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傳》檢測訓練題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1頁
《蘇武傳》檢測訓練題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2頁
《蘇武傳》檢測訓練題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3頁
《蘇武傳》檢測訓練題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4頁
《蘇武傳》檢測訓練題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蘇武傳》檢測訓練題一、選擇題1.下列各項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不顧恩義,畔主背親 B.空自苦亡人之地C.且單于信汝,使決人死生 D.信義安所見乎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①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

②恐前語發(fā),以狀語武B.①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

②使牧羝,羝乳乃得歸C.①子為父死,亡所恨

②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D.①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

②欲因此時降武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虞常果引張勝

引:牽扯

會論虞常

論:判罪B.如惠語以讓單于

讓:責備

子為父死,亡所恨

恨:怨恨C.自分已死久矣

分:職責

恐前語發(fā)

發(fā):暴露,泄露D.又非親屬,何謂相坐

坐:定罪,治罪

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

當:應當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勿復再言!”(節(jié)選自班固《蘇武傳》)文本二: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前書倉卒,未盡所懷,故復略而言之;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絕域。五將失道,陵獨遇戰(zhàn),而裹萬里之糧,帥徒步之師;出天漢之外,入強胡之域;以五千之眾,對十萬之軍;策疲乏之兵,當新羈之馬。然猶斬將搴旗,追奔逐北,滅跡掃塵,斬其梟帥,使三軍之士,視死如歸。陵也不才,希當大任,意謂此時,功難堪矣。匈奴既敗,舉國興師。更練精兵,強逾十萬。單于臨陣,親自合圍??椭髦渭炔幌嗳绮今R之勢又甚懸絕疲兵再戰(zhàn),一以當千,然猶扶乘創(chuàng)痛,決命爭首。死傷積野,余不滿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創(chuàng)病皆起,舉刃指虜,胡馬奔走。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爭為先登。當此時也,天地為陵震怒,戰(zhàn)士為陵飲血。單于謂陵不可復得,便欲引還,而賊臣教之,遂使復戰(zhàn),故陵不免耳。昔高皇帝以三十萬眾,困于平城。當此之時,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免。況當陵者,豈易為力哉?而執(zhí)事者云云,茍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視陵,豈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寧有背君親捐妻子,而反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為也,故欲如前書之言,報恩于國主耳,誠以虛死不如立節(jié),滅名不如報德也。何圖志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節(jié)選自李陵《答蘇武書》)4.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客A主B之C形D既E不F相G如H步I馬J之K勢L又M甚N懸O

