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寒客血脈-則氣血凝滯第一頁,共147頁。1.重點掌握“六淫”各自的性質與致病特點。2.掌握七情的致病特點。3.熟悉痰飲、瘀血的致病特點。3.了解疫癘、飲食、勞逸的致病特點。4.理解正邪相爭、陰陽失調與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的關系。本章學習要求:第二頁,共147頁。第1節(jié)病因人體各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既對立又統(tǒng)一,它們在不斷地產生矛盾而又解決矛盾的過程中,維持著相對的動態(tài)平衡,從而保持著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當這種動態(tài)平衡因某種原因而遭到破壞,又不能立即自行調節(jié)得以恢復時,人體就會發(fā)生疾病。第三頁,共147頁。導致疾病發(fā)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六淫、癘氣、七情、飲食、勞逸,以及外傷和蟲獸傷等,這些因素在一定的條件下都可能使人發(fā)生疾病。第四頁,共147頁。
此外,在疾病過程中,原因和結果是相互作用著的,在某一病理階段中是結果的東西,在另一階段中則可能成為原因,如痰飲和瘀血等,既是臟腑氣血功能失調所形成的病理產物,反過來又能成為某些病變的致病因素。第五頁,共147頁。氣候因素情志飲食勞逸外傷病因六淫疫癘痰飲瘀血結石生活因素病理產物第六頁,共147頁。1六淫
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tǒng)稱。
淫,有太過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氣,所以又稱其為“六邪”。是屬于外感病的一類致病因素。
第七頁,共147頁。
正常的六氣不易于使人致病。風、寒、暑、濕、燥、火,在正常的情況下,稱為“六氣”,是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傲鶜狻笔侨f物生長的條件,對于人體是無害的。
第八頁,共147頁。當氣候變化異常,六氣發(fā)生太過或不及,或非其時而有其氣(如春天應溫而反寒,秋天應涼而反熱等),以及氣候變化過于急驟(如過劇的暴冷暴熱等),在人體的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六氣才能成為致病因素。第九頁,共147頁。六氣太過不及急驟變化導致人體發(fā)病六淫第十頁,共147頁。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幾個特點:(1)季節(jié)性:六淫致病多與季節(jié)氣候有關,如春季多風病,夏季多暑病,長夏初秋多濕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第十一頁,共147頁。(2)外感性
六淫為病,其受邪途徑多侵犯肌表,或從口鼻而入,或兩者同時受邪,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稱。
第十二頁,共147頁。(3)地區(qū)性
六淫為病多與人體所處地域和居處環(huán)境有關。如西北高原地區(qū)多寒病、燥病,東南沿海多濕病;久居濕地常有濕邪為病,高溫環(huán)境作業(yè)又常有燥熱或火邪為病等等。
第十三頁,共147頁。(4)相兼性六淫邪氣既可單獨侵襲人體而致病,又可兩種以上同時侵犯人體而致病。如風寒感冒、濕熱泄瀉、風寒濕痹等。
第十四頁,共147頁。
六淫致病從今天的臨床實踐看,除了氣候因素外,還包括了生物(細菌、病毒等)、物理、化學等多種致病因素作用于機體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內。第十五頁,共147頁。
1.1風
風為春季的主氣,但四季皆有風,故風邪引起的疾病雖以春季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它季節(jié)亦均可發(fā)生,中醫(yī)學認為風邪為外感發(fā)病的一種極為重要的致病因素。
第十六頁,共147頁。風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如下:
1)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易襲陽位
2)風性善行而數變
3)風為百病之長4)風性主動
風邪善動而不居,具有升發(fā)、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屬于陽邪。其性開泄,是指易使腠理疏泄而開張。正因其能升發(fā),并善于向上向外,所以風邪侵襲,常傷及人體的上部(頭面)、陽經和肌表,使皮毛腠理開泄,常出現頭痛、汗出;惡風等癥狀?!吧菩小保侵革L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無定處的特性。如風寒濕三氣雜至而引起的“痹證”,若見游走性關節(jié)疼痛,痛無定處,便屬于風氣偏盛的表現,故又稱為“行痹”或“風痹”?!皵底儭保侵革L邪致病具有變幻無常和發(fā)病迅速的特性而言,如風疹塊就有皮膚瘙癢,發(fā)無定處,此起彼伏的特點。同時,由風邪為先導的外感疾病,一般發(fā)病多急,傳變也較快。風邪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古人甚至把風邪當作外感致病因素的總稱。故《素問·骨空論》說:“風者,百病之始也。”風邪致病具有動搖不定的特點:抽搐、震顫第十七頁,共147頁。1.2寒
