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1第一課傳神寫照——中國人物畫
第一課時
本課屬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本課探討的重點是中國人物畫傳神寫照的獨特藝術傳統(tǒng)。精選的十幅作品,均為中國歷代
優(yōu)秀的人物畫作品。分別以“以形寫神、再現(xiàn)場景、表達感受、隱喻現(xiàn)實、見證歷史”為標題,
從寫實、寫意等角度予以介紹。讓學生在鑒賞過程中,了解人物畫作品的內(nèi)容、題材、表現(xiàn)手法
和藝術特點。
本課安排為2課時。
第一課時:重點介紹中國古代人物畫作品。以故事導入,在“七步詩人”曹植的夢境中感
受畫家顧愷之的以形傳神的繪畫功底;再走進南唐大臣韓熙載的家,引導學生在韓熙載的夜宴
中感受南唐末期宮廷官員的生活;最后將梁楷《潑墨仙人圖》與前兩幅作比較,使學生了解中
國古代人物畫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寫實與寫意),加深學生對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理解。
第二課時:重點介紹中國近現(xiàn)代人物畫作品。從一代繪畫大師徐悲鴻的奔馬開始說起,感受
畫家在繪畫中的真情寄寓.再通過油畫《開國大典》的賞析,回顧那段令中國人民難以忘卻并引
以為豪的歷史。
教學內(nèi)容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對中國歷代人物畫佳作的欣賞,初步了解我國人物畫以筆墨線條為主要
造型手段的繪畫特征和傳神寫照的藝術特色。
2。技能目標:通過賞析,提高鑒賞美的能力,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使學生初
步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對作品發(fā)表見解。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感受人物畫作品的藝術
美,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藝術和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
-1-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4.創(chuàng)造目標:通過欣賞、學習先賢的繪畫佳作,希望能繼續(xù)傳承、發(fā)揚光大,并古為今用,
勇于創(chuàng)新。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中國人物畫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中國人物畫傳神寫照的內(nèi)涵。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中國人物畫相關圖片及視頻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查找相關文字、圖片資料,可制成課件用于課堂展示交流.
教學過程與方法
■以形寫神
示例作品一:《洛神賦圖》
1?;拘畔ⅲ簴|晉,顧愷之(346~407),絹本,全卷27.1厘米×572。8厘米.
2.畫面內(nèi)容:畫作以具體生動的形象,完整地表現(xiàn)了賦中內(nèi)容。畫面中,紫色傘下站立的
就是曹植,他表情肅穆,雙眼凝望著水面,仿佛見到了思念已久、變成洛水女神的甄氏.遠處凌
波而來的洛水女神,衣帶飄逸,婉約動人。
3.構圖:顧愷之在這幅長卷的構圖上采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展現(xiàn)各種情景。畫中以人物為中
心,安排了各個場景,有分、有連、有起、有伏,洛神多次反復地以不同姿態(tài)出現(xiàn),給人以飄
浮、游離不定之感。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在空間和時間上給人一種不斷的“運動感"。
4.用線:顧愷之將中國畫以線造型的方法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用線緊動、連綿,如春蠶
吐絲,線條運轉優(yōu)美流暢,富有節(jié)奏。
5.設色:簡雅、清麗。
6。繪畫特色:該畫開創(chuàng)了中國美術史上繪畫與文學相結合的早期范例。畫家顧愷之將時間
和空間融為一體,將山水、花鳥、人物畫技巧薈萃一爐,詩情畫意,相映生輝。整幅畫面清晰地
-2-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體現(xiàn)出東晉時期的繪畫特色。
7。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該作品長近6米,是由多個故事
情節(jié)組成的類似連環(huán)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可采用分組分段賞析法進行局部欣賞,然后全班
交流。
示例作品二:《歷代帝王圖》
1。基本信息:唐代,閻立本(601~673),絹本,全卷51.3厘米×531厘米。
2。畫面內(nèi)容:畫中刻畫了歷史上漢代至隋代13位帝王的形象。這13位帝王按歷史順序
依次是:前漢昭帝劉弗陵、后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蜀照烈帝劉備、吳大帝孫權、晉武帝
司馬炎、北周武帝宇文邕、陳文帝陳蒨、陳廢帝陳伯宗、陳宣帝陳頊、陳后主陳叔寶、隋文帝
楊堅、隋煬帝楊廣。
3。構圖:畫中按等級森嚴的封建倫理觀念,處理人物的大小.
4。設色:受佛教藝術的影響,該畫用重色設色和暈染衣紋。
5.繪畫特色:通過對各個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畫,揭示出他們不同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
征.那些開朝建代之君,在畫家筆下都體現(xiàn)了王者氣度和偉麗儀范;而那些昏庸或亡國之君,則
呈現(xiàn)猥瑣庸腐之態(tài)。畫家用畫筆評判歷史,褒貶人物,揚善抑惡的態(tài)度十分鮮明。
6.教學方法:比較賞析。通過對人物畫《歷代帝王圖》中人物的比較,學生能夠形象地分
析并得出結論。畫家特別注意通過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畫來表現(xiàn)他們的內(nèi)心狀態(tài)與性格特征,同
時在構圖上用侍從襯托帝王的高大,讓學生理解古代人物畫通過人物比例的高大來顯示人物社
會地位的表現(xiàn)手法。
■再現(xiàn)場景
示例作品:《韓熙載夜宴圖》
1?;拘畔ⅲ何宕?,南唐,顧閎中(約910~980),絹本,28.7厘米×335.5厘米。
2。畫面內(nèi)容:這是一次韓府夜宴的全過程.全卷分聽樂、觀舞、休憩、清吹、告別五段。
-3-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3。構圖:以連環(huán)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每一段以一扇屏風
為自然隔界。采取了傳統(tǒng)的構圖方式,把不同時間中進行的活動組織在同一畫面上。在場景之間,
畫家非常巧妙地運用屏風、幾案、管弦樂器、床榻等器物,使之既有相互連接性,又有彼此分
離感。
4.繪畫特色:該作品構圖嚴謹精妙,用筆挺拔勁秀,用線遒勁流暢,設色濃重豐富,人物造
型生動傳神,是中國古代人物畫之杰作.
■表達感受
示例作品:《潑墨仙人圖》
1?;拘畔ⅲ耗纤?,梁楷,紙本,48.7厘米×27。7厘米.
2.畫面內(nèi)容:畫中仙人袒胸露懷,寬衣大肚,步履蹣跚,憨態(tài)可掬。那雙小眼睛醉意朦朧,
仿佛看透世間一切,嘴角邊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
3.用筆:與傳統(tǒng)的工筆描繪不同,該畫畫面上幾乎沒有對人物做嚴謹?shù)募毠?jié)刻畫,通體都
以潑灑般的淋漓水墨抒寫.
