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一第一章走進技術世界一、技術價值:1、技術與人關系技術是人類滿足本身需求、愿望,愈加好適應大自然,而采取方法和伎倆。(1)人類需要著衣裳遮身避寒——紡織、印染、縫制技術。(2)人類需要進食補充能量——食品烹飪加工、農作物栽培、家禽喂養(yǎng)技術。(3)人類需要住所以避風擋雨——建筑技術(4)人類需要抵抗野獸攻擊和傷害——武器制造技術。(5)人類需要出行——車、船制造技術。(6)人類需要交往、保持聯(lián)絡——郵電通訊技術。技術作用:保護人:提供抵抗不良環(huán)境,預防被侵害伎倆和工具。解放人:解放或延長了身體器官,拓展活動了空間,提升了勞動效率,增強了各方面能力。發(fā)展人:技術促進人精神和智力發(fā)展,使得人創(chuàng)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升,思維方式發(fā)生轉變,自我價值得以表現。2、技術與社會關系技術促進社會發(fā)展,豐富社會文化內容,改變社會生活方式,是推進社會發(fā)展和文明進步主要動力之一。詳細為:(1)技術是社會財富積累一個形式,對社會生產具備直接經濟意義。它促進了社會經濟增加,實現了產業(yè)結構升級,并為企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基礎。如福特T型車生產流水線。(2)伴隨技術發(fā)展,勞動力結構也發(fā)生了較大改變,第一第二產業(yè)從業(yè)者數量降低,第三產業(yè)從業(yè)者數量大幅度增加。比如:因為農業(yè)技術發(fā)展與勞作方式變革使農業(yè)從業(yè)人口降低。(3)技術不但為生產提供了先進伎倆和工具,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而且豐富了人們社會生活,使人們衣食、住、行、交往、娛樂、教育等方面都發(fā)生了改變。(4)技術進步不但帶動社會生產發(fā)展和社會活動改變,而且滲透到軍事、政治、文化各領域。3、技術與自然關系(1)利用技術,人類能夠改造和利用自然。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都江堰、荷蘭風車。(2)人類利用技術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尺度,要注意對自然保護,不能無視對自然保護,不能無視一些技術或產品對環(huán)境可能造成負面影響。(3)技術發(fā)展給自然環(huán)境帶來了問題,但也給處理這些問題提供了可能。“綠色”技術:主要包含綠色產品生產技術以及清潔工藝等。綠色產品:指在生產和生活中,不會污染環(huán)境和破壞生態(tài)產品總稱。二、技術性質1、技術目標性技術總是從一定目標出發(fā),針對詳細問題,形成處理方案,從而滿足人們某方面需求。比如:助聽器創(chuàng)造。人類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技術活動推進了技術不停發(fā)展。2、技術創(chuàng)新性創(chuàng)新是技術發(fā)展關鍵。技術發(fā)展需要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經常表現為技術革新和技術創(chuàng)造。技術革新通常是在原有技術基礎上變革和改進,技術創(chuàng)造則是一項新技術產生。3、技術綜合性(1)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利用多個知識。技術具備跨學科性質,綜合性是技術內在特征。通常地,每一項技術都需要綜合利用多個學科、多方面知識。(2)技術與科學區(qū)分與聯(lián)絡科學是對各種事實和現象進行觀察、分類、歸納、演繹、分析、推理、計算和試驗,從而發(fā)覺規(guī)律,并給予驗證和公式化知識體系??茖W側重認識自然,力爭有所發(fā)覺,科學是回答“為何”);科學經過試驗驗證假設,形成結論。技術則是人類為了滿足本身需要和愿望對大自然進行改造。技術側重改造和利用自然,力爭有所創(chuàng)造(技術是處理“怎么辦”),科學促進了技術發(fā)展,技術推進了科學進步。技術經過試驗,驗證方案可行性與合理性,并實現優(yōu)化。比如:科學活動有牛頓發(fā)覺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伽利略提出自由落體定律;技術活動有瓦特創(chuàng)造蒸氣機、貝爾創(chuàng)造電話、莫爾斯創(chuàng)造電報。
