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我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目錄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三、一、新疆棉花生產存在的問題新疆棉花生產優(yōu)勢及發(fā)展一、新疆棉花跨躍式發(fā)展的思路一、中國棉花生產情況中國有兩千多年的棉花生產史,建國60余年來,棉花生產發(fā)生了巨大變化。1.棉花總產居世界第一,650萬噸/年(2014年印度第一);2.棉花單產高于世界平均的60%以上,畝產籽棉80公斤左右。3.棉花纖維品質不斷提高,已達到世界中等偏上水平;棉花生產發(fā)展速度之快、成效之大舉世矚目。解決了13億國人穿衣問題,生產巨變發(fā)展的背后是科技進步的支撐。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
60年來,特別是近30年來我國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具有不同棉區(qū)特點的科學植棉技術體系,取得了一批在全國不同棉區(qū)推廣應用的技術成果,推動我國棉花生產登上新的臺階。據估測,我國棉花科技進步貢獻率已從30幾年前的25-30%提高到目前的55-60%。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科技貢獻率的提高源自于品種、耕作、栽培、病蟲害防治、機械化、防災減災等科技進步的結果。
品種改良貢獻:眾所周知,品種的貢獻率在30%近30年來,我國棉花品種改良成效顯著,極大地促進了棉花生產發(fā)展,據統(tǒng)計近30幾年來育成各類品種1200多個。產量品質抗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涉及不同生態(tài)棉區(qū)、不同纖維類型的品種及轉基因抗蟲棉和雜交種,我國不同棉區(qū)已進行大規(guī)模品種更換5-8次。在高產創(chuàng)建和生產監(jiān)測要關注主導品種。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1.品種的貢獻貢獻率大的品種:A.80年代初的魯棉1號,最大面積210.6萬公頃;B.90年代初的中棉所12號,推廣達800萬公頃;C.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紀初雜交棉獲得巨大發(fā)展,湘雜棉2號、皖雜40、中棉所29和魯棉研15;C.20世紀90年代以來,轉基因抗蟲棉有效抑制了棉鈴蟲危害,中棉41等國抗棉系列品種;D.5、80-90年代,軍棉1號、新陸早1號為新疆棉花生產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希望打破同質性,不斷地選育出貢獻率更大的品種。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1.品種的貢獻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
2.耕作制度變革的貢獻鑒于糧棉爭地等問題,棉花耕作制度的變革實現(xiàn)了糧棉雙豐收。
黃河流域棉區(qū):改棉花一熟為麥棉套種兩熟種植,長江流域棉區(qū):80年代初以來實施麥(油菜)收后直播或移栽棉花,取得很好效果,并創(chuàng)建完善的兩熟棉花種植技術。在同一塊地上獲得糧棉雙豐收,這是我國的獨創(chuàng),在世界少有。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3.種植區(qū)劃的貢獻區(qū)劃是實現(xiàn)農業(yè)高產優(yōu)質高效的前提,對于充分發(fā)揮生態(tài)資源優(yōu)勢具有重要意義。50年代,根據氣候等特點,將我國劃分為五大棉區(qū)(華南、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遼河流域和西北內陸)80年代初,對各大棉區(qū)做了亞區(qū)的劃分(如新疆:東疆、北疆和南疆)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3.種植區(qū)劃的貢獻十五”至“十一五”農業(yè)部又對我國棉花生產進行了優(yōu)勢區(qū)域布局規(guī)劃,棉花生產進一步由易棉區(qū)向優(yōu)勢棉區(qū)、比較效益高的棉區(qū)集中,棉花區(qū)域優(yōu)勢得到進一步發(fā)揮。
棉花區(qū)劃對指導棉花生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目前已形成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西北內陸三大棉區(qū)。經過不斷的規(guī)劃,棉區(qū)劃分更為科學、合理和細化,對調整棉花布局、確立種植制度、實施科技植棉、培育與引進品種等起著重要指導作用。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3.種植區(qū)劃的貢獻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
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3.種植區(qū)劃的貢獻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3.種植區(qū)劃的貢獻各棉區(qū)面積份額變化圖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
4.栽培技術貢獻
