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普通邏輯》練習題參考答案
第一章引論
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邏輯”一詞的含義:
1.答:指思維的規(guī)律、規(guī)則。
2.答:指邏輯學。
3.答:“邏輯修養(yǎng)”指把握、運用邏輯知識的能力,或在邏輯學上的造詣。顯然,這里的“邏輯”一詞,指
的是邏輯學。
4.答:指客觀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
5.答:“不可戰(zhàn)勝的邏輯力量”一詞用來形容思維清晰,論證嚴密,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在這里,
“邏輯”一詞指思維的規(guī)律、規(guī)則。
6.答:指某種特殊的立場、觀點或看問題的方法。
7.答:“馬克思沒有遺留下‘邏輯’(大寫字母的)",意指馬克思沒有寫過邏輯學的專門著作,這里的“邏
輯”顯然是指邏輯學;“但他遺留下《資本論》的邏輯”,意指馬克思留下了體現在《資本論》中的邏輯思想,這
里的“邏輯”指的是思維的規(guī)律、規(guī)則。
8.答:指邏輯學。
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邏輯形式的命題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答:①1、10兩段是具有共同邏輯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為“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
是P。”
②2、4兩段是具有共同邏輯形式的命題,用公式可表示為:“如果p,那么qJ
③3、11兩段是具有共同邏輯形式的命題,用公式可表示為:“只有p,才q?!?/p>
④5、12兩段是具有共同邏輯形式的命題;用公式可表示為:“p,并且q,而且r?!?/p>
⑤6、8兩段是具有共同邏輯形式的命題,用公式可表示為:”或者p,或者q?!?/p>
⑥7、9兩段是具有共同邏輯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為:“如果p,那么q;p:所以,q?!?/p>
第二章復合命題及其推理
一、下列語句是否表達命題?為什么?
1.答:不表達命題,因為它只是提出疑問,沒有對事物情況做出反映。
2.答:表達命題,因為它用一個反詰疑問句,表達了對事物情況的反映,即“沒有耕耘是不會有收獲的。”
3.答:不表達命題,它只表達一種良好的祝愿,并未對事物情況做出反映。
4.答:表達命題,它用一個反詰疑問句,表達了對事物情況的反映。
5.答:表達命題,它用一個反詰疑問句,表達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題。
6.答:表達命題。雖然它使用的是感嘆句,但反映還是十分明確的。
7.答:不表達命題。
8.答:不表達命題。
9.答:不表達命題。
10.答:表達命題。
二、下列命題各屬何種選言命題?
1.答:不相容的選言命題。在自然語言中,"或者……或者……或者”這個邏輯聯結詞是有歧義的。在某種
語境中,它可以用來作為相容選言命題的聯結詞;在另一種語境中,它也可能用來作為不相容選言命題的聯結詞。
在這個命題中,根據它的語境,它作為不相容選言命題的邏輯聯結詞。因為這個命題的三個選言肢實際反映了三
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這些作品政治上有錯誤但藝術上沒有缺點;第二種可能是這些作品藝術上有缺點但政治上
沒有錯誤;第三種可能是這些作品政治上有錯誤而且藝術上有缺點。在這三種情況中,有而且只有一種情況是真
的,所以,它是不相容選言命題。
2.答:相容的選言命題。
3.答:不相容的選言命題。
4.答:不相容的選言命題。
5.答:相容的選言命題。
6.答:不相容選言命題。
三、指出下列各題中,A是B的什么條件(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分必要條件)?
1.答:充分條件。
2.答:充分必要條件。
3.答:充分必要條件。
4.答:必要條件。
5.答:必要條件。
6.答:必要條件。
7.答:必要條件。
8.答:充分條件。
9.答:充分必要條件。
10.答:充分必要條件。
四、用p、q、r……等分別表示不同內容的簡單命題,并用符號表示其邏輯聯結詞,寫出下列復合命題的邏
輯形式。
1.答:用P表示“曹丕是文學家”,用q表示“曹植是文學家”,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Uq”。
2.答:用p表示“Q上場”,用q表示“T上場”,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Uq"(注:U上有
一?)?
3.答:用p表示''大國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用q表示“小國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樣,這個命
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Uq”。
4.答:用p表示“甲看過《牛虻》”,用q表示“乙看過《牛虻》”,用r表示“丙看過《牛虻》”,這樣,這
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UqUr”。
5.答:用p表示“甲看過《苔絲》”,用q表示“乙看過《苔絲》”,用r表示“丙看過《苔絲》”。這樣,這
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0(pUqUr)”。
6.答:這個語句實際上表達的是“如果皮不存在了,那么,毛將無處依附”這樣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
用P表示“皮不存在了”,用q表示“毛將無處依附”,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q”。
7.答:用p表示“小明去”,用q表示“小紅去”,用r表示“小蕓去”。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
為"(pUq)-r”。
8.答:用p表示“方老師有病”,用q表示“方老師有急事”,用r表示“方老師不來上課”。這樣,這個命
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Uq)-r”。
9.答:用p表示“馬克思主義害怕批評”,用q表示“馬克思主義會被批評倒”,用r表示“馬克思主義就
沒有用了"。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Uq)fr”。
10.答:用p表達“A得一等獎”,用q表達“B得一等獎”,用r表達“C得一等獎”,用s表達“D得一等
獎”,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以表示為“pUqUrUs”。
五、下列聯言推理是什么式?
