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_第1頁
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_第2頁
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_第3頁
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_第4頁
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處理運行與管理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周坤講師知識點主要內容1.絮凝設施2.絮凝工藝的運行管理3.混凝工藝運行中常見故障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絮凝設施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網格絮凝池穿孔旋流絮凝池機械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一)隔板絮凝池隔板絮凝池分往復式和回轉式。往復式隔板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往復式隔板絮凝池絮凝過程水流以一定流速在隔板間來回往復流動完成絮凝過程一、絮凝設施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一)隔板絮凝池2.回轉式隔板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一)隔板絮凝池2.回轉式隔板絮凝池構造和絮凝過程廊道轉角為90°水流從內側廊道向外側廊道做回轉式流動可降低水頭損失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隔板絮凝池一、絮凝設施隔板絮凝池的水頭損失由局部水頭和沿程水頭損失組成。往復式總水頭損失一般在0.3~0.5m回轉式的水頭損失比往復式的小40%左右。隔板絮凝池特點構造簡單、管理方便但絮凝效果不穩(wěn)定,池子大適用于大水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隔板絮凝池的設計參數①流速:起端0.5-0.6m/s,末端0.2-0.3m/s;段數:4~6段;②轉彎處過水斷面積為廊道過水斷面積的1.2~1.5倍;③絮凝時間:20~30min;④隔板間距:不小于0.5m⑤池底應有0.02~0.03坡度,直徑不小于150mm的排泥管;(一)隔板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折板絮凝池豎流式平流式

(二)折板絮凝池多通道豎流式折板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

(二)折板絮凝池一、絮凝設施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平流式折板絮凝池

(二)折板絮凝池一、絮凝設施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

一、絮凝設施異波折板同波折板

(二)折板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折板絮凝池主要設計參數絮凝時間6~15min平均G值30~50s-1,GT值大于2×104。分段數不宜小于3,前段流速0.25~0.35m/s,中段0.15~0.25m/s,末段O.10~0.15m/s。一、絮凝設施

(二)折板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折板絮凝池主要設計參數平折板夾角有90o和120o兩種。折板長0.8~2.0m,寬0.5~0.6m,峰高0.3~0.4m,板間距(或峰距)0.3~0.6m左右。折板上下轉彎和過水孔洞流速,前段0.3m/s,中段0.2m/s,末段0.1m/s。一、絮凝設施

(二)折板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構造網格、柵條絮凝池設計成多格豎井回流式。每個豎井安裝若干層網格或柵條各豎井間的隔墻上、下交錯開孔網格層數從進水端至出水端逐漸減少,一般分3段控制前段為密網或密柵,中段為疏網或疏柵,末段不安裝網、柵。(三)網格、柵條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三)網格、柵條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三)網格、柵條絮凝池網格、柵條絮凝池示意圖(圖中數字表示網格層數)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網格絮凝池網格(三)網格、柵條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網格一、絮凝設施(三)網格、柵條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快開排泥二位四通換向閥關閉位置一、絮凝設施(三)網格、柵條絮凝池排泥一般采用長度小于5m,直徑150~200mm的穿孔排泥管或單斗底排泥采用快開排泥閥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快開排泥閥一、絮凝設施(三)網格、柵條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電動或手動二位四通換向閥(三)網格、柵條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底部排泥閥門、管道一、絮凝設施(三)網格、柵條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網格絮凝池設計運行參數絮凝時間宜為5~15min;孔洞流速:前段0.3~0.2m/s,中段0.2~0.15m/s,末段0.14~1m/s

網格絮凝池特點絮凝效果好,水頭損失小,絮凝時間較短存在末端池底積泥現象少數水廠發(fā)現網格上滋生藻類、堵塞網眼現象(三)網格、柵條絮凝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四)穿孔旋流反應池一、絮凝設施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快開排泥閥壓力水管道孔洞(四)穿孔旋流反應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四)穿孔旋流反應池構造由若干方格組成。分格數一般不少于6格。水流切向進入和流出,呈旋流狀態(tài),每格進水孔和出水孔分別位于上部和底部一、絮凝設施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四)穿孔旋流反應池設計運行參數過孔流速逐漸減小,G也相應減小以適應絮凝體形成過孔流速進水端宜取0.6~1.0m/s,末端流速宜取0.2~0.3m/s絮凝時間15~25min一、絮凝設施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四)穿孔旋流反應池優(yōu)點構造簡單,施工方便,造價低可用于中、小型水廠可與其他形式的絮凝池組合應用缺點絮凝效果不穩(wěn)定停留時間較長一、絮凝設施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

