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箱試驗項目_第1頁
配電箱試驗項目_第2頁
配電箱試驗項目_第3頁
配電箱試驗項目_第4頁
配電箱試驗項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配電箱試驗項目一覽表序號試驗項目型式試驗出廠試驗交接試驗送樣檢測專項抽檢到貨抽檢依據(jù)標準條款1布線、操作性能和功能必選必選必選必選必選必選本標準6.3.2.1提升必選必選必選必選可選2材料和部件的強度必選可選可選本標準6.3.2.23成套設備的防護等級必選必選必選必選必選必選本標準6.3.2.34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必選必選必選必選必選必選本標準5電擊防護和保護電路完整性必選必選必選必選必選本標準6.3.2.56介電性能必選必選可選可選本標準6.3.2.67溫升驗證必選可選可選本標準6.3.2.78短路耐受強度必選可選可選本標準6.3.2.89電磁兼容性必選可選可選本標準6.3.2.910機械操作必選必選必選必選必選必選本標準6.3.2.1011通電操作試驗必選必選可選必選必選必選本標準6.3.2.1112噪聲測試必選可選必選可選本標準6.3.2.1213工頻過電壓保護試驗必選必選必選可選本標準6.3.2.1314電容器放電試驗必選可選必選本標準6.3.2.1415電容器涌流試驗必選可選必選本標準6.3.2.1516電容器投切動態(tài)響應時間測試必選可選必選本標準6.3.2.1617缺相保護試驗必選可選必選本標準6.3.2.1718抑制諧波或濾波功能驗證必選可選必選本標準6.3.2.1819基本環(huán)境試驗必選必選本標準6.3.2.1920機械門皎鏈試驗必選可選必選可選本標準1)試驗參照GB/T15576-2008條款7.15的規(guī)定和以下要求進行。2)多于2條補償支路的三相補償裝置宜設有缺相保護。3)首先將裝置電容器全部投入運行,將主電路或支路的任何一相斷開。缺相保護應保證當主電路缺相或支路缺相時,將全部或缺相支路電容器切除。3.2.18抑制諧波或濾波試驗(適用于有抑制諧波或濾波功能的裝置)1)試驗參照GB/T15576-2008條款7.16的規(guī)定和以下要求進行。2)按GB/T14549-1993的規(guī)定,分別監(jiān)測并記錄抑制諧波或濾波功能單元投入運行之前及抑制諧波或濾波功能單元投入運行之后的諧波電壓值或諧波電流值。3)有抑制諧波功能的裝置,應根據(jù)裝置提供的抑制諧波技術參數(shù),通以適量諧波以驗證裝置的抑制諧波單元通電工作正常,裝置投入后系統(tǒng)的諧波電流含量不應增加。4)有濾波功能的裝置,應根據(jù)裝置提供的濾波技術參數(shù),通以適量諧波以驗證裝置的濾波單元通電工作正常,裝置投入3min后,裝置的電流諧波含量至少減少到投入前裝置的50%o3.2.19基本環(huán)境試驗1)試驗參照GB/T15576-2008條款7.17的規(guī)定和以下要求進行2)環(huán)境溫度性試驗(一)將裝置分別置于規(guī)定的最高環(huán)境空氣溫度+40℃±3℃和最低環(huán)境空氣溫度-25℃±3℃的條件下,然后給裝置接通電源,待裝置內(nèi)部元件的溫升達到穩(wěn)定值后(但不少于4h),觀察裝置的動作功能。(二)若這些功能均準確無誤,則此項試驗通過。3)耐老化驗證按GB/T20641-2014中9.12的規(guī)定進行耐老化驗證。4)耐腐蝕驗證按GB/T20641-2014中9.13的規(guī)定進行耐腐蝕驗。6.3.2.20門較鏈試驗、機械碰撞a)門錢鏈試驗1)門采用不銹鋼的錢鏈,較鏈的軸和套均牢固地固定在門及外殼上,其緊固不少于兩點,400mm以上的小門其緊固不少于3點。2)給裝有錢鏈的門(抽屜面板除外)施加四倍于其本身重量(但不小于10kg)的載荷,載荷垂直向下加在門的垂直中心線上,持續(xù)時間60min,錢鏈不應產(chǎn)生永久變形。試驗時門打開角度應不小于100°。b)執(zhí)行機械碰撞試驗時,應參照GB/T20138的規(guī)定進行。c)殼體應像正常使用時一樣固定在剛性支撐體上。所有被試外殼應為清潔、全新和完整的外殼,所有的部件均應安裝到位。