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圖測繪技術(shù)基礎_第1頁
地形圖測繪技術(shù)基礎_第2頁
地形圖測繪技術(shù)基礎_第3頁
地形圖測繪技術(shù)基礎_第4頁
地形圖測繪技術(shù)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形圖測繪技術(shù)基礎第1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概述二、地形圖的比例尺三、地形圖的圖式符號四、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8.1地形圖的基本知識第2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概述第3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地形圖——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比例關系,將地面上所有的地物、地貌,經(jīng)綜合取舍、用規(guī)定的符號,按相似的原理,縮繪在圖紙上的技術(shù)資料。圖上僅表示地物,而無等高線表示的地貌時,也稱平面圖或地物圖。地形圖的定義:投影方法:按垂直投影方法;比例關系:按測圖比例尺;地物:地面上所有有明顯輪廓的,固定性的,自然或人工建筑的物體。(如:房屋、道路、河流、田野、森林······。)地貌:地面高低起伏的狀態(tài)。(高山、丘陵、平原、洼地等。)第4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地形圖的定義注解綜合取舍:可選擇欲反映的信息,可滿足眾多方面的要求(制成多種地圖產(chǎn)品)。規(guī)定的符號:由國家測繪局統(tǒng)一制定各地物、地貌表示在地形圖上的符號,即《地形圖圖式》。運用圖式符號,使地形圖形象生動(相似性),簡單明了。(我國目前使用由國家技術(shù)監(jiān)督局發(fā)布的《地形圖圖式》,編號“GB/T7929-1995”,1996年5月1日實施)第5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地形圖圖例第6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地形圖圖例第7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地形圖圖例第8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9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比例尺的定義◆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的分類與大小◆比例尺精度◆比例尺選用二、地形圖的比例尺第10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比例尺的定義M=稱為比例尺分母—Dd比例尺=——————=—=——=—圖上長度d11實地水平距離DD/dM數(shù)字比例尺:1500,11000,15000,······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105010203040m2cm1500圖示比例尺(直線比例尺):第11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比例尺的分類和大小3.比例尺的分類和大小150011000120001500011萬大比例尺地形圖12.5萬15萬110萬中比例尺地形圖125萬150萬1100萬小比例尺地形圖*比例尺的大小即比例尺分數(shù)值的大小。*圖的比例尺越大,其表示的地物、地貌越詳細,圖上點位精度越高;但一幅圖所代表的實地面積也愈小。并且測繪的工作量會成倍增加。——圖上0.1mm所代表的實地長度(受人眼判斷力限制所致)。比例尺比例尺精度(cm)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5102050100表9-14.比例尺精度第12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5.地形圖比例尺的選用*主要考慮實用、經(jīng)濟地形圖比例尺的選用比例尺1100001500012000110001500城市總體規(guī)劃、廠址選擇、區(qū)域布置、方案比較城市詳細規(guī)劃及工程項目初步設計建筑設計、城市詳細規(guī)劃、工程施工圖設計、竣工圖用途第13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地形圖的圖式符號(一)地物符號(二)地貌符號

《地形圖圖式》是由國家測繪局統(tǒng)一制定的地物、地貌符號的總稱(見表9-2)。圖式符號分以下兩類:第14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地物符號1.比例符號——輪廓大,按比例縮小;3.半比例符號——也稱線形符號,即長度按比例、寬度不依比例。四類專用符號:

幾何圖形符號,地物中心即幾何圖形中心;

寬底符號,底線中心即地物中心;

直角形底符號,其直角頂即地物中心;

不規(guī)則幾何圖形符號,其下方端點連線中心即地物中心。2.非比例符號——輪廓小,重要,用專用符號表示;4.地物注記——用文字、數(shù)字對地形符號加以說明。第15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6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7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地物注記——用文字、數(shù)字對地形符號加以說明。地名、路名、廠名、河流名等;地面高程注記;植被注記等。第18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地貌符號——等高線1.用等高線表示地貌的原理2.等高距、等高線平距、地面坡度3.等高線分類4.用等高線表示的典型地貌5.等高線特性第19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種起伏形態(tài),它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在地形測繪中,表示地貌的方法很多,對于大比例尺地形圖通常用等高線表示。(1)等高線的概念