絕5.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效,指獻出,與《項脊軒志》中“吾家讀書久不效”的“效”字意思相同。B.窮,指用盡,與《滕王閣序》中“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窮”字意思不同。C.執(zhí)事者,指掌權者,與《燭之武退秦師》中“敢以煩執(zhí)事”的“執(zhí)事”意思不同。D.捐,指舍棄,與成語“功不唐捐”中的“捐”字意思相同。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武認為皇帝栽培提拔了自己,自己才得以居高位享厚祿,愿為朝廷犧牲一切,即使受到斧鉞和湯鑊這樣的極刑,也心甘情愿。B.李陵率領五千士兵,與單于親率的十多萬匈奴精兵作戰(zhàn),李陵軍隊死傷慘重,雖然竭盡全力,最后李陵還是被單于俘虜。C.高皇帝曾親率三十萬大軍,帶領猛將和謀臣,還是被匈奴圍困在平城,李陵以此為例說明自己勇猛善戰(zhàn)超過高祖,不該受到朝廷如此苛待。D.李陵給蘇武寫信,表明自己投降匈奴是情勢所迫,沒有以死殉國是有緣由的,自己絕非貪生怕死之人,希望得到蘇武的理解。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匈奴既敗,舉國興師,更練精兵,強逾十萬,單于臨陣,親自合圍。(2)何圖志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愿聽陵計,勿復有云?!蔽湓唬骸拔涓缸油龉Φ?,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愿勿復再言!”陵與武飲數日,復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乎,義士!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節(jié)選自《漢書·李廣蘇建傳》)材料二足下又云:“漢與功臣不薄。”子為漢臣,安得不云爾乎?昔蕭樊囚縶,韓彭葅醢,晁錯受戮,周魏見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賈誼亞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讒,并受禍敗之辱,卒使懷才受謗,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舉,誰不為之痛心哉?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徒失貴臣之意剄身絕域之表此功臣義士所以負戟而長嘆者也。何謂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于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蠻貊之人,尚猶嘉子之節(jié),況為天下之主乎?陵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聞子之歸,賜不過二百萬,位不過典屬國,無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盡為萬戶侯;親戚貪佞之類,悉為廊廟宰。子尚如此,陵復何望哉?且漢厚誅陵以不死,薄賞子以守節(jié),欲使遠聽之臣望風馳命,此實難矣。所以每顧而不悔者也。陵雖辜恩,漢亦負德。昔人有言:“雖忠不烈,視死如歸。”陵誠能安,而主豈復能眷眷乎?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誰復能屈身稽顙,還向北闕,使刀筆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復望陵。嗟乎子卿,夫復何言?相去萬里,人絕路殊。生為別世之人,死為異域之鬼。長與足下生死辭矣。幸謝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無恙,勿以為念。努力自愛,時因北風,復惠德音。李陵頓首。(節(jié)選自《文選·答蘇武書》)注:始元六年,蘇武得歸,修書勸李陵歸漢,李陵以此書作答。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徒失貴臣之意/剄身絕域之表/此功臣義士所以負戟而長嘆者也B.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徒失貴臣之意/剄身絕域之表/此功臣義士所以負戟而長嘆者也C.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徒失貴臣之意/剄身絕域之表/此功臣義士/所以負戟而長嘆者也D.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徒失貴臣之意/剄身絕域之表/此功臣義士所以負戟而長嘆者也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單于,是匈奴人對其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專稱,意為廣大之貌。此稱號始創(chuàng)于冒頓,沿襲至匈奴滅亡。B.子卿,蘇武的字。字用于小輩、平輩對自己的稱呼,名一般用于家中長輩和平輩對自己的稱呼,以示親昵。C.萬乘,在文中指能出兵車萬乘的大國,與《過秦論》“致萬乘之勢”中的“萬乘”意義相同。D.稽顙,古代的一種禮節(jié),屈膝下跪,雙手朝前,以額觸地,表示極度的虔誠。后世稱為“五體投地”。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陵投降后,因叛國感到羞愧,受派勸降蘇武言辭謙和,借人生苦短,守節(jié)也沒人看見,不如安享富貴來勸降。B.蘇武面對李陵勸降巋然不動。雖家庭屢遭變故,內心對漢帝也有怨恨,但依然保持堅定的忠君愛國立場。C.在回復蘇武的信中,李陵例舉蕭何等人為漢朝立下功勛,卻遭不公待遇來針鋒相對地反駁“漢與功臣不薄”。D.李陵認為蘇武功勞卓著,但受到的封賞太低,深為蘇武鳴不平。相比之下,如果自己歸漢更不會有好結果。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長與足下生死辭矣。幸謝故人,勉事圣君。12.從選文部分看,蘇武拒降與李陵拒歸的理由有何不同?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欲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ü?jié)選自課內文本《張衡傳》)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移中廄監(jiān)。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莸饶际砍夂虬儆嗳司?。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ü?jié)選自《蘇武傳》)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珠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碧A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節(jié)選自《廉頗藺相如列傳》)13.下列加點詞不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A.漢天子我丈人行也B.衡下車,治威嚴C.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D.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終1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與其他各句中不相同的一項是(

)A.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B.秦王恐其破璧C.單于愈益欲降之D.空以身膏草野15.關于以下文化常識,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一般由皇帝發(fā)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后首創(chuàng)年號。文中“天漢元年”,天漢是年號,元年是第一年。B.古人有名有字,嬰兒出生三個月時由父母命名,男子20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字,且名和字一般在意義上都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例如:張衡,字平子,名與字字義相近。C.關于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一句,視事指官員到職工作;乞骸骨指封建社會大臣辭職,告老還鄉(xiāng);征拜指官員的征召任命。D.遂通五經,貫六藝一句中,五經指《詩經》《尚書》《論語》《周易》《春秋》,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學問和技能。1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2)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愿聽陵計,勿復有云?!蔽湓唬骸拔涓缸油龉Φ?,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無復再言!”陵與武飲數日,復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呼,義士!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與武決去。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至匈奴,?;菡埰涫卣吲c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保ü?jié)選自《蘇武傳》)1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C.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D.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18.對下列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

厚:關系好B.扶輦下除,觸柱折轅

除:臺階C.效死于前

效:效仿D.具自陳道

具:詳細地19.下列對文意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陵主要以老朋友敘舊的方式去勸降蘇武,著重從感情上去軟化蘇武。B.李陵先告知蘇武母親、妻子的壞消息,又詭稱其兩個妹妹與一個弟弟生死未卜,來斷絕蘇武對漢朝的想念。C.蘇武除了針對李陵挑撥君臣關系作了必要的義正詞嚴的答復之外,其余一概不理。D.當李陵再要勸降的時候,蘇武立即以死相拒,李陵見其至誠長嘆別去。20.把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2)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遍喿x班固的《蘇武傳(節(jié)選)》,完成下列小題。方欲發(fā)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后隨浞野侯沒胡中。及衛(wèi)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wèi)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后月余,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fā)兵與戰(zhàn)。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單于使衛(wèi)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fā),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庇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眴斡谑剐l(wèi)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wèi)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y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莸瓤蓿洑w營。單于壯其節(jié),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迸e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蔽湓唬骸氨緹o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武不應。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汝為見?且單于信汝,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21.選出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而收系張勝

