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學術自由與學術自治的權利的限度探討[摘要]學術自由與學術自治一直是世界各國大家所追求的辦法理念,但是學術自由并不是無限的自由,學術自治也不是無限的自治。眾所周知,高等教育不能完全脫離政治,它或多或少要受到政治的影響。而政治與學術的關系如何調(diào)適,這就涉及到一個限度的問題。只有合理地處理好政府與高校兩者之間的關系,把握好學術自由與學術自治的權利的限度,高等教育才能持續(xù)健康地發(fā)展。[關鍵字]大學學術自由學術自治權利限度一、學術自由的涵義“學術自由是西方一種古老信念的現(xiàn)代表述”。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先哲們就有了自由探索真理的觀念。經(jīng)過中世紀漫長的神權至高無上的思想束縛以后,在資產(chǎn)階級革命“天賦人權”的呼喚之下,西方國家的大學逐漸把學術自由的思想變成一種制度,大學自治與學術自由成了現(xiàn)代大學存在的前提與基礎——神圣不可侵犯。無論在理論界還是在實踐中,人們已經(jīng)達成共識:大學自治與學術自由與大學共存亡。學術自由是指大學的教師和學生享有參與學術活動、發(fā)表學術觀點、結(jié)成學術社團、傳授思想觀點、學習掌握知識等方面的自由;大學也應為學者們創(chuàng)立一種自由的環(huán)境,不能因為他們發(fā)表各自的學術觀點而使其各方面的權利受到損害,任何人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其他人。學術自由是大學的學者們(包括學生)所享有的一種特權。那么,學術自由的合理性基礎是什么?學術自由與公民自由的關系如何?學術自由有界限嗎?對于這些問題,布魯貝克在其著作中都做了深入的探討。二、學術自由的合理性基礎布魯貝克認為,學術自由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合理性基礎:認識的、政治的和道德的,其中認識方面的基礎是最為主要的。為了保證知識的準確和正確,學者的活動必須只服從真理的標準,而不受任何外界的壓力。在認識的基礎方面,理論界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即自由是真理的先決條件,還是真理是行使自由的先決條件。大多數(shù)學術自由的支持者們認為自由是真理的先決條件,他們認為“真理像有機體和社會形式一樣要不斷發(fā)展”,而學術自由則是真理得到發(fā)展的前提。正如該書引用美國首席法官沃倫所說的:“對我們的學院和大學的理智橫加任何束縛都會葬送我們國家的未來。任何教育領域都沒有被人們認識的如此深刻,以至于不再能取得新發(fā)現(xiàn)。在社會科學方面更是如此,在這方面沒有任何原理被認為是絕對的,即使有也極少。”而認為真理是行使自由的先決條件觀點的學者們堅信學術自由需要接受自然規(guī)律的指導,而這個自然規(guī)律的制定者就是上帝,如果不承認自然規(guī)律,學術自由也就不復存在。他們認為學術自由的界限就是上帝,在上帝之下,學術是絕對自由的。對真理與自由關系的兩種不同觀點都認為,就認識真理而言,學術必須自由。三、學術自由的限度——有限自由除了一部分學者認為真理是學術自由的先決條件之外,大多數(shù)學者都認為不存在終極真理。那么,是不是可以說學術自由是沒有限度的呢?布魯貝克認為:“迎接未知真理的挑戰(zhàn),需要鼓足勇氣,擺脫理智障礙和理智保留,不這樣做就不可能發(fā)現(xiàn)真理,即使發(fā)現(xiàn)也可能是局部的。因此,按照邏輯推理,忠實于高深學問看來需要盡可能廣泛的學術自由?!北M管也有學者認為“沒有限制的學術自由是否會像沒有限制的經(jīng)濟上的不干涉主義一樣成為災難(賴普斯)”,但是,也有學者認為,對經(jīng)濟上的不干涉主義的必要控制,不能簡單地用于學術自由。我們可以確信,在對大學的學術自由問題上,無論是政府,還是其他社會利益團體,不干涉主義是他們最正確的選擇。但是,在學術界內(nèi)部,不能把學術自由當作沒有韁繩的野馬而任意馳騁,無論是作為學術研究機構(gòu)的大學,還是作為學術研究者的學者個人,都應該對學術自由有一個限制——那就是學者的社會責任。