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_第1頁
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_第2頁
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_第3頁
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_第4頁
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力學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第四章力矩與平面力偶系【學習目標】1.掌握力矩的概念與計算;2.理解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質;3.掌握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條件及其應用;4.熟練掌握合力矩定理及其應用。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一、力對點之矩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將產生運動效應。運動可分解為移動和轉動。由經驗可知,力使物體移動的效應取決于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么,力使物體轉動的效應與哪些因素有關呢?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如圖4-1所示,用扳手擰緊螺母時,在扳手上作用一力F,使扳手和螺母一起繞螺絲中心O轉動,就是力F使扳手產生轉動效應。由經驗知,加在扳手上的力F離螺母中心O愈遠,擰緊螺母就愈省力;力F離螺母中心愈近,就愈費力。若施力方向與圖示力F的方向相反,扳手將按相反的方向轉動,就會使螺母松動。此外,如圖4-2所示,用釘錘拔釘子,以及用撬杠撬動笨重物體,等等,都有類似的情形。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這些例子說明,力F使物體繞任一點O轉動的效應,如圖4-3所示,決定于:(1)力F的大小以及力F相對于點O的轉向;(2)點O到力F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d

。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在平面問題中,我們把乘積Fd加上適當?shù)恼撎?,作為力F使物體繞點O轉動效應的度量,并稱為力F對點O的矩,簡稱力矩,用Mo(F)或MO表示,即

MO(F)=Fd

(4-1)點O稱為矩心,力作用線到矩心的垂直距離d稱為力臂。正負號通常用來區(qū)別力使物體矩心轉動的方向,并規(guī)定:若力使物體繞矩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力矩取正號,如圖4-3a所示;反之,取負號,如圖4-3b所示。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由此在平面問題中可得結論如下:力對點之矩是一代數(shù)量,它的絕對值等于力的大小與力臂的乘積,它的正負可按下法確定:力使物體繞矩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時為正,反之為負。力矩的概念可以推廣到普遍的情形。在具體應用時,對于矩心的選擇無任何限制,作用于物體上的力可以對平面內任一點取矩。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綜上所述,得出如下力矩性質:(1)力F對點O的矩,不僅決定于力的大小,同時與矩心的位置有關。矩心的位置不同,力矩隨之而異。(2)力F對任一點的矩,不因為F的作用點沿其作用線移動而改變,因為力和力臂的大小均未改變。(3)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線通過矩心,即公式(3-1)中的F=0或者d=0,則力矩等于零。(4)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對同一點的矩的代數(shù)和等于零。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矩的單位是?!っ祝∟·m)或千牛·米(kN·m)。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二、合力矩定理我們知道,平面匯交力系對物體的作用效果可以用它的合力FR來代替。那么,力系中各分力對平面內某點的矩與它們的合力FR對該點的矩有什么關系呢?現(xiàn)在來研究這一問題。

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設在物體上A點作用有同一平面內的兩個匯交力F1和F2,它們的合力為FR(圖4-4)。在力的平面內任選一點O為矩心,并垂直于OA作y軸。令Fy1、Fy2和FRy分別表示力F1、F2、FR在y軸上的投影,由圖4-4可以看出:Fy1=Ob1

;

Fy2=-Ob2

;FRy=Ob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各力對O點的矩分別是Mo(F1)=Ob1·OA=

Fy1·OAMo(F2)=-Ob2·OA=Fy2·OAMo(FR)=Ob·OA=FRy·OA

將上面三式設為(a)式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根據合力投影定理有

FRy

=Fy1+Fy2上式的兩邊同乘以OA得

FRy·OA=Fy1·OA+Fy2·OA

(b)將上面式(a)代入式(b)得

Mo(FR)=Mo(F1)+Mo(F2)

上式表明:匯交于一點的兩個力對平面內某點力矩的代數(shù)和等于其合力對該點的矩。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如果作用在平面內A點有幾個匯交力,可以多次應用上述結論而得到平面匯交力系的合力矩定理,即:平面匯交力系的合力對平面內任一點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對同一點之矩的代數(shù)和。即:Mo(FR)=Mo(F1)+Mo(F2)+…+Mo(Fn)

(4-2)合力矩定理還適用于有合力的其它力系。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例4-1

力F作用在平板上的A點,已知F=100kN,板的尺寸如圖3-5所示。試計算力F對O點之矩。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

解:由于力臂

OD不易計算,因此直接求力F對O點之矩比較麻煩。為計算方便,將力F分解為相互垂直的兩分力Fx、Fy,分別計算它們對O點之矩,再應用合力矩定理,就可得到F對O點之矩。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先將力F進行分解如圖,求其分力

Fx=F·cos60=100×0.5=50kN

Fy=F·sin60=100×0.866=86.6kN分力Fx

至O點的力臂是2m;分力Fy至O點的力臂是2.5m。

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因此力F對O點之矩

Mo(F)=Mo(Fx)+Mo(Fy)=50×2+86.6×2.5=316kN·m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例4-2匯交力系如圖4-6所示,已知F1=40N,F(xiàn)2=30N,F(xiàn)3=50N,桿長OA=0.5m。試計算力系的合力對O點的矩。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解:本例求合力對O點的矩,可不必求此匯交力系的合力,可先求出各力對O點的矩,再根據合力矩定理即可求得到合力對O點的矩。4.1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Mo(F1)=F1d1=40×0.5×cos30=17.3N·mMo(F2)=-F2

d2=-30×0.5×sin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