d)對最大尺寸超過1m的正常使用的每個金屬外露面沖擊5次,碰撞能量為20Jo碰撞的部位應均勻地分布于被試外殼的測試面上,應盡可能的尋找殼體的薄弱部位,試驗次數(shù)3次,撞擊位置推薦圖見附錄A。殼體應達到外部機械撞擊防護等級IK10,試驗后殼體的防護等級和介電強度應保持不變,可移式覆板可以移開和裝上,門可以打開和關閉。試驗機械碰撞必選可選必選可選6.3.2.206.3.2試驗方法及要求6.3.2.1布線、操作性能和功能包括:1)一般檢查a)外觀應整潔美觀,標識清晰。b)檢查銘牌和標識完整性,應與技術要求相符。c)對機械操作元件、聯(lián)鎖、鎖扣等部件的有效性進行檢查。d)裝置的母線,導線的布線及導線顏色應與技術要求相符。2)元器件選擇及安裝a)檢查柜內(nèi)電器元件與接線圖和技術數(shù)據(jù)等技術資料一致性。b)設備內(nèi)裝的元器件應符合其自身的有關標準。c)安裝在同一支架(安裝板、安裝框架)上的電器元件和外接導線的端子布置應使其在安裝、接線、維修和更換時易于接近。尤其是外部接線端子裝在裝置基礎面上方至少0.2m(不包括保護導體端子),并且端子的安裝應使電纜易于與其連接。d)由操作人員觀察的指示儀表不應安裝在基礎面上方0.2nT2.2m之間。操作器手柄、按鈕等,應安裝在易于操作的高度上,其中心線應在成套設備基礎面上0.2m?2m之間。3)柜體厚度和材質檢測a)箱體外殼應采用304不銹鋼材質或SMC纖維增強型不飽和聚酯樹脂材質。b)柜體厚度不低于1.92mmo6.3.2.2材料和部件強度1)試驗參照GB/T7251.1-2013條款10.2的規(guī)定和以下要求進行。2)耐腐蝕性a)低壓綜合配電箱中含鐵的金屬外殼及內(nèi)部和外部含鐵金屬部件的代表性樣品應進行耐腐蝕性驗證。試驗方式按嚴酷試驗B執(zhí)行。b)試驗部件包括戶外安裝的金屬外殼和外部金屬部件。c)按照GB/T2423.4中的Db進行濕熱循環(huán)試驗,溫度40℃±3℃,相對濕度為95%,試驗以24h為一個循環(huán),共進行5個循環(huán);d)按照GB/T2423.17中的Ka進行鹽霧試驗,溫度35℃±2℃,試驗以24h為一個循環(huán),共進行7個循環(huán);e)試驗后,開啟水龍頭對外殼或樣品用水沖洗5min,用蒸儲水或軟化水漂凈,甩動或用吹風機除去水珠,然后將試驗樣品存放在正常使用條件下2hof)進行目測檢查,以確定:沒有明顯銹痕、破裂或不超過表36所允許的Ril銹蝕等級的其他損壞。機械完整性沒有損壞。密封沒有損壞,門、較鏈、鎖和緊固件工作沒有異常。表36銹蝕等級評估方法與要求注:已經(jīng)進行耐腐蝕試驗的金屬性外殼可不進行此項試驗,但需要提供有試驗資銹蝕等級缺陷數(shù)量缺陷大小涂層顏色變化程度銹蝕面積比(%)Ril非常少,即可見缺陷數(shù)量很少很稀在10倍放大鏡下剛好可見缺陷非常輕微,即剛能察覺到的改變0.05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試驗報告。3)外殼熱穩(wěn)定性驗證a)由絕緣材料制造的外殼應開展此項試驗。根據(jù)GB/T2423.2條款6.2.17.1應用干熱實驗進行驗證,溫度70℃,自然通風,持續(xù)168h,恢復96h0b)試驗后外殼或樣品既沒有可見的裂痕,其材料也沒有變?yōu)檎承曰蛴椭?。c)對于沒有技術上的意義,不影響防護等級,只用于裝飾目的的部件不進行此項試驗。4)絕緣材料耐受內(nèi)部電效應引起的非正常發(fā)熱和著火的驗證a)絕緣材料耐受內(nèi)部電效應引起的非正常發(fā)熱和著火的驗證參照GB/T7251.1-2013條款10.2.3.2的規(guī)定和以下要求進行。b)應驗證用于下列部件的材料的適用性:1)成套設備的部件上、2)從這些部件上提取的部件上、試驗應在1)或2)部件中最薄的材料上進行。c)不同部位部件的材料試驗要求用于安裝載流部件的部件:樣品放置處的溫度:+15℃?+35℃;(一)相對濕度:45%?75%;(二)放置的時間:N24h;灼熱絲頂部的溫度(960±15)℃;(四)持續(xù)時間:M=30±ls;(五)火焰熄滅時間:tF,WtA+30s;其他部件,包括需要安裝保護導體的部件:(一)樣品放置處的溫度:+15℃?+35℃;(二)相對濕度:45%?75%;(三)放置的時間:224h;灼熱絲頂部的溫度(650±10)℃;持續(xù)時間:tA=30±ls;(六)火焰熄滅時間:tEWtA+30s;d)試驗結果判定:試驗樣品沒有起燃;若發(fā)生了起燃,同時滿足以下所有情況:1)如果試樣的火焰或灼熱在移開灼熱絲后的30s內(nèi)熄滅,即tEWtA+30s;2)位于試樣下方的鋪底層(絹紙)未起燃。