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xiàn)代分離技術第二章演示文稿當前第1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現(xiàn)代分離技術第二章當前第2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什么是色譜方法(Chtomatography)?
最初,1903年,M.C.Цвег把干燥的葉子用石油醚萃取后,將小量的萃取液傾入充填有沉降碳酸鈣的玻璃柱子的頂端,然后用石油醚淋洗,結果葉中的色素在碳酸鈣柱上互相分離,形成不同顏色的色帶,分列在柱上;隨著淋洗液的流動,色帶的分離越加明顯。他把這種方法叫做“色譜法”,色譜的英文名稱是chromatograph,它是由希臘文chromos和grapho兩字并合而成,字面上意義是顏色的記錄。
當前第3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什么是色譜方法(Chtomatography)?當前第4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可以說茨維特在色譜方面做了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但以后的二十幾年并未引起很多人的注意,直到1931年有人用充填氧化鋁粉末的柱管將性質非常相似的α-胡蘿卜素和β-胡蘿卜素分離成功(在此之前,人們一直以為胡蘿卜素是一種純物質),并且得到的純物質可做C、H元素定量分析用,這才引起了許多有機化學工作者的注意,認識到色譜法在分離混合物方面有廣闊的前景,并且研究出許多新技術,例如分配色譜法、紙上色譜法、薄層色譜法、離子交換色譜法等。當前第5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現(xiàn)在,人們所說的“色譜”一詞的含義已經遠不是茨維特所發(fā)現(xiàn)的那種色帶,而是根據(jù)混合物中各組分在互不相溶的兩相(固定相、流動相)中的吸附能力、分配系數(shù)或其它親合能力的差異而設計的分離分析方法,它集分離與分析于一體,快速、簡便、微量,成為分離分析復雜混合物的理想方法之一。現(xiàn)在,色譜法所涉及到的領域不僅限于分析化學,而且涉及到許多其它領域如石油化工、精細化工、近代電子技術、生命科學、食品科學、臨床分析、考古學、甚至興奮劑檢測等。當前第6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雖然目前在各種色譜法中茨維特所發(fā)現(xiàn)的那種色帶已經沒有普遍性,但由于這種名稱在中外已沿用很久,眾所周知,不宜更改。因此國家標準中仍定名為色譜法。當前第7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色譜分離法的種類很多,根據(jù)流動相和固定相的特點,可以分為:柱色譜(CCcolumuchro.)薄層色譜(TLCthinlayerchro.)紙色譜(PCpaperchro.)氣相色譜(GCgaschro.)高效液相色譜(HPLC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凝膠滲透色譜(GPCgelpermeationchro.)離子交換色譜(IECironexchangchro.)
…………
這里我們主要介紹TLC、GC、HPLC。當前第8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一、簡介TLC──在鋪成薄層的固體上進行色譜的方法。(簡述TLC的操作及儀器)當前第9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優(yōu)點:①操作容易,設備簡單,易于掌握。②分離迅速(PC需幾個小時到幾十個小時,TLC只需十幾分鐘到幾十分鐘)。③靈敏度高(可檢測10-5μg物質)。④固定相(與PC相比)、流動相(與GC相比)、顯色劑(與PC相比)均可靈活選用。當前第10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優(yōu)點:⑤樣品用量可?。◣孜⒖恕珟资⒖耍┛纱螅◣缀量恕珟装俸量耍?,可用于備色譜。⑥特別適用于熱不穩(wěn)定及難揮發(fā)樣品。⑦技術多樣化(如雙向展開、多次展開等),可分離復雜樣品。⑧不存在樣品堵塞柱子而使柱效下降或柱子報廢的問題。當前第11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缺點:①不適合揮發(fā)性樣品、②自動化程度低于GC、HPLC。③分離效果不及GC、HPLC,不能分離過于復雜的樣品。當前第12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二、基本原理1.TLC分類按照分離過程中樣品與固定相、流動相之間相互作用的性質,有三種TLC:①吸附色譜:②分配色譜:③離子交換色譜:當前第13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①吸附色譜:利用樣品中各組分對吸附劑(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不同,將其分離。Rf值大──溶質對吸附劑的吸附能力小。Rf值小──溶質對吸附劑的吸附能力大。當前第14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②分配色譜:利用樣品中各組分對固定液與流動相的分配系數(shù)不同,將其分離,原則上與液-液連續(xù)萃取相似。Rf值大──溶質易溶于流動相,不易溶于固定相。Rf值小──溶質易溶于固定相,不易溶于流動相。當前第15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③離子交換色譜:樣品中某組分與離子交換劑進行離子交換作用。這里主要介紹吸附色譜。當前第16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2.吸附色譜原理二、基本原理
