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生產技術說明書-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4a82d79be8917b4b8531a9aa03085c/994a82d79be8917b4b8531a9aa03085c1.gif)
![山核桃生產技術說明書-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4a82d79be8917b4b8531a9aa03085c/994a82d79be8917b4b8531a9aa03085c2.gif)
![山核桃生產技術說明書-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4a82d79be8917b4b8531a9aa03085c/994a82d79be8917b4b8531a9aa03085c3.gif)
![山核桃生產技術說明書-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4a82d79be8917b4b8531a9aa03085c/994a82d79be8917b4b8531a9aa03085c4.gif)
![山核桃生產技術說明書-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4a82d79be8917b4b8531a9aa03085c/994a82d79be8917b4b8531a9aa03085c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核桃生產技術說明書
一.山核桃植物學形態(tài)概述:山核桃屬胡桃科,山核桃屬(CaryaNutt.)全屬有18種2變種,我國現(xiàn)在分布的有5種:山核桃、大別山山核桃、湖南山核桃、越南山核桃、貴州山核桃、薄殼山核桃等6種。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Sarg.)是我國分布最廣,栽培最多的一種。為落葉喬木,最高可達20m左右,樹皮光滑,幼時青褐色,老樹灰白色。裸芽,新梢、葉背以及核果外表均密被橙黃色腺體。奇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5~7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0~14cm,基部楔形,先端漸尖,邊緣鋸齒尖細,下面具黃色腺鱗,沿中脈有柔毛。雌雄同株異花,雄花為三出葇荑花序,雌花為頂生穗狀花序,核果倒卵形,長2.0~2.5cm,有4棱,外果皮密生黃色腺體,4裂果;果核卵圓形,頂端短尖,基部圓形,殼厚有淺皺紋。山核桃屬于生根性樹種,根深可達1.5米以上。主根十分粗壯,著生于主根上的側根很發(fā)達,山核桃主根雖然粗壯,但穿透力不強。不同的栽培技術,對根系的發(fā)育分布也有密切影響。凡土層疏松肥沃的土壤,根系分布深廣,側根發(fā)達,反之根系分布則淺,側根不發(fā)達。山核桃枝梢按其生長勢及結果習性可分為:營養(yǎng)枝、雄花枝、雌花枝、雌雄花混合枝。雌雄花混合枝是結果枝的主要形式。80%以上的結果枝屬這種枝條。山核桃生長的年周期以浙江臨安昌化山核桃為例,其物候期是3月下旬~4月初樹液流動,4月上旬芽萌動,4月中下旬展葉,展葉期約5天,展葉后10天左右時間內,為葉面積旺盛生長期。短枝狀裸芽展葉后為春梢,其長度、粗度變化不大。山核桃雌雄花芽分化不同步,雄花芽于開花的前一年5月底開始分化,至花序軸、大苞片及小花原基形成的7月中旬,停止分化進入休眠期直到當年3月中下旬雄花原基恢復分化,4月底~5月初分化完成。