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小升初語文???0篇短文言文精練_第1頁
2021小升初語文常考10篇短文言文精練_第2頁
2021小升初語文???0篇短文言文精練_第3頁
2021小升初語文???0篇短文言文精練_第4頁
2021小升初語文???0篇短文言文精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小升初語文???0篇短文言文精練

1.酒以成禮

【原文】

鐘毓(yu)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投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

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

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

(選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注釋】

①托:假裝。②酒以成禮:酒是用來完成禮儀的。③寢:睡覺。④因:趁機(jī)。

⑤時:當(dāng)時。⑥何以:未什么。⑦覺:醒。⑧值:當(dāng)……時。⑨且:尚且,

暫且。

【文言知識】

釋"覺"上文"其父時覺"中的"覺〃,不是指"發(fā)覺",而是指"醒"句意為當(dāng)時他們

的父親醒過來了。又,文言文中的“睡覺",指睡后醒來。又,"盜半夜入室,主

人未覺",意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為醒。

【參考譯文】

鐘毓兄弟小時候,正趕上父親午睡時,趁機(jī)一起偷喝藥酒。他們的父親當(dāng)時睡后

醒來,姑且裝睡看看他們要干什么。鐘毓行禮后喝酒,鐘會喝酒不行禮。隨后父

親問鐘毓為什么要行禮,鐘毓說「酒是完成禮儀的,不敢不行禮。"又問鐘會為

什么不行禮,鐘會說:"偷本來就不是禮儀,所以不行禮。"

【閱讀訓(xùn)練】

1.解釋

①寢:睡覺。②因:趁機(jī)。③時:當(dāng)時。④何以:為什么

2.翻譯:

①且托寐以觀之。

譯文:父親姑且假裝睡著來看他們(做什么)。

②既而問毓何以拜。

譯文:隨后父親問鐘毓為什么要行禮。

3.你認(rèn)為鐘毓和鐘會兄弟倆哪個更有道理?

答:鐘會的說法應(yīng)該更有道理,因為偷竊已不附禮儀,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禮儀

了。

2.常羊?qū)W射

【原文】

常羊?qū)W射于①屠龍子朱。屠龍子朱日:"若欲聞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夢④,

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發(fā)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王引弓欲

射,有鵠⑩拂王旃(11)而過,翼若垂云(12)。王注矢于弓(13),不知其所射。養(yǎng)叔(14)

進(jìn)日:"臣之射也,置⑹一葉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發(fā)而十中。如使置十葉焉,

則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郁離子》

【注釋】

①于:向。②道:道理。③田:同"畋",打獵。④云夢:古代湖澤名,泛指

春秋戰(zhàn)國時楚王的游獵區(qū)。⑤使:讓。弓I:拉。⑥虞(yU)人:古代管山澤的

小官吏。⑦起:趕起。⑧發(fā):跑出來。⑨交:交錯。⑩鵠(hu):天鵝。(11)

旃(zhan):赤魚的曲柄旗。(12)垂云:低垂下來的云。(13)注矢于弓:把箭搭在弓

上。注,附著。(14)養(yǎng)叔:名養(yǎng)由基,楚國善射者。(15)置:放。

【參考譯文】

常羊跟屠龍子朱學(xué)射箭。屠龍子朱說:"你想聽射箭的道理嗎?楚國國王在云夢

打獵,派掌管山澤的官員去哄趕禽獸出來射殺它們,禽獸們跑出來了,鹿在國王

的左邊出現(xiàn),麋在國王的右邊出現(xiàn)。國王拉弓準(zhǔn)備射,有天鵝掠過國王的赤色旗,

翅膀大得猶如一片垂云。國王將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誰。養(yǎng)叔上奏說道:‘我

射箭的時候,把一片樹葉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十發(fā)箭十發(fā)中。如果放十片葉

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難說了!"‘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于:向。②道:道理。③之:代"禽④射:射箭時。

2.翻譯:

①置一葉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譯文:把一片樹葉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

②如使置十葉焉,則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譯文:如果放上十片葉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難說了!

3.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道理是:

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專心致志,集中一個主要目標(biāo)。如果三心二意,左顧右盼,那

就任何事情也做不成。

3.次非殺蛟

【原文】

荊有次非者①,得寶劍于干遂②。還反涉江③,至于中流④,有兩蛟夾繞其

船⑤。次非謂舟人日⑥:"子嘗見兩蛟繞船能活著乎⑦?"船人曰:"未之見也

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寶劍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棄劍以全己,余奚愛焉⑨!"

