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1頁
《麋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2頁
《麋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3頁
《麋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4頁
《麋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麋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麋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

設計意圖:

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珍稀動物麋鹿的形狀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jīng)受,體現(xiàn)了國家對愛護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語言簡潔,條理清楚,內(nèi)容豐富,在樸實的說明中注入濃濃的情趣。

本課內(nèi)容同學比較感愛好,特殊是麋鹿的形狀特點和生活習性,結(jié)合多媒體的展現(xiàn)更直觀地讓同學對麋鹿與一般鹿的形狀有深化的了解,同學學得愛好盎然。教學中引領同學用解說詞的形式將書上的語言內(nèi)化成自己的語言,從而促進同學對關鍵詞句的真實感悟。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理清課文層次。

3、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用解說詞的形式介紹麋鹿。

教學重點:

了解麋鹿的形狀特點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介紹麋鹿。

教學預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復舊引新

1.談話: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曾經(jīng)在課本上學過的珍稀動物嗎?(同學回答)

出示:金絲猴、羚羊、大熊貓、小熊貓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今日我們來熟悉另一種珍稀動物,它就是麋鹿,和老師一起來寫課題。(提示“鹿”的筆順)

【設計意圖:本設計在于激起同學已有的學問積累,為新知的同學做好預備。同時老師留意引導同學收集信息的途徑和方法,使同學的終生學習著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由課題猜測課文的內(nèi)容

2.自由讀課文,留意讀準生字詞的音,讀通句子。

3.溝通檢查:

出示:麋鹿:俗稱“四不像”,曾是姜子牙的坐騎,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喜愛生活在氣候溫柔,林茂草豐的沼澤環(huán)境中,自然繁殖率很低。麋鹿在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消失由來已久,曾在漢朝時銷聲匿跡,直至有人在北京南郊發(fā)覺,后慘遭厄運,或遭殺戮或顛沛流離,幸英國貝福特公爵的私人別墅烏邦寺動物園18頭麋鹿生長良好,并快速繁殖。1986年8月,39頭麋鹿回歸故土,種群進展到近千頭,悄無聲息地生活在大豐麋鹿自然愛護區(qū)。

(1)指名讀,正音。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指導書寫:沛、殖、涉。

4.理清課文脈絡: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主要介紹麋鹿的哪些方面?(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珍稀動物麋鹿的形狀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jīng)受。)

5.驗證猜測

過渡:想對麋鹿有更深的了解嗎?讓我們一起走近麋鹿。

【設計意圖:出示包含課文中生字詞的一段文字,既能檢測出同學對生字詞的理解,更能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nèi)容。隨后支配用更簡潔的話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培育同學概括信息的力量。三個生字的指導環(huán)節(jié)不容忽視,識清形、寫好字是同學必需要把握的素養(yǎng)。先猜測課文內(nèi)容再進行驗證,能充分激發(fā)同學閱讀的熱忱,也為以后的閱讀供應好的學習方法?!?/p>

三、細讀2-4自然段,走近麋鹿

1、默讀第2-4自然段,用橫線劃出麋鹿形狀特點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描寫麋鹿生活習性的句子。

2、溝通

(一)、麋鹿形狀特點

(1)出示麋鹿圖

提問:你們熟悉它嗎?你認為它長得怎么樣?你從哪兒看特別特來的?(四不像)

(2)演示對比驗證“四不像”

(3)它的形狀的奇怪還表現(xiàn)在哪?

(出示)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長尾巴、寬大的蹄子、毛隨著季節(jié)變顏色

(4)提問:

雄性麋鹿和雌性麋鹿一樣嗎?()

(5)總結(jié):齊讀麋鹿形狀特點的語句。

(二)、麋鹿的生活習性:

過渡:除了寫麋鹿形狀的奇怪外,還有它的生活習性也與眾不同?

(1)指名說:

“麋鹿也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它們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潛游和覓食……”、“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

(2)補充課外的資料: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愛以嫩草和水生植物為食。

(3)齊讀。

3.選擇自己感愛好的地方朗讀。

4.休會說明文運用說明方法的好處

這是一篇說明文,在介紹麋鹿形狀、生活習性的奇怪時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作比較)

找出相關的語句,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5.遷移練說:

設計情境:

同學們我們來到了一片林草豐茂之地,看一大群麋鹿消失在我們面前,我們的身邊消失了一批游客,他們對麋鹿的形狀和生活習性不了解,你們能不能當一回熱心的小導游給他們介紹一下?