雌花于開花當年4月上中旬開始分化,4月底~5月初分化完成,僅20天左右。4月下旬~5月中旬為開花期,雄花花期短,在晴暖天氣一株樹花期僅4天左右。但雌花花期較長,一般花期5~7天左右。如遇陰雨天可達10天,雌花有等待授粉習性,開花后及時授粉,3天左右柱頭逐漸枯萎,如不及時授粉,能維持7~10天柱頭不萎,再予以授粉尚有部分可以著果,山核桃花期經常遇到低溫多雨而影響坐果率,利用雌花等待授粉習性,采用人工輔助授粉,可以大大提高坐果率。山核桃花期及幼果期,有一個落花落果高峰期,其中5月上中旬為落花期,5月下旬~6月下旬為落果高峰期。6月下旬以后落果很少,即使遇干旱也不增加落果,只是空果增多。6月中旬~8月初的一個半月時間為果實體積增長期,在此以前為裸芽速生期,8月上旬以后進入果實內部物質積累時期,果重增加很快,直到9月初。在果實生長過程中,果實不同組成部分的生長動態(tài)各不相同,其中外果皮開始生長最早,結束最遲,生長期約在5月中旬~9月上旬;核殼生長期在7月中旬~8月中旬,以7月下旬~8月上旬的20天中生長最快;果肉生長期在7月下旬~9月初,旺盛期集中在8月份,含油率增長幾乎與果肉增長曲線平行。在果肉生長期最怕干旱,遇干旱則果肉發(fā)育不全,形成空果。短枝狀裸芽于5月中下旬萌發(fā),其生長期在5~9月,其中5~7月生長較快,7月以后,果實進入長仁長油期,裸芽生長變慢。果實9月上中旬成熟,成熟后大量自然脫落,所以采收時一定要等果大量脫落時進行。山核桃10月開始落葉,從采后到落葉之前有40天時間,葉子同化產物,是來年雌花芽分化的物質基礎,所以采果大量損傷葉片,會人為造成大小年。11月~次年3月中旬為休眠期。整個生長期215天,從開花至果熟約需150天?;ㄑ康陌l(fā)育山核桃花期,因早春氣溫上升快慢不同而差異很大。一般年份5月中下旬為花期,低海拔比高海拔要早10天左右,大體上海拔每升高100m,花期延遲1~2天。在開花后的20天左右為落花高峰時期,此期落花數(shù)占總落花數(shù)36.0%~79.2%。大年落花少,小年落花多;花期遇低溫多雨,授粉受精不良落花多,反之落花少。一、雄花芽分化雄花芽于開花的前一年5月底開始分化,至花序軸、大苞片及小花原基形成的7月中旬,停止分化進入休眠期直到當年3月中下旬雄花原基恢復分化,4月底~5月初分化完成。雄花芽開始分化到成熟,歷時11個月左右。二、雌花分化與授粉雌花于開花當年4月上中旬開始分化,4月底~5月初分化完成,僅20天左右。4月下旬~5月中旬為開花期,雄花花期短,在晴暖天氣一株樹花期僅4天左右。但雌花花期較長,同株樹上由于不同部位雌花發(fā)育狀況不同,開放早遲有別,一般花期5~7天左右。如遇陰雨天可達10天,雌花有等待授粉習性,開花后及時授粉,3天左右柱頭逐漸枯萎,如不及時授粉,能維持7~10天柱頭不萎,再予以授粉尚有部分可以著果,山核桃花期經常遇到低溫多雨而影響坐果率,利用雌花等待授粉習性,采用人工輔助授粉,可以大大提高坐果率。山核桃花期及幼果期,有一個落花落果高峰期,其中5月上中旬為落花期,5月下旬~6月下旬為落果高峰期。影響花芽分化的因素一、花芽分化與其他物候期關系山核桃短枝狀混合裸芽上雌、雄花芽著生部位不同,形態(tài)分化時期也不同,花芽分化與其他物候期之間有規(guī)律地順序出現(xiàn)。雄花芽分化有兩個明顯階段:第一階段在短枝狀裸芽形成的當年,當裸芽旺盛生長期將結束,幼果尚處在緩慢生長期的6月初,雄花芽開始在裸芽中下部分化,6~7月為花序及雄花原基分化盛期。7月中旬以后,隨著高溫干旱季節(jié)的到來及果實開始長油時,進入休眠。直至次年3月中旬,樹液流動及芽萌動后再繼續(xù)雄花、雄蕊的分化,其中4月份展葉期及展葉后的葉面積旺盛生長期分化最快,葉面積生長停止時,雄花芽分化也近完成;雌花芽當年分化,其分化盛期與雄花芽第二階段分化盛期一樣在4月中下旬與展葉、葉面積生長同步進行。