4。用墨:大片潑墨,渾重而清秀、粗獷而含蓄。
5。繪畫特色:筆簡神具、自然瀟灑,人物表情既頑皮可愛又莫測高深,仙人超凡脫俗又不
失幽默詼諧的形象活靈活現(xiàn)。絕妙地表現(xiàn)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難得糊涂的精神狀態(tài)和性格特征。
6。教法建議:美術作品的形式包括多方面的元素,如線條、色彩、材料、構圖等。梁楷的
《潑墨仙人圖》可從美術作品的構成形式和墨色的運用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探究。
■隱喻現(xiàn)實
一、新課導入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國時期“七步成詩"的才子曹植,
夢中在洛水與洛神相會,醒來之后寫下千古名篇《洛神賦》。東晉畫家顧愷之的畫作《洛神賦
-4-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圖》即取材于此.
二、新授課程
(一)欣賞感悟
多媒體課件放映《洛神賦圖》。
1。看(畫面內(nèi)容):畫作以具體生動的形象,完整地表現(xiàn)了賦中內(nèi)容.
2。析(繪畫特色):全圖以人物活動為中心,將繪畫藝術與歷史的美學融為一體,向我們
形象生動地講述了那個真摯純潔而又凄美感人的愛情故事。
(二)發(fā)展探究
走出三國曹植的夢境,現(xiàn)在讓我們走進南唐韓熙載的家中,欣賞正在他家舉行的“夜宴”。
多媒體課件放映《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夜宴圖》是中國畫史上的名作,它以連環(huán)長卷的方
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全卷分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風為自然隔界。
1??矗ó嬅鎯?nèi)容):分段欣賞聽樂、觀舞、休憩、清吹、告別。
2.看(人物塑造):觀察主、客的不同表情,分析主、客的不同心理。
課件放映圖片,觀察對比韓熙載在五個不同場景中的臉部表情,解析韓熙載的內(nèi)心矛盾.
3。思考交流:為什么韓熙載郁郁寡歡?
看:視頻播放南唐時代背景(國寶檔案)。
說:講解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想:思考南唐危難之際,為什么韓熙載還經(jīng)常夜宴賓客,歌舞升平?
(三)深入發(fā)展
課件放映《洛神賦圖》《韓熙載夜宴圖》及《潑墨仙人圖》。
1??矗簩W生觀察它們在用筆、用墨和表現(xiàn)技法上的不同(前兩者為寫實,后者為寫意)。
2.析:《潑墨仙人圖》用筆用墨的技巧及繪畫效果。用筆:與傳統(tǒng)的工筆描繪不同,該畫
畫面上幾乎沒有對人物做嚴謹?shù)募毠?jié)刻畫,通體都以潑灑般的淋漓水墨抒寫。
-5-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用墨:大片潑墨,渾重而清秀、粗獷而含蓄。
三、課堂拓展
《韓熙載夜宴圖》既有繪畫價值,又有文物價值。查找相關資料,對《韓熙載夜宴圖》的
歷史文物價值和杰出藝術成就做一些探究。寫一篇研究性的小文章,并在課堂上與同學交流。
2第一課傳神寫照——中國人物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線條是中國畫的主要造型手段。中國古代人物畫,不僅僅滿足于外形的相似,更著重于人物
性格和內(nèi)心世界的揭示,即傳神。中國古代畫家,由于以毛筆為主要工具,筆墨線條為主要造
型手段,所以不同于西方畫家用油畫表現(xiàn)人物的體積與明暗。而現(xiàn)代的中國人物畫,在深入研
究傳統(tǒng)的同時,也廣泛吸收著外來的繪畫技巧,表現(xiàn)新的時代生活。
二、發(fā)展探究
在中國,畫家徐悲鴻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他曾經(jīng)畫過千姿百態(tài)的馬,他的有關馬的作
品同樣享有盛名。
示例作品:《九方皋》
1?;拘畔ⅲ含F(xiàn)代,徐悲鴻(1895—1953),351厘米×138厘米.
2.畫面內(nèi)容:該畫生動地塑造了一位樸實、智慧的勞動者──九方皋的形象。他微舉著頭,
-6-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腰板硬實,目光炯炯,全神貫注地查看眼前這匹不同凡響的駿馬……那匹黑色雌馬因為遇見知己
而發(fā)出快樂的嘶鳴,揚起蹄子躍躍欲試。九方皋身后的兩個無賴,不懂馬的好壞卻盛氣凌人,他
們可卑的氣勢反襯出九方皋的沉著、鎮(zhèn)定與豁達。
3.取材背景:中國畫《九方皋》是畫家七易其稿之作.作品取材于民間故事《九方皋相馬》。
春秋時期,善于相馬的伯樂向秦穆公推薦九方皋去尋千里馬,三個月后,九方皋帶馬來復命,卻
說不出馬的雌雄、顏色,伯樂卻贊嘆九方皋注重的不是馬的皮毛外貌,而是馬的內(nèi)在精神與品
質,秦穆公牽來一試,果然是天下少有。
4.繪畫特色:《九方皋》代表了20世紀初期中國人物畫的最高水平,可以與蔣兆和的《流
民圖》相媲美。首先是意境真實,氣息高古;其次是構圖布局主次、虛實相得益彰;再者,人與
馬造型嚴謹而生動,概括而傳神,且衣冠器物“合乎古制”,設色古雅質樸。
5.教法建議:《女媧補天圖》《九方皋》兩幅作品均取材于傳說故事,畫家均借畫喻情.
引導學生在欣賞中,思考畫家為什么要這么畫,它有什么特殊意義?通過交流探究,更深層次地理
解作品。
■見證歷史
示例作品:《開國大典》
1?;拘畔ⅲ河彤嫞N?1914~1973)。
2。繪畫內(nèi)容:描繪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時天安門國
慶典禮的盛況。場面恢宏,喜慶熱烈。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人神采奕奕、氣度不凡。天安門
城樓金碧輝煌.
3。色彩:鮮艷明快.藍天、白云、紅燈、紅柱,體現(xiàn)了中國藝術的精神和審美理想.
4.表現(xiàn)技法:運用了西方油畫的表現(xiàn)手法進行嚴謹?shù)膶憣嵜枥L,同時借鑒了民間美術和傳
統(tǒng)工筆重彩的表現(xiàn)手法.使藍天與地毯、紅柱子、紅燈籠及紅旗等形成強烈的對比,增加了節(jié)日
的喜慶氣氛.
-7-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5。藝術特色:在寫實手法的描繪中,畫家又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加工。如透視和光影的處理
都沒有嚴格地按西方寫實繪畫中的素描要求,在畫面的右側部位減去一根廊柱;抬高了燈籠,
看到廣場上的群眾、紅旗,烘托出隆重熱烈的慶典氣氛;拉開了毛主席與各位首長的距離,人群、
扶欄的透視線與燈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這些都是為了適應并強化畫
面主題和總體的需要,同時也符合中國人民的審美情趣。
6。教學方法:董希文的《開國大典》表現(xiàn)了新中國成立的宏偉壯闊的場面,再現(xiàn)了“中
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劃時代的瞬間,是現(xiàn)實主義油畫的經(jīng)典之作。
開國大典發(fā)生的時代與現(xiàn)在學生所處的時代已經(jīng)遙遠,學生對這段歷史也不甚熟悉,這對
理解該作品造成了一定難度??蓢L試用創(chuàng)設情境對比的方式進行作品賞析。將記錄當時史實的
相關影片做一回放,再將記錄當時史實的相關照片與作品對照,最后運用提供的相關藝術處理
技巧的資料加以分析,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歷史,也更便于學生理解和領會《開國大典》的創(chuàng)作
之精妙。
1。課件放映徐悲鴻《馬》的系列作品若干幅。
看:作品圖例.
