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chǔ)生物化學脂類代謝_第1頁
基礎(chǔ)生物化學脂類代謝_第2頁
基礎(chǔ)生物化學脂類代謝_第3頁
基礎(chǔ)生物化學脂類代謝_第4頁
基礎(chǔ)生物化學脂類代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基礎(chǔ)生物化學脂類代謝第一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脂肪(fat)是生物體中重要的貯藏物質(zhì),它將能量和各種代謝中間物提供給各種生命活動。如動物可以利用食物中的脂肪或自身的貯脂作為能源物質(zhì),油料種子萌發(fā)時所需的能量及物質(zhì)碳架也主要來自脂肪。這都要通過脂肪的分解代謝來實現(xiàn)。第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脂肪的分解代謝脂肪水解生成甘油(glycerin)和脂肪酸(fattyacid),水解產(chǎn)物然后按各自不同的途徑進一步分解或轉(zhuǎn)化。第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1脂類的消化和吸收動物體中脂肪的消化需要三種脂肪酶(lipase)參與,逐步水解甘油三酯的三個酯,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第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水解產(chǎn)物脂肪酸、甘油和-單酰甘油等經(jīng)擴散進入腸粘膜細胞又重新酯化成脂肪;它們和一些磷脂和膽固醇混合在一起,由脂蛋白外殼包裹,形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經(jīng)胞吐作用由粘膜細胞分泌至細胞間隙,再經(jīng)淋巴系統(tǒng)進入血液。小分子的脂肪酸(C6-C10)可不經(jīng)酯化而直接進入血液。植物細胞水解產(chǎn)生的脂肪酸則直接進入線粒體或乙醛酸體進行氧化分解。第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2甘油代謝甘油在甘油激酶(glycerolkinase)的催化,生成磷酸二羥丙酮。第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磷酸二羥丙酮是糖酵解途徑的中間產(chǎn)物,因此既可以繼續(xù)氧化,經(jīng)丙酮酸進入TCA徹底氧化成CO2和水,又可經(jīng)糖異生作用合成葡萄糖,乃至合成多糖。第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3脂肪酸的氧化生物體內(nèi)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主要有-氧化、-氧化和-氧化等幾條不同途徑,其中-氧化途徑最為重要和普遍。第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3.1脂肪酸的-氧化(-oxidation)1904年,Knoop利用在體內(nèi)不易降解的苯基作為標記物連接在脂肪酸的甲基末端,然后喂狗或兔。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如喂環(huán)標記的奇數(shù)碳原子脂肪酸,動物尿中的代謝物為苯甲酸;如果喂苯環(huán)標記的偶數(shù)碳原子脂肪酸,則尿中發(fā)現(xiàn)的代謝物是苯乙酸。第九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Knoop提出脂肪酸的-氧化學說。這是同位素示蹤技術(shù)還未建立起來之前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實驗之一,后來的同位素示蹤技術(shù)證明了其正確性。-氧化是從脂肪酸的羧基端-碳原子開始,碳鏈逐次斷裂,每次產(chǎn)生一個乙酰CoA和原來少2個C的脂肪酸鏈。第十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氧化作用在細胞的線粒體基質(zhì)中進行,油料作物種子萌發(fā)時另一個細胞器——乙醛酸循環(huán)體(glyoxysome,簡稱乙醛酸體)中也能進行類似的作用。脂肪酸在進行-氧化作用之前需要進行活化,并且轉(zhuǎn)運到氧化作用的部位,然后才能進行-氧化作用。第十一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⑴脂肪酸的活化脂肪酸參加代謝前先要活化,活化形式是脂酰CoA。在脂酰CoA合成酶催化和CoA-SH及ATP的參與下,脂肪酸轉(zhuǎn)變?yōu)橹oA。第十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在體內(nèi),焦磷酸很快被磷酸酶水解,使反應不可逆?;罨笊傻闹oA極性增強,易溶于水;分子中有高能鍵、性質(zhì)活潑;是酶的特異底物,與酶的親和力大,因此更容易參加反應。第十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脂酰CoA合成酶又稱硫激酶,分布在胞漿中、線粒體膜和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上。胞漿中的硫激酶催化中短鏈脂肪酸活化;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上的酶活化長鏈脂肪酸,生成脂酰CoA,然后進入內(nèi)質(zhì)網(wǎng)用于甘油三酯合成;而線粒體膜上的酶活化的長鏈脂酰CoA,進入線粒體進入β-氧化。第十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⑵脂肪酸的轉(zhuǎn)運脂肪酸的-氧化作用通常是在線粒體的基質(zhì)中進行的,而在細胞液中形成的脂酰CoA不能透過線粒體內(nèi)膜,需依靠內(nèi)膜上的載體肉堿(即肉毒堿,3-羥-4-三甲氨基丁酸carnitine)攜帶,以脂?;男问娇缭絻?nèi)膜而進入基質(zhì)。第十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在肉毒堿脂酰轉(zhuǎn)移酶(carnitineacyltransferase)的催化下,長鏈脂肪酰CoA和肉毒堿反應生成輔酶A和脂酰肉毒堿,脂肪酰基與肉毒堿的3-羥基通過酯鍵相連接。線粒體內(nèi)膜的內(nèi)外兩側(cè)均有肉毒堿脂酰轉(zhuǎn)移酶,分別稱為肉毒堿脂酰轉(zhuǎn)移酶I和肉毒堿脂酰轉(zhuǎn)移酶Ⅱ,酶Ⅰ和酶Ⅱ是同工酶。