于是赴江刺蛟,殺之而復(fù)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選自《呂氏春秋?卷十二?知分》)

【注釋】

①荊(jing):古代楚國的別稱。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蘇省吳縣西北。③反:

同"返",回,歸。④中流:江中心。⑤蛟:傳說蛟屬于龍類,水中的一種兇猛

動物。⑥舟人:駕船人,水手。跟下面的“船人"同義。⑦嘗:曾經(jīng)。⑧攘(rang)

臂祛(qU)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⑨余奚爰焉:我為什么要吝

惜它呢。

【參考譯文】

楚國有位叫次非的勇士。他在干(han)遂買到一把寶劍。在回鄉(xiāng)的途中,他乘

坐一只木船過江。木船剛到江心,江水中竄出兩條惡蛟,從左右兩邊圍住了木船。

次非問搖船人:"你看見過兩條蛟龍繞住船兒船上的人還活下來的嗎?"搖船人回

答:"沒有看見過。"次非撩起衣服,伸出臂膀,拔出寶劍,說:"這只是江中的

一堆腐肉朽骨罷了!如果犧牲寶劍保全自己的生命,那我為什么要吝惜這把劍

呢?"于是便縱身躍入波濤,跟惡蛟拼死搏斗,殺了惡蛟然后又回到了船上。船

上的人都保住了性命。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于:在;②反:同"返",回,歸;③全:保全;④復(fù):又。

2.翻譯:

①子嘗見兩蛟繞船能活者乎?

譯文:你曾經(jīng)見過兩條蛟纏住了木船,船上的人還能活命的嗎?

②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譯文:這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罷了!

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

答:敢于斗爭的勇氣和自我犧牲的精神。

4.大脖子病人

【原文】

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②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病魔③,故其地之民無一

人無瘦者。及見外人至,則群小婦人聚觀而笑之,日:“異④哉人之頸也,焦⑤

而不吾類。"外方人曰「爾之累然⑥凸出于頸者,瘦病也,不求善藥去爾病,

反以吾頸為焦耶?"笑者日「吾鄉(xiāng)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終莫知其為丑。

(選自明?劉元卿《賢奕編》)

【注釋】

①秦蜀:陜西、四川一帶。②其:那里的。③病糜(ying):得大脖子病。瘦:

長在脖子上的一種囊狀的瘤子。④異:奇怪。⑤焦:干枯,這里形容人的脖子

細(xì)。⑥累然:形容臃腫的樣子。

【參考譯文】

南岐在陜西、四川一帶的山谷中,那里的水很甜,但是水質(zhì)不好,常年飲用這種

水的人就會得大脖子病,所以南岐的居民沒有不得大脖子病的。有一天,山外來

了一個人,小孩婦人就一起來圍觀,笑話那人說:"看那個人的脖子真怪,那么

細(xì)長,干巴巴的,和我們的不一樣。”外地人聽了,笑著說:"你們的脖子臃腫凸

起,那叫大脖子病,你們不去求好藥治你們病,反而認(rèn)為我們的脖子細(xì)而有病

呢?"南岐人說:"我們?nèi)迦硕际沁@樣的脖子,為什么要醫(yī)治呢?"始終不知道

是自己丑。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其:代詞,那里的;②輒:就;③異:奇怪;④然:這樣。

2.翻譯:

①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屢者。

譯文:所以那里的百姓沒有一個不得大脖病的。

②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

譯文:你們不去求好藥治你們病,反而認(rèn)為我們的脖子細(xì)而有病呢?

3.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答:閉關(guān)自守會使人孤陋寡聞,目光短淺,甚至發(fā)展到是非顛倒,黑白混淆的地

步。

5.★高陽應(yīng)造屋

【原文】

高陽應(yīng)將為室家①,匠②對日:"未可也,木尚生③,加涂其上④,必將撓⑤。

以生為室,今雖善,后將必?、蕖?高陽應(yīng)日:"緣子之言⑦,則室不敗也一一

木益⑧枯⑨則勁⑩,涂益干則輕,以益勁任(11)益輕則不敗。"匠人無辭而對,

受令而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11)敗。

(選自《呂氏春秋卷二十五別類》)