1.答:這是聯言推理的組合式。
2.答:這是聯言推理的分解式。
3.答:這是聯言推理的組合式。
4.答:這是聯言推理的分解式。
5.答:這是聯言推理的組合式。
六、請運用選言推理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答:在選言肢不相容的情況下,這個推理是有效的。例如,“這件出土文物或者是唐代的,或者是宋代的,
或者是元代的?;蛘呤敲鞔?;這件出土文物是唐代的;所以,這件出土文物不是宋代的,不是元代的,不是明
代的”。而在選言肢相容的情況下,這個推理是無效的。例如,“某人或者是京劇演員,或者是昆劇演員,或者是
漢劇演員,或者是豫劇演員;某人是京劇演員:所以,他不是昆劇演員,不是漢劇演員,不是豫劇演員”。
2.答:這個命題是不相容的選言命題,如果以此為大前提,加上“這份統(tǒng)計材料計算有錯誤”的小前提,
可以得出“不是原始材料有錯誤,也不是兩者兼而有之”的結論。因為肯定否定式是不相容選言推理的有效式。
3.答:加上前提(A)不能得結論,因為相容選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否定式。加上前提(B)可得出“藝術上有缺
點”的結論,因為否定肯定式是相容選言推理的有效式。
4.答:《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的導演姓白,《孫悟空和小猴子》的導演姓黃,《白娘子》的導演姓孫。
這個結論是通過選言推理得出的。因為《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的導演或姓孫、或姓白;而姓孫的導演曾同他
對過話,可見他不姓孫。根據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可得結論:《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的導演姓?!秾O悟空
和小猴子》的導演或姓黃、或姓白,既然《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的導演姓白,他只能姓黃了。這樣,《白娘
子》的導演只能姓孫了。
5.答:這里包含有兩個選言推理。
第一個選言推理是:墓主人或是自然老死,或是暴力致死,或是病死(此前提省略);經檢查確認墓主人不是自然
老死,也不是暴力致死;所以得出結論:墓主人是病死的。
第二個選言推理是:墓主人或因慢性病而死,或因急性病(包括慢性病急性發(fā)作)而死;經檢查,未見慢性病致死
的證據;所以得出結論:墓主人是因急性病(包括慢性病急性發(fā)作)而死亡的。
七、請運用假言推理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答:這個推理是錯誤的。因為這是個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指出:“否定前件不能否定
后件”,而這個推理卻是從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
2.答:這個推理是錯誤的。因為這是個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它的前提否定了后件,從而結論否定了前件,違反
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
3.答:這個推理是正確的。我們以p表示“甲隊體力強”,以q表示“甲隊技術高”,以r表示“甲隊配合好”,
以s表示“甲隊戰(zhàn)勝乙隊”。這樣,這個推理的形式可表示為:((pUqUr)-s)U(0pU0qU0r)-0so這是個必
要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它是個有效式。
4.答:學生甲、乙兩人的回答都不合邏輯。甲運用的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他違反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的規(guī)則。乙運用的是必要條件假言推理,他違反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規(guī)則。
5.答:A、B、C、D四個學生關于裹尸布真?zhèn)蔚难哉?,都運用了假言推理。因此,他們的言論是否正確,我們只
要借助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逐一加以檢查就清楚了。
①A的言論實際上包含個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這個推理就其形式結構來說是正確的(符合“否定
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規(guī)則)。但是它的大前提是錯誤的。即“如果它是假的,那么它就不可能在六百多年時間
里一直被我們的教友所敬奉”,這一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在事實也是不成立的。因為,由于宗教迷信的影響和欺騙,
即使它是假的,也可能為宗教徒所祟拜。
②B的看法也包含一個充分條件假言推理。這個推理在形式上是錯誤的,因為它是從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違反
了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
③C的看法包含一個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它從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這是違反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的。
④D的看法運用了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即從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這是符合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
則的,因而他的推理是合乎邏輯的。
6.答:警方的三個推理都是錯誤的。警方的第一個推理是一個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它從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
違反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警方的第二個推理,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它從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違
反了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警方的第三個推理,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它從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違反
了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
7.答:可以認為包含著一個必要條件的假言推理:“只有念書念得好,才能住這樣漂亮的高樓;爺爺未能住這樣
漂亮的高樓,所以,爺爺一定是沒有好好學習?!边@個推理是不正確的,它違反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
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當然,爺爺的話也未必正確。
8.答:①如果甲的自述是錯誤的,那么,甲、乙、丙、丁分別為B、0、AB、A型;。因為如果甲是錯誤的,那么,
乙、丙、丁的自述就正確了。這樣,乙為。型,丙為AB型,丁或者是A,或者是B。既然甲不是A型,那么,丁
是A型,而甲就是B型了。
②如果乙的自述是錯誤的,那么,同理,甲、乙、丙、丁分別為A、B、AB、0型。
③如果丙的自述是錯誤的,不能得出結論。因為如果丙的自述是錯誤的,那么,甲、乙、丁的自述就正確了。這
