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制建筑的資料_第1頁
禮制建筑的資料_第2頁
禮制建筑的資料_第3頁
禮制建筑的資料_第4頁
禮制建筑的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禮制建筑的資料第1頁/共27頁一、壇、廟、宗祠類建筑1.壇“壇”《說文解字》解釋為“祭場”,原來是指在平坦的地面上用土堆筑的高臺。在我國古代,壇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祭祀,所以,就有了“祭壇”的名稱。第2頁/共27頁

唐代的圜丘(天壇)遺址(陜西西安)第3頁/共27頁明清天壇遺址全景(北京)第4頁/共27頁

明清天壇的祈年殿第5頁/共27頁明清日壇遺址(北京)第6頁/共27頁2.廟廟,是古代供祀祖宗的地方。古代對廟的規(guī)模有嚴格的等級限制。廟宇結(jié)構(gòu)有三個主要部分:即臺基、主體與屋頂。第7頁/共27頁山東曲阜文廟

第8頁/共27頁文廟大成殿第9頁/共27頁3.宗祠宗祠,又稱宗廟、祖祠、祖厝、祠堂。它是供設(shè)祖先的神主牌位、舉行祭祖活動的場所,又是從事家族宣傳、執(zhí)行族規(guī)家法、議事宴飲的地方。第10頁/共27頁安徽黃山鮑家祠堂--敦本堂第11頁/共27頁二、明堂

明堂,作為最獨特的禮制性建筑,是中國先秦時帝王會見諸侯、進行祭祀活動的場所,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后來衍生成諸多禮制功能的綜合體,“禮”的理想模式在明堂建筑中有充分的充分體現(xiàn)。第12頁/共27頁漢平帝明堂復(fù)原圖第13頁/共27頁三、陵墓建筑中國陵墓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而建;也有少數(shù)建造在平原上。陵園的布局大都是四周筑墻,四面開門,四角建造角樓。陵前建有甬道,甬道兩側(cè)有石人、石獸雕像,陵園內(nèi)松柏蒼翠、樹木森森,給人肅穆、寧靜之感。第14頁/共27頁秦始皇帝陵遺址(陜西臨潼)第15頁/共27頁

明長陵全景圖(北京昌平)第16頁/共27頁四、朝、堂朝,是宮城中帝王進行政務(wù)活動和禮儀慶典的行政區(qū),在于顯示帝王的唯我獨尊、顯示皇權(quán)的統(tǒng)一天下、顯示封建統(tǒng)治的江山永固,所以也泛指朝廷。第17頁/共27頁清故宮朝廷第18頁/共27頁堂,是滲透在第宅中的禮制性空間,是傳統(tǒng)第宅空間布局的核心和重點,家庭中的敬神祭祖、賓客相見、婚喪大典、節(jié)慶宴飲都在這里舉行,即民居中的堂屋。第19頁/共27頁江蘇周莊沈廳松茂堂第20頁/共27頁五、闕、華表、牌坊闕,一方面起著“標表”的作用,用來標示建筑組群的隆重性質(zhì)和等級名分,另一方面起著強化威儀的作用,有效地渲染建筑組群入口和神道的壯觀氣勢,唐宋以后演化成宮廷廣場的禮制性門樓。第21頁/共27頁四川雅安高頤闕第22頁/共27頁華表,兩漢時稱桓表,也稱為神道柱、石望柱、表、標、碣,起源于原始社會部落的圖騰柱子,以后演變?yōu)榱⒂趯m殿、亭隅、橋頭、墓前起標志作用的東西,是一種建筑化的儀仗,有效地起到表崇遵規(guī)、顯示隆重和強化威儀的作用。第23頁/共27頁北京天安門前華表第24頁/共27頁牌坊,是封建社會為表彰功勛、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jié)義所立的建筑物,多見于南方。也有一些宮觀寺廟以牌坊作為山門的,這種牌坊也稱牌樓,多見于北方,是一種門洞式紀念性建筑物,宣揚封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