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學微專題突破練(八)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圖象題_第1頁
2020年高考化學微專題突破練(八)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圖象題_第2頁
2020年高考化學微專題突破練(八)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圖象題_第3頁
2020年高考化學微專題突破練(八)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圖象題_第4頁
2020年高考化學微專題突破練(八)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圖象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專題突破練(八)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圖象題1.(2020·泉州模擬)在稀硫酸與鋅反應制取氫氣的實驗中,探究加入硫酸銅溶液的量對氫氣生成速率的影響。實驗中鋅粒過量且顆粒大小相同,飽和硫酸銅溶液用量0~4.0mL,保持溶液總體積為100.0mL,記錄獲得相同體積(336mL)的氣體所需時間,實驗結果如圖所示(氣體體積均轉化為標準狀況下)。據(jù)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飽和硫酸銅溶液用量過多不利于更快收集氫氣B.a、c兩點對應的氫氣生成速率相等vC.b點對應的反應速率為(HSO)=1.0×10-3mol·L-1·s-124D.d點沒有構成原電池,反應速率減慢【解析】選D。根據(jù)圖象可知隨著飽和硫酸銅溶液的增加,收集相同體積的氣體所需時間先逐漸減少,然后又逐漸增加,因此飽和硫酸銅溶液用量過多不利于更快收集氫氣,A正確;根據(jù)圖象可知a、c兩點對應的時間都是250s,所以氫氣生成速率相等,B正確;b點對應的時間是150s,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是=0.015mol,消耗稀硫酸的物質的量是0.015mol,其濃度是v=0.15mol·L-1,所以反應速率為(HSO)==1.0×24-1-10-3mol·L-1·s-1,C正確;d點鋅也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銅從而構成原電池,D不正確。2.(2020·保定模擬)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SO(g)+O(g)22H2SO(g)Δ<0。下列各圖表示當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上述反應的3影響,其中分析正確的是()世紀金榜導學號A.圖Ⅰ表示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甲的溫度較高tB.圖Ⅱ表示時刻使用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0tC.圖Ⅲ表示時刻增大O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02tD.圖Ⅳ表示時升溫對反應速率的影響0c【解析】選B。A項,乙先達到平衡,反應快,溫度高;C項,增大(O)時,圖象應連2續(xù);D項,升溫吸熱方向(逆方向)速率增大的多。3.甲醇脫氫可制取甲醛CHOH(g)HCHO(g)+H(g),甲醇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變32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2-A.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vvB.600K時,Y點甲醇的(正)<(逆)C.從Y點到Z點可通過增大壓強實現(xiàn)D.從Y點到X點可通過使用催化劑實現(xiàn)【解析】選B。由圖可知,溫度越高甲醇平衡轉化率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化學平衡H正向移動,因此甲醇脫氫反應為吸熱反應即Δ>0,故A錯誤;600K時Y點甲醇vv轉化率大于X點甲醇平衡轉化率,說明反應逆向進行,即(正)<(逆),故B正確;由圖可知Y點和Z點甲醇轉化率相等,若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甲醇轉化率減小,則甲醇的轉化率將小于Z點甲醇轉化率,故C錯誤;Y點和X點兩點甲醇的平衡轉化率不同,如果從Y點到X點平衡發(fā)生移動,所以不是使用催化劑,故D錯誤。T4.(2020·湖州模擬)時,在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X(g)+Y(g)Z(g)(未配0平),各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a所示。其他條件相同,溫度分別TT為、時發(fā)生反應,X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b所示。下列敘述中12正確的是()-3-A.該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TvB.時,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時:(X)=0.083mol·L-1·min-10C.圖a中反應達到平衡時,Y的轉化率為37.5%TKTTD.時,若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50,則<101TT【解析】選D。根據(jù)“先拐先平,數(shù)值大”的原則可推知,>,溫度越高,X的物12v質的量越大,則平衡向左移動,正反應放熱,A項不正確;(X)=≈0.042mol·L-1·min-1,B項不正確;Y的轉化率為×100%=62.5%,C項不正確;由圖a可知X、Y、Z物質的量變化之比為1∶1∶2,則反應為TX(g)+Y(g)2Z(g),則時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33.3<50,平衡常數(shù)越小,溫度越0高,D項正確。5.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應:世紀金榜導學號H2HI(g)H(g)+I(g)Δ>022xt在716K時,氣體混合物中碘化氫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HI)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表:t/min020406080120x(HI)10.910.850.8150.7950.784x(HI)00.600.730.7730.7800.784K(1)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式為_______。vkxvkxx逆逆2(2)上述反應中,正反應速率為=2(HI),逆反應速率為=(H)(I),正正2kkkKkk正其中、為速率常數(shù),則為________(用和表示)。若=0.0027min-1,正逆逆正tv正在=40min時,=________min-1。-4-vxvx(3)由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得到~(HI)和~(H)的關系可用下圖表示。當正逆2升高到某一溫度時,反應重新達到平衡,相應的點分別為________(填字母)?!窘馕觥?1)2HI(g)H(g)+I(g)是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的反應。反應后22xxxK(HI)=0.784,則(H)=(I)=0.108,===。22vvkxkxxkk逆22逆正(2)到達平衡時,=,即2(HI)=(H)(I),=·=。在正逆正txvkx正正=40min時,(HI)=0.85,=2(HI)=0.0027min-1×(0.85)2≈1.95×xx10-3min-1。