寒為冬季主氣。在氣溫較低的冬季,或由于氣溫驟降,人體注意防寒保暖不夠,則常易感受寒邪。此外,淋雨涉水,或汗出當風,亦常為感受寒邪之重要原因。第十八頁,共147頁。
寒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如下:
(1)寒為陰邪,易傷陽氣
(2)寒性凝滯
(3)寒主收引寒為陰氣盛的表現,故其性屬陰,即所謂“陰盛則寒”。陽氣本可以制陰,但陰寒偏盛,則陽氣不僅不足以驅除陰寒之邪,反為陰寒所侮,故又說“陰勝則陽病”。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損傷人體陽氣。陽氣受損‘失其正常的溫煦氣化作用,則可出現陽氣衰退的寒證。如外寒侵襲肌表,衛(wèi)陽被遏,就會見到惡寒;寒邪直中脾胃,脾陽受損,便可見皖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癥;“凝滯”即凝結、阻滯不通之意。人身氣血律液之所以能運行不息,通暢無阻,全賴一身陽和之氣的溫煦推動。一旦陰寒之邪偏盛,陽氣受損,經脈氣血為寒邪所凝閉阻滯,氣血阻滯不能,不通則痛,因此又說寒性凝滯而主痛。
即收縮牽引之意。寒邪侵襲人體,可使氣機收斂,腠理、經絡、筋脈收縮而攣急。如寒邪侵襲肌表,毛竅腠理閉塞,衛(wèi)陽被郁不得宣泄,可見惡寒發(fā)熱,無汗;
寒客血脈,則氣血凝滯,血脈攣縮,脈緊;寒客經絡關節(jié),經脈拘急收引,則可使肢體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第十九頁,共147頁。
1.3暑
暑為夏季的主氣,乃火熱所化。暑邪致病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主要發(fā)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所以《素問·熱論》又說:“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后夏至日者為病暑。”暑邪純屬外邪,無內暑之說。
第二十頁,共147頁。
暑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如下:(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
暑為夏季火熱之氣所化,火熱屬陽,故暑屬陽邪,暑邪傷人,多出現一系列陽熱癥狀,如壯熱,心煩,面赤,脈象洪大等。
第二十一頁,共147頁。(2)暑性升散,耗氣傷津
暑為陽邪,陽性升發(fā),故暑邪侵犯人體,多直入氣分,可致腠理開泄而多汗。汗出過多,則耗傷津液,津液虧損,即可出現口渴喜飲,尿赤短少等癥。在大量汗出的同時,往往氣隨津泄,而致氣虛。所以傷于暑者,往往可見氣短乏力,甚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第二十二頁,共147頁。(3)暑多挾濕
暑季除氣候炎熱外,且常多雨而潮濕,熱蒸濕動,使空氣中濕度增加,故暑邪為病,常兼挾濕邪以侵犯人體。其臨床特征,除發(fā)熱,煩渴等暑熱癥狀外,常兼見四肢困倦,胸悶嘔惡,大便溏瀉而不爽等濕阻癥狀。
第二十三頁,共147頁。1.4濕
濕為長夏主氣。夏秋之交,陽熱下降,氤氳熏蒸,水氣上騰,潮濕充斥,故為一年之中濕氣最盛的季節(jié)。濕邪為病,亦有外濕、內濕之分。外濕多由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居處潮濕等外在濕邪侵襲人體所致。
第二十四頁,共147頁。
內濕則是由于脾失健運,水濕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狀態(tài)。外濕和內濕雖有不同,但在發(fā)病過程中又常相互影響。傷于外濕,濕邪困脾,健運失職則易形成濕濁內生;而脾陽虛損,水濕不化,亦易招致外濕的侵襲。
第二十五頁,共147頁。
濕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如下:
(1)濕性重濁
“重”,即沉重或重著之意。是指感受濕邪,??梢婎^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懶沉重等癥狀。第二十六頁,共147頁。《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因于濕,首如裹?!笔钦f濕邪外襲肌表,則清陽不升、營衛(wèi)不和,故頭昏而沉如束布帛;濕邪留滯經絡關節(jié),則陽氣布達受礙,故可見肌膚不仁,關節(jié)疼痛重著等,又稱之為“濕痹”或“著痹”。
第二十七頁,共147頁。“濁”,即穢濁,多指分泌物穢濁不清而言。濕邪致病可出現各種穢濁癥狀,如面垢眵多、大便溏瀉、下痢粘液膿血、小便渾濁、婦女白帶過多、濕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濕性穢濁的病理反映。
第二十八頁,共147頁。(2)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