自由練說,上臺展現(xiàn)。(結(jié)合)

【設計意圖:讓同學在比較中體會麋鹿形狀的奇怪和生活習性的與眾不同,感受到說明性語言的特點。同時學習有挨次地介紹事物、把握住特點,最終設計小導游的環(huán)節(jié)是激發(fā)同學把剛學的學問內(nèi)化成自己的語言,形成積累?!?/p>

四、深化延長升華感知

1.介紹其他的珍稀動物(出示)

2.齊讀警語

3.聽錄音、激趣

這里究竟是哪兒?曾經(jīng)是麋鹿的棲息地,為何它還要適應這里的環(huán)境呢?究竟在麋鹿身上有怎樣的傳奇經(jīng)受,讓我們下節(jié)課連續(xù)走近麋鹿,揭開謎團。

【設計意圖:學習不能只局限于已知的,要激發(fā)同學對未知的探究欲望,從而產(chǎn)生對麋鹿傳奇經(jīng)受的期盼,從麋鹿的命運中獲得到更多的感悟。】

五、作業(yè)

實踐活動:開展“我了解的國家級愛護動物”主題活動,自行選定動物,將自己搜集到的素材,從獨特的形狀、生活習性等方面加以整理,制作成卡片,張貼在班級展板上。

《麋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理清課文脈絡層次。

4、了解麋鹿的形狀和生活習性,學習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愛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增加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麋鹿的形狀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介紹麋鹿。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同學學習愛好。

1、同學們看過《封神榜》這部電視劇嗎?熟悉劇中的人物姜子牙吧。話說在3000年前,有一天正是王母娘娘旳壽日,眾神仙紛紛紛紛選擇自己喜愛的動物坐騎趕去天庭拜壽,有的選漂亮高雅的仙鶴,有的選兇狠有力的老虎,有的選忠厚狡猾的牛,有的選高大強健的駿馬。姜子牙有點發(fā)愁了,他想,我該選什么動物坐騎呢?選狗選貓?太沒面子了吧,我可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大神了,應當有一種特殊好的動物來做我的坐騎。他冥思苦想,突然抬頭一看,有了,就是它——麋鹿(課件出示麋鹿的圖片)這么漂亮的動物,大家想不想去了解了解?

2、今日,就跟老師走進17課,去熟悉這種珍稀的野生動物—麋鹿。(板書課題:17麋鹿指導正確書寫“麋”)

3、同學齊讀課題。

4、課前老師已經(jīng)布置預習了,大家對麋鹿有什么熟悉呢?(指名說)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一)檢查字詞,感知內(nèi)容。

1、預習的時候你讀了幾遍課文?這篇課文生字許多,通過預習,你們有信念通過老師的檢查嗎?

2、我把課文的生字都結(jié)合在屏幕上的這三小段文字里邊了,請你根據(jù)自己的速度洪亮地讀一讀。

(多媒體課件出示):

麋鹿俗稱“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獨具特色,傳奇中它是姜子牙的坐騎。

麋鹿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胎生,孕期長,生長慢,喜愛生活在氣候溫柔、林茂草豐的沼澤環(huán)境中,常在水中覓食。

麋鹿曾因在戰(zhàn)亂中慘遭殺戮,在故土銷聲匿跡。后來,在顛沛流離并幾乎要滅亡于歐洲時,英國的貝福特公爵深明大義,收養(yǎng)了世界上僅存的18頭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別墅──烏邦寺,由于飼養(yǎng)得法,麋鹿生長良好,并快速繁殖。1986年8月,39頭麋鹿結(jié)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經(jīng)過長途跋涉,回歸故土,回歸自然。至今,麋鹿總數(shù)估量已逾千頭。

3、結(jié)合以上這段文字,指導讀準生字字音,指導書寫跋涉、殖、沛等重點生字,(老師在黑板范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顛沛流離”“跋涉”等詞語,區(qū)分形近詞“放養(yǎng)、飼養(yǎng)”。

4、指名說一說三小段內(nèi)容分別寫了有關麋鹿的什么內(nèi)容?老師一邊引導同學說一邊板書,再請同學讀出與之相對應的段落。(形狀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jīng)受)

5、這三段話與這篇課文有什么關系呢?誰能用一句話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6、小結(jié):有時候要把課文讀長,有時候也要把課文讀短,短到這樣的程度,有助于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麋鹿的形狀、生活習性和傳奇經(jīng)受。

(二)理清文章脈絡,指導學習第一段。

1、這是一篇說明文,根據(jù)麋鹿的形狀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jīng)受一一向我們介紹,請大家一起朗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內(nèi)容,并試著給課文分段。(指名回答)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并請同學說說本段寫了什么?(板書:生活的環(huán)境)什么樣的環(huán)境才適合麋鹿生活呢?讀了這一段,你有什么感想?

三、辨別麋鹿,了解形狀。

1、課文的其次部分具體介紹了麋鹿的形狀特點和生活習性,老師考一考大家的視力,(多媒體出示一頭鹿)推斷是否是麋鹿?