樣,甲、乙、丁應分別為A、0、B型。結果,丙應為AB型。但丙自述為AB型是錯誤的,這就說明上述的前提是
不能得出結論的。
④如果丁的自述是錯誤的,同理,也不能得出結論。
9.答:上場的是G、A、B、C、E、R六名隊員。整個推理分九個步驟:
(1)根據前提②和“G-定要上場”的題設,可以推出D不上場。其推理公式為:只有D不上場,G才上場;現已
知G上場,所以,D不上場。這是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⑵根據前提④,可以推知R上場。其推理式為:當且僅當D上場,R才不上場;現已知D不上場;所以,R上場。
這是充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3)根據前提⑤,可推知C上場。其推理形式為:只有R不上場,C才不上場;現己知R上場,所以,C也要上
場。這是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4)根據前提③,可推A上場。其推理形式為:當且僅當A上場,C才上場;現已知C上場,所以,A也上場。
這是充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5)根據前提⑥,可推知P不上場。其推理形式為:要么P上場,要么A上場;已知A上場,所以,P不上場。
這是不相容選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6)根據前提①可推知S不上場。其推理形式為:如果P不上場,那么,S就不上場;現已知P不上場,所以,
S不上場。這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7)根據前提⑦,可推知T和Q不上場。其推理形式為:如果S不上場,那么T和Q不上場;已知S不上場,所
以,T和Q不上場。這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8)根據前提⑧,可推知F不上場。其推理形式為:如果R上場,那么F不上場;已知R上場;所以,F不上
場。這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通過以上幾個步驟推知不上場的隊員是D、P、S、T、F、Q。
(9)最后通過不相容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可推知B和E上場。其推理形式為:B和E要么上場,要么不上
場;已知,B和E不上場是不可能的(已有D、P、S、T、F、Q六人不上場;所以,B和E要上場
10.答:9號不該上場。推理過程如下:
根據前提②,可推出3號上場(必要條件假臺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根據前提③,可推出6號不上場(不相容選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根據前提①,可推知4號不上場(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根據前提④,可推出9號不上場(先運用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推出“并非9號和12號同時上場”,然后
通過相容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推出9號不上場)。
八、以下列命題為前提進行推理,能否得出結論?如果能,結論是什么?并把推理形式寫出來。
1.答:不能得結論。
以P表示“這份統(tǒng)計表材料失實”,用q表示“這份統(tǒng)計表抄寫有誤”,用r表示“這份統(tǒng)計表計算有誤”,
這樣,這個推理形式可表示為:(pUqUr)tlq-?這是個相容選言推理的肯定式,而肯定式是個錯誤式?
2.答:能。結論是“這個人的業(yè)余生活肯定是比較單調的”。
以P表示“某人愛好文學藝術”,以q表示“某人愛好體育活動”,以r表示“某人的業(yè)余生活肯定是比較單
調的?!边@樣,這個推理形式可表示為:((0pU0q-r)00(pUq)-*r)。
這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是個正確式。
3.答:能。結論是:”或者他頭腦不清楚;或者他態(tài)度不誠懇”。
以P表示“他頭腦清楚”,以q表示“他態(tài)度誠懇”,以r表示“他就會認識自己的錯誤”,以s表示“他就
會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這個推理的形式可表示為:((p-r)tJ(q-s))(J(0rU0s)-(0pU0q)。這是復雜破壞
式二難推理,其推理形式是正確的的。
4.答:能。結論是:“老趙臨時有急事”。
以P表示“老趙有病”,以q表示“老趙臨時有急事”,以r表示“老趙會打電話來”。這里包含著兩個推理,
它們的推理形式可表示為:
(p-r)U0r-0p①
(ptlq)U0p-q②
①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②為相容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這兩個都是正確的推理式。
5.答:結論是:唐穎和祝芳去蘇州旅游。
用p表示“王璐去蘇州旅游”,用q表示“唐穎去蘇州旅游”,用r表示“祝芳去蘇州旅游”,用s表示“陳
蓉必然知道“,推理過程可表示為:(p—s)U0s-0p;(pUq)U0p-q;(q—r)Uq-r?
九、給出下列命題的負命題及其等值推理。
1.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某人只有貪污,他才算是犯罪”。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推理可以推出“某
人并沒有貪污,他卻犯了罪”。
2.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如果某人發(fā)高燒,那么他就一定是患了肺炎”。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推
理,可以得出結論:“某人發(fā)高燒,但是他沒有患肺炎”。
3.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當且僅當某年風調雨順,這一年才能獲得豐收”。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
推理,可以得出結論:“某年風調雨順,但是沒有獲得豐收,或者,某年不風調雨順,但是卻獲得了豐收”。
4.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麗莎愛好唱歌,而且愛好跳舞”。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推理,可以指出
結論:“麗莎或者不愛好唱歌,或者不愛好跳舞”。
5.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張小燕或者是女飛行員,或者是女宇航員”。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推理,
可以得出結論:”張小燕既不是女飛行員,也不是女宇航員”。
6.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那封信要么寄往北京,要么寄往上?!薄R源藶榍疤徇M行等值推理,可
以得出結論:“那封信寄往北京,又寄往上海,或者,那封信不寄往北京,又不寄往上海”。
7.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或者A和B去看電影,或者C和D去看電影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推
理,可以得出結論:“A和B不去看電影,C和D也不去看電影”。
8.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一個人沒有一定的生活基礎,或者缺乏文字表達能力,他要寫出好小說
也是可能的”。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結論:“一個人沒有一定的生活基礎,或者缺乏文字表達能力,
他要寫出好小說是不可能的”。
卜、下列推理各屬何種形式的二難推理呢?