【注釋】

①室家:房屋,房舍。②匠:古代專指木工。③生:這里指木材伐下不久,水

分未干。④涂:泥。⑤撓(*。):彎曲。⑥敗:毀壞。⑦緣子之言:按照您

的話。緣,順著,按照。子,對人的尊稱,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您"。⑧益:

更加,越發(fā)。⑨枯:干。⑩勁:堅固有力。(11)任:擔(dān)負(fù)。果一一果然,果真。

【參考譯文】

高陽應(yīng)要建造新房子,木匠說:"不行啊!現(xiàn)在木料還沒有干,如果把濕泥抹上

去,必定會壓彎的。用它來做房屋,現(xiàn)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會毀壞的。"高

陽應(yīng)說:"按照您的說法,那么房子不會壞一一因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

而濕泥越干就越輕。用越來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來越輕的濕泥,房子就不會壞

木匠無言以對,只好聽從他的命令來造屋了。房子剛蓋成以后是很好,但是沒過

多久,房屋果然坍塌了。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為:造;②以:用;③善:好;④益:更加。

2.翻譯:

匠人無辭而對,受令而為之。

匠人沒有話可以回答他,只好聽從他的吩咐來造屋。

3.你認(rèn)為文中的高陽應(yīng)是個怎樣的人?

答:善于詭辯卻不顧客觀規(guī)律,光憑主觀意志去做事。

6.竭澤而漁

【原文】

竭①澤而漁②,豈不獲得,而明年③無魚;焚④藪⑤而田⑥,豈不獲得,而

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后將無復(fù),非長術(shù)也。

(《呂氏春秋?卷十四義賞》)

【注釋】

①竭:使…干涸。②漁:捕魚。③明年:第二年。④焚:燒毀。⑤藪(s6u):

指野草。⑥田:通"畋"打獵

【文言知識】

釋"竭"上文"竭澤而漁"中的"竭",指"干涸",這里是使動用法,句意為使池水干

涸而捕魚。又,"地震,山崩川竭",意為因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它還指

"盡;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力竭而斃",意為精力用盡而倒下。

【參考譯文】

抽干湖水來捕魚,怎么可能捕不到?但是第二年就沒有魚了;燒毀樹林來打獵,

怎么可能打不到?但是第二年就沒有野獸了。欺騙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僥幸

有用,以后不會有第二次了,這不是長久的方法。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竭:使..干涸②漁:捕魚;③明年:第二年;④焚:燒毀。

2.翻譯:

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后將無復(fù),非長術(shù)也。

欺騙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僥幸有用,以后不會有第二次,這不是長久的方法。

3.成語"竭澤而漁"的比喻意義是:

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yuǎn)利益。

7.功名

【原文】

水泉深則魚鱉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①之,庶草茂則禽獸歸之,人主賢則豪杰

歸之。故圣王不務(wù)歸之者,而務(wù)②其所以歸。強(qiáng)令之笑不樂;強(qiáng)令之哭不悲;

強(qiáng)令之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注釋】

①歸:歸順,歸附。②務(wù):致力。

【參考譯文】

水泉很深,魚鱉就會游向那里,樹木繁盛,飛鳥就會飛向那里,百草茂密,禽獸

就會奔向那里,君主賢明,豪杰就會歸依他。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強(qiáng)使人們歸

依,而是盡力創(chuàng)造使人們歸依的條件。強(qiáng)制出來的笑不快樂,強(qiáng)制出來的哭不悲

哀,強(qiáng)制命令這種做法只可以成就虛名,而不能成就大業(yè)。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則:那么;②盛:茂盛;③所以:……的原因;④令:讓,叫。

2.翻譯:

人主賢則豪杰歸之。

君主賢明,那么豪杰就歸附他。

3.上文開頭三句說明了什么問題?

