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國際避稅及其防范_第1頁
信托國際避稅及其防范_第2頁
信托國際避稅及其防范_第3頁
信托國際避稅及其防范_第4頁
信托國際避稅及其防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信托國際避稅及其防范

摘要不同國家對信托法律地位的認識不同,相應對信托的稅收處理存在很大差異,給利用信托進行國際避稅提供了可能。許多國家尤其是發(fā)達國家加大了防范力度。我國應該借鑒國外經(jīng)驗,制定針對信托國際避稅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信托;國際避稅;防范

信托是以信用為基礎,以信托財產(chǎn)為核心,以委托人為一方,將其財產(chǎn)所有權委托給受托人一方,由受托人為指定受益人的受益而對此財產(chǎn)加以保管運用的財產(chǎn)管理制度。信托在法律上切斷了委托人與其財產(chǎn)之間的所有權鏈條,受托人擁有信托財產(chǎn)的名義所有權,而真正的或享有利益的所有者是受益人。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避稅地的繁榮,利用國外信托進行國際避稅,成為富裕者逃避稅收的重要手段,許多國家尤其是發(fā)達國家已意識到國外信托造成的稅收流失,加大了防范力度。我國實施《信托法》以來,信托業(yè)規(guī)范有序地發(fā)展,但我國沒有針對信托業(yè)務的稅收制度,信托財產(chǎn)的轉移、處置和信托收益都游離于稅收法律法規(guī)之外,如何防范利用信托進行國際避稅是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

一、濫用信托國際避稅的可能性

目前,不同國家對信托法律地位的認識不同,相應對信托的稅收處理存在很大差異,給利用信托進行國際避稅提供了可能。一些國家承認信托的實體地位,這些國家將信托作為一個獨立的納稅實體看待,建立信托可以使委托人合法地與其財產(chǎn)所有權分離,一般情況下納稅義務由受托人或信托本身承擔,委托人對信托財產(chǎn)及其收入不再負有納稅義務。例如,英國規(guī)定,受托人要就信托的全部收入納稅。從信托取得收入的受益人將該收入納入其全年的應稅總收入中,但可以獲得受托人就該收入已納稅款的稅收抵免。[1]

還有一些國家不承認信托納稅主體地位,這些國家將信托視作向受益人輸送信托財產(chǎn)及其收益的管道,由受益人對所分配的信托收益或所得承擔納稅義務。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規(guī)定,受益人在取得收入的當年,將信托收入包括在其總所得之中,按受益人適用稅率、扣除對信托收入納稅;受托人只要就信托收入中沒有分配的部分納稅。美國進一步明確,如果信托將收入累積起來不分配,則由信托就這些收入先納稅,到收入分配時,還要由受益人就受益人稅率與信托稅率之差補交稅款。

濫用信托國際避稅,是指高稅國納稅人通過建立避稅地信托,在法律上實現(xiàn)與信托財產(chǎn)所有權的分離,使這部分信托財產(chǎn)擺脫高稅國居民管轄權的直接控制。納稅人既不要遷出高稅國,也不要假移居,只要委托別人在某個避稅地管理其資產(chǎn)和所得,就可以逃避所得稅、遺產(chǎn)稅及贈與稅。承認信托實體地位的國家對信托的稅收處理,給納稅人提供了國際避稅的機會,納稅人很容易通過信托的方式實現(xiàn)所有權與納稅義務的分離,達到少交甚至不交稅的目的。不承認信托納稅主體地位的國家,即使對受益人征稅,也存在納稅人在避稅地建立國外信托,將財產(chǎn)及其收益轉移國外,進行國際避稅的可能性。下面主要以美國為例,介紹信托國際避稅及其防范的基本方法。

二、濫用信托國際避稅的基本方法

總體說來,濫用信托國際避稅的手段是,利用國外信托隱瞞資產(chǎn)和收入的真實所有權,或掩蓋交易的實質,表面上將收益的所有權與其納稅義務分離,但納稅人實際上還控制著信托資產(chǎn)。具體而言,信托國際避稅的方法包括:

1.利用國外信托轉移財產(chǎn)。納稅人通過設立國外資產(chǎn)管理信托,將企業(yè)的機器、廠房、設備等虛設在信托中,造成納稅人不管理企業(yè)的假象。并通過國外多個信托實體進行多重信托,應稅資產(chǎn)在多個信托間流動,由這些資產(chǎn)所產(chǎn)生的經(jīng)營所得和利潤收入,記在避稅地的國外信托名下,規(guī)避本國稅收??鐕纠米砸嫘磐须[瞞對關聯(lián)公司的控制。自益信托是指以委托人自己作為受益人的信托方式??鐕窘⒆砸嫘磐?,把自己所擁有的關聯(lián)公司委托給避稅地的信托機構進行管理。由于在受益所有人與關聯(lián)公司之間插入了一個全權信托,信托機構就成了關聯(lián)公司事實上的所有人,有效隱藏了該關聯(lián)公司的真實所有權,也隱藏了可能產(chǎn)生的應稅收入。跨國公司將控股公司的股權轉移給國外信托??鐕臼紫仍诒芏惖亟⑿磐泄?,然后將控股公司的股票交給信托公司擁有,由信托公司管理控股公司,信托的受益人為跨國公司本身,以這種方式跨國公司可以隱瞞其對各地受控子公司的真實所有權。由受控子公司產(chǎn)生的所有利潤,都歸國外信托所有,跨國公司就可以避免因此而產(chǎn)生的稅收。通過信托規(guī)避遺產(chǎn)稅、贈與稅。富人往往在承認信托的避稅地設立國外信托,將名下財產(chǎn)委托給信托進行管理,在信托契約中約定財產(chǎn)的處理方式。由于信托資產(chǎn)的保密性,可通過信托資產(chǎn)的分割將其財產(chǎn)轉移到繼承人或受贈人的名下。此時,財產(chǎn)的所有權歸信托所有,在委托人去世后,所在國家將不能對國外信托控制下的財產(chǎn)征稅,借此可以逃避有關國家的繼承稅、遺產(chǎn)稅或贈與稅。

