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病原體快速診斷_第1頁
感染性疾病病原體快速診斷_第2頁
感染性疾病病原體快速診斷_第3頁
感染性疾病病原體快速診斷_第4頁
感染性疾病病原體快速診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感染性疾病病原體快速診斷第1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概述感染性疾?。河赡撤N病原體所致,通過不同方式引起人體發(fā)生感染并出現(xiàn)臨床癥狀的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病原體:細菌(含TB)、支原體、衣原體

病毒真菌原蟲等2第2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感染的診斷依據(jù)臨床表現(xiàn):感染的全身中毒癥狀:畏寒、發(fā)熱、皮疹等實驗室常規(guī)檢查:血常規(guī):WBC、DC影像學檢查:X-RAY、B超病原學檢查:染色、培養(yǎng)血清學檢查:抗原或抗體檢測危重病人:臨床表現(xiàn)、WBC+DC不典型3第3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感染的分類按病原學分類細菌感染(包括結核)真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體、衣原體按部位分類局部感染全身感染4第4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臨床希望第一時間知道的信息感染或非感染細菌感染或非細菌感染是結核感染或普通細菌感染酵母樣真菌感染或絲狀真菌感染白色假絲酵母或其他念珠菌感染曲菌感染或毛霉菌感染因為上述感染治療方法不同5第5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感染標志物細菌感染標志物白細胞計數(shù)與分類血沉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6降鈣素元內(nèi)毒素真菌感染標志物:G試驗、GM試驗結核感染證據(jù):夾層杯、T-SPOT6第6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內(nèi)容提要臨床常見細菌感染快速診斷技術結核分枝桿菌的快速診斷技術123臨床常見真菌的快速診斷技術7第7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臨床常見細菌感染快速診斷技術降鈣素原檢測內(nèi)毒素檢測分子診斷8第8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降鈣素原是正常人血清中存在的含116個氨基酸組成的糖蛋白,最初由甲狀腺細胞產(chǎn)生,血清水平很低。在非感染或病毒性感染疾病時保持非常低的血清水平,在細菌性感染時含量升高,并與感染程度和預后呈正相關。PCT含量的變化穩(wěn)定,并出現(xiàn)在疾病的早期(3-4h)。短半衰期(24h)國外把PCT作為最敏感的感染標志。正常血清水平:100-150pg/ml9第9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降鈣素原PCT

:分子結構血清降鈣素(CT)的前肽物質(zhì)分子量:14.5kDa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的糖蛋白質(zhì)無激素活性11號染色體上的單拷貝基因轉(zhuǎn)錄甲狀腺濾泡細胞降鈣素原前體內(nèi)源多肽酶降鈣素原PCT分解細胞內(nèi)特殊蛋白酶正常情況下降鈣素10第10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LinscheidP,etalCritCareMed04;32:1715-21

Endocrinology03;144:5578-84&05;146:2699-708在病毒感染時,大量產(chǎn)生的IFN-,將會抑制PCT的激活及產(chǎn)生.因此,病毒感染時,PCT的濃度將會保持在較低的水平BacterialInfection

(e.g.Endotoxin)IL-6IL-611第11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細菌感染后PCT快速升高

Kineticsofprocalcitonininiatrogenicsepsis

BrunkhorstF.Metal,IntensCareMed1998,24:888-89212第12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PCT來源LeftLane:正常組,在不存在感染的情況下,甲狀腺外CALCI表達被抑制,而主要局限于甲狀腺和肺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細胞有一定程度的表達RightLane:膿毒癥組,在細菌感染時可誘導全身各種組織多種類型細胞CALCI表達和PCT連續(xù)性釋放13第13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PCT動力學2-3h開始增加;

6-8h快速升高;12h-48到達峰值;

