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下冊
物理教案
高院小學
何春雨
2013年春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學計劃
高院小學何春雨
2013-2-25
一、教材分析
教科書采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fā)展水平為
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每章下面分節(jié),每節(jié)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助
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huán)節(jié),以及實驗、插圖、練
習中,編排了許多啟發(fā)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
二、學情分析
1.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處于積極狀態(tài),經過認真的觀察、實踐、思考,
才能體會物理現象中蘊含的規(guī)律,產生探究物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物理知
識,獲得相應的能力。
2.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fā)進
行教育,并且根據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
三、學年的教學總目標和總的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其實際應用,了解物理學在科學技術
和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
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chuàng)
新精神,結合物理教學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品德教育。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初步認識力學的基本內容。
B、初具了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fā)
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
2、過程和方法:
A、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
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信息處
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A、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
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B、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五、教學措施:
1、鼓勵科學探究的教學
在現代社會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內與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
的,要注意學生這方面良好素質的形成。
2、幫助學生盡快小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
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模地的構建,而不是去復制知識,學
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
3、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與日常生活,技術應用及其他科學的聯(lián)系。
六、教學進度:
周次內容備注
第1周7.1力7.2彈力
第2周7.3重力單元復習
第3周8.1牛頓第一定律8.2二力平衡
第4周8.3摩擦力單元復習
第5周運動和力單元檢測與講評
第6周9.1壓強9.2液體壓強
第7周9.3大氣壓強9.4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第8周單元復習檢測與講評
第9周期中考試
第10周10.1浮力10.2阿基米德原理
第11周10.3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單元復習、檢測與講評
第12周11.1功11.2功率
第13周11.3動能和勢能11.4機械能及其轉化
第14周單元復習第十一章單元檢測與講評
第15周12.1杠桿12.2滑輪
第16周12.3機械效率單元復習
第17周單元檢測與講評
第18周期末復習與考試
第19周期末考試與總結
第20周
第七章力
第1節(jié)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能分析簡單情況下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
(2)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的兩種作用效果;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實驗分析、演示、講解、討論與分析過程。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
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力的概念
【教學難點】
力的概念以及物體間力的相互性。
【儀器材料】多媒體播放設備;磁鐵、鐵釘、銅條、握力計、小球、彈簧、鉤碼、橡皮筋、
木板、玻璃棒、紙屑、小車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
觀察老師演示實驗,觀察投影儀
演示實臉:手握握力計、折彎銅條、展示試驗情況。引導學生討論得出結
棒擊小球、彈簧拉鉤碼。以上實臉可用果:以上實驗都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
投影儀展示,以利于學生觀察。物體的作用,它們有的外形發(fā)生了變
一、力的概引導學生記錄,分析情況。提問:化,有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
念以上實驗都有哪些特點?你們還能舉出學生再舉出一些力的作用的例
哪些這樣的例子?子:運動員舉重、踢足球、拉車、折
樹枝……
通過觀看實驗與學生討論發(fā)言,使
學生明白力的概念。
學生明白: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學生對上面實驗結果進行總結歸
帶領學生總結上面實驗,對實驗結類,最后歸于兩類:一種是物體的外
果以及學生舉例結果進行歸類。形發(fā)生了變化,另一種是物體的運動
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
二、力的作老師對學生的結果進行總結:力可形變例子:擠壓氣球(變扁)、拉
用效果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伸長、縮短、彎曲、長彈簧(伸長)、折彎銅條(彎曲)、
扭轉等),也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扭轉塑料尺(扭轉)……運動狀態(tài)
改變(動到靜、靜到動、快到慢、慢到改變:踢球(靜至4動)、守門員撲球(動
快、方向改變等)。提問:你們還能舉出到靜)、火車剎車(快到慢)、火車啟
哪些影變的例子,以及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動(慢到快)、打乒乓球(方向改
變的例子?變)……
演示實驗:帶有橡膠塞,塞上有玻
璃管的玻璃瓶,裝滿水,手握,水上升。學生觀察實驗,討論得出結論:
提問:瓶子是不是發(fā)生了形變?引導學瓶子發(fā)生了形變。
生討論分析。
老師總結:生活中有很多形變很微
學生對形變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小,用肉眼觀察不到。
利用多媒體演示實驗:
(1)磁鐵吸引鐵釘;學生觀察實驗,討論分析得出結
(2)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吸引紙果:
屑。以上實驗中兩物體之間都沒有接
請學生觀察,思考討論。提問:以觸。
三、演示、
上兩個實臉有什么共同特點?