5)提升a)將初始制造商允許提升的最大數(shù)量的柜架單元、元件和/或祛碼裝在一起,并使質量達到最大運輸質量的L25倍。提升應采用四點起吊,單根起吊繩形成的起吊頂角不應小于90°,且不應大于120。。b)將門關閉,將成套設備從靜止位置垂直平穩(wěn)地、無沖擊地向上提升至Nlm的高度,然后,以相同方法緩緩地放回靜止位置。此試驗將成套設備提升離開地面不做任何移動,懸吊30min后再重復兩次。再將成套設備從靜止位置垂直平穩(wěn)地、無沖擊地提升至21m的高度,并水平移動(10±0.5)m,然后放回靜止位置。按照這個順序以相同的速度進行三次試驗,每次試驗時間在Imin之內(nèi)。c)試驗后,試驗祛碼應就位,成套設備經(jīng)正常視力或沒有附加放大設備的校正視力目測下無可見的裂痕或永久變形,其性能也沒有降低或喪失。3.2.3成套設備的防護等級1)防護等級應按GB/T4208的規(guī)定進行。2)試驗應在正常使用狀態(tài)下,所有覆板和門就位并關閉;如果初始制造商沒有其他說明,則在斷電狀態(tài)下。3)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44。6.3.2.4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1)試驗參照GB/T7251.1-2013條款10.4的規(guī)定進行。2)電氣間隙不應小于10mmo3)爬電距離不應小于14mm。6.3.2.5電擊防護和保護電路完整性1)試驗參照GB/T7251.1-2013第10.5.2的規(guī)定和以下要求進行。2)驗證低壓綜合配電箱的不同外露可導電部分是否有效地連接到進線外部保護導體的端子上,且電路的電阻值應WO.1Q。3)測量時,低壓綜合配電箱的門應在打開條件下,使用的電阻測量儀應至少能輸出10A交流或直流電流,每一點測量時間在5s之內(nèi)。在每個外露可導電部分與外部保護導體的端子之間通以此電流,電阻應WO.1Qo6.3.2.6介電性能1)試驗參照GB/T7251.「2013條款10.9.3和GB/T15576-2008條款7.5的規(guī)定及以下要求進行。2)試驗前應將電容器斷開或旁路。3)絕緣電阻驗證時,應用電壓至少為500V的絕緣測量儀器進行絕緣測量,測量部位包括相間、相導體與裸露導電部件之間,每條電路的絕緣電阻至少為1000Q/V(標稱電壓),則此項試驗通過。4)工頻耐壓試驗時,開始時施加的工頻試驗電壓不應超過全試驗電壓值的50%,然后將電壓平穩(wěn)增加至全試驗電壓值,并保持5s,出廠試驗耐壓時間為1s。綜合配電箱的相間、對地、低壓斷口應承受試驗電壓值為2.5kV,帶電部位與絕緣材料制造或覆蓋的手柄之間應承受試驗電壓值為3.75kV,不與主電路連接的輔助電路和控制回路,應承受試驗電壓值為1.5kVo在試驗過程中,無擊穿、閃絡、放電現(xiàn)象為合格。5)沖擊耐受試驗時,對綜合配電箱每個極性施加1.2/50Hs的沖擊電壓5次,間隔時間至少為1s,額定沖擊耐受電壓為8kV,在試驗過程中,無擊穿、閃絡、放電現(xiàn)象為合格。6.3.2.7溫升試驗1)試驗參照GB/T7251.1-2013條款10.10和GB/T15576-2008條款7.3的規(guī)定及以下要求進行。2)綜合配電箱外殼應完整,元件布置和正常運行時一致。綜合配電箱箱門應保持閉合,電纜接口處應按使用狀態(tài)予以封閉。3)溫升試驗時應保持在室內(nèi)的周圍空氣溫度低于40C,且在試驗期間,在lh內(nèi)的溫度變化不超過1K。試驗環(huán)境應無明顯的空氣流動,風速不大于lm/so4)針對帶有散熱風扇的綜合配電箱,溫升試驗時不應開啟風扇。5)各功能單元及成套設備均需進行溫升驗證。6)出線回路的開關所承載的額定電流應與該回路的開關標稱額定電流一致。7)試驗時,出線開關出線端直接短接,不得有延長母排。8)綜合配電箱的溫升應滿足GB/T7251.1的要求。9)詳細溫升試驗方法見附錄B。3.2.8短路耐受強度1)應按照GB/T7251.12-2013條款10.11的規(guī)定和以下要求進行。2)試驗方法(一)對低壓綜合配電箱耐受短路電流所產(chǎn)生的熱應力和電動應力進行檢查。