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高考物理力學壓軸題經(jīng)典題精選匯總_第1頁
歷年高考物理力學壓軸題經(jīng)典題精選匯總_第2頁
歷年高考物理力學壓軸題經(jīng)典題精選匯總_第3頁
歷年高考物理力學壓軸題經(jīng)典題精選匯總_第4頁
歷年高考物理力學壓軸題經(jīng)典題精選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歷年高考物理力學壓軸題經(jīng)典題精選匯總2001—2008屆高考物理壓軸題分類匯編

一、力學

2001年全國理綜(、、卷)

31.(28分)太陽現(xiàn)正處于主序星演化時期。它要緊是由電子和H1

1、He4

2等原子核組成。維持太陽輻射的是它部的核聚變

反應,核反應方程是2e+4H1

1→He4

2+釋放的核能,這些核能最終轉(zhuǎn)化為輻射能。依照目前對于恒星演化的理論,若由于聚

變反應而使太陽中的H1

1核數(shù)目從現(xiàn)有數(shù)減少10%,太陽將離開主序墾時期而轉(zhuǎn)入紅巨星的演化時期。為了簡化,假定目前

太陽全部由電子和H1

1核組成。

(1)為了研究太陽演化進程,需懂目前太陽的質(zhì)量M。已知地球半徑R=6.4×106m,地球質(zhì)量m=6.0×1024kg,日地中心的距離r=1.5×1011m,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g=10m/s2,1年約為3.2×107秒。試估算目前太陽的質(zhì)量M。(2)已知質(zhì)子質(zhì)量mp=1.6726×10-27kg,He4

2質(zhì)量mα=6.6458×10-27kg,電子質(zhì)量me=0.9×10-30kg,光速c=3×108

m/s。求每發(fā)生一次題中所述的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核能。

(3)又知地球上與太垂直的每平方米截面上,每秒經(jīng)過的太陽輻射能w=1.35×103W/m2。試估算太陽接著保持在主序星時期還有多青年的壽命。

(估算結果只要求一位有效數(shù)字。)

參考解答:

(1)估算太陽的質(zhì)量M

設T為地球繞日心運動的周期,則由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定律可知

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

2R

m

G

g=②由①、②式聯(lián)立解得

以題給數(shù)值代入,得M=2×1030kg④

(2)依照質(zhì)量虧損和質(zhì)能公式,該核反應每發(fā)生一次釋放的核能為△E=(4mp+2me-mα)c2⑤代入數(shù)值,解得

△E=4.2×10-12J⑥

(3)依照題給假定,在太陽接著保持在主序星時期的時刻,發(fā)生題中所述的核聚變反應的次數(shù)為

p

mM

N4=

×10%⑦所以,太陽總共輻射出的能量為E=N·△E

設太陽輻射是各向同性的,則每秒太陽向外放出的輻射能為ε=4πr2w⑧

因此太陽接著保持在主序星的時刻為

ε

E

t=

由以上各式解得

以題給數(shù)據(jù)代入,并以年為單位,可得t=1×1010年=1百億年⑩

評分標準:本題28分,其中第(1)咨詢14分,第(2)咨詢7分。第(3)咨詢7分。第(1)咨詢中,①、②兩式各3分,③式4分,得出④式4分;第(2)咨詢中⑤式4分,⑥式3分;

第(3)咨詢中⑦、⑧兩式各2分,⑨式2分,⑩式1分。

2003年理綜(全國卷)34.(22分)一傳送帶裝置示意如圖,其中傳送帶通過AB區(qū)域時是水平的,通過BC區(qū)域時變?yōu)閳A弧形(圓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畫出),通過CD區(qū)域時是傾歪的,AB和CD都與BC相切?,F(xiàn)將大量的質(zhì)量均為m的小貨箱一具一具在A處放到傳送帶上,放置時初速為零,經(jīng)傳送帶運送到D處,D和A的高度差為h。穩(wěn)定工作時傳送帶速度別變,CD段上各箱等距羅列,相鄰兩箱的距離為L。每個箱子在A處投放后,在到達B之前差不多相關于傳送帶靜止,且往后也別再滑動(忽略經(jīng)BC段時的弱小滑動)。已知在一段相當長的時刻T,共運送小貨箱的數(shù)目為N。這裝置由電動機帶動,傳送帶與XXX間無相對滑動,別計輪軸處的摩擦。求電動機的平均抽出功率P。