2-3d正常血漿濃度在<0.05ng/ml-1000ng/ml半衰為15-20h左右,且不受腎功能影響14第14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PCT檢測方法快速半定量法(PCT-Q)全自動快速定量法(VIDAS)15第15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快速半定量法(PCT-Q)樣本:200μl血清/血漿結果:30min同膠體金免疫層析法,即在標準品上結合有膠體金的小鼠單克隆抗降鈣素抗體和綿羊多克隆抗降鈣素抗體,待檢標本加上后,示蹤元素即與標本中的PCT結合,形成一個“三明治式”的復合物,然后通過發(fā)光比色判斷PCT濃度當PCT濃度≥0.5μg/ml時,夾心復合物呈紅色帶,顏色深淺與樣品中的PCT濃度成正比例,未結合的示蹤物擴散到對照區(qū),結合并產(chǎn)生了紅色的對照帶。16第16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全自動快速定量法儀器:法國梅里埃公司VIDAS全自動酶聯(lián)熒光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標本要求:靜脈抗凝血注意無菌操作,使用新鮮標本,如果4小時內(nèi)不使用,應將標本放置-20℃保存。血漿中的PCT非常穩(wěn)定,收集標本24h后,PCT濃度在室溫下大約下降12%,在4℃大約下降6%17第17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PCT用于細菌感染和膿毒癥診斷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標志物

細菌感染/膿毒癥診斷及嚴重程度判斷膿毒癥治療效果監(jiān)測及預后評估抗生素的有效管理18第18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細菌感染診斷及嚴重程度判斷膿毒性休克嚴重膿毒癥系統(tǒng)性感染(膿毒癥)局部感染正常值

PCT的濃度隨感染的擴散和感染嚴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19第19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膿毒癥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后監(jiān)測(n=109)F.Stüber,UniversityBonn,LectureatISICEM,Brussels2001通過PCT不斷在體內(nèi)衰減,反映出抗生素治療策略的成功隨著患者對抗生素治療的響應,引起了PCT血中濃度水平的典型變化過程AB-antibiotics20第20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抗生素有效管理PCT濃度(ng/ml)臨床意義<0.05無細菌感染0.05-0.1非細菌感染0.1-0.25可能是局部細菌感染,不建議使用抗生素,6-24小時內(nèi)復查0.25-0.5局部細菌感染,建議使用抗生素0.5-2.0嚴重細菌感染、膿毒癥2.0-10.0重癥膿毒癥>10.0 重度膿毒癥、膿毒性休克或MODS21第21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PCT的臨床應用急診住院病房外科手術血液科內(nèi)科ICU外科ICU兒科急診兒科病房兒科ICU新生兒科嚴重細菌感染或膿毒癥的檢測(鑒別診斷)疾病或治療反應的監(jiān)測局部與全身性感染膿毒癥的診斷和監(jiān)測新生兒膿毒癥的檢測22第22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8hr的新生兒

->生理性一過性峰值創(chuàng)傷后炎癥綜合癥:多發(fā)性創(chuàng)傷,大面積燒傷,大手術后(心臟,移植,腹部)使用致炎細胞因子治療后(OKT3,注射TNFα,IL-2,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某些腫瘤(甲狀腺髓樣細胞癌,肺小細胞癌和支氣管癌)長時間循環(huán)衰竭(心源性休克,出血性休克,熱休克)PCT水平增加但沒有系統(tǒng)細菌感染的幾種情況23第23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感染早期(->6-12小時后重復檢測!)亞急性心內(nèi)膜炎局部感染細菌感染而PCT不升高的情況24第24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對PCT檢測的影響受以下因素影響

