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級藥學專業(yè)大專班自然藥物化學習題_第1頁
12級藥學專業(yè)大專班自然藥物化學習題_第2頁
12級藥學專業(yè)大專班自然藥物化學習題_第3頁
12級藥學專業(yè)大專班自然藥物化學習題_第4頁
12級藥學專業(yè)大專班自然藥物化學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12級藥學專業(yè)大專班自然藥物化學習題12級藥學專業(yè)大專班自然藥物化學習題

韋真?zhèn)?/p>

一、名詞解釋

1、分派色譜法

2.萜類化合物:是概括所有異戊二烯結(jié)構(gòu)單元的聚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總稱3.揮發(fā)油:是存在于植物體內(nèi)的一類具有芳香氣味,在常溫常壓下能揮發(fā)的油狀液體的總稱

4.生物堿沉淀試劑P192

5.溶血指數(shù)P150:是指在一定條件下,能使血液中紅細胞完全溶解的皂苷最低濃度

6.吸附色譜法7、透析法8、紙色譜9、甙類10、沉淀法P17二、填空題

1.溶劑提取法中溶劑的選擇主要依據(jù),被提取成分的性質(zhì),共存其他成分的性質(zhì)。三方面來考慮。

2.自然藥物成分在溶劑中的溶解度直接與溶劑的極性有關(guān),溶劑可分為水、親水性有機溶劑和親脂性有機溶劑三種。

3、在自然藥物提取液的分開過程中常采用的沉淀法有、、。

4.甙類又稱,是糖與糖衍生物與另一非糖物質(zhì)通過糖的連接而成的化合物

5.將甙參與與水不相混溶的有機溶劑中,使水解后的甙元馬上進入中,從而獲得原始甙元,該法稱為。

6.反應(yīng)是鑒定黃酮類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黃酮(醇)、二氫黃

酮(醇)還原后顯,和不呈色。7.黃酮類化合物分開方法有_________法,________法和_________法。8.鋯-枸櫞酸反應(yīng)常用于區(qū)別____和____羥基黃酮,參與2%氯氧化鋯甲醇溶液,均可生成____鋯協(xié)同物,再參與2%枸櫞酸甲醇液后,____顏色漸褪去,而____仍呈原色。

9.黃酮類化合物常用提取方法有_______法,______法。用溶劑提取法提取黃酮類化合物,若原料為葉或種子時,可用石油醚處理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脂溶性雜質(zhì)。也可在濃縮的提取液中加多倍量的濃醇,除去____,____等水溶性雜質(zhì)。

10.新鮮大黃中含有蒽酚、蒽酮類較多,但他們在貯藏過程中可被氧化成為蒽醌。

11.根據(jù)分子中羥基分布的狀況不同,羥基蒽醌可分為和兩種類型。

12.醌類化合物主要包括、、、四種類型。13.香豆素是一類具有__________母核的化合物。它們的基本骨架是。14.香豆素及其苷在條件下,能與鹽酸羥胺作用生成。在酸性條件下,再與三氯化鐵試劑反應(yīng),生成為色協(xié)同物,此性質(zhì)可用于鑒別或分開。

15.按香豆素基本結(jié)構(gòu)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類,補骨脂內(nèi)酯為___________類結(jié)構(gòu)。

16.萜類是一類有自然烴類化合物,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子聚合而成,符合通式。

17.青蒿素倍半萜,系從中藥青蒿中分開得到的抗瘧有效成分。

18.按皂苷元的化學結(jié)構(gòu)可以將皂苷分成和兩大類19.揮發(fā)油是存在于_______中一類可隨水蒸氣蒸餾得到的與水不相混溶的揮發(fā)性_________。

20.某些揮發(fā)油在低溫條件下,析出固體成分,此固體習稱為。如薄荷醇也稱_________。

21.皂甙產(chǎn)生溶血作用的原因,是皂甙能與_________結(jié)合生成水不溶性分子_________。

22.生物堿的堿性由來是氮原子孤對電子,其氮原子周邊引入吸電子基團如、等,使生物堿堿性。

23.生物堿的堿性由來是,其堿性強弱以表示,大,堿性。三、簡答題

1.溶劑提取的方法有哪些?

