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類旅游資源課件_第1頁
宗教類旅游資源課件_第2頁
宗教類旅游資源課件_第3頁
宗教類旅游資源課件_第4頁
宗教類旅游資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宗教旅游(二)佛教旅游的主要內容寺院建筑雕塑繪畫佛教音樂佛經(jīng)故事佛教制度佛事活動文化民俗一、佛教寺院起源與布局源流演變:寺院、伽藍、蘭若、叢林、十方官署格局布局:單體布局組群布局廊院式縱軸式

園林布局城市型山林型綜合型中國佛寺一般格局是主要建筑安置在面南背北的中軸線上。附屬設施安置在東西兩側。自南往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jīng)閣。這些中軸線上的正殿兩側有觀音殿、低藏殿、伽藍殿、祖師殿、藥師殿、羅漢堂等配殿。觀音殿、羅漢堂等有時也另建獨立殿堂區(qū)。山門外則常設一照壁(影墻)上面或浮雕、或題寺名,或書寫"南無阿彌陀佛"。佛寺東面是僧人居住生活區(qū),其前半部分為僧房、香積廚(廚房)、齋堂(食堂)、茶食(接待室)、職事堂(庫房),后半部分是方丈等高級僧人居住處。云游掛單的僧人住在寺院西邊接待區(qū)。因為佛門慈悲為懷,提倡放生,故佛寺設有“放生池”。放生的目的在于積德。放生是佛教不殺生和普度眾生思想的體現(xiàn)。山門

佛寺大門稱“山門”。通常寺院為了避開市井塵俗而建于山林之間,因此稱山號、設山門。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稱山門。一般有三個門(故又稱“三門”),象征“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這三座門常蓋成殿堂式,或至少是把中間的一座蓋成殿堂,叫“山門殿”或“三門殿”。殿內塑兩大金剛力士(屬護法神“天龍八部”)像。金剛力土是手執(zhí)金剛杵守護佛法的護法神,其形象一般都是面貌雄偉,作忿怒相,頭戴寶冠,上半身裸體,手執(zhí)金剛杵,兩腳張開。所不同者,只是左像怒顏張口,以金剛杵作打擊之勢;右像忿顏閉口,平托金剛杵,怒目睜視而已。我國漢地一般寺廟供奉的彌勒像為五代時的布袋和尚,因傳說為彌勒化身,故后人塑像供奉之。據(jù)《高僧傳》記載,布袋和尚為五代梁時僧,明州(浙江)奉化人,或謂四明人,姓氏、生卒年均不詳。自稱契此,又號長汀子。世傳為彌勒菩薩之應化身。常以杖荷一布袋,見物則乞,故人稱布袋和尚。《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載,布袋和尚身材肥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常用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均貯于囊中,時人稱為長汀子布袋師。師能示人吉兇,頗能預知時雨。韋馱,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違馱天,或稱韋將軍、韋天將軍。為大乘佛教伽藍之守護神,為南方增長天王手下八將之一,也是四天王三十二將中的首將。宋代以后,寺中普遍塑有韋天像,后與佛經(jīng)中所說韋馱天相混,一般稱為韋馱菩薩。

彌勒東西兩旁供四大天王像。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即:東方持國天王,名提多羅吒,能護持國土,懷抱琵琶;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琉璃,能令他人增長善根,手中持劍;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能以凈眼觀察護持人民,手中纏蛇;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護持人民財富,托塔或抱傘,表福德之義。

又喚名“風調雨順”。正殿

即大雄寶殿,俗稱“大殿”。位于天王殿以北。是供奉佛教的教主——佛陀的大殿?!按笮邸?,(意謂偉大的英雄)是對佛的尊稱,指佛有大力,能降伏“煩惱魔”、“五陰魔”、“死魔”、“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之魔王,能害人善事)”等“四魔”。大雄善巧難惶,凡有所作無空過。”佛為大雄,故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的正殿,即稱大雄寶殿。供奉的主要佛像,常見的有一、三尊二種類別。(1)供一尊佛:一般是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常見有三種姿勢。其一為成道相,結跏趺坐(盤腿打坐),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名為“定印”,表禪定之意,右手直伸下垂,名“觸地印”。其二為說法相,結跏趺坐,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右手向上屈指呈環(huán)形,名為“說法印”。再一種是立像,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名為“旃檀(旃,音zhān;旃檀,檀香)佛像”。下垂手勢名“與愿印”,表示能滿足眾生愿望;上伸手勢名“施無畏印”,表示能解除眾生苦難。釋迦佛在世時,優(yōu)填王用旃檀木按釋迦佛的形象雕成此像。據(jù)《增一阿含經(jīng)》卷二十八所載,佛成道后,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優(yōu)填王難禁思慕之情,遂請毗首羯摩天造佛形像,此是有佛像之始。后來仿制的也叫旃檀佛像。

