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凍害補救措施_第1頁
小麥凍害補救措施_第2頁
小麥凍害補救措施_第3頁
小麥凍害補救措施_第4頁
小麥凍害補救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小麥凍害補救措施本文針對小麥冬季凍害現(xiàn)象及其發(fā)生理由舉行了專心分析,并就小麥凍害的預防及補救,提出了概括的應對措施,為小麥安好生產(chǎn)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小麥;凍害;預防;補救

小麥冬季凍害是指小麥進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間,由于寒潮降溫超出冬小麥抗寒才能而對小麥植株造成的傷害,一般發(fā)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初。據(jù)報道,過去的50多年中我國平均每5~7年發(fā)生一次較重的凍害。以我市2022~2022年度小麥凍害為例,由于當年小麥冬前氣溫持續(xù)偏高,后期溫度驟降(11月下旬、12月下旬受兩次冷空氣的影響),造成我市26%小麥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凍害,其中嚴重受凍麥田即主莖和大分蘗凍死的麥田達4%。

1小麥冬季凍害的理由

1.1品種因素

由于歷年來受小麥晚播和冬季偏曖的影響,弱春性品種種植面積逐年擴大。2022年我市小麥種植面積281000hm2,弱春性品種種植面積達213333hm2,占總面積的76%。弊端是弱春性品種選用比例過大,在當年特殊氣候條件下,暴露出了凍害較為嚴重的弱點,糧食產(chǎn)量有所減產(chǎn)。

1.2播期因素

小麥各類品種播種后都需通過春化階段,生育期進入拔節(jié)期以后抗寒性才會明顯降低。一般半冬性品種0~7℃、20~30d可完成春化階段,春性品種0~12℃、5~15d可完成春化階段。半冬性與弱春性小麥應在適播期內(nèi)后播。小麥假設早播,生育期進程必然加快,更加是春性品種,會提前終止春化階段,開頭拔節(jié),致使小麥抗寒性降低,此時如遇低溫寒潮,主莖大分蘗極易凍死;小麥假設晚播,冬季綠葉面積小、光合產(chǎn)物、貯存糖分少、抗寒性也差,同樣輕易遭遇凍害。

1.3播種因素

1.3.1整地粗放

近幾年,農(nóng)業(yè)機械化程度高,麥田旋耕面積較大,假設操作不當極易造成土壤懸松,播種過深,小麥分蘗缺位,苗情偏弱。同時,土壤透風,加重凍害。

1.3.2播量偏大

眾多群眾普遍存在“有錢買籽無錢買苗”的思想,播種量偏大甚至有的農(nóng)戶播種高達20kg,導致小麥出苗后,植株生長密集,通風透光不良,躥高旺長,麥苗積累糖分少,抗寒性降低,也為后期倒伏埋下隱患。

1.3.3搶時播種

片面農(nóng)戶雨后搶墑、搶收搶種,造成整地粗放,出苗不平勻,且根系入土淺,分蘗節(jié)外露,如氣溫驟降,易形成凌抬現(xiàn)象,拉斷麥根,凍死分蘗。

1.4氣溫因素

小麥冬季凍害主要是由于寒潮引起的。寒潮是指受冷空氣影響,24h內(nèi)氣溫下降10℃以上、最低溫度在5℃以下的天氣變化的過程。寒潮凍害程度受極端最低溫度、低溫持續(xù)時間、冷暖驟變因素制約。2022年小麥播后前期溫度持續(xù)偏高(10月平均氣溫26.8℃,11月平均氣溫7.2℃),11月27日、12月31日溫度驟降,分別為-5.3℃、-16.5℃,小麥遭遇不同程度的凍害。

1.5人為因素

隨著社會進程的加快,農(nóng)村豐饒勞動力逐步向城市轉移,外出打工人員大多數(shù)為青、壯年。留守人員大片面為老、弱、病、殘,即"三八"、"六一"、"九九"等,生產(chǎn)者文化程度普遍較低,采納新學識、新技能較慢,生產(chǎn)、管理水平跟不上等。