學術自由的必然結(jié)果是學者有義務為他們借以得出結(jié)論的思想過程提出充分的證明,以便由其他學者評價這些結(jié)論的準確度和效度。學者有義務向社會證明其學術觀點的正確性與客觀性,這是學者學術責任內(nèi)容的一個方面。學者在學術研究,特別是在人文社會學科的研究中,還有責任堅持社會正義,維護世界和平,維持國家統(tǒng)一。任何借學術自由的外衣而進行危害人類、危害社會正義的做法都不應該受到學術自由的保護。例如科研人員在大學的實驗室里實現(xiàn)了克隆技術并為生物制造商提供技術支持的做法就不在學術自由的保護之列,因為一旦克隆技術在市場上泛濫,將有可能產(chǎn)生災難性的后果。但是站在政治的角度去衡量學術研究成果,其界限是難以把握的,特別在人文社會學科,輕易地用人類正義、世界和平去評價一個觀點,可能會對學術自由造成危害。例如美國20世紀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要求大學教授宣誓效忠國家,抵制共產(chǎn)主義的做法就是公然違背學術自由原則的。所以說作為學術自由的限制——學術責任必須來自學者團體內(nèi)部,外在強加在大學和學者頭上的限制,無論是來自政府、黨派,還是來自教會,都可能動搖大學的根基。布魯貝克認為高等教育的合法存在基礎包括認識論哲學和政治論哲學,如果僅從認識論出發(fā),那么大學就可以追求真理的無限自由,于是就不存在價值中立的問題。但是現(xiàn)代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主要基礎是政治論的,大學必須為社會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會常常卷入人的價值沖突中去。當一種學術觀點運用到社會中時,總會有一些人贊成而另一些人反對,特別是在以社會改革為主旋律的現(xiàn)代社會。對變革不滿的人們不僅會抵制變革本身,而且會抵制引起變革的學術自由。布魯貝克贊成學術人員應該有自己的價值判斷的觀點,他總結(jié)了三條學術人員既堅持自己的價值判斷又不至于損害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的方法:一是劃清學術言論與行動的界限。在學術言論的范圍內(nèi),學者享受充分的學術自由,但是一旦進入行動的范圍,則其學術自由就應該受到限制。例如學者可以批評、抨擊現(xiàn)政權的政治制度,并且夸贊另一種社會制度,甚至認為暴力推翻現(xiàn)政權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學者開始組織秘密團體或組織并指導革命活動,則其已經(jīng)跨入了行動的范圍,其行為不應受到學術自由的保護;二是大學應該允許各種不同的觀點存在,大學應該是新的、有爭議的、非正統(tǒng)的異端邪說的論壇。如果大學里只有一種聲音,聽不到與眾不同的意見,或者默默無聞地隱沒于社會之中,那么這所大學就可以說是沒盡到職責;三是在大學應該鼓勵不同觀點的爭論,大學或?qū)W者需要的不是一致同意,而是“辯論的文明”。對于大學來說,學術上的沖突不是災難,而是機會。無論是政府、政黨還是教會,都可能采取一些方式來限制大學與學者的學術自由。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強迫教授作忠誠宣誓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種做法的法律含義是如果學術與聯(lián)邦或州的憲法相符合,就是可以容忍的,否則就是顛覆行為。布魯貝克認為這種做法對大學的學術自由來說是有害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學術自由是大學或?qū)W者最重要的權利之一,這項權利應該而且必須受到社會和法律的保護,任何來自政黨(包括政府)、教會等組織的橫加干涉都是不容許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學術自由是沒有限制的。但是正如世間并不存在無限制的權利一樣,學術自由的無限制性又是相對的。學術自由的限度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術自由與學術責任是共生并存的,宛若一個硬幣的兩個面;第二,學者的思想是無限自由的,而其行為又是絕對符合規(guī)則的,正如中國古語所言的“智愈圓而行愈方”;第三,學者不能因為信奉某一宗教教義或遵循某一政黨的政策而放棄自由而獨立的思考,否則,該學者就是不誠實的;第四,大學的學生作為未來的學者,擁有不充分的學術自由。