等高線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鄰點連接而成的閉合曲線。

等高線與地貌(錄像)1.用等高線表示地貌的原理第20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等高距、等高線平距、地面坡度d1d2d3d4d5d6等高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差h,也稱等高線間隔。同一幅地形圖中,等高距h相等。等高線平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d。等高線平距d隨地面坡度變化而變化?!裼捎趆為定值,所以i與d成反比,即:

d大(等高線稀),i小(地面坡度小,緩和)d小(等高線密),i大(地面坡度大,陡峭)hhhhhh山坡線i地面坡度i:(為地面傾角)i=—hd=tan第21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等高線分類(1)首曲線——基本等高線,按測圖規(guī)定的基本等高距勾繪(線粗0.15mm)。(3)間曲線——局部加繪,使地貌更祥細。采用1/2等高距,用長虛線表示。注意:在同一幅地形圖中間曲線與助曲線可不閉合(2)計曲線——將高程能被五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線加粗(線粗0.25mm),并注記高程。便于讀圖。(4)助曲線——局部加繪,使地貌更祥細。采用1/4等高距,用短虛線表示。第22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等高線分類第23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等高線圖例1等高線圖例第24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用等高線表示的幾種典型地貌第25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用等高線表示的幾種典型地貌地貌的基本組成第26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山頭與洼地地形相反,地貌圖相似:山頭向中心越高,洼地反之。示坡線指向低處,便于區(qū)分。示坡線第27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山脊與山谷山脊:向一個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線稱為

山脊線。山脊線山谷:兩個山脊之間的凹地為山谷,其最低點連線為山谷線。山谷線第28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雨水垂直于等高線、向下坡方向流淌。因此,山脊線成為分水線、山谷線成為集水線?!褚幌盗猩郊咕€可作為匯水范圍的邊界線。雨水流淌方向分水線與集水線

第29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鞍部兩個山頭間的低凹處,一般也是兩個山脊和兩個山谷的會聚處。第30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絕壁與懸崖(a)陡崖:坡度在70o以上。(a)符號表示符號表示(b)(b)絕壁:上下垂直的陡崖,也稱斷崖。(c)懸崖:崖口傾斜到陡壁外面而懸空。等高線表示(c)第31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5.等高線的特性(1)同一條等高線上高程必相等。(等高)(2)各條等高線必然閉合,如不在本幅圖閉合,必定在相鄰的其他圖幅閉合。(閉合)(3)只有在懸崖處,等高線才相交,但交點必成雙。(不相交)(4)同一幅圖內(nèi)等高距為定值,所以,地面緩和處等高線平距大、陡峭處平距小。(稀緩密陡)(5)等高線與山脊線、山谷線成正交。(正交性)第32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四、地形圖的分幅編號與圖廓注記便于地形圖的管理與使用。兩種分幅方法:梯形分幅——用經(jīng)線、緯線劃分圖幅范圍。矩形分幅——用縱橫坐標格網(wǎng)線劃分圖幅范圍。統(tǒng)一編號或根據(jù)實際需要編號。1.地形圖的圖名、圖號和圖廓2.矩形分幅與編號方法3.梯形分幅與編號方法第33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地形圖的圖名、圖號和圖廓

第34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地形圖樣例第35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矩形分幅與編號——以坐標格網(wǎng)線劃分圖幅范圍,通常使用于1:5000以下的大比例尺地形圖分幅。(1)采用圖幅西南角坐標公里數(shù)編號的正方形分幅基本分幅:1:5000比例尺1:50001:20001:10001:500圖幅大小(厘米)40×4050×5050×5050×50實地面積(平方公里)410.250.0625圖幅數(shù)141664第36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分幅與編號ⅠⅡⅢⅣ1:50020-10-Ⅲ-Ⅳ-Ⅰ基本分幅:1:50001:500010111222212020-101:500010111222212020-101:2000ⅠⅡⅢⅣ20-10-Ⅰ1:100020-10-

Ⅳ-ⅢⅠⅡⅢⅣⅠⅡⅢⅣⅠⅡⅢⅣⅠⅡⅢⅣ矩形分幅與編號法第37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任意分幅例:某小測區(qū)1:1000地形圖的任意分幅和編號方法。(2)任意分幅

在較小測區(qū)內(nèi),為減少破幅數(shù),可采用任意分幅。任意分幅時,圖幅大小一般仍按標準,編號以實用為標準。20004000350030002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130023002.3-2.32.3-2.83.3-1.33.3-1.83.3-2.33.3-2.82.8-1.3◆按原分幅為20幅◆按現(xiàn)分幅為12幅第38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梯形分幅與編號梯形分幅法:

地圖的梯形分幅又稱國際分幅,由國際統(tǒng)一規(guī)定的經(jīng)線為圖的東西邊界,統(tǒng)一規(guī)定的緯線為圖的南北邊界。由于子午線向南北極收斂,因此,整個圖幅呈梯形。其劃分的方法和編號,隨比例尺不同而不同。第39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梯形分幅與編號梯形分幅法的目的和作用

便于地形圖的測繪、管理、檢索和使用。國家基本地形圖就是梯形分幅地形圖,包括:

1:100萬、1:50萬、1:25萬、1:10萬、1:5萬、1:2.5萬、1:1萬、1:5000等。

第40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100萬比例尺地圖的分幅和編號1:100萬地形圖分幅與編號采用國際l:100萬地圖會議(1913年,巴黎)的規(guī)定進行。標準分幅的經(jīng)差是6°,緯差是4°。

1:100萬比例尺地圖的分幅是從地球赤道(緯度0)起,分別向南北兩極,每隔緯差4°為一橫行,依次以拉丁字母A、B、C、D、……V表示;由經(jīng)度180°起,自西向東每隔經(jīng)差6°為一縱列,依次用數(shù)字1、2、3、……、60表示。每幅圖的編號,先寫出橫行的代號,中間繪一橫線相隔,后面寫出縱列的代號。第41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下圖所示為東半球北緯1:100萬地圖的國際分幅和編號第42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北京某處的緯度為北緯39°56′23″,經(jīng)度為東經(jīng)116°22′53″,則所在的1:100萬比例尺圖的圖幅號是J-50第43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50萬、1:25萬、1;10萬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這三種地圖編號都是在l:100萬圖號后分別加上自己的代號所成。按經(jīng)差3°、緯差2°可劃分成4幅1:50萬的圖(A、B、C、D)按經(jīng)差1°30′、緯差1°劃分為16幅1:25萬的圖([1]、[2]。。。。[16])按經(jīng)差30′、緯差20′劃分為144幅1:10萬的圖(1,2,3。。。。144)1:100萬一分四一分九3.梯形分幅與編號(1)舊的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

第44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梯形分幅與編號(1)舊的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

1:100萬分出:1:50萬;1:25萬;1:10萬1:10萬分出:1:5萬;1:2.5萬;1:1萬A[3]A3第45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2)新的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新的標準中,分幅方法與前面相同。編號方法則更加簡單,仍然以1:100萬地形圖為基礎,以不同比例尺分1:100萬的行列數(shù)加以編號。

**********

1:100萬1:100萬比例尺圖幅所圖幅所的行號的列號代碼在行號在列號3.梯形分幅與編號CD第46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001001

001002

002001

002002114o38o117o120o40o36oJ501:50萬地形圖編號114o30o117o120o32o28o1:25萬地形圖編號002004003001H5029o31oJ50B001001H50C002004H50C003001第47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地形圖的識讀-----圖外注記識讀

(一)圖外注記識讀

1.圖號、圖名和接圖表2.比例尺3.經(jīng)緯度與坐標格網(wǎng)4.坐標系統(tǒng)高程系統(tǒng)圖式、測圖日期測圖者第48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地形圖的識讀----圖外注記識讀

(二)三北方向線關系圖三北方向是指真子午線北方向N、磁子午線北方向和高斯平面坐標系的縱軸方向(+x)。三個方向間的角度關系圖一般繪制在中、小比例尺圖的東圖廓線的坡度比例尺上方。(三)坡度尺第49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地形圖的成圖方法一、

地形圖的傳統(tǒng)測繪方法1.平板儀測圖(包括大平板儀與小平板儀測圖)2.小平板儀與經(jīng)緯儀聯(lián)合測圖

3.經(jīng)緯儀測圖4.傳統(tǒng)航空攝影測量二、

數(shù)字化測圖方法1.全站儀野外數(shù)字測圖2.數(shù)字攝影測量3.衛(wèi)星遙感成圖4.地形原圖的數(shù)字化(數(shù)字化儀和掃描儀)第50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測圖前的準備工作1.圖紙準備2.繪制坐標方格網(wǎng)3.展繪控制點§8.2

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傳統(tǒng)測繪方法二、野外測圖(碎部測量)三、地形圖的拼接、整飾和檢查第51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繪制坐標方格網(wǎng)方格網(wǎng)的大小:40cm50cm或50cm50cm方格的大?。?0cm10cm目的:精確展繪控制點方格網(wǎng)繪制方法:對角線法——用金屬直尺繪制oa

bcd畫對角線取等距oa=ob=oc=od連接abcd成矩形沿各邊截取10厘米等距標記連接相應等距標記成方格網(wǎng)第52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方格網(wǎng)精度要求③各方格的對角線長(141.4mm),誤差應