思考
老師總結:相互接觸的物體間能發(fā)
生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也能學生舉例:有些衣服吸引毛發(fā),
發(fā)生力的作用.在毛發(fā)上摩擦過的塑料尺同樣吸引紙
提問:你們還能舉出哪些這樣的例屑……
子?
老師演示實驗:木板上有一鐵釘,學生觀察實驗,討論分析得出結
木板后有一磁鐵(隱藏),移動磁鐵,鐵果:鐵釘運動是因為它受到力的作用,
釘運動。提問:鐵釘為什么會運動?猜測(木板后有磁鐵)。
四、施力物
老師肯定學生的猜測,總結:當有
體與受力學生知道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的
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必然有物體對它
物體概念。
施加了這個作用。
讓學生分析教材圖8-1-1中誰是學生通過分析,對施力物體及受
受力物體?誰是施力物體?力物體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老師做實驗:
觀看實驗:彈簧拉鉤碼時自身也
(1)彈簧拉鉤碼。
被拉長;小車撞擊橡皮筋時自身運動
多媒體放映:
方向改變;一人推另一人自身也被向
(2)小車撞擊繃緊的橡皮筋。
后推。分析:當彈簧是施力物體時,
(3)兩人站在冰上,一人用力推另
五、力的作鉤碼是受力物體,反之,當鉤碼是施
一人。
用是相互力物體時,彈簧是受力物體0其他也
帶領學生討論、分析。提問:誰是
的是這樣。
施力物體?誰是受力物體?
老師通過大量實例使學生明白:兩
物體發(fā)生力的作用時,每一個物體即是
學生明白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概念
受力物,同時又是施力物。它們的力是
相互的,是成對出現的。
六、課堂小通過觀看實驗、投影、錄像、思考、討論、交流。使學生掌握:力的概念;
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兩種作用效果。
七、課堂作“發(fā)展空間”中的練習
業(yè)
(實踐活動】
讓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力的作用的現象做一個調查。通過調查,使學生認識到身邊力的
現象的普遍,同時將自己在課堂學到的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應用,增加其對物理科學的興趣。
(教學反饋】
教學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的過程。探索是經過某些活
動完成的,教師的教學過程應當是設計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在參與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
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知識與技能,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解決
問題的方法。本節(jié)可通過設計觀看有關力的作用的演示實驗、錄像以及學生自己動手的活動,
提高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在觀察中思考、學習.學生的課堂反應積極主動,學習輕
松活潑,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第2節(jié)彈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什么是彈力;
(2)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3)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實驗分析過程.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
的道理。
(教學重點】
力的測量原理。
(教學難點】
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儀器材料】多媒體播放設備:彈簧、彈簧測力計、鉤碼、鋼尺、學生也可自己準備圓
珠筆上的小彈簧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
學生觀察實驗,對彈力有
老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跳水,蹦床,蹦極,
了初步認識。
射箭……
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
學生自己動手做實臉,對
一、彈力(1)鋼尺壓彎反彈;
彈力進一步了解。
(2)拉伸或壓縮彈簧。
回憶力的作用效果,悟出發(fā)
老師引導學生得出彈力概念。
生形變的物體會對施力物體產
生作用力,即彈力。
學生實驗:拉伸彈簧,拉
老師引導學生做實驗。
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
說明彈簧測力計原理:在一定范圍內,受學生知道彈簧測力計原
到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理。
投影儀展示彈簧測力計,請學生觀察,介
二、測力計
紹彈簧測力計結構:
及其使用學生了解彈簧測力計結
(1)最大刻度的意義;
構。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調整.