四、學術自治的涵義在當代,關于大學學術自治含義的解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國教育家愛德華·希爾斯、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長羅伯特·伯達爾和英國教育家艾瑞克·阿什比。愛德華·希爾斯指出,大學自治即大學作為一個法人團體,享有不受國家、教會及任何其他官方或非官方法人團體和任何個人干預的自由。羅伯特·伯達爾認為,大學自治包括實質(zhì)性自治和程序性自治,前者是指大學有權決定自身學術目標和教學計劃,后者是指大學可獨立自主地決定通過何種方式去追求自身目標和計劃的實現(xiàn)。艾瑞克·阿什比對于大學自治含義的界定更趨向于厘清大學內(nèi)部的關系,他認為,大學自治包括六個方面的內(nèi)容:學術自由、經(jīng)費分配自由、評聘自由、招生自由、課程設置自由和考核自由。從中可以看出,西方的“大學自治”傳承于中世紀大學的“特權自治”,通過界定大學應該獲取哪些權力,權力如何進行分配,權力系統(tǒng)中包括哪些子系統(tǒng)(國家、教會、團體、個人)來保障大學自治。而我國學者對于“大學自治”的理解則更具有廣泛性、多元性和層次性。和震對“自治”一詞進行了詳細解釋,他認為,“自治”包括兩種取向:自我管理、自我決定和自律,前者強調(diào)大學對主權的擁有,后者圍繞大學如何實現(xiàn)在他律的基礎上的自律。唐衛(wèi)民將大學自治看做高等教育管理中一種特殊的管理形式,強調(diào)大學治理的自由性、自主性和抗干擾性。陳文干認為,大學自治是一種相對獨立的狀態(tài),主體是大學這一學術組織而非個人。馬曉燕則從教育法學的角度提出,大學自治是對學術自由的制度性保障,應受到憲法的保護。五、學術自治的悖論中世紀的“大學自治”只不過是大學在教皇的幫助下擺脫了教會和世俗政權的控制,獲得了自由權與豁免權。然而,需要教皇批準的“大學自治”,從它產(chǎn)生之日起就決定了其“非完全自治”的性質(zhì)。至于崇尚“學術自治”“學術自由”的柏林洪堡大學,其創(chuàng)建者威廉·馮·洪堡同樣主張國家舉辦和管理大學的重要性,國家應該也能夠為大學提供經(jīng)費保障及支持。而國家為大學提供經(jīng)費保障從來都不是無償?shù)模疤釛l件就是剝奪大學一定的自治權利,從而得到一定的管理權力。探索知識世界的真實奧秘和尋找不為人知的科學真相是每一位大學人鍥而不舍的追求。為了追求真理,就需要完全的學術自由,大學自治是學術自由的制度性保障,擁有了大學自治,才擁有獲得真理的可能性。然而,在現(xiàn)實社會中存在著絕對的真理嗎?真理總是暫時的和有條件的,并不存在著終極真理。我們追求的真理是追求不斷變化著的“客觀事實”的過程,當然也不存在絕對客觀的事實。自然科學不可能完全擺脫價值判斷,研究人員對科學方法的信念、對問題的選擇及解釋問題的傾向都無可避免地存在著價值判斷因素。既然不存在絕對真理,也就不存在絕對自由,絕對自由要求絕對的權利。但當權利集中在某一團體的手中時,誰又能保證不會產(chǎn)生絕對的腐敗呢?大學是探索高深學問的場所,以認識論為基礎的高等教育哲學為“大學自治”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然而,知識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綜合體”,“知識既包括了個體自身擁有的主觀知識,又包括社會公共化的客觀知識”,知識的雙重屬性決定了知識的生產(chǎn)不再只是人們“閑逸好奇”下個體思維的創(chuàng)造,它也是社會建構(gòu)的結(jié)果,是社會文化選擇的結(jié)果。既然如此,僅僅以維護個人的知識生產(chǎn)自由的“大學自治”是否忽略了滿足社會需求的責任呢?完全的自治要求絕對的獨立思考,它必然是超然于社會的,但“如果大學擁有大量的為社會服務的知識,但是缺乏把這些知識用于實踐的決心和責任感,那么公眾就會認為大學是無用的,大學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當大學出現(xiàn)本體性和合法性危機時,即使擁有了完全的自治又能如何?