參考解答:

以地面為參考系(下同),設傳送帶的運動速度為v0,在水平段運輸?shù)倪^程中,小貨箱先在滑動摩擦力作用下做勻加速運動,設這段路程為s,所用時刻為t,加速度為a,則對小箱有

s=1/2at2①v0=at②在這段時刻,傳送帶運動的路程為

s0=v0t③由以上可得

s0=2s④

用f表示小箱與傳送帶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則傳送帶對小箱做功為

A=fs=1/2mv02⑤傳送帶克服小箱對它的摩擦力做功

A0=fs0=2·1/2mv02⑥兩者之差算是克服摩擦力做功發(fā)出的熱量

Q=1/2mv02⑦

可見,在小箱加速運動過程中,小箱獲得的動能與發(fā)熱量相等。T時刻,電動機輸出的功為

W=PT⑧

此功用于增加小箱的動能、勢能以及克服摩擦力發(fā)熱,即

W=1/2Nmv02+Nmgh+NQ⑨已知相鄰兩小箱的距離為L,因此

v0T=NL⑩聯(lián)立⑦⑧⑨⑩,得

P=TNm[22

2T

LN+gh]

2004年全國理綜25.(20分)

柴油打樁機的重錘由氣缸、活塞等若干部件組成,氣缸與活塞間有柴油與空氣的混合物。在重錘與樁碰撞的過程中,經(jīng)過壓縮使混合物燃燒,產(chǎn)生高溫高壓氣體,從而使樁向下運動,錘向上運動。現(xiàn)把柴油打樁機和打樁過程簡化如下:

柴油打樁機重錘的質(zhì)量為m,錘在樁帽以上高度為h處(如圖1)從靜止開始沿豎直軌道自由降下,打在質(zhì)量為M(包括樁帽)的鋼筋混凝土樁子上。并且,柴油燃燒,產(chǎn)生猛烈推力,錘和樁分離,這一過程的時刻極短。隨后,樁在泥土中向下挪移一距離l。已知錘反跳后到達最高點時,錘與已停下的樁幅之間的距離也為h(如圖2)。已知m=1.0×103kg,M=2.0×103kg,h=2.0m,l=0.20m,重力加速度g=10m/s2,混合物的質(zhì)量別計。設樁向下挪移的過程中泥土對樁的作用力F是恒力,求此力的大小。

25.錘自由下降,碰樁前速度v1向下,

ghv21=①

碰后,已知錘上升高度為(h-l),故剛碰后向上的速度為

)(22lhgv-=②

設碰后樁的速度為V,方向向下,由動量守恒,

21mvMVmv-=③

樁下落的過程中,依照功能關系,

FlMglMV=+22

1

④由①、②、③、④式得

])(22)[(lhhlhM

m

lmgMgF-+-+

=⑤代入數(shù)值,得

5101.2?=FN⑥

2005年理綜(、、、、)

25

.(20分)如圖所示,一對雜技演員(都視為質(zhì)點)乘秋千(秋千繩處于水平位置)

從A點由靜止動身繞O點下擺,當擺到最低點B時,女演員在極短時刻將男演員沿水平方向推出,然后自個兒剛好能回到高處A。求男演員降地方C與O點的水平距離s。已知男演員質(zhì)量m1和女演員質(zhì)量m2之比m1/m2=2秋千的質(zhì)量別計,秋千的擺長為R,C點低