濕性重濁,其性類水,故為陰邪。濕邪侵及人體,留滯于臟腑經絡,最易阻遏氣機,從而使氣機升降失常,經絡阻滯不暢,常出現胸悶脘痞,小便短澀,大使不爽等癥?!端貑枴ちo大論》說:“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附腫?!?/p>
第二十九頁,共147頁。(3)濕性粘滯
“粘”,即粘膩;“滯”,即停滯。濕邪的性質粘膩停滯,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指濕病癥狀多粘滯而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滯澀而不暢。二是指濕邪為病多纏綿難愈,病程較長或反復發(fā)作,如濕痹、濕疹、濕溫病等。
第三十頁,共147頁。(4)濕性趨下,易襲陰位
濕邪為病多見下部的癥狀,如水腫多以下肢較為明顯。此外,淋濁、帶下、泄痢等病證,多由濕邪下注所致。《素問·太陰陽明論》說:“傷于濕者,下先受之?!?/p>
第三十一頁,共147頁。1.5燥
燥為秋季主氣。以其天氣不斷斂肅,空氣中缺乏水分之濡潤、因而出現秋涼而勁急干燥的氣候。燥邪感染途徑,多從口鼻而入,侵犯肺衛(wèi)。
第三十二頁,共147頁。
燥邪為病又有溫燥、涼燥之分:初秋有夏熱之余氣,燥與溫熱結合而侵犯人體,則多見溫燥病證;深秋又有近冬之寒氣,燥與寒邪結合侵犯人體,故有時亦見涼燥病證。
第三十三頁,共147頁。燥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如下:
(1)燥性干澀,易傷津液(2)燥易傷肺
第三十四頁,共147頁。
1.6火(熱)
火熱為陽盛所生,故火熱??苫旆Q;但火與溫熱,同中有異,熱為溫之漸、火為熱之極,熱多屬于外淫,如風熱、暑熱、濕熱之類病邪;而火常由內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膽火橫逆之類病變。
第三十五頁,共147頁。外火多是直接感受溫熱邪氣之侵襲;內火則常由臟腑陰陽氣血失調,陽氣亢盛而成。《素問·調經論》所說:“陰虛生內熱,陽盛生外熱”,以及朱丹溪所說“氣有余便是火”等,便是指的這一類病證。
第三十六頁,共147頁。
另外,感受風、寒、暑、濕、燥等各種外邪、或精神刺激(所謂“五志過極”),在一定條件下皆可以化火,故又有“五氣化火”、“五志化火”之說。
第三十七頁,共147頁?;馃嵝皻獾男再|和致病特點如下:
(1)火熱為陽邪,其性炎上
炎上:炎熱,向上《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陽勝則熱”。陽主躁動而向上,火熱之性,燔灼焚焰,亦升騰上炎,故屬于陽邪。
第三十八頁,共147頁。因此,火熱傷人,多見高熱、惡熱;煩渴、汗出、脈洪數等癥。向上:一是火熱陽邪??缮涎讛_亂神明,出現心煩失眠,狂躁妄動,神昏譫語等癥;二是臨床所見火熱病癥,亦多表現在人體的上部,如頭面部位。
第三十九頁,共147頁。(2)火易耗氣傷津
火熱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陰液,使人體陰津耗傷,故火邪致病,除有熱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飲;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津傷液耗之癥。
第四十頁,共147頁。(3)火易生風動血
火熱之邪侵襲人體,往往燔灼肝經,劫耗陰液,使筋脈失其滋養(yǎng)濡潤,而致肝風內動,稱為“熱極生風”,表現為高熱,神昏譫語,四肢抽搐,目睛上視,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等。
第四十一頁,共147頁。
同時,火熱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灼傷脈絡,甚則迫血妄行,而致各種出血,如吐血、殿血、便血、尿血、皮膚發(fā)斑及婦女月經過多、崩漏等病證。
第四十二頁,共147頁。(4)火易致腫瘍
火熱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蝕血肉發(fā)為癰腫瘡瘍。故《靈樞·癰疽》說:“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故名曰癰?!迸R床辨證即以瘡瘍局部紅腫高突灼熱者,為屬陽屬火。
第四十三頁,共147頁。
此外,火熱與心相應,心主血脈而藏神,故火盛除可見血熱或動血癥狀外,尚有火邪擾心的神志不安,煩躁,或譫妄發(fā)狂,或昏迷等癥。
第四十四頁,共147頁。
此外,臨床上還有某些并非因為六淫之邪外感,而是由于臟腑功能失調所產生的化風、化寒、化濕、化燥、化熱、化火等病理反映,其臨床表現雖與風、寒、濕、燥、火等六淫致病特點和證候相類似,但其致病原因,不是外來之邪,乃是機體內在的某些病理狀態(tài)為區(qū)別于外感六淫,故又稱其為“內生五邪”,即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內熱)等。第四十五頁,共147頁。津虧陰虛而成.例肺燥、腸燥內生“五邪”內風內火內濕內燥內寒(暑無內生)陽氣亢逆變動而成.例:肝陽化風陽盛、邪郁化火而成例:五志化火,陰虛生熱脾失健運而成.例:痰飲內停.水腫
陽虛溫煦不足而成.例:心陽虛、腎陽虛衰第四十六頁,共147頁。2疫癘
疫癘,是一類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病邪。在中醫(yī)文獻記載中,又有“瘟疫”、“疫毒”、“戾氣”、“異氣”、“毒氣”、“癘氣”、“乖戾之氣”等名稱。