想:徐悲鴻為什么喜愛畫馬?借馬以言志.抗日戰(zhàn)爭期間,他畫馬以抒發(fā)其殺敵救國的熱情。
建國后他筆下的馬矯健英武,豪氣逼人,意在激發(fā)人民建設祖國、勇往直前.他畫的奔馬,昂首
揚尾,氣宇軒昂,所向無敵。有一馬當先,萬馬奔騰之勢,是新中國形象的寫照。徐悲鴻說:“我
畫馬,其實也牽著思想的馬.只要出筆,便會情動于衷?!闭蛉绱?紙上筆端,那些自由的馬,
才能揚起千里飛沙、萬里風塵,從思想深處呼嘯而出.
2。課件放映作品《九方皋》。
想:徐悲鴻筆下的馬,從來不戴韁轡,只有《九方皋》這幅畫中的黑色雌馬,例外地戴上韁
轡,這是為什么?“馬也和人一樣,愿為知己者用,不愿為昏庸者制?!?/p>
析:畫家借作品想表現(xiàn)怎樣的情感?借古喻今,對舊社會埋沒人才給予針砭,對昏庸誤國
-8-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的國民黨統(tǒng)治者進行鞭撻。
三、深入研究
1.課件播放視頻《開國大典》片段,再現(xiàn)開國大典歷史.
2。課件放映關于《開國大典》的油畫作品和攝影作品各一張。
欣賞思考:學生參看教材,分小組討論兩者的差別。
討論交流:學生發(fā)表討論結果。
3。教師分析總結油畫《開國大典》的藝術特色:
運用了油畫表現(xiàn)手法,強調(diào)了空間感;拉開了毛主席與各位首長的距離,人群、扶欄的透
視線與燈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
減少了近處的廊柱,抬高了燈籠,看到廣場上的群眾、紅旗,烘托出隆重熱烈的慶典氣氛;
藍天、白云、紅燈、紅柱,色彩鮮艷明快;
主席臺上的菊花表現(xiàn)出“十一"正值金秋豐收季節(jié)。
4.師生討論總結:藝術家大膽而高超的繪畫構圖技巧體現(xiàn)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藝術不是生
活毫不走樣的“復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備份。如果說生活是藝術的原型,那么藝術則是生
活的升華。藝術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四、拓展思考
中國人物畫如何繼承和發(fā)展?寫一篇研究性的小文章,并在課堂上與同學交流。
相關鏈接
◆畫家檔案
1。顧愷之(346~407),原名長康,字虎頭,江蘇無錫人,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博學多才,
擅文學,工詩賦,喜書法,尤工繪畫。時人稱他“才絕、畫絕、癡絕”,和陸探微、張僧繇合稱
“六朝三杰”。他精通畫論,在繪畫理論方面也卓有建樹,著名論著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贊》
《畫云臺山記》等。
-9-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他提出的“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藝術主張,成為中國繪畫的基本理論。代表作品有
《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等.
2。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詳,祖籍山東,南渡后流寓錢塘(今杭州).他是名滿中日的
大書法家,曾于南宋寧宗擔任畫院待詔。這是最高級別的宮廷畫師,皇帝曾特別賜給金帶,是
畫院最高的榮譽,但他卻不想受制于他人,把金帶掛在院中,飄然而去。梁楷喜好飲酒,酒后的
行為不拘禮法,人稱是“梁風(瘋)子”.梁楷傳世的作品有《六祖伐竹圖》《李白行吟圖》《潑
墨仙人圖》等。
3。徐悲鴻(1895~1953),現(xiàn)代繪畫藝術大師,江蘇宜興人.四歲入塾,跟隨父親徐達章學
習詩文書畫。先后留日、法,游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后任上海南國
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3年起,徐悲鴻先后在
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英國、德國、蘇聯(lián)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他長于國畫、油畫,
尤擅素描,造詣極深。平生積極從事美術教育事業(yè),為中國美術事業(yè)發(fā)展鞠躬盡粹,培育了不
少優(yōu)秀人才。1953年卒于北京,年僅59歲。
3第二課關注你、我、他
第一課時
課型:造型表現(xiàn)
-10-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能說出身邊人物和藝術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對特征的社會屬性有一定的了
解。
(2)了解表現(xiàn)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夠大膽地運用某種造型方法表現(xiàn)同學的特征。
(3)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發(fā)展具有個性的表現(xiàn)能力.4)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尊重他
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人物的臉型和表情
教學難點:人物肖像畫的表現(xiàn)
教具準備:具有各種特征的人物肖像畫和攝影作品以及有關人物肖像描寫的其他材料(如文
學作品中的肖像描寫),多媒體教學設備等
學具準備:繪畫工具等
課時:2課時
一、游戲導入
(教師事先把學生準備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個小箱子里)同學們,今天我們做一個游
戲,游戲的名稱是:猜猜“他”是誰學生每人從箱子里拿一張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誰?同
學們,在剛才的游戲中,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沒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誰,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
(我們剛進初中,有些同學不熟悉)那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互相認識一下.
(板書:你、我、他)
二、描述特征
(1)說說“他”的特征
(2)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說說“他”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仔細觀察,“他”有哪些比較明顯的特征?(如臉型、五官、發(fā)式等)
(4)說說“我"的特征
-11-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每個人對自己都應該有一定的了解,誰能用較簡潔的語言準確地說出自己的特征。(如臉
型、五官、性格等)
三、說說藝術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1、《蒙娜?麗薩》
(1)出示藝術作品
(2)學生觀察、體驗、討論人物特征
(3)教師簡單介紹達?芬奇、《蒙娜麗薩》
(4)學生說說感受、特征,教師總結。
(5)看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簡單的介紹。
2、《凡?高自畫像》
(1)出示藝術作品
(2)學生觀察、體驗、討論、猜想人物特征
(3)教師簡單介紹凡高,增加學生對凡高及其作品的認識。
(4)學生說說特征,教師總結。
3、畢加索的人物肖像畫
4、現(xiàn)代版的《蒙娜?麗薩》
5、探索
比較剛才所看的作品,想想: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這又與什么有關呢?
學生討論、猜想.
教師總結:這主要跟攝影術的發(fā)明有關。在攝影術發(fā)明以前,像國王、王后、富商這樣的
重要人物都要通過雇傭畫家來為他們畫肖像.這些肖像充滿了他們生活的線索,人們能從華麗的
服裝或是嚴謹?shù)闹品峡闯霰划嬚叩纳矸?。攝影術發(fā)明以后,畫家們開始認為逼真地再現(xiàn)人物肖
像是沒有意義的,所以開始思考創(chuàng)作肖像畫的新方法。他們開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尋常的方
-12-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式來表達人類的情感和思緒.這就是肖像畫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現(xiàn)手段
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說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過人物的哪個方面表現(xiàn)出來呢?