5月初胚珠出現(xiàn),形態(tài)分化完成,但胚珠發(fā)育較遲,雌花近成熟時才開始珠心細胞和珠被的快速發(fā)育,花后柱頭凋萎時,胚囊尚未形成。二、雌花芽的形態(tài)分化與氣候關系山核桃雌花形態(tài)分化的生物學起點溫度為9℃左右,分化期所需有效積溫約為120℃左右。三、結果大小年對花芽分化的影響由于山核桃結果枝的前身—短枝狀混合裸芽在前一年果實生長發(fā)育的同時形成,因此果實生長與短枝狀裸芽的發(fā)育在營養(yǎng)分配上就發(fā)生矛盾,在結果多的大年,營養(yǎng)優(yōu)先供應果實生長。裸芽發(fā)育弱,其上的花芽分化與發(fā)育就差,特別是雌花芽受影響更大。由于雄花芽于前一年5月~6月初開始分化,6~7月為第一階段分化盛期,而此時葉面積大,光照和水熱條件都有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同時這時果實生長緩慢,因而有多余的營養(yǎng)供應雄花芽的分化。所以即使結果很多的大年也能形成較多的雄花芽,但發(fā)育較差,形成的花序較短。果實的生長特點一、生理落果5月底幼果形成后在整個6月份為生理落果期,此期的落果數(shù)占總的落果數(shù)64.1%~92.78%。同樣是小年落果多,由于前一年大年結果多樹體營養(yǎng)不足,使當年雌花芽發(fā)育不良,胚囊發(fā)育不全,即使授粉受精的氣候條件很好,幼果仍發(fā)育不好,在6月份陸續(xù)脫落。其次6月份為梅雨季節(jié),雨水多,日照不足,同時林地土壤濕度大,通氣不良,樹體礦質營養(yǎng)的吸收和有機營養(yǎng)的合成都受到影響,引起大量生理落果。二、果實生長過程(一)山核桃果實體積生長旺盛期在6月中旬~8月初的一個半月時間內。此期以前為短枝狀裸芽旺盛生長期,以后為果實長肉長油期,果實體積增長都很緩慢,在果實體積生長期中,生長快慢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雨水充沛,陽光充足,氣溫適宜生長快;反之,如遇長期高溫干旱或久雨低溫、日照不足則生長慢。果實生長如以果重(氣干重)為標準則以7月中旬~9月初增長最快。(二)在果實生長過程中,果實的不同組成部分開始生長早遲和生長快慢各不相同一般外果皮開始生長最早結束最遲,生長期在5月中旬~9月初,在整個生長過程中,生長快慢不一,形成高低起伏的生長曲線,生長高峰多出現(xiàn)在核殼和果肉生長緩慢時期。8月底~9月上旬,其他組成部分生長結束時,外果皮尚有一次增長過程。核殼(內果皮)的生長期在7月中旬~8月中旬,其中以7月下旬~8月上旬的20多天中生長最快,8月中旬以后結束生長。果肉生長期在7月中下旬~9月初,旺盛生長期集中在8月份。在果肉旺盛生長期內,外果皮、核殼的生長均相應變慢。(三)果肉生長與降雨有密切關系,以浙江省為例,1963年7~9月初降雨量為243.9mm,果肉生長期集中,發(fā)育充實,每100個果的仁(肉)重166.2g,出仁率45%。1964年生長季節(jié)干旱,7~9月初降雨量僅166mm,果實發(fā)育不良,每100果仁重僅144.9g,出仁率42.4%。1965年同期降雨量達286.2mm,每100果仁重及出仁率分別為181.7g及48.3%。(四)果肉含油率增長曲線與果肉生長曲線近科平行,整個8月份為長油期。在此期間有一個增長十分迅速的生長高峰,從山核桃果實發(fā)育和油脂形成看,8月份是關鍵時期,所以8月份的防旱措施能保證果實發(fā)育有充分的水分供應,是提高山核桃的產量和質量的關鍵所在。(五)成熟期果實9月上中旬成熟,成熟后大量自然脫落,所以采收時一定要等果大量脫落時進行。采收太早,果實發(fā)育不全,質量差,且果柄未形成離層,不易采下,如用竹竿猛烈敲打,會使樹冠表層短枝狀裸芽及葉片的大量損傷,而短枝狀裸芽就是明年結果枝的前身,造成來年減產。