第十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酶Ⅰ使胞漿的脂酰CoA轉(zhuǎn)化為輔酶A和脂肪酰肉毒堿,脂肪酰肉毒堿進入線粒體內(nèi)膜。位于線粒體內(nèi)膜內(nèi)側(cè)的酶Ⅱ又使脂肪酰肉毒堿轉(zhuǎn)化成肉毒堿和脂酰CoA,肉毒堿重新發(fā)揮其載體功能,脂酰CoA則進入線粒體基質(zhì),成為脂肪酸β-氧化酶系的底物。第十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⑶氧化的生化歷程脂酰CoA在線粒體基質(zhì)中進入β氧化要經(jīng)過脫氫、加水、再脫氫和硫解四步為一輪的循環(huán)反應,生成1分子乙酰CoA和一個少2個碳的脂酰CoA。第十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①脫氫反應在脂酰CoA脫氫酶催化下,脂酰CoA在α和β碳原子上各脫去一個氫原子生成具有反式雙鍵的α、β-烯脂肪酰輔酶A。第十九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②加水反應在烯酰CoA水化酶催化下,反式-2-烯脂酰-CoA在雙鍵上加1分子水,生成L-(+)-β-羥脂酰CoA。第二十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③脫氫反應在β-羥脂肪酰CoA脫氫酶(輔酶為NAD)催化下,β-羥脂肪酰CoA脫氫生成β酮脂酰CoA。第二十一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④硫解反應β-酮硫解酶催化在β-酮酯酰CoA的α、β碳原子之間斷鏈,加上1分子輔酶A生成乙酰CoA和少2個碳原子的脂酰CoA。第二十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β-氧化的4步反應都是可逆反應,但是第4步是高度放能的硫解反應,因此使整個β-氧化過程向裂解方向進行。長鏈脂酰CoA經(jīng)多次循環(huán),每次降解下1分子乙酰CoA,直至成為2碳或3碳的脂酰CoA。如軟脂酸(棕櫚酸,C15H31COOH,palmitate)經(jīng)7輪β-氧化生成8分子乙酰CoA。第二十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十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⑷脂肪酸β-氧化的特點①脂肪酸活化生成脂酰CoA是一個耗能過程。中、短鏈脂肪酸不需載體可直拉進入線粒體,而長鏈脂酰CoA需要肉毒堿轉(zhuǎn)運。②β-氧化反應在線粒體內(nèi)進行,因此沒有線粒體的紅細胞不能氧化脂肪酸供能。③β-氧化過程中有FADH2和NADH生成,這些氫經(jīng)呼吸鏈傳遞給氧生成水需要氧參加,乙酰CoA的氧化也需要氧。因此,β-氧化是需氧的過程。第二十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⑸脂肪酸β-氧化的能量變化脂肪酸β-氧化是脂肪酸分解的主要途徑,脂肪酸氧化可以供應機體所需要的大量能量,以18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酸硬脂酸為例,其β-氧化的總反應為:CH3(CH2)16COSCoA+8NAD++8FAD++8CoASH+8H2O→9CH3COSCoA+8FADH2+8NADH+8H+第二十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分子FADH2提供8×1.5=12分子ATP;8分子NADH+H+提供8×2.5=20分子ATP;9分子乙酰CoA完全氧化提供9×10=90個分子ATP。1mol硬脂酸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共提供122molATP。硬脂酸的活化過程消耗2molATP,所以1mol硬脂酸完全氧化可凈生成120molATP。第二十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可生成32分子ATP。3mol葡萄糖所含碳原子數(shù)與1mol硬脂酸相同,3mol葡萄糖可提供96molATP,1mol硬脂酸可提供120molATP。在碳原子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脂肪酸能提供更多的能量。脂肪酸氧化時釋放出來的能量約有40%為機體利用合成高能化合物,其余60%以熱的形式釋出,熱效率為40%。第二十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脂肪酸β-氧化也是脂肪酸的改造過程,人體所需要的脂肪酸鏈的長短不同,通過β-氧化可將長鏈脂肪酸改造成長度適宜的脂肪酸,供機體代謝所需。脂肪酸β-氧化過程中生成的乙酰CoA是重要的中間化合物,乙酰CoA除能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氧化供能外,還是許多重要化合物合成的原料,如酮體、膽固醇和類固醇化合物。第二十九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在油料種子萌發(fā)時,乙醛酸體中進行β-氧化產(chǎn)生的乙酰CoA一般不用于產(chǎn)能過程,而是通過乙醛酸循環(huán)轉(zhuǎn)變?yōu)殓晁幔俳?jīng)糖異生作用轉(zhuǎn)化為糖。第三十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十一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⑹不飽和脂肪酸(unsaturatedfattyacid)的氧化生物體內(nèi)的不飽和脂肪酸的雙鍵都是順式構(gòu)型第一個雙鍵都在C9和C10之間,以后每隔3個碳原子出現(xiàn)1個。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與飽和脂肪酸基本相同,只是某些步驟還需一些異構(gòu)酶的參與。第三十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油酸(oleate,18:19)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它經(jīng)歷3輪-氧化作用后,產(chǎn)物在,位有一順式雙健,因此下一步反應不是脫氫,而是雙鍵的異構(gòu)化生成反式的,雙鍵,然后-氧化作用繼續(xù)正常進行。第三十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十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十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因此油酸的氧化與相同碳的飽和脂肪酸(硬脂酸)相比,只是以一次雙鍵異構(gòu)化反應取代了一次脫氫反應,所以少產(chǎn)生1分子FADH2。