2.如何檢識藥材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

利用黃酮類化合物結(jié)構(gòu)中的酚羥基、γ吡喃酮可與一些還原劑、金屬鹽試劑、堿性試劑等作用,浮現(xiàn)一定顏色的性質(zhì)進行檢識,反應(yīng)多在醇性溶液中進行3.黃酮類化合物的顯色反應(yīng)有哪些?4、香豆素的提取與分開有哪些方法?5.提取強心苷原生苷時應(yīng)注意哪幾方面因素?

1)、防止酶水解2)避免酸、堿對強心苷結(jié)構(gòu)的影響3)如雜質(zhì)較多先去除雜質(zhì)再提取

6.揮發(fā)油提取分開方法有哪些?

7.哪些試驗可常用于檢測藥材中皂苷的存在?

四、單項選擇題

1.一般狀況下,認為是無效成分或雜質(zhì)的是(B)

A.生物堿B.葉綠素C.鞣質(zhì)D.黃酮E.皂苷

2.影響提取效率最主要因素是(D)

A.藥材粉碎度B.溫度C.時間D.細胞內(nèi)外濃度差E.藥材干濕度3.采用液-液萃取法分開化合物的原則是(B)

A.兩相溶劑互溶B.兩相溶劑互不溶C.兩相溶劑極性一致D.兩相溶劑極性不同E.兩相溶劑親脂性有差異4.不屬親脂性有機溶劑的是(D)

A.氯仿B.苯C.正丁醇D.丙酮E.乙醚

5.從自然藥物中提取對熱不穩(wěn)定的成分宜選用(C)A.回流提取法B.煎煮法C.滲漉法D.連續(xù)回流法E.蒸餾法

6.聚酰胺薄層色譜,以下展開劑中展開能力最強的是(A)A.甲酰胺B.無水乙醇C.70%乙醇D.丙酮E.水

7.以下類型基團極性最大的是(D)

A.醛基B.酮基C.酯基D.甲氧基E.醇羥基8.乙醇不能提取出的成分類型是(D)

A.生物堿B.苷C.苷元D.多糖E.鞣質(zhì)

9.CO2超臨界萃取法提取揮發(fā)油的優(yōu)點不包括(C)

A.提取效率高B.沒有污染C.較常規(guī)提取方法成本低、設(shè)備簡便D.可用于提取性質(zhì)不穩(wěn)定的揮發(fā)油型E.縮短提取流程10.提取苷類成分時,為抑制或破壞酶常參與一定量的(C)

A.硫酸B.酒石酸C.碳酸鈣D.氫氧化鈉E.碳酸鈉11.以下哪個不屬于多糖(C)

A.樹膠B.粘液質(zhì)C.蛋白質(zhì)D.纖維素E.果膠12.乙醇不能提取出的成分類型是(D)

A.生物堿B.苷C.苷元D.多糖E.鞣質(zhì)13.原理為分子篩的色譜是(B)

A.離子交換色譜B.凝膠過濾色譜C.聚酰胺色譜D.硅膠色譜E.氧化鋁色譜

14.兩相溶劑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兩相溶劑中的(B)A.比重不同B.分派系數(shù)不同C.分開系數(shù)不同D.萃取常數(shù)不同E.介電常數(shù)不同15.原理為氫鍵吸附的色譜是(C)

A.離子交換色譜B.凝膠濾過色譜C.聚酰胺色譜D.硅膠色譜E.氧化鋁色譜

16.以下各組溶劑,按極性大小排列,正確的是(B)A.水>丙酮>甲醇B.乙醇>醋酸乙脂>乙醚C.乙醇>甲醇>醋酸乙脂D.丙酮>乙醇>甲醇

17.從自然藥物中提取有效成分最常用的的溶劑是(C)A.水B.氯仿C.乙醇D.乙醚E.丙酮

18.與判斷化合物純度無關(guān)的是(C)

A.熔點的測定B.觀測結(jié)晶的晶形C.聞氣味

D.測定旋光度E.選兩種以上色譜條件進行檢測19.苦杏仁苷屬于以下何種苷類(E)

NCHCH2OHOCOOHOOOHHOHOOHOH

A.醇苷B.硫苷C.氮苷D.碳苷E.氰苷20.Molisch反應(yīng)的試劑組成是(B)

A.苯酚-硫酸B.α-萘酚-濃硫酸C.萘-硫酸D.β-萘酚-硫酸E.酚-硫酸21.最難被酸水解的是(D)