2小麥冬季凍害的預防

預防小麥冬季凍害應以適期、適量、適墑、適合播種深度為根基,以培育冬前壯苗為核心,以肥水調(diào)控、田間管理為手段,做好凍害的預料預報和預防。

2.1選用優(yōu)良品種

黃淮麥區(qū)北部適合種植半冬性和弱春性品種。根據(jù)多年的實踐,我市應以半冬性品種為宜,2022年前弱春性品種占到總播種面積的60%~80%,且以豫麥34、鄭麥9023為主,由于對氣候的不適應,隨著時間的推移弱春性根本淘汰。目前多以穩(wěn)定性較強的矮抗58、周麥16、周麥22為主,搭配豫麥49-198、豫教5號等,旱地以洛麥21為主。

2.2掌管最正確播期

小麥播種適合日平均氣溫為12~16℃,播種最正確時期在10月5~15日。越冬前應有0℃以上積溫550℃。根據(jù)培育壯苗的要求,合理安置播期,制止早播旺長或晚播苗弱處境展現(xiàn)。

2.3提高播種質量

整地要求地面平整、土壤上松下實,播種時要下種平勻、深淺一致,播種深度3~5cm、平均行距20~23cm為宜,可采用等行距或寬窄播種,切忌播種過密或過深。播種要求每667㎡根本苗15~20萬頭為宜,即小麥播種在適期內(nèi)毎667㎡播量7~9kg。此外,小麥播種時施足有機肥和磷肥,有助于提高小麥抗寒性。

2.4確保墑情適合

小麥足墑下種有利于苗全、苗齊、苗勻,能夠促根增蘗,培育壯苗,為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奠定根基。播種至出苗土壤墑情要達成田間持水量的75%~80%。寒流到臨前,如土壤干旱、田間持水量低于60%時,應實時灌水,以調(diào)理土溫柔田間小氣候,預防和減輕凍害發(fā)生。灌水時要求做到速灌、速排,灌后24h內(nèi)田間不再有積水,防止灌后結冰傷苗。

2.5適時肥水調(diào)控

2.5.1旺長麥田

對于旺長的麥田應抑制地上片面生長,操縱發(fā)育進程。防止后期群體過大或早拔節(jié)。有以下幾種處理方法。

(1)鎮(zhèn)壓。鎮(zhèn)壓要在上午10h以后、6葉以上麥苗用石磙舉行鎮(zhèn)壓,但忌在有霜或露時鎮(zhèn)壓。

(2)劃鋤。劃鋤應在土壤封凍前舉行,深中耕切斷片面次生根抑制其快速生長,一般中耕深度為10cm左右。

(3)有機肥籠罩??擅?67㎡施土雜肥1500~2000kg。

(4)化學調(diào)控。應在睛天、無風、無雨露時用壯豐安、多效唑、矮苗壯等生長調(diào)理劑,兌水平勻噴施,忌重復噴施。

2.5.2弱勢麥苗

對于播種過晚、苗勢較弱的三類苗田塊,除加強肥水管理外,還可以采用增施有機肥、碎草蓋苗等措施,來養(yǎng)護葉片和分蘗節(jié),使麥苗安好越冬。

3冬季凍害的補救

小麥發(fā)生凍害后,根據(jù)受凍植株表現(xiàn)一般將小麥冬季凍害分為兩類:一類是嚴重凍害,即主莖和大分蘗凍死,心葉干燥,一般發(fā)生在已拔節(jié)的麥田;另一類為一般凍害,病癥表現(xiàn)為葉片黃白干燥,但主莖和大分蘗都沒有凍死。嚴重凍害會影響產(chǎn)量,一般凍害對產(chǎn)量根本沒有影響。

3.1掌管補救時期

在小麥越冬期間,如夜間氣溫在0℃以下,麥田結凍,暫不宜舉行補救,應在土壤徹底解凍后、日平均氣溫升到3℃時再舉行肥水調(diào)控和田間管理。

3.2適時肥水運籌

3.2.1嚴重凍害麥田

嚴重凍害麥田即主莖和大分蘗已經(jīng)凍死的麥田,應分二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田間解凍后即追施速效氮肥,每667㎡施尿素10kg,開溝施入,以提高肥效;缺墑麥田應每667㎡施尿素10kg,兌水施用;缺磷的地塊可用尿素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