不飽和脂肪酸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時提供的ATP少于相同碳原子數(shù)的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所有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前4輪-氧化作用都與油酸相同,都在第4輪時需要異構(gòu)酶的參與。第三十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⑺奇數(shù)碳鏈脂肪酸的氧化大多數(shù)脂肪酸含偶數(shù)碳原子,通過-氧化可全部轉(zhuǎn)變成乙酰CoA,但一些植物和海洋生物能合成奇數(shù)碳脂肪酸,它們在最后一輪-氧化作用后,產(chǎn)生丙酰CoA。第三十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先進行羧化,后經(jīng)過兩次異構(gòu)化,形成琥珀酸。第三十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丙酰CoA的代謝在動物體內(nèi)代謝形成琥珀酰CoA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繼續(xù)進行代謝。一些氨基酸,如異亮氨酸、纈氨酸和甲硫氨酸在降解過程中也會產(chǎn)生丙酰CoA或丙酸。反芻動物瘤胃中的細菌可將糖類發(fā)酵產(chǎn)生大量的丙酸,而被宿主細胞吸收。丙酸先活化成丙酰CoA,然后進行代謝。第三十九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3.2α-氧化1956年,Stumpf,P.K.在植物種子和葉子以及動物的腦和肝細胞中發(fā)現(xiàn)了α-氧化作用。在酶的催化下,在脂肪酸的-碳原子上發(fā)生氧化作用,分解出CO2,生成縮短了一個碳原子的脂肪酸,稱為脂肪酸的-氧化。第四十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α-氧化是以游離脂肪酸作為底物,在-碳原子上發(fā)生羥化(-OH)或氫過氧化(-OOH),再進一步氧化脫羧。第四十一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長鏈脂肪酸在加單氧酶催化下生成α-羥脂肪酸,作為腦苷脂和硫脂的重要成分,α-羥脂肪酸繼續(xù)氧化脫羧可生成奇數(shù)碳原子脂肪酸。

-氧化作用對于生物體內(nèi)含甲基的支鏈脂肪酸的降解,或過長的脂肪酸(如C22、C24)的降解起著重要的作用。第四十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3.3脂肪酸的-氧化途徑-氧化是脂肪酸的-端甲基發(fā)生氧化,轉(zhuǎn)變成羥甲基然后再氧化成羧基,而形成,-二羧酸的過程。第四十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脂肪酸的ω碳原子羥化生成ω-羥脂肪酸,再經(jīng)ω醛脂肪酸生成α、ω-二羧酸,然后在α或ω-端活化,進入線粒體進行β-氧化。第四十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動物體內(nèi)的12C以下的脂肪酸常通過-氧化途徑進行降解。植物體內(nèi)的在-端具有含氧官能團(羥基、醛基或羧基)的脂肪酸大多也是通過-氧化作用生成的,這些脂肪酸常常是角質(zhì)層或細胞壁的組分。第四十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些需氧微生物能將烴或脂肪酸迅速降解成水溶性產(chǎn)物,降解過程先進行-氧化,生成二羧基脂肪酸后再通過-氧化降解,如海洋中的某些浮游細菌可降解海面上的浮油,其氧化速率可高達0.5g·d-1·m-2。第四十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4酮體(acetonebodies)代謝脂肪酸-氧化及其它代謝所產(chǎn)生的乙酰CoA,在一般的細胞中可進入TCA進行氧化分解;而在肝臟中則可生成酮體。酮體是脂肪酸在肝臟進行正常分解代謝所生成的特殊中間產(chǎn)物,包括乙酰乙酸(acetoaceticacid約占30%),β-羥丁酸(β-hydroxybutyricacid約占70%)和極少量的丙酮(acetone)。第四十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乙酰乙酸、-羥丁酸和丙酮統(tǒng)稱為酮體。乙酰乙酸和-羥丁酸是酮體的主要成分,它們在血液和尿液中是可溶性的;丙酮的含量最少,是一種揮發(fā)性的物質(zhì)。這是動物利用脂肪氧化供能的正?,F(xiàn)象。第四十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但在某些生理情況(饑餓、禁食)或病理情況下(如糖尿病),糖的來源或氧化供能障礙,脂動員增強,脂肪酸就成了人體的主要供能物質(zhì)。若肝中合成酮體的量超過肝外組織利用酮體的能力,二者之間失去平衡,血中濃度就會過高,導致酮血癥(acetonemia)和酮尿癥(acetonuria)。乙酰乙酸和β-羥丁酸都是酸性物質(zhì),因此酮體在體內(nèi)大量堆積還會引起酸中毒。第四十九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4.1酮體的合成酮體是在肝細胞線粒體中生成的,其生成原料是脂肪酸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第五十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分子乙酰CoA在硫解酶作用下脫去一分子CoA-SH,縮合成乙酰乙酰CoA。并釋放出1分子CoA-SH。這一步反應是酮體生成的限速步驟。第五十一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在3-羥-3-甲基戊二酰CoA(hydroxymethylglutarylCoA,HMG-CoA)合成酶催化下,乙酰乙酰CoA再與1分子乙酰CoA反應,生成-羥--甲基戊二酸單酰CoA(HMG-CoA)。第五十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在HMG-CoA裂解酶催化下,HMG-CoA分解成乙酰乙酸和乙酰CoA。第五十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生成的乙酰乙酸一部分在線粒體中的-羥丁酸脫氫酶催化下還原(NADH作供氫體)成-羥丁酸。少量乙酰乙酸可自行脫羧或由乙酰乙酸脫羧酶催化生成丙酮。