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辦公樓測量施工方案_第1頁
北京辦公樓測量施工方案_第2頁
北京辦公樓測量施工方案_第3頁
北京辦公樓測量施工方案_第4頁
北京辦公樓測量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HYPERLINK\l"_Toc70496916"一、編制依據22HYPERLINK\l"_Toc70496917"二、工程概況22HYPERLINK\l"_Toc70496918"三、施工準備22HYPERLINK\l"_Toc70496919"3.1施工儀器器2HYPERLINK\l"_Toc70496920"3.2紅線樁點點、水準樁點點的校驗:33HYPERLINK\l"_Toc70496921"3.3其他準備備3HYPERLINK\l"_Toc70496921"四、現(xiàn)場定位測測量3HYPERLINK\l"_Toc70496921"4.1建筑平面面軸線控制網網3HYPERLINK\l"_Toc70496923"4.2水準點引引測5HYPERLINK\l"_Toc70496924"五、施工測量66HYPERLINK\l"_Toc70496925"5.1護坡樁定定位6HYPERLINK\l"_Toc70496926"5.2基槽開挖挖控制7HYPERLINK\l"_Toc70496927"5.3±0.0000以下測測量放線7HYPERLINK\l"_Toc70496928"5.4±0.0000以上測測量放線8HYPERLINK\l"_Toc70496929"5.5標高引測測9HYPERLINK\l"_Toc70496930"5.6框架柱鋼鋼骨定位測量量控制10HYPERLINK\l"_Toc70496931"5.7變形、沉沉降觀測111HYPERLINK\l"_Toc70496932"5.8裝修工程程測量12HYPERLINK\l"_Toc70496933"5.9竣工測量量13HYPERLINK\l"_Toc70496934"5.10驗線工工作13HYPERLINK\l"_Toc70496935"六、測量工作的的基本要求114測量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北京市建建筑設計研究究院《***14#樓施工圖圖》;2.北京市《建建筑工程施工工測量規(guī)范》(DBJ01-21-95);3.繪院提供供的測量成果果及施工現(xiàn)場場實際情況;;4.《****14#樓施工組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14#樓樓建設場地位位于北京市朝朝陽區(qū)****路,****118#綜合樓南側側。本工程是是辦公樓,地地上17層,地地下3層(部分為為人防);首首層、二層層層高4.8m,標準層層高3.6m;地下一層層層高4.8m,地下二、三三層層高3.6m;總建筑面面積288511.9m2;施工現(xiàn)現(xiàn)場位于吉慶慶里18#樓南側,南南北長約80米,東西寬寬約93米。場區(qū)地地勢較為平坦坦。建筑物南南北寬約50m(包括汽車坡坡道),東西長約55m。三、施工準備::3.1施工儀器器:編號名稱型號數(shù)量備注1經緯儀J2-21已檢驗2水準儀NAL1321已檢驗3激光垂準儀DZJ21已檢驗4大鋼尺長城牌50m2已檢驗5鋁合金塔尺5m1已檢驗3.2紅線樁點點、水準樁點點的校驗:北京市測繪繪設計研究院院的測量成果果2002—2682和高程水準準點成果2002—0307,現(xiàn)場紅線線樁點坐標A(X=5077158.7796、Y=3066629.4400)、5#(X=5077145.0023、Y=3066688.9910)、3#(X=5077210.9902、Y=3066688.9910)、4#(X=5077210.9902、Y=3066629.4400),現(xiàn)場高高程水準點BM1=441.0733m,BM2==40.7552,經校核誤誤差均在規(guī)范范允許范圍內內。3.3其他準備備:成交護,對核圖依條理部交0校物剖樣線核相軸對四、現(xiàn)場定位測測量:4.1建筑平面面軸線控制網網:由于于工程現(xiàn)場地地勢較平坦,建建筑物大體為為矩形布置,故采用建筑筑方格網控制制方法,按一一級技術要求求測設布控。測測角中誤差為為±5″,邊長相對中中誤差為1/240000。