完全的自治只會導致大學在自創(chuàng)的精神家園中固步自封和停滯不前,最終將會在社會改革的洪流中被淘汰。當權力中心和資源的分配由大學內(nèi)部轉(zhuǎn)向大學外部、由學術界轉(zhuǎn)向公共領域時,大學完全自治已無法實現(xiàn)。此外,完全自治要求完全自律,“自律、自我管理”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畢竟“誰來監(jiān)管監(jiān)管人”這個由來已久的問題至今也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大學學術組織的特性要求“完全自治”,但大學卻無法在自治的基礎上,做到自足、自律和自省。完全的大學自治不利于大學對真理的追求,不利于大學“高深學問”的探究,也不利于大學自身的發(fā)展與完善。同樣,現(xiàn)實的種種困境也要求大學放棄“完全自治”,選擇“有限自治”。六、學術自治的限度——有限自治通過對大學自治含義的梳理不難看出,大多數(shù)學者將“大學自治”描述為“完全自治”,強調(diào)大學的法人地位、強調(diào)大學自我決策、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強調(diào)大學應當在政府和國家中獲得完全的自主權。筆者認為,大學自治既是一種制度,也是一種精神、一種環(huán)境和一種體系,它傳承于中世紀的“特權自治”,發(fā)展于19世紀的“制度自治”,成熟于21世紀的“責任自治”。大學自治是大學組織在思想上、體系上、制度上和法律上“四位一體”的自治,具有思想上的傳承性、制度上的延續(xù)性、體系上的主導性和法律上的嚴謹性,是一種“有限自治”而非“完全自治”。在市場經(jīng)濟占主導地位的今天,“完全自治”已無法合理地詮釋和解決大學與社會系統(tǒng)中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多元化關系,它只能是一種“烏托邦式”的設想。因為自治不僅代表一種權利,更代表一種義務,大學自治的實現(xiàn),已經(jīng)由大學與“政府、教會、市政組織”之間的博弈,演變?yōu)榇髮W與“政府、社會、市場”之間的斡旋與共生。“完全自治”理念本身的不適性、矛盾性、沖突性以及現(xiàn)代社會對大學這一學術組織的重新認識與界定,為大學“有限自治”的實現(xiàn)提供了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基礎。大學是由人組成的學術組織,也是人與人、人與組織和人與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公共組織?!坝扇私M成的任何組織無法完全按照理性模式去行動,無法按照‘效率最大化’和‘最優(yōu)化原則’理性地指導自己的行動”。威廉姆森把人的理性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強理性,即效率最大化;二是弱理性,即有組織的理性;三是中等理性,即有限理性。人的“有限理性”原則為大學“有限自治”的實施提供了理論基礎。“有限理性”要求“有限自治”。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信息的不對稱與不完全性、人的認識能力的制約性使得每個人都在環(huán)境作出反應的過程中夾雜著自身的“主觀模型”,進而導致決策的滯后性、矛盾性和不確定性。只有當外界設定一系列的規(guī)則、界限和范圍時,大學組織在運行的過程中才能避免非理性因素的干擾。而規(guī)則的設置、界限的制約、范圍的設定都可將“無限”轉(zhuǎn)換為“有限”。七、我國政府應該如何把握好大學學術自由與學術自治的限度較之英美國家,我國高校的財政支持更為依賴于政府和社會。一方面我國高校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大量擴招導致高校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除了收取學生學費之外,只能依賴于政府的財政支出;另一方面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一向是以實用主義為指導思想,同時由于計劃經(jīng)濟的影響,還依然沒有完全消除。