第五十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酮體生成過程是一個循環(huán),又稱為雷寧循環(huán)(lynencycle)。2分子乙酰CoA通過循環(huán)生成1分子乙酰乙酸。第五十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酮體生成后迅速透過肝線粒體膜和細胞膜進入血液,轉(zhuǎn)運至肝外組織利用。第五十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4.2酮體的分解酮體在肝臟中產(chǎn)生后,必須由血液運送到肝外組織中進行分解。第五十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酮體分解的關(guān)鍵是乙酰乙酸轉(zhuǎn)變?yōu)橐阴R阴oA,反應由3-酮脂酰CoA轉(zhuǎn)移酶催化,以琥珀酰CoA作為CoA的供體。肝臟中缺乏3-酮脂酰CoA轉(zhuǎn)移酶,因此只有在肝外組織中才能給乙酰乙酸加上CoA,然后裂解成乙酰CoA,從而通過TCA徹底氧化放能,也可作為合成脂肪酸的原料。第五十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肝臟組織將乙酰CoA轉(zhuǎn)變?yōu)橥w,而肝外組織則再將酮體轉(zhuǎn)變?yōu)橐阴oA。這并不是一種無效的循環(huán),而是乙酰CoA在體內(nèi)的運輸方式。肝臟組織正是以酮體的形式將乙酰CoA通過血液運送至外周器官中的。骨骼、心臟和腎上腺皮質(zhì)細胞的能量消耗主要來自酮體,腦組織在糖饑餓時也能利用酮體作為能源。第五十九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心肌、腎臟和腦中還有硫激酶,在有ATP和輔酶A存在時,催化乙酰乙酸活化成乙酰乙酰CoA。第六十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乙酰乙酰CoA在硫解酶作用下,分解成兩分子乙酰CoA,乙酰CoA主要進入TCA氧化分解。丙酮除隨尿排出外,有一部分直接從肺呼出,代謝上不占重要地位。第六十一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肝外組織利用乙酰乙酸和β-羥丁酸的過程。第六十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4.3酮體生成的意義①酮體易運輸長鏈脂肪酸穿過線粒體內(nèi)膜需要載體肉毒堿轉(zhuǎn)運,脂肪酸在血中轉(zhuǎn)運需要與白蛋白結(jié)合生成脂酸白蛋白,而酮體通過線粒體內(nèi)膜以及在血中轉(zhuǎn)運并不需要載體。第六十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②節(jié)省葡萄糖供腦和紅細胞利用肝外組織利用酮體會生成大量的乙酰CoA,大量乙酰CoA抑制丙酮酸脫氫酶系活性,限制糖的利用。同時乙酰CoA還能激活丙酮酸羧化酶,促進糖異生。肝外組織利用酮體氧化供能,就減少了對葡萄糖的需求,以保證腦組織、紅細胞對葡萄糖的需要。腦組織不能利用長鏈脂肪酸,但在饑餓時可利用酮體供能。第六十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酮體的生成于利用第六十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5乙醛酸循環(huán)(glyoxylatecycle)乙醛酸循環(huán)存在于一些細菌、藻類和油料植物的種子的乙醛酸體中,它可將脂肪酸降解的主要產(chǎn)物乙酰CoA合成為琥珀酸。第六十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5.1乙醛酸循環(huán)的歷程①乙酰CoA經(jīng)檸檬酸合酶和順烏頭酸酶催化生成異檸檬酸。②在異檸檬酸裂解酶(isocitratelyase)的催化下異檸檬酸裂解為乙醛酸和琥珀酸。③在蘋果酸合酶(malatesynthase)催化下乙醛酸和1分子乙酰CoA生成蘋果酸。④蘋果酸經(jīng)蘋果酸脫氫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整個過程構(gòu)成一個循環(huán)反應。第六十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六十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總反應第六十九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乙醛酸循環(huán)可以看成是三羧酸循環(huán)的一個支路。它在異檸檬酸處分支,繞過了三羧酸循環(huán)的兩步脫羧反應,因而不發(fā)生氧化降解。參與乙醛酸循環(huán)的酶除了異檸檬酸裂解酶和蘋果酸合酶外,其余的酶都與三羧酸循環(huán)的酶相同。異檸檬酸裂解酶和蘋果酸合酶是乙醛酸循環(huán)的關(guān)鍵酶。第七十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5.2乙醛酸循環(huán)的生物學意義乙醛酸循環(huán)存在于一些細菌、藻類和油料植物的種子的乙醛酸體中。油料植物的種子中主要的貯藏物質(zhì)是脂肪,在種子萌發(fā)時乙醛酸體大量出現(xiàn),由于它含有脂肪分解和乙醛酸循環(huán)的整套酶系,因此可以將脂肪分解。并將分解產(chǎn)物乙酰CoA轉(zhuǎn)變?yōu)殓晁?。第七十一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023年,星期五琥珀酸可異生成糖并以蔗糖的形式運至種苗的其它組織供給它們生長所需要的能源和碳源;而當種子萌發(fā)終止,貯脂耗盡,葉片能進行光合作用時,植物的能源和碳源可以由光和CO2獲得,乙醛酸體的數(shù)量迅速下降以至完全消失。對于一些細菌和藻類,乙醛酸循環(huán)使它們能夠僅以乙酸鹽作為能源和碳源生長。第七十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植物線粒體內(nèi)脂肪酸-氧化能力很低。乙醛酸循環(huán)將乙酰CoA轉(zhuǎn)變?yōu)殓晁?,再在線粒體中通過三羧酸循環(huán)的部分反應轉(zhuǎn)化為蘋果酸,然后進入細胞質(zhì),沿糖異生途徑轉(zhuǎn)變?yōu)樘穷愇镔|(zhì)。第七十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乙醛酸循環(huán)中也有蘋果酸中間體,它也可以轉(zhuǎn)運到細胞質(zhì)中異生成糖,但它需要及時回補,以保證循環(huán)的正常進行,蘋果酸仍由TCA循環(huán)的產(chǎn)物琥珀酸在線粒體中轉(zhuǎn)變而來。