5R。解:設分離前男女演員在秋千最低點B的速度為v0,由機械能守恒定律,

2

02121)(2

1)(vmmgRmm+=

+

設剛分離時男演員速度的大小為v1,方向與v0相同;女演員速度的大小為v2,方向與v0相反,由動量守恒,

2211021)(vmvmvmm-=+分離后,男演員做平拋運動,設男演員從被推出到降在C點所需的時刻為t,依照題給條件,由運動學規(guī)律,22

14gtR=

tvx1=,依照題給條件,女演員剛好回A點,由機械能守恒定律,2

2

222

1vmgRm=

,已知m1=2m2,由以上各式可得x=8R

2006年全國理綜(天津卷)25.(22分)神秘的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論所預言的一種特別天體,探尋黑洞的方案之一是觀測雙星系統(tǒng)的運動規(guī)律。天文學

家觀測河外星系麥哲倫云時,發(fā)覺了LMCX-3雙星系統(tǒng),它由可見星A和別可見的暗星B構成,兩星視為質(zhì)點,別思考其它天體的妨礙,A、B環(huán)繞兩者連線上的O點做勻速圓周運動,它們之間的距離保持別變,如圖所示。引力常量為G,由觀測可以得到可見星A的速率v和運行周期。

(1)可見得A所受暗星B的引力FA可等效為位于O點處質(zhì)量為m/的星體(視為質(zhì)點)對它的引力,設A和B的質(zhì)

量分不為m1、m2。試求m/的(用m1、m2表示);

(2)求暗星B的質(zhì)量m2與可見星A的速率v、運行周期T和質(zhì)量m1之間的關系式;(3)恒星演化到末期,假如其質(zhì)量大于太陽質(zhì)量mI的兩倍,它將有也許成為黑洞。若可

見星A的速率v=2.7m/s,運行周期T=4.7π×104s,質(zhì)量m1=6mI,試經(jīng)過估算來推斷暗星B有也許是黑洞嗎?(G=6.67×10

11

-N·m/kg2,mI=2.0×1030kg)

解析(1)設A、B的圓軌道半徑分不為r1、r2,由題意知,A、B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角速相同,

其為ω。由牛頓運動運動定律,有

FA=m1ω2r1FB=m2ω2r2FA=FB

設A、B之間的距離為r,又r=r1+r2,由上述各式得

r=

12

12

mmrm①由萬有引力定律,有

FA=G

12

2

mmr將①代入得

FA=

G312

22

12()mmmmr

+令

FA=

G121

/

mmr

比較可得

32

12()

/

=mmmm+②

(2)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2

11211

mmvGmrr=③

又可見星A的軌道半徑

r1=

2vT

π

④由②③④式可得

332212()2mvT

mmG

π=

+(3)將m1=6mI代入⑤式,得

3322

2(6)2ImvT

mmG

π=+⑤代入數(shù)據(jù)得

3

2

2

23.5(6)IImmmm=+⑥

設m2=XXXI,(n>0),將其代入⑥式,得

3

222

23.56(6)(1)IIImn

mmmmn

==++⑦

可見,32

2

2(6)

Immm+的值隨n的增大而增大,試令n=2,得20.1253.56(1)IIInmmmn

=<+⑧

若使⑦式成立,則n必須大于2,即暗星B的質(zhì)量m2必須大于2mI,由此得出結論:暗星B有也許是黑洞。2006年全國理綜(卷)

25.(20分)(請在答題卡上作答)

如題25圖,半徑為R的光滑圓形軌道固定在豎直面。小球A、B質(zhì)量分不為m、βm(β為待定系數(shù))。A球從工邊與圓心等高處由靜止開始沿軌道下滑,與靜止于軌道最低點的B球相撞,碰撞后A、B球能達到的最大高度均為R4

1

,碰撞中無機械能損失。重力加速度為g。試求:(1)待定系數(shù)β;

(2)第一次碰撞剛結束時小球A、B各自的速度和B球?qū)壍赖膲毫?

(3)小球A、B在軌道最低處第二次碰撞剛結束時各自的速度,并討論小球A、B在軌道

最低處第n次碰撞剛結束時各自的速度。解析:(1)由mgR=

4

mgR+4mgR

β得

β=3

(2)設A、B碰撞后的速度分不為v1、v2,則

2112mv=

4mgR

2

212

mvβ=4mgRβ設向右為正、向左為負,解得v1=

1

2

gR,方向向左v2=

1

2

gR,方向向右設軌道對B球的支持力為N,B球?qū)壍赖膲毫镹/,方向豎直向上為正、向下為負。則

N-βmg=22

vmR

β

N/=-N=-4.5mg,方向豎直向下

(3)設A、B球第二次碰撞剛結束時的速度分不為V1、V2,則

121222

121122

mvmvmVmVmgRmVmVβββ--=+??