0.2mm。

①方格網(wǎng)對角線長,誤差0.3mm;②沿方格網(wǎng)對角線的方格交點,偏離對角線0.2mm;方格網(wǎng)線條要求

方格網(wǎng)線條粗0.1~0.15mm,要使用4H、5H繪圖鉛筆繪制。第53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展繪控制點1.注記坐標格網(wǎng)線的坐標值:

根據(jù)分幅范圍及測圖比例尺確定格網(wǎng)線的坐標注記。1:10000.50.510009008007006005005006007008009001000第54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10000.50.510009008007006005005006007008009001000例:將控制點A(xA=647.43m,yA=634.52m);B(xB=913.46m,yB=748.63m),展繪到測圖紙上。作法:①確定A點所在方格;②用比例尺向x方向量47.43m,作標記;③用比例尺向y方向量34.52m,作標記;④連接相應點交點為A;⑤注記點號。⑥同理展繪B點。3.展繪控制點A4.506.45B⑦檢查:用比例尺量取AB距離,距離讀數(shù)與理論值之差圖上0.3mm。第55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地形圖的成圖方法

目前,計算機技術(shù)迅速發(fā)展。幾乎所有用圖單位都需要數(shù)字化地形圖,以便用計算機進行對圖紙的專業(yè)管理、規(guī)劃和設計,等。即使供張貼、懸掛的圖紙(主要指全國地圖、省圖,等),以及交通圖、旅游圖等,也主要通過用數(shù)字化地形圖編繪而成。因此,現(xiàn)在各測繪部門都生產(chǎn)數(shù)字化地形圖。

以前,測繪部門提供的地形圖就是圖紙——經(jīng)制版、印刷的地圖或地形圖;或者是由透明原圖曬成的藍圖(多用于規(guī)劃及工程設計等,作為設計圖紙的基礎)。

地形圖使用于國防建設和國民經(jīng)濟建設的各個領域,而各行業(yè)對所用圖紙的要求也不相同。地形圖的成圖第56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地形圖的拼接、檢查和整飾(一).圖的拼接即相鄰圖幅的接邊。由于測量誤差,使相鄰兩幅圖邊同一線條不重合。如偏差在允許范圍內(nèi),要將線條接順。數(shù)字化地形圖測繪時,不受圖廓線限制,但相鄰測站的內(nèi)容須銜接,一般在CAD圖上由人工修飾。圖幅劃分通過軟件完成。第57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等高線勾繪(一).基本等高距的規(guī)定基本等高距的規(guī)定表9-11比例尺丘陵基本等高距(m)山地基本等高距(m)15000.50.5110000.51120001215000251.基本等高距的規(guī)定第58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地貌特征點反映在圖紙上的僅僅是一些不同高程(且大部分不是整米數(shù))和不同位置的點,以及一些地性線的走向?!粝噜彽匦吸c之間坡度相等,因此可用“內(nèi)插法”勾繪等高線?!羰紫榷ǔ鱿噜彽匦吸c之間,整米等高線通過的位置,即內(nèi)插點?!羧缓笥霉饣€連接相同高程的內(nèi)插點,完成等高線勾繪。2.等高線內(nèi)插過程第59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等高線勾繪原理設:量得圖上:ab=25mm而AB高差:h=3.6mab25d=h=3.6=6.94mm則1米高差的等高線平距為:a1′=0.4d=2.8mm

4′b=0.2d=1.4mm三等分1′4′,得2′、3′P244圖8-401.等高線勾繪原理(計算法)例:如圖,已知等高距為1米,在地形點A、B之間內(nèi)插整米等高線通過的位置。66656463第60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圖解法透明紙法111098765432102.圖解法——透明紙法11109876543210原理:一組等間隔的平行線切割直線得等線段。方法:在透明紙上畫一組等間隔的平行線并編號;移動透明紙,使a、b點分別位于線條的2.6和6.2處。得平行線與ab直線的交點,即等高線通過的位置。..62.666.2ab....63646566平行線間隔的大小,視等高線平距的大小而定,一般取23mm為宜(應稍小于等高線平距),而線條長度適當增加。第61頁,共6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目估法目估內(nèi)插。一般先內(nèi)插勾繪計曲線,然后內(nèi)插勾繪首曲線。4.計算機勾繪等高線用全站儀野外采集地貌特征點的三維坐標(x,y,H)用計算機等高線勾繪軟件,根據(jù)地貌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