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肝細胞的移植與捐獻詳解演示文稿_第1頁
造血肝細胞的移植與捐獻詳解演示文稿_第2頁
造血肝細胞的移植與捐獻詳解演示文稿_第3頁
造血肝細胞的移植與捐獻詳解演示文稿_第4頁
造血肝細胞的移植與捐獻詳解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造血肝細胞的移植與捐獻詳解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55頁。(優(yōu)選)造血肝細胞的移植與捐獻當前2頁,總共55頁。

E.DonnallThomas1990年諾貝爾醫(yī)學獎得主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的主要奠基人;直到現(xiàn)在,骨髓移植仍是治療嚴重血液病的最好方法。當前3頁,總共55頁。血液特性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原理為什么要建骨髓庫?什么樣的人適合成為志愿者?(注意事項)學生報名經常遇到的問題?捐獻過程、原則。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意義?目錄當前4頁,總共55頁。細胞成份占血液總量的40-45%,其中:

RBC(紅細胞)Hb12~15g/dl,Hct36~45%

WBC(白細胞)5000~10000/ul

BPC(血小板)10~30x105/ul

液體成份即血漿占血液總量的55-60%,其中:

血清(H2O)91~92%

纖原8~9%Protein:Alb.clottingfactors,Anti-clottingfactors

saltsandions:Na+,K+,CL-etc

others

血液組成當前5頁,總共55頁。當前6頁,總共55頁。造血干細胞

(hematopoieticstemcell,HSC)造血干細胞存在于骨髓(BM)中功能:自我更新增殖、分化潛能產生成熟血細胞維持個體終生造血免疫活性細胞建立機體免疫系統(tǒng)當前7頁,總共55頁。

1.具有自我更新能力。(捐獻不會影響捐獻者的造血能力)

PHSC分裂、增殖形成各系造血干細胞的同時,部分(約50%)PHSC始終保持PHSC“自我狀態(tài)”,因此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持久地維持正常造血。

HSC細胞生物學特性:當前8頁,總共55頁。當前9頁,總共55頁。HSC細胞生物學特性:

2.具有強大的分裂增殖形成血液各系造血祖細胞的潛能。各系祖細胞將進一步增殖分化,最終產生各類成熟血細胞。每天均有部分HSC/HPC增殖分裂,可產生10億個新細胞替代消耗和衰老的血細胞。增殖分化的方向是不可逆的。各級HSC/HPC的增殖分裂能力,自我更新能力,移植能力進行性下降。調控HSC/HPC增殖分化的機制十分復雜。取決于HSC/HPC環(huán)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當前10頁,總共55頁。

3.具有可移植性。能在受體內植活,重建受體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HSC細胞生物學特性:當前11頁,總共55頁。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CT)isoftentheonlypotentiallycurativetherapyforleukemiaandlymphoma當前12頁,總共55頁。BM-HSC(骨髓干細胞)全麻、多點穿刺植活時間短、GVHDPBSC(外周血造血干細胞,正常外周血中<0.1%動員后1~10%)植活時間短、GVHDCBSC(臍帶血)100ml總量不足,適用于40kg以下兒童,GVHD少、但植活時間長

HSC來源當前13頁,總共55頁。造血干細胞移植1、對象:白血病,惡性腫瘤后造血功能破壞,造血系統(tǒng)疾?。ˋA)等2、HSCT原理超大劑量化療、放療最大限度殺滅腫瘤細胞,同時又造成致死性損傷,特別是骨髓功能;預先準備HSC,化療、放療3.HSCT的必要條件①有HSC供體:auto-(自體);allo-(異體)②Allo-HSCT必須HLA相容③足夠HSC數(shù)量CD34+

2~3×106/kg

MNC2~3×108

/kg

CBSC可少一些④清除受體自身BM和免疫系統(tǒng),以便HSC植入⑤層流病房,相關搶救治療措施4.回輸: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直接輸?shù)讲∪梭w內當前14頁,總共55頁。移植后并發(fā)癥感染排異: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復發(fā)當前15頁,總共55頁。移植成功的關鍵患者與供者的HLA配型相合當前16頁,總共55頁。HLA(白細胞表面抗原)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MHC)是決定同種異體組織、器官移植時,是否引起移植排斥反應的一組基因。在人類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的產物稱為HLA(HumanleukocyteAntigens)。HLA系統(tǒng)是至今所知人類最高度多態(tài)性的遺傳系統(tǒng),構成人體生物學“身份證”。每個個體的免疫活性細胞都以HLA抗原為識別“自己”和“非己”的標志,從而通過免疫反應排除“非己”,保持個體的完整性。在進行骨髓移植或腎等器官移植時,要進行精確的HLA配型,受者供者之間HLA相合程度越高,造成排斥反應(HVG)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機率越低,反之則高,極易造成移植失敗。當前17頁,總共55頁。HLA的基礎知識