答:說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須要有基本的生存環(huán)境條件作保障,同時也說明了自

然界各生物間有著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guān)系。

8.目貴明

【原文】

目貴①明②,耳貴聰③,心貴智④。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

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轅⑤并進(jìn)⑥,則明不可塞

⑦。

(選自《管子?九守》)

【注釋】

①貴:以……為貴。②明:聰明,這里指明查(則明不可塞。)③聰:聽力好。

④智:思維敏捷。⑤輻轅:車輪的輻條。⑥進(jìn):這里指向中間集中。⑦塞:

受蒙蔽。

【文言知識】

釋"并":上文"輻轅并進(jìn)"中的"并",指"全都"、"一起"、"一齊"、"一同"句意為車

輪的軸條一起向車輪中心的圓木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又,“萬箭并

發(fā),城中如雨"意為一萬支箭一齊發(fā)射,城內(nèi)如同下雨。又,"五人并行",意

為五個人一同行走。又,"德才并佳,人主任之",意為品德與才能都好,國君就

任用他。

【參考譯文】

眼睛貴在明辨事物,耳朵貴在聽覺靈敏,心思貴在思維敏捷。(若能)用天下人

的眼睛觀察事物,就能沒什么看不見;用天下人的耳朵探聽消息,就能沒有什么

事不知道;用天下人的心思思考問題,就能沒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情報來源豐富,

像車輪的輻條一樣向中間集中,(君主)就能明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貴:以……為貴;②聰:聽力好;③智:思維敏捷;④塞:受蒙蔽。

2.翻譯:

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

譯文:用天下人的心智思考問題,就能無所不知。

3.與引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成語是:耳聰目明,其意思是聽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

感覺靈敏。

9.自知之明

【原文】

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窮④,怨天者無志。失之己,

反之人,豈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選自《荀子?榮辱》)

【注釋】

①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②怨:埋怨。③知命:懂得命運(yùn)。④窮:走投

無路。⑤無知:沒有見識。⑥失:過失,過錯。⑦反:反而。⑧豈:難道。

⑨迂:拘泥守舊,不合時宜。

【文言知識】

釋"君子'與"小人""君子"與"小人"在西周及春秋時期是指貴族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的

勞動百姓?!秶Z》上說:“君子務(wù)治,小人務(wù)力。"意為君子致力于統(tǒng)治,小人

致力于苦力。到了春秋末期及以后,“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卑劣

的人。古語有"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意為君子心胸寬闊,小人時常憂愁。

《論語》中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噫為君子懂得仁義,小人只懂得利

益。成語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為用小人的心思猜度君子的思想。

【參考譯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埋怨別人,懂得命運(yùn)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別人的人必將困窘

而無法擺脫,抱怨上天的人就不會立志而進(jìn)取。。錯誤在自己身上,卻反而去責(zé)

求別人,難道不是不合時宜了嗎?所以君子從來是淡定自若而不驚恐,小人則是

常常驚責(zé)而不鎮(zhèn)定。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知:認(rèn)識;②豈:難道;③道:遵循;④怪:異端。

2.翻譯:

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抱怨別人的人必將困窘而無法擺脫,抱怨上天的人就不會立志而進(jìn)取。

3.荀子在上文中的主要觀點(diǎn)是:人應(yīng)該有自知之明。

10.對牛彈琴

【原文】

公明儀為①牛彈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聞,不合其耳⑤也。轉(zhuǎn)

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⑥,即掉⑦尾奮⑧耳,喋躅⑨而聽。"

(載于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注釋】

①為:給。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③伏:趴著。④故:從前。⑤耳:耳

朵聽。⑥鳴:鳴叫聲,作名詞。⑦掉:搖擺。⑧奮:豎直。⑨踝躅(diexie):

小步走。

【參考譯文】

公明儀給牛彈奏古雅的清角調(diào)琴曲,牛依然像剛才一樣埋頭吃草。牛并非沒有聽

見,而是這種曲調(diào)不適合它聽罷了。公明儀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蠅的叫聲,(以及)

孤獨(dú)的小牛犢的聲音。牛就擺動尾巴豎起耳朵,小步走并聽著。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為:給;②如故:像先前一樣;③鳴:叫聲;④奮:豎起。

2.翻譯:

非牛不聞,不合其耳也。

譯文:不是牛不要聽,是曲調(diào)不悅它的耳。

3.這個寓言故事的寓意是:說話不看對象,或?qū)τ薮赖娜酥v深奧的道理,都是

不可取的。

1.酒以成禮

【原文】

鐘毓(yu)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

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日:"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