油脂的形成山核桃果實中的油脂于8月初~9月中旬形成,其中8月上中旬為油脂增長旺盛期,9月以后緩慢增長。在油脂形成過程中油脂的理化性質和脂肪酸組成均處在不斷變化中。一、油脂的理化性質在山核桃油脂形成初期,種子內首先形成大量的游離脂肪酸,因而油脂的酸值較高。隨著果實不斷成熟,游離脂肪酸逐漸減少而轉變成甘油酸,所以酸值與逐漸降低。山核桃果實成熟過程中,不僅是油脂積累過程,而且也是質量不斷完善過程,除透明度、折光指數(shù)變化不大外,酸值、皂化值和比重等均有所降低。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含油量和品質,掌握適時采收是十分重要的。過早采摘,不僅影響山核桃的產量和質量,同時早采果柄離層未形成,難以打下,猛打就會損傷來年結果的短枝狀裸芽。二、不同時期脂肪酸成分的變化(一)山核桃油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木本油粒,它含有較高的人體必需脂肪酸,而油酸和亞油酸的總量占脂肪酸的87%以上,不飽和脂肪酸熔點較低,有利于人體吸收利用,并具有一定的醫(yī)療功效。山核桃脂肪酸的組成:山核桃油脂中脂肪酸成分有軟脂酸(16:0)、硬脂酸(18:0)、油酸(18:1)、亞油酸(18:2)和亞麻酸(18:3)等5種脂肪酸組成,各種脂肪酸含量分別是:油酸75.21%、亞油酸12.67%、軟脂酸9.5%、硬脂酸1.93%和亞麻酸1.30%。。(二)不同生長期脂肪酸成分的變化:在幼果期油酸含量達35%以上,在果實成熟過程中繼續(xù)大幅度增加,至成熟期可達74%以上;亞油酸在幼果期19%左右,至9月上旬減少到12%左右;軟脂酸在幼果期較高,至成熟期減至9%左右;硬脂酸和亞麻酸在幼果期均較低,隨著果實成熟逐漸減少。不同時期脂肪酸組成變化的動態(tài)特征是隨著果實的成熟,飽和脂肪酸逐漸減少,而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增長較快,按脂肪酸組成變化的動態(tài)特征屬于復雜類型。主要經濟性狀一、果實大小山核桃果大小受立地條件和結果多少影響很大,特別是在土壤肥沃,水分條件好,果皮生長期內雨水充足,則果皮增厚,果實增大。但果實大小與籽(堅果)大小相關并不緊密,在一片林中或一株樹上常常發(fā)現(xiàn)果大的不一定籽大。因此在選種中不能以果實大小作為主要指標。二、果形山核桃果大數(shù)多數(shù)為孵狀球形或卵圓形,少數(shù)為圓球形,果形指數(shù)在0.81~1.41之間,絕大多數(shù)在1左右。果形與籽形密切相關,果圓球形的籽也多為圓球形,果長卵形的籽必長而尖。果形與果皮厚薄關系密切,一般長形果皮厚,出籽率低,圓球果皮薄,出籽率高。果形與果在果序上的位置有關,一個果序如生3個果,其頂端一個果多為圓球形,果皮上的4個棱脊多不發(fā)達。三、籽形多數(shù)為卵圓形,基部圓形,頂端尖,也有長倒卵形,基部尖削。籽形與籽發(fā)育狀況有關,發(fā)育飽滿的籽,多廣卵圓形或圓球形,發(fā)育不好的多細長而尖,或兩端都尖削。有少量圓形或扁球形籽內壁有6室,而不是通常的4室。籽形指數(shù)在0.92~1.64之間,絕大多數(shù)在0.95~1.00之間。籽形圓滿,籽形指數(shù)在1.00~1.15之間的出仁高,取仁也較容易。果形指數(shù)達1.64的扁果單株,如性狀穩(wěn)定應作為一個自然變異類型加以選擇。四、干出籽率鮮果出干籽率是山核桃的重要經濟性狀,果大、皮薄、籽發(fā)育飽滿的則出籽率高。出籽率是產量的重要組成因子,同時直觀性較強,因此,可以作為選種指標。五、干籽重干籽重既是產量指標,也是質量指標,籽大肉厚,出仁率高,是山核桃的主要質量指標。籽大小受立地條件、結果多少和果發(fā)育期氣候條件等多種因素影響。