投影儀展示各種彈簧測力計。
老師講解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及其注意
事項:
(1)如何調零;
(2)測量范圍;
(3)測量方法(伸長方向與測量方向一
致,彈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學生實驗:
用彈簧測力計測鉤碼重
老師引導學生做實臉,并對學生進行指量;
導,糾正。用彈簧測力計測自己的一
根頭發(fā)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并與同學進行比較。
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拔河,牛拉車……等
學生觀察錄像,思考。
圖片;
提問:以上兩邊的力相等嗎?
引導學生做教材25頁圖8-3-8實驗并
學生做書上實驗,補全結
填空。
論。
三、實驗探
究學生分析討論總結:只要
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
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
引導學生對拔河、牛拉車進行分析。
給施力物體一個力。這兩個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
一條直線上。
通過多媒體展示,老師講解,以及學生自己動手試驗,使學生知道了什么
四、課堂小
是彈力,掌握了彈簧測力計的原理以及用法;通過實驗探究對相互作用力的關
結
系有一定了解。
五、課堂作
課后發(fā)展空間中的練習
業(yè)
[實踐活動】
課后“發(fā)展空間”中的自制橡皮筋測力計。
【教學反饋】
本節(jié)教學活動應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的過程。在參與過程
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己動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觀察中
思考、學習。
第3節(jié)重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分析日常生活的現象,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培養(yǎng)學生觀
察、思維、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能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并學會找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
(3)通過實驗探究,理解重力與質量的正比關系,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初步的分析
概括能力;
(4)能用公式G=儂計算有關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參與探究活動,讓學生學會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
實臉數據;
(2)通過分析實驗數據,讓學生學會用比值處理數據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觀察和實驗,使學生樹立以觀察和實驗的方法來研究物理問題的思想;
(2)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
(3)通過物理知識與自然、生活現象的關系,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
物理學原理。
[教學重點]
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教學難點】
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點。
【儀器材料】彈簧測力計、50g鉤碼4個、鐵架臺一個、帶有細線的小球、水平儀、一
把直尺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
教師:在講新課前,我們來看幾個錄像。
學生聽講、仔細觀察并思
在觀看錄像時,請同學們思考兩個問題:你觀
考。
察到了什么現象?這些物體的運動有什么共
一、什么是重同特點?
力
教師播放錄像:運動員高臺跳水、踢飛的
導人(由
足球最后落到地面、飛流直下的瀑布、樹上的
日常生活現
蘋果落向地面、發(fā)射出去的炮彈等。
象和自然現
象引出重力學生的可能回答:
的概念,學生①運動員跳進水里;
②足球(炮彈)在空中飛
感覺自然熟教師:你們觀察到了什么現象?找到它們
行一段時間后落到了地面;
悉,易于理解運動的共同點了嗎?
接受)③蘋果掉到地上;
④它們的共同點是最后
都回到了地面,并且靜止了;
等等。
教師:不管這些物體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是
長還是短,最后它們都回到了地面,因為它們
都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重力就是由于地球的
學生思考,在紙上寫出所
吸引力而產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
能想起的生活中與重力有關的
與重力有關的現象,你們能舉出這些現象嗎?
現象。
大家先不要討論,自己好好想一想,可以在紙
上寫出來。
教師走下講臺,觀察學生思考和記錄。
學生踴躍發(fā)言:
①向上跳起會落回地面;
②教室里的桌子、椅子靜
教師:同學們都想出了許多在日常生活中止在地面;
遇到的現象,有些同學還想到了一些有趣的現③籃球投進籃框后會落
象,哪位同學愿意說說自己注意到了什么現象回地面;
呢?④跳傘運動員從高空跳
下后,落到地面;
⑤飛機降落;
等等.
教師:由此可見,重力在我們周圍時時刻
刻存在著?地球周圍的一切物體時時刻刻都受
到重力的作用.
教師:大家說從樹上掉下的蘋果受到什么
學生回答:重力。
力的作用?
教師:大家分析一下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學生回答:施力物體是地
分別是什么?球,受力物體是蘋果。
教師:對的。蘋果受到重力的作用,這個
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蘋果。重力學生:大小、方向、作用
也是一種力。我們學過力有三要素,同學們還,點、0
二、重力的大記得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嗎?