第四十七頁,共147頁。
癘氣致病,具有發(fā)病急驟、病情較重、癥狀相似,傳染性強、易于流行等特點。正如《素問·遺篇·刺法論》說:“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第四十八頁,共147頁。
癘氣致病,可以散在發(fā)生,也可以形成瘟疫流行,如大頭瘟、蝦蟆瘟、疫痢、白喉、爛喉丹痧、天花、霍亂、鼠疫等等。實際包括了現代許多傳染病和烈性傳染病。
第四十九頁,共147頁。疫病的發(fā)生與流行,多與下列因素有關。
(1)氣候因素自然氣候的反常變化,如久旱、酷熱、濕霧瘴氣等。
(2)環(huán)境和飲食如空氣、水源、或食物受到污染
第五十頁,共147頁。
(3)沒有及時做好預防隔離工作。
(4)社會影響如解放前統(tǒng)治者不顧人民群眾的死活,傳染病不斷發(fā)生或流行。新中國成立以后,在黨的領導下,制定了以“預防為主”的衛(wèi)生工作方針,消滅了鼠疫,天花等烈性傳染病,其他傳染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第五十一頁,共147頁。1風邪致病的特點是什么?2六氣和六淫有什么區(qū)別?3為什么說“燥易傷肺”?思考題第五十二頁,共147頁。3七情內傷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是機體的精神狀態(tài)。
第五十三頁,共147頁。
七情是人體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況下。一般不會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范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才會導致疾病的發(fā)生,由于它是造成內傷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稱“內傷七情”第五十四頁,共147頁。3.1七情與內臟氣血的關系
人體的情志活動與內臟有密切的關系,而臟腑功能活動主要靠氣的溫煦、推動和血的濡養(yǎng)。情志活動必須以五臟精氣作為物質基礎。不同的情志變化對各臟腑有不同的影響,而臟腑氣血的變化,也會影響情志的變化。第五十五頁,共147頁。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喜怒思憂恐,簡稱為“五志”。如《素問·調經論》說:“血有余則怒,不足則恐”?!鹅`樞·本神》又說:“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故七情與內臟氣血關系密切。
第五十六頁,共147頁。一般來說,本臟氣血有余偏盛時,多表現為本臟之情志反應。而本臟的氣血不足時,多表現為母子之臟或相侮之臟的情志反應??蛛m為腎志,當肝臟氣血不足時,子盜母氣,表現為母臟的情志反虛——恐。心氣不足,則肺金反悔心火,表現為肺之情志——悲
第五十七頁,共147頁。
(1)直接傷及內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臨床上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對各臟有不同的影響。3.2七情致病的特點
第五十八頁,共147頁。
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運化而位于中焦,是氣機升降的樞紐,又為氣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傷的病證,以心、肝、脾三臟和氣血失調為多見。第五十九頁,共147頁。(2)影響臟腑氣機:《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七情影響臟腑氣機,導致氣血紊亂。
第六十頁,共147頁。怒則氣上是指過度憤怒可使肝氣橫逆上沖,血隨氣逆,并走于上。臨床見氣逆,面紅赤,或嘔血,甚則昏厥卒倒?!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氛f:“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钡诹豁?,共147頁。喜則氣緩包括緩和緊張情緒和心氣渙散兩個方面在正常情況下,喜能緩和精神緊張,使營衛(wèi)通利,心情舒暢?!端貑枴づe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wèi)通利,故氣緩矣。”但暴喜過度,又可使氣渙散,神不守舍,出現精神不集中,甚則失神狂亂等癥狀。
第六十二頁,共147頁。悲則氣消過度的悲憂會消耗肺氣,從而出現氣短、精神萎靡不振、乏力等癥第六十三頁,共147頁??謩t氣下是指恐懼過度,可使腎氣不固,氣泄以下,臨床可見二便失禁,或恐懼不解則傷精,發(fā)生骨痠痿厥,遺精等癥。
第六十四頁,共147頁。
思則氣結是指思慮勞神過度,傷神損脾導致氣機郁結。古人認為“思”發(fā)于脾,而成于心,故思慮過度不但耗傷心神,也會影響脾氣。
第六十五頁,共147頁。
思慮勞神過度則陰血暗耗,心神失養(yǎng)則心悸,健忘,失眠,多夢;氣機郁結阻滯,脾的運化無力,胃的受納腐熟失職,便會出現納呆、脘腹脹滿、便溏等癥。第六十六頁,共147頁。喜則氣緩