六、出仁率出仁率是山核桃的重要質量指標,殼厚、出仁率低是山核桃的缺點,山核桃的選種目標應是籽大、殼薄和出仁率高。出仁率高低與籽大小、殼的厚薄、籽的發(fā)育程度等密切相關。立地條件影響籽的發(fā)育,進而影響出仁率。適宜的生長條件天氣條件1.1溫度山核桃生長發(fā)育的年平均氣溫15.5℃,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6℃,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2.9℃,絕對最高溫41.9℃,絕對最低溫-13.3℃,全年無霜期228.7d(天),年降雨量1417.2mm,日照時數(shù)為2000.6h(小時)。山核桃比較耐寒,絕對低溫可達—18℃以下,山核桃生長結果正常。但花期,特別是4月中旬~5月中旬的雌雄花序發(fā)育和開放時期,前期凍害會影響花器發(fā)育,后期會影響授粉。1.2降雨山核桃要求有充沛的雨水,但在一年中不同物候期對水分要求不同。一般花前的花器發(fā)育及春梢生長時期(昌化的4月份),干旱會影響春梢生長和花器發(fā)育,且易發(fā)生蚜蟲為害。4月下旬~5月中旬的花期,最怕連綿陰雨。6~9月為果實與裸芽發(fā)育時期,要求雨水充足而均勻,遇旱會影響果實的發(fā)育及導致空果。1.3光照條件山核桃較耐陰,幼林階段能在密林下生長,從野生苗的分布看,陰坡多余陽坡,林冠下及植被茂密處,多于植被稀疏處。在地表裸露陽光直射處極少有自然生長的幼苗幼樹,在低山丘陵陽光直射的陽坡造林會因日灼造成成活率低或生長受抑制。據(jù)對不同坡向山核桃林標準地調查認為,半陰坡地生長結果最好,陽坡夏季光照強,溫度高,濕度小,山核桃光合速率波動大,有午休現(xiàn)象。地形地勢2.1海拔山核桃在天目山區(qū)分布最高海拔為1200m(夏丈嶺、西關),最低在臨安市錦城鎮(zhèn)附近,海拔50m左右,分布最多在150~750m之間。生長結果最好的在300~700m之間。低海拔山核桃易受高溫干旱危害,空果多,如臨安市錦城鎮(zhèn)朱村海拔60m處的山核桃林,由于土層薄,1987年夏秋高溫干旱,97%的山核為空果,而1989年夏季雨水調勻,空果率僅13.6%。在800m以上山地由于氣溫低,生長季節(jié)短,一般果實較小,但果殼薄,總的出仁率和干仁出油率相差不大(見圖表)海拔和坡向對山核桃結果的影響也因當年的氣候條件不同而變化。一般來說夏季雨水多的年份,低海拔和陽坡山核桃結果好于高海拔和陰坡;夏秋如遇高溫干旱則反之。2.2坡度坡度影響土壤、水分和光能的分布,陡坡水土流失嚴重、土層薄、肥力差、易遭旱害,產量不高不穩(wěn)。目前產區(qū)山核桃高產林幾乎全部分布在5~25°中、緩坡地帶,5°以下的平地常因排水不良、土壤通氣性差、產量也不高。在山核桃產區(qū)的現(xiàn)有林中約有50%以上的坡度在25°以上,坡陡土薄、肥力低下是當前山核桃產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2.3坡位山核桃高產林多分布于山的中下坡。山谷光照不良,山核桃生長好結果差,山的上坡和山崗,往往坡陡、土薄、風大、生長和結果都差。2.4坡向山核桃幼年喜陰,結果后怕高溫干旱和強光直射,因此,目前山核桃成林80%以上是在陰坡和半陰坡,特別是在低山丘陵地帶。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下降,濕度增加,高溫干旱的矛盾大大緩和,而光照將上升為主要矛盾。因此,高海拔地區(qū)產量陽坡好于陰坡,特別是在峰巒層疊的所謂“山里山”地帶,應選陽坡發(fā)展山核桃。土壤條件山核桃要求深厚肥沃,透水性強,保水性好,但不積水的微酸至中性土壤。