HLA基因復合體,位于第6號染色體短臂,有HLA-A、B、C、DR、DP、DQ六個位點,還有補體,備解素,TNF基因緊密連鎖(supergene),高度多態(tài),共顯性遺傳當前18頁,總共55頁。

HLA家系遺傳規(guī)律

子代一條單倍型來自父親,另一條來自母親,可以做親子鑒定,例如某人HLA分型如下:

HLA-A1,B5,DR1(父源)

HLA-A2,B7,DR3(母源)因此,子女與父母均為單倍型相同。當前19頁,總共55頁。

HLA家系遺傳規(guī)律

同胞兄妹1/4機會完全相同1/4機會完全不同1/2機會一半相同當前20頁,總共55頁。

HLA抗原群體分布HLA抗原分布呈現(xiàn)多態(tài)性人群地區(qū)種族差異當前21頁,總共55頁。移植面臨的問題(為什么要建立中華骨髓庫)供者干細胞來源的限制:

大約只有30%的患者有機會在親緣中找到HLA配型相合的供者,而70%需要在非親緣間尋找到。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使患者在兄弟姐妹(親緣)中找到配型的可能性大大減小。同時,不同種族間遺傳差異很大,華人在國外找到配型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要建立一個有一定庫容的非血緣關系華人骨髓捐獻者資料庫當前22頁,總共55頁。HLA多態(tài)性使配型相合的概率在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分之一,所以骨髓庫庫容要達到一定數(shù)量才具有臨床意義。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紛紛建立骨髓庫。人類自救與互助行動標志著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無關供者骨髓庫的建立和應用當前23頁,總共55頁。骨髓庫的概念存貯志愿捐獻者有關資料的計算機數(shù)據(jù)庫。是為骨髓(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志愿捐獻者和患者(移植醫(yī)院)提供服務的工作體系。當前24頁,總共55頁。

由于各國骨髓庫的組織形式不同,工作內容亦有差異,但至少包括如下幾方面內容:征募志愿者;進行志愿者HLA-A、B、DR分型;血樣及資料的保存;向患者(醫(yī)院)提供檢索服務;對與患者HLA分型相合的志愿者進行再動員;骨髓或外周血造血干細胞采集及應用。骨髓庫的任務當前25頁,總共55頁。世界骨髓庫(BMDW)簡介1986年美國最早成立,英國、德國、法國等數(shù)十個國家相繼建立。1994年,為消除跨國查詢、捐獻和移植障礙,成立世界骨髓庫,各國可自愿參加(中國尚未加入),總部位于荷蘭萊頓市。截止2009年12月22日,有44個國家的63個骨髓庫和26個國家的臍血庫組成,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有1358多萬人,其中美國(NMDP)志愿者最多,700多萬。當前26頁,總共55頁。部分國家及地區(qū)資料庫庫容比較國家人口數(shù)志愿者數(shù)(約)現(xiàn)每年捐獻例數(shù)(約)中國13億100萬300美國3億700萬4000德國8200萬360萬3000英國6060萬76萬2500臺灣2300萬32萬350當前27頁,總共55頁。資金(血樣HLA檢測,每份在500元左右)病人及志愿者的HLA多態(tài)性程度(常見型還是罕見型);有效庫容(能聯(lián)系得到、適齡、身體健康、并愿意捐獻志愿者的多少)。因此,骨髓庫的規(guī)模,因種族、地區(qū)不同,要求也不同,如果要求80%的患者能找到一例HLA-A、B、DR全相合的供者,在種族混雜的美國,庫容至少要達到300萬份;在HLA多態(tài)性程度較低的日本,只需3萬份即可;在中國,要100萬。每年還有因疾病、超齡、死亡等原因淘汰影響骨髓庫規(guī)模的因素當前28頁,總共55頁。中華骨髓庫概況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成立于1992年。由于種種原因,發(fā)展緩慢,至2001年底入庫資料僅有3萬份,遠遠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因此,2001年,在國務院領導的關心下,中國紅十字會受衛(wèi)生部委托,全面擴容中華骨髓庫。在全國31個省設立分庫,負責本省的志愿者招募、組織、血樣檢測、再動員、捐獻服務及捐獻后隨訪及本地區(qū)患者的檢索配型等工作。目標:服務于全球的華人患者當前29頁,總共55頁。中華骨髓庫組織結構示意圖:當前30頁,總共55頁。中華骨髓庫網絡結構圖當前31頁,總共55頁。發(fā)展速度當前32頁,總共55頁。當前33頁,總共55頁。政策支持