栽培技術對棉花增產的貢獻率為30%-35%。我國棉花科技工作者,針對不同棉區(qū)生產問題、氣候特點,研究形成了不同棉區(qū)栽培模式和種植技術。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5.育苗栽培技術貢獻20世紀50年代在長江流域棉區(qū)開始形成,80-90年代快速發(fā)展。該技術克服了糧棉兩熟的時間與空間矛盾,實現(xiàn)了糧棉雙豐收。
該技術是我國獨特的、增產效果顯著的植棉技術措施,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該技術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中。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
6.地膜覆蓋技術貢獻20世紀70年代末在我國開始試驗示范,該技術具有明顯的保苗、增溫保墑、促苗早發(fā)、抑鹽、控草等功效。較裸地直播提高產量20-30%以上80年末迅速在新疆全面推廣。目前新疆棉花已100%實現(xiàn)全覆蓋。由于該技術較好的解決了新疆無霜期短、春季保苗難、霜前花率低、光熱資源利用率低、棉花產量品質形成期不能富熱期同步帶來的產量低、品質差等問題。成為新疆科技貢獻率最突出的一項關鍵技術,被稱為白色革命。目前地膜覆蓋已發(fā)展成為多種方式,包括雙膜覆蓋技術。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7.化學調控技術貢獻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開始應用,80-90年代由看苗調控演進到全程調控,逐步形成技術體系而推廣,一般可增產8%-10%。該技術在新疆應用效果極佳,已實行全程化控,可有效調控棉花生長發(fā)育、塑造株型、促進早熟、防止蕾鈴脫落,大幅提高了棉花產量。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7.化學調控技術貢獻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開始應用,80-90年代由看苗調控演進到全程調控,逐步形成技術體系而推廣,一般可增產8%-10%。該技術在新疆應用效果極佳,已實行全程化控,可有效調控棉花生長發(fā)育、塑造株型、促進早熟、防止蕾鈴脫落,大幅提高了棉花產量。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
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
8.高密度種植技術貢獻高密度種植技術是新疆特有的種植模式,是“矮密早”栽培技術的發(fā)展。該技術可更好的發(fā)揮群體優(yōu)勢,符合新疆特點,特別是中低產田增產效果更穩(wěn)定,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生長空間,采用這些技術出現(xiàn)了大面積200-250公斤的高產典型。目前新疆高密度種植技術(15000-20000株/畝)應用面積已達1000萬畝左右,占棉花總播種面積的60%。新疆棉花高密度種植模式主要有4種。一膜四行模式、一膜六行模式、機采棉模式(帶狀模式)、一膜八行模式。生產上90%以上棉田采用了140-230cm的寬膜和超寬膜種植模式。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
新疆高密度模式積極作用及帶來得問題?高密度---新疆特殊模式高密度---30年逐漸增加高密度---促進產量提高高密度---群體難以優(yōu)化高密度---個體優(yōu)勢下降高密度---空桿弱株率高高密度---單株成鈴率低高密度---品性難以發(fā)揮高密度---棉鈴質量不足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
密度(株/畝)單產(公斤/畝)單株結鈴(個/株)成鈴率(%)60-70年代6000404----80年代850050-60837.990年代初1200070-80740.990年代末1500090636.421世7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密度與產量、株成鈴、成鈴關系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9.膜下滴管技術貢獻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膜下滴灌技術應用,之后迅速在新疆發(fā)展。目前新疆已成為我國滴灌面積最大的省區(qū),滴灌以其省水、省肥、省力等優(yōu)點成為新疆棉花灌溉的主要方式。膜下滴灌較常規(guī)灌可節(jié)水40%-50%,水產比可由原來的0.2-0.7kg籽棉/m3,提高到1.0-1.5kg籽棉/m3。節(jié)肥30%以上,肥產比可提高35%左右,同時可減少棉田開溝追肥和水后中耕等作業(yè)程序,可大大降低成本、提高產量、植棉效益和土地利用率。
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10.精量播種技術
精量播種技術是目前新疆應用較為成熟且已大面推廣應用的技術該技術將每穴播種量降為一粒,畝播種量降為1.8-2.5kg,空穴率<5%。該技術的應用極大地降低了新疆棉花種子成本投入,還省去了定苗田間管理工作,據測算,僅減少定苗工作量一項,就可降低成本50~70元/畝。為新疆棉花節(jié)本增效、緩解勞動力緊張等問題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新疆兵團棉花已全部實現(xiàn)高密度栽培,地方棉花也有相當一部分開始應用該技術。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10.精量播種技術