另一種是供“三世佛”,又分兩種:一種是在三個空間世界中存在的佛,中間一尊為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左尊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琉璃光佛,;右尊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三世佛之旁各有二菩薩立像或坐像;釋迦牟尼佛旁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藥師佛旁為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阿彌陀佛旁為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再一種是供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三尊佛。正中為現(xiàn)在佛釋迦牟尼佛,左側為過去佛燃燈佛,右側為未來佛彌勒佛。法身佛(毗盧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報身佛(盧舍那佛),這經(jīng)過修習得到佛果,享有佛國(凈土)之身?!皺M三世”的“世”指三個空間世界,以其同時存在,所以叫“橫三世”。正中為釋迦牟尼佛,主持婆娑世界,左立普賢菩薩,右立文殊菩薩;左側為左手持缽(表示盛甘露)、右手持藥丸的藥師佛,主持東方琉璃光世界,兩側為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右側為阿彌陀佛,主持西方極樂世界,結跏趺坐,雙手疊置足上,掌中有一蓮臺,表示接引眾生。兩側為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橫三世佛

“豎三世”的“世”指因果輪回遷流不斷的個體一生中存在的時間。三世指過去(前世、前生)、現(xiàn)生(現(xiàn)世、現(xiàn)生)、未來(來世、來生)三世。正中為現(xiàn)在佛,即釋迦牟尼佛;左側為過去佛,即燃燈佛,佛經(jīng)說他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亦說釋迦未成佛時,燃燈佛曾為他“授記”,預言將來成佛的事;右側為未來佛,即彌勒佛,佛經(jīng)講他將繼承釋迦的佛位而成佛,所以叫未來佛。另外還有供奉五方佛的,以五尊佛分別闡釋佛的意義,"五方佛"又稱"五智佛"、"五智如來"。

五尊佛中,正中者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接下來是南方歡喜世界寶相佛、東方香積世界阿閥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北方蓮花世界微妙聲佛。這五尊佛代表中、南、東、西、北正方。其中東、南、西、北四萬的佛又稱作“四方四佛”。五方佛如并排供奉,居中的是毗盧遮那佛,靠正中左側第一位是南方歡喜世界寶相佛,右側靠中一位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左側最外面是東方香積世界阿閥佛,右側外面是北方蓮花世界微妙聲佛。

南方歡喜世界寶相佛,又叫"寶生佛"。代表平等性智的福德,這種性智視世界萬法平等無差別。密宗認為寶相佛最能管理財寶,故稱他為"平等金剛"。

東方香積世界阿閥佛。"阿閥"的意思是"不動"、"無目真怒",代表著大圓鏡智的黨性,這種智能顯現(xiàn)世界萬象。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代表妙觀察智的智慧,這種智能觀方法,明善惡。

北方蓮花世界微妙聲佛,又稱"不空成就佛",又叫"羯磨智",此智可成就自利利他事業(yè)。

主尊兩側,常有“脅侍”,即左右近侍。釋迦佛的近侍,一般為老“迦葉”、少“阿難”兩大弟子。殿內東西兩側,近世多塑十八羅漢像。佛壇背后常供一堂“海島觀音”,或僅供一尊觀音菩薩像。

迦葉,亦稱摩訶迦葉,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頭陀第一著稱。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不現(xiàn),故亦名飲光。生于王舍城近郊之婆羅門家,于佛成道后第三年為佛弟子,八日后即證入阿羅漢境地。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賴;于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在靈山會上,受佛正法眼藏,傳佛心印,為禪宗初祖。佛陀入滅后,成為教團之統(tǒng)率者,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經(jīng)典結集。生平修苦行,遵佛囑于雞足山入滅盡定,待彌勒佛出世時,傳佛衣缽。

