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夯法處理濕陷性_第1頁
強夯法處理濕陷性_第2頁
強夯法處理濕陷性_第3頁
強夯法處理濕陷性_第4頁
強夯法處理濕陷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強夯法處理濕陷性黃土的施工方法

2007年7月4號前言:

在我國濕陷性黃土分布很廣,從地理位置上,主要分布在甘肅、陜西、山西、河南等地。從地貌上看,主要分布于黃土塬、黃土梁及河流高階地區(qū),其厚度10m到40m不等。由于黃土多呈堅硬—硬塑狀態(tài),孔隙大,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粉粒含量較高,因而黃土在自重或一定荷載作用下受水浸濕后其結(jié)構(gòu)迅速破壞而發(fā)生顯著的附加下沉,以至于其上的建筑物遭到破壞。對于濕陷性黃土的處理,通常采用強夯法、粉噴樁、碎石擠密樁、以及換填土等。

1、概述:

山西晉侯高速公路位于晉東南,臨汾盤地內(nèi),一期工程全長67公里,途經(jīng)4縣1市。在地貌上是從山區(qū)逐漸過渡到黃土丘陵區(qū)、黃土沖積傾斜平原區(qū),其中從樁號K91+000~K130+101,全長40km左右,主要為II級濕陷性黃土。該段地層主要以Q3、Q2坡洪積物為主。Q3巖性以黃土為主,顏色為褐黃、淺黃、灰黃及紅色等色,多呈堅硬一硬塑狀態(tài),局部間夾軟、流塑層。其中表層6~13m堅硬一硬塑黃土具II級自重濕陷,局部為III級自重濕陷。具體分布見表1。根據(jù)本工程濕陷等級,設計上采用了強夯法、粉噴樁、以及換填土三種方法。本文重點介紹強夯法施工。晉侯高速公路濕陷性黃土分區(qū)一覽表區(qū)級地貌地層時代濕陷厚度自重濕量總濕陷量濕陷等級K91+000~K122+550黃土丘陵及傾斜平原Q36.5m~13m7.0m~27.4m33.4m~96.5mII級自重濕陷局部為III級自重濕陷K123+600~K130+101傾斜平原

Q37.5m~10m7.5m~26.7m33m~63.6mII級自重濕陷,局部為III級自重濕陷2、強夯法強夯法亦稱為動力固結(jié)法,是由法國梅那(Menard)技術公司于1969年首創(chuàng)。是利用吊裝機械將大噸位重錘提升到一定高度后突然釋放,利用自由下落的重錘產(chǎn)生的巨大夯擊能,在地基中產(chǎn)生沖擊波和動應力,對地基進行豎向擠密,從而減少土的壓縮性,提高地基承載力,消除黃土濕陷性。強夯機的掛扣強夯機的起吊強夯機起吊到計算高度夯錘的下落2.1機械設備的選擇強夯法施工的主要設備包括起重機、夯錘脫鉤、計數(shù)器。本工程使用的起重機為40t25t(40t≥2倍夯錘重量)自行式帶脫鉤裝置的履帶式起重機。夯錘結(jié)構(gòu)為鋼板外殼,內(nèi)部焊接骨架后澆筑混凝土制成,頂面均布著4個垂直貫通的直徑為7cm的通氣孔,夯錘底面直徑為2.4米,高0.9米,錘重10t。25t強夯機25t強強夯機2.2起起吊高高度的確確立假定起吊吊高度為為11米米。根據(jù)據(jù)設計要要求,采采用強夯夯法處理理時,其其加固深深度計算采采用經(jīng)驗驗公式H=aM×h/10式中H-------加加固深度度(本工工程設計計要求5~6米米)M-----夯夯錘重,,先用100KNh-----起起吊高度度,取11米((設計要要求10~15米)a-----經(jīng)經(jīng)驗系數(shù)數(shù),其值值在0.4~11之間,,設計取取值0.55所以:H=O.55100×11/10=5.77m符合設計計要求5~6米米。因而而假定起起吊高度度11米米符合要要求。2.3強強夯的施施工方法法