目前山核桃分布的土壤有黑色石灰土、紅色石灰土、幼年石灰土、黃紅壤、普通紅壤和花崗巖發(fā)育的黃壤(分布于昌北上溪鄉(xiāng)),以黑色石灰土,山地黃壤上山核桃生長結果良好,產量高、質量好;高產林分的土壤主要理化指標為:微酸性至中性,質地由輕壤至輕粘,容重小于1.35,有機質含量大于1.5%,土層厚度在60cm以上。在土壤礦物元素方面,有效鉀、磷含量與產量關系密切二.山核桃效益栽培概況山核桃為世界性干果,屬胡桃科山核桃屬(CaryaNutt.),分布遍及亞、歐、美等洲。在18種中經濟價值高而實行人工栽培的僅原產北美的長山核桃又稱薄殼山核桃和我國山核桃又稱昌化山核桃。我國山核桃主要分布于以臨安市昌化鎮(zhèn)為中心的天目山區(qū),故習稱昌化山核桃。地理位置在北緯29°~31°,東經118°~120°之間的狹小地區(qū),包括現(xiàn)在浙江杭州市所屬的臨安市、淳安縣、桐廬縣、富陽市;湖州市的安吉縣;安徽黃山市的歙縣和宣州市的寧國、績溪、旌德等縣市??偯娣e約57.1萬畝。2000年產量11945噸,其中浙江省總面積40.32萬畝,總產8434噸,分別占全國總面積68.91%和總產量的70.6%。質量也是全國最好的,昌化山核桃作為浙江省和杭州市傳統(tǒng)的名貴旅游食品早已聞名于世。杭州市山核桃主要分布在以下4大片:臨安市昌北片此片原為臨安縣昌北區(qū),以島石鎮(zhèn)為中心,包括新橋、龍井橋、上溪等鄉(xiāng)鎮(zhèn),總面積8.1萬畝,常年產量2000t左右,2000年產量達3250t。目前是山核桃總產和單產上升最快的地區(qū)。該片山核桃分布在海拔300~1100m之間,以500~700m之間最多,生長結果最好。本片因海拔較高,溫度較低,濕度較大,干旱危害小,同時開花遲,花期氣溫變幅小,受低溫危害少,加上地形較開闊,地勢較平緩,陽光充足,而且壯齡林多,老林相對較少,所以產量較高較穩(wěn)。臨安市昌西南片該片以臨安西部吉口鎮(zhèn)為中心,包括馬嘯、順溪、龍崗、白牛、石瑞、昌化、湍口、洪嶺等鄉(xiāng)鎮(zhèn),總面積約16萬畝,成林10萬畝以上。此片為歷史上主要產區(qū),新中國建立前,這里年產山核桃1500~2000t,20世紀50年代常年產量2000t以上,最高達3100t。60~70年代產量下降,目前已恢復到歷史最高水平,常年產量2000t左右。本片山核桃多分布在海拔100~900m山地,多數(shù)在100~400m之間,由于海拔低、開花早,花期受低溫多雨危害,而7~9月又易受高溫干旱危害,加上老林多(40%以上),產量低而不穩(wěn),長期處于下降趨勢。本片順溪、石瑞、湍口等鄉(xiāng)新發(fā)展面積較大,產量上升較快。臨安市於潛橫路片此片為原於潛縣山核桃重點產區(qū),以橫路鎮(zhèn)為中心包括千洪、西天目、臨目、楊嶺、青云橋等鄉(xiāng)鎮(zhèn),主要集中在橫路鎮(zhèn)的武村、范村、兀嶺、登村等行政村。山核桃主要分布在100~400m海拔地帶,土壤多為黑色淋溶石灰土、群眾稱為“油泥土”的油紅黃泥和油黃泥等土上,地勢較平緩,土層較深厚、肥沃,山核桃產量較高,且果大殼薄。目前有山核桃林18000畝,成林1.4萬畝,年產量500t左右。淳安縣臨歧片以淳安縣的瑤山鄉(xiāng)為中心包括夏中、秋源、齊坑、王阜、屏門、嚴家等鄉(xiāng)鎮(zhèn)以及桐廬縣的嶺源、東輝等鄉(xiāng)鎮(zhèn),淳安縣山核桃主要集中在這一片,總面積約11萬畝,年產量1500~1800t。其中瑤山鄉(xiāng)最多,王阜、夏中次之?,幧洁l(xiāng)現(xiàn)有山核桃35000畝,成林2萬余畝,年產600t,人均山核桃收入1200~1500元,占農民總收入的40%以上;王阜鄉(xiāng)有山核桃18280畝,年產400t,從事山核桃生產的農戶人均收入1500元以上,山核桃林占林地的15.65%,產值占林業(yè)總產值的83%;夏中片有山核桃10037畝,年產量約200t。