(人物頭部)
人物頭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狀態(tài),還有性格特征。人物頭部
的特征主要是通過臉型、五官、和發(fā)式來表現(xiàn)出來的,而藝術作品又往往通過人物面部的刻畫
來揭示人的內(nèi)心世界,突出表現(xiàn)某一主題。
臉型
你屬于什么臉型?(如國字臉、瓜子臉等)教師出示幾種常見的臉型
請學生說說各種不同的臉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結:畫人物頭部時,我們應該先整體把握人物的臉型,再去刻劃人物的五官。
表情
同學們,你們“哭過”、“笑過”、“怒過”、“樂過”、“驚喜過"嗎?
請幾名學生上臺來表演“哭、笑、怒、樂、驚”的表情。其他同學仔細觀察,相互討論:
人物表情主要是通過五官中的哪些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怎么變?
每組同學選取一種表情用簡筆畫的形式將它畫下來,并派一名同學到黑板上畫。
請學生逐個分析剛才所畫的表情,畫得如何?有沒有將表情特征畫下來?沒有的,如何
改?
教師總結:人物表情主要是通過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變化來實現(xiàn)的.(出示各種表情圖
片,說清每種表情的變化規(guī)律)
感知人體比例、結構探索:頭部比例——三停五眼
A、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內(nèi)成員之間互相“測量”“三停五眼"并記下大體的結果。
B、請學生說一說剛才測量的結果。
-13-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C、教師出示圖片,并進行總結。
感知人體比例、結構(教師出示圖片,并進行簡介)
A、人體比例——立七、坐五、蹲三半
B、人體結構——學生用手摸摸自己的臉,感覺一下自己的肌肉和骨骼
出示人體肌肉和骨骼圖
過渡:剛才,我們重點學習了人物的臉型與表情,現(xiàn)在我們來嘗試一下為自己或同學畫一張
肖像。在畫肖像之前,我們感受一下畫家們是如何捕捉和表現(xiàn)人物特征的.
五、臨摹練習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或擅長的表現(xiàn)方法來選擇一幅肖像畫(可以是書上,也可以是學生自
己準備的)進行臨摹。
仔細觀察你所選的肖像畫,把人物特征用簡潔的言語寫在作業(yè)上。
六、引導評價
你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臨摹出畫中人物的神情嗎?
你所臨摹的畫是否得到老師或同學的認可?
七、課后延伸
請大家課后去搜集與本課有關的資料(如圖片、文字等),存入學習檔案袋,并與同學交流
感受。
搜集羅中立《父親》相關資料。
嘗試觀察和描繪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人物,看看他們有什么特征?你認為還
有哪些方面可以體現(xiàn)人物特征?
-14-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4第二課關注你、我、他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交流導入
1、展示學生搜集的資料。
2、請個別學生說說自己的搜集過程和感受。3、欣賞羅中立《父親》。
三、授新
1、看“圖”寫“話"
(1)出示趙延年的版畫《魯迅像》《阿Q像》。
(2)學生仔細觀察、體驗。
(3)各小組任選其一,寫100個字左右的肖像描寫。
(4)小組派代表讀一下,其他小組學生進行評說.
2、看“話”畫“圖"
教師出示一段人物肖像描寫,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想象,畫一幅人物肖像畫。(3分鐘左
右)
肖像描寫: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
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創(chuàng)作的肖像畫,學生教師進行點評。
3、表現(xiàn)方法
結合圖例,簡單介紹一下油畫、版畫、國畫、素描等表現(xiàn)方法及其優(yōu)勢。(如有學生了解的,
請學生向其他學生作介紹)
-15-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4、漫畫在人物特征表現(xiàn)中的特殊作用出示漫畫作品。學生自己體驗、討論。說說漫
畫的特點(夸張).
5、特征的把握
通過對人物形象整體特征的把握,并恰當?shù)貜娀毑刻卣鳎苌鷦拥乇憩F(xiàn)出人物的性格、情
緒、年齡和職業(yè)等.
四、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嘗試為同學畫一幅肖像畫
(1)仔細觀察人物特征.
(2)選擇任何一種表現(xiàn)方法創(chuàng)作肖像畫.
(3)可以畫正面,也可以畫側面.
(4)鼓勵適當運用夸張和變形的手法來表現(xiàn)對象特征。
(5)在所畫的肖像畫旁寫上所畫對象的姓名和你表現(xiàn)他的哪些特征。
五、引導評價
(1)能否通過學習活動加強與同學的交流,并和同學建立友好的關系?
(2)能否將人物特征生動地表現(xiàn)在畫面上?對自己所表現(xiàn)的人物是否滿意?被表現(xiàn)的人
物(同學)是否滿意?
(3)和同學一起討論他們的作業(yè),詢問他們對這樣的學習活動的感受,并鼓勵他們提出
自己的不同看法。
(4)同學和老師如何評價你的作品?
(5)請?zhí)顚懞迷u價表,并存入學習檔案袋。
-16-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5第三課在臨摹中感受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變體畫”的探索空間,掌握人物身體比例,借助名畫的形式表達自己對生
活的感受.
技能目標:嘗試臨摹古典繪畫作品,通過對大師作品的添加、改畫,了解古典大師的技法、
風格,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情意目標:感悟變體畫中的創(chuàng)作行為,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fā)展。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變體畫"的探索-—構圖的改變、角度的改變、色調(diào)的改變等。
教學難點:變體畫探索中的自我表現(xiàn)及個性發(fā)展。
三、教學準備:
名畫圖片、牛皮紙、畫筆、顏料、教學課件四、教學內(nèi)容要點:
臨摹教學方法作為傳統(tǒng)教學方法,早在文藝復興時代的初期便已使用,流傳至今。臨摹是
通過深入研究,找到大師的別樣之處,更好地理解、領悟、掌握原作。在盧浮宮及其他許多博
物館內(nèi),都收藏著魯本斯、畢加索等大師的臨摹作品。
大師對臨摹的解讀:
德拉克羅瓦說過:“臨摹可以使有成就者輕易地獲得成功!”
齊白石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目的是“學”而不是“像",不在于臨摹得“真”而在
于理解得“透”。
臨摹是一種思索,臨摹是一種比較,臨摹是一種記憶。
注意觀察一些畫家的個人風格,都能看到前輩大師的影子,這就是他們在繼承前輩的大師的
基礎之上又有了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從而形成了自己的個人風格。
-17-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頭與人體的比例歸納為幾句話:站七、坐五、蹲三半;頭一、肩二、身三頭。變體畫就
是把一幅原有的作品改變作畫的方法,改變作畫的工具,改變一點畫面的內(nèi)容,所畫出的新作
品就是變體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出示米勒和凡·高的同名作品《第一步》,通過考學生眼力的方法提出問題:這兩幅作
品,你知道分別出自哪兩位畫家之手?這兩幅畫之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教師:我們平時學畫都有
過臨摹,大師也不例外。法國畫家德加多次去意大利臨摹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在盧浮宮及其
他博物館內(nèi),都收藏著魯本斯、畢加索等大師的臨摹作品.讓我們沿著前輩大師的影子,去感受
他們臨摹的人物畫??