*

甲狀腺功能

是功能性甲狀腺髓樣癌的腫瘤標志物*

腎功能

嚴重腎功能受損者中水平較高不受以下因素影響*

類固醇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

年齡、性別*免疫功能低下狀態(tài):肝硬化、HIV感染25第25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細菌內(nèi)毒素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上的一種脂多糖(LPS)和蛋白的復合物,細菌死亡或自溶后釋放進入機體將會出現(xiàn)發(fā)熱、血壓降低、寒顫、引起DIC、內(nèi)毒素敗血癥等一系列臨床反應。26第26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7第27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細菌內(nèi)毒素檢測原理:儀器檢測試管內(nèi)反應物的光密度OD值,取當OD上升到0.02的點的時間作為反應時間,該點在反應曲線上的位置為濁度開始快速變化的時期,該取值能夠快速、穩(wěn)定的獲得反應時間,從而判斷內(nèi)毒素的含量動態(tài)濁度法28第28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儀器和試劑BET-24A細菌內(nèi)毒素分析儀

MB-80微生物快速動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29第29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標本要求患者早上尚未進行藥物靜脈治療時:MB-80:“無熱源真空采血管”,靜脈抗凝血,采血量2-4ml,30min內(nèi)送檢BET-24A:抽取1mL靜脈抗凝血,配1mL1號處理液其它體液如腦脊液﹑胸腹水與血標本要求相同。注意無菌操作30第30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內(nèi)毒素活性定量檢測意義G-所致膿毒癥早期鑒別診斷指導抗生素正確使用判定抗感染治療效果幫助判斷患者的預后31第31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內(nèi)毒素定量檢測的適應癥各種急、慢性病理性發(fā)熱患者各種類型“中重度感染、肝病、休克、腸道疾病、臟器功能衰竭、大手術術后”患者慢性疾病長期臥床、免疫力低下患者急診及ICU病房收治的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的患者32第32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分子診斷技術檢測致病菌PCR技術擴增16srRNA基因鑒定常見致病菌革蘭陽性球菌革蘭陰性桿菌mecA基因VanA/VanB基因PBP2b基因PCR擴增耐藥基因特異性基因ESBLs基因AmpC基因碳青霉烯酶基因mecA: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屬(MRS)特異性基因VanAVanB

: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A)特異性基因PBP2b

: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鏈球菌(pNSSp)特異性基因ESBLs基因:主要包括TEM、SHV、CTX-M、OXAAmpC基因包括質(zhì)粒介導型和染色體誘導型。其中前者主要包括MOX、CMY、DHA、ACC、ACT、FOX等亞型,后者主要包括:ADC。碳青霉烯酶基因:A類酶,以KPC為代表;金屬酶,以IMP、VIM、NDM為代表;D類酶,以OXA-23、OXA-24、OXA-51和OXA-48為主。33第33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6SrRNA具有多拷貝多信息的特點34第34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結核分枝桿菌的快速診斷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菌。它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結核為最多見。結核病至今仍為重要的傳染病。估計世界人口中1/3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結核分枝桿菌生長緩慢,一般需2-4周長成肉眼可見的落菌。抗酸染色法是檢測TB的傳統(tǒng)方法,但存在假陽性因此,快速診斷對TB至關重要。35第35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結核感染現(xiàn)狀全球范圍內(nèi)結核病疫情急劇惡化結核病與艾滋病同時流行結核菌耐藥現(xiàn)象益發(fā)嚴重人口大規(guī)模流動我國是世界上僅低于印度的第二結核病大國結核菌感染率44.5%新發(fā)活動性結核患者130萬/年死亡13萬/年早期快速診斷與治療成為制約結核病控制的關鍵常規(guī)實驗室診斷結核病方法陽性率不到60%36第36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全球結核疫情37第37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結核檢測方法一、現(xiàn)有實驗室常規(guī)檢測技術細菌學診斷─涂片、培養(yǎng)免疫學診斷─抗原、抗體膠體金分子生物學診斷─PCR二、其它檢測技術PPD(TST)實驗影像學檢查38第38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結核夾層杯技術結核感染T細胞檢測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結核分枝桿菌的快速診斷39第39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結核夾層杯技術原理:通過專用消化滅活液消化組織細胞和粘蛋白等,將結核桿菌裸露出來,并結合高速震蕩,使痰標本充分液化而有利于其中的抗酸桿菌沉淀于特制彭氏杯底部的菌膜上,在夾層杯中直接抗酸染色、干燥,并用取片針頂出內(nèi)底,經(jīng)封片等步驟后,鏡下檢測抗酸桿菌。40第40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檢測流程示意圖41第41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鏡下比較圖2.夾層杯法(新方法):