在脂肪轉(zhuǎn)變?yōu)樘堑倪^程中,乙醛酸循環(huán)起著關(guān)鍵的作用,它是連結(jié)糖代謝和脂代謝的樞紐。第七十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課堂習題在有氧條件下,請計算油酸(18:19)完全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之后,凈生成的ATP個數(shù)為多少?(簡要注明ATP的來源)第七十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2脂肪的合成代謝脂肪的生物合成包括甘油的生成、脂肪酸的生成以及由甘油與脂肪酸合成脂肪三個步驟。第七十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2.1甘油的生物合成甘油是由糖酵解的中間產(chǎn)物磷酸二羥丙酮在細胞質(zhì)中合成的。與脂肪酸縮合成脂肪的是3-磷酸甘油,而不是游離的甘油。第七十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2.2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生物體內(nèi)的脂肪酸多種多樣,脂肪酸鏈的長短不一,不飽和鍵的數(shù)目和位置也各不相同。脂肪酸的合成是在細胞質(zhì)中以乙酰CoA為原料,消耗ATP和NADPH,生成16C的軟脂酸,經(jīng)過加工生成各種脂肪酸。脂肪酸合成過程包括:①飽和脂肪酸的從頭合成;②脂肪酸碳鏈的延長;③不飽和鍵的形成。第七十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2.2.1飽和脂肪酸的從頭合成飽和脂肪酸的從頭合成過程是在動物胞質(zhì)溶膠(cytosol)中進行的,對于植物則在葉綠體和前質(zhì)體中進行。合成過程以乙酰CoA作為碳源,合成不超過16碳的飽和脂肪酸。第七十九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八十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飽和脂肪酸的從頭合成過程可分為:乙酰CoA的穿梭(轉(zhuǎn)運)、乙酰CoA的羧化(丙二酸單酰CoA的形成)和脂肪酸鏈的合成三個階段。第八十一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⑴乙酰CoA的來源和轉(zhuǎn)運乙酰CoA是合成脂肪酸的主要原料,它來自丙酮酸氧化脫羧及氨基酸氧化等過程。這些代謝過程都是在線粒體內(nèi)進行的,而脂肪酸合成發(fā)生在線粒體外。乙酰CoA不能直接穿過線粒體內(nèi)膜,需要ATP供能,通過“檸檬酸穿梭”方式轉(zhuǎn)移到線粒體外。第八十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線粒體內(nèi)的乙酰CoA與草酰乙酸縮合成檸檬酸,通過內(nèi)膜上的三羧酸載體透過內(nèi)膜進入胞質(zhì)溶膠中。檸檬酸裂解成乙酰CoA和草酰乙酸,乙酰CoA即可參與脂肪酸的合成,而草酰乙酸必須轉(zhuǎn)變成蘋果酸或丙酮酸,再經(jīng)線粒體內(nèi)膜上的載體轉(zhuǎn)運入線粒體,再分別以不同的方式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從而完成乙酰CoA的一次轉(zhuǎn)運。第八十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八十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檸檬酸穿梭”一次,使1分子乙酸CoA由線粒體進入胞液,同時消耗2分子ATP,還為機體提供了NADPH以補充合成反應的需要。在植物體中,線粒體內(nèi)產(chǎn)生的乙酰CoA先脫去CoA以乙酸的形式運出線粒體,在線粒體外由脂酰CoA合成酶催化重新形成乙酰CoA。因此植物體內(nèi)可能不存在“檸檬酸穿梭”過程。第八十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⑵丙二酸單酰CoA的生成在脂肪酸的從頭合成過程中,參入脂肪酸鏈的二碳單位的直接供體是丙二酸單酰CoA(malonyl-CoA)。在乙酰CoA羧化酶(acetyl-CoAcarboxylase)的催化下,消耗ATP,乙酰CoA和HCO3-反應形成丙二酸單酰CoA。第八十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原核生物中,乙酰CoA羧化酶由3個不同的亞基組成。每個亞基行使著不同的功能,分別稱作生物素羧基載體蛋白(blotincarboxyl-carrierprotein,BCCP)、生物素羧化酶和羧基轉(zhuǎn)移酶,其中BCCP上連結(jié)有生物素。第八十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動物及高等植物體內(nèi),乙酰CoA羧化酶也是由多個亞基聚合而成的,每個亞基兼具有生物素羧基載體蛋白、生物素羧化酶和羧基轉(zhuǎn)移酶的催化功能,但只有當它們聚合成完整的酶后才有活性。乙酰CoA的羧化為不可逆反應,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步驟,故乙酰CoA羧化酶的活性高低控制著脂肪酸合成的速度。第八十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⑶脂肪酸合酶系統(tǒng)脂肪酸合酶系統(tǒng)(fattyacidsynthasesystem,F(xiàn)AS)是一個多酶復合體,它包括:①乙酰CoA:ACP轉(zhuǎn)移酶、②丙二酸單酰CoA:ACP轉(zhuǎn)移酶、③-酮脂酰-ACP合酶、④-酮脂酰-ACP還原酶、⑤-羥脂酰-ACP脫水酶、⑥烯脂酰-ACP還原酶等6種酶;此外復合體中還含有脂?;d體蛋白(acylcarrierprotein,ACP)作為輔助蛋白。第八十九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不同生物體內(nèi)脂肪酸的合成過程相似,但FAS的組成卻不相同。第九十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在大腸桿菌中,6種酶以ACP為中心,有序地組成松散的多酶復合體。在許多真核生物中,每個單體具有多種酶的催化活性,即一條多肽鏈上有多個不同催化活性的功能域,如酵母的FAS中含有6條鏈和6條鏈(66),其中鏈具有-酮脂酰-ACP合酶、-酮脂酰-ACP還原酶及ACP的活性,鏈具有其余幾種酶的活性。第九十一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脊椎動物的FAS為含兩個相同亞基的二聚體,每個亞基都是上述6種酶活性及一種硫酯酶(thioesterase)集于一條肽鏈的多功能蛋白。