?。禾骄恐亓處煟赫_。重力是一種力,所以重力也
與質量的關應該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系教師拿出一厚一薄兩本書,一個大鉤碼
1.提出(或忌碼)和一個小鉤碼(或破碼)。
問題、進行猜教師:日常生活經驗告訴我們,重力是有學生:厚的書比薄的書重;
想大有小的。根據你的生活經驗,比較這兩本書,大的鉤碼(底碼)比小的重。
哪本書的重力大呢?比較這兩個鉤碼(或祛
碼),哪個更重呢?
學生:質量大的,受重力
教師:為什么呢?
大;質量小的,受重力小。
教師:大家可以用手掂掂各自桌上不同質學生用手掂身邊的物體,
量的物體,比如厚度不同的書、鉛筆盒、書包不同質量的物體,手上所感覺
等,想一想,物體受到的重力與質量的大小是到壓力不一樣;學生進行思考、
不是真的有關系呢?如果有,那么它們的定量討論,猜測重力和質量有一定
關系是什么?的關系。
教師:我們如何研究它們的關系?
教師:對。我們可以利用實驗來找出重力學生:進行實臉,由實驗
與質量的關系?,F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用你數據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
們桌上的實驗儀器進行實驗.
學生分為小組(2人一組)
①制定簡單的實驗計劃,
設計表格;
②進行實驗,收集數據:
2.進行
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一個或
實驗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指導學生多個鉤碼的重力;把數據填入
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討論,解釋學生的疑難表中;分析數據。
問題。③分析數據,采用比值法
處理數據:
in1:m2=Gi:G2
或G:勿=常量
④小組成員間進行討論,
得出本小組的結論。
教師:你們的實驗結果怎樣?得到了什么交流討論:小組選出代表
樣的結論?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來匯報你們匯報實驗結果和結論,提出各
的實驗結果。組在實險中遇到的問題.
3.交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幫助學生解結論:重力和質量成正比
討論決問題。在學生交流討論后,教師給出g的關系;或重力和質量的比值是
含義,寫出物理公式.常數。
補充一個例題,讓學生利用公式進行相關學生利用公式G=儂進
計算后,再進行講解。行計算。
教師: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大家根據學生回答:①向下的;
日常的生活經驗和我們上課時錄像的現象猜②指向地面;③垂直于水平
想一下。面,
學生觀察,分析得出重力
教師演示實驗:從空中釋放粉筆,粉筆由
的方向和粉筆下落的方向一
三、重力的方靜止開始自由下落。
致。
向(利用直觀
學生進行實驗:
的小實驗,給
①把帶細線的小球系在
學生直觀的
水平放置的鐵架臺上,讓學生
印象,易于理教師:重力的方向會發(fā)生變化嗎?大家利
觀察細線的方向;
解接受)用桌上的鐵架臺做個小實驗,看看在鐵架臺抬
②把鐵架臺底座的一側
起的過程中,重力的方向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輕輕抬起(模擬在不平地面上
的情況),在抬起的過程中觀察
細線的方向。
教師提問:各種情況下觀察的方向是否一學生回答:在鐵架臺抬起
致呢?重力的方向是否與地面情況有關?是的過程中,細線的方向沒有發(fā)
與當地地面垂直呢,還是與水平面垂直?生變化;重力的方向不一定垂
直于地面等等。
教師:我們觀察到的細線的方向與重力方
向一致,它垂直于水平面,而不是垂直于地面,
我們稱這個方向為“豎直向下"
觀察圖8-4-3到8-4-4,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向
學生講解,介紹重垂線的使用。
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簡單介紹水平儀,讓學生簡單分析水平儀
的原理。
教師直接給出重心的概念,告訴學生如果
有其他物體支持著重心,物體就能保持平衡。
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用
帶領學生一起做個小實驗:用手指支在直手指支撐直尺的中心,發(fā)現直
四、重力的作尺的中心,直尺能夠保持平衡。尺平衡。有興趣的學生繼續(xù)用
用點一一重同樣的方法尋找鋼筆、圓珠筆、
心課本等的重心。
教師介紹重心與物體形狀、質量分布是否
均勻的關系,讓學生知道質地均勻、彩狀規(guī)則
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并且向學
生介紹重心位置在工程中的作用。
思考、討論,得出了形形
色色的答案:
①人會漂浮在空中;
②踢飛的足球不會回到
地面;
教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重
③水不會往低處流,看不
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大家想一
五、發(fā)展空間到美麗壯觀的瀑布;
想,如果地球對物體沒有了重力作用,我們的
④炮彈打擊不到地面的
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呢?