揭示課題:在臨摹中感受。
(二)新授
1。教師:我們要臨摹大師的作品,首先要學習他們的觀察人物的方法。當我們所畫的人
物看起來不太滿意時,可能是人物頭部與整個身體相比不和諧.我們一起來尋找法國畫家德加筆
下的舞女的身體比例。
學生:估計6-7個頭部的高度.
教師:亞洲人的身體通常是七個半頭部的高度。為了便于記憶和應用,人們將頭與人體的
比例歸納為幾句話:站七、坐五、蹲三半;頭一、肩二、身三頭;臂三、腿四、足一頭。立姿手
臂下垂時,指尖位置在大腿二分一處。
2。教師:那么運動中人的身體是如何變化的呢?你能找到她的重心線和動態(tài)線嗎?教
師引導學生分析“溜冰者"的重心線及動態(tài)線。
3.探究分析——我們臨摹大師的作品也是為了學習技法或風格。
(1)對比分析《播種者》,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播種者形象?你找到兩位大師作品的相同點和
-18-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不同點在哪里?
教師小結:《播種者》穿著大木靴,腰掛種子袋,一面右手撒種子,一面重復地一步步向
前走。兩個貼近土地的畫家,米勒用一種雕塑般的單純而簡練的形象讓作品充滿了生活內(nèi)涵;凡
高多次以“播種者”為主題作畫,可見凡·高對米勒的敬仰終生未改。(從表現(xiàn)方法、風格等方
面分析兩件作品)
(2)出示凡·高另外幾幅《播種者》作品,考考學生的想象力:凡·高臨摹米勒的作品只
是在復制、模仿嗎?為什么?進一步探究,揭示“變體畫”概念。
變體畫:畫家對同一畫題,用幾種不同的構圖、表現(xiàn)方式加以處理,充分體現(xiàn)主題思想.變
體畫的空間很大,可以有構圖的改變、角度的改變、造型的改變、色調(diào)的改變、工具的改變,
也可以是畫質上的改變和內(nèi)容上的一點改變。
4.驗證大師筆下變體畫特點。
藝術家都具有各自的繪畫風格,經(jīng)過自我表現(xiàn),其畫筆下的人物都重新有了新的生命.出
示作品《酣睡的收割者全家》和《午休》,考考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凡·高在臨摹米勒作品的時候
保留了什么?改變了什么?畢加索在臨摹米勒作品的時候保留了什么?又改變了什么?(學生
先后圍繞兩組作品藝術特點,結合變體畫概念找出作品的風格差異,為后面臨摹畫家作品埋下
伏筆。)
米勒:其作品中則呈現(xiàn)了一種安謐祥和的生命感受,作品以農(nóng)村生活為原貌進行創(chuàng)作,注意
了農(nóng)民勞作后休息時的具體細節(jié),使作品充滿生活內(nèi)涵,具有一種精神構思與鄉(xiāng)村品質。
凡·高:一生都對米勒崇拜備至。米勒對大地耕耘者純樸的頌歌,唱徹了凡·高整個藝術生
涯。陽光里的大自然,樸素的風景,長滿莊稼的田地,燦爛的野花,村舍,以及身邊尋常和勤苦
的百姓們。1890年1月,凡·高在圣雷米復制《午休》,男子和婦女的睡姿反映甜蜜的夢想,牛和
馬遠距離地享受著中午的安靜、溫暖.畫家巧妙地運用身體語言傳達出畫里人物的心情,突顯意
圖。
-19-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畢加索:畫中的人物,都十分壯碩健康,充滿自然的力與美,原始而奔放。在嚴謹?shù)脑煨椭?
用夸張的手法表達宏偉磅礴的氣氛.
教師小結:由此看來,我們臨摹大師作品可以抽取一種元素進行改變,也可以只保留某些
元素,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現(xiàn),讓臨摹學習變成創(chuàng)作行為。
5。如何完成變體畫
學生參觀微型畫展,在其他班級學生臨摹或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感受他們繪畫的表現(xiàn)方法,激發(fā)
學生創(chuàng)作的愿望。
教師在牛皮紙上示范德加的《系鞋帶的舞女》(素描),讓學生掌握臨摹人物全身畫的基
本過程:
(1)線條造型,構圖要適中,把握人物比例,抓住重心線和動態(tài)線;
(2)用炭筆鋪上明暗調(diào)子,根據(jù)光線需要不斷調(diào)整;
(3)用白色粉筆結合個人風格增加畫面對比度,增強質感。
接著通過視頻讓學生了解變體畫《沙灘上奔跑的女人》(色彩)的創(chuàng)作方法。
6.分組作業(yè)
根據(jù)《播種者》等作品進行一幅變體畫練習。
基本要求:改變構圖,保留大師作品中的其他元素,進行臨摹。
個性要求:在大師作品中抽取任何一種元素進行改變,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現(xiàn)。
7.展示評價
五、學生展示自己的臨摹作品,互評及教師點評.同學交流臨摹的體會,是對課程的回顧,
回顧交流中加深了對繪畫過程的理解,鞏固知識要點,加強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作意識.
-20-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6第四課動感生活
第一課時
生活中人們忙碌或悠閑的身影構成了我們的動感生活,教材通過各種風格的作品,使學生感
受動態(tài)人物的藝術魅力,引導學生從觀察動態(tài)開始,以速寫為手段記錄生活中的精彩瞬間。學
會從各種途徑獲取速寫資源,在把握住人物大體動態(tài)的描繪后嘗試進行有主題的人物創(chuàng)作。課程
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學生自己的生活體驗出發(fā),展開研究人體的結構和動態(tài)變化的規(guī)律,探
索人體運動的特征和繪畫的各種語言,借助各種風格的人物畫作品找到適合自己的表現(xiàn)方式與
表現(xiàn)內(nèi)容。在學習中感受畫動態(tài)人物的無窮樂趣,更使我們進一步體會生活的多姿多彩。
一、教學路徑
觀察──生活中到處都是人們忙忙碌碌的身影,辛勤勞作、努力學習、運動休閑。在豐富
多彩的生活中觀察各種狀態(tài)人物的動作變化,使我們了解身體運動時的動態(tài)特征和結構特征,
發(fā)現(xiàn)生活的多姿多彩。
發(fā)現(xiàn)──用速寫的手法可以快速地記錄下生活中的精彩瞬間.速寫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水
彩的、線條的,也可以是塊面與線結合的,我們可以從真實的生活中獲得速寫的素材,也可以
在報紙、雜志及影像作品中捕捉精彩的瞬間,鍛煉我們的人物造型能力。
體驗──運用速寫的方法,借助動態(tài)線,嘗試快速畫出身邊同學的各種動態(tài)。
研究──通過經(jīng)典作品的研究,進行有主題、有場境的人物創(chuàng)作分析。
創(chuàng)作──十四五歲,好動的年齡,如花燦爛、美麗。選定某一主題,運用線條、色彩,或
寫實或裝飾的畫法,創(chuàng)作一幅描寫我們動態(tài)生活的作品。
教學內(nèi)容
一、教學目標:認知目標:欣賞不同風格的動態(tài)人物畫作品,體會繪畫人物的神韻和不同
-21-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風格作品的藝術魅力。通過對人體運動時具體結構變化的研究和探索,初步了解人體結構、
比例、動態(tài)的基本知識,感受人體結構、動態(tài)美。
技能目標:選定某一主題,運用線條、色彩,或寫實或裝飾的畫法,創(chuàng)作一幅描寫我們動
態(tài)生活的作品.