A.氧苷B.氮苷C.硫苷D.碳苷E.氰苷

22.提取藥材中的原生甙,除了采用沸水提取外,還可選用(A)A.熱乙醇B.氯仿C.乙醚D.冷水E.酸水

23.二氯氧鋯-枸櫞酸反應(yīng)中,先顯黃色,參與枸櫞酸后顏色顯著減退的是(AA.5-OH黃酮B.黃酮醇C.7-OH黃酮D.4′-OH黃酮醇E.7,4′-二OH黃酮24.黃芩甙是(A)

A.黃酮B.黃酮醇C.二氫黃酮D.查耳酮E.異黃酮25.四氫硼鈉試劑反應(yīng)用于鑒別(B)

A.黃酮醇B.二氫黃酮C.異黃酮D.查耳酮E.花色素26.黃酮類化合物的顏色加深,與助色團取代位置與數(shù)目有關(guān),特別在(B位置上。

A.6,7位引入助色團B.7,4/-位引入助色團

C.3/,4/位引入助色團D.5-位引入羥基E.引入甲基

))27.構(gòu)成黃酮類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D)

A.6C-6C-6CB.3C-6C-3CC.6C-3CD.6C-3C-6CE.6C-3C-3C

28.鹽酸-鎂粉反應(yīng)鑒別黃酮類化合物,以下哪項錯誤(C)

A.黃酮顯橙紅色至紫紅色B.黃酮醇顯紫紅色C.查耳酮顯紅色D.異黃酮多為負反應(yīng)E.黃酮苷類與黃酮類基本一致

29.中草藥水煎液有顯著瀉下作用,可能含有(B)

A.香豆素B.蒽醌苷C.黃酮苷D.皂苷E.強心苷30.槲皮素是(B)

A.黃酮B.黃酮醇C.二氫黃酮D.查耳酮E.異黃酮31.可用于區(qū)別3-OH黃酮和5-OH黃酮的反應(yīng)試劑是(D)

A.鹽酸-鎂粉試劑B.NaBH4試劑C.α-萘酚-濃硫酸試劑D.鋯-枸櫞酸試劑E.三氯化鋁試劑32.不能發(fā)生鹽酸-鎂粉反應(yīng)的是(E)

A.黃酮B.黃酮醇C.二氫黃酮D.二氫黃酮醇E.異黃酮33.黃酮類化合物的酸性是由于其分子結(jié)構(gòu)中含有(C)

A.糖B.羰基C.酚羥基D.氧原子E.雙鍵34.以下黃酮中水溶性性最大的是(E)

A.異黃酮B.黃酮C.二氫黃酮D.查耳酮E.花色素35.以下黃酮中水溶性最小的是(A)

A.黃酮B.二氫黃酮C.黃酮苷D.異黃酮E.花色素36.能與堿液反應(yīng)生成紅色的化合物是(E)

A.黃芩素B.香豆素C.強心苷D.皂苷E.大黃素37.能與堿液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紅色化合物的是(C)

A.羥基蒽酮類B.蒽酮類C.羥基蒽醌類D.二蒽酮類E.羥基蒽酚類381.以下化合物酸性最強的是(A)

A.2,7-二羥基蒽醌B.1,8-二羥基蒽醌C.1,2-二羥基蒽醌D.1,6-二羥基蒽醌E.1,4-二羥基蒽醌

39.以下游離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D)

OOHOHOOHOOHOHOOH

O

OHO

A.B.C.

OOHOHOOHOOHCH2OH

O

DE40.中藥大黃中的大黃素屬于(D)

A.苯醌類B.萘醌類C.菲醌類D.蒽醌類E.二蒽醌類

41.大黃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羥基分布狀況是(C)

A.一個苯環(huán)的β-位B.苯環(huán)的β-位C.在兩個苯環(huán)的α或β位D.一個苯環(huán)的α或β位E.在醌環(huán)上

42.從以下總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5%NaHCO3水溶液萃取,堿水層的成分是(A)

HOOOHOOHOOHCOOHOOHOOHOA.B.C.OOH

OOHCHOO

D.E.