4、技術兩面性技術既能夠給人們帶來福音也可能給人們帶來危害。例以以下技術正反兩方面影響:網絡技術(方便人們交流溝通,但也有些人利用網絡犯罪)、B超技術(能夠用于醫(yī)療,但也有些人進行胎兒判別)克隆技術(克隆人體器官用于醫(yī)療,但也會挑戰(zhàn)人類倫理道德)、核技術(發(fā)電,但也會用于戰(zhàn)爭)空間技術(科學試驗,衛(wèi)星通訊;產生太空垃圾)、轉基因技術(可制造符合人類要求動植物,但其負作用還未知)5、技術專利性知識產權:是人們基于自己智力活動創(chuàng)造結果和經營活動標識、信譽而依法享受權利。狹義知識產權包含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三部分。專利權是指依法同意創(chuàng)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其創(chuàng)造結果在一定年限內享受獨占權或專用權。專利權是一個專有權,一旦超出法律要求保護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護。專利特征:獨占性、時間性、地域性專利申請步驟:提交申請階段→受理階段→初審階段→公布階段→實質審查階段→授權階段第二章技術世界中設計一、技術與設計關系1、技術發(fā)展離不開設計設計是基于一定構想、有目標規(guī)劃及創(chuàng)造活動。一項技術創(chuàng)新需要設計,一個技術產品更新需要設計,一項新工藝改進也需要設計。如:書寫工具發(fā)展、電動剃須刀發(fā)展。(1)設計是技術結果轉化橋梁和紐帶。案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2)設計促進技術革新。案例:移動通信系統(tǒng)發(fā)展歷程2、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主要影響(1)技術是設計平臺,沒有技術作基礎,設計將難以表現和實現。如:達.芬奇飛行器(2)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了更為寬廣發(fā)展空間,使設計主題愈加豐富,設計表示方式愈加多樣,設計效率更高。同時,技術更新也為產品更新?lián)Q代創(chuàng)造了愈加便利條件。如:燈具發(fā)展(3)技術進步還促進人們設計思維和伎倆發(fā)展。發(fā)展技術不停豐富著人們設計思維,它促使人們不停考慮怎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來改進現有產品,怎樣有機地結合各種技術來開發(fā)新產品等問題。如:奧運場館“鳥巢”中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3、設計豐富內涵技術世界設計,其關鍵是技術設計。設計主要分為:技術設計與藝術設計技術設計側重:功效、結構、材料、程序、工藝;藝術設計側重:觀賞、審美、色彩、造型、聽覺效果、情感。二、設計中人機關系1、什么是人機關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會與身邊物品發(fā)生聯(lián)絡。當我們使用這些物品時,物品就與人產生了一個相互關系。這種相互關系就稱為人機關系。“人機關系”中機不不過指計算機或機器,還包含各種各樣工具、儀器、儀表、設備、設施、家俱、交通車輛以及勞動保護用具等.2、人機關系要實現目標(1)高效在設計中,應該把人和機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合理或最優(yōu)地分配人和機功效,促進二者協(xié)調,提升人工作效率。