根據紅線線樁3#、4#點和建筑物物首層外輪角角坐標,通過坐標反反算所形成的的幾何關系,架架設經緯儀(J2-22)于紅線樁3#點上后視4#點,盤左盤右順順時針旋轉36°11′48"取中,定出出射線,并在射線上上從紅線樁3#點水平量距17.622m,定出樓2#點。然后,后后視紅線樁4#點,盤左盤右順順時針旋轉75°15′23"取中,定出出射線,并在射線上上從紅線樁3#點水平量距60.199m,定出樓1#點,并校核1#~2#點距離=48.0000m。校核后架架經緯儀于樓樓2#點,后視樓1#點,根據圖圖紙的尺寸關關系分別量距距0.4m、37.8m,定出7軸、2軸線點。再再架經緯儀于于樓2#點,后視樓1#點,盤左盤盤右逆時針旋旋轉90°取中,定出出射線,并在射線上上分別量取水水平距0.4m、33.6m,定出F軸、A軸線點。同同理,分別定定出2、7、F、A軸線的相對對后視點(如如下圖1)和相應的1.0000m控制線,A+1、F-1、7-1、2+1設立在現(xiàn)場場離外墻皮2m處,定出樁樁位和A+1′、F-1′、7-1′、2+1′的后視點,設設立在現(xiàn)場兩兩邊的圍墻和和臨設的外墻墻上,并作好好保護(如下下圖2)。4.2、水準點點引測:根據北京市測繪繪設計研究院院給定的水準準高程點BM1=441.0733m,架水準儀(NAL1332)采用“等視距”法和往返測測回法,后視視BM1點,引測至至現(xiàn)場東北角角圍墻上H1=411.900MM=+0.5500M和東南角圍圍墻上H2=411.900MM=+0.5500M(本工程±0.0000=41.4400M),用紅油油漆作標識并并注明建筑物物的相對標高高+0.5000M及絕對標高41.9000M,并予以保保護,允許誤誤差±1mm(見下下圖3)。五、施工測量::5.1、護坡樁樁定位:根據平面軸線控控制網和圖紙紙地下一、二二、三層的外外輪角及建筑筑施工要求,分分別引測出地地下一、二、三三層的外輪角角重疊線,并并從外墻輪角角線分別向外外引測距離1000mmm,定出護坡坡樁中心線(如如下圖4)。護坡樁直直徑600mmm,連梁上表面面標高-0.4000m。護坡樁位位線誤差為±±10mm,連梁標高高誤差為±10mm。5.2、基槽開開挖控制:、基槽開挖控制制主要是標高高控制,每步步開挖3.5000m。根據H1、H2水準點將標標高-0.5000m引測至護坡坡樁連梁上,用用紅油漆做好好標識。再用用50m大鋼尺向下下引測控制?;鄣淄练綐藰烁哳A留300mm,由人工清清槽,機挖允允許誤差為±±50mm,人工清槽槽允許誤差為為±10mm。、當土方開挖至至人工清槽的的標高時,采采用吊鋼尺法法和往返回測測法向基坑護護坡樁上引測測標高,用紅紅油漆作標識識并保護,作作為控制基槽槽標高和向上上傳遞標高的的依據。5.3、±0..000以下測量放放線:、人工清槽后在在軸線控制點點A+1、F-1、7-1、2+1上分別架經經緯儀(J2-2)后視A+1′、F-1′、7-1′、2+1′點向下投測測軸線控制線線,根據設計計圖紙(結防防1改)的尺寸寸關系分別引引測出外圍輪輪角軸線,經經閉合誤差符符合規(guī)范要求求后放出墊層層四周邊線,做做好墊層后按按上述方法放放出四周防水水導墻線。、做好防水保護護層后架經緯緯儀(J2-2)分別于A+1、F-1、7-1、2+1的控制點上上,后視A+1′、F-1′、7-1′、2+1′點向下投測測軸線控制線線,閉合后分分別引測出細細部軸線,墻墻、柱、樓梯梯、門洞口等等邊線,并用用紅油漆標涂涂明顯,以保保證地下墻體體、梁柱插筋筋使用正確。待待綁扎完基礎礎底板鋼筋后后,架經緯儀儀將軸線投測測到鋼筋上,再再用大鋼尺依依據控制線引引出各細部,墻墻、柱、樓梯梯、門洞口等等邊線,并用用紅油漆標識識,以便校驗驗插筋(允許許誤差±3mm)。同理,放放出±0.0000以下,包括±0.0000各層的軸線線、墻、柱、樓樓梯、門洞邊邊線平面50控制線。5.4、±0..000以上測量放放線:±0.000以以上軸線控制制線投測采用用內控法,在在首層以上采采用頂板預留留洞法。留洞洞設置應能保保證每個施工工區(qū)兩個方向向分別有兩道道控制線投測測到工作面。進進行布設200*2200的方洞(見下下圖5)。在首層放放完線后,經經過平面軸線線控制網進行行校核,根據據布設的頂板板預留洞口相相對應的位置置上設置豎向向軸線控制投投測基準點。