不過只有當它們聚合成二聚體后才具有活性。植物的脂肪酸從頭合成定位于質(zhì)體中,因此其酶系類似于大腸桿菌。所不同的是植物ACP多酶復合體有不同的同工酶,用于合成不同長度的脂肪酸鏈。各個酶結(jié)合更加松散。第九十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不同生物體中的ACP十分相似,大腸桿菌中的ACP是一個由77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熱穩(wěn)定蛋白質(zhì),在它的第36位絲氨酸殘基的側(cè)鏈上,連有4-磷酸泛酰巰基乙胺。第九十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ACP的輔基尤如一個轉(zhuǎn)動的手臂,以其末端的巰基攜帶著脂?;来无D(zhuǎn)到各酶的活性中心,從而發(fā)生各種反應。第九十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九十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除ACP上有一活性巰基外,-酮脂酰-ACP合酶上也有一活性巰基,這是由該酶多肽鏈上的一個半胱氨酸殘基提供的,它是脂肪酸合成過程中脂?;牧硪粋€載體。第九十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因此,脂肪酸合酶系統(tǒng)上有兩種活性巰基用于運載脂肪酸。把ACP上的稱中央巰基,-酮脂酰-ACP合酶上的稱外圍巰基。第九十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⑷脂肪酸鏈的形成過程脂肪酸鏈的形成過程是以乙酰CoA為起點,由丙二酸單酰CoA在羧基端逐步添加二碳單位,合成出不超過16碳的脂?;?,最后脂?;凰獬捎坞x的脂肪酸。第九十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整個過程都是在脂肪酸合酶系統(tǒng)中進行,由其中的酶和蛋白質(zhì)協(xié)調(diào)完成。第九十九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①乙?;捅釂熙;M位(第一階段)乙?;M位:乙酰CoA在轉(zhuǎn)移酶催化下,乙?;晦D(zhuǎn)移到中央巰基上。乙?;莆唬阂阴;芍醒霂€基轉(zhuǎn)移到外圍巰基上。丙二酸單?;M位:丙二酸單酰CoA在轉(zhuǎn)移酶催化下,丙二酸單?;晦D(zhuǎn)移到中央巰基上。第一百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②脂肪酸鏈延伸(第二階段)縮合:在合成酶催化下外圍巰基上的乙?;c中央巰基上的丙二酸單?;s合成-酮丁?;B接在中央巰基上,同時釋放出一分子CO2。第一百零一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還原:在還原酶催化下,-酮丁酰基位羰基被NADPH還原成羥基,生成-羥脂?;?。第一百零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脫水:在脫水酶催化下-羥丁?;?、碳原子間脫水生成反式2-烯丁?;?。第一百零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還原:在還原酶催化下2-烯丁?;碾p鍵被NADPH還原成單鍵生成延長了2個碳單位的丁?;?。第一百零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生成的丁酰基再與新進位的丙二酸單酰基重復縮合、還原、脫水、再還原的循環(huán)反應,又延長兩個碳片段,生成己酯?;?,如此反復進行,直到生成軟脂?;鶠橹?。第一百零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百零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③脂?;猓ǖ谌A段)當中央巰基上的脂?;娱L到一定程度(不超過16碳)后,在硫酯酶的作用下,ACP上的脂?;虮晦D(zhuǎn)移到CoA上,或形成游離脂肪酸,或者直接用于合成磷脂酸。第一百零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由脂肪酸合酶系統(tǒng)形成1分子軟脂酸需要消耗8分子乙酰CoA、7分子ATP和14分子NADPH。NADPH主要來源于葡萄糖分解的磷酸戊糖途徑。此外,蘋果酸氧化脫羧也可產(chǎn)生少量NADPH。第一百零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⑸脂肪酸從頭合成與-氧化的比較脂肪酸的-氧化和從頭合成過程不是簡單的逆轉(zhuǎn)關(guān)系。它們反應的組織,細胞定位,轉(zhuǎn)移載體,酰基載體,限速酶,激活劑,抑制劑,供氫體和受氫體以及反應底物與產(chǎn)物均不相同。第一百零九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百一十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2.2.2脂肪酸碳鏈的延長脂肪酸碳鏈的延長是以脂酰CoA作為起點,通過與從頭合成相似的步驟,即縮合-還原-脫水-再還原,逐步在羧基端增加二碳單位。第一百一十一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延長過程發(fā)生在內(nèi)質(zhì)網(wǎng)以及動物的線粒體和植物的葉綠體或前質(zhì)體中。不同的部位延長的具體方式都不相同。第一百一十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在動物體中,發(fā)生在線粒體的延長過程相當于脂肪酸-氧化過程的逆轉(zhuǎn),只是第二次還原反應由烯脂酰CoA還原酶而不是脫氫酶催化,輔酶是NADPH而不是FADH2。在內(nèi)質(zhì)網(wǎng),脂肪酸鏈延長是以丙二酰CoA為二碳單位的供體,由NADPH供氫,經(jīng)縮合脫羧、還原等過程延長碳鏈,與胞液中脂肪酸合成過程基本相同。但催化反應的酶體系不同,脂肪?;d體不是ACP而是CoA。第一百一十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植物的脂肪酸延長系統(tǒng)有兩個,葉綠體或前質(zhì)體中的只負責將軟脂酸轉(zhuǎn)變?yōu)橛仓?18:0),這一過程類似于從頭合成途徑;碳鏈的進一步延長則由內(nèi)質(zhì)網(wǎng)上的延長系統(tǒng)完成。第一百一十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2.2.3脂肪酸碳鏈的去飽和在生物體內(nèi)存在大量的各種不飽和脂肪酸,如棕櫚油酸(16:l