(2)健康人機關系所追求健康,是指在長久操作或使用情況下,產品對人健康不會造成不良影響。案例:高跟靴、煙。(3)舒適人機關系中舒適是指人在使用產品過程中,人體能處于自然狀態(tài),操作或使用姿勢能夠在人們自然、正常肢體活動范圍之內,而使人不致過早地產生疲勞。心理上舒適感受也是人機關系應該考慮目標。案例:培土小工具(4)安全安全是指在人們操作使用中,產品對人不組成生理上傷害,產品與人接觸部分不允許有尖角和尖銳上邊槽。如:安全帽、安全帶、安全氣囊等。
3、怎樣實現合理人機關系(1)考慮到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現在大多數產品是為了普通人群設計,設計參考標準是依據普通人群數據確定。不過特殊人群也是社會主要組成部分,他們往往有著獨特需要。所以在設計時,還應充分地考慮特殊人群特點和需要。如:要考慮到殘疾人需求。(2)考慮靜態(tài)人與動態(tài)人關系設計產品不但要符合人體靜態(tài)尺寸,還要讓人在使用它時,能夠方便施力、有足夠空間等。這么設計有利于降低人體疲勞,提升效率,滿足健康、舒適要求。(3)滿足人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設計中人機關系,不但要滿足人生理需求,而且要滿足人心理需求。產品色彩、材質等都會對人心理產生影響。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影響人心理感受,假如能在設計中注意滿足人在這些方面心理需求,就能夠將人機關系處理得愈加好。(4)信息交互人與產品互動過程就人與產品寬之間信息傳遞過程。即人機之間利用信息語言交流過程。改進信息傳遞路徑能取得愈加好人機關系。如:電話機無液晶屏顯示、有液晶屏顯示,能夠視屏通話。案例:汽車顏色三、技術試驗及其方法1、什么是技術試驗(1)定義:在技術活動中為了某種目標所進行嘗試、檢驗、優(yōu)化等探索性實踐活動稱為技術試驗。如:技術試驗衛(wèi)星。要注意技術試驗與科學試驗并不一樣。(2)作用:技術試驗是技術研究不可缺乏基本方法和伎倆,對技術應用實現起到了有力保障作用。經過技術試驗,能夠使設計得以改進和完善,將設計風險和失誤降到最低。如:阿會塔比拉河橋垮塌、青霉素皮試試驗。(3)分類:對技術試驗,我們能夠依照應用范圍不一樣進行分類,如農業(yè)試驗、工業(yè)試驗、國防試驗、科學技術試驗等;還能夠依照目標不一樣進行分類,如性能試驗、優(yōu)化試驗、預測試驗、信息試驗等。2、技術試驗方法(1)優(yōu)選試驗法:利用數理統(tǒng)計方法,選定若干次經典意義試驗,邏輯地推出全部試驗所達成最好效果。如不一樣品種水稻對比試驗等。(2)模擬試驗法:是經過再現形式來模擬現實發(fā)生情況方法。如汽車碰撞試驗。還能夠經過縮?。ǚ糯螅┌俜直葋砟M所設計現場效果。如:大壩水利試驗等。(3)虛擬試驗法:利用計算機技術來虛擬現實中技術設計原型并進行試驗方法稱為虛擬試驗法。如:計算機虛擬火星探測器模擬登陸動畫等。(4)強化試驗法:是在技術試驗中經過擴大和強化試驗對象作用,提升試驗效率方法。(5)移植試驗法:在相互有差異事物之間,將一些共同相關原因從一物移植到另一物進行試驗方法。如橘子從長江以南移植到長江以北種植試驗,這就是一個非常經典移植試驗。如:小白鼠等。第三章設計過程、標準及評價一、設計通常過程1、發(fā)覺與明確問題2、制訂設計方案:①搜集信息②設計分析③方案構思④方案展現⑤方案篩選3、制作模型或原型:(通常分兩階段①繪制圖樣;②制作模型或原型)4、測試、評定及優(yōu)化:①測試目標:檢驗產品在操作、使用過程中,在結構和技術性能等方面能否達成預定設計要求;②評定需要重復進行;③在測試、評定等基礎上進行優(yōu)化5、產品使用和維護二、設計通常標準標準之間有相互關聯(lián)、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相互影響關系。1、創(chuàng)新標準:創(chuàng)新標準就是經過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等,或對己有產品革新來創(chuàng)造具備相當社會價值事物或形式。創(chuàng)新是設計關鍵。2、實用標準:實用標準是指設計產品為實現其目標而具備基本功效。3、經濟標準:經濟標準是指以最低費用取得最好效果