菌量多,背景清晰,易于觀察圖1.直接涂片法(傳統(tǒng)方法):菌量少,背景不清晰42第42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夾層杯診斷技術的優(yōu)點陽性率高背景清晰,易于觀察易于標準化檢測速度快生物安全性好夾層杯診斷技術的優(yōu)點43第43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結核夾層杯技術標本要求:(1)痰液要求新鮮,留取清晨深咳出的第一口痰液,留痰時,患者以清水漱口3次,然后用力咳出氣管深處的痰(2)用氫氧化鈉處理完全。臨床應用:用于結核分枝桿菌的初篩44第44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結核感染T細胞檢測技術是以ELISPOT技術

檢測結核感染的新方法

,ELISPOT是近20年發(fā)展起來的檢測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技術,是目前最敏感的檢測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方法之一。45第45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原理結核感染的免疫應答反應以細胞免疫為主,作為免疫應答的一部分,T細胞受結核抗原刺激致敏,形成活化的效應T細胞,包括CD4和CD8。結核桿菌感染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中存在結核特異的活化T淋巴細胞,這些淋巴細胞在體外再次受到結核桿菌特異抗原刺激后分泌γ-干擾素,通過檢測體外分泌的IFN-γ來診斷是否存在結核感染。46第46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活動性結核與潛伏感染接觸活動性結核病患者暴露程度不足,結核桿菌被機體免疫力清除沒有癥狀,結核桿菌仍舊存在而不能被發(fā)現(xiàn)

X-光/CT掃描顯示正常沒有抗體應答診斷困難傳統(tǒng)的結核感染檢測只有TST(PPD)機體被感染受機體免疫力抑制沒有臨床癥狀終身處于感染狀態(tài)潛伏感染有臨床癥狀具有傳染性結核桿菌可以通過涂片、培養(yǎng)檢測出胸部的X-光或CT掃描顯示異常

肺外結核難以診斷(特別是兒童)活動性結核5%5%再次激活47第47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活動性結核與潛伏感染新發(fā)TB病例來自潛伏性結核感染人群潛伏性結核感染(hiddenepidemic)人群數(shù)量巨大

——“定時炸彈”若想控制活動性TB,必須先控制潛伏性結核感染鑒別高危人群預防性治療免疫接種活動性TB–

每年900萬新發(fā)病例僅為冰山一角LatentTB-“hiddenepidemic”-2billionpeopleinfected48第48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結核感染T細胞檢測49第49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γ-干擾素釋放實驗(IGRA,interferon-gammareleaseassay)酶聯(lián)免疫斑點技術(ELISPOT,Enzyme-LinkedImmunoSpotassay)結核桿菌特異抗原早期抗原靶6(ESAT-6)

earlysecretedantigenictarget6

培養(yǎng)濾液蛋白10(CFP10)