1、氣機渙散不能收持2、神氣渙散而不藏怒則氣上
1、疏泄失常上逆2、肝不藏血而出血
思則氣結恐則氣下悲則氣消第六十七頁,共147頁。
(3)情志異常波動,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惡化。根據臨床觀察,在許多疾病的過程中,若患者有較劇烈的情志波動,往往使病情加重,或急劇惡化。第六十八頁,共147頁。
如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惱怒,肝陽暴張,血壓可以迅速升高,發(fā)生眩暈,甚至突然昏厥,或昏仆不語,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心臟病患者,也常因情志波動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惡化。
第六十九頁,共147頁。
5.飲食
飲食不節(jié),飲食不潔,或飲食偏嗜,則又常為導致疾病發(fā)生的原因。飲食物靠脾胃消化,故飲食失宜主要是損傷脾胃,導致脾胃升降失常,又可聚濕,生痰,化熱或變生它病。
第七十頁,共147頁。(1)饑飽失常飲食應以適量為宜,饑飽失常均可發(fā)生疾病。過饑則攝食不足,氣血生化之源缺乏,氣血得不到足夠的補充,久之則氣血衰少而為病,氣血不足則正氣虛弱,抵抗力降低,也易繼發(fā)其他病證。第七十一頁,共147頁。反之,暴食暴飲,過飽,則飲食攝入過量,超過脾胃的消化、吸收運化能力,可導致飲食物阻滯,脾胃損傷,出現脘腹脹滿,暖腐泛酸,厭食,吐瀉等食傷脾胃證?!端貑枴け哉摗氛f:“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边@種病證,小兒更為多見.第七十二頁,共147頁。(2)飲食不潔進食不潔,可引起多種腸胃道疾病,出現腹痛、吐瀉、痢疾等?;蛞鸺纳x病,如蛔蟲、蟯蟲、寸白蟲等,
第七十三頁,共147頁。(3)飲食偏嗜飲食要適當調節(jié),不應有所偏嗜才能使人體獲得各種需要的營養(yǎng)。若飲食過寒過熱,或飲食五味有所偏嗜,則可導致陰陽失調;或某些營養(yǎng)缺乏而發(fā)生疾病。
第七十四頁,共147頁。
飲食偏寒偏熱:如多食生冷寒涼,可傷損脾胃陽氣,導致寒濕內生,發(fā)生腹痛泄瀉等癥;若偏食辛溫燥熱,則可使胃腸積熱,出現口渴、腹?jié)M脹痛、便秘或釀成痔瘡病癥。
第七十五頁,共147頁。
飲食五味應當適宜,平時飲食不要偏嗜,病時更應注意飲食宜忌。飲食與病變相宜,能輔助治療.促進疾病好轉,反之,疾病就會加重。
第七十六頁,共147頁。6.勞逸
勞逸,包括過度勞累和過度安逸兩個方面,
第七十七頁,共147頁。正常的勞動和體育鍛煉,有助于氣血流通,增強體質。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腦力,不會使人致病。只有比較長時間的過度勞累,包括體力勞動,腦力勞動及房勞的過度,或過度安逸,完全不勞動,不運動,勞逸才能成為致病因素而使人發(fā)病。
第七十八頁,共147頁。
(1)過勞指過度勞累。包括勞力過度,勞神過度和房勞過度三個方面
勞力過度,是指較長時期的過度用力而積勞成疾。勞力過度則傷氣,久之則氣少力哀,神疲消瘦。《素問·舉痛論》所說“勞則氣耗”,《素問。宣明五氣篇》所說“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即指此而言。
第七十九頁,共147頁。勞神過度是指思慮太過,勞傷心脾而言?!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氛f:“脾在志為思”,而心主血藏神,所以思慮勞神過度,則耗傷心血,損傷脾氣,可出現心神失養(yǎng)的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及脾不健運的納呆,腹脹,便溏等癥。
第八十頁,共147頁。房勞過度是指性生活不節(jié),房事過度而言。腎藏精,主封藏,腎精不宜過度耗泄,若房事過頻則腎精耗傷,臨床常出現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精神萎靡,性機能減退,或遺精。早泄,甚或陽痿等病癥。
第八十一頁,共147頁。(2)過度安逸是指過度安閑,不參加勞動,又不運動。易使人體氣血不暢,脾胃功能減弱,可出現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體軟弱,或發(fā)胖臃腫,動則心悸,氣喘及汗出等,或繼發(fā)它病?!端貑枴ば魑鍤馄氛f:“久臥傷氣”第八十二頁,共147頁。7.痰飲
痰和飲都是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
第八十三頁,共147頁。
痰不僅是指咯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液,還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滯在臟腑經絡等組織中而未被排出的痰液,臨床上可通過其所表現的證候來確定,這種痰稱為“無形之痰”。
第八十四頁,共147頁。
飲即水液停留于人體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癥狀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金匱要略》即有“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區(qū)分。