4、美觀標準:好產品也能讓人們從產品外觀和造成上得到美體驗、享受和精神上愉悅。5、道德標準:產品設計必須考慮它與人、社會、環(huán)境關系,必須遵照道德標準。還要尊重他人知識產權、技術結果道德觀念。6、技術規(guī)范標準:技術規(guī)范現有強制性標準(質量和安全方面),也有推薦使用技術規(guī)范。7、可連續(xù)發(fā)展標準:既要滿足當代發(fā)展需求,又要考慮未來發(fā)展需要,不以犧牲后人利益和久遠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需求。三、設計評價1、設計評價從評價對象分有對設計過程評價和對設計結果評價兩類:從評價者來分有設計者自我評價(自評)和他人評價(他評)兩類。2、評價要建立在事實判斷基礎上,進行評價必須制訂對應標準:評價標準制訂應該客觀、明確,表現科學性可操作性。3、對最終設計通常標準進行評價,二是依據事先制訂設計要求進行評價。4、設計交流貫通于設計全過程,是設計評價基礎。5、設計交流可經過多個方式進行,如文本、口頭語言、網頁等。第四章發(fā)覺與明確問題一、問題產生:1、起源于生活2、起源于需要:3、起源于主動主動思二、發(fā)覺問題路徑與方法1、觀察日常生活2、搜集和分析信息(主動出擊尋找問題)3、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三、明確問題內容與價值1、問題是否明確:發(fā)覺問題很多,有些含糊不清,需要加以明確目標。2、問題價值:判斷問題是否有價值依據:①所提出問題是否遵照基本科學原理?②迄今為止,能否確認該問題還未得到充分處理?③在你調查范圍里,該問題是否具備普遍意義?在更廣范圍內,這個問題是否有意義?④在多個問題同時發(fā)生時,該問題是否是主要問題?⑤現有技術條件能否處理這個問題?技術發(fā)展以后呢?⑥處理該問題所需投入是多少?投入與產出比是否理想?3、明確處理問題受到限制及詳細設計任務不論是一個問題處理,還是一項設計進行,它限制主要有兩方面決定:①設計對象特點和處理標準②設計者能力與條件第五章方案構思及其方法一、設計分析合理設計分析是成功地進行技術設計關鍵一步,分析得當能夠指導以后技術設計上能夠少走或不走彎路。設計任何產品都應綜合考慮物、人、環(huán)境三個方面。二、方案構思方案構思是指人們在一定調查研究和設計分析基礎上,經過思索將客觀存在各要素按照一定規(guī)律架構起來,形成一個完整抽象物,并采取圖、模型、語言、文字等方式展現思維過程。1、草圖法:草圖不但能將一些想法明確地表示出來,而且能夠隨意修改,能夠捕捉靈感、自由發(fā)揮、有受約束。2、模仿法:模仿現實生活中存在一些事物進行方案構思。如仿生技術3、聯(lián)想法:利用聯(lián)想法進行方案構思,不一定能使技術設計一次性成功,但它有可能為構思找到一個方法或一條形成方案路徑。4、奇特征構思法:奇特征構思法所形成方案通常具備原創(chuàng)性。這些構思在歷史上極少發(fā)生,或從來沒有發(fā)生過,甚至有些構思在當前科學、技術、經濟條件下無法實現。三、方案比較和權衡1、權衡時首先要考慮最關鍵原因(基本功效)2、其次考慮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3、還要考慮加工難易程度、成本、環(huán)境保護性等4、最終還在考慮產品使用對象方案權衡(依照設計要求和設計標準)是一個綜合考慮過程,它們相互關聯(lián)、相互制約,要抓住設計關鍵與關鍵。