1、為了規(guī)范和加強造血干細胞移植和采集技術管理,提高造血干細胞移植臨床療效,衛(wèi)生部于2006年7月印發(fā)了《非血緣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guī)范》和《非血緣造血干細胞采集技術管理規(guī)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于8月10日予以轉發(fā),總庫將在理順業(yè)務流程,完成網絡技改的基礎上完善檢索查詢、捐獻者和患者隨訪等相關規(guī)定。當前34頁,總共55頁。

2、2006年8月衛(wèi)生部辦公廳、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辦公室、總后衛(wèi)生部醫(yī)療管理局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推薦2004-2005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單位和個人的通知》,“通知”明確,此次表彰增設“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奉獻獎”,從而使這項工作列入政府表彰范圍。當前35頁,總共55頁。志愿捐獻者的條件

1、年齡:報名年齡18~40周歲捐獻年齡18~55周歲;2、身體健康、有無償獻血經歷:符合獻血條件就可以捐獻造血干細胞,體重女>45Kg,男>50Kg;

3、在當?shù)赜邢鄬潭ǖ墓ぷ鲉挝换蜃≈罚?、家庭成員的支持與理解。

5、學生:畢業(yè)后在本省工作,征求家長同意后可在當?shù)貓竺?,流動性很強的等待工作穩(wěn)定時報名當前36頁,總共55頁。大學生報名經常遇到的問題流動性:工作的不確定,地址變化后未及時修改而造成流失;捐獻意愿變化:在報名時未征求父母家人意見,忽視了他們對捐獻的對抗情緒,而不得不終止;當前37頁,總共55頁。怎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江蘇分庫1、與當?shù)丶t十字會聯(lián)系,填寫《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同意書》;2、在當?shù)丶t十字會安排下,采集5~6ml血液,由實驗室進行HLA分型檢測;(有的市可以直接在獻血車上報名采樣)3、分庫將有關資料錄入計算機數(shù)據(jù)庫。當前38頁,總共55頁。捐獻造血干細胞實際上就是獻血捐獻的過程、原理與捐獻血小板相同獨特性:操作程序較復雜報名后要等若干年才可能捐獻需要有特定的患者高分辨相合根據(jù)患者的治療時機選擇志愿者的捐獻時間捐獻前注射動員劑在定點采集醫(yī)院捐獻(而不是在血站)當前39頁,總共55頁。成為志愿者注意事項報名時應確定自己了解捐獻的全過程確定將來有患者需要你捐獻的時候能履行承諾報名時不要有從眾心理,勉強自己跟周圍人一起報名逐項詳細填寫《志愿捐獻者同意書》,字跡工整報名后你的聯(lián)系方式有變化要及時通知分庫修改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維持最佳的健康狀態(tài)當前40頁,總共55頁。志愿捐獻者報名時要認真填寫表格當前41頁,總共55頁。抽取血液標本做HLA分型檢測當前42頁,總共55頁。資料錄入檢索當前43頁,總共55頁。捐獻造血干細胞工作的基本原則

無償、自愿報名時深思熟慮,捐獻時義無反顧捐贈無特定對象供、患雙方回避當前44頁,總共55頁。高分辨檢測:志愿者被檢索到后,紅會的工作人員會通知您,在征得您的同意后采集5毫升血樣送實驗室做高分辨檢測。體檢:紅會工作人員會帶您去當?shù)氐娜夅t(yī)院進行體檢,確認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條件后安排捐獻。捐獻時假期由紅會工作人員與志愿者所在單位領導協(xié)商、請假。當前45頁,總共55頁。造血干細胞捐獻(采集)采集方式:骨髓采集和外周血采集外周血采集因痛苦少、安全、簡便、普通人都能耐受2000年后世界各國采用外周血采集逐漸增多,骨髓采集逐漸減少中華骨髓庫采用的是外周血造血干細胞采集當前46頁,總共55頁。1997-2006:Worldwideunrelateddonorhematopoietic

celltransplantation

1997-2006:全世界無關供者造血干細胞移植Bonemarrow骨髓Peripheralbloodstemcells周邊血液Cordblood(approximate)臍帶血(近似值)當前47頁,總共55頁。NMDPfacilitatedtransplants

(fiscalyear1987–2008)

(1987-2006通過NMDP進行配型的移植Cordblood臍帶血Peripheralbloodstemcells周邊血液Bonemarrow骨髓當前48頁,總共55頁。造血干細胞的動員正常情況下,外周血中造血干細胞含量很少,占有核細胞<0.1%,需用藥物才能使外周血中有核細胞數(shù)增多。重組人白細胞集落剌激因子(動員劑)G-CSF5~10μg/Kg體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