臨歧片山核桃多分布于海拔200~600m之間的低山丘陵,部分山地坡陡土薄、樹齡較大,產量不高不穩(wěn)。該片多為貧困山區(qū),發(fā)展山核桃對脫貧致富關系極大。所以近年這一片山核桃發(fā)展很快,該片20世紀50年代山核桃林僅有2萬畝,70年代2.5萬畝,80年代末約5萬畝,2000年達11萬余畝,產量也從50年代的540t,上升到現(xiàn)在的1500t以上。經濟價值山核桃是我國特有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樹種。其適應性強、栽培容易、幼林生長迅速,7~8年投產,15年后進入盛果期,結果年限可達50年以上。進入盛產期的山核桃畝產50千克以上,最高達300多千克。畝產值達1500~12000元,是經濟效益最高的經濟樹種之一。(一)、山核桃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其堅果重3~4.5克,出仁率43.7%~54.3%,果肉含油率高達69.8%~74.01%,為含油率最高的樹種之一。管理正常的山核桃林畝產油12.5~80千克,是我國南方重要木本油料油茶單位面積產量的3~10倍。(二)、山核桃是重要干果果肉含有9%的蛋白質,17種氨基酸,氨基酸總量達29.59克/100克,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有7種具備,其含量占氨基酸總量的38.94%;果肉還含有20種礦物元素,其中人體必需的鉀、鈣、鎂含量極其豐富,錳、鋅、鐵含量豐富,5種有毒的重金屬元素中只有含量極微的鎘1種。由于山核桃是栽培在邊遠山地,沒有受多少污染,所以山核桃是營養(yǎng)豐富的綠色食品。(三)、山核桃木材利用山核桃木材紋理直、細,抗沖擊性好,富于彈性,硬度適中,最宜用于工、農具柄、雪撬及車輛材、木梯、木椅、運動器械(雪鞋、壘球棒、高爾夫球棍、冰球棍、網(wǎng)球拍、雙杠等等),農具、地板、機件及軍工用材(槍托、飛機推進器、機翼等)。發(fā)熱量高為優(yōu)良薪炭材。(四)、山核桃還有較高的綜合利用價值其榨油后的油餅,氮、磷、鉀含量豐富可作肥料和飼料,外果皮可作有機肥和燒灰制堿,灰中含碳酸鉀60%以上,為化工、醫(yī)藥和輕工業(yè)原料,堅果殼可制活性炭。(五)、栽培山核桃投資少效益高據(jù)產區(qū)調查每生產50千克山核桃,只需投入肥料等120元,投工6~8個,每畝純收入1100元,每勞動日收入150元以上。由于山核桃栽培易、投資少、效益高,加以產品便于貯藏運輸,所以發(fā)展山核桃對發(fā)展山區(qū)經濟,促進山區(qū)人民脫貧致富有重要意義。臨安市現(xiàn)有山核桃投產林21萬畝,2000年產山核桃6000余噸,產值3.199億元(含加工值),合每畝產值1514元。該市的島石、馬哨、吉口、龍崗、湍口、橫路、新橋、大峽谷、順溪等貧困鄉(xiāng)鎮(zhèn),由于發(fā)展山核桃都先后脫貧走上富裕之路。島石鎮(zhèn)21000人口,1998年人均山核桃收入2677元(不含加工增值),平均戶收入萬元以上的有8個村,全鎮(zhèn)有2300戶山核桃收入超萬元,最多戶收入10萬元以上。2000年全鎮(zhèn)山核桃人均收入近3000元,有17個村戶均收入超萬元,全鎮(zhèn)有2918個山核桃萬元戶。由于山核桃經濟效益高,發(fā)展山核桃生產對發(fā)展山區(qū)經濟的意義逐漸被山區(qū)群眾所認識,目前山核桃的擴大栽培和科學管理的熱潮正在興起,山核桃面積和產量正迅速增加,產業(yè)化水平大大提高,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生態(tài)效益山核桃屬于落葉闊葉大喬木,樹高可達20米,冠幅5~8米,圓頭形樹冠。