第六章設計圖樣繪制一、技術語言種類與應用〕1、技術語言是一個在技術活動中進行信息交流特有語言形式.常見有:圖樣、圖表、模型、符號2、分類:按專業(yè)類型分:計算機程序語言、工程圖學語言按人感覺分:視覺語言主、聽覺語言、觸覺語言按人視覺形式分:圖形符號語言、文字符號語言3、技術語言特點:①言簡意賅(簡明扼要)②通俗直觀二、草圖繪制1、徒手繪圖:握筆姿勢等。2、網格徒手圖要領:與地面垂直線垂直畫,與地面平行線按網格斜線畫,同時以網格小格來確定物體百分比。3、基本圖形畫法:圓、圓柱體、立方體、錐體畫法。4、草圖分類:構思草圖是以詳細圖形把想法表現出來5、設計草圖是經過整理、選擇、修改和完善草圖。6、草圖繪制步驟:①選取適宜筆來畫圖(2H鉛筆)②在方格紙上按照構思好設計方案,畫出產品外觀百分比關系。③在準備好透視網格紙上,畫出產品透視線,先畫淡一些,等畫完圖形后,再描深輪廓。④畫產品中間調子,注意色彩過渡自然。⑤細致描畫產品亮部及高光部位。⑥繪產品放置陰影,突出形體體積感和質量感。三、透視效果圖識讀效果圖能真實地表現產品式樣、材質和空間效果。從效果上注意把握產品形態(tài)、功效和特征,了解產品外觀上實際百分比關系和色彩搭配及材質感。四、正等軸測圖1、正等軸測圖是一個能夠表現物體三維結構特征圖形。2、平面結構形體正等軸測圖繪制依照形體特征,確定長(X)、寬(Y)、高(Z)等三軸在圖紙上位置平面結構形體正等軸測圖繪制沿著上述三軸分別量出物體長、寬、高尺寸畫出左上角斜切面據長度方向、寬度方向尺寸,畫出左有方斜切面,完成全圖。五、正投影與三視圖1、投影:在光照射下,形體在地面上產生影子。2、正投影法:投影光線與投影平面垂直時,在投影平面上得到物體視圖方法。3、三視圖: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主視圖:物體正面投影,即物體由前向后投影所得到圖形,通常反應物體主要形狀特征俯視圖:物體水平投影,即物體由上向下投影所得到圖形左視圖:物體側面投影,即物體由左向右投影所得到圖形。4、主視圖與俯視圖長對正:主視圖與俯視圖高平齊:俯視圖與左視圖寬相等。5、一定要注意投影方向,尤其是正投影方向。六、形體尺寸標柱1、尺寸標注基本要求:正確、完整、清楚、合理。2、尺寸要素:①尺寸界限:尺寸界限用細實線繪制,并應由圖形輪廓線、軸線或對稱中心線處引出。也可利用輪廓線、軸線或對稱中心線作尺寸界限。②尺寸線:尺寸線用細實線繪制,不能用其它圖線代替,通常也不得與其它圖線重合或畫在其延長線上。③尺寸數字:圖樣上所注尺寸表示形體真實大小與圖樣大小及繪圖準確度無關。3、尺寸標柱:直徑、半徑、形體尺寸標注方法。七、機械加工圖1、定義:是以三視圖形式來表示機械加工方法一個技術圖樣。2、組成:三視圖及其尺寸標注:必要其余視圖;標題和文字說明八、剖視圖1、定義:假想采取剖切平面方法剖開物體,將觀察者與剖切面之間部分移去,將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圖形稱為剖視圖。2、剖切面特征:①包含內部結構如孔、槽軸線,或物體對稱面②平行于對應投影面九、線路圖電子線路圖是指用圖形符號和線段組成電子工程用略圖。包含電路原理圖、接線圖和邏輯圖。第七章模型或原型制作一、原型:原型是第一個能全方面反應產品功效形體,它廣泛應用于新產品開發(fā)中,有時原型就是最終產品。二、模型:模型是依照實物、設計圖樣或構思,按百分比、生態(tài)或其余特征制成與實物相同一個物體。三、模型在設計中必須具備二個功效:1、使設計對象詳細化。2、幫助分析設計可能性。四、模型在不一樣階段作用1、草模:供設計人員深入探討時使用:2、概念模型:用概括手法表示產品造型格調、布局安排、人機關系等,從整體上表現產品造型整體概念。3、結構模型:研究產品造型與結構關系,清楚地表示產品結構尺寸和連接方式并進行結構強度試驗而制作模型。4、功效模型:用于研究產品各種性能以及人機關系,同時也用作分析、檢驗設計對象各部分組件尺寸與機體相互配合關系等。5、展示模型:作為產品樣品進行展示,方便提供實體形象。另外經過展示模型能夠直接向設計委托方征求意見,為審核方案提供實物依據。五、工藝:工藝是指利用工具和設備對原材料、半成品進行技術處理,使之成為產品方法。常見工藝:加工工藝、裝配工藝、檢測工藝、鑄造、表面加工工藝等。六、金屬材料加工工藝金屬材料加工工藝包含劃線、鋸割、銼削、鉆孔、連接、表面處理等工序。1、劃線:劃出輪廓線或基準點和基準線步驟:(1)基準(2)劃尺寸線(3)劃輪廓線(4)沖眼2、鋸割:金屬材料通常以鋸割方式進行割斷,手鋸是人工鋸割慣用工具。