情感目標:通過動態(tài)人物的學習,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體會人物畫的藝術魅力,熱愛生活,
關注身邊的人。
二、教學重點:感受人體的運動美,體會人物的神韻和不同風格作品的藝術魅力。并學會借
助動態(tài)線快速描繪人物,有主題地進行創(chuàng)作.
教學難點:運用一定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有主題地創(chuàng)作動態(tài)人物作品。
三、教學要點
速寫:速寫是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用簡練的線條,概括、扼要、準確地將自己所感受到的藝術
形象,描寫下來的一種繪畫方式??焖俚夭蹲缴钪芯实乃查g,借助報紙上的照片、雜志上的
插圖,以及影視中的圖像,抓住動作特點,用線條或色塊快速記錄,鍛煉我們捕捉動態(tài)的能力.畫
速寫時,通過眼睛去看的同時,調(diào)動所掌握的知識和其他的感官:聽覺、嗅覺和觸覺──以及
自己多年積累的感受。如果僅僅靠眼睛,它們有時會錯誤地引導我們。
動態(tài)人物的創(chuàng)意:抓住動態(tài)人物的特點,運用合適的方法(可以是寫實也可以裝飾的),完
成有主題、有場景、有故事的動態(tài)人物作品。
人體動態(tài)的基本特征:人體由于重心、重心線和支撐面的變化,產(chǎn)生出不同的人體動態(tài).可
分為三種類型:立蹲與坐臥、走跑與推拉、跳躍與游弋。
人體概況: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可分為頭、軀干、上肢、下肢四個部分。頭部分為腦顱
和面顱兩部分。腦顱位于眉以上至后腦;面顱位于眉以下,形成面部輪廓。軀干分為頸、胸、腹、
背、腰五個部分.上肢分為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等部分。下肢分為髖、大腿、膝、小腿、
踝、足等部分。動態(tài)線是人體中表現(xiàn)動作特征的主線。動態(tài)線一般表現(xiàn)在人體動作中大的體積
-22-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變化關系上。人物側面時,動態(tài)線往往體現(xiàn)在外輪廓的一側;當人物正面時,動態(tài)線會突出脊
椎和四肢的變化.抓住動態(tài)線對于畫好動態(tài)速寫是至關重要的。
畫動態(tài)線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動態(tài)線是由人體動作變化產(chǎn)生的,是外形上最明顯、衣服與身體貼得較緊的部位。
2.畫動態(tài)線時,要抓住大的部位,抓關鍵的動勢并注意動態(tài)的重心。
3。動態(tài)線是非常簡練的線條,要根據(jù)動作的復雜程度決定動態(tài)線的多少,在每個動作中,
主要的動態(tài)線僅有一條,其他的是動態(tài)輔助線。
4.抓住人體各個關鍵部位的結構關系,如頭與肩、手臂與軀干、骨盆與腿、大腿與小腿的
關節(jié)和小腿與腳的結合處。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欣賞與嘗試
1.通過欣賞亨利摩爾的一組《做作業(yè)的女孩》,大家用語言描述畫中女孩的情景.
2.師生一起欣賞《逛街》《端著一籃石頭的男孩》等作品,發(fā)現(xiàn)用速寫的手法不僅展現(xiàn)
了身體運動的變化、畫中人的情緒與生活狀態(tài),也揭示了畫家的思想.
3。師生一起用速寫的手法,選擇身邊的同學,初步嘗試描繪同學的瞬間動作。
4.在自我嘗試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各自遇到的困難與問題。
活動二:尋找與發(fā)現(xiàn)
報紙上的照片、雜志上的插圖以及影視中的影像都是我們速寫的資源。
1.回憶所學知識關于人體比例和動態(tài)的基本規(guī)律。
2。師生討論:如何捕捉精彩的瞬間?描繪動態(tài)的人物注重的是形體還是運動的感覺呢?什
么樣的表達方式最適合自己呢?
3。帶著問題共同欣賞各種風格與主題的動態(tài)人物速寫作品。
4.師生重點研究分析《電視中的拳擊比賽》,發(fā)現(xiàn)一:作者把人物當成移動的影子,分
-23-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成幾塊變化的形狀,靠近分開,再隨性加畫伸縮的拳腳,用線和塊面相結合,抓住快速的印象,
完成了這一組生動有氣勢的拳擊比賽.發(fā)現(xiàn)二:我們要畫的不僅僅是這個東西像什么,還要關注
它在做什么,要去感受形體產(chǎn)生的各種動作。
5。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欣賞學習其他名家的作品,并派代表向全班介紹.
活動三:構思與創(chuàng)作
1.先確定描繪的內(nèi)容和主題。以身邊同學為對象或根據(jù)生活照片畫出動態(tài)人物,也可以
以運動場上的同學為描繪對象。
2。討論表達的方式方法,可以獨立完成某個瞬間,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將動態(tài)組合為
有趣的畫面合作完成.
3。抓住自己的感受進行人物速寫與創(chuàng)作。
活動四:展評與交流舉行作品發(fā)布會,展示各自的作品并交流心得。
活動五:拓展與延伸十四五歲,正是好動的年齡,我們奔跑、我們跳躍,到處是我們青春
的身影.關注生活,關注生活中快樂的身影.
7第四課動感生活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人體運動時具體結構變化的研究和探索,學生從中獲得新知,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
-24-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研究性學習習慣。
2通過欣賞提高學生線造型的審美鑒賞能力,增強對藝術的熱愛。
3初步學習用速寫這種藝術語言,較為生動地表現(xiàn)人的多種運動狀態(tài)。并在這種藝術體
驗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二、教學重點:
(1)通過啟發(fā)式教學,使學生了解運動中人的結構特征,并了解動勢線在速寫中的作用。
(2)研究、學習名家名作中速寫人物的造型表現(xiàn)手法,初步學會用速寫的藝術形式塑造人
物.
教學難點:感受人的運動美,通過一系列手段探知人的運動結構特點,并學會借助動勢線這
一手段簡練、概括、扼要、準確地將自己所感受到的藝術形象,簡要明確地描繪下來。
三、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討論.
欣賞速寫名作及人們多彩生活錄影,學生分組討論:
這是什么畫?(講解:何為速寫)
教師對速寫進行準確描述:速寫就是在比較短的時間內(nèi),用簡練的線條、概括、扼要、準確
地將自己所感受到的藝術形象,簡要明確地描寫下來的一種繪畫形式。速寫是畫家鍛煉觀如旨
力,熟悉生活、記錄形象、積累素材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也是提高藝術表現(xiàn)技巧的重要手段.速
寫使用的工具簡單,易于操作,是一種靈活機動的繪畫方法.
速寫和素描有什么不同?