第八十五頁,共147頁。
痰飲的形成:痰飲多由外感六淫,或飲食及七情內傷等,使肺、脾、腎及三焦等臟腑氣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謝障礙,以致水津停滯而成。因肺、脾、腎及三焦對水液代謝關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調水道,敷布津液;脾主運化水液;腎陽主水液蒸化;三焦為水液通調之道路。故肺、脾、腎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濕而生痰飲。第八十六頁,共147頁。
痰飲的病證特點:痰飲形成之后,由于停滯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亦不一樣,阻滯于經脈的,可影響氣血運行和經絡的生理功能。停滯于臟腑的,可影響臟腑的功能和氣機的升降。
第八十七頁,共147頁。痰滯在肺,可見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暢,可見胸悶心悸;痰迷心竅,則可見神昏,癡呆;痰火擾心,則發(fā)為癲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見惡心嘔吐,胃脘痞滿;痰在經絡筋骨,則可致瘰疬痰核,肢體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陰疽流注等;痰濁上犯于頭,可見眩暈,昏冒;痰氣凝結咽喉,則可出現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癥。形成多種病證,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說。
第八十八頁,共147頁。
痰飲證的共同點是:身重、胸悶、脘痞、納呆、苔膩、脈滑
第八十九頁,共147頁。8.瘀血
基本概念:指體內有血液停滯,包括離經之血積存體內,或血運不暢,阻滯于經脈及臟腑內的血液,均稱為瘀血。瘀血是疾病過程中形成的病理產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第九十頁,共147頁。瘀血的形成一是因氣虛、氣滯、血寒、血熱等原因,使血行不暢而凝滯。氣為血帥,氣虛或氣滯,不能推動血液的正常運行;或寒邪客入血脈,使經脈踡縮拘急,血液凝滯不暢,或熱入營血,血熱搏結等,均可形成瘀血。
第九十一頁,共147頁。
二是由于內外傷、氣虛失攝或血熱妄行等原因造成血離經脈,積存于體內而形成瘀血。
第九十二頁,共147頁。瘀血的病證特點:瘀血形成之后,不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養(yǎng)作用,而且反過來又會影響全身或局部血液的運行,產生疼痛、出血或經脈淤塞不通,內臟發(fā)生癥積,以及產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
第九十三頁,共147頁。
瘀血的病證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異。瘀阻于心,可見心悸,胸悶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見胸痛,咳血;瘀阻胃腸,可見嘔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見脅痛痞塊;瘀血攻心,可致發(fā)狂;瘀阻胞宮,可見少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經色紫黯成塊,或見崩漏;瘀阻于肢體肌膚局部,則可見局部腫痛青紫。第九十四頁,共147頁。瘀血的病證雖然繁多,但其臨床表現歸納起來則有以下幾個共同的特點:疼痛
多為刺痛,痛處固定不移,拒按,夜間痛甚。腫塊
外傷肌膚局部,可見青紫腫脹,瘀積于體內,久聚不散,則可形成癥積,按之有痞塊,固定不移。第九十五頁,共147頁。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塊狀。在望診方面,久瘀可見面色黧黑,肌膚甲錯,唇甲青紫。舌質暗紫,或有瘀點、瘀斑,舌下經脈曲張等征象。脈象多見細澀、沉弦或結代等。
第九十六頁,共147頁。
瘀血病證臨床上還常常出現善忘、渴不欲飲,肌膚甲錯等癥狀。除上述臨床表現特點外,凡發(fā)病前有外傷、出血、分娩史者和病程已久,屢治無效者,均可考慮瘀血存在。第九十七頁,共147頁。瘀血致病有哪些共同點?思考題第九十八頁,共147頁。第2節(jié)病
機病機:即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與變化的機理。第九十九頁,共147頁。病邪作用于人體,機體的正氣必然奮起抗邪,而形成正邪相爭,破壞了人體陰陽的相對平衡,或使臟腑、經絡的功能失調,或使氣血功能紊亂,從而產生全身或局部的多種多樣的病理變化。第一百頁,共147頁。
盡管疾病的種類繁多,臨床征象錯綜復雜,千變萬化,各個疾病、各個癥狀都有其各自的病機,但從總體來說,總離不開正邪相爭、陰陽失調、氣血失常、經絡和臟腑功能紊亂等病機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第一百零一頁,共147頁。
1正邪相爭
正邪相爭,是指在疾病過程中,機體的抗病能力(正氣)與致病邪氣之間相互斗爭。這種斗爭,不僅關系著疾病的發(fā)生,而且直接影響著疾病的發(fā)展和轉歸,同時也影響著病證的虛實變化。