1.答:簡單的破壞式。
2.答:復雜的構成式。
3.答:復雜的構成式。
4.答:簡單的構成式。
5.答:復雜的構成式。
十一、請運用二難推理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答:山姆有罪。
如果湯姆不是罪犯,那么,山姆或吉寧土是罪犯;又因吉寧士只有伙同山姆才能作案。這樣,山姆必定有罪。
如果湯姆是罪犯,那么,他也要伙同山姆或吉寧士才能作案(因為湯姆不會開汽車);又因吉寧士只有伙同山
姆才能作案,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山姆也有罪。
或者湯姆是罪犯,或者湯姆不是罪犯,總之,山姆是有罪的。
2.答:不管A是盜竊犯,或者不是盜竊犯,他都會說“自己不是盜竊犯二
如果A是盜竊犯,那么,A是說假話。這樣,他必然說“自己不是盜竊犯”:如果A不是盜竊犯,那么,他
是說真話的,這樣,他也必然說“自己不是盜竊犯”;所以,不管什么情況,A都說“自己不是盜竊犯”。
在這種情況下,B如實地轉述了A的話,所以,B是說真話的,因而不是盜竊犯。C有意地錯述了A的話,
所以,C是說假話的,因而C是盜竊犯。
十二、下列推理屬何種推理?請列出它們的推理形式,說明是否有效?為什么?
1.答:這是個充分條件假言易位推理,其推理形式為:(p-q)-(0q-0p)。這是個有效式。
2.答:這是個必要條件假言易位推理,其推理形式為:(p-q)-(0q-0p)。這是個非有效式。
3.答:這是個必要條件假言聯鎖推理的肯定式,其推理形式為:((p-q)tl(q-r))-(r-p)。這是個有效
的推理形式。
4.答:這是個充分條件假言聯鎖推理,其推理形式為:((p-q)U(q-r))-(r-p)。這是個錯誤的推理,
因為充分條件假言聯鎖推理不能從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
5.答:這是個假言聯言推理,其推理形式為:(p-q)O(r-s)0(ptJr)f(qUs)。這是個有效的推理形式。
6.答:這是一個假言聯鎖推理,其推理形式為:((0p-0q)U(0q-r))f(p—r)。這個推理形式是非有效
的。因充分條件假言推理不能由否定前件得出否定后件的結論。
第四章簡單命題的基本要素——概念
?、下列各段文字中括號內的語詞或語句是從內涵方面還是從外延方面來說明標有橫線的概念的?
1.答:前一個括號是從內涵方面說明“基礎科學”這個概念;后一個括號是從外延方面說明“基礎科學”
這個概念。
2.答:第一個括號是從內涵方面說明“紡織品”這個概念;后面七個括號都是從外延方面說明“紡織品”
這個概念。
3.答:第一個括號是從內涵方面說明“領導”這個概念;第二個括號是從外延方面說明“領導”這個概念。
4.答:前一個括號是從內涵方面說明“經”這個概念;后一個括號是從外延方面說明“經”這個概念。
5.答:第一、二個括號是從內涵方面說明“憲法”這個概念;第三、四個括號是從外延方面說明“憲法”
這個概念。
6.答:第一、二個括號是從內涵方面說明“數理邏輯”這個概念,第三個括號是從外延方面說明“數理邏
輯”這個概念。
二、在下列各段文字中,哪些語詞或語句是標有橫線的概念的內涵或外延?
1.答:“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藝術”的
內涵;”表演藝術(如音樂、舞蹈)、造型藝術(如繪畫、雕塑)、語言藝術(如文學)和綜合藝術(如戲劇、電影)”
是“藝術”的外延。
2.答:“現實世界在人們主觀意識里的一種反映,不過它是虛妄的、顛倒的反映”,“對神靈、魔鬼、偶像等
'超人間力量’的崇拜”、“統(tǒng)治人民和維護剝削制度的精神力量”等是“宗教”的內涵;“基督教”、“佛教”、“伊
斯蘭教”以及“道教”、“神道教”、“印度教”、“猶太教”等是“宗教”的外延。
3.答:“用實物來塑造形象,在三度空間中再現的藝術形式”,“主要是塑造人物的形象;著力于人物本身的
刻畫,表現人物的形貌特征和思想性格”,“能表現人物、事物的一個瞬間”等都是“雕塑”這個概念的內涵,“雕”、
“塑”以及“石雕”、“木雕”、“泥雕”、“紀念性雕塑”、“建筑裝飾雕塑”、“園林雕塑”、“頭像”、“胸像”、“半身
像”、“全身像”“群像”等等都是“雕塑”的外延。
4.答:“主要研究預防、醫(yī)療、科研、管理等醫(yī)療活動中的道德關系和道德規(guī)范”是“醫(yī)學倫理學”的內涵。
5.答:“有節(jié)奏的聲音,并借以抒發(fā)激情”,“富有音樂性,語言凝煉、含蓄,講究節(jié)奏、音韻,它專長于抒
情言志”是“詩歌”的內涵,“抒情詩和敘事詩”、“格律詩和自由詩”是“詩歌”的外延。
三、下列語句中標有橫線的概念是單獨概念還是普通概念,是正概念還是負概念?