吸附色譜的原理是基于樣品溶液與固定相表面發(fā)生了吸附作用。吸附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之分,物理吸附的特點是無選擇性、吸附速度快、可逆、吸附熱小,化學吸附的特點是有選擇性、吸附速度慢、不可逆、吸附熱大。在吸附色譜中主要發(fā)生物理吸附。當前第17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在吸附劑固體表面,溶質分子(A)與溶劑分子(S)以占據(jù)吸附劑表面的位置可以互相競爭,A可以頂出S,S也可以頂出A,這種競爭可用下式表示:A溶+S吸==A吸+nS溶
A溶──溶液中的溶質分子;A吸──被吸在吸附劑表面的溶質分子;S溶──溶液中的溶劑分子;S吸──被吸在吸附劑表面的溶劑分子;
n──競爭過程中,被溶質分子頂出來的溶劑分子的個數(shù)(假定溶質分子體積比溶劑分子大)。當前第18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溶質分子頂替溶劑分子時,過程從左向右進行;溶劑分子頂替溶質分子時,過程從右向左進行;一定條件下(如A、S、吸附劑、T、P、…
…),這種競爭達到平衡,即A、S的吸附或解吸速度相等。但條件改變時,平衡就會遭到破壞,如果向上述平衡體系中加入溶劑,平衡就會向左移動,然后達到新的平衡。當前第19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在吸附薄層色譜中,展開劑(溶劑)是不斷供給的。所以,原點上A與S(展開劑)之間的平衡不斷遭到破壞,吸附在原點上的溶質不斷解吸,解吸出來的A溶于S中并隨之向前移動,遇到新的吸附劑表面,A與S又建立起新的平衡,但又立刻遭到不斷移動上來的展開劑(S)的破壞,又有一部分A解吸并隨之向前移動。如此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再吸附-……的交替過程就構成了色譜法的分離基礎。當前第20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吸附力弱的組分容易解吸而溶于展開劑中,并隨之向前移動,Rf值較大;吸附力強的組分不易解吸,也不易隨著展開劑向前移動,Rf值較?。蝗绻麡悠啡芤褐杏袃煞N溶質A1、A2,其極性不同,因而其吸附能力、Rf值也就不同,從而達到分離。當前第21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3.吸附作用強弱順序二、基本原理如何判斷各種溶質分子在吸附劑表面吸附能力的大小?當然是考慮吸附劑與溶質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
吸附色譜常用的吸附劑為:氧化鋁、硅膠根據(jù)活性分為五個級,一級活性最高,五級最低。當前第22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O│
聚酰胺:─C-NH-(CH2)5─吸附劑的共同特點是:①含有帶孤對電子的氧原子、氯原子。②含有-NH-、-OH-等,易形成氫鍵。即極性大,易成氫鍵。當前第23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吸附劑與非極性溶質分子間的作用力主要是誘導力;吸附劑與極性溶質分子間的作用力主要是靜電力。(靜電力>誘導力)所以,溶質的極性越大,與吸附劑的作用力越大,即極性大的樣品與固定相的親合力大。當前第24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所以,吸附劑與被吸附物質間的親合作用遵循下列原則:①被吸附物質的極性越大,與極性吸附劑的作用越強,單官能團化合物與硅膠或氧化鋁有下列親合順序:羧酸>醇、酰胺>伯胺>酯、醛、酮>腈、叔胺、硝基化合物>醚>烯>鹵烷>烷烴②分子中雙鍵數(shù)目越多,親合力越大;③分子中苯環(huán)數(shù)目越多,親合力越大;④分子中官能團數(shù)目越多,親合力越大;(有例外:鄰硝基苯酚與硅膠、氧化鋁的親合力<苯酚或硝基苯)⑤被吸附物質的分子量越大,親合力越大(色散力大)。當前第25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三、儀器裝置:用以涂布薄層用的載板有玻璃板、鋁箔及塑料板當前第26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四、實驗技術
實驗技術包括:①吸附劑的選擇和制備;②薄板的制備;③薄板的活化;④點樣技術;⑤展開技術;⑥顯色技術。當前第27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1.吸附劑的選擇和制備:⑴硅膠(Silicagel):