9)、油酸(18:l9)、亞油酸(18:29,12)、亞麻酸(18:39,12,15)等,它們都是由飽和脂肪酸經(jīng)去飽和作用而形成的。去飽和作用主要有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需氧途徑和存在于厭氧微生物中的厭氧途徑。第一百一十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①需氧途徑需氧途徑由去飽和酶系催化,需O2和NADPH的共同參與。去飽和酶系由去飽和酶(desaturase)及一系列的電子傳遞體組成。第一百一十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分子氧接受來自去飽和酶的2對電子而生成2分子水,其中一對電子是通過電子傳遞體從NADPH獲得,另一對則是從脂酰基獲得,結(jié)果NADPH被氧化成NADP,脂?;谎趸纬呻p鍵。第一百一十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動物的去飽和酶系結(jié)合在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上,以脂酰CoA為底物;而植物的在質(zhì)體中,以脂酰-ACP為底物。此外,兩者的電子傳遞體的組成也略有差別,動物體內(nèi)的細胞色素b5在植物體內(nèi)為鐵硫蛋白。第一百一十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去飽和作用首先發(fā)生在飽和脂肪酸的9、10碳原子上生成單不飽和脂肪酸(如棕櫚油酸、油酸)。動物從該雙鍵向脂肪酸的-COOH端繼續(xù)去飽和形成多不飽和脂肪酸;植物則從該雙鍵向脂肪酸的甲基端繼續(xù)去飽和生成如亞油酸、亞麻酸等多烯脂肪酸。第一百一十九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百二十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植物的繼續(xù)去飽和并不通過這條需氧途徑,而是在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上由單不飽和脂肪酸以磷脂或甘油糖脂的形式繼續(xù)去飽和,也是一個需氧的過程。由于動物不能合成亞油酸和亞麻酸,但它們對維持其生長十分重要,必須從食物中獲得,這些脂肪酸對人類和哺乳動物是必需脂肪酸。但動物能通過去飽和作用和延長脂肪酸碳鏈的過程將它們轉(zhuǎn)變?yōu)槎妓南┧帷5谝话俣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023年,星期五②厭氧途徑厭氧途徑是厭氧微生物合成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方式,它發(fā)生在脂肪酸從頭合成的過程中。當FAS系統(tǒng)從頭合成到10個碳的羥脂酰-ACP(-羥癸酰-ACP)時,由專一性的-羥癸酰-ACP脫水酶催化在、位之間脫水,生成、-烯癸酰-ACP,然后繼續(xù)參入二碳單位,進行從頭合成反應過程。這樣,就可產(chǎn)生不同長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厭氧途徑只能生成單不飽和脂肪酸,因此厭氧微生物中不存在多不飽和脂肪酸。第一百二十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2.3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三酰甘油是由3-磷酸甘油逐步與三分子脂酰CoA縮合生成的。在磷酸甘油脂酰轉(zhuǎn)移酶催化下,3-磷酸甘油與2分子脂酰CoA縮合形成磷脂酸。在磷酸酶催化下,磷脂酸脫去磷酸生成二酰甘油。在二酰甘油脂酰轉(zhuǎn)移酶催化下,二酰甘油與1分子脂酰CoA縮合形成三酰甘油。第一百二十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百二十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2.4脂肪代謝的調(diào)節(jié)脂肪代謝調(diào)節(jié)于人類健康密切相關(guān),許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脂和肥胖等都與脂肪代謝的失調(diào)有關(guān)。油料作物的出油量也與脂肪代謝的調(diào)節(jié)有關(guān)。脂肪代謝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脂肪酸的代謝。第一百二十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2.4.1脂肪酸分解的調(diào)節(jié)脂肪酸最主要的分解代謝途徑是-氧化,其限速步驟是活化的脂酰CoA從線粒體外轉(zhuǎn)運至線粒體內(nèi)。在參與轉(zhuǎn)運的酶及蛋白質(zhì)中,關(guān)鍵酶是肉毒堿脂酰轉(zhuǎn)移酶I,脂肪酸合成途徑的第一個中間產(chǎn)物丙二酸單酰CoA是酶I的抑制劑。當細胞中能荷較高時,丙二酸單酰CoA含量豐富,使肉毒堿脂酰轉(zhuǎn)移酶I活性降低,脂酰CoA不能穿膜進入線粒體,因而無法氧化放能。第一百二十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當細胞處于高能荷狀態(tài)時,參與-氧化作用的-羥脂酰CoA脫氫酶被NADH抑制,硫解酶被乙酰CoA抑制。這些調(diào)節(jié)方式可以保證細胞在高能荷狀態(tài)時,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放能,而走脂質(zhì)合成的途徑。第一百二十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2.4.2脂肪酸合成的調(diào)節(jié)乙酰CoA羧化酶為變構(gòu)酶,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在動物體內(nèi),乙酰CoA羧化酶由平均約20個單體聚集而成,每個單體兼具生物素羧基載體蛋白、生物素羧化酶和羧基轉(zhuǎn)移酶的功能,但它們只有在聚集狀態(tài)才具有活性。檸檬酸能促進無活性的單體聚集成有活性的全酶,從而加速脂肪酸的合成;而軟脂酰CoA則相反,它促使聚集物的解體,因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第一百二十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當細胞處于高能荷狀態(tài)時,線粒體中乙酰CoA和ATP含量豐富,可抑制TCA中異檸檬酸脫氫酶的活性,使檸檬酸濃度升高,進入胞質(zhì)溶膠的檸檬酸可促進乙酰CoA的羧化,同時檸檬酸可裂解成乙酰CoA而參入乙酰CoA的穿梭過程。