會何以不拜,會日:"偷本非禮,所以不拜?!?/p>

(選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注釋】

①托:假裝。②酒以成禮:酒是用來完成禮儀的。③寢:睡覺。④因:趁機(jī)。

⑤時:當(dāng)時。⑥何以:為什么。⑦覺:醒。⑧值:當(dāng)……時。⑨且:尚且,

暫且。

【文言知識】

釋"覺"上文"其父時覺"中的"覺",不是指"發(fā)覺",而是指"醒"句意為當(dāng)時他們

的父親醒過來了。又,文言文中的“睡覺",指睡后醒來。又,"盜半夜入室,主

人未覺",意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為醒。

【參考譯文】

鐘毓兄弟小時候,正趕上父親午睡時,趁機(jī)一起偷喝藥酒。他們的父親當(dāng)時睡后

醒來,姑且裝睡看看他們要干什么。鐘毓行禮后喝酒,鐘會喝酒不行禮。隨后父

親問鐘毓為什么要行禮,鐘毓說:"酒是完成禮儀的,不敢不行禮。”又問鐘會為

什么不行禮,鐘會說:"偷本來就不是禮儀,所以不行禮?!?/p>

【閱讀訓(xùn)練】

1.解釋

①寢:睡覺。②因:趁機(jī)。③時:當(dāng)時。④何以:為什么

2.翻譯:

①且托寐以觀之。

譯文:父親姑且假裝睡著來看他們(做什么)。

②既而問毓何以拜。

譯文:隨后父親問鐘毓為什么要行禮。

3.你認(rèn)為鐘毓和鐘會兄弟倆哪個更有道理?

答:鐘會的說法應(yīng)該更有道理,因為偷竊已不附禮儀,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禮儀

了。

2.常羊?qū)W射

【原文】

常羊?qū)W射于①屠龍子朱。屠龍子朱曰:"若欲聞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夢④,

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發(fā)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王引弓欲

射,有鵠⑩拂王旃(11)而過,翼若垂云(12)。王注矢于弓(13),不知其所射。養(yǎng)叔(14)

進(jìn)日一臣之射也,置⑹一葉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發(fā)而十中。如使置十葉焉,

則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郁離子》

【注釋】

①于:向。②道:道理。③田:同"畋"打獵。④云夢:古代湖澤名,泛指

春秋戰(zhàn)國時楚王的游獵區(qū)。⑤使:讓。弓I:拉。⑥虞(yd)人:古代管山澤的

小官吏。⑦起:趕起。⑧發(fā):跑出來。⑨交:交錯。⑩鵠(h。):天鵝。(11)

旃(Zhan):赤魚的曲柄旗。(12)垂云:低垂下來的云。(13)注矢于弓:把箭搭在弓

上。注,附著。(14)養(yǎng)叔:名養(yǎng)由基,楚國善射者。⑹置:放。

【參考譯文】

常羊跟屠龍子朱學(xué)射箭。屠龍子朱說:"你想聽射箭的道理嗎?楚國國王在云夢

打獵,派掌管山澤的官員去哄趕禽獸出來射殺它們,禽獸們跑出來了,鹿在國王

的左邊出現(xiàn),麋在國王的右邊出現(xiàn)。國王拉弓準(zhǔn)備射,有天鵝掠過國王的赤色旗,

翅膀大得猶如一片垂云。國王將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誰。養(yǎng)叔上奏說道:'我

射箭的時候,把一片樹葉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十發(fā)箭十發(fā)中。如果放十片葉

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難說了!‘"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于:向。②道:道理。③之:代"禽④射:射箭時。

2.翻譯:

①置一葉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譯文:把一片樹葉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

②如使置十葉焉,則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譯文:如果放上十片葉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難說了!

3.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道理是:

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專心致志,集中一個主要目標(biāo)。如果三心二意,左顧右盼,那

就任何事情也做不成。

3,次非殺蛟

【原文】

荊有次非者①,得寶劍于干遂②。還反涉江③,至于中流④,有兩蛟夾繞其

船⑤。次非謂舟人日⑥:"子嘗見兩蛟繞船能活者乎⑦?"船人日:"未之見也

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寶劍日:"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棄劍以全己,余奚愛焉⑨!"