阿難,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稱阿難陀,意譯為歡喜、慶喜、無染。系佛陀之堂弟,生于佛成道之夜。佛壽五十五,阿難二十五歲時出家。出家后二十余年間為佛陀之常隨弟子,善記憶,對于佛陀之說法多能朗朗記誦,故譽為多聞第一。阿難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滿月,眼如青蓮花,其身光凈如明鏡。于佛陀生前未能開悟,佛陀入滅時悲而慟哭;后受摩訶迦葉教誡,發(fā)憤用功而開悟。配殿

東配殿一般是伽藍殿。伽藍意譯“眾園”,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轉而指包括土地、建筑物在內的寺院的總稱。伽藍殿供奉伽藍神,即守護伽藍之神,又稱守伽藍神、護伽藍神、護僧伽藍神或寺神。近世以來,中國佛教界常以關帝(關羽)為伽藍神。相傳隋代天臺宗創(chuàng)始者智者大師,曾在荊州玉泉山入定;定中曾見關帝顯靈,率其鬼神眷屬現(xiàn)出種種可怖景象,以擾亂智者。經(jīng)過智者大師的度化之后,關帝乃向智者求授五戒,遂成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為佛教的護法。從此以后,這位千余年來極受國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乃成為佛教寺院的護法神。

另一說法:釋迦牟尼佛成道后,橋薩羅國給孤獨長者用大量金錢購置波斯匿王太子祇陀在舍衛(wèi)城南的花園,建筑精舍,作為釋迦佛在舍衛(wèi)國居住說法的場所。祇陀太子僅出賣花園地面,而將園中樹木奉獻給釋迦,因以二人名字命名為“祇樹給孤獨園”。釋迦佛在園內居住說法傳道25年。伽藍殿即是為紀念此事而設的殿。伽藍殿正中供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祇陀太子,右方是給孤獨長者,以紀念這三位最早護持佛法、建立伽藍的善士。法堂

大殿之后為“法堂”,亦稱“講堂”,是演說佛法、皈戒集會之處,在佛寺中是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法堂的特點是:除一般性的安置佛像外,在堂中設法座、鐘鼓。法座供演說佛法之用。鐘在左鼓在右,供上堂說法前擊鐘鳴鼓所用。法座后掛象征釋迦佛說傳道的圖像。法座之前置講臺,臺上供小佛坐像以象征聽法諸佛,下設香案。此外,有的寺院設羅漢堂,有的寺院院中或前后有佛塔,有的寺院還有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禪堂(念佛堂)和藏經(jīng)閣(樓),等等。三、寺院建筑的藝術處理中國的寺院建筑樣式與宮殿相似,更多地融會了中國宮殿建筑的美學特征,在時間進程和空間的形式上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屋頂?shù)男螤詈脱b飾占重要地位,屋頂?shù)那€和微翹的飛檐呈現(xiàn)著向上、向外的張力。配以寬厚的正身、廓大的臺基,主次分明,升降有致,加上嚴謹對稱的結構布局使整個建筑群顯得莊嚴渾厚,行觀其間,不難體驗到強烈的節(jié)奏感和鮮明的流動美。

基座,分為普通基座與高級基座;以顯示建筑寺廟的等級和風格。普通基座一般用在天王殿,隨著院落的進深,基座逐漸升高。大雄寶殿的基座,人們常稱為須彌座,須彌是佛教中“位于世界中心的最高之山”,把大雄寶殿置于須彌座上,借助于臺基高隆的地勢,周圍建筑群體的烘托,以顯示佛殿的宏偉莊嚴。開間,平面組合中的佛寺院落大多數(shù)開間都是單數(shù),這也是中國古代以單數(shù)為吉祥。開間越多,等級越高,如大雄寶殿用九、五開間,以象征“帝王之尊”。其余大殿一般為三間。間的縱深為進深,開間與進深形成一定的比例關系,使整體建筑取得和諧統(tǒng)一的效果。屋頂,寺院建筑的體身部分,體型都顯得龐大笨拙,但在屋頂上卻利用木結構的特點把屋頂做成曲面形。寺院屋頂造型有底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shù)?,廡殿、歇山屋頂又有單據(jù)和重檐兩種。飛檐,又使屋頂上獨具風韻,那彎曲的屋面,向外和向上探伸起翹的屋角,使十分龐大高聳的屋頂顯得格外生動而輕巧,除了屋面是凹曲外,屋檐、屋角和屋頂?shù)娘w脊都是彎曲的,彼此相形相映,構成中國古典別具一格的屋頂造型。琉璃瓦飾,建筑屋頂?shù)恼?、垂脊、檐角上置有多種琉璃瓦飾,如正脊與垂脊相交處的大吻,因它有張牙舞爪欲將正脊吞下之勢,故又稱“吞脊獸”。大吻產生于漢代,稱鴟尾。中唐以后,又稱鴟吻。最早的鴟尾呈魚尾形,鴟是大海中的鯨,佛經(jīng)上說它是雨神的座物,能滅火,為避火災,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

