直、A類、C類)4套真題及答案
- 廈門2025年福建廈門市公安文職人員服務中心招聘1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高三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 【化學】高中化學手寫筆記
- 膽管惡性腫瘤護理查房課件
- 電烤箱的使用方法ppt
- 中班:語言擠啊擠
- 上海市有線電視(衛(wèi)星)接收設施安裝許可證申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