?=+??解得:V1=-2gR,V2=0

(另一組:V1=-v1,V2=-v2,別合題意,舍去)

由此可得:

當n為奇數(shù)時,小球A、B在第n次碰撞剛結束時的速度分不與第一次碰撞剛結束時相同當n為偶數(shù)時,小球A、B在第n次碰撞剛結束時的速度分不與第二次碰撞剛結束時相同

2008年(卷)25.(20分)

一傾角為θ=45°的歪血固定于地面,歪面頂端離地面的高度h0=1m,歪面底端有一垂直于歪而的固定擋板。在歪面頂端自由釋放一質(zhì)量m=0.09kg的小物塊(視為質(zhì)點)。小物塊與歪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當小物塊與擋板碰撞后,將以原速返回。重力加速度g=10m/s2。在小物塊與擋板的前4次碰撞過程中,擋板賦予小物塊的總沖量是多少?

25.(20分)

解法一:設小物塊從高為h處由靜止開始沿歪面向下運動,到達歪面底端時速度為v。由功能關系得

θ

θμsincos212hmgmvmgh+=

①以沿歪面向上為動量的正方向。按動量定理,碰撞過程中擋板給小物塊的沖量)(vmmvI--=②設碰撞后小物塊所能達到的最大高度為h’,則

θ

θμsincos212hmghmgmv'

+'=③同理,有

θ

θμsincos212hmgvmhmg'+'=

'④)(vmvmI'--'='⑤

式中,v’為小物塊再次到達歪面底端時的速度,I’為再次碰撞過程中擋板給小物塊的沖量。由①②③④⑤式得kII='⑥式中μ

θμ

θ+-=

tantank⑦

由此可知,小物塊前4次與擋板碰撞所獲得的沖量成等比級數(shù),首項為)cot1(2201θμ-=ghmI⑧總沖量為

)1(3214321kkkIIIIII+++=+++=⑨由)1111

2

k

kk

kknn--=?+++-⑩得)cot1(221104

θμ=ghmk

kI⑾

代入數(shù)據(jù)得)63(43.0+=IN·s⑿

解法二:設小物塊從高為h處由靜止開始沿歪面向下運動,小物塊受到重力,歪面對它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小物塊向下運動的加速度為a,依牛頓第二定律得

mamgmg=-θμθcossin①設小物塊與擋板碰撞前的速度為v,則θ

sin22h

a

v=②以沿歪面向上為動量的正方向。按動量定理,碰撞過程中擋板給小物塊的沖量為

)(vmmvI--=③

由①②③式得

)cot1(221θμ-=ghmI④

設小物塊碰撞后沿歪面向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依牛頓第二定律有ammgmg'=-θμθcossin⑤小物塊沿歪面向上運動的最大高度為

θsin22

avh'

='⑥

由②⑤⑥式得hkh2='⑦式中μ

θμ

θ+-=

tantank⑧

同理,小物塊再次與擋板碰撞所獲得的沖量

)

cot

1(

2

μ

-

'

='hg

m

I⑨

由④⑦⑨式得kI

I='⑩

由此可知,小物塊前4次與擋板碰撞所獲得的沖量成等比級數(shù),首項為

)

cot

1(

2

2

1

θ

μ

-

=gh

m

I⑾

總沖量為)

1(3

2

1

4

3

2

1

k

k

k

I

I

I

I

I

I+

+

+

=

+

+

+

=⑿

由)

1

1

11

2

k

k

k

k

k

n

n

-

-

=

?

+

+

+-⒀

得)

cot

1(

2

2

1

1

4

θ

μ

-

-

-

=gh

m

k

k

I⒁

代入數(shù)據(jù)得)6

3(

43

.0+

=IN·s⒂

2008年(全國Ⅱ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