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遺尿育兒真經(jīng)育兒真經(jīng)_第1頁
(31)-遺尿育兒真經(jīng)育兒真經(jīng)_第2頁
(31)-遺尿育兒真經(jīng)育兒真經(jīng)_第3頁
(31)-遺尿育兒真經(jīng)育兒真經(jīng)_第4頁
(31)-遺尿育兒真經(jīng)育兒真經(jīn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腎系病證

第四節(jié)遺尿1

內(nèi)容

概述病因病機診斷及鑒別診斷辨證論治預防調(diào)護2

一、概述定義:5周歲以上的小兒,在睡眠狀態(tài)下不自主排尿≥2次/周,持續(xù)3個月以上的一種病證。又稱尿床、遺溺。好發(fā)年齡:多見于10歲以下的兒童,男孩是女孩的2倍。3預后:大多病程長,或反復發(fā)作。重癥病例白天睡眠中也會發(fā)生遺尿,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與生長發(fā)育。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分類:臨床上可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單純性和復雜性。兒童臨床上最常見的是原發(fā)性單純性遺尿癥。4

二、病因病機病因先天稟賦不足后天久病失調(diào)不良習慣、精神刺激、環(huán)境改變、緊張焦慮、蟯蟲刺激等因素5?素問·靈蘭秘典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焉?!薄叭拐?,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素問·經(jīng)脈別論?“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遺尿候》“遺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約于水故也?!I主水,腎氣下通于陰,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膀胱為津液之腑,既冷氣衰弱,不能約水,故遺尿也。”7

病因病機尿液的生成、排泄與肺、脾、腎、三焦、膀胱關系密切。其病因主要為下元虛寒、肺脾氣虛、心腎不交、肝經(jīng)濕熱,尤以下元虛寒為多見。其病位主要在膀胱,與腎、脾、肺密切相關。其病機為三焦氣化失司,膀胱約束不利。8

病因病機示意圖9

三、診斷與鑒別診斷

診斷要點病史:可有睡前多飲、不良排尿習慣、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等。臨床表現(xiàn):不能從睡眠中醒來而反復發(fā)生無意識排尿行為;睡眠較深,不易喚醒。發(fā)作頻率:5周歲以上,每周至少有2次遺尿,癥狀持續(xù)3個月,或者自出生后持續(xù)尿床,沒有連續(xù)6月以上的不尿床期。輔助檢查:尿常規(guī)、尿細菌培養(yǎng)未見異常,泌尿系統(tǒng)B超或可見膀胱容量小,腰骶部核磁共振檢查或X線檢查或可見隱性脊柱裂。10

鑒別診斷熱淋常見泌尿道感染,多伴有尿頻、尿急和排尿痛,白天清醒時也急迫難耐不能控制排尿,尿常規(guī)檢查有白細胞或膿細胞。11尿頻常見神經(jīng)性尿頻,白天尿意頻繁,但入睡后消失,尿常規(guī)、尿細菌培養(yǎng)均無異。12尿失禁尿液自遺而無論晝夜,不分寐寤,出而不禁,尿常規(guī)、尿細菌培養(yǎng)均無異常。多為先天發(fā)育不全或腦病后遺癥的患兒。13其他需除外非單癥狀性夜遺尿以及其他潛在疾病引起的夜遺尿,如泌尿系統(tǒng)疾病、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等,相關輔助檢查可進一步明確診斷。14

四、遺尿的辨證論治

辨證思路本病重在辨臟腑虛實寒熱,虛寒者多,實熱者少。虛寒者病程長,體質(zhì)弱,小便清長,量多次頻,兼見面白神疲,肢冷自汗,納少便溏,反復感冒等癥。實熱者病程短,體質(zhì)尚壯實,小便短澀,尿黃味臊,兼見面紅唇赤,煩躁夜驚,睡眠不寧等癥。15