目標;
⑤不能玩滑梯;
⑥秋天的落葉不會飄落
到地上;
等等
1.重力產生的原因;
六、課堂小結2.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3.重力和質量的關系:G=mg0
小明的質量是40kg,他的體重是多少?小聰的體重為441N,他的質量
七、課堂練習
是多少?
(實踐活動】
1.根據重垂線的原理,制作一個簡單的水平儀,檢查家中的家具是否放置水平。
2.制作不倒的“小丑”。
3如果沒有重力,生活中會出現什么現象?寫出你能想到的情況,越多越好。
[課后練習】
學生活動手冊的練習.
(數學反饋】
本節(jié)重點是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難點是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點。重力是一種
常見的力,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到與重力有關的現象,學生對重力現象比較熟悉,有一定的
基礎.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引
導學生討論生活中與重力有關的現象,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
探究重力與質量的正比關系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這個實驗比較簡單,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
實驗。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做好這個探究實驗,讓學生學會用比值法處理數據,通過實臉自
己總結出規(guī)律。讓學生從探究過程中體會到科學研究活動的樂趣和科學方法的重要.
第八章運動和力
第1節(jié)牛頓第一定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伽利略理想實驗原理,學會牛頓第一定律實驗的探究方法;
(2)理解并掌握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3)理解并掌握慣性的定義,會用慣性解釋有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形成從實際現象中分析并獲得物理規(guī)律的推理意識。
【儀器材料】書本、鉛筆、毛巾、木板、光滑玻璃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
一、阻力對物
體運動的影提出問題:運動是否需要力來維持?
響
演示: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小車從高處滑下
二、實驗探
(一)提出問題:一個沒有受到外力作用
究:牛頓第一
的物體將會怎樣運動呢?
定律
(二)根據物理現象提出猜想
如圖9-2-3所示安置的兩個光滑的斜面,
當球從左邊一個斜面的頂端滾下后,通過光滑
的平面BC,會沿對面的斜面上滾,觀察表明,
學生猜想:小球會不停地
小球幾乎能上滾到原來的高度。
運動下去。
逐步減少右邊斜面的斜度,球仍差不多到
達原來高度。
若把右邊的斜面放平,斜面像冰面那樣光
滑,并有足夠長度,小球會滾多遠呢?
(三)實驗
在水平桌面上把書本一端墊高,形成一個
學生動手操作,帶著問題
斜面,讓圓柱形的鉛筆從頂部沿斜面滾下底
做實驗。
端,分別在水平桌面上鋪上毛巾、木板、光滑
玻璃,比^鉛筆經過這些面上的運動情況。
(四)推理與討論回答:光滑玻璃;毛巾;
鉛筆在_____面上運動距離最長,在回答:遠;水平面有摩擦
------面上運動距離最短,如果用比玻璃更力。
光滑的平面取代水平面,鉛筆在這個面上運
動的距離將比在玻璃面上運動的距離更
------鉛筆在水平面上最終停下來的原因
是--------
設想如果用一個沒有摩擦的面取代水平
面,鉛筆在這個面上運動的距離將會怎樣?