操作要領:(1)站位和握鋸姿勢要正確(2)推鋸加壓,回拉不加壓力(3)鋸程要長(4)推拉要有節(jié)奏3、銼削銼削操作要領:銼削時要注意身體和手臂動作協(xié)調:在推挫削過程中,左手施力要由大到小,右手施力要由小到大,使銼刀平穩(wěn)而不上下擺動。4、鉆孔:用鉆頭在實體材料上打孔方法。步驟:(1)劃線定位(2)裝夾工作(3)裝夾鉆頭(4)鉆孔5、連接:經過固定和半固定連接方法能夠使金屬件之間連接起來。6、表面處理目標:預防金屬品表面生銹腐蝕,提升美觀程度方法有:表面刷光、噴油漆、鍍層七、制作模型通常步驟:1、選擇適宜材料。2、模型(樣品)。準備適當工具和加工設備。3、按設計圖樣劃線。4、對材料進行鋸割、切削等加工。5、裝配。6、對模型進行表面處理。7、對產品外觀造型和色彩進行評價;對產品結構、功效進行檢測和試驗。8、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做成展示
第八章一、產品說明書及其編寫1、產品說明書:是一個指導用戶消費文書。2、產品說明書作用幫助消費者正確了解產品特征以及正確、安全使用和保養(yǎng)產品。3、說明書不準確或不詳會怎樣?不會用、用不好、弄壞產品、發(fā)生意外等4、產品說明書通常結構:標題、正文、標識5、產品說明書形式:條款直述式特點:條理清楚;醒目自問自答式特點:相關內容歸納成問題再逐一回答6、產品說明書不定時作要求:①充分考慮用戶新聞記者需求②表現產品設計特點③無須平均用力,而應有所側重④語言準確、通俗、簡練,內容條理清楚二、技術產品使用、維護和保養(yǎng)1、技術產品維護和保養(yǎng)是指維護產品完好技術情況或工作能力而進行作業(yè)。2、怎樣獲取服務路徑?①查閱說明書獲取廠家服務電話、服務網絡點等信息②打電話咨詢或上網查找,獲取服務信息③靖教其余用戶獲取服務信息必修二第一章結構與設計一、常見結構認識1、結構涵義(A級了解P2)(1)涵義:事物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特定有序搭配和排列。(2)本質(功效):承受力和抵抗變形。2、實體結構(A級了解P8)通常是實心,特點是外力分布在整個體積中,能夠隨比較大力。比如長城、三峽大壩、錘子、廚房中菜板子等等。3、框架結構(A級了解P9)框架結構形態(tài)比較簡單,主要由細長構件組成,特點是支撐空間而不充滿空間,主要承受水平或垂直方向力。比如窗戶、自行車、艾菲爾鐵塔、桌子、書櫥等等。4、殼體結構(A級了解P9)殼體結構是指層狀結構,能夠巧妙地將外力分散到整個表面。比如雞蛋、核桃、瓜子、頭盔、鍋碗瓢盆都是殼體結構。二、穩(wěn)固結構探析1、結構穩(wěn)定性是指結構在負載作用下維持其原有平衡狀態(tài)能力。(B級了解P12)2、影響結構穩(wěn)定性主要原因有重心位置高低、結構與地面接觸所形成支撐面大小和結構形狀等。(B級3、結構強度指結構具備抵抗力被外力破壞能力(B級了解P17)4、影響結構強度主要原因:結構形狀、使用材料、構件之間連接等原因有親密關系。(B級了解P17)5、連接方式:絞連接(輪子、軸承、風扇、人體四肢與軀干等等)、剛連接(建筑物各個部分之間等等)。(B級了解P19)三、簡單結構設計1、結構設計應以一個或幾個功效實現為基本目標,應滿足設計規(guī)范,滿足設計規(guī)范,滿足使用者基本需要。2、學習結構設計應考慮主要原因(B級了解P24)四、賞析結構設計作品,可從技術與文化兩個角度進行。(1)技術角度主要有:結構功效、穩(wěn)固耐用、造型設計創(chuàng)意和表現力、材料使用合理性,工藝制造精湛程度等。(A級了解P30)(2)文化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與傳達,公眾認可美學標準,反應時代、民族、習俗方面特征、結構個性特征等。(A級了解P30)第二章流程與設計技術產品使用和保養(yǎng)