這些都加速了脂肪酸的合成。第一百二十九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當細胞含有過量的脂肪酸時,軟脂酰CoA不但抑制了乙酰CoA羧化酶的活性,而且還抑制檸檬酸從線粒體基質(zhì)到胞質(zhì)溶膠的轉(zhuǎn)移、抑制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產(chǎn)生脂肪酸合成所需的還原劑NADPH以及抑制檸檬酸合酶產(chǎn)生檸檬酸從而導致脂肪酸合成的抑制。因此,當生物體內(nèi)糖含量高而脂肪酸含量低時,脂肪酸的合成最為有利。第一百三十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3類脂的代謝8.3.1磷脂的降解與生物合成8.3.1.1磷脂的降解甘油磷脂的降解和甘油三酯相同,先經(jīng)水解生成甘油、脂肪酸、磷酸及氨基醇,然后水解產(chǎn)物各自按不同的途徑進一步分解或轉(zhuǎn)化。以卵磷脂為例介紹水解的過程。卵磷脂中有四個酯鍵,需要經(jīng)過多步水解反應:第一百三十一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①磷脂酶(phospholipase)催化第一步水解反應已發(fā)現(xiàn)的磷脂酶有磷脂酶A1、磷脂酶A2、磷脂酶C和磷脂酶D等四種,它們對磷脂水解的部位不同,產(chǎn)物也不同。第一百三十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聯(lián)考2012、五、27、1分)下列脂類化合物中含有膽堿基的是A磷脂酸

B卵磷脂

C絲氨酸磷脂

D腦磷脂

參考答案:B第一百三十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百三十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磷脂酶A1,廣泛分布于動物細胞內(nèi);磷脂酶A2存在于蛇毒、蝎毒和蜂毒中;磷脂酶C存在于動物腦、蛇毒和細菌毒素中;磷脂酶D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第一百三十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②由磷脂酶A1或磷脂酶A2水解甘油磷脂生成溶血磷脂溶血磷脂是一類具有較強表面活性的物質(zhì),能使紅細胞膜和其他細胞膜破壞,引起溶血或細胞壞死。溶血磷脂在溶血磷脂酶(lysophospholipase)作用下,再水解掉一個脂肪酸,生成不具有溶血性的3-甘油磷酸膽堿。第一百三十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③由以上水解酶催化生成的3-甘油磷酸膽堿、磷脂酸、二酰甘油等物質(zhì),在磷酸酯酶(phosphoesterase)、脂肪酶等的作用下進一步水解,最終生成脂肪酸、甘油、磷酸及膽堿。鞘磷脂的降解也需先經(jīng)歷水解過程,再將水解產(chǎn)物分解或轉(zhuǎn)化。第一百三十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3.1.2磷脂的生物合成⑴甘油磷脂的生物合成甘油磷脂的合成首先是由磷酸甘油與兩分子脂肪酸縮合成磷脂酸,這與三酰甘油的合成相似;然后以此為前體加上各種基團而形成磷脂。第一百三十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聯(lián)考2013、五、31、1分)下列核苷酸中,直接參與甘油磷脂合成的是A.IMPB.CTPC.GTPD.UTP參考答案:B第一百三十九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生物體中以磷脂酸為前體合成甘油磷脂的途徑有兩條,以合成磷脂酰乙醇胺(腦磷脂)為例,兩條途徑中基團的轉(zhuǎn)移均需要CDP作為載體。第一百四十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途徑1(左)先形成CDP-二酰甘油,然后將二酰甘油轉(zhuǎn)移給絲氨酸。第一百四十一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途徑2(右)是先形成CDP-乙醇胺,然后將乙醇胺轉(zhuǎn)移給二酰甘油。第一百四十二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可以利用這兩條途徑,途徑1較為普遍,條途2徑只有在高等動植物,尤其在哺乳動物中合成磷脂酰絲氨酸、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膽堿三種甘油磷脂時可以被利用。第一百四十三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⑵鞘磷脂的生物合成鞘磷脂與甘油磷脂在結(jié)構(gòu)上的不同之處在于由鞘氨醇代替了甘油,它是與1分子脂肪酸、磷酸和膽堿結(jié)合而形成的。第一百四十四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鞘磷脂的合成分為3個階段:①鞘氨醇的合成:由軟脂酰CoA與絲氨酸經(jīng)一系列酶促反應形成。第一百四十五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②神經(jīng)酰胺的形成:由鞘氨醇的氨基與脂酰CoA的脂?;B結(jié)形成。第一百四十六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③鞘磷脂的合成:由神經(jīng)酰胺接受CDP-膽堿上的磷酸膽堿形成。第一百四十七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3.2糖脂的降解與生物合成8.3.2.1糖脂的降解糖苷酶可將糖脂上的糖基水解下來,其他的成分在各種脂酶的作用下可水解成甘油或鞘氨醇、脂肪酸等。例如,當植物葉細胞受到破壞時,單半乳糖二脂酰甘油(MGDG)和雙半乳糖二脂酰甘油(DGDG)可在半乳糖脂酶(galactolipase)、-半乳糖苷酶等酶的催化下,迅速水解成甘油、脂肪酸和半乳糖。第一百四十八頁,共一百六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3.2.2糖脂的生物合成⑴甘油糖脂的生物合成植物體內(nèi)甘油糖脂主要有單半乳糖二脂酰甘油和雙半乳糖二脂酰甘油,它們是葉綠體膜中的主要脂類,它們的合成是在葉綠體被膜上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