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散發(fā)出濃郁的社會服務氣息,并且高校服務社會的理念還得到了部分學者的支持,如潘懋元教授指出:發(fā)展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已成為當前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趨勢之一。眾所周知,我國高?,F(xiàn)行的管理體制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由于受傳統(tǒng)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和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的影響,在學校管理中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紐結(jié)不分,行政權力呈日益泛化趨勢,而學術權力、民主管理則日漸弱化。因此,我們應該遵循自中世紀大學誕生以來學術自由的原則,強化學術權力,實行民主管理。具體表現(xiàn)為在高校內(nèi)部,有關學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等學術問題應充分聽取教師的意見,由學術性機構(gòu)作出決策,而行政機構(gòu)負責具體實施。校長等行政領導在參與學術事務時,不應以領導者身份出現(xiàn),更不應該采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而應以教師的身份和民主的方式參與其中。唯有如此,在明辨行政機構(gòu)與學術機構(gòu)的職責后才能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從而實現(xiàn)學校的學術自由和民主管理,進而使大學在遵循自身內(nèi)部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邏輯上不斷彰顯其功用,為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服務。由上可知,我國政府目前應該對高校的學術放權,讓高校有更多的學術自主權,實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讓高校盡可能地“去行政化”。只有這樣做,我國政府才能更好地把握好高校學術自由與學術自治的限度,讓我國的高等教育走上良性發(fā)展的道路。[參考文獻]①約翰·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王承緒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②.和震.大學自治研究的基本問題[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1,26(6):12.③唐衛(wèi)民.試析大學自治與政府控制[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1):77.④舒志定.大學學術自治與學術自由的比較闡釋[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21(3).⑤蔣惠玲.論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教育理論與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3).⑥盧曉中.高等教育的學術自由與學術自治——兼論中國高等教育學術權力的提高[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2021(2).⑦王顏林.學術自由的概念特征及其與大學自治的關系研究[J].學術平臺,2021(4).⑧孫華,特許狀.大學學術自由的張力和社會控制的平衡[J].教育學術月刊,2021(3).