速寫與素描的區(qū)別:傳統(tǒng)上指迅速描繪對象的臨場習作。它要求在短時間內(nèi),使用簡單的
繪畫工具(鉛筆、鋼筆、毛筆、紙等),以簡練的線條(有時也用色彩)扼要地畫出對象的形體
特征、動勢和神態(tài)。在這個意義上,可視為寫生的一種。這時的速寫與作為寫生時的素描難以
區(qū)別。但素描只強調(diào)以單色造型,對于時間長短并無限制;而速寫主要強調(diào)快速,對是否使用
-25-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色彩并不限制。另外,素描還常作為創(chuàng)作,速寫則基本上屬于習作范疇,它的目的一般是記錄
形象,為創(chuàng)作收集素材,同時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力和迅速、準確概括的造型能力。速寫作為一種
繪畫術語,確立于文藝復興時代,18世紀后開始獲得新的涵義,即有的速寫并不是甚至根本不
是寫生和習作,而可以視為完美的藝術作品。意大利的達?芬奇、德國的丟勒、俄國的列賓、中
國的葉淺予都是擅長速寫的著名畫家。
(二)、繼續(xù)欣賞速寫作品。
你最欣賞哪一幅?你覺得是用什么工具畫的?你喜歡的原因?
你能想像一下這幅作品在什么情形下畫的嗎?你猜想一下畫家當時捕捉此畫面時的想
法。
教師講解:藝術家是在對人的結構理解的基礎上,從結構出發(fā),將物體的形體轉折,運動
變化和質感用概括簡練的線條表達出來的。在線的運用上力求準確、簡練、生動、富有力度、
一氣呵成,使畫面具有造型嚴謹,形態(tài)生動、明快簡潔、整體統(tǒng)一的效果。歷代繪畫大師們的神
品佳作給了我們很好的范例,寥寥幾筆速寫就生動再現(xiàn)了人的各種姿態(tài),可見他們諳熟人體解
剖知識和駕馭形象的能力。
(三)、想一想、畫一畫.
看課本12頁下的范圖,教師組織學生思考動勢線的作用,討論動勢線的畫法.
請學生到前面來做各種不同的動作,嘗試用最簡線條畫出動勢,并嘗試畫出多種不同動勢,
有了伙伴的表演,同學們對人的基本比例,及關節(jié)處的變化產(chǎn)生的多種不同動作有了直觀而深
刻的認識,畫人物動勢線也就能夠水到渠成了。
欣賞楊麗萍的《孔雀舞》表演,舞蹈家的胳膊如此柔軟有很多節(jié)嗎?同學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人
運動的關鍵是關節(jié),動勢線的轉折處也就是關節(jié)點上,了解了關節(jié)就不至于把人畫成面條了.
四、感受與表現(xiàn).
1、觸摸自己的身體感受身體的肌肉和肩胛,感受生命的活力和溫度,學著畫家的樣子對動
-26-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勢線進行補充,使之成為完整的人物動態(tài)速寫。
2、觀察身邊同學的各種動態(tài),嘗試著用畫筆記錄下來。體會速寫線造型的藝術魅力。(學
生自由選擇工具,選擇繪畫方式,選擇臨摹對象進行繪畫,也可自由地畫.)(可以連畫。畫好
動勢線,然后同桌之間進行交換補充完整,看對方是不是明白動勢線所表現(xiàn)的動態(tài)或如《做作
業(yè)的女孩》一樣的系列動作速寫,同學之間合作完成)
五、自評與互評.進行作品展示,師生共同參與評價和總結。
8第四課動感生活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人體運動時具體結構變化的研究和探索,學生從中獲得新知,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研
究性學習習慣。
2通過欣賞提高學生線造型的審美鑒賞能力,增強對藝術的熱愛。
3初步學習用速寫這種藝術語言,較為生動地表現(xiàn)人的多種運動狀態(tài)。并在這種藝術體驗
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二、教學重點:
(1)通過啟發(fā)式教學,使學生了解運動中人的結構特征,并了解動勢線在速寫中的作用.
(2)研究、學習名家名作中速寫人物的造型表現(xiàn)手法,初步學會用速寫的藝術形式塑造人物。
-27-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教學難點:感受人的運動美,通過一系列手段探知人的運動結構特點,并學會借助動勢線這一手
段簡練、概括、扼要、準確地將自己所感受到的藝術形象,簡要明確地描繪下來。
三、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好各種速寫工具,一些名畫或教師本人的速寫圖片欣賞資料(有條件的學校,
教師可用多媒體設計一個欣賞課件,用來輔助教學,或利用實物投影、幻燈機)。
(2)學生準備好繪畫工具,查閱并收集一些大師的速寫作品.
四、教學過程:
(一)、教師啟發(fā).
少年如同花一般的季節(jié),姹紫嫣紅,搖曳多姿,拿起你的畫筆,記錄下這美好的人生吧!在作
畫時可以用寫實的畫法,也可以用裝飾的畫法.繪畫工具和表現(xiàn)手法不限(水粉、水彩、蠟筆、
鉛筆淡彩、鉛筆或鋼筆速寫都可以,建議兩個以上人物組合)。寫生或借助圖片,畫一幅運動場
景(圖片選用可是學生自己及家人有動感的照片,也可以是孩子們喜歡的球星、影星等)。
(二)、寫生輔導或示范指導.
第一,把寫生的對象觀察、分析清楚,弄清結構以及各部分的關系.寫生時眼睛看到的地方,
手要跟著畫出來,同時要求下筆要準,一條線表現(xiàn)一個結構或一個面,避免涂改,這樣線條才流
暢,給人以力量感。在寫生練習時,可啟發(fā)學生按自己認為最容易下筆的地方入手,從外向內(nèi)或
從前向后擴展著畫,注意寫生時要把物象結構關系、前后關系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
動態(tài)線:最能代表人的動作的一條線。何處起筆,機在動態(tài)。正勢從頭,側勢從背。行立從
肩,彎曲從腰。奔起四肢,臥起胸腹。
第二,要從大體入手,始終強調(diào)大體,逐步深入概括地表現(xiàn)局部,要緊緊掌握第一印象,
要有簡要的構思,運筆要果斷,畫時要輕松.從簡略定點開始,緊接著從主要部分入手,局部完
成,最后稍調(diào)整大體。
最后,線造型中的線,有粗細長短、曲直起伏、陰陽向背、快慢緩急、虛實疏密、動與靜、
-28-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稚潤與老辣等變化。不同的材料會產(chǎn)生不同的筆墨效果.在整體上用線,一般多用長線,少用短
線。長直線勾畫大體可突出主體,短線易瑣碎而影響整體效果。運用前實后虛、前粗后細、前重
后輕的線條變化加強空間關系,利用虛實、曲直不同線條的特性來處理不同物質和形體特征的
對比關系。運用藝術的篩選、取舍、恰當運用不同線條的造型效果,才能使寫生形象更鮮明、
更簡括、更強烈。
(三)、對比大師作品和學生作引導學生在發(fā)現(xiàn)大師線條的韻律美的同時,激勵學生,將他
們的閃光點放大,鼓勵他們與大師比高。
9第5課仕女·簪花
第一課時
一、教學路徑
看:《簪花仕女圖》,絹本,重彩,縱49厘米、橫180厘米。畫面分逗狗、看鶴、持花、
拈蝶四段。薄如蟬翼的披帛,高髻蛾眉簪花,貴婦和手持紈扇的侍女,閑閑步態(tài)。整個畫面淡淡
敷彩,細細線條,竟然仿佛使風都停止了,生怕吹皺了貴婦們身上透明的薄紗。圖卷中走動展翅
的白鶴、盛開的辛夷花、跳躍撒嬌的小犬,使得畫面異常生動而充實。
學: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歷史中,“仕女圖"屬于人物畫之一,大多描繪歷代社會中相對上層的
婦女生活場景?!遏⒒ㄊ伺畧D》構圖以主大從小的方式突出主要人物,卷首、卷尾的回首顧盼
姿態(tài),使人物活動呼應,成為一個完整的畫卷。其更大的成功還在于對人物無一雷同的服飾描繪,
薄霧般的輕紗、彩繪泥金披巾、彩繪云鶴的披風、大袖對襟羅衫、束胸曳地長裙,以及人物眉
間的金花子、發(fā)飾金步搖、金質云團紋項圈……
實踐:仔細欣賞《簪花仕女圖》,找一找圖中有哪些飾品,并用筆勾一勾,了解其造型特征.
