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內科學癃閉專家講座_第1頁
中醫(yī)內科學癃閉專家講座_第2頁
中醫(yī)內科學癃閉專家講座_第3頁
中醫(yī)內科學癃閉專家講座_第4頁
中醫(yī)內科學癃閉專家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癃閉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1頁一、概述二、歷史源流三、范圍四、診療關鍵點五、辨證論治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2頁概述定義:指小便量少,點滴而出,甚則小便不通為主證一個疾患。癃:小便不利,點滴而短少,病勢較緩者。閉:小便閉塞,點滴不通,病勢較急者。二者均是指排尿困難,不過程度不一樣,臨床上難以截然分開,故多合稱為癃閉。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3頁歷史源流內經:病位:在膀胱,“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足焉,氣化則能出矣。病機:膀胱氣化不利,而膀胱氣化不利又與三焦氣化有親密關系。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三焦不利實則癃閉,虛則遺溺。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4頁歷史源流漢·張仲景奠定了癃閉辨證施治基礎。因為漢殤帝姓名中有癃,為避諱把癃改為淋,所以當初淋與癃有點混同。張認為本病病機,膀胱氣化不利水濕互結,瘀血夾熱,脾腎兩虛治療:五苓散——氣化不利水熱互結——豬苓湯瘀血夾熱者——蒲灰散或滑石血魚散脾腎兩虛夾濕者——茯苓鹽湯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5頁歷史源流隨唐時期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孫思邈《千金要方》載了小便不通和小便困難區(qū)分及治療方劑《千金方》并記載了用蔥管做為導尿管治尿潴留,這是最早尿尿術。宋元時代:治療本病有了深入發(fā)展朱丹溪:對本病病因較前人有了深入認識,并施用探吐法治本病,為滴水之器,閉其上竅,則下竅不通,開其上竅,下竅必利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6頁歷史源流明代:將癃、淋分開張景岳對癃病因,治法詳細描述病因歸為:火邪結聚小腸膀胱者熱質肝腎,敗精,搞血一陽塞,真陽下竭,元海無根,氣虛不化,肝強氣逆——氣實而閉。并用左歸、右歸、氣化、八味等治療清代:李用《證治匯補》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7頁范圍尿潴留,無尿癥,義神經性尿閉,膀胱括約肌痙攣,尿道結石,尿路腫瘤,前列腺增生,脊髓病變引發(fā)尿潴,急性腎功效不全。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8頁范圍病因病機:基本病機為膀胱氣化不昨,下焦?jié)駸帷螂资茏璺螣釟廑铡朗ㄆ獠簧獫彡幭陆蹈纹鉁獨鈾C壅塞腎元虧虛——陽衰陰竭異物阻塞——尿路不通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9頁范圍正常人小便通暢,有賴于氣化正常,而三焦氣化主要又依靠肺、脾、腎三臟來維持在生理情況下,水液經過胃受納,脾轉輸,肺肅降,下達于腎,再經過腎氣化功效,使清者上升于肺而布散周身,濁者下輸膀胱而排出體外。維持正常水液運化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10頁診療關鍵點病理 1、肺失肅降,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癃閉2、脾主運化,脾運化水稍微及水濕,脾失運化,升氣不升,濁陰不降——小便不利3、腎主水液,依靠其氣化作用,腎氣化正常則開合有度,若腎陽不足,命門大表——膀胱氣化無權——癃閉。