于是赴江刺蛟,殺之而復(fù)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選自《呂氏春秋?卷十二?知分》)

【注釋】

①荊(jing):古代楚國的別稱。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蘇省吳縣西北。③反:

同"返"回,歸。④中流:江中心。⑤蛟:傳說蛟屬于龍類,水中的一種兇猛

動物。⑥舟人:駕船人,水手。跟下面的“船人"同義。⑦嘗:曾經(jīng)。⑧攘(rang)

臂祛(qU)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⑨余奚爰焉:我為什么要吝

惜它呢。

【參考譯文】

楚國有位叫次非的勇士。他在干(han)遂買到一把寶劍。在回鄉(xiāng)的途中,他乘

坐一只木船過江。木船剛到江心,江水中竄出兩條惡蛟,從左右兩邊圍住了木船。

次非問搖船人:"你看見過兩條蛟龍繞住船兒船上的人還活下來的嗎?"搖船人回

答:"沒有看見過。"次非撩起衣服,伸出臂膀,拔出寶劍,說:"這只是江中的

一堆腐肉朽骨罷了!如果犧牲寶劍保全自己的生命,那我為什么要吝惜這把劍

呢?"于是便縱身躍入波濤,跟惡蛟拼死搏斗,殺了惡蛟然后又回到了船上。船

上的人都保住了性命。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于:在;②反:同"返",回,歸;③全:保全;④復(fù):又。

2.翻譯:

①子嘗見兩蛟繞船能活者乎?

譯文:你曾經(jīng)見過兩條蛟纏住了木船,船上的人還能活命的嗎?

②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譯文:這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罷了!

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

答:敢于斗爭的勇氣和自我犧牲的精神。

4.大脖子病人

【原文】

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②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病瘦③,故其地之民無一

人無瘦者。及見外人至,則群小婦人聚觀而笑之,日:“異④哉人之頸也,焦⑤

而不吾類?!蓖夥饺巳眨?爾之累然⑥凸出于頸者,瘦病也,不求善藥去爾病,

反以吾頸為焦耶?"笑者日「吾鄉(xiāng)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終莫知其為丑。

(選自明?劉元卿《賢奕編》)

【注釋】

①秦蜀:陜西、四川一帶。②其:那里的。③病瘦(ying):得大脖子病。瘦:

長在脖子上的一種囊狀的瘤子。④異:奇怪。⑤焦:干枯,這里形容人的脖子

細(xì)。⑥累然:形容臃腫的樣子。

【參考譯文】

南岐在陜西、四川一帶的山谷中,那里的水很甜,但是水質(zhì)不好,常年飲用這種

水的人就會得大脖子病,所以南岐的居民沒有不得大脖子病的。有一天,山外來

了一個人,小孩婦人就一起來圍觀,笑話那人說:"看那個人的脖子真怪,那么

細(xì)長,干巴巴的,和我們的不一樣?!蓖獾厝寺犃?,笑著說:"你們的脖子臃腫凸

起,那叫大脖子病,你們不去求好藥治你們病,反而認(rèn)為我們的脖子細(xì)而有病

呢?"南岐人說:"我們?nèi)迦硕际沁@樣的脖子,為什么要醫(yī)治呢?"始終不知道

是自己丑。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其:代詞,那里的;②輒:就;③異:奇怪;④然:這樣。

2.翻譯:

①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瘦者。

譯文:所以那里的百姓沒有一個不得大脖病的。

②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

譯文:你們不去求好藥治你們病,反而認(rèn)為我們的脖子細(xì)而有病呢?

3.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答:閉關(guān)自守會使人孤陋寡聞,目光短淺,甚至發(fā)展到是非顛倒,黑白混淆的地

步。

5.★高陽應(yīng)造屋

【原文】

高陽應(yīng)將為室家①,匠②對日:"未可也,木尚生③,加涂其上④,必將撓⑤。

以生為室,今雖善,后將必?、?。"高陽應(yīng)日:"緣子之言⑦,則室不敗也一一

木益⑧枯⑨則勁⑩,涂益干則輕,以益勁任(11)益輕則不敗?!苯橙藷o辭而對,

受令而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11)敗。

(選自《呂氏春秋卷二十五別類》)

【注釋】

①室家:房屋,房舍。②匠:古代專指木工。③生:這里指木材伐下不久,水

分未干。④涂:泥。⑤撓(*。):彎曲。⑥?。簹?。⑦緣子之言:按照您

的話。緣,順著,按照。子,對人的尊稱,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您⑧益:

更加,越發(fā)。⑨枯:干。⑩勁:堅固有力。(11)任:擔(dān)負(fù)。果一一果然,果真。

【參考譯文】

高陽應(yīng)要建造新房子,木匠說:"不行?。‖F(xiàn)在木料還沒有干,如果把濕泥抹上

去,必定會壓彎的。用它來做房屋,現(xiàn)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會毀壞的。"高

陽應(yīng)說:"按照您的說法,那么房子不會壞一一因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

而濕泥越干就越輕。用越來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來越輕的濕泥,房子就不會壞

木匠無言以對,只好聽從他的命令來造屋了。房子剛蓋成以后是很好,但是沒過

多久,房屋果然坍塌了。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為:造;②以:用;③善:好;④益:更加。

2.翻譯:

匠人無辭而對,受令而為之。

匠人沒有話可以回答他,只好聽從他的吩咐來造屋。

3.你認(rèn)為文中的高陽應(yīng)是個怎樣的人?