第一百零二頁,共147頁。
中醫(yī)學認為,疾病的發(fā)生和變化,雖然錯綜復雜,但總其大要,不外關系到人體本身的正氣和邪氣兩個方面。
第一百零三頁,共147頁。
正氣,是指人體的機能活動(包括臟腑、經絡、氣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復能力,簡稱為“正”。邪氣,則泛指各種致病因素,簡稱為“邪”。疾病的發(fā)生和變化,即是在一定條件下邪正斗爭的反映。
第一百零四頁,共147頁。1.1正邪相爭與發(fā)?。?)正氣不足是發(fā)病的內在依據《素問·遺篇·刺法論》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钡谝话倭阄屙摚?47頁?!端貑枴ぴu熱病論》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薄鹅`樞·百病始生》也說:“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第一百零六頁,共147頁。(2)邪氣是發(fā)病的重要條件
中醫(yī)學重視正氣,強調正氣在發(fā)病中的主導地位,并不排除邪氣對疾病發(fā)生的重要作用。邪氣是發(fā)病的條件,在一定的條件下,甚至可能起主導作用。如高溫、高壓電流、化學毒劑、槍彈傷、凍傷、毒蛇咬傷等,即使正氣強盛,也難免被損害。
第一百零七頁,共147頁。1.2正邪盛衰與虛實變化
一般地說,正氣增長而旺盛,則必然促使邪氣消退;反之,邪氣增長而亢盛,則必然會損耗正氣。隨著體內邪正的消長盛衰,形成了病癥的虛實變化。
第一百零八頁,共147頁?!靶皻馐t實,精氣奪則虛”實,主要指邪氣亢盛,是以邪氣盛為矛盾主要主面的一種病理反映。致病邪氣的毒力和機體的抗病能力都比較強盛,或是邪氣雖盛而機體的正氣未衰,能積極與邪抗爭,故正邪相搏,斗爭劇烈,反應明顯,在臨床上出現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較劇烈的有余的證候,即謂之實證。第一百零九頁,共147頁。精氣奪則虛虛,主要指正氣不足,是以正氣虛損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反映。機體的氣、血、津液和經絡、臟腑等生理功能較弱,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機體的正氣對于致病邪氣的斗爭,難以出現較劇烈的病理反映,臨床上出現一系列虛弱、衰退和不足的證候,即虛證。第一百一十頁,共147頁。
在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病機的虛和實,都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因而,由實轉虛、因虛致實和虛實夾雜,常常是疾病發(fā)展過程中的必然趨勢。
第一百一十一頁,共147頁。1正勝邪退
2邪勝正衰3正虛邪戀
正勝邪退,是在邪正消長盛衰發(fā)展過程中,疾病向好轉和全愈方面轉歸的一種結局,也是在許多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轉歸。
1.3邪正盛衰與疾病轉歸
邪勝正衰,是在邪正消長盛衰發(fā)展過程中,疾病向惡化甚至死亡方面轉歸的一種結局。在邪正消長盛衰的過程中,若邪正雙方的力量對比勢均力敵,出現邪正相持或正虛邪戀,邪去而正氣不復等情況,則常常是許多疾病由急性轉為慢性,或留下某些后遺癥,或慢性病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機體的正氣虛弱,機體抗御病邪的能力日趨低下,不能制止邪氣的致病作用及其進一步的發(fā)展,機體受到的病理性損害日趨嚴重,則病情惡化、加劇。若正氣衰竭,邪氣獨盛,氣血、臟腑、經絡等生理功能衰憊,陰陽離決,則機體的生命活動亦告終止而死亡。
第一百一十二頁,共147頁。2陰陽失調
陰陽失調,即是陰陽消長失去平衡協(xié)調的簡稱。是指機體在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導致機體的陰陽消長失去相對的平衡,從而形成陰陽偏勝、偏衰,或陰不制陽、陽不制陰的病理狀態(tài)。
第一百一十三頁,共147頁。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陰陽維持著動態(tài)平衡,當致病因素作用于人體,導致人體整體或局部的陰陽平衡失調,就會發(fā)生疾病。第一百一十四頁,共147頁。2.1陰陽偏勝
陰或陽的偏勝,主要是指“邪氣盛則實”的實證。第一百一十五頁,共147頁。陽勝則熱:指機體在疾病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陽氣偏盛,機能亢奮,熱量過剩的病理狀態(tài)。其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陽盛而陰未虛的實熱證。感受溫熱陽邪,感受陰邪,但從陽化熱,情志內傷,五志過極而化火;或因氣滯、血瘀、食積等郁而化熱所致。
第一百一十六頁,共147頁。陽勝則熱陽邪陽陰第一百一十七頁,共147頁。陽是以熱、動、燥為其特點,陽偏勝,即出現熱象,所以說:“陽勝則熱?!比鐗褵?、面紅、目赤、煩躁、口渴、舌紅蒼老、苔黃、脈數而有力等等,即是陽偏勝的具體表現。
