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及PKPD理論與抗菌藥物臨床合理用藥_第1頁
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及PKPD理論與抗菌藥物臨床合理用藥_第2頁
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及PKPD理論與抗菌藥物臨床合理用藥_第3頁
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及PKPD理論與抗菌藥物臨床合理用藥_第4頁
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及PKPD理論與抗菌藥物臨床合理用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及PKPD理論與抗菌藥物臨床合理用藥1第1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抗菌藥細菌人體耐藥性藥效學(pharmacodynamics,PD)感染抗感染(免疫)不良反應藥動學(pharmacokinetics,PK)抗菌藥、細菌、人體相關示意圖第2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選擇抗菌藥時需考慮的因素藥物對細菌MIC感染部位濃度結果藥代動力學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給藥方案)藥效學臨床效果細菌清除患者依從性耐受性耐藥產(chǎn)生第3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抗菌藥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病人相關原因依從性差免疫功能下降病灶非感染(誤診)基礎疾病藥物原因不適當給藥途徑給藥劑量不當選擇藥物不當藥物失活微生物相關的原因病原確立錯誤治療中出現(xiàn)耐藥抗菌活性不足第4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抗菌藥傳統(tǒng)給藥方案擬定的依據(jù):給藥量:以藥效學(PharmacodynamicPD)(即藥物體外細菌培養(yǎng)MIC90)為基礎,擬定給藥量(血藥濃度為MIC90

值的2-10倍。)給藥間隔時間*:以藥動學(PharmacokineticPK)的半衰期(t1/2)擬定*早期僅以常規(guī)每天3次缺點:藥效學與藥動學參數(shù)間未作動態(tài)的互相影響的結果來確定。第5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PK/PD—藥代條件下的藥效

PARAMETERS:PK:Cmax、AUC、T1/2PD:MICPK/PD:AUC/MICCmax/MICT>MIC第6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抗菌藥物的藥代動力學1、吸收吸收半衰期(T1/2α)、生物利用度(F)、達峰時間(Tmax)、血藥峰濃度(Cmax)等2、分布

表觀分布容積(Vd)、血漿蛋白結合率3、代謝肝微粒體混合功能氧化酶(肝P450酶)4、排泄大部分抗菌藥物經(jīng)腎臟排泄,部分經(jīng)肝膽系統(tǒng)排泄。血漿清除半衰期(T1/2β)、消除速率常數(shù)(Ke)、藥物清除率(CL)第7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藥時曲線第8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抗菌藥物的藥效動力學1、MIC、MBC

通常以MIC50、MIC90、MBC50、MBC90來表示。MIC與MBC值較接近時提示該藥可能為殺菌劑。2、累積抑菌清除率以MIC實驗中藥物濃度為橫坐標,累積抑菌百分率為縱坐標描記的量效曲線,可以比較不同抗菌藥的效價強度。第9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第10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殺菌曲線

以藥物作用時間為橫坐標,以細菌計數(shù)為縱坐標描記的時效曲線。可比較不同抗菌素的殺菌速度和持續(xù)時間。4、聯(lián)合藥敏指數(shù)第11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第12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5、抗生素后效應(PostantibioticEffect,PAE)

指細菌在接觸抗生素后雖然抗生素血清濃度降至最低抑菌濃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維持一段時間的效應。它可被看作為病原體接觸抗生素后復蘇所需要的時間。

第13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6、抗生素后促白細胞效應(PLAE)