culturefiltrateprotein10)技術背景50第50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結核感染者體內(nèi)存在特異的效應T淋巴細胞,效應T淋巴細胞再次受到結核抗原刺激時會分泌多種細胞因子(IFN-γ)。因此,檢測效應T淋巴細胞可用于結核病或結核潛伏感染者的診斷。由于效應T細胞存活時間很短,而且具有特異性,因此可以作為機體是否正處于被感染的指標,無論是否有臨床癥狀?;贗GRA原理的檢測項目目前已被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意大利、瑞士、法國、荷蘭、日本等二十余個國家寫入本國的結核診療指南中γ-干擾素釋放實驗(IGRA)51第51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酶聯(lián)免疫斑點技術(ELISPOT)52第52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酶聯(lián)免疫斑點技術(ELISPOT)近二十多年來,隨著技術改良,ELISPOT分析技術已經(jīng)是當世公認的最靈敏的抗原特定T細胞的體外檢測技術結合了細胞培養(yǎng)技術與酶聯(lián)免疫吸附技術(即ELISA技術),能夠在單細胞水平檢測細胞因子的分泌情況,靈敏度高。其技術原理,可一句話概括為:用抗體捕獲培養(yǎng)中細胞所分泌的細胞因子,并以酶聯(lián)斑點顯色方式將其表現(xiàn)出來(SedgwickJD2005)。53第53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結核桿菌特異抗原ESAT-6與CFP10抗原由結核桿菌基因組RD1區(qū)相同的操縱子編碼的蛋白所有的卡介苗(BCG)均丟失該基因序列絕大多數(shù)的環(huán)境分枝桿菌也不存在RD1區(qū)54第54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操作步驟①②55第55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操作步驟⑤⑥④③孵育1小時56第56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實際效果圖陰性結果陽性結果空白對照抗原AESAT-6抗原BCFP10陽性對照(PHA)57第57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T-SPOT.TB特點特異性好,不受卡介苗(BCG)接種和環(huán)境分枝桿菌影響靈敏度高,在免疫力低下/受抑制人群中有很高的檢出率快速,24小時報告結果58第58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寫入診療指南的國家(Guidelines)美國(CDC和兒科學會);加拿大(加拿大結核病委員會);巴西(衛(wèi)生部)英國(國家衛(wèi)生和臨床協(xié)會);法國(國家衛(wèi)生局);西班牙(西班牙肺病和胸部手術協(xié)會);德國(德國抗結核病中央委員會);意大利;瑞士(瑞士肺科協(xié)會);荷蘭(實用結核病控制委員會);丹麥(丹麥肺部醫(yī)學會);挪威(挪威公共衛(wèi)生協(xié)會);芬蘭(國家衛(wèi)生和福利協(xié)會);愛爾蘭(國家結核病咨詢委員會);葡萄牙;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波蘭;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澳大利亞(國家結核病咨詢委員會、傳染病協(xié)會和澳大利亞風濕病協(xié)會);沙特阿拉伯;南朝鮮;日本(日本結核病預防協(xié)會)

WHO和ECDC中國(專家組推薦)59第59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結核病輔助診斷/療效評價“菌陰”結核病患者的輔助診斷肺外結核的鑒別診斷抗癆治療的療效評價2、免疫力低下/受抑制患者的結核診斷/感染篩查使用生物制劑/免疫抑制劑患者的結核感染篩查HIV感染者/腎透析患者/器官移植患者3、兒童結核病的輔助診斷4、結核密切接觸者/高危人群的結核感染篩查結核病患者的家屬/醫(yī)務工作者/監(jiān)獄囚犯5、接觸追蹤臨床應用60第60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結核相關疾病肺結核菌陽(痰涂片、痰培養(yǎng))------結核??漆t(yī)院菌陰------感染科、呼吸科、胸外科、結核科肺外結核淋巴結結核------外科、血液科、感染科結核性胸膜炎------感染科、呼吸科、結核科結核性腹膜炎------外科、消化科、感染科結核性腦膜炎------感染科、神經(jīng)科骨關節(jié)結核------骨科、風濕科、感染科泌尿生殖系統(tǒng)結核------泌尿外科、腎臟科、感染科、性病科其他:如結核性心包炎、脾結核、胰腺結核等61第61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評價不能夠提示臨床患者的病變部位不能夠根據(jù)斑點數(shù)量的多少來判斷受試者是活動性結核病患者或是潛伏感染者兒童結核的輔助診斷,需要結合臨床62第62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基因診斷TB特異性位點:1.rRNA基因:高度保守,主要包括23S、16S及5S基因。其中最為常用的是16SrRNA基因。2.插入序列:IS6110和IS1081。3.蛋白編碼的基因:65KD熱休克蛋白基因(hsp65)、32KD蛋白基因、DnaJ蛋白基因、RNA聚合酶B(rpoB)和MPB64蛋白基因(mpb64)等?;蛟\斷的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