1.答:單獨概念,正概念。
2.答:單獨概念,正概念。
3.答:單獨概念,正概念。
4.答:普遍概念,正概念。
5.答:單獨概念,正概念。
6.答:普遍概念,負概念。
7.答:普遍概念,正概念。
8.答:單獨概念,正概念。
9.答:普遍概念,負概念。
10.答:普遍概念,負概念。
四、指出下列各題中標有橫線的語詞,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表達集合概念,還是在非集合意義下使用,表達非
集合概念?
1.答:是在非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的是非集合概念。
2.答:兩個“人民”都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的都是集合概念。
3.答: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的是集合概念。
4.答:是在非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的是非集合概念。
5.答: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的是集合概念。
6.答: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的是集合概念。
7.答:“社會主義國家”和“地區(qū)”是在非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非集合概念;“第三世界”是在集合意
義下使用的,表達集合概念。
8.答: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集合概念。
9.答:易在非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非集合概念。
10.答:是在非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非集合概念。
11.答:是在非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非集合概念。
12.答: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集合概念。
五、下列各組概念是什么關系?
1.答:“文學作品”對“抒情詩”是真包含關系。
2.答:矛盾關系。
3.答:反對關系。
4.答:“工業(yè)”對“重工業(yè)”是真包含關系。
5.答:“平行四邊形”對“菱形”是真包含關系。
6.答:反對關系。
7.答:全同關系。
8.答:交叉關系。
9.答:交叉關系。
10.答:全同關系。
六、指出下列各題中標有橫線的概念之間的關系:
1.答:“共產黨人”對“黨的高級干部”是真包含關系。
2.答:這三個概念之間都是全同關系。
3.答:“英國”、“法國”、“日本”、“沙皇俄國”、“德國”、“美國”、“意大利”、“奧匈帝國”兩兩之間都是反
對關系;''帝國主義國家”與“英國”等八個國家之間的關系是真包含關系:''帝國主義國家”與“中國”之間的
關系是反對關系。
4.答:矛盾關系。
5.答:“生物”和“非生物”之間是矛盾關系;“宏觀”和“微觀”之間是反對關系;“自然界”和“人類社
會”之間是反對關系。
6.答:“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發(fā)明家”等概念兩兩之間都是交叉關系。
7.答:“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間是矛盾關系;“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等概念
兩兩之間都是反對關系;這四個概念對“一般能力”分別都是真包含于關系;“計算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繪圖能力”這三個概念兩兩之間都是反對關系,它們對“特殊能力”是真包含于關系。
七、下面是八種表示概念間關系的圖形,又有八組概念,請在每組概念后面的括號內填上對應的圖形編號。
1.答:(D)。
2.答:(A).
3.答:(H)o
4.答:(B)。
5.答:(F)。
6.答:(C)。
7.答:(G)o
8.答:(E)。
八、請選出符合下列各圖所示關系的概念,分別填入圖中:
1.答:A:教師;B:語文教師;C:優(yōu)秀教師。
2.答:A:工人:B:女工;C:黨員。
3.答:A:工人;B:運動員;C:鐵路工人運動員。
4.答:A:中國;B:社會主義國家;C:美國。
5.答:A:產品;B:商品;C:電器;D:國貨。
九、下列語句作為定義都是錯誤的。請指出它們各違反了下定義的哪條規(guī)則?請略加分析。
1.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是相應相稱的”的規(guī)則,犯了“定義過窄”的錯誤,因為定義概念的
外延小于被定義概念的外延。若這個定義能成立,顯然就把“半月刊”、“季刊”等排斥在期刊之外了。
2.答:“塑造出來的模式化”含混不清,令人費解,因而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清楚確切”的規(guī)則。
3.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是相應相稱的”的規(guī)則,犯了“定義過寬”的錯誤,因為人與人之間的
社會關系不一定都是生產關系,即“生產關系”的外延比“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的外延要小。
4.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項中不得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的規(guī)則,犯了“同語反復”的錯誤。
5.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是相應相稱的”的規(guī)則,犯了“定義過窄”的錯誤。
6.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是相應相稱的”的規(guī)則,犯了“定義過窄”的錯誤。