2.3.1強夯點點位的布布置根據(jù)設計計及有關關規(guī)范,夯擊點點采用梅梅花形布布置,夯夯擊點間間距為2米,如如圖:夯點的布布置2.3.2強強夯的施施工工藝藝流程間隔7天2.3.2試試夯在正式進進行強夯夯前,先先進行試試夯,以以便確定定最佳夯夯擊能量量及最大大夯擊數(shù)。當單單擊夯擊擊能(W=Mh=100KN×11m=1100KN.m)與與最佳夯夯能對應的夯擊數(shù)稱為最最佳夯擊數(shù)。恰當當選擇夯擊點數(shù),,是取得良好加固固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夯擊數(shù)小,達不不到壓密加固效果果,夯擊數(shù)過大,不僅費用高而且不經(jīng)濟,有時還會降低地地基承載力。最佳佳夯擊能(最佳夯夯擊數(shù))的確定可采用單點夯夯沉量與夯擊次數(shù)數(shù)關系曲線確定,且滿足以下三個個條件:A、最后平均夯夯沉量不大于5cm。B、夯坑周圍不發(fā)發(fā)生過大隆起C、夯機不因夯擊擊下沉過深而發(fā)生生起錘困難.我們在現(xiàn)場選了三三個試夯區(qū),每試試區(qū)5個試夯點,詳細記錄每擊的的地基下沉量及地面變異,每連擊兩次后,進行靜力觸探,記錄各層地基承承載力提高情況.各試點夯擊擊完成后進行靜力力觸探,取得夯擊擊后的有關數(shù)據(jù).并繪成曲線圖。夯擊數(shù)-沉降量曲曲線圖(該圖為第一、二兩兩邊的曲線圖)一般的夯擊最初的的5~6擊,夯擊擊數(shù)、夯沉量曲線線陡增,各夯擊沉沉量增加幅度較大,此此時地基受到?jīng)_擊擊擠壓,土的密實實度增加,承載力力提高,壓縮性降低,,主要表現(xiàn)為塑性性變形。其后,隨隨著夯擊數(shù)的增加加,每擊的夯沉量逐漸減減少,此時地基土土的變形包括塑性性變形和彈性變形形。當達到10擊以后,,每擊夯沉量、夯夯擊數(shù)、夯沉量曲曲線趨于平緩(如如上圖),夯擊能主要消耗于地地基土的彈性變形形,因而確定單點點夯擊同時滿足下下列A、B兩項時可以止夯夯A.同一夯夯點最后兩擊的平平均夯沉量小于5cm(設計要求求)B.單點夯夯擊數(shù)大于10((第一遍)、10(第二遍))、6次(第三遍遍)從曲線圖上也可得得出第一遍、第二二遍最佳夯擊數(shù)為為10擊,第三遍遍為6擊夯點布置和夯擊遍遍數(shù)(第一遍起奇數(shù)點點,第二遍偶數(shù)點點,第三遍滿夯))2.3.3夯擊遍遍數(shù)為3遍,即主主夯、副夯、滿夯夯.主夯夯擊奇數(shù)點,副夯夯擊偶數(shù)點點,最后一遍是滿滿夯,夯位之間,并相互之間搭接1/3夯位位.并夯平地基面面,每遍夯擊間隔隔7天,以利于土土基中含水量和孔隙水壓力消散.2.3.4特殊路路段強夯時應注意意的事項1、路塹段段應首先開開挖后夯擊擊,并根據(jù)據(jù)路堤強夯夯段的下沉沉量資料,,在開挖至至高于路基基設計標高高一定值后后進行強夯夯,使強夯夯后地面標標高低于并并接近設計計標高。2、當原地地面較濕或或含水量較較大時,應應等地面曬曬干后,在在進行施工工,或者在在該段鋪上上10~20厘米的的碎石或石石渣。3、斜坡路路段原地基基的橫向或或縱向坡度度陡于1::5的陡坡坡段時,需需先開挖出出滿足夯機機施工的臺臺階后,再再進行施工工。4、冬季施施工時,當當凍土層厚厚度大于50厘米時時,則不宜宜進行施工工。當凍土土層厚度小小于50厘厘米時,在在施工時應應在原夯擊擊數(shù)上加夯夯2~3擊擊。2.3.5強夯的質(zhì)質(zhì)量控制強夯的質(zhì)量量控制主要要分為夯前前、夯中、、夯后的控控制。1、夯前檢檢測㈠夯前前需檢查場場地是否平平整。㈡對夯夯錘的重量量和夯錘的的底面積進進行檢查。。㈢對夯夯擊處理范范圍的原狀狀土進行物物理力學試試驗,測量量原狀土含含水量、濕密度度、孔隙比比、土粒比比重、液塑塑限等。2、夯中的的檢查夯錘對準夯夯點夯擊誤誤差不得大大于15cm,夯完完后檢查夯夯坑位置,,發(fā)現(xiàn)偏差和漏夯應應及時補夯夯糾正。若若因坑底傾傾斜而造成成夯錘傾斜斜時應及時時將坑底整平,再再進行下一一次夯擊。。夯擊過程要要有記錄夯夯擊次數(shù);;夯擊過程程中發(fā)現(xiàn)的的異?,F(xiàn)象象。如夯坑坑周圍出現(xiàn)隆起起、夯沉量量異常等。。3夯后檢查查在滿夯后,,對現(xiàn)場進進行平整和和壓實,達達到規(guī)范要要求的各項項技術指標標,滿夯7天后后,檢測濕濕陷性系數(shù)數(shù)、干密度度和承載力力指標。㈠檢測濕陷陷性數(shù)、干干密度的頻頻率:強夯夯施工范圍圍內(nèi)每500m鉆探探一處,按按0~1m,1~2m,3~~4m,4~5m的的5m范圍圍內(nèi)共取5個點進行行試驗。㈡承載力檢檢測頻率::不同設計計夯擊能至至少檢測一一點,在同同一設計夯夯擊能段落落內(nèi)保證不不少于10000m2一點,采用用靜觸探法法檢測承載載力。3、總結(jié)通過采用強強夯處理濕濕陷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