。檐角上常排列一隊有趣的小獸,小獸的大小多少視寺廟宮殿的等級而定。其順序是:由一個騎鳳的仙人領頭,后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狡猊、狎魚、懈豸、斗牛、行什。這些排列的小獸,多取單數(shù),或象征吉祥安定,能滅火消災,或是正義公道的化身,能剪除邪惡。這些造型精美,神態(tài)各異的小獸,具有很強的裝飾性,“使本來極無趣笨拙的實際部分;成為整個建筑物美麗的冠冕”(梁思成語)。重脊前為什么用仙人騎鳳?有這樣一個傳說:齊國的一位國君,一次作戰(zhàn)中失敗,來到一條大河岸邊,走頭無路,后邊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鳥飛到眼前,這位國君急忙騎上大鳥,渡過大河,逢兇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騎鳳飛行,逢兇化吉。1、鴟吻(音吃吻,龍的九子之一),最喜歡四處眺望,常飾于正脊上,它形似魚尾,張牙舞爪,似乎要吞下整個屋脊,故又名“吞脊獸”。傳說這種正吻是海龍王的九子之一,它屬水,能激浪成雨,把它放在屋脊上可以當作滅火消災的“鎮(zhèn)物”;但又怕它吞下整條屋脊,故用寶劍將它牢牢扎住。2、鳳,比喻有圣德之人。龍、鳳在古建筑中多是成對出現(xiàn),吉祥、安康是其基本意思,還有生活美滿、子孫滿堂之意。3、獅子,古代人們認為它是獸中之王,是威武的象征。

4、天馬,意為神馬。在馬的兩肋處憑空添加了兩個翅膀,故稱天馬。馬善奔跑有"奔跑如飛"的形容,古人還感不夠,加上了翅膀。5、海馬,亦叫落龍子,天馬和海馬象征著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在我國古代神話中也是吉祥的化身。6、狻猊(音酸泥),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能食虎豹的猛獸,也有說為龍的九子之一,亦是威武百獸率從之意。7、狎魚,海中異獸,傳說和狻猊都是興云作雨,滅火防災的神。8、獬豸,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猛獸,與獅子類同。它能辨曲直,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皇帝"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9、斗牛,它是一種除禍滅災的吉祥與鎮(zhèn)物。斗牛外形似牛,古人覺其忠厚老實,不夠兇猛,故將其裝扮成身披鱗甲、神態(tài)似龍的異獸。10、行什,一種帶翅膀猴面孔的人像,是壓尾獸。背生雙翼,手持金剛寶杵,傳說寶杵具有降魔的功效。行什在一般古建筑上極少使用,只有在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上可見到,所以它只出現(xiàn)在等級最高的建筑上。故宮太和殿四、以名山、寺廟、洞窟、佛塔為主的佛教旅游資源我國佛教名山有219座,其中以四大佛教名山(即四川峨眉山、山西的五臺山、安徽九華山、浙江的普陀山)而名揚四海。主要佛教寺佛廟有736座,其中以陜西的法門寺、河南的少林寺、白馬寺、青海塔爾寺等最為著名。佛教主要的洞窟佛塔有690座,其中以西安的大雁塔、甘肅的敦煌、麥積山石窟、河南的龍門石窟、少林寺塔林、四川的馬祖洞溝等最為著名。