a.區(qū)分TB與其它分枝桿菌;

b.檢測TB耐藥基因;

c.提高TB的陽性檢出率。63第63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TB分子分型技術IS6110-RFLP(插入序列6110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分析)方法目前依然被認為是結核分枝桿菌基因分型的“金標準”。直接重復片段及寡核苷酸多態(tài)性分型可變數(shù)目串聯(lián)重復序列及MLVA分型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和MLST分型64第64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多重耐藥結核分枝桿菌檢測結核桿菌產(chǎn)生耐藥性主要是由不合理用藥引起的結核桿菌內(nèi)抗結核藥物作用靶基因突變所致。藥敏試驗周期長,因此檢測耐藥基因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耐藥檢測包括用PCR擴增基因組內(nèi)攜帶的耐藥性區(qū)域,和進行擴增產(chǎn)物的突變分析。結核分支桿菌耐藥性的基因檢測技術分為雜交系統(tǒng)和放大系統(tǒng)兩大部分。多數(shù)放大系統(tǒng)基于雜交系統(tǒng),其另一部分是PCR擴增技術。65第65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臨床常見真菌的快速診斷G試驗GM試驗分子生物學技術66第66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1,3-β-D-葡聚糖-G試驗1,3-β-D-葡聚糖是酵母和絲狀真菌細胞壁的多聚糖成分,以假絲酵母菌屬含量最高,而其他微生物動物及人的細胞成分和細胞外液都不含這種成分。因此,血液及無菌體液中檢出1,3-β-D-葡聚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視為IFI的標志,如念珠菌、曲霉、鐮刀霉、酵母和絲孢酵母感染等。目前的檢測方法為G試驗,其原理是1,3-β-D-葡聚糖有特異性激活鱟變形細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故稱為G試驗。國內(nèi)已經(jīng)使用微生物快速動態(tài)檢測系統(tǒng)檢測。67第67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標本要求采樣過程要求無菌操作常規(guī)病人早上用藥治療前空腹采血取樣(血透患者透析前采血)標本類型:抗凝靜脈血,使用無熱原真空采血管采血量:2-3ml,立即混勻半小時內(nèi)送檢。實驗前未打開標本在2-8℃可保存5天。打開后標本需在48小時內(nèi)完成檢測。如需長時間儲存,存儲溫度應為-70℃。血清標本最多可凍融四次。解凍標本檢測之前要充分混勻68第68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G試驗的臨床意義早期、快速診斷侵襲性真菌感染可用于真菌感染早期篩查,適用于念珠菌、曲霉、肺孢子菌、鐮刀菌、地霉、組織胞漿菌和毛孢子菌等,不能用于檢測隱球菌和接合菌感染。對真菌感染癥狀進行診斷,陽性結果代表存在侵襲性真菌感染69第69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半乳甘露聚糖(GM)半乳甘露聚糖(GM)是一種對熱穩(wěn)定的水溶性的物質(zhì),是廣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細胞壁中的一類多糖。一般在曲霉感染者出現(xiàn)臨床癥狀和影像學檢查異常前數(shù)天,其體內(nèi)循環(huán)中GM即可呈陽性表達,其靈敏度和特異度均可達到80%以上。原理:是一種微孔板雙抗體夾心法,采用小鼠單克隆抗體EBA-2,檢測人血清中的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70第70頁,共8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標本要求標本采集:靜脈采血5ml(紅帽管)。檢測標本:血清標本,密封,無菌操作。實驗前未打開標本在2-8℃可保存5天。打開后標本需在48小時內(nèi)完成檢測。如需長時間儲存,存儲溫度應為-70℃。血清標本最多可凍融四次。解凍標本檢測之前要充分混勻20mg/L膽紅素,或2g/L甘油三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