第一百一十八頁,共147頁。陰盛則寒:指機體在疾病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陰氣偏盛,機能障礙或減退,產熱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謝產物積聚的病理狀態(tài)。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陰盛而陽未虛的實寒證。感受寒濕陰邪過食生冷,寒滯中阻,陽不制陰而致陰寒內盛第一百一十九頁,共147頁。陰勝則寒陽陰陰邪第一百二十頁,共147頁。
陰是以寒、靜、濕為其特點,陰偏勝,就出現寒象,所以說“陰勝則寒”。如形寒、肢冷、口不渴、冷痛劇烈、舌淡、苔白、脈遲或緊有力等,即是陰偏勝的具體表現。
第一百二十一頁,共147頁。
2.2陰陽偏衰
由于某種原因,出現陰或陽的某一方面物質減少或功能減退時,必然不能制約對方而引起對方的相對亢盛,形成“陽虛則陰盛”、“陽虛則寒”(虛寒)、“陰虛則陽亢”、“陰虛則熱”(虛熱)的病理現象第一百二十二頁,共147頁。“陽虛則寒”(虛寒):是指機體陽氣虛損,機能減退或衰弱,熱量不足的病理狀態(tài)。其病機特點多表現為機體陽氣不足,陽不制陰,陰相對亢盛的虛寒證。
先天稟賦不足,后天飲食失養(yǎng)和勞倦內傷,久病損傷陽氣所致。
第一百二十三頁,共147頁。陽虛則寒陰陽陽第一百二十四頁,共147頁。
陽虛則寒,雖也可見到面色晄白、畏寒肢冷、舌淡、脈遲等寒象,但還有少氣懶言、喜靜踡臥、小便清長、下利清谷脈遲而無力等虛象。陽虛則寒與陰勝則寒,不僅在病機上有區(qū)別,而且在臨床表現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虛而有寒;后者是以寒為主,虛象不明顯。
第一百二十五頁,共147頁。
“陰虛則熱”(虛熱):是指機體精、血、津液等物質虧耗,以及陰不制陽,導致陽相對亢盛,機能虛性亢奮的病理狀態(tài)。其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陰液不足及滋養(yǎng)功能減退,以及陽氣相對偏盛的虛熱證。
陽邪傷陰,五志過極,化火傷陰,久病耗傷陰液所致。
第一百二十六頁,共147頁。陰虛則熱陰陽陰第一百二十七頁,共147頁。
陰虛陽亢的表現為:五心煩熱、骨蒸潮熱、兩顴潮紅、消瘦、盜汗、咽干口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等,即是陰虛則熱的表現。
第一百二十八頁,共147頁。陰虛則熱與陽勝則熱的病機不同,其臨床表現也有所區(qū)別:前者是虛而有熱;后者是以熱為主,沒有明顯的虛象。
第一百二十九頁,共147頁。2.3陰陽互損
是指在陰或陽任何一方虛損的前提下,病變發(fā)展影響及相對的一方,形成陰陽兩虛的病機。在陰虛的基礎上,繼而導致陽虛,稱為陰損及陽;在陽虛的基礎上,繼而導致陰虛,稱為陽損及陰。
第一百三十頁,共147頁。
陰損及陽
系指由于陰液虧損,累及陽氣生化不足或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了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tài)。
第一百三十一頁,共147頁。陽損及陰
系指由于陽氣虛損,無陽則陰無以生,累及陰液的生化不足,從而在陽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陰虛,形成了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tài)。第一百三十二頁,共147頁。2.4陰陽格拒是指陰和陽的一方偏盛至極,壅遏于內,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公積金貸款購房合同標準解讀3篇
- 二零二五版企業(yè)間借款合同范本9篇
- 二零二五年度防盜門安全認證及銷售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保險居間代理合同(含優(yōu)惠方案)3篇
- 二零二五版特色果樹種植基地承包經營合同3篇
- 影視作品評價與獎項申報2025年度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綠色節(jié)能LED廣告租賃合同3篇
- 深圳市2025年度人才住房裝修補助購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車抵押貸款車輛殘值評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產品發(fā)行與銷售合同3篇
- 軟件項目應急措施及方案
- 2025河北邯鄲經開國控資產運營管理限公司招聘專業(yè)技術人才5名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民法典知識競賽考試題庫及答案(共50題)
- 2025老年公寓合同管理制度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 期末綜合卷(含答案)
- 鈑金設備操作培訓
- 中考英語688高頻詞大綱詞頻表
- 九年級初三中考物理綜合復習測試卷3套(含答案)
- 移民推薦信4篇【精選】
- 管理制度評價表(填寫模板)
- 工地設計代表服務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