塔爾寺

塔爾寺地位于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zhèn)西南隅,是西北地區(qū)佛教活動的中心。寺的規(guī)模宏最盛時有殿堂八百多間,占地達1000畝,不但是我國六大寺院之一,在全及東南亞一帶也享有盛名。塔爾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是為了紀念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宗喀巴而建的。先建一座大銀塔,后來擴建為寺,并把寺命名為塔爾寺。塔爾寺依山勢起伏,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經(jīng)堂、大廚房、九間殿、大拉浪、如意寶塔、太平塔、菩提塔、過門塔等大小建筑,組成的完整的藏漢結合的建筑群。整座寺,不僅造型獨特,富于創(chuàng)造性,而且細部裝飾也達到了高超的藝術水平。藏漢建筑藝術的結合也非常巧妙,協(xié)調統(tǒng)一??梢哉f是件精美的建筑藝術的工藝美術品。塔爾寺內的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稱為“塔爾寺三絕”,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酥油花相傳是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聯(lián)姻時,當?shù)胤鸾掏綖楸硎咀鹁矗诠鲝拈L安出發(fā)時帶去的一尊佛像前從奉一束酥油花,后在西藏成為習俗。其后傳到塔爾寺,而塔爾寺的酥油花塑得非常精巧,形象逼真,逐漸成為一絕。每年春節(jié)前幾個月,酥油花藝人便將純凈的白酥油,揉以各色石質礦物染料,塑造成各種佛像、人物、花卉、樹木、飛禽、走獸,有的還組成宗教故事、人間天上生活及神話故事等。

壁畫,有的直接繪于墻上,有的繪于棟梁上,更多的是繪于布幔上,懸掛或釘在墻上。壁畫染料采用礦物染料,色澤鮮艷,經(jīng)久不褪。每年六月觀經(jīng)會上,將繪有大佛像的數(shù)十丈長的布幔在山坡上高高掛起,謂之曬佛或展佛,圍觀瞻仰者常達數(shù)萬人。堆繡是用各色綢緞剪成各種形狀,塞以羊毛、棉花之類的充實物,在布幔上繡成具有明顯立體感的佛像、佛教故事、山水、花卉等,是一種獨特的工藝美術品。

佛教旅游資源作為一種宗教文化資源,在開發(fā)時更注重借助一定的外在條件,以寺院建筑、雕塑繪畫、佛教音樂、佛經(jīng)故事、佛事活動、碑銘題刻等為載體。訪法華寺

戴盟

龍澤崧山凈土香,梵宇興廢幾滄桑。

白云深處流清韻,竹勁松幽仰括蒼。訪寒山寺

張秉全

寒山古剎舊縈神,乍到姑蘇即問津。

殿廡新修非廣廈,堂軒精雅恰無塵。

鐘樓豈屬三唐月,香火卻邀四季春。

一自楓橋吟夜泊,千秋聲價口碑頻。

道教旅游資源一、“宮”“觀”宮觀,即道觀,是各類道教建筑的總稱。它是道教徒們修煉、傳道和舉行各種宗教儀式以及生活的場所。最早的道觀被稱作“靜室”,其結構就是一間或者數(shù)間茅屋,設在道民家。張道陵在創(chuàng)立道教前,便率領弟子們在靜室中修行。道教創(chuàng)立后,他設立了二十八個“治”。這些治也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建筑,設在道師家。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廬”、“靖”“館”、“觀”等代替了治的名稱,其規(guī)模和數(shù)量也大大增加。這時的“廬”、“靖”還只是祭祀神靈的場所,不作為生活場所。而“館”、“觀”的出現(xiàn),則產生了很大變化。它們既是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道士生活的場所;經(jīng)濟來源不再像以往向信徒收取費用,而是通過各種賞賜和施舍來供養(yǎng),一些道觀甚至擁有很多的地產。

唐朝時,道教受到皇帝的尊崇,因而修建了非常多的道觀。當時全國有將近一千九百座道觀。其中規(guī)模巨大、或者由皇家興建的,被稱為“宮”。道教建筑在此時發(fā)展到了其頂峰時期,后來此類建筑便被統(tǒng)稱為“宮觀”。

宋、元、明代,全國依然修建了不少宮觀。清代以后,隨著道教的衰落,道教建筑的發(fā)展開始逐漸趨緩。唐以后的道觀一般都是呈現(xiàn)坐北朝南、東西對稱的格局。在南北中軸線上修建有山門、中庭、殿堂和寢殿等建筑,作為主體。而兩邊和后部還修有廊廡、旁房和花園、水池等。各種內部庭院多采用四合院形式。