一、流程含義1、步驟(B級了解P40)活動或事件在其發(fā)展過程中,依據某種特征或方式,可將該過程分解為若干個小過程,稱這些小過程為步驟。2、時序(B級了解P39)過程經歷中,各步驟按照一定時間次序先后出現、完成。這種時間次序關系,稱為時序。3、流程(A級了解P41)一項活動或一系列連續(xù)有規(guī)律事項或行為進行程序,即若干步驟伴隨時間改變,依序完成次序,稱為流程。二、流程設計1、流程設計基本要求(A級了解P45)設計一個技術活動流程,最主要要求是要依照該項活動內部工作原理及改變規(guī)律,科學安排活動步驟及時序,以達成預期目標。其詳細要求:(1)提升效率。(2)提升質量。(3)確保安全。(4)節(jié)約資源。(5)提升管理水平(6)提升經濟效益。(7)其余,如注意環(huán)境保護等2、流程設計應該考慮基本原因(B級了解P50)基本原因有:材料、工藝、設備、人員、資金和環(huán)境等。研究內在屬性與規(guī)律,就是流程設計應該考慮基本原因。3、流程設計步驟(B級了解P51)第一步:首先要明確設計目標和任務,明確流程所應遵照內在改變規(guī)律。第二步:要分析現有材料、設備、資金、人員、工藝和環(huán)境等原因。第三步:列出流程包括主要事項,并進行初步排列。第四步:分析各事項(步驟)之間先后次序,合理地安排流程時序和步驟。第五步:選擇一個適宜表示方式畫出流程圖,對于有嚴格時間時序,要標注時間。注意:流程設計基本要素是步驟和時序。4、流程表示(B級了解P42)文字表示、表格表示、圖示表示流程圖中最慣用形式是框圖,因為這種形式既簡單又明確。5、學畫流程設計框圖(B級了解P42)畫流程設計框圖通常方法:(1)依照對事物內在屬性和規(guī)律分析,以及關于考慮,將流程過程,按每個階段功效、作用不一樣,分解為若干過程——步驟,并用方框表示步驟。(2)按照每個小時程應該經歷時間次序,將各步驟依次排開,并用箭頭線連接起來。(3)對某步驟,按需要可在方框中或方框外,作簡單注釋,也可不做注釋。三、流程優(yōu)化1、流程優(yōu)化及目標(B級了解P54)(1)流程優(yōu)化在設計和實施流程過程中,經常要進行不停修改和完善,這種對流程修改過程,叫做流程優(yōu)化。(2)流程優(yōu)化目標既然是優(yōu)化,就是要做得愈加好,也就要要深入提升工作效率、深入降低成本、降低勞動強度、節(jié)約能耗、降低環(huán)境污染、確保完全。2、流程優(yōu)化內容(B級了解P54)通常流程優(yōu)化主要內容有:工期優(yōu)化、工藝優(yōu)化、成本優(yōu)化、技術優(yōu)化、質量優(yōu)化等。對一個流程優(yōu)化,能夠是整體全方面優(yōu)化,也能夠是對某一個指標進行優(yōu)化。經常會有這機關報情況發(fā)生:某一個指標得到了優(yōu)化,而使另外指標下降了。比如,技術優(yōu)化,可能使成本提升。成本優(yōu)化了,也可能使質量下降。所以,在進行流程優(yōu)化時,要綜合平衡,以取得整體優(yōu)化成效。3、流程優(yōu)化條件。(B級了解P57)要進行流程優(yōu)化,必須具備一定條件。這些條件包含:(1)內部條件:對流程內機理深入了解。比如對洗滌原理了解,就會在流程中安排兩次漂洗;(2)外部條件:設備和工藝水平提升或完善。比如,只有在具備鍛壓設備時,才可能將法蘭盤加工改為少許切削加工;(3)人員技術水平提升。第三章系統(tǒng)與設計
一、系統(tǒng):1、含義:由相互聯(lián)絡、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若干要素或組成具備特定功效有機整體。(B級了解P64)實例:一支球隊、自行車、手表、一片森林、手機2、組成系統(tǒng)三要素:(B級了解P65)①最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要素(或部分)才能組成系統(tǒng)②要素之間相互聯(lián)絡,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個整體③這個整體所具備功效是各個要素功效所沒有3、子系統(tǒng):指依照一定標準可劃分為若干相對獨立部分。(B級了解P66)二、系統(tǒng)基本特征1、整體性:(B級了解P67)系統(tǒng)是一個整體,它不是各個要素或組成部分簡單相加,而是有機結合。系統(tǒng)整體功效是各要素或部分在孤立狀態(tài)下所沒有。