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人教版選修5 4.1油脂教學設計2_第1頁
2016-2017學年人教版選修5 4.1油脂教學設計2_第2頁
2016-2017學年人教版選修5 4.1油脂教學設計2_第3頁
2016-2017學年人教版選修5 4.1油脂教學設計2_第4頁
2016-2017學年人教版選修5 4.1油脂教學設計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選修5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礎有機化學物質第一節(jié)油脂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教學目標】1.掌握油脂的水解反應,特別是皂化反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2.了解油脂的氫化;3.知道油脂在工業(yè)上的主要應用?!窘虒W過程】化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側重于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能等。在實施化學新課程的今天,如何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論,依據(jù)新課程的標準充分使用新教材和自然資源,如何從化學實驗的探究出發(fā),讓學生在熟悉的實踐情景中能自覺地創(chuàng)造性地感受化學知識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感受化學的人文價值,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已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油脂的物理性質1.[設問](1)平日家中做湯放油,油浮在水面上還是溶于水中?(2)衣服上的油漬怎樣能洗凈?[學生回答后指出]現(xiàn)在請同學們分組進行有關“油脂的物理性質”實驗,用實驗驗證自己的結論。2.[探索實驗](1)取一支試管,注入2毫升水。(2)向(1)中滴入幾滴食用油,振動試管,靜置,觀察現(xiàn)象。(3)用汽油擦洗布片上的油漬,觀察現(xiàn)象。現(xiàn)象:油浮在水面上而不溶于水中。結論:(1)食用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2)食用油不溶于水?,F(xiàn)象:布片上的油漬能用汽油擦洗干凈。結論:食用油易溶于汽油。二、化學性質啟發(fā)思考從“油脂的結構”特征分析它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如何將“油”變成“脂肪”?1.水解反應寫出乙酸乙酯水解的化學方程式,并講明條件。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叫皂化反應。工業(yè)上就是利用皂化反應來制取肥皂的。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級脂肪酸鈉?!埠喗椤秤椭南椭獾膬r值:1.工業(yè)上用油脂水解來制造高級脂肪酸和甘油;2.油脂在人體中(在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被腸壁吸收,作為人體的營養(yǎng);3.用于制作肥皂。思考:(1)在硬水中滴加少量肥皂水,為什么會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答:硬水中的Ca2+或Mg2+跟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鈉起反應生成硬脂酸鈣[Ca(c17H35COO)2]或硬脂酸鎂[Mg(C17H35COO)2]沉淀。(2)在日常生活中為什么常用熱的純堿溶液洗滌沾有油脂的器皿?答:熱的純堿溶液呈堿性,油脂在堿性溶液中能水解生成溶于水的高級脂肪酸鈉鹽和甘油。2.油脂的氫化油脂由于分子中有不飽和雙鍵,能發(fā)生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故易變質。為了便于運輸和儲存,通常改變油脂的結構。氫化反應(加成反應、硬化反應)這個反應叫做油脂的氫化(或硬化)屬于加成反應、還原反應。三、檢測題1.下列關于油脂和乙酸乙酯的比較中,正確的是()A.油脂和乙酸乙酯都是純凈物,在室溫下都是液體B.油脂和乙酸乙酯都能水解生成羧酸(或鹽)和醇C.油脂和乙酸乙酯都不能使溴水褪色D.油脂和乙酸乙酯都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機溶劑2.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發(fā)生取代反應C.油脂在堿的催化作用下可發(fā)生水解,工業(yè)上利用該反應生產(chǎn)肥皂D.酯類物質常用作飲料、糖果、香水、化妝品中的香料3.亞油酸又稱9,12-十八碳二烯酸,在玉米油中的含量高達60%以上,經(jīng)常食用玉米油,可降低人體血清中的膽固醇,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玉米油被譽為“健康油”、“長壽油”。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玉米油屬于酯類,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玉米油沒有固定熔、沸點,常溫下為固態(tài)C.亞油酸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也能使溴水褪色D.玉米油營養(yǎng)價值高是因為飽和脂肪酸含量高4.下列有關油脂的敘述錯誤的是()A.植物油能使溴水褪色B.