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的外治_第1頁
皮膚病的外治_第2頁
皮膚病的外治_第3頁
皮膚病的外治_第4頁
皮膚病的外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皮膚病的外治第1頁/共38頁皮膚病治療

第2頁/共38頁外用藥物療法第3頁/共38頁(一)外用藥物介紹(按性能):第4頁/共38頁1.清潔劑:

用來清除皮損上的滲出物、鱗屑和痂等。常用的有:生理鹽水、1/8000PP、3%硼酸、植物油、液體石臘。第5頁/共38頁2.保護劑:

具有保護皮膚、防止外來刺激的作用。常用的有:氧化鋅粉、淀粉、植物油。第6頁/共38頁3.止癢劑:按作用機理可分為3類。

(1)清涼劑:用清涼感來轉(zhuǎn)移癢感。常用的

有“止癢三腦”,即0.5~2%薄荷

腦、1-2%樟腦、0.5~1%麝香

草腦。

(2)表皮麻醉劑:能麻醉表皮神經(jīng)從而達到

止癢。常用的有1%石炭酸、1%達克羅寧液、5-10%苯唑

卡因等,

(3)抗組胺藥及其它藥:常用的有3%非那

根及3%苯海拉明等。焦油類、

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等藥外用都有

明顯的止癢作用。第7頁/共38頁4.抗菌劑(消毒防腐劑):

指能殺滅或抑制細菌的藥物。皮膚科使用

的藥物甚多,常用有1~2%龍膽紫、0.1~0.3%利凡諾、1/8000PP、3%硼酸、1/2000新潔爾滅等。某些抗菌素如新霉素、

桿菌肽等常外用,四環(huán)素、紅霉素偶爾也

可外用。莫匹羅星(百多邦)和夫西地酸

是新開發(fā)的外用抗菌藥物,抗菌譜廣,作

用強大。第8頁/共38頁5.抗真菌劑:5~10%水楊酸、6~12%苯甲酸、2.5~5%碘酊、4-8%間苯二酚(雷

瑣辛)、5-10%硫磺、1%益康唑、3%克霉唑、1%聯(lián)苯芐唑、1%酮

康唑等,新藥還有1%特比奈芬。第9頁/共38頁6.抗病毒劑:0.5~1%碘苷、0.1%酞丁胺液、0.1~3%酞丁胺霜、2~3%無環(huán)鳥苷

霜等。第10頁/共38頁7.殺蟲劑:

具有殺滅疥螨、虱、蠕形螨等寄

生蟲的作用。常用者有關(guān)5~10%

硫磺、1%丙體六六六、2%甲硝

唑、50%百部酊等。第11頁/共38頁8.角質(zhì)促成劑:

指能促進角化過度的表皮角質(zhì)層恢復(fù)正常的外用藥,實質(zhì)是加快角質(zhì)層脫落,但仍然不被肉眼所見。此類藥有收縮血管、減輕炎性滲出和浸潤的作用。常用的有2~5%煤焦油或糠餾油、5~10%黑豆餾油、3%水楊酸、5-10%硫磺、0.1~1%蒽林等。第12頁/共38頁9.角質(zhì)松解劑:

能使角化過度的角質(zhì)層松軟解離而脫落的藥

物。此類藥促使角質(zhì)層脫落的力量比角質(zhì)促成劑強,使用者??梢娒撀涞慕琴|(zhì)層上皮。常用的有:5%水楊酸、5~10%乳酸、10%雷瑣辛、15%硫磺、20~40%尿素、0.01~0.1%全反維A酸等。第13頁/共38頁10.收斂劑:

能凝固蛋白質(zhì),減少創(chuàng)面滲出的外用藥物。常用的有0.2~0.5%醋酸鉛、3~5%醋酸鋁、0.5%硫酸銅或硫酸鋅等。第14頁/共38頁11.腐蝕劑:

有腐蝕作用,用于除去肉芽組織及贅生物,常用的有50%三氯醋酸、50%以上的硝酸銀、

純石炭酸等。第15頁/共38頁12.抗腫瘤劑:

皮膚科常用0.5~5%氟尿嘧啶(5-FU)。第16頁/共38頁13.遮光劑:

外用后能阻止紫外線的通過而具有防曬作用的藥物。常用的有

5%對氨基苯甲酸(PABA)、5%二氧化鈦等。第17頁/共38頁14.脫色劑:

此類藥能氧化黑色素或阻止黑色素生成,從而可減輕色素沉著,用于治療色素性皮膚病。常用的有3%氫醌、20%壬二酸、30%H2O2等。第18頁/共38頁15.外用皮質(zhì)激素:

有明顯的抗炎、抗過敏、止癢作用。是皮膚科用得非常廣的外用藥。但必須注意副作用。長期使用可引起局部皮膚色沉、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痤瘡及毛囊炎等。常用有1%氫化可的松、0.25~0.5%強的松龍、0.03%地塞米松、0.025~0.1%去炎松霜等。第19頁/共38頁(二).外用藥物的劑型:第20頁/共38頁第21頁/共38頁1.溶液(solution):

是藥物的水溶液,主要作濕敷用。臨床上常用開放性冷濕敷,具有散熱、消炎、止癢、清潔及減少滲液的作用。適用于急性有明顯滲液的皮膚炎性損害。如急性接觸性皮炎、急性濕疹、藥疹等。常用有:3%硼酸,1/8000PP,0.2~0.5%醋酸鉛。第22頁/共38頁2.振蕩劑(lotion)也稱為洗劑:

由不溶于水的粉劑(約30~50%)與水混合而成。有止癢、散熱、干燥及保護等作用,涂在皮膚上水份很快蒸發(fā),帶走很多熱量,粉附著性強能增大皮膚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之易于散熱。所以此劑型主要適用于無滲出的急性皮膚炎癥。

常用的有爐甘石洗劑、

復(fù)方硫磺洗劑等。

毛發(fā)部位不宜使用,以免結(jié)成團。第23頁/共38頁3.粉劑(powder):

外用固體藥物的細粉末形式。

作用于皮膚有干燥、保護、散熱的作用。

適用于沒有糜爛、滲出的急性炎性損害。

常用的有滑石粉、

氧化鋅粉、

爐甘石等。第24頁/共38頁4.油劑(oil):

用植物油或礦物油調(diào)入50%以下粉狀藥物而成的劑型。作用于皮膚有清潔、保護和潤滑作用。適用于無滲出或滲出很少的急性偏亞急性皮膚炎癥。

常用的有40%氧化鋅油等。第25頁/共38頁5.糊(泥)劑(paste):

是由半固態(tài)脂類如凡士林、羊毛脂等作為基質(zhì)加進25%~50%固體粉末配成的半固體膏劑。與軟膏相比糊劑含有較多粉劑,有一定的散熱和吸收水分作用。適用于亞急性皮膚炎癥。

一般是在凡士林中加入15%的氧化鋅、15%的滑石粉和10%的淀粉配成含粉量40%的基糊,然后加入少量的主藥如硫磺,水楊酸等就成為臨床上常用的硫磺糊、水楊酸糊等第26頁/共38頁6.軟膏(ointment):

皮膚科指用凡士林、單軟膏(植物油加蜂蠟)或動物脂肪等作為基質(zhì),加入總量25%以下的粉劑藥物配制成的膏劑。

與前面所講的劑型相比,軟膏滲透性強,能將藥物帶到皮膚深處,易于發(fā)揮所含藥物的性能。軟膏有保護創(chuàng)面、防止干裂的作用,且易于保存。

但軟膏中的油脂能防止水分蒸發(fā),阻礙散熱,使用后可使皮膚局部溫度增高,故不適用于急性皮膚炎癥。軟膏主要用于慢性皮膚炎癥,如慢性濕疹、神經(jīng)性皮炎等。

皮膚科臨床上使用的軟膏種類甚多。第27頁/共38頁7.乳劑(emulsion):

乳劑是油和水經(jīng)乳化而成的劑型。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油包水(W/O)乳劑,稱為脂,用于冬季及干燥皮膚;另一種是水包油(O/W)乳劑,稱為霜,用于油性皮膚的人,較易洗去。乳劑滲透性能較好,有保護、潤澤皮膚的作用。乳劑在劑型上附屬于軟膏,適應(yīng)癥與軟膏基本相同。主要外用于治療亞急性、慢性皮膚炎癥。第28頁/共38頁8.硬膏(plaster):

硬膏是指藥物溶于或混合于粘著性基質(zhì)中并涂布于裱背材料,如布、紙或有空塑料薄膜上而成的外用劑型。臨床上常用的橡皮膏就是硬膏。

硬膏適用于皮損肥厚無破損無滲出的苔蘚樣改變?nèi)缏詥渭冃蕴μ\、慢性濕疹等,禁用于糜爛滲出等病損。

常用的有氧化鋅橡皮硬膏、膚疾寧等。第29頁/共38頁9.酊劑(tincture)和醑劑(spiritus):

是指藥物的乙醇溶液。乙醇是一種很好的溶劑,且有殺菌止癢作用,皮膚科用得很多。

酊劑是不揮發(fā)物質(zhì)的乙醇溶液;

醑劑是揮發(fā)性物質(zhì)的乙醇溶液。

常用的有:

樟腦醑、

薄菏醑、

碘酊、

百部酊等。第30頁/共38頁10.皮膚滲透促進劑:

這類藥有2個特點,一是能溶解很多固體藥物,二是對皮膚有很強的滲透性,能將藥物帶入皮膚深層。常用的有40~60%二甲基亞砜、1~5%氮酮等

常用0.5%醋酸氫化可的松溶入40%二甲基亞砜溶液中外用于神經(jīng)性皮炎。第31頁/共38頁11.涂膜劑(film):

系高分子化合物成膜材料溶于有機溶媒或水中,再加入有治療作用的藥物而成。適用于慢性無滲出損害或角質(zhì)增生性損害,如慢性單純性苔蘚、雞眼、胼胝等。第32頁/共38頁12.氣霧劑(aerosol):

是在特制容器中注入藥液和壓縮或液化氣體,掀動閥門時藥液自動以霧狀噴出,均勻分布于病損處,簡便清潔。通常內(nèi)含抗生素或糖皮質(zhì)激素,可治療感染性或變態(tài)反應(yīng)性皮膚病第33頁/共38頁13.凝膠(gel)

是含有聚乙二醇、丙二醇、纖維素衍生物等物質(zhì)的半固體制劑,也稱透明軟膏。常用油2.5~10%過氧化苯甲酰等。第34頁/共38頁(三)外用藥物的治療原則:1.劑型選擇:

根據(jù)臨床癥狀及皮損特點選擇劑型。

對急性炎癥性皮損,僅有紅斑、丘疹而無糜爛時,可選用粉劑或振蕩劑;炎癥較重,出現(xiàn)糜爛且滲出較多時,可用溶液濕敷;有糜爛但滲出不多時可用油劑。亞急性炎癥性皮損滲出甚少者,用油劑或糊膏;如無糜爛而呈干燥脫屑者宜用乳劑或糊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