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錦發(fā)展簡史_第1頁
蜀錦發(fā)展簡史_第2頁
蜀錦發(fā)展簡史_第3頁
蜀錦發(fā)展簡史_第4頁
蜀錦發(fā)展簡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絲綢時尚產品設計制作單位: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演講人:王心悅01蜀錦發(fā)展簡史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區(qū)(古稱蜀國)蠶桑絲綢業(yè)起源很早,是中國絲綢文化發(fā)祥地之一,故稱“蠶叢古國”。蜀錦是四川絲綢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蜀錦具有古老的民族傳統(tǒng)風格、濃郁的四川地方特色、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蜀錦以其精美而生動的圖案、艷麗而經久不褪的色彩、堅韌的質地,以及精湛的手工技藝記載著歷史、傳承者文化。02蜀錦發(fā)展簡史四川的人文地理環(huán)境培育了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而桑蠶絲織是巴蜀文明星期的重要標志。著名學者沈從文先生在《蜀中錦》中提到:“蜀錦是成都地區(qū)生產的一種花錦:,明確了蜀錦的地域特征。03蜀錦發(fā)展簡史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甚至更早,就已初步形成了”南方絲綢之路“,這條路上商人們把蜀地的絲織品和其他貨物銷往印度、緬甸,繼而又轉運中亞。戰(zhàn)國后期,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張儀、司馬錯帶兵,征服巴蜀,修成成都城,并在成都東南隅圍城建織錦工廠,設”錦官“督造,將其稱為”錦官城“。04蜀錦發(fā)展簡史秦漢時期,蜀錦已暢銷全國。1975年,成都土橋曾家包出土漢代大型浮雕石,中部有兩架織機,這證明漢代的成都,絲織業(yè)已比較發(fā)達。1955年新疆出土的漢錦“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說明蜀錦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貿易品遠銷到西域,同樣也證明漢代蜀錦的興盛。魏晉是蜀錦生產和外輸的一個高峰期。南朝劉宋時期,蜀錦技藝傳播于江南。05蜀錦發(fā)展簡史隋唐時期,蜀錦的規(guī)模和技藝都逐漸達到鼎盛,蜀錦生產遍布川中。蜀錦代表著中國古代絲織技藝的最高水平,并被視為唐錦代表。五代十國,蜀錦品種有增加,制成了“十樣錦”,分別為:長安竹錦、天下樂錦、雕團錦、宜男錦、寶界地錦、方勝錦、獅團錦、象眼錦、八大暈錦、鐵梗蘘荷錦。06蜀錦發(fā)展簡史宋院時期,成都建錦院。宋神宗元豐六年,成都府尹呂大防辦“成都府錦院”。南宋后期,蜀錦已潛伏著衰落的趨勢。元代,絲織工藝的中心進一步南移,成都織錦生產規(guī)模遠不如南宋時期。明朝后,蜀地絲織業(yè)較元代有所恢復和發(fā)展。07蜀錦發(fā)展簡史明末清初,蜀地遭遇史無前例的戰(zhàn)亂,一時造成“成都空”。蜀地的絲織業(yè)已被摧殘殆盡。自康熙其,清初外逃或被擄的織錦工人,又回到成都,重操舊業(yè),絲織業(yè)稍有恢復,但因基礎破壞大,恢復十分緩慢。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四川出現了絲織業(yè)的“黃金時代”。據《清朝續(xù)文獻通考》記載,光緒年間,成都生產出“月華”、“雨絲”、“方方”這些流芳百世的“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