答:善于詭辯卻不顧客觀規(guī)律,光憑主觀意志去做事。

6.竭澤而漁

【原文】

竭①澤而漁②,豈不獲得,而明年③無魚;焚④藪⑤而田⑥,豈不獲得,而

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后將無復(fù),非長術(shù)也。

(《呂氏春秋?卷十四義賞》)

【注釋】

①竭:使…干涸。②漁:捕魚。③明年:第二年。④焚:燒毀。⑤藪(s6u):

指野草。⑥田:通"畋"打獵

【文言知識】

釋"竭"上文"竭澤而漁"中的"竭",指"干涸",這里是使動用法,句意為使池水干

涸而捕魚。又,"地震,山崩川竭"意為因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它還指

"盡: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力竭而斃",意為精力用盡而倒下。

【參考譯文】

抽干湖水來捕魚,怎么可能捕不到?但是第二年就沒有魚了;燒毀樹林來打獵,

怎么可能打不到?但是第二年就沒有野獸了。欺騙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僥幸

有用,以后不會有第二次了,這不是長久的方法。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竭:使..干涸②漁:捕魚;③明年:第二年;④焚:燒毀。

2.翻譯:

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后將無復(fù),非長術(shù)也。

欺騙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僥幸有用,以后不會有第二次,這不是長久的方法。

3.成語"竭澤而漁"的比喻意義是:

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yuǎn)利益。

7.功名

【原文】

水泉深則魚鱉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①之,庶草茂則禽獸歸之,人主賢則豪杰

歸之。故圣王不務(wù)歸之者,而務(wù)②其所以歸。強(qiáng)令之笑不樂;強(qiáng)令之哭不悲;

強(qiáng)令之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注釋】

①歸:歸順,歸附。②務(wù):致力。

【參考譯文】

水泉很深,魚鱉就會游向那里,樹木繁盛,飛鳥就會飛向那里,百草茂密,禽獸

就會奔向那里,君主賢明,豪杰就會歸依他。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強(qiáng)使人們歸

依,而是盡力創(chuàng)造使人們歸依的條件。強(qiáng)制出來的笑不快樂,強(qiáng)制出來的哭不悲

哀,強(qiáng)制命令這種作法只可以成就虛名,而不能成就大業(yè)。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則:那么;②盛:茂盛;③所以:……的原因;④令:讓,叫。

2.翻譯:

人主賢則豪杰歸之。

君主賢明,那么豪杰就歸附他。

3.上文開頭三句說明了什么問題?

答:說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須要有基本的生存環(huán)境條件作保障,同時也說明了自

然界各生物間有著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guān)系。

8.目貴明

【原文】

目貴①明②,耳貴聰③,心貴智④。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

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轅⑤并進(jìn)⑥,則明不可塞

⑦。

(選自《管子?九守》)

【注釋】

①貴:以……為貴。②明:聰明,這里指明查(則明不可塞。)③聰:聽力好。

④智:思維敏捷。⑤輻陵:車輪的輻條。⑥進(jìn):這里指向中間集中。⑦塞:

受蒙蔽。

【文言知識】

釋"并":上文"輻轅并迎中的"并",指"全都"、"一起"、"一齊"、"一同徇意為車

輪的軸條一起向車輪中心的圓木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又,“萬箭并

發(fā),城中如雨",意為一萬支箭一齊發(fā)射,城內(nèi)如同下雨。又,"五人并行",意

為五個人一同行走。又,“德才并佳,人主任之",意為品德與才能都好,國君就

任用他。

【參考譯文】

眼睛貴在明辨事物,耳朵貴在聽覺靈敏,心思貴在思維敏捷。(若能)用天下人

的眼睛觀察事物,就能沒什么看不見;用天下人的耳朵探聽消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