-29-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條件許可,用身邊的材料試著做1~2飾品。
創(chuàng)新:為學校的藝術節(jié)活動設計、制作相關飾品,增強活動的藝術效果,豐富校園生活.
2。課時建議
本課設計為2課時,第一課時為中國傳統(tǒng)服、妝、飾賞析,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了解中國傳
統(tǒng)飾物的種類、運用,形成健康的審美意識;第二課時圍繞飾物的個性設計、材料運用、制作
等方面進行探究,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更好地體驗成功的愉悅。
教學內(nèi)容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中國傳統(tǒng)服、妝、飾文化,感受精湛的制造工藝,體會吉祥紋飾表達的美好
寓意。
技能目標:根據(jù)身邊的材料設計、制作一件飾品,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審美及動手制作的能
力。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熱愛民族服飾藝術,形成良好的審美素養(yǎng),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中國古代飾文化的特征。
教學難點:中國飾文化的發(fā)展與繼承。
-30-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三、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彩色膠泥、彩色卡紙、銅絲、串珠等其他易得物品。
四、教學內(nèi)容要點
中國傳統(tǒng)飾物的種類:發(fā)飾、耳飾、項飾、手鐲、戒指等。
中國傳統(tǒng)飾物的獨特審美:飾物雖小卻凝聚智慧,能以小見大,微中見奇。飾物是整體著
裝的點睛,映襯出人們著裝之靈氣,反映出佩戴者的審美品味和時尚意識,同時也是等級地位
的某種標識,審美文化的折射。
飾品設計要點:飾品設計需將作品的功能和審美高度地統(tǒng)一起來,求得一種設計的情趣和新
意。
如仿生飾物蘊含著生命活力,反映了人們心中那一份鄉(xiāng)土情結和對自然界感悟的生態(tài)意識,
使人感受到一種自我意識的生命和活力,從而給人們以舒適和安全感.
教學過程與方法
本節(jié)課側重中國古代飾文化欣賞,通過對比、引導、分析傳統(tǒng)飾物,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
審美觀念,拓展想象的空間。教學過程中,注重實用與美觀相結合的設計原則,注重時代性與審
-31-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美要求的融合,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作業(yè)設計為多元形式;畫一畫、做一做、說一說。
在設計、制作中,采用過程性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審美見解,精心制作,養(yǎng)成耐
心細致的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一、課前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彩色膠泥、彩色卡紙、銅絲、串珠等其他易得物品。
二、新課導入
視頻:2008年8月8日晚8時,第29屆夏季奧運會開幕式。
在第一部分的表演中,很長時間集中在一幅畫紙上,其中展現(xiàn)了不少天價國寶,特別是在《簪
花仕女圖》映襯下,眾多唐裝仕女的表演讓人們難以忘懷。
揭示課題:《簪花仕女圖》。
三、新授課程
1.欣賞解析
《簪花仕女圖》給你的印象是什么?在觀察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別致的妝飾?
仔細觀察《簪花仕女圖》,會發(fā)現(xiàn)仕女眉毛位置均明顯高于普通人的雙眉,且呈蠶蛾的形
狀?!岸昝肌笔钱敃r上層社會貴族婦女流行的畫眉方式?!棒⒒ā笔伺l(fā)髻上插著碩大的花朵,
展現(xiàn)盛唐時期的審美──富麗、豐腴.
2。分析理解
簪花者──牡丹花──玉簪(那珍珠流蘇似乎不停搖晃,加強了整個人物的動感)──金花
子──斜格紋樣朱色長裙、朱色披帛。
簪花者──鳳鳥金步搖──團花的朱色長裙。
簪花者──蓮花──發(fā)簪──紅格子紗衫。
簪花者──海棠花──金質云團紋項圈──朱紅披風。
-32-
(完整版)蘇少版2018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簪花者──芍藥花──赭褐色紗衫、紫色團花的朱色長裙.
3.分析小結
學生小組分析,教師板書小結。紋飾圖案內(nèi)容相當豐富,團花、二方連續(xù)、四方連續(xù)等,變
化多端。飾品中的吉祥紋樣則代表了人們幸福美滿的愿望。
學生嘗試勾一勾吉祥紋飾.
4。討論分析
中國傳統(tǒng)飾物的種類有哪些?
中國古人的飾物獨一無二,巧奪天工,美奐絕倫。
古代的工匠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創(chuàng)造精神,并花費數(shù)月乃至數(shù)載琢磨一器,使作品
獨具個性,渾然天成.
中國傳統(tǒng)飾物按照功能大致可以分為:發(fā)飾、耳飾、項飾、手鐲、戒指等.
發(fā)飾:在古代,女性的發(fā)飾品種繁多、工藝精湛、插戴數(shù)目多樣。
簪──古人用來插定挽起的頭發(fā)的發(fā)具。中國的古簪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的祖先
使用發(fā)簪已經(jīng)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中國殷商時期出土的文物中,發(fā)簪就已經(jīng)顯現(xiàn)了它的遠古
的身影。制作發(fā)簪的材質可以分為角、骨、金、玉、象牙、竹、木等。而從制作工藝上分,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攤貨架轉讓合同范本
- 農(nóng)村田地征用合同范本
- 臨時股合同范本
- 代課老師合同范本
- 冰箱采購談判合同范本
- 半永久加盟合同范本
- 健身器合同范本
- 養(yǎng)殖鴿子合作合同范本
- 制作商家廣告合同范本
- 出租協(xié)議合同范本
- 2025年02月貴州省司法廳所屬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2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校長春季開學思政第一課講話稿1720字例文【供參考】
- 2025年01月福建省福利彩票發(fā)行中心片區(qū)管理員招考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年中國單板電磁制動器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4年07月國新國證期貨有限責任公司(海南)2024年招考2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 第17章 勾股定理 單元測試(含答案)
- 法規(guī)解讀丨2024新版《突發(fā)事件應對法》及其應用案例
- JGJ46-2024 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標準
- 肺炎的中醫(yī)護理方案
- 2024年世界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關務實務組”賽項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河北美術出版社小學六年級下冊書法練習指導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