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式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課程設計_第1頁
整體式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課程設計_第2頁
整體式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課程設計_第3頁
整體式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課程設計_第4頁
整體式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課程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整體式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課程設計

目錄

1.設計資料1

1.1建造地點與基本概況31.2樓面構(gòu)造層做法(至上而下)31.3設計方案31.4材料選用32.樓蓋的結(jié)構(gòu)平面布置33.板的設計5

3.1荷載53.2計算簡圖53.3彎矩計算值63.4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74.次梁設計7

4.1荷載設計值74.2計算簡圖84.3內(nèi)力計算8

4.4承載力計算9

4.4.1正截面受彎承載力94.4.2斜截面受剪承載10

5.主梁設計8

5.1荷載設計值85.2計算簡圖85.3內(nèi)力設計值及包絡圖9

5.3.1彎矩設計值95.3.2剪力設計值95.3.3彎矩、剪力包絡圖95.4承載力計算11

5.4.1正面受彎承載力115.4.2斜截面受剪承載力12

6、繪制施工圖13

6.1施工說明136.2結(jié)構(gòu)平面布置圖136.3板配筋圖136.4次梁配筋圖176.5主梁配筋圖17

第1頁

整體式單向板肋梁樓蓋設計

1、設計資料

某一般金工車間樓蓋,采用整體式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結(jié)構(gòu)形式,其柱網(wǎng)布置下圖所示

1、1建造地點與基本概況

建造地點為XX市某地,外墻采用490mm厚的磚墻。該結(jié)構(gòu)的重要性系數(shù)為1.0,使用環(huán)境類別為2a類。板的外墻上的支承長度為120mm,梁在外墻上的支承長度為370mm。

1、2樓面構(gòu)造層做法(至上而下)

2

樓面水泥砂漿面層厚20mm(γ=20kN/m);現(xiàn)澆混凝土樓板厚80mm(γ=25kN/m2)

混合砂漿天棚抹灰厚15mm(γ=17kN/m3)。1、3設計方案題號可變荷載取值Lx(m)Ly(m)3c6b7a6.06.3三類金工1、4材料選用

樓板、次梁及主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均為C30(fc=14.3N/mm2;ft=1.43N/mm2)板中鋼筋和梁中箍緊采用HRB335級鋼筋;主梁、次梁受力鋼筋采用HRB400級鋼筋。

板伸入外墻內(nèi)120mm,次梁及主梁伸入墻內(nèi)370mm,柱的截面尺寸b×h=350mm×350mm,結(jié)構(gòu)層高為4.2m

2、樓蓋的結(jié)構(gòu)平面布置

主梁沿橫向布置,次梁沿縱向布置。主梁跨度為6.3m,次梁的跨度為6.0m,主梁每跨

14頁第2頁共

內(nèi)布置兩根次梁,板的跨度為lo2/lo1=6.3/2=2.1,因此按單向板設計。

按跨高比條件,要求板厚h?2100/30=70mm,對工業(yè)建筑的樓蓋板,要求h?80mm,取板厚h=80mm。

次梁截面高度應滿足h=lo/18~lo/12=6000/18~6000/12=333~500mm??紤]到樓面可變荷載比較大,取h=500mm。截面寬度取b=200mm

主梁截面高度應滿足h=lo/15~lo/12=6300/15~6300/10=430~630mm。取h=600mm截面寬度為b=300mm

14頁第3頁共

3、板的設計

3.1荷載

板的永久荷載標準值

20mm厚樓面水泥砂漿面層0.02×20=0.4kN/m280mm厚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0.08×25=2kN/m2

15mm厚混合砂漿抹灰0.015×17=0.255kN/m2

小計2.655kN/m板的可變標準荷載值10.0kN/m2

永久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1.2,因樓面可變荷載標準值大于4.0kN/m2,所以可變荷載分項系數(shù)應取1.3。于是板的

永久荷載設計值g=2.655×1.2=3.186kN/m2可變荷載設計值q=10.0×1.3=13kN/m2

荷載總設計值g+q=3.186+13=16.186kN/m2近視值為g+q=16kN/m23、2計算簡圖

按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設計,次梁截面為200mm×500mm,現(xiàn)澆板在墻上的支承長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墻上的支承長度為120mm。按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設計,板的計算跨度:

邊跨lo=ln+h/2=2100-120-200/2+80/2=1920mm中間跨:lo=ln=2100-200=1900mm因跨度差[(1920-1900)/1900]×100%=1.05%

彎矩包絡圖如下(a)所示。(a)

5.4承載力計算

5.4.1正面受彎承載力

跨內(nèi)按T形截面計算,因跨內(nèi)設有間距小于主梁間距的次梁,翼緣計算寬度按

14頁第11頁共

l3=6.3/3=2.1mm和b+sn=6.005m中較小值確定取b'f=2.1m。

主梁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要求以及跨內(nèi)截面有效高度的計算方法同次梁,支座截面因存在板、次梁、主梁上部鋼筋的交織重疊,截面有效高度的計算方法有所不同。板混凝土保護層厚度20mm、板上部縱筋10mm、次梁上部縱筋直徑18mm。假定主梁上部縱筋直徑25mm,則一排鋼筋時,ho=650-20-10-18-25/2=590mm,二排鋼筋時,ho=590-25=565。

縱向受力鋼筋除B支座截面為2排外,其余均為一排。跨內(nèi)截面經(jīng)判別都屬于第一類T形截面。B支座邊的彎矩設計值MB=MB,max-V0b/2=-449.44+240×0.40/2=401.44kN·m。正截面受彎承載力的計算過程列于下表。

截面1B-401.44239.562-106.91彎矩設計值(kN·m)415.712as=M/(a1fcbh0)或as=M/2(a1fcb'fh0)0.0400.2930.0230.072?s=(1+1-2as)/20.980As=M/?sfyho選配鋼筋(mm2)

5.4.2斜截面受剪承載力

0.8220.9880.9631997.142401.031141.57522.684Φ22+1Φ25As=20234Φ22+2Φ25As=25023Φ22As=11402Φ22As=760驗算截面尺寸:

hw=h0-h'f=565-80=485mm,因hw/b=485/300=1.62<4截面尺寸按下式驗算:0.25?cfcbho=0.25×1×14.3×300×565=605.96×103N>Vmax=311.34kN,截面尺寸滿足要求。

計算所需腹筋:

采用Φ10@200雙肢箍筋,

AVcs?0.7ftbh0?fyvsvh0

s14頁第12頁共

?0.7?1.43?300?565?360??329.34?103N>VA,max157?565200,因此不需配置彎起鋼筋。?311.34kN驗算最小配箍率:

f1.43A157?sv=sv==0.52%>0.24t?0.24?=0.10%,滿足要求。

bs300?100fyv360次梁兩側(cè)附加橫向鋼筋的計算:

次梁傳來集中力Fl=64.87+165=229.87kN,h1=650-450=200mm,附加箍筋布置范圍s=2h1+3b=2×200+3×200=1000mm。取附加箍筋Φ8@200雙肢,則在長度s內(nèi)可布置附加箍筋的排數(shù),m=1000/100+1=11排,次梁兩側(cè)各布置5排。另加吊筋1Φ18,Asb=254.5mm2,由式m*nfyvAsv1=11×2×360×157=518×103KN>Fl=263.02,滿足要求。

因主梁的腹板高度大于450mm,需在梁側(cè)設置縱向構(gòu)造筋,每側(cè)縱向構(gòu)造鋼筋的截面面積不小于腹板面積的0.1%,且其間距不大于200mm?,F(xiàn)每側(cè)配置2Φ14,308/(300×565=0.18%>0.1%,滿足要求

主梁邊支座需設置梁墊,計算從略。

6、繪制施工圖

樓蓋施工圖包括施工說明、結(jié)構(gòu)平面布置圖、板配筋圖、次梁和主梁配筋圖。6、1施工說明

1,、本工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結(jié)構(gòu)安全等級為1.0的安全重要性系數(shù),使用環(huán)境類別為二a類。

2、采用以下規(guī)范(1)《混凝土結(jié)構(gòu)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23,(2)《建筑結(jié)構(gòu)荷載規(guī)范》GB5009—2023。3、荷載取值:樓面可變荷載標準值12kN/m2。4、樓板,次梁及主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均為C30;版中鋼筋,梁中箍緊采用HRB335級鋼筋。梁中受力鋼筋采用HRB400級鋼筋。

5、板的縱向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20mm,梁最外層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25mm。6、2結(jié)構(gòu)平面布置圖

“Z〞、“KL〞、“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