大多數(shù)道觀內,都修建了數(shù)量不等的多座殿堂,以供奉各路道教神仙。主要的殿堂有三清殿、玉皇殿、三官殿、重陽殿、七真殿以及藥王殿、關圣殿、靈官殿等。

道觀的首領一般稱作監(jiān)院,其下還設有都管、都講、都廚等職務。而方丈則是一種榮譽性的頭銜,由德高望重的老道士擔任。

全真道的道觀,稱作“十方叢林”。這類道觀的組織比較嚴密,其各種房屋、土地和財物都屬于道教界公有。目前中國大部分的道觀都屬于這一種。

正一道的道觀,被叫做“子孫廟”,由廟主總領一切。包括廟宇在內的所有財物,都是廟主的私人財產,并且可以繼承。

二、以主要名山、宮觀廟宇、洞窟石刻及遺跡為主的道教旅游資源我國道教的主要名山有107座,著名宮觀廟宇有143座,主要洞窟石刻及遺跡有92個.分布在24個省市自治區(qū),道教名山最多的省是浙江省,有18座,宮觀廟宇最多的省是湖北省,有23座,洞窟及遺址最多的省是江蘇省有14座.其中以五大道教名山(即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和道教十大洞天(山西省王屋山洞、浙江省委羽山洞、赤城山洞和括倉山洞、青海省西城山洞、陜西省西玄山洞、四川省青城山洞、廣東省羅浮山洞、江蘇省句曲山洞和林屋山洞等,都是為我國著名的道教景觀.鹿邑太清宮,坐落于老子故里。在唐代時,被奉為皇家祖廟?,F(xiàn)屬于全真道。

終南山樓觀臺,為老子向尹喜傳道之所,相傳始建于周代。

龍虎山天師府,為歷代張?zhí)鞄熅铀驼坏赖目偛俊?/p>

青城山常道觀,又稱“天師洞”,是張道陵修道之所?,F(xiàn)屬于全真道。

北京白云觀,丘處機在此長住且葬于此,是全真道總部和三大祖庭之一?,F(xiàn)為中國道教協(xié)會所在地。

北京大高玄殿,位于北京故宮西北角,是明、清兩朝的皇家道觀。

泰山岱廟,位于山東泰安城區(qū)?,F(xiàn)屬于全真道。

嵩山中岳廟,因為臨近宋代首都開封,而受到歷代北宋皇帝的尊崇。

天津天后宮,三大媽祖祖廟之一?,F(xiàn)屬于全真道。

芮城永樂宮,以其精美的壁畫而聞名天下。

解州關帝廟,位于關羽的家鄉(xiāng)——山西運城,是普天下關帝廟的祖廟。

沈陽太清宮,現(xiàn)屬于全真道。

蘇州玄妙觀,觀內三清殿為今已罕見的宋代古建筑。

武漢長春宮,祭祀丘處機,故名“長春”。

武當山太和宮,是世界遺產武當山古建筑群的主體。

成都青羊宮,傳說是老子的出生地?,F(xiàn)宮觀為清代所修,屬于全真道。

昆明太和宮,以擁有銅鑄的“金殿”而聞名?,F(xiàn)存建筑主要為吳三桂所修。

西安八仙宮,相傳是呂洞賓修仙得道之處。慈禧太后、光緒皇帝避難時曾來此居住?,F(xiàn)屬于全真道。四川青城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間仙境”、“青城天下幽”之譽,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離成都70公里。青城山是我國道教發(fā)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青城山的主要特點是“幽”,著名作家老舍作《青蓉略記》,嘆青城山“青得出奇”,是一種使人吸到心中去的“似滴未滴,欲動未動的青翠”。

青城山主要風景名勝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上清宮等。白云觀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復興門外白云路東側,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白云觀始建于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多次重修?,F(xiàn)存建筑多為明清遺構。白云觀是明代以來道教全真教派的第一叢林,北京最大的道觀建筑。其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其他宗教建筑的手法,具有較高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三、以清真寺院、著名遺跡為主的伊斯蘭教旅游資源清真寺院是穆斯林作禮拜的主要場所,清真寺內的大殿建筑要求座西朝東,意為向圣地麥加方向朝拜.望月樓、梆歌樓、浴室等為其特有建筑。伊斯蘭教傳入中國1300多年來,各族穆斯林建造了許多大小清真寺,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國清真寺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