7.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項中不得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的規(guī)則,犯了“循環(huán)定義”的錯誤。
這里下定義者先用“小國”來定義什么叫“大國”,然后又用“大國”來定義什么叫“小國”,這樣一來,“大國”
與“小國”就互相定義了。
8.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項中不得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的規(guī)則,犯了“循環(huán)定義”的錯誤。
9.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項中不得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的規(guī)則,犯了“同語反復”的錯誤。
10.答:“人們從生活礦藏中提煉出來的藝術純金,是人的閃光思想、豪邁情懷的結晶”是比喻之詞,這些
語句并沒有揭示“警句”的內涵,因而,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清楚確切”的規(guī)則。
十、定義分析。
1.答:
(A)這里的錯誤有兩個:一是在下定義時未使用科學術語而使用了含混的語言,因為“東南西北”是口頭俚
語,用它來指稱“各地”,并非是科學術語;二是“定義過寬”,因為各地所發(fā)生的事并非都是新聞。
(B)這里的錯誤也有兩個:?是犯了“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因為新聞不一定都是報道離奇事情的;二是
這里所使用的“非同一般”、“出乎意料”很難有個明確的衡量標準,顯然不是科學的術語。
(C)這里犯了“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因為新聞所報道的內容,并非都有“刺激性”。
(D)這里的錯誤是把“新聞”定義為“新事的記錄”,這是“同語反復”。把“新聞”定義為“不是過去發(fā)生
事情的報道”違反了“定義?般必須用肯定形式”這條規(guī)則。
2.答;第一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相應相稱”的規(guī)則,犯了“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第二個定義違反
了“定義一般必須用肯定的語句形式和正概念”的規(guī)則;第三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清楚確切”的規(guī)則。
十一、下列各題,明E些屬于劃分?哪些不屬于劃分?試作簡要分析。
1.答:不屬于劃分。因為劃分是把外延較大的概念分成若干個外延較小的概念,即把大類分成若干個小類,
這樣,被劃分的概念同劃分以后得到的概念之間,一定是屬概念與種概念的關系,而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把
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實際上是把整體分成若干個部分,這是分解,而不是邏輯劃分。
2.答:不屬于劃分。“主語”、“謂語”、“補語”、“定語”、“狀語”等同“句子”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答:屬于邏輯劃分。
4.答:屬于邏輯劃分。
5.答:不屬于劃分。因為“樹”和“樹根”、“樹干”、“樹枝”、“樹葉”之間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6.答:不屬于邏輯劃分。因為上海市的各個“區(qū)”與“上海市”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而不是種概
念與屬概念之間的關系。
十二、下列劃分各違反了哪條規(guī)則?
1.答:這個劃分違反了“劃分必須是相稱的”的規(guī)則,犯了“劃分不全”的錯誤。因為這里缺少子項“微
生物”。
2.答:這個劃分違反了“每次劃分根據必須同一”和“劃分的子項應相互排斥”的規(guī)則,犯了“混淆根據”和
“子項相容”的錯誤。
3.答:這個劃分違反了“劃分必須相稱”的規(guī)則,犯了“多出子項”的錯誤。因為太陽能利用工業(yè)、原子能工
業(yè)不是“燃料工業(yè)”的子項。
4.答:對“文學體裁”的劃分不完全,漏掉了子項“散文”;對“小說”的劃分犯了“混淆根據”和“子項相容”
的錯誤,同時,劃分也不完全,缺少子項“中篇小說";對“詩歌”的劃分也犯了“混淆根據”和“子項相容”
的錯誤。
5.答:這個劃分犯了“混淆根據”和“子項相容”的邏輯錯誤。
6.答:這個劃分違反了“劃分必須是相稱的”的規(guī)則,犯了“劃分不全”的錯誤。
7.答:從邏輯上分析這個劃分犯了“子項相容”的錯誤。
8.答:這個劃分犯了“根據混淆"和''子項相容”的錯誤。
9.答:這個劃分犯了“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因為祖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和孫輩都不屬于“直系親屬”。
10.答:這個劃分犯了“混淆根據”和“子項相容”的錯誤。
十三、對下列概念各作一次概括和限制:
1.答:散文~文學作品(概括)
散文一古代散文(限制)
2.答:鯨魚一哺乳動物(概括)
鯨魚一虎鯨(限制)
3.答:歷史科學―社會科學(概括)
歷史科學一中國歷史科學(限制)
4.答:資本主義國家f國家(概括)
資本主義國家f英國(限制)
5.答:初等數學一數學(概括)
初等效學f算術(限制)
6.答:經典著作一著作(概括)
經典著作f《反杜林論》(限制)
7.答:悲劇■*戲?。ǜ爬ǎ?/p>
悲劇一古典悲劇(限制)
8.答:坦克車一武器(概括)
坦克車f新式坦克車(限制)
9.答:外交部一政府機關(概括)
外交部f中國外交部(限制)
10.答:機電產品一產品(概括)
機電產品一發(fā)電機(限制)
十四、下列概念的概括和限制是否正確?為什么?