指細菌與高濃度抗生素接觸后,菌體發(fā)生變形,更易被吞噬細胞識別和殺傷,產(chǎn)生了抗生素與吞噬細胞協(xié)同殺菌效應,使細菌恢復再生長時間延長。

第14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抗菌藥物PK/PD研究基本理論

上述指標雖然在一定程度內反映抗菌藥物的抗菌活性,但由于其測定方法是將細菌置于固定的抗菌藥物濃度中測得的,而體內抗菌藥物的濃度實際上是連續(xù)變化的,因此不能體現(xiàn)抗菌藥物殺菌的動態(tài)過程。抗菌藥物PK/PD研究將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參數(shù)合二為一。第15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抗菌藥藥效學與藥代動力學關系研究第16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PK/PD關系曲線第17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抗菌藥物PK/PD用藥方案的臨床意義第18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抗菌藥物的PK/PD分類抗菌藥分類PK/PK參數(shù)藥物時間依賴型(短PAE)T>MIC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氨曲南、碳青霉烯類、大環(huán)內酯類、克林霉素、惡唑烷酮類、氟胞嘧啶時間依賴型(長PAE)AUC24/MIC鏈陽霉素、四環(huán)素、萬古霉素、替考拉林、氟康唑、阿齊霉素濃度依賴型AUC24/MICorCmax/MIC氨基糖苷類、氟喹諾酮類、daptomycin、酮內酯、甲硝唑、兩性霉素B第19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第一大類:

時間依賴殺菌作用(持續(xù)后效應------無或輕、中度)-內酰胺類(P、Cef、氨曲、碳烯類),克林和大環(huán)

(紅、克)等在MIC4-5倍時殺菌率即處于飽和殺菌效果主要依賴于接觸時間超過MIC時間是與臨床療效相關的主要參數(shù)第20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T>MIC至少在40%~50%時,才可能提供最優(yōu)化的療效和產(chǎn)生最低細菌耐藥性。%T=A/B×100%第21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時間依賴性抗生素細菌成活率頭孢氨芐在體外的抗菌實驗第22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β-內酰胺類超過MIC的時間(抗肺炎鏈球菌)抗生素用藥規(guī)程PG敏感菌PG中度敏感菌PG耐藥菌MIC90T>MICMIC90T>MICMIC90T>MIC阿莫西林500mgtid0.0345825640頭孢氨芐500mgtid0.1052831640頭孢克肟200mgbid0.2068455845頭孢丙烯500mgbid0.25822453226頭孢呋辛500mgbid0.25642403224頭孢曲松1g.qd.im0.061000.5100180第23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氨基糖苷類屬于濃度依賴性抗菌藥體內外研究證明Cmax/MIC為10左右為最佳治療參數(shù)24hAUC/MIC與療效相關對革蘭陽性、陰性菌均具有PAE(0.75~7.5hr)第二大類:濃度依賴型第24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第25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種抗生素-綠膿桿菌第26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氨基糖苷類耳腎毒性腎小管對氨基糖苷類攝取的飽和性,一定范圍內的高濃度不增加其藥物攝取,不增加毒性。氨基糖苷類第27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低濃度易誘導適應性耐藥高濃度不易選擇耐藥高劑量少次數(shù)給藥可避免耐藥氨基糖苷類第28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氨基糖苷類藥物每日一次給藥理論依據(jù)充分臨床療效不變或更好毒副反應少更具經(jīng)濟學價值氨基糖苷類第29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氟喹諾酮類的AUC24/MIC的比值(抗肺炎鏈球菌)抗菌藥劑量規(guī)程AUC24(ug·h/ml)CS肺炎球菌CR肺炎球菌MIC90(ug/ml)AUC24/MICMIC90(ug/ml)AUC24/MIC環(huán)丙沙星500mgbid142.007.016.008.0加替沙星400mgqd240.5048.08.0035.0吉米沙星400mg(320mg)qd60.0358.00.2540.0格帕沙星600mgqd100.2540.04.0015.0左氧氟沙星500mgqd351.0035.08.0033.0莫西沙星400mgqd150.2560.04.0050.0曲伐沙星200mgqd7.50.1262.54.0031.0氟喹諾酮類AUC/MIC的有效范圍30~55(Lacyetal.AntimicrobiolAgents&Chemotherapy)第30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藥動/藥效參數(shù)與左氟沙星治療白細胞減少癥小鼠肺炎鏈球菌感染的藥效的相關性

24小時AUC/MIC峰值/MIC血藥濃度大于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