(3)原平衡時,(HI)為0.784,(H)為0.108,二者在圖中的縱坐標均約2vv為1.6(因為平衡時=),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加快,對應兩點在正逆xx1.6上面,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HI)減小(A點符合),(H)增大(E2點符合)。答案:(1)(2)1.95×10-3(3)A點、E點6.乙醇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氣相直接水合法或間接水合法生產(chǎn)。CH(g)+HO(g)CHOH(g)下圖為氣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24225nn壓強的關系[其中(HO)∶(CH)=1∶1]。224-5-pppp4(1)圖中壓強(、、、)的大小順序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123(2)氣相直接水合法常用的工藝條件為磷酸/硅藻土為催化劑,反應溫度290℃、nn壓強6.9MPa,(HO)∶(CH)=0.6∶1,乙烯的轉化率為5%,若要進一步提高乙烯224轉化率,除了可以適當改變反應溫度和壓強外,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窘馕觥?1)CH(g)+HO(g)CHOH(g)是一個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相同溫度下,24225pppp1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H的轉化率提高,所以>>>。24432(2)依據(jù)反應特點及平衡移動原理,提高乙烯轉化率還可以增大HO與CH的比例,224將乙醇及時分離出去等。pppp1答案:(1)>>>反應分子數(shù)減少,相同溫度下,壓強增大,乙烯轉化率提高432nn(2)將產(chǎn)物乙醇液化移去增加(HO)與(CH)的比2247.高鐵酸鉀在水中的反應為4Fe+10HO4Fe(OH)+8OH-+3O。232(1)圖1是25℃時KFeO在不同pH溶液中濃度的變化情況。pH=4.74時,反應從24v開始到800min的平均反應速率(Fe)=__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2)圖1在800min后,三種溶液中KFeO的濃度均不再改變。觀察圖1判斷隨著24pH變大,此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圖2在240min后,四種溶液中KFeO的濃度均不再改變,則上述反應的反應24H熱Δ________0(填“>”“<”或“=”)。-6-c【解析】(1)由圖1可知,pH=4.74,800min內Δ(Fe)=(0.95-0.45)mol·L-1v=0.50mol·L-1,則(Fe)=≈6.3×10-4mol·L-1·min-1。(2)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系,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即溶液的pH變大,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不變。c(3)由圖2可知,升高溫度,平衡時(Fe)減小,說明平衡正向移動,即正反應H是一個吸熱反應,Δ>0。答案:(1)6.3×10-4mol·L-1·min-1(2)不變(3)>8.(1)在一定溫度下的2L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通入2molCO和3molH,22Haa發(fā)生的反應為CO(g)+3H(g)CHOH(g)+HO(g)Δ=-kJ·mol-1(>0),測得2232CO(g)和CH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23①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填編號)。A.單位時間內每消耗1.2molH,同時生成0.4molHO22B.CO的體積分數(shù)在混合氣體中保持不變2C.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7-D.該體系中HO與CHOH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1∶1,且保持不變23K②若要使=1,則改變的條件可以是________(填選項)。A.增大壓強B.減小壓強C.升高溫度D.降低溫度E.加入催化劑(2)有一種用CO生產(chǎn)甲醇燃料的方法。已知:2CO(g)+3H(g)CHOH(g)+HO(l)2232HaΔ=-kJ·mol-1;CHOH(g)CHOH(l)33HbΔ=-kJ·mol-1;2H(g)+O(g)2HO(l)222HcΔ=-kJ·mol-1;則表示CHOH(l)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3(3)在恒容絕熱(不與外界交換能量)條件下進行2A(g)+B(g)3C(g)+2D(s)反應,按下表數(shù)據(jù)投料,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測得體系壓強升高。物質ABCD起始投料/mol2130K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________。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H(4)為研究不同條件對反應2NO(g)+Cl(g)2ClNO(g)Δ<0的影響,在恒溫下,2向2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0.2molNO和0.1molCl,10min時反應達到平衡,2測得NO的轉化率為α;其他條件保持不變,反應在恒壓條件下進行,達到平衡時1NO的轉化率為α,則α________α(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12-8-【解析】(1)①未平衡時是個變量,現(xiàn)在不變說明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了。A.單位時間內每消耗1.2molH,向正方向,同時生成0.4molHO,也向正方向,不能反映22正逆反應之間的關系,故A錯誤;B.未平衡CO的體積分數(shù)是個變化的量,現(xiàn)在混2合氣體CO的體積分數(shù)保持不變,說明已經(jīng)平衡了,故B正確;C.未平衡時混合氣2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個變化的量,現(xiàn)在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說明已經(jīng)達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D.反應中HO與CHOH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1∶1,且保持23不變,不能說明各自的量不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故C錯誤;故選B、C;②CO(g)+3H(g)CHOH(g)+HO(g)2232初始(mol·L-1)1變化(mol·L-1)0.250.75平衡(mol·L-1)0.750.750.250.251.5000.250.25K所以=K平衡常數(shù)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值變大,變化為1,故答案為D;(2)①CO(g)+3H(g)CHOH(g)+HO(l)=0.20,而平衡常數(shù)是溫度的函數(shù),只有通過改變溫度來改變,正反應是2232HaΔ=-kJ·mol-1;②CHOH(g)CHOH(l)33HbΔ=-kJ·mol-1;③2H(g)+O(g)2HO(l)222HcΔ=-kJ·mol-1;根據(jù)蓋斯定律,將×③-①-②得:CHOH(l)+O(g)=C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