1.答:“學生”限制到“中學生”是正確的;但概括為“知識分子”是不正確的,因為“知識分子”不是“學生”
的屬概念。
2.答:“北京大學”概括為“高等院?!笔钦_的;但限制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是不正確的,因為這二者是整
體和部分的關系,而不是屬種關系。
3.答:“唯心主義”概括為“哲學”是正確的,因為“唯心主義”是“哲學”的種概念;但把“唯心主義”限制
為“黑格爾”是不正確的,因為“唯心主義”是一種哲學思想,''黑格爾”是一個人,二者不是屬種關系。
4.答:把“非金屬元素”概括為“元素”是正確的,但限制為“塑料”是不正確的。因為“非金屬元素”指金
屬以外的元素,而塑料是化合物,它同“非金屬元素”之間不是屬種關系。
5.答:把“舟山群島”概括為“島”,限制為“螞蟻島”都是不正確的。因為“舟山群島”是集合概念,而“島”
是非集合概念;“螞蟻島”與“舟山群島”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不是種屬關系。
6.答:把“勇敢”概括為“品德”是正確的;但限制為“勇敢的戰(zhàn)士”是不正確的,因為“勇敢”與“勇敢的
戰(zhàn)士”不是屬種關系。
7.答:這里的概括是不正確的。因為“六連戰(zhàn)士”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是種屬關系;這里的限制是正確的,
因為“六連戰(zhàn)士”與“六連一排戰(zhàn)士”是屬種關系。
8.答:把“喜馬拉雅山脈”概括為“山”是錯誤的,因為這里的“喜馬拉雅山脈”是集合概念,而“山”是非
集合概念,它們之間并不是屬種關系;“喜馬拉雅山脈”限制為“珠穆朗瑪峰”也是錯誤的,它們之間也不是屬
種關系。
第五章性質命題及其推理
-、下列命題各屬何種性質命題?其主謂項的周延情況如何?
1.答:全稱否定命題。其主、謂項都周延。
2.答:全稱肯定命題。其主項周延,謂項不周延。
3.答:特稱肯定命題。其主、謂項都不周延。
4.答:單稱肯定命題。主項“人民群眾”周延,謂項“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不周延。
5.答:全稱否定命題。其主、謂項都周延。
6.答:特稱否定命題。其主項不周延,謂項周延。
7.答:這個命題可以理解為特稱肯定命題,也可以理解為特稱否定命題。因為這里的聯項“是”被省略了。
如果“是”放在“不”字前面,可以構成一個特稱肯定命題,即“我班有些同學數學考試成績是不理想”。這時,
主項“我班同學(的)數學考試成績”不周延,謂項“不理想”也不周延;如果“是”擺在“不”字后面,可以構
成一-個特稱否定命題,即“我班有些同學數學考試成績不是理想(的)這時,主項(“我班同學數學考試成績”)
不周延,謂項“理想(的)”周延。
8.答:特稱否定命題。其主項不周延,謂項周延。
二、用歐拉圖表示性質命題的主項(S)和謂項(P)的關系。
1.答:“所有S都是P”為假,S和P的關系有三種可能,用歐拉圖表示如下:
(1)(2)(3)
(1)表示實際上S真包含P。例如,“有些人是歐洲人”。
(2)表示S和P實際上是交叉關系。例如,“有些水是酸的”。
(3)表示S和P實際上是全異關系。例如,“所有的大學生都不是文盲”。
如果在事實上S和P是處于上述三種關系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做出“所有S都是P”這個命題,就是假命
題。
1.答:“有S不是P”為假,S和P之間的關系有兩種可能,用歐拉圖表示如下:
(1)表示S和P實際上是全同關系。例如,“所有的圓都是由一定線段的一端動點在平面上繞另一端不動點運動
而形成的封閉曲線”。
(2)表示實際上S真包含于P。例如,“所有的蘋果都是水果”。
如果S和P在事實上是處于上述兩種關系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做出“有S不是P”這個命題,就是假命題。
2.答:“有S是P”為真,S和P之間的關系有四種可能,用歐拉圖可表示如下:
(1)表示實際上S和P是全同關系。例如,“所有的花都是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
(2)表示實際上S真包含于P。例如,“所有的歐洲人都是人”。
(3)表示實際上S真包含P。例如,“有些人是懂西班牙語的?!?/p>
(4)表示S和P實際上是交叉關系。例如,“有些學生是非洲人”。
如果事實上S和P是處于上述四種關系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做出“有S是P”這個命題,就是真命題。
3.答:“有些S不是P”為真,S和P之間的關系有三種可能,用歐拉圖可表示如下:
(1)(2)(3)
(1)表示實際上S真包含P。例如,“有些工人不是鐵路工人”。
(2)表示S和P實際上是交叉關系。例如,“有些大學生不是足球運動員”。
(3)表示S和P實際上是全異關系。例如,“所有的牛都不是植物”。
如果S和P在事實上處于上述三種關系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做出“有些S不是P”的命題,就是真命題。
5.答:“所有S都不是P”為假,S與P之間的關系有四種可能,用歐拉圖表示如下:
(1)表示S和P是全同關系,例如,”所有的花都是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
(2)表示S真包含于P,例如,“所有的花都是植物的器官”。
(3)表示S真包含P,例如“有些花是玫瑰花”。
(4)表示S和P是交叉關系,例如,”有些花是紅的”。
如果在事實上S和P是處于上述四種關系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做出“所有S都不是P”這個命題,就是假
命題。
三、已知下列命題為真,請根據命題間的對當關系,指出與其素材相同的其它三個命題的真假。