OH3

43.香豆素與濃度高的堿長時間加熱生成的產(chǎn)物是(C)

A.脫水化合物B.順式鄰羥基桂皮酸C.反式鄰羥基桂皮酸D.脫羧基產(chǎn)物E.醌式結(jié)構(gòu)44.有揮發(fā)性的香豆素的結(jié)構(gòu)特點是(A)

A.游離簡單香豆素B.游離呋喃香豆素類C.游離吡喃香豆素D.香豆素的鹽類E.香豆素的苷類

45.香豆素及其甙發(fā)生異羥肟酸鐵反應(yīng)的條件為(B)

A.在酸性條件下B.在堿性條件下C.先堿后酸D.先酸后堿E.在中性條件下

46.游離香豆素可溶于熱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是由于其結(jié)構(gòu)中存在(C)A.甲氧基B.亞甲二氧基C.內(nèi)酯環(huán)D.酚羥基對位的活潑氫E.酮基47.香豆素的基本母核為(A)

A.苯駢α-吡喃酮B.對羥基桂皮酸C.反式鄰羥基桂皮酸D.順式鄰羥基桂皮酸E.苯駢γ-吡喃酮48.以下化合物屬于香豆素的是(A)

A.七葉內(nèi)酯B.連翹苷C.厚樸酚D.五味子素E.牛蒡子苷49.以下香豆素在紫外光下熒光最顯著的是(C)

A.6-羥基香豆素B.8-二羥基香豆素C.7-羥基香豆素D.6-羥基-7-甲氧基香豆素E.呋喃香豆素50.Gibb′s反應(yīng)的試劑為(B)

A.沒食子酸硫酸試劑B.2,6-二氯(溴)苯醌氯亞胺

C.4-氨基安替比林-鐵氰化鉀D.三氯化鐵—鐵氰化鉀E.醋酐—濃硫酸51.7-羥基香豆素在紫外燈下的熒光顏色為(C)

A.紅色B.黃色C.藍色D.綠色E.褐色52.補骨脂中所含香豆素屬于(B)

A.簡單香豆素B.呋喃香豆素C.吡喃香豆素D.異香豆素E.4-苯基香豆素

53.香豆素及其苷發(fā)生異羥肟酸鐵反應(yīng)的條件為(B)

A.在酸性條件下B.在堿性條件下C.先堿后酸D.先酸后堿E.在中性條件下54.鑒別香豆素首選的顯色反應(yīng)為(D)

A.三氯化鐵反應(yīng)B.Gibb’s反應(yīng)C.Emerson反應(yīng)D.異羥酸肟鐵反應(yīng)E.三氯化鋁反應(yīng)55.香豆素的基本母核為(A)

A.苯駢α-吡喃酮B.對羥基桂皮酸C.反式鄰羥基桂皮酸D.順式鄰羥基桂皮酸E.苯駢γ-吡喃酮56.甲型強心苷甾體母核連有糖的位置是(D)

A.16位B.14位C.12位D.3位E.4位57.Ⅱ-型強心苷分子結(jié)合形式為(A)A.苷元-O-(6-去氧糖)x-O-(葡萄糖)yB.苷元-O-(D-葡萄糖)x-(6-去氧糖)yC.苷元-O-(D-葡萄糖)x-O-(2,6-二去氧糖)yD.苷元-O-(2,6-二去氧糖)x-O-(D-葡萄糖)yE.苷元-O-(6-去氧糖)x-O-(6-去氧糖)y

58.用于區(qū)別甲型和乙型強心苷的反應(yīng)是(B)

A.醋酐-濃硫酸反應(yīng)B.堿性亞硝酰鐵氰化鈉反應(yīng)

C.香草醛-濃硫酸反應(yīng)D.三氯醋酸反應(yīng)E.三氯化鐵-冰醋酸反應(yīng)59.甲型和乙型強心苷結(jié)構(gòu)的主要區(qū)別點是(E)

A.A/B環(huán)稠和方式不同B.C/D環(huán)稠和方式不同C.糖鏈連接位置不同D.內(nèi)酯環(huán)連接位置不同E.C17不飽和內(nèi)酯環(huán)不同

60.制劑時皂苷不適合的劑型是(B)

A.片劑B.注射劑C.沖劑D.糖漿劑E.合劑61.從水溶液中萃取皂苷類最好用(C)

A.氯仿B.丙酮C.正丁醇D.乙醚E.乙醇62.以下化合物屬于(A)

glcOOO

OHOOHOHHOOOHOOHHOOH

A.五環(huán)三萜皂苷B.呋甾烷醇型皂苷C.螺甾烷醇型皂苷D.四環(huán)三萜皂苷E.甲型強心苷63.皂苷具溶血作用的原由于(B)