[實例]:十字銹:一堆五顏六色線、一根針、一塊布散放在一起沒有什么尤其意義,經過靈巧手將其銹成各種圖案就有了新意義。2、相關性(B級了解P69)相關性是指組成系統(tǒng)各要素之間或系統(tǒng)整體與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lián)絡。相關性強調是部分對部分功效和作用,而整體性更側重于部分對整體作用。3、目標性(B級了解P71)任何系統(tǒng)都具備某種目標,都要實現一定功效。4、動態(tài)性(B級了解P72)任何系統(tǒng)都是一個動態(tài)系統(tǒng),外在運動改變和發(fā)展之中。比如:機械轉動系統(tǒng)零件之間都會有磨損,需定時更換零件:生病、看病5、環(huán)境適應性(B級了解P73)一個系統(tǒng)與其所處環(huán)境之間通常都有物質,能量化,信息交換,外界環(huán)境改變會引發(fā)系統(tǒng)特征改變,并引發(fā)系統(tǒng)功效和系統(tǒng)內各部分相互關系改變系統(tǒng)只有有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復系統(tǒng)原有特征。比如:蟈蟈、北極白熊、變色龍等保護色都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三、系統(tǒng)分析系統(tǒng)分析:為了發(fā)揮系統(tǒng)功效,實現系統(tǒng)目標,利用科學方法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食品及飼料添加劑行業(yè)運營狀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風力發(fā)電機組葉片裝置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十三五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防火玻璃產業(yè)前景展望及未來投資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鑄造粘結材料行業(yè)競爭格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金屬船舶市場前景規(guī)劃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道路護欄行業(yè)發(fā)展現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補血保健品市場十三五規(guī)劃與發(fā)展策略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脫臭餾出物的分離提取產物行業(yè)運行現狀及前景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納米二氧化鈦市場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4年個人信用報告(個人簡版)樣本(帶水印-可編輯)
- 16J914-1 公用建筑衛(wèi)生間
- 排水溝施工合同電子版(精選5篇)
- 高警示藥物處方審核要點
- 2022年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 《酒店品牌建設與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TSG11-2020 鍋爐安全技術規(guī)程
- 大氣商務企業(yè)培訓之團隊合作的重要性PPT模板
- Opera、綠云、西軟、中軟酒店管理系統(tǒng)對比分析
- 楚才辦公室裝修設計方案20140315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習題全集(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