無定形多孔物質,適用于酸性和中性物質的分離。硅膠H──不含粘合劑硅膠G──含煅石膏(gypsum)做粘合劑。有時淀粉、CMC等也可用做粘合劑。硅膠HF254──含無機螢光(fluoresent)物質,在254nm下觀察螢光。硅膠GF254──含煅石膏和無機螢光物質。當前第28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1.吸附劑的選擇和制備:⑵氧化鋁:
無定形多孔物質,也有氧化鋁H、氧化鋁G、氧化鋁HF、氧化鋁GF等型號,還有酸性、中性、堿性氧化鋁之分。氧化鋁一般在100-150目。
酸性氧化鋁──10%HCl浸泡過夜,水洗至pH值=4,適用于酸性物質的分離。酸性氧化鋁適用于pH4~4.5的酸性有機酸類的分離。10min
(pH=4指1gAl2O3+10ml水───→測濾液之pH值)△當前第29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中性氧化鋁──10%HCl浸泡過夜,水洗至pH值=7,適用于分離中性物質。中性氧化鋁適用于醛、酮、醌、酯等pH約為7.5的中性物質的分離。堿性氧化鋁──水中浸泡過夜,pH≈10,適用于分離堿性物質。堿性氧化鋁,適用于碳氫化合物、生物堿及堿性化合物的分離,一般適用于pH為9-10的環(huán)境。當前第30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1.吸附劑的選擇和制備:⑶聚酰胺:
由酰胺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其分子內存在著許多酰胺基,可與酚類、酸類、醌類、硝基化合物等形成氫鍵而產生吸附作用,根據(jù)樣品中組分的結構不同(如能形成氫鍵基團的數(shù)目、位置以及雙鍵和苯環(huán)數(shù)目的多少等)與聚酰胺產生吸附作用的強弱不同,從而使樣品達到分離。O│
聚酰胺:─C-NH-(CH2)5─當前第31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1.吸附劑的選擇和制備:⑶聚酰胺:聚酰胺可由錦綸絲制備,也可直接購買商品薄層色譜用聚酰胺薄膜。由錦綸絲制備聚酰胺固定相有兩種方法:當前第32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1.吸附劑的選擇和制備:⑶聚酰胺:a.冰醋酸法:當前第33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1.吸附劑的選擇和制備:⑶聚酰胺:b.濃鹽酸法:當前第34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1.吸附劑的選擇和制備:⑷葡聚糖凝膠:
凝膠可將分子大小和形狀不同的物質分離,好象用過篩的方法把大分子與小分子分開一樣。因此凝膠又稱為凝膠分子篩。葡聚糖凝膠是一種廣泛應用的凝膠,它是由一定分子量的葡聚糖懸浮于有機相中,再加入交聯(lián)劑表氯醇使葡聚糖交聯(lián)聚合而成(可直接購買商品使用)。它適用于蛋白質、多糖等大分子物質的分離和提純??煞蛛x的分子量范圍從幾百到幾十萬不等。當前第35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2.展開技術:⑴展開劑的選擇(技術關鍵,對分離效果影響最大):根據(jù)樣品的極性,溶解度以及吸附的活性等因素來選擇展開劑。原則1:展開劑對被分離物質有一定的解吸能力(否則,不能將A解吸下來,A會待在原點不動),但又不能太大(否則,A不被吸附,而是跟著S一起跑,達不到分離的目的);展開劑的極性應略小于被分離物質。原則2:展開劑對被分離物質有一定的溶解度(否則,被頂出的A不溶于S,就不會隨著S向前移動)。當前第36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2.展開技術:⑴展開劑的選擇實際操作時,可參考下列溶劑的洗脫能力順序:
硅膠板上:乙腈>二氧六環(huán)>丙酮>乙酸乙酯>乙醚>二氯甲烷>氯仿>苯>四氯化碳>戊烷氧化鋁板上:乙酸>甲醇>異丙醇>吡啶>乙腈>二甲亞砜>乙酸乙酯>二氧六環(huán),丙酮>二氯乙烷>四氫呋喃>二氯甲烷>氯仿>乙醚>苯>甲苯>四氯化碳>環(huán)己烷>石油醚>戊烷當前第37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2.展開技術:⑴展開劑的選擇說明:①實際工作中,某些溶劑的順序會有顛倒出入,所以以上順序只作參考。②實際工作中,更常用到二元、三元混合溶劑作展開劑,這時可參考有關資料。(例如,分離氨基酸時,可找有關氨基酸分離的資料)利用資料上報導的展開劑試驗時,往往還要經過實驗來確定合適的展開劑。當前第38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2.展開技術:⑵展開方式:
a.上升法:適用于硬板。b.傾斜上升法:適用于軟板。c.下降法:此法受重力影響,展開速度較快,但有時前沿不整齊。d.雙向展開:使用方形玻板,樣品點在角上,先用一種展開劑展開,將玻板轉動90°后,再用另一種展開劑展開。此法適用于較復雜的樣品。當前第39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3.顯色技術:⑴蒸汽顯色:碘、溴、濃氨水等,放在干燥器中;