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11頁診療關鍵點4、腎陰不足,所謂無陰則陽無以化——癃閉5、膀胱濕熱下注——氣化不利6、肝氣郁結,疏泄無權——三焦水液運化及氣化功效受損——不能通調水道——癃閉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12頁辨證論治(一)辨證關鍵點:1、細審主證,辨分型小便短赤灼熱,苔通舌紅,脈數者——熱口渴欲飲,咽干,氣促——熱壅于肺口渴不欲飲,小腹脹滿者——熱積膀胱尿線變細或時而迫暢,時而不通——尿路阻塞年老排尿無力,點滴而下,甚或尿用——腎虛命門火衰小便不利兼小腹重脹,肛門下墜——中氣不足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13頁辨證論治2、辨虛實實證:發(fā)病急驟,小腹脹或疼痛,小便短赤灼熱,苔黃膩或薄黃,脈弦澀或數虛證:發(fā)病遲緩,面色不華或白,小便排出無力,語聲低細,舌淡,脈沉細弱。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14頁辨證論治3、辨輕重:由癃——閉,多為病勢由輕轉重,由閉——癃,多為病勢由重轉輕癃閉兼氣息喘促,惡心嘔吐,甚或昏迷抽搐則表明病情危重。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15頁辨證論治4、辨淋與癃《丹溪心法》癃者,罷也,不通為癃,不約屬遺,小便滴瀝澀痛謂之淋。癃閉:小便困難,甚則點滴難出,閉塞不通,但溺時不疼痛,每日排出尿量多正常。關格:大便不通謂之內關小便不通謂之外格二便俱不通,為關格伴有嘔吐,上下不通轉脆為妊娠壓迫膀胱致排尿困難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16頁辨證論治(二)治療標準依據“腑以通為用”標準,著眼于通,但迫之法,又因證候虛實而各異。實證:清濕熱,最瘀結,利氣機,通水道。虛證:補脾腎,助氣化,到達氣化得行,則小便自通目標。依據病因,審證論治,依據病變在肺、在脾、在腎不一樣,進行辨證施治,不可濫用通利小便之品。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17頁辨證論治診療關鍵點:相關檢驗分型論治1、春澤湯——王苓散加人參2、代抵當湯:歸尾、山甲、桃仁、大黃、芒硝——通瘀化結3、滋腎通關散:知母、黃柏、肉桂4、香茸丸《證治準繩》——補養(yǎng)精血,另陽通竅麝香——活血散結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18頁辨證論治一、辨證關鍵點癃閉辨證首先要判別病之虛實。實證當辨濕熱、濁瘀、肺熱、肝郁之偏勝;虛證當辨脾、腎虛衰之不一樣,陰陽虧虛之差異。其次要了解病情之緩急,病勢之輕重。水蓄膀胱,小便閉塞不通為急病;小便量少,但點滴能出,無水蓄膀胱者為緩證。由“癃”轉“閉”為病勢加重,由“閉”轉“癃”為病勢減輕。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19頁辨證論治二、治療標準應以“腑以通為用”為標準,但通利之法,又因證候虛實之不一樣而異。實證者宜清邪熱,利氣機,散瘀結;虛證者宜補脾腎,助氣化,不可不經辨證,濫用通利小便之法。對于水蓄膀胱之急癥,應配合針灸、取嚏、探吐、導尿等法急通小便。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20頁辨證論治三、證治分類1.膀胱濕熱證小便點滴不通,或量極少而短赤灼熱,小腹脹滿,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飲,或大便不暢,舌質紅,苔黃膩,脈數。證機概要:濕熱壅結下焦,膀胱氣化不利。治法:清利濕熱,通利小便。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21頁辨證論治代表方:八正散加減。本方有清熱利濕、通利小便功效,適合用于濕熱蘊結膀胱之排尿不暢,小便黃赤灼熱等癥。慣用藥:黃柏、山梔、大黃、滑石清熱利濕;瞿麥、篇蓄、茯苓、澤瀉、車前子通利小便.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22頁辨證論治舌苔厚膩者,可加蒼術、黃柏以加強清化濕熱;若兼心煩、口舌生瘡糜爛者,可合導赤散以清心火,利濕熱;若濕熱久戀下焦,造成腎陰灼傷而出現口干咽燥,潮熱盜汗,手足心熱,舌光紅,可改用滋腎通關丸加生地黃、車前子、牛膝等,以滋腎陰,清濕熱,而助氣化;若因濕熱蘊結三焦,氣化不利,小便量極少或無尿,面色晦滯,胸悶煩躁,惡心嘔吐,口中有尿臭,甚則神昏譫語,宜用黃連溫膽湯加車前子、通草、制大黃等,以降濁和胃,清熱利濕。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23頁辨證論治2.肺熱壅盛證小便不暢或點滴不通,咽干,煩渴欲飲,呼吸急促,或有咳嗽,舌紅,苔薄黃,脈數。