試驗項目應包括但不僅限于:>進出線開關、補償回路開關短路分斷能力試驗;>主母線、中性母線短時耐受電流和峰值耐受電流試驗;>保護導體短路強度試驗。(二)試驗中用與保護導體連接的設備的所有部件包括外殼,應進行如下連接:>對適用于帶中性點接地的三相四線系統(tǒng),并有相應標志的成套設備可接在電源中性點或接在允許預期故障電流至少為1500A的感性人工中性點上;>對于同在三相四線系統(tǒng)中使用一樣也適合在三相三線系統(tǒng)中使用,并有相應標志的成套設備,要同對大地產(chǎn)生電弧的可能性很小的相導體連接。(三)試驗電路中應包括一個適當?shù)臋z測裝置,如一個直徑為0.8mm,長度不超過50nmi的銅絲作熔芯的熔斷器來用以檢測故障電流,必要時,在此可熔斷元件的電路中,可用一個電阻器限流。(四)驗證額定短時耐受電流和額定峰值耐受電流的試驗可在任何合適電壓下進行,驗證預期短路電流時,試驗電源電壓應等于L05倍額定工作電壓。(五)短時耐受電流試驗和峰值耐受電流試驗可分別進行。母排在此情況下,額定峰值耐受電流試驗的通電時間應不小于3個周波,且試驗電流有效值的平方與通電時間的乘積不應大于短時耐受電流試驗時的相應值。表37變壓器額定容量與主母線額定電流等對應關系(六)如果裝置中有中性母線,應在它和離它最近的一相母線上進行一次變壓器額定容量(kVA)主母線額定電流(A)主母線額定短時耐受電流(kA/Is)4006302020040015100及以下25010短路強度試驗,一般試驗電流為相-相試驗電流的60%。(七)當在最大工作電壓下進行試驗時,每一相的電流應等于額定短路電流,偏差在0%?+5%之間,功率因數(shù)的偏差為0.00?-0.05之間。(八)試驗過程中采用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對試驗波形進行實時記錄及結果計算。試驗時短路電流對應的功率因數(shù)應符合表38的規(guī)定。表38短路電流與功率因數(shù)對應關系短路電流的方均根值COS①IW5kA0.75kA<I<10kA0.510kA<I<20kA0.320kA<IW50kA0.2550kA<10.23)結果判定如果試驗結果同時滿足以下要求,則認為低壓綜合配電箱通過了短路耐受強度試驗:各功能單元短路耐受電流強度應符合規(guī)定。試驗后開關分合閘操作正常,電氣間隙、爬電距離仍符合規(guī)定;(三)介電性能滿足要求;母線絕緣件、支撐件或電纜固定件不能損壞或出現(xiàn)裂縫;成套設備的母線或結構應無損壞和變形,且不影響其正常使用,外殼防護等級應符合要求;(六)保護導體的連續(xù)性不應遭受破壞。6.3.2.9電磁兼容性1)試驗參照GB/T7251.12-2013條款10.12的規(guī)定和以下要求進行。2)試驗環(huán)境條件為A類環(huán)境,試驗對象為含電力電子器件的關鍵元器件的整柜。3)試驗項目應包括但不僅限于:>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射頻電磁場抗擾度試驗;>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浪涌試驗抗擾度;>射頻傳導抗擾度試驗;>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電壓暫降和中斷抗擾度試驗;>發(fā)射試驗。3.2.10機械操作1)試驗參照GB/T7251.12-2013條款10.13的規(guī)定和以下要求進行。2)對塑殼斷路器、隔離開關等部件,在成套設備安裝好之后,驗證機械操作是否良好,操作循環(huán)次數(shù)為200次。3)試驗后,若元器件、聯(lián)鎖機構、規(guī)定的防護等級等工作狀態(tài)未受損傷,而且所要求的操作力與試驗前一樣,則試驗通過。3.2.11通電操作試驗1)試驗參照GB/T15576-2008條款7.2的規(guī)定和以下要求進行。2)試驗前需先檢查裝置的內(nèi)部連線,當所有接線正確無誤后,在通以額定電流的85%和110%的條件下,各操作5次。3)所有電器元件的動作符合電路圖的要求,各個電器元件動作靈活。3.2.12噪聲測試(適用于有抑制諧波和濾波功能的裝置)1)試驗參照GB/T15576-2008條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