(五)結論
鉛筆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在沒有摩擦
的水平面,受的合力為零,因此鉛筆在水平面
上將一直運動下去。
伽利略從自己的實驗中,進行推理得到的
結論是: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力的作用(或
合力為零),它的速度將保持不變,永遠運動
下去。
(六)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
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
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只要在平衡力
(合外力為零)作用下,物體總保持靜止或勻
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七)平衡狀態(tài)
1.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就說
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
2.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受到各個力的合學生自己舉例。
力一定為零。
3,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事例:房屋、橋梁、
起重機、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等。
(-)慣性定義
一切物體都有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
三、慣性
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我門把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
慣性。
答:扣子由于慣性,要保
(二)實驗、觀察和思考
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卡片飛出,
1.圖9-2-5,把卡片放在瓶口上面,再把
扣子停在原地。然后在卡片飛
扣子放在瓶口上面的卡片上;使勁用手指彈一
出后,扣子在重力作用下落入
下卡片,卡片飛了出去,但扣子卻落入了瓶中.
瓶中。
答:①由于慣性,豎直的
2.圖9-2-6,將一支圓柱形的鉛筆先后豎
鉛筆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
直、水平地放在書本上,然后迅速向前推或向
而鉛筆下端和書面有摩擦,會
后拉書,觀察鉛筆運動的情況。
與書一起運動,所以鉛筆會相
對于書向后傾倒。
②水平放置在書上的鉛
筆,由于滾動摩擦很小,不能
帶動筆向前運動,筆要保持原
來的靜止狀態(tài),必然會相對于
書向后運動。
(三)慣性是一切物體的固有屬性
一切物體不管它是否受力,也不管它是否
運動和怎樣運動,都具有慣性,慣性是一切物
體固有的屬性,它的大小只和物體的質量有
關,
(四)慣性的利用
1.乘車要系安全帶;請學生分析其中一些例子
2.套緊錘頭;的物理道理。
3.跳遠助跑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四、課堂小結
的概念,通過實驗探究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的
實臉結論。大家完成課后練習,幫助自己理解
和掌握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的概念,通過實驗探究得出了牛
頓第一定律的實險結論。大家完成課后練習,幫助自己理解和掌握牛頓第一
五、課后練習定律和慣性.
基礎訓練上的練習。
(實踐活動】
在百科全書或互聯(lián)網上查找有關牛頓和伽利略的資料,制作一份關于兩位偉大科學家的
小報告。
【板書】
第1節(jié)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一、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二、實驗探究: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1)提出問題:
(2)制定方案:
(3)分析論證:
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
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只要在平衡力(合外力為零)作用下,物體總保持靜止或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三、慣性:是一切物體的固有屬性
一切物體不管它是否受力,也不管它是否運動和怎樣運動,都具有慣性,慣性是一
切物體固有的屬性,它的大小只和物體的質量有關.
第2節(jié)二力平衡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
(2)理解并學會二力平衡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經過舉例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通過實驗探究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形成從實際現象中分析并獲得物理規(guī)律的推理意識。
【儀器材料】書本、鉛筆、毛巾、木板、光滑玻璃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
提問:什么是牛頓第一定律?
一、復習提問回答問題。
提問:什么是慣性?
小聰和小明在光滑的冰面上沿同一直線
去拉靜止的小車,在下列情況下,小車將怎樣
運動呢?
1.小聰和小明都向右拉小車,小車將向
---方向運動?;卮穑河?;
二、新課引入2.小聰比小明用力小,小聰向左拉,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手工帽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塑料鎖口袋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充足自停充電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雪茄煙刀片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鋼絲辮子碗刷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精小型電動調節(jié)閥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程控三相校表源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白麻花崗巖板材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煙絲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橙葉精油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新入職員工廉政談話
- 2024云南中考數學二輪專題復習 題型五 二次函數性質綜合題(課件)
- JB∕T 9006-2013 起重機 卷筒標準規(guī)范
- 家庭法律服務行業(yè)市場突圍建議書
- 高一數學同步優(yōu)品講練課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冊)3.2 函數的基本性質(課時3 函數的奇偶性)(課件)
- 太平洋保險計劃書模板
- 2024年廣東省中考生物+地理試卷(含答案)
- 智能化弱電工程技術方案(完整)
- 有關煤礦生產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及其安全技術要求課件
- DZ∕T 0201-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 鎢、錫、汞、銻(正式版)
- 產科臨床診療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