治療原則溫補下元、固攝膀胱為基本治則。下元虛寒者治以溫腎固澀,肺脾氣虛者治以健脾益氣,水火失濟者治以清心滋腎,肝經(jīng)濕熱者治以清利濕熱。16

分證論治下元虛寒肺脾氣虛心腎失交肝經(jīng)濕熱17

下元虛寒

證候:睡中經(jīng)常遺尿,醒后方覺,天氣寒冷時加重,小便清長,神疲乏力,面色少華,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薄白或白滑,脈沉細或沉弱。辨證要點:遺尿日久,次數(shù)較多,尿頻清長,全身虛寒之象較為突出,伴見形寒肢冷等虛寒諸癥。

18

下元虛寒

治法:溫補腎陽,固攝止遺。主方:菟絲子散(《太平圣惠方》)合桑螵蛸散(《本草衍義》)加減,或桑螵蛸散合縮泉丸(《魏氏家藏方》)。常用藥:菟絲子、煅龍骨、煅牡蠣、肉蓯蓉、附子、五味子、桑螵蛸、遠志、石菖蒲、茯神、山茱萸。

19

肺脾氣虛

證候:睡中遺尿,日間尿頻而量多,面色少華或萎黃,神疲乏力,納少便溏,自汗、動則多汗,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脈弱無力。辨證要點:夜間遺尿,日間尿頻量多,伴神疲乏力,便溏,自汗,體虛易感冒。

20

肺脾氣虛

治法:補肺健脾,固攝小便。主方:補中益氣湯(《內(nèi)外傷辨惑論》)合縮泉丸(《魏氏家藏方》)加減。常用藥:黨參、黃芪、柴胡、山藥、白術、太子參、烏藥、陳皮、益智仁、升麻、當歸、覆盆子、菟絲子、甘草。

21

心腎失交

證候:夢中遺尿,寐不安寧,多夢易驚,煩躁叫擾,多動少靜,記憶力差,或五心煩熱,形體較瘦,舌紅苔少,脈沉細數(shù)。辨證要點:夜間夢中自遺為特點,伴有寐不安寧,多夢易驚、五心煩熱。

22

心腎失交

治法:清心滋腎,安神固脬。主方:交泰丸(《韓氏醫(yī)通》)合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加減,或交泰丸合金匱腎氣丸(《金匱要略》)。常用藥:黃連、肉桂、地黃、淡竹葉、通草、甘草。

23

肝經(jīng)濕熱

證候:睡中遺尿,小便量少色黃,氣味腥臊,性情急躁,夜臥不安或夢語齘齒,甚者目睛紅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辨證要點:睡中遺尿,小便量少,色黃味臊,兼見夜間齘齒,性情急躁,目睛紅赤。

24

肝經(jīng)濕熱

治法:清利濕熱,瀉肝止遺。主方:龍膽瀉肝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常用藥:龍膽、黃芩、梔子、柴胡、地黃、車前子、澤瀉、通草、甘草。

25

中成藥

用于下元虛寒證。

用于肺脾氣虛證。用于下元虛寒之輕證。用于肝經(jīng)濕熱證。五子衍宗丸縮泉丸補中益氣湯龍膽瀉肝丸

其他療法

體針灸法推拿療法敷貼療法

27

其他療法

行為療法

膀胱功能訓練遺尿報警器心理治療

28

西藥治療西藥治療抗膽堿藥物去氨加壓素三環(huán)類抗抑郁類藥指導家長認真記錄“排尿日記”,以幫助評估兒童夜遺尿的個體化病情并指導治療。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勿使患兒白天玩耍過度,避免過度疲勞及精神緊張。鼓勵患兒白天正常飲水,保證每日飲水量。避免食用含茶堿、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晚間入睡前2小時禁止飲水和食用含水份較多的食物和利尿食品。

五、預防調(diào)護堅持排尿訓練,臨睡前令小孩排空小便,人睡后注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