架架激光垂準儀儀于基點上,將將儀器調整為為最佳狀態(tài)時時將激光傳遞遞到預留洞口口上蓋的激光光接收板上,用用彩色軟筆作作點,再旋轉轉激光垂準儀儀90度、270度、360度,分別作作出相應的四四個點,然后后按四點位置置居中取點架架上經緯儀將將控制線投測測到樓層混凝凝土板面上彈彈出墨線,經經過閉合后分分別引測細部部軸線、墻、柱柱、樓梯、門門洞口邊線平平面50控制線,允允許誤差±3mm。同理,放放出二層以上上各層的軸線線、墻、柱、樓樓梯、門洞邊邊線平面50控制線。5.5、標高引引測:、±0.0000以下標高傳傳遞,根據現(xiàn)現(xiàn)場引測的標標高點,采用用吊鋼尺法傳傳遞,將其引引測至基坑護護坡樁上(見見下圖6),用紅油漆漆標識并加以以保護,作為為向上各層傳傳遞依據,并并在首層校核核調整一次。每每層標高抄測測分兩次進行行:第一次,是是在該層豎向向鋼筋上抄測測頂板結構50控制線,用用以控制墻、柱柱、混凝土高高度、板面混混凝土高度、模模板高度、上上層門洞鋼筋筋高度,用紅紅油漆在鋼筋筋上涂上三角角符號作為標標識點的布置置,墻體轉角角處內外鋼筋筋上、柱子角角鋼筋上、門門洞口兩邊的的鋼筋上,允允許誤差±3mm;第二次,是是在墻柱混凝凝土拆模后及及時抄測建筑筑一米控制線線檢驗混凝土土標高和頂板板結構50線,用以控控制和校驗頂頂板底模標高高(允許誤差差±2mm)及檢查成成型混凝土面面的平整度。、±0.0000以上標高傳傳遞,根據場場外引測的標標高點和首層層的標高閉合合后,將首層層的建筑一米米線引在周圍圍外墻、柱、混混凝土面上彈彈出墨線并交交圈,選擇三三個通視條件件較好的地方方作上標識,經經反復校核后后作為樓層±0.00以上豎向傳傳遞標高的基基準點,而現(xiàn)現(xiàn)場引測的標標高不能再用用(因為考慮慮到,沉降的的因素,再用用建筑物以外外的標高將會會影響樓層高高度的準確)。用用檢測好的50m鋼尺沿外墻墻或柱垂直方方向逐層向上上傳遞,每進進一層都要從從首層的基準準點向上量取取,同時校核核下一層的標標高,引測至至九層上再作作一次基準點點,一直延伸伸到屋頂,每每層至少設三三個,以便及及時校測。5.6、框架柱柱鋼骨定位測測量控制:根據軸線線在地下三層層基礎地梁上上引測出柱鋼鋼骨中心十字字線和柱邊50控制線。安安裝柱鋼骨時時,分別架兩兩臺經緯儀在在柱相鄰兩邊邊的50控制線上,后后視50線的前端,控控制柱鋼骨的的上口位置,調調試校測,符符合規(guī)范誤差差要求。同理理,引測和控控制各層的柱柱鋼骨安裝。5.7、變形、沉沉降觀測:、變形觀測:根根據環(huán)境條件件在比較穩(wěn)固固且通視條件件較好的地方方設置觀測工工作基準點,邊邊坡變形觀測測時在護坡樁樁帽梁上設置置觀測點。建建立觀測網,固固定人員、儀儀器、用具,按按一定周期進進行觀測,及及時準確地將將觀測的結果果作好記錄并并匯報(見下下圖7)。、結構沉降觀測測:設現(xiàn)場高高程點H1、H2為沉降觀測測的工作基準準點,在建筑筑物首層四個個角邊梁上及及四個方向邊邊梁中間預埋埋八塊鋼板做做為觀測點,并并做好標識。建建立觀測網,固固定人員、儀儀器、用具,按按一定周期進進行觀測,及及時準確地將將觀測的結果果作好記錄并并匯報(見下下圖8)。5.8、裝修工工程測量:1、水平線放線線:檢查結構施工階階段所彈建筑筑1米線,自首首層拉通尺至至頂層,于建建筑1米線作閉合合調整。裝修修施工時,注注意留線眼保保護原始水平平線。以防多多次引測帶來來誤差,每層層標高控制誤誤差±2mm。2、內裝隔隔墻、煙、風風道放線:內裝放線均應以以結構施工階階段地面墻體體、柱控制線線為基準,煙煙風道放線應應注意每五層層吊線墜閉合合,以保證煙煙風道順直。3、外裝放線::首先復測大角線線,找出誤差差并及時調整整及補線。允允許誤差應在在±2mm以內。以大大角線為基礎礎,彈出外墻墻方格網豎向向線。每層水水平線以樓層層為準引出,每每層彈出一道道水平線,作作為外墻方格格網的橫向線線。外窗外裝裝方格條應以以外墻方格網網為準分派尺尺寸。5.9、竣工測測量:1、為技術部做做竣工圖提供供基本依據,所所提供依據以以施工后實測測為準。實測測與原施工圖圖誤差在規(guī)范范允許范圍之之內以原施工工圖為準,如如超過允許誤誤差應予以標標注。2、測量工作本本身資料進行行整理,資料料為:場地地形測量;;施工階段場地布布置圖;工程定位與軸線線關系圖;建筑平面軸線控控制網;軸線校測記錄;;平面放線記錄;;標高放線記錄;;監(jiān)理驗收記錄;;測量施工日志;;沉降觀測移交記記錄3、竣工時,選選擇建筑物外外圍道路或花花園位置,即即不再有沉降降發(fā)生部位,將將永久高程點點按規(guī)范要求求設置,至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