1.答:該命題為E判斷。當E命題為真時,同素材的A命題“W學院所有的學生都是印第安人”是假的;
同素材的I命題“W學院有些學生是印第安人”也是假的;同素材的0命題“W學院有些學生不是印第安人”是
真的。
2.答:該命題為A命題。當A命題真時,同素材的E命題為假,同素材的I命題為真,同素材的0命題為
假。
3.答:該命題為0命題。在0命題為真的情況下,同素材的A命題為假,同素材的E、I命題均真假不定。
4.答:該命題為I命題。在I命題為真的情況下,同素材的E命題為假,同素材的A、0命題均真假不定。
5.答:該命題是A命題,當A命題為真時,同素材的E命題“S村所有的人家都沒有電視機”是假的;同
素材的I命題“S村有的人家有電視機”是真的;同素材的0命題“S村有的人家沒有電視機”是假的。
四、已知下列命題為假,請根據命題間的對當關系,指出與其素材相同的其它三個命題的真假。
1.答:該命題為A命題。當A命題為假時,同素材的E命題、I命題均真假不定,而同素材的。命題肯定
是真的。
2.答:該命題為I命題。在I命題為假的情況下,同素材的A命題為假,同素材的E、0命題均為真。
3.答:該命題為E命題。在E命題為假的情況下,同素材的A、0命題均真假不定,而同素材的I命題肯定
是真的。
4.答:該命題為0命題。在0命題為假的情況下,同素材的E命題肯定是假的,而同素材的A、I命題肯定
是真的。
5.答:該命題為E命題。當E命題假時,同素材的A命題真假不定,同素材的I命題真,同素材的0命題
真假不定。
五、按命題間的對當關系,選擇相應的真命題來駁斥下列假命題。
1.答:被駁斥的命題為A命題。駁斥A命題可以運用對當關系中的矛盾關系或反對關系。如果能確定同素
材的0命題“某國國會有些議員不是工人出身的”為真,運用矛盾關系,即可確定A命題為假(即被駁倒);同樣,
如果能確定同素材的E命題為真,根據反對關系,也可以確定被反駁的A命題為假。
2.答:被駁斥的命題為E命題。駁斥E命題也可以運用對當關系中的矛盾關系或反對關系。如果能確定同素材
的I命題“B星系中有些星是雙子星”為真,根據矛盾關系,可以確定被駁斥的E命題為假;同樣,如果能確定
同素材的A命題"B星系中所有的星都是雙子星”為真,也可以確定被駁斥的E命題為假。
3.答:被駁斥的命題是0命題。駁斥0命題,只能運用對當關系中的矛盾關系,即只有確定同素材的A命
題“所有的昆蟲都是六只腳的”為真,才可以確定被駁斥的0命題為假。
4.答:被駁斥的命題是I命題。駁斥I命題,不能用A命題,也不能用0命題,而只能運用E命題。根據
對當關系中的矛盾關系,確定同素材的E命題“所有的人都不是長生不老的”為真,可以確定被反駁的I命題為
假。
5.答:被反駁的命題是E命題。駁斥E命題,可以運用矛盾關系或反對關系,如果能確定同素材的I命題
真,就可以確定E命題假,如果能確定A命題真,也可以確定E命題假。
六、下列根據對當關系所進行的推理是否有效?為什么?
1.答:非有效。因為從SIP真不能推出SOP真,SIP和SOP之間是下反對關系,當SIP真時,SOP是真假不
定的。
2.答:有效。因為從SAP,可以推出。
3.答:非有效。因為根據對當關系,從,只能推出SOP,而不能推出SIPo
4.答:有效,因為從SOP,可以推出。
5.答:有效,因為從,可以推出SOP。
6.答:非有效。因為SOP與SIP是下反對關系,當SOP真,SIP真假不定。
7.答:非有效。因為根據下反對關系,當SOP真時,SIP真假不定。
七、對下列命題進行換質,并用公式表示之。
1.答:“有些花不是紅的"換質為“有些花是非紅的"。其公式為:SOPfSI。
2.答:“邏輯學不是不能學好的”換質為“邏輯學是能學好的”。其公式為:SE-SAP。
3.答:“有些戰(zhàn)爭是非正義戰(zhàn)爭”換質為“有些戰(zhàn)爭不是正義戰(zhàn)爭”。其公式為:SI-SOP。
4.答:“所有的事物都是運動著的”換質為“所有事物都不是不運動著的”。其公式為:SAP-SE。
5.答:“甲廠所有的產品都是優(yōu)質產品”換質為“甲廠所有的產品都不是非優(yōu)質產品”。其公式為: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圖形的學問》(教案)四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
-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2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第二課時-西師大版
-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西師大版
-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青島版四年級數學下冊
- (高清版)DB45∕T 808-2021 城鎮(zhèn)建筑有線電視網絡建設技術規(guī)范
- 2025年吉林省吉林市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新版
- 2024年智能壓力校驗儀項目投資申請報告
- 歷史-云南省三校2025屆高三2月高考備考聯考卷(六)試題和答案
- 2025年度荒山荒溝土地承包與林業(yè)生態(tài)補償機制合同
- 2025年度工程尾款支付與質量保證協(xié)議書
- 顱腦橫斷層解剖09課件
- 2023年同等學力申碩英語真題
- 2023年04月廣東深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許可審查中心招考聘用醫(yī)療器械注冊審評員(員額)筆試參考題庫附答案解析
- 安捷倫N9020A頻譜儀操作說明
- 【讀寫策略】回延安朗讀指導
- 孟氏骨折與蓋氏骨折
- 我的妹妹-教學設計教案
- GB/T 30512-2014汽車禁用物質要求
- 五年級上冊語文閱讀理解附答案
- 小學一年級硬筆書法入門25839教學內容
- 心理測量學(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