A.具表面活性B.與細胞壁上膽甾醇生成沉淀C.具甾體母核D.多為寡糖苷,親水性強E.有酸性基團存在64.不符合皂甙通性的是(B)

A.分子較大,多為無定形粉末B.有顯著而猛烈的甜味C.對粘膜有刺激D.振搖后能產(chǎn)生泡沫E.大多數(shù)有溶血作用65.溶劑沉淀法分開皂甙是利用總皂苷中各皂甙(B)

A.酸性強弱不同B.在乙醇中溶解度不同C.極性不同D.難溶于石油醚的性質(zhì)E.分子量大小的差異66.具有抗瘧作用的倍半萜內(nèi)酯是(D)

A.莪術(shù)醇B.莪術(shù)二酮C.馬桑毒素D.青蒿素E.紫杉醇67.具有揮發(fā)性的化合物(D)

A.紫杉醇B.穿心蓮內(nèi)酯C.龍膽苦苷D.薄荷醇E.銀杏內(nèi)酯68.組成揮發(fā)油的主要成分是(C)

A.脂肪族化合物B.芳香族化合物C.單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D.某些含硫和含氮的化合物E.三萜類化合物69.能發(fā)生加成反應(yīng)的化合物是(A)

A.具有雙鍵、羰基的化合物B.具有醇羥基的化合物C.具有醚鍵的化合物D.具有酯鍵的化合物E.具有酚羥基的化合物

70.揮發(fā)油中的萜類化合物主要是(C)

A.二萜類B.二倍半萜類C.單萜和倍半萜類D.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E.揮發(fā)性生物堿71.以下化合物屬于(C)

OOOHHO

A.甲型強心苷元B.異螺甾烷醇型皂苷元C.呋甾烷醇型皂苷元D.螺甾烷醇型皂苷元E.乙型強心苷元

72.強心苷不飽和五元內(nèi)酯環(huán)的呈色反應(yīng)不包括(E)

A.亞硝酰鐵氰化鈉(Legal)反應(yīng)B.3,5-二硝基苯甲酸(Kedde)反應(yīng)C.堿性苦味酸(Baljet)反應(yīng)D.三氯化鐵—冰醋酸(Keller-Kiliani)反應(yīng)E.間二硝基苯(Raymond)反應(yīng)

73.以下成分的水溶液振搖后能產(chǎn)生大量持久性泡沫,并不因加熱而消失的是(C)

A.蛋白質(zhì)B.黃酮苷C.皂苷D.生物堿E.蒽醌苷74.以下皂苷中具有甜味的是(B)

A.人參皂苷B.甘草皂苷C.薯蕷皂苷D.柴胡皂苷E.遠志皂苷

75.揮發(fā)油薄層色譜后,一般狀況下選擇的顯色劑是(B)

A.三氯化鐵試劑B.香草醛-濃硫酸試劑C.高錳酸鉀溶液D.異羥肟酸鐵試劑E.2,4-二硝基苯肼試劑76.組成揮發(fā)油的主要成分是(A)

A.脂肪族化合物B.芳香族化合物C.單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D.某些含硫和含氮的化合物E.三萜類化合物77.組成揮發(fā)油的芳香族化合物大多屬于(A)

A.苯丙素衍生物B.桂皮酸類化合物C.水楊酸類化合物D.色原酮類化合物E.丁香酚

78.單萜類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數(shù)為(A)

A.10個B.15個C.5個D.20個E.25個79.揮發(fā)油假使具有顏色,往往是由于油中存在(B)A.環(huán)烯醚萜苷類化合物B.薁類化合物或色素

C.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D.苯丙素類化合物E.雙環(huán)單萜類化合物

80.區(qū)別油脂和揮發(fā)油,一般可采用(B)

A.升華試驗B.揮發(fā)性試驗C.泡沫試驗D.溶血試驗E.沉淀反應(yīng)

81.溶劑提取法提取揮發(fā)油,一般使用的溶劑為(B)A.乙醇B.石油醚C.醋酸乙酯D.酸性水溶液E.堿性水溶液82.揮發(fā)油不具有的通性有(D)

A.特別氣味B.揮發(fā)性C.幾乎不溶于水D.穩(wěn)定性E.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數(shù)83.生物堿不具有的特點是(C)A.分子中含N原子C.分子中多有苯環(huá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