三、防范信托國際避稅的經(jīng)驗

為了防止納稅人濫用信托國際避稅,各國要么在稅法中規(guī)定針對信托國際避稅的條款,要么單獨制定針對信托避稅的專項法規(guī)。各國防范信托國際避稅的具體措施包括:

1.運用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實質重于形式是重要的司法原則,指法律不承認形式合法而實質違背立法意圖的行為或安排。該原則在防范信托國際避稅上的應用,意味著對那些符合法律要求但沒有充分商業(yè)理由的信托,將不予承認。針對國外信托的特殊規(guī)定。美國于1970年通過稅收改革法令,取消以前給予國外信托的各種優(yōu)惠,如延緩課稅、資本利得減免稅等。如果國外信托以美國人作為受益人,那么,將財產(chǎn)直接或間接轉移給國外信托的美國委托人,被看作財產(chǎn)的所有者。對于向國外信托的支付,要在美國交納預提稅;向國外信托轉移增值財產(chǎn),要在美國交納特別稅。加拿大對于國外信托的稅務處理是,將國外信托看作國內居民,由受托人和居民受益人共同對信托收入承擔納稅義務。完善國外信托申報制度,擴大申報范圍。美國的國外信托申報制度將下列事件納入申報范圍:美國人創(chuàng)立的任何國外信托,財產(chǎn)向國外信托的轉移,申報范圍從信托人擴大到任何一個從國外信托直接或間接取得分配收益的美國人。加拿大將國外受托人必須提供信托資料的責任規(guī)定于加拿大居民身上,否則當加拿大居民接受信托收益時,有可能面臨“未申報信托資產(chǎn)”價值10%的處罰。限制向國外轉移財產(chǎn)。如英國規(guī)定,在沒有得到財政部允許的情況下,英國公司不能向避稅地轉移營業(yè),違者將受到嚴厲的處罰。美國對公民、國內公司或合伙企業(yè)向國外信托轉移財產(chǎn)避稅,可以課以相當于財產(chǎn)調整后價值35%的特別稅。加大對濫用國外信托避稅的審查力度。從1997年開始,美國國內收入局跟司法部聯(lián)手采取全國行動,加大對濫用信托避稅的查處。國內收入局對涉及信托申報表的審計,從1997年的567份,增加到2000年的4000多份,審計出濫用信托避稅的金額從1997年的800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億美元。

6.加大濫用信托國際避稅的處罰力度。美國規(guī)定,濫用信托避稅一旦被發(fā)現(xiàn),除了要承擔納稅義務外,還要交付利息和罰款,罰款等于濫用信托少交稅款的75%。如果故意違反國內收入法典(IRC),投資者和信托發(fā)起人還要承擔欺詐罰金和刑事責任,罰金最高達25萬美元,刑期最長5年。此外,一個美國人如果沒有申報其轉移到國外信托的財產(chǎn),或者沒有申報從國外信托取得的收入,將被處于交易總價值35%的處罰。

四、對我國防范信托國際避稅的建議

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承諾,2006年12月11日起中國金融業(yè)全面開放。信托業(yè)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外開放已成定局。外資進入信托領域,會增加濫用信托國際避稅的風險。為此,我國應借鑒國外經(jīng)驗,制定針對信托國際避稅的防范措施。首先,明確對信托征稅的基本原則——受益人負擔原則。參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國際慣例,按照“誰受益、誰納稅”的稅收原理,受益人應為信托財產(chǎn)收益的納稅義務人。這樣,即使利用國外信托將財產(chǎn)轉移出境,只要受益人在我國境內,就必須承擔納稅義務。其次,加強對財產(chǎn)轉移出境環(huán)節(jié)的控制,增加納稅人申報和提供情報的義務,要求納稅人申報其在國外的信托資產(chǎn)及其收益。再次,加強與其他國家稅務機關的稅收管理合作,與國外稅務機關開展情報交換和交叉審計,以確保對我國境內受益人在國外信托的收益征稅。最后,在完善信托稅收制度的同時,加強對信托國際避稅的查處力度,并明確濫用信托國際避稅的處罰,使納稅人迫于稅務管理和處罰的壓力而減少濫用信托國際避稅的可能。

參考文獻

[1]英國,ICTA§348.又見IRLITA§154.轉引自:AlexEassonandVictorThuronyi,F(xiàn)iscalTransparency,inTaxLawDesignandDrafting(volume2;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1998;VictorThuronyied.).

澳大利亞,ITAA§99A;加拿大,ITA§104(13);美國,IRC§652.轉引自:AlexEassonandVictorThuronyi.

美國,IRC,§667.

美國,IRC§679;§6048、6677、1441、1446和1491.

羅振華,離岸信托避稅的防范,福建稅務,

葛惟熹,國際稅收學,中國財經(jīng)出版社,

DepartmentofTr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