收:逮捕B.(虞常)私候勝曰

候:拜見C.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

陰:陰謀D.又非親屬,何謂相坐

坐:定罪、治罪22.比較下列兩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因:①欲因此時降武

②君因我降,與君結為兄弟

雖:③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④后雖欲復見我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23.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愿意一項是(

)A.蘇武出使匈奴,是在漢與匈奴關系有所改善、矛盾有所緩和的時候,本不該有危險,然而張勝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活動,導致了蘇武被匈奴扣留。B.虞常淪落匈奴,但始終沒有忘記漢朝,他計劃伏弩射殺衛(wèi)律的行動,完全是出于愛國之情。C.蘇武的自殺舉動,表現了漢使寧死不屈的凜然正氣。D.衛(wèi)律使盡了威嚇、利誘、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終沒有動搖蘇武對國家、對民族忠貞不貳的崇高氣節(jié)。2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2)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汝為見?三、非選擇題25.指出下列加點字的通假字并釋義。(1)空自苦亡人之地

()(2)信義安所見

()(3)與武決去

()26.解釋下列加點字。假: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莸?/p>

()幣:置幣遺單于

()引:虞常果引張勝

()輿:輿歸營

()27.指出下列加點字的通假字并釋義。(1)畔主背親

)(2)與旃毛并咽之

)(3)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28.分析下列加點字的詞類活用。單于壯其節(jié)

()空以身膏草野()誠甘樂之()何久自苦如此

()29.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2)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3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置幣遺單于

幣:___________________(2)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莸?/p>

假:___________________(3)如惠語以讓單于

讓:___________________(4)扶攀下除

除:___________________(5)虞常果引張勝

引:___________________(6)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

賂:___________________31.名詞的活用孺卿從祠河東后土

()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

()得夜見漢使

()32.一詞多義。單于愈益欲降之代詞,______________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

助詞,______________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

音節(jié)助詞,______________33.詞類活用(2)名詞的活用輿歸營

()天雨雪

()羝乳乃得歸

()杖漢節(jié)牧羊

()武能網紡繳,檠弓弩

()孺卿從祠河東后土

()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

()四、填空題34.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弋()射

紡繳()

檠()弓弩五、小閱讀-課內35.對于衛(wèi)律和李陵的勸降,蘇武的回答在措辭和態(tài)度上有什么不同?六、微寫作36.司馬遷寫《屈原列傳》,在敘事中穿插議論,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曰”點題,直接發(fā)表對人物的看法和評價。借鑒這種寫法,揣摩《蘇武傳》中班固對蘇武的認識和評價,嘗試以班固的視角,寫一則人物短評。參考答案1.C2.C3.A4.DHL5.A6.C7.(1)匈奴戰(zhàn)敗后,出動國家所有軍隊,重新挑選精兵,強大的軍隊超過十萬人,單于到陣前親自指揮合圍。(2)怎能想到心愿還沒實現,怨恨就已經產生,計劃尚未實行,親人卻遭到刑戮,這就是我仰望蒼天捶胸痛哭的原因。8.D9.A10.B11.(1)我料想自己已經是死了很久的人了!您一定要讓(逼迫)我投降,請結束今天的歡聚,在您面前死去!(2)我和您生死永訣了。希望你代向老朋友們致意(問候),讓他們勉力事奉圣明的君主。12.蘇武:全家蒙受皇恩,當以死相報。李陵:小人當道,漢帝不重視人才,不愿面臨受審。13.C14.A15.D16.(1)(張衡)雖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卻沒有驕傲的情緒。平時淡泊寧靜,不喜好結交庸俗之人。(2)相如雖然才能低下,難道會害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輕易侵犯趙國,只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存在啊。17.D18.C19.B20.(1)并且皇上年紀大了,法令隨時變更,大臣無罪而全家被殺的有幾十家,安危不可預料。你還打算為誰守節(jié)呢?(2)漢使者萬分高興,按照?;菟痰脑捜ヘ焸鋯斡?。單于看著身邊的人十分驚訝,對漢使懷有歉意的說:“蘇武等人的確還活著?!?1.C22.B23.B24.(1)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這一定會牽連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對不起國家。(2)你做為漢朝的大臣,卻不顧念恩德義理,背叛皇上,離棄雙親,在異族這里做投降的奴隸,我為什么要見你?25.亡,同“無”,沒有見,同“現”,顯示決,同“訣”,辭別、告別26.形容詞,臨時委任的名詞,泛指用作禮物的車、馬、皮、帛、玉器等動詞,牽扯動詞,用車載送27.(1)畔,同“叛”,背叛(2)旃,同“氈”,毛織的氈毯(3)去,同“弆”,收藏28.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