證機概要:肺熱壅盛,失于肅降,不能通調水道,無以下輸膀胱。治法:清泄肺熱,通利水道。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24頁辨證論治代表方:清肺飲加減。本方清肺泄熱利水,適合用于熱壅肺氣,氣不布津之癃閉。慣用藥:黃芩、桑白皮、魚腥草清泄肺熱;麥冬、蘆根、天花粉、地骨皮清肺生津養(yǎng)陰;車前子、茯苓、澤瀉、豬苓通利小便。有鼻塞、頭痛、脈浮等表證者,加薄荷、桔梗宣肺解表;肺陰不足者加沙參、黃精、石斛;大便不通者,加大黃、杏仁以通腑瀉熱;心煩、舌尖紅者,加黃連、竹葉清心火;兼尿赤灼熱、小腹脹滿者,合八正散上下并治。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25頁辨證論治3.肝郁氣滯證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抑郁,或多煩善怒,脅腹脹滿,舌紅,苔薄黃,脈弦。證機概要:肝氣失于疏泄,三焦氣機失宣,膀胱氣化不利。治法:疏利氣機,通利小便。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26頁辨證論治代表方:沉香散加減。本方疏達肝氣,活血行水,適合用于氣機郁滯所致癃閉。慣用藥:沉香、橘皮、柴胡、青皮、烏藥疏肝理氣;當歸、王不留行、郁金行下焦氣血;石韋、車前子、冬葵子、茯苓通利小便。若肝郁氣滯癥狀嚴重者,可合六磨湯以增強其疏肝理氣作用;若氣郁化火,而見舌紅、苔薄黃,可加丹皮、山梔以清肝瀉火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27頁辨證論治4.濁瘀阻塞證 小便點滴而下,或尿如細線,甚則阻塞不通,小腹脹滿疼痛,舌紫暗,或有瘀點,脈澀。證機概要:瘀血敗精,阻塞尿路,水道不通。治法:行瘀散結,通利水道。代表方:代抵當丸加減。本方活血化瘀散結,適合用于瘀血阻塞尿道所致癃閉。慣用藥:當歸尾、山甲片、桃仁、莪術活血化瘀;大黃、芒硝、郁金通瘀散結;肉桂、桂枝助膀胱氣化。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28頁辨證論治瘀血現象較重,可加紅花、川牛膝以增強其活血化瘀作用;若病久氣血兩虛,面色不華,宜益氣養(yǎng)血行瘀,可加黃芪、丹參、當歸之類;若尿路有結石,可加金錢草、海金沙、冬葵子、瞿麥、石韋以通淋排石利尿;若一時性小便不通,脹閉難忍,可加麝香0.09—0.15克裝膠囊內吞服,以急通小便。此藥芳香走竄,能通行十二脈,傳遍三焦,藥力較猛,切不可多用,以免傷人正氣。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29頁辨證論治5.脾氣不升證小腹墜脹,時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暢,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氣短而語聲低微,舌淡,苔薄脈細。證機概要:脾虛運化無力,升清降濁瀆職。治法:升清降濁,化氣行水。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30頁辨證論治代表方:補中益氣湯合春澤湯加減。前方益氣升清,用于中氣下陷所致諸癥;后方益氣通陽利水,用于氣陽虛損,不能化水,口渴而小便不利之證。二方適用益氣升清,通陽利水,適適用于中氣下陷之癃閉。慣用藥:人參、黨參、黃芪、白術益氣健脾;桂枝、肉桂通陽以助膀胱氣化;升麻、柴胡升提中氣;茯苓、豬苓、澤瀉、車前子利水滲濕。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31頁辨證論治氣虛及陰,脾陰不足,清氣不升,氣陰兩虛,證見舌紅苔少,可改用參苓白術散;若脾虛及腎,可合濟生腎氣丸以溫補脾腎,化氣利水。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32頁辨證論治6.腎陽衰憊證小便不通或點滴不爽,排出無力,面色咣白,神氣怯弱,畏寒肢冷,腰膝冷而酸軟無力,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或弱。證機概要:腎中陽氣虛衰,氣化不及州都。治法:溫補腎陽,化氣利水。2023/4/25中醫(yī)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癃閉第33頁辨證論治代表方:濟生腎氣丸加減。本方溫腎通陽,化氣行水,適合用于腎陽不足,氣化無權之癃閉。慣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