2、請舉手說“是”的同學解釋一下,為什么認為它是麋鹿?依據(jù)同學的回答,結(jié)合課件理解“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3、表揚同學擅長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點進行辨析,但是認錯了,圖中的這個動物,人們也稱它為“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但它不是麋鹿。請你再認真觀看一下這頭鹿和讀一讀這篇課文,從文章中查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條,請簡要地記錄一條。

4、小小組溝通,形成小組意見。

5、指導全班匯報溝通。(多媒體課件出示)

角——站著的'時候,各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動物中最長的。

蹄子——寬大,在沼澤中行動靈敏。

毛色——夏季棕紅色,冬季棕灰色。

6、你們所說的這些理由,都是麋鹿區(qū)分于其他鹿的顯著特點,緊緊抓住這些特點來寫了。這頭很像麋鹿的鹿叫“馴鹿”,看看馴鹿與麋鹿的區(qū)分吧。(多媒體課件出示馴鹿與麋鹿的對比圖。)

四、圖文結(jié)合講解,了解麋鹿習性。

1、想看更多的麋鹿嗎?但有一個交換條件,你看了以后,要像一個講解員一樣上臺來介紹麋鹿的主要特點,行嗎?(多媒體課件出示幾幅麋鹿圖)同桌先合作練習,再請同學上臺介紹其形狀特點。

2、提出講解要求:講解員應當具備許多素養(yǎng),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能應付游客的提問。誰情愿當高級講解員?

3、您能告知我麋鹿為什么就能適應沼澤生活呢?

4、您能告知我麋鹿有哪些特點,可以用“最”字概括給我們聽嗎?

5、為什么麋鹿的自然繁殖力量很低呢?

6、提問結(jié)束后集體朗讀其次部分內(nèi)容。

五、總結(jié)質(zhì)疑,布置作業(yè)。

1、學了課文的第一、二部分,你知道在介紹麋鹿時按什么樣的挨次寫的?(老師小結(jié),進行寫法指導。)

2、漂亮的野生動物麋鹿從曾經(jīng)的頻臨滅亡到現(xiàn)在在大豐自然愛護區(qū)自由拘束地生活,它有怎樣傳奇的經(jīng)受呢?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它傳奇的經(jīng)受中。

3、當一個小講解員向家長或其他小伴侶介紹麋鹿的形狀特點和生活習性。

4、抄寫課文生字。

《麋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理清課文脈絡層次。

3、了解麋鹿的形狀和生活習性。

【教學重點】

了解麋鹿的形狀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介紹麋鹿。

【教學預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想聽嗎?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3000年前。相傳有一天,《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正在為自己的坐騎所發(fā)愁。由于別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動物坐騎了,像漂亮高雅的仙鶴、兇狠有力的獅子等等都被人家選了,他在想,我該選什么呢?知道他選了什么當坐騎嗎?

(“四不像”)同學們對這“四不像”感愛好嗎?

2、點題:好,今日我們就一起來熟悉一下它。(讀題)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97頁,依據(jù)屏幕上的“自讀要求”自由讀課文。

先請一位同學把要求讀給大家聽聽。

2、同學自由讀課文。

(二)檢查自讀狀況,給課文分段。

1、這篇課文的生字都會讀了嗎?好,老師把課文的大部分生字都結(jié)合在屏幕上的這段文字里了,請你從頭到位,一字不落,根據(jù)自己的速度洪亮地讀一讀。

2、同學自由讀兩段文字。

3、有不會讀的字嗎?可以請教一下。指讀第一段文字。

4、讀完了第一段文字,看看其次段話中有四個字組成的一個詞語,它的意思跟漂泊他鄉(xiāng)的意思接近,但同時又強調(diào)了生活艱辛,無家可歸,誰來說說這個詞?

①指說(正音)指說指說跟他一起讀記住它,再讀。

②指導記寫生字“沛”。

這個詞語中的生字“沛”,我們應當怎么記住它?(強調(diào)右半部分是一橫加上一個“巾”字)師板演。

請同學們把課本100頁的生字在田字格中練一遍,特殊留意“沛”字的寫法。

5、這里還有一個詞語誰來讀?(跋涉)

指讀齊讀再讀。

誰來把其次段文字連起來讀一遍?

6、同學們的詞語已經(jīng)把握得比較好,那課文講了麋鹿得哪些方面呢?(形狀、習性、經(jīng)受)

指說。

7、看一看,課文哪幾小節(jié)分別寫了這些內(nèi)容?

8、快速默讀第一小節(jié),看看寫了什么?

9、這幾部分中你對哪幾個片斷,哪一小節(jié)最感愛好?試著自己讀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