皂化反應是指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過程C.硬水使肥皂的去污能力減弱是因為發(fā)生了沉淀反應D.油脂的水解反應稱皂化反應5.油脂既是重要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油脂的以下性質和用途與其含有的碳碳雙鍵有關的是()A.適量攝入油脂,有助于人體吸收多種脂溶性維生素和胡蘿卜素B.利用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可以生產(chǎn)甘油和肥皂C.植物油通過氫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D.脂肪是有機體組織里儲存能量的重要物質6.可以判斷油脂皂化反應基本完成的現(xiàn)象是()A.反應液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B.反應液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C.反應后靜置,反應液分為兩層D.反應后靜置,反應液不分層7.區(qū)別植物油和礦物油的正確方法是()A.加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振蕩B.加NaOH溶液,煮沸C.加新制Cu(OH)2懸濁液,煮沸D.加溴水,振蕩8.已知某油脂A,在硫酸作催化劑的條件下水解,生成脂肪酸和多元醇B,B和硝酸通過酯化反應生成有機物D。(1)寫出油脂A在硫酸作催化劑的條件下水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27,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C、H、N的質量分數(shù)依次為%、%和%。則D的分子式是________,寫出B→D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是B和乙酸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的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為134,寫出C所有可能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解析】油脂是混合物,乙酸乙酯是純凈物;油脂中有的在室溫下呈固態(tài)(如硬脂酸甘油酯),有的在室溫下呈液態(tài)(如油酸甘油酯);油脂屬于酯類,與乙酸乙酯相似,都能水解生成羧酸(或鹽)和醇;油脂中若含不飽和烴基,則能與溴水加成而使溴水褪色,乙酸乙酯與溴水不反應;油脂和乙酸乙酯都屬于酯類,都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機溶劑。【答案】BD2.【解析】液化石油氣為C3~C4的烴類?!敬鸢浮緼3.【解析】亞油酸屬于酸,故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亞油酸又屬于烯酸,故又能使溴水褪色?!敬鸢浮緾4.【解析】A項,植物油中含有碳碳雙鍵能使溴水褪色,正確;B項,皂化反應特指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水解,B項正確,D項錯誤;C項中生成了高級脂肪酸鈣不溶于水,去污能力減弱,正確?!敬鸢浮緿5.【解析】本題要求選出“與其含有的不飽和雙鍵有關”的性質,這是解題的關鍵,也是容易導致出錯的地方。A、B、D三項是油脂的共性,與結構中是否含有雙鍵無關。C中的“氫化”就是與H2的加成反應,是不飽和雙鍵的特性?!敬鸢浮緾6.【解析】由于油脂難溶于水,高級脂肪酸鈉和甘油皆是溶于水的物質,若反應基本完成,靜置后溶液不會出現(xiàn)分層的現(xiàn)象;雖然高級脂肪酸鈉水解呈堿性,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但由于皂化反應是在堿性條件下進行的,用紅色石蕊試紙無法確定油脂皂化反應是否已基本完成?!敬鸢浮緿7.【解析】植物油分子中有不飽和碳碳雙鍵,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反應,它的分子中不含—CHO,與新制Cu(OH)2懸濁液不反應。礦物油(如汽油、煤油)屬烴類的混合物,不含—CHO,不能與新制Cu(OH)2反應,有的礦物油(如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飽和碳碳雙鍵,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反應。故A、C、D不正確。植物油屬酯類,加NaOH溶液并煮沸會發(fā)生皂化反應,生成的高級脂肪酸鈉、甘油和水混在一起,不分層,而礦物油與NaOH溶液不反應且互不相溶,分層,故B正確。【答案】B8.【解析】(1)B是由油脂得到的醇,故B為甘油?;瘜W方程式為:CHOOCR2CH2OOCR1CH2OOCR3+3H2OCHOHCH2OHCH2OH+R1COOH+R2COOH+R3COOH(若R1、R2、R3用R表示也可以)(2)根據(jù)題設,有機物中C原子個數(shù)=eq\f(227×%,12)=3,同理可得H、O、N的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5、9、3,則D的分子式為C3H5O9N3。說明甘油與硝酸完全酯化。反應方程式如下:CHOHCH2OHCH2OH+3HNO3eq\o(→,\s\up12(濃硫酸))CH—ONO2CH2—ONO2CH2—ONO2+3H2O。(3)C是B(丙三醇,相對分子質量為92)和乙酸反應生成的產(chǎn)物,且相對分子質量為134,推得產(chǎn)物是B和乙酸按1∶1反應所得,其可能結構有兩種:CH3COOCH2CH(OH)CH2OH、HOCH2CH(OOCCH3)CH2OH?!敬鸢浮?1)CHOOCR2CH2OOCR1CH2OOCR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