(五)機械攪拌反應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

(五)機械攪拌反應池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一、絮凝設施(五)機械攪拌反應池設計運行參數葉輪半徑中心點的旋轉線速度在第一格用0.5~0.6m/s,以后逐格減少,最后一格采用0.1~0.2m/s,不得大于0.3m/s反應時間為15~20min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二、混凝工藝運行與管理(1)藥水藥劑投入凈化水中要求快速混合均勻,藥劑投加點一定要在凈化水流速最大處。(2)混合、絮凝設施運行負荷的變化,不宜超過設計值的15%。所以混合、絮凝設施在設計中考慮負荷運行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3)對經投藥后的絮凝水體水樣,注意觀察出口絮體情況,應達到水體中絮體與水的分離度大,絮體大而均勻,且密度大1.日常運行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二、混凝工藝運行與管理(4)絮凝池出口絮體形成不好時,要及時調整加藥量。最好能調整混合、絮凝的運行參數。(5)混合、絮凝池要及時排泥。1.日常運行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二、混凝工藝運行與管理(1)日常保養(yǎng)主要是做好環(huán)境的清潔工作。采用機械混合的裝置,應每日檢查電機、變速箱,攪拌槳板的運行狀況,加注潤油,做好清潔工作。2.維護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二、混凝工藝運行與管理(2)定期維護機械、電氣設備應每月檢查修理一次;機械、電氣設備、隔板、網格、靜態(tài)混合器每年檢查一次,解體檢修或更換部件;金屬部件每年油漆保養(yǎng)一次。2.維護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三、混凝工藝運行中常見故障分析1.絮凝池末端礬花顆粒狀態(tài)良好,出水濁度低;但沉淀池中礬花顆粒細小,且出水攜帶礬花。故障現象故障原因對策措施1.絮凝池末端礬花顆粒狀態(tài)良好,出水濁度低;但沉淀池中礬花顆粒細小,且出水攜帶1.絮凝池末端產生大量積泥,堵塞沉淀池進水穿孔墻的部分孔口,增大孔口流速,打碎已生成的礬花,使之顆粒細小、不易沉淀。停池清泥2.沉淀池內有積泥,降低池容,使沉淀池內流速增加。需要停池清泥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2.絮凝池末端礬花顆粒狀態(tài)良好,出水濁度低,但出水中攜帶礬花(1)沉淀池超負荷此時應該增加沉淀池的運行數量,以降低沉淀池表面負荷(2)沉淀池內存在短流由于堰板不平整導致短流應該調整堰板;由于溫度變化引起密度流導致短流則在沉淀池進水口采取整流措施三、混凝工藝運行中常見故障分析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三、混凝工藝運行中常見故障分析3.絮凝池末端礬花細小,水體渾濁,且沉淀池出水濁度高(1)混凝劑投加量不足,無法形成大礬花根據計算或混凝實驗的結果增加投藥量(2)進水堿度不足混凝劑加入后,水體pH值下降,影響混凝效果措施:投加石灰補充堿度。投加量應通過實驗確定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3.絮凝池末端礬花細小,水體渾濁,且沉淀池出水濁度高(3)水溫降低改用氯化鐵或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投加助凝劑,如水玻璃等提高攪拌強度(4)混凝強度不足對于水力混合等非機械混合方式常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流速低,水頭損失小,導致G值較小對策:加強運行的管理調度,盡量提高流速三、混凝工藝運行中常見故障分析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3.絮凝池末端礬花細小,水體渾濁,且沉淀池出水濁度高(5)絮凝條件改變1)絮凝池內大量積泥使池內流速增加,反應時間縮短,導致混凝效果下降。對策:停池清泥2)處理水量小處理水量變小時,G值和GT值也會偏低,降低混凝效果適當增加處理水量三、混凝工藝運行中常見故障分析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三、混凝工藝運行中常見故障分析4.絮凝池末端礬花大而松散,沉淀池出水清澈,但出水中攜帶大量礬花故障原因混凝劑投加量偏大使脫穩(wěn)的膠體重新穩(wěn)定(無機絮凝劑)或產生膠體保護現象(對于有機高分子絮凝劑),不能凝聚。對策措施進行混凝實驗,確定合適的投藥量給水絮凝工藝的運行與管理三、混凝工藝運行中常見故障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