薄板揮去展開劑,放在上述干燥器中,顯色時間與靈敏度隨化合物而異。碘遇有機物顯黃-黃棕色斑點,拿出后迅速用鉛筆畫下斑點的形狀及位置。當前第40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3.顯色技術:多數(shù)有機化合物吸附碘蒸氣后顯示不同程度的黃褐色斑點,這種反應有可逆及不可逆兩種情況。前者在離開碘蒸氣后,黃褐色斑點逐漸消退,并且不會改變化合物的性質,且靈敏度也很高,故是定位時常用的方法;后者是由于化合物被碘蒸氣氧化、脫氫增強了共軛體系,因此在紫外光下可以發(fā)出強烈而穩(wěn)定的熒光,對定性及定量都非常有利。當前第41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3.顯色技術:⑵噴霧顯色:
將顯色劑(與被分離物質有顏色反應的物質)配成溶液,裝入噴霧器中,噴灑在薄板上,必要時可用熱吹風加熱。(見教材P267表10-1及陳耀祖書P47附錄.顯色劑)當前第42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五、應用1.定性:
以Rf值為指標。在一定條件下,各種有機物的Rf值是特定的常數(shù),但“一定的條件”不易保證(如吸附劑的活性、取樣量的大小、展開槽的飽和程度、邊緣效應、薄板的厚度、展開方式等),所以最好用標準樣品做對照。當前第43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五、應用1.定性:應用實例:例1用薄層色譜分離測定表面活性劑:硅膠G,碘蒸氣顯色硅膠G,碘蒸氣顯色C18反相硅膠板,碘蒸氣顯色展開劑:CH2Cl2/CH3OH(8∶1)展開劑:CH2Cl2/CH3OH/HAc(8∶1∶0.75)展開劑:C2H5/2%Na2B4O7.10H2O(8∶2)陰離子表面活性劑Rf陽離子表面活性劑Rf非離子表面活性劑Rf十二烷基硫酸鈉0.15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0.21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54十二烷基苯磺酸鈉0.09十六烷基氯化吡啶0.27月桂酸鈉0.70十二烷基胺0.42乙烯加合物(n=10)0.70二辛基硫代琥珀酸鈉0.28十八烷基胺0.5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5)0.45當前第44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五、應用1.定性:例2氨基酸的分離:試樣: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異亮氨酸、酪氨酸的混合物。吸附劑:硅膠G(厚0.25mm).展開劑:①水:乙醇:乙酸(1:5:0.1);②苯酚:水(4:1)
展開距離:10厘米(約45min)
顯色:茚三酮正丁醇溶液,110℃加熱,天冬氨酸顯紫色,其余均顯桃紅色。
根據(jù)此法可設計豬皮、羊皮、牛皮中各種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方法。當前第45頁\共有54頁\編于星期四\4點第二章薄層色譜
五、應用1.定性:TLC在定性方面的應用,除了鑒定示知物以外,還有下列用途①檢驗藥物的純度及其中的雜質。將藥樣溶液點在薄板上,經展開后,應只出現(xiàn)一個與標準樣品位置一致的斑點,若試樣出現(xiàn)另外的斑點,即表明其中有雜質存在。若事先測也顯色劑對雜質的取小檢出量,則可用薄層色譜法做雜質的限量檢查。例如,若最小檢出量為0.5μg,在薄層上點樣100μg后,不出現(xiàn)雜質的斑點,即說明試樣的純度不低于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法學核心原則解析及試題及答案
- VB語言難點突破與試題及答案
- 網絡管理員考試的資源整合試題及答案
- 網絡管理員實施方案試題及答案總結
- 行政法在區(qū)域治理中的應用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件設計師考試開發(fā)工具選擇指導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考成功重點及試題及答案
- 掌握程序調試與優(yōu)化技巧試題及答案
- 中標合作協(xié)議書幾份
- 面試表現(xiàn)提升的自我訓練計劃
- 2025屆山東省濰坊市高考二模歷史試題(含答案)
- GINA+2024哮喘防治指南修訂解讀
- 篦冷機崗位試題及答案
- 中國糖尿病腎臟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
- 奧特曼過關測試題及答案
- 學生營養(yǎng)與健康知識課件
- 注射抗凝藥物的觀察與護理
- 高中主題班會 高三學習攻略-主題班會課件
- 2025年廣州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蘇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典型例題第五單元分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單元復習篇(原卷版+解析)
- 技術文件核查審核和審批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