論大學生寫作能力寫作能力是對自己所積累的信息進行選擇、提取、加工、改造并將之形成為書面文字的能力。積累是寫作的基礎,積累越厚實,寫作就越有基礎,文章就能根深葉茂開奇葩。沒有積累,胸無點墨,怎么也不會寫出作文來的。寫作能力是每個大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從目前高校整體情況上看,大學生的寫作能力較為欠缺。一、大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定義那么,大學生的寫作能力究竟是指什么呢?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大學畢業(yè)生不一定能寫小說詩歌,但是一定要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對于大學生的寫作能力應包含什么,可能有多種理解,但從葉圣陶先生的談話中,我認為:大學生寫作能力應包括應用寫作能力和文學寫作能力,而前者是必須的,后者是“不一定”要具備,能具備則更好。眾所周知,對于大學生來說,是要寫畢業(yè)論文的,我認為寫作論文的能力可以包含在應用寫作能力之中。大學生寫作能力的體現(xiàn),也往往是在撰寫畢業(yè)論文中集中體現(xiàn)出來的。本科畢業(yè)論文無論是對于學生個人還是對于院系和學校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提高本科畢業(yè)論文的質(zhì)量和水平,就成為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都很重視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問題必須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并且提出對策去實施解決。二、造成大學生應用文寫作困境的原因:(一)大學寫作課開設結(jié)構(gòu)不合理。就目前中國多數(shù)高校的學科設置來看,除了中文專業(yè)會系統(tǒng)開設寫作的系列課程外,其他專業(yè)的學生都只開設了普及性的《大學語文》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項艱巨復雜的任務,而我們的課程設置僅把這一任務交給了大學語文教師,可大學語文教師既要在有限課時時間內(nèi)普及相關經(jīng)典名著知識,又要適度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且要教會學生寫作規(guī)律并提高寫作能力,任務之重實難完成。(二)對實用寫作的普遍性不重視?!按髮W語文”教育已經(jīng)被嚴重地“邊緣化”。目前對中國語文的態(tài)度淡漠,而是呈現(xiàn)出全民學英語的大好勢頭。中小學如此,大學更是如此。對我們的母語中國語文,在大學反而被漠視,沒有相關的課程的設置,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實踐訓練。這其實是國人的一種偏見。應用寫作有它自身的規(guī)律和方法。一個人學問很大,會寫小說、詩歌、戲劇等,但如果不曉得應用文寫作的特點和方法,他就寫不好應用文。(三)部分大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很多非中文專業(yè)的大學生對寫作的學習和訓練都只是集中在《大學語文》這一門課上,大部分學生只愿意被動地接受大學語文老師所講授的文學經(jīng)典故事,而對于需要學生動手動腦去寫的作文,卻是盡可能應付差事,這樣勢必不能讓大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四)教師的實踐性教學不強。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項艱巨復雜的任務,但在教學中有不少教師過多注重理論知識,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卻往往被忽視。理論講了一大堆,但是實踐卻幾乎沒有,訓練也少得可憐。閱讀與寫作都需要很強的實踐操作,學習理論固然必不可少,但是閱讀方法和寫作技巧的掌握才是最重要的。由于以上的原因,我們的大學生的寫作水平著實令人堪憂,那么如何走出這一困境,筆者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對大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有所幫助。三、提高大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對策(一)把《應用寫作》課設置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在中國的每一所大學,《應用寫作》應該成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因為在這個被某些人形容為實用主義、功利主義甚囂塵上的時代,也是個人生存競爭最激烈的時代,人們比任何時代都更需要學會寫作實用性的文章,比如職場競爭中的求職信,生活中的財經(jīng)文書、法律文書等,以提高個人的生存競爭能力。(二)端正大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首先,要讓大學生充分認識到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臨沂科技職業(yè)學院《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臨沂大學《西方近現(xiàn)代建筑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臨夏現(xiàn)代職業(yè)學院《合成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度廣告發(fā)布合同-品牌推廣2篇
- 2024年旺鋪租賃合同書版B版
- 臨汾職業(yè)技術學院《通信原理B》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至2030年中國銅制分水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4至2030年中國逆反射系數(shù)測量儀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4年度蔬菜批發(fā)市場入駐合同
- 2024年寵物領養(yǎng)協(xié)議書:構(gòu)建寵物領養(yǎng)誠信體系3篇
- 餐飲行業(yè)智能點餐與外賣系統(tǒng)開發(fā)方案
- 《中式家具設計》課件
- 24秋國家開放大學《企業(yè)信息管理》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偏微分方程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師范大學
- 2024年共青團入團考試測試題庫及答案
- 2022年全國應急普法知識競賽試題庫大全-下(判斷題庫-共4部分-2)
- 花鍵計算公式DIN5480
- 《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標準》JGJT46-2024知識培訓
- 2024年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模擬試卷及答案(共七套)
- 《燃氣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高考及人生規(guī)劃講座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