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11.機械化種植技術20世紀90年代初,棉花機械化技術開始在新疆推廣“十五”至“十一五”機械植棉技術迅猛發(fā)展,部分棉田已實現(xiàn)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肥料深施機、聯(lián)合整地機、平地機、棉稈還田機、新型噴霧機、棉稈收獲、殘膜回收、棉花采摘機等一大批關鍵性作業(yè)機械已在棉花生產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目前機采棉和精量播種機械化正在推廣完善中,十二五將會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植棉機械化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棉花生產成本
采棉機械化可大大降低拾花費,每畝0.7-8元,是人工費用的50%。精量播種機械可實現(xiàn)一穴一粒種,較常規(guī)播種量減少一半,并減少了人工定苗等用工。目前新疆50%棉田已實現(xiàn)精量播種。
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12.測土配方技術
新疆高產創(chuàng)建縣已基本實現(xiàn)測土配方施肥,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13.麥套棉技術20世紀70年代,河南開始麥棉套種技術;1987年以來,全省堅持麥棉套種兩熟制,麥棉兩熟面積突破90%,直穩(wěn)定在95%以上。
該技術保證了糧棉雙豐收,平均每公頃棉花1440公斤,小麥1275公斤。
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14.鹽堿地植棉技術
20世紀70年代,山東提出了灌水壓堿、開溝起壟引導鹽分上移、溝(底)播種躲鹽、半免耕、種植綠肥壓青、增施磷肥和有機肥、育苗移栽避鹽和地膜覆蓋抑鹽等措施,有效解決了鹽堿地棉花的缺苗、晚發(fā)、遲熟和低產問題,使不毛之地由低產到中產、再由中產到高產。
鹽堿地植棉是山東省中低產田改造的主要成就之一。也是全省棉田轉移、緩解糧棉爭地矛盾的主要潛力所在。
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15.防早衰栽培技術
早衰是制約棉花優(yōu)質高產的重要障礙,導致早衰的原因有:(1)營養(yǎng)失衡導致的早衰。(2)生育期載負過重導致的早衰。(3)耕作栽培導致的早衰。(4)干旱導致的早衰。(5)生理型早衰。
因此要選用適宜品種、秋冬深耕棉田、適增密度、追肥后移實現(xiàn)早熟不早衰的正常熟相。一般增產8%以上,秋桃纖維品質也得到顯著改善。
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科技貢獻棉花科技貢獻發(fā)展目標
我國棉花生產正由傳統(tǒng)棉業(yè)向現(xiàn)代棉業(yè)、植棉大國向植棉強國轉變:要實現(xiàn)棉花生產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提升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使棉花科技貢獻率達到70%左右,充分發(fā)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二、中國棉花生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業(yè)科技融資居間協(xié)議樣本
- 太陽能發(fā)電板運輸合同
- 2025年駝線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安康膠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0-2025年中國浙江省經濟行業(yè)市場運營現(xiàn)狀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健康管理應用服務合同
- 智能合約運營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民用電池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中國單插電流連接器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電腦顯示外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3年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s-1-2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課文詳解課件-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第二冊
- 施工管理中的文檔管理方法與要求
- DL∕T 547-2020 電力系統(tǒng)光纖通信運行管理規(guī)程
- 種子輪投資協(xié)議
- 物業(yè)客服培訓課件PPT模板
- 員工工資條模板
- 執(zhí)行依據主文范文(通用4篇)
- 浙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全冊課件
- 華為攜手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展館
- 2023版思想道德與法治專題2 領悟人生真諦 把握人生方向 第3講 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人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