初發(fā)葉時顏色鵝黃,秋季一片金黃,可以豐富大自然的景觀。山核桃幼樹十分耐蔭,可以天然更新。栽植時可以先種在其他疏傈下,成林后逐步伐去其他樹種,達到以短養(yǎng)長的目的?;纳皆炝挚梢圆黄茐幕蛏倨茐脑兄脖唬栌迷兄脖辉斐蓚确奖邮a,不僅有利于山核桃生長,而且有利于保持水土和保護物種的多樣性。山核桃是石灰土的指示植物,在巖石裸露,土層瘠薄的石灰土上生長繁茂,結果良好。臨安市和淳安縣山核桃產區(qū)絕大多數(shù)是石灰?guī)r山區(qū),在肥力較高的黑色石灰土上每畝山核桃產量可達100千克以上。按收購價格28元/千克,每畝產值達2800元,而沒有種上山核桃林的,因長期水土流失而成光山禿嶺。浙江省有石灰土山地550萬畝,其中適宜發(fā)展山核桃的黑色石灰土、紅色石灰土和紫色石灰土約475萬畝。在我國中西部的四川、云南、貴州和廣西目前有30多萬平方千米的石灰?guī)r山地,由于長期水土流失多呈“喀斯特”地貌,這些地區(qū)是我國四大貧困地區(qū)之一。在這些地區(qū)發(fā)展山核桃對改善這些地區(qū)的生態(tài)條件和促進人民脫貧致富將有重要意義。由于山核桃的耐蔭性可以和其他樹種形成結構穩(wěn)定的混交林。在產區(qū)有山核桃與山茱萸,山核桃與棕櫚,山核桃與毛竹、早竹、筍干竹等組成的混交林,這些混交林景觀豐富、結構穩(wěn)定、生態(tài)效益好、經濟效益高。因此在今后的生態(tài)公益林建設中可以廣泛間種山核桃,就像歐洲和美國在生態(tài)公益林中間種板栗、榛子和薄殼山核桃一樣,在保證生態(tài)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態(tài)公益林的經濟效益。市場前景山核桃為重要木本油料樹種,不僅產量高,而且油質好。在產區(qū)歷來作為孕婦食用油,有滋補功效。山核桃是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的保健性干果,堅果富含礦質元素、蛋白質和氨基酸,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有7種含量都超過800毫克/100克,兒童必需的組氨酸含量也高達613毫克/100克以上。山核桃果肉香脆可口,加工產品有椒鹽山核桃、五香山核桃、奶油山核桃、油酥山核桃,果肉可加工各種糕點、糖果等系列產品。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山核桃和山核桃仁的小包裝食品已先后被中國東方、國際、西北等航空公司指定為配餐食品。山核桃在20世紀50年代即出口前蘇聯(lián)及東歐國家,20世紀80年代后出口日本、東南亞國家及我國的港澳地區(qū),只是由于資源太少,難以規(guī)模出口。今后隨著產量增加,加工能力增強和系列產品的開發(fā),出口創(chuàng)匯前景廣闊。山核桃作為我國特有干果,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從國際市場看,目前,世界(不含中國)人均占有水果量達70千克以上,而干果僅0.7千克,我國人均水果占有量為45千克,干果僅0.6千克。我省山核桃產量目前不到1萬噸,而不足我國人口1/4的美國,年產薄殼山核桃達25萬噸以上,是我國人均占有量的100倍。我國山核桃在風味和保健作用上占有很大優(yōu)勢,所以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出現(xiàn)市場飽和問題。從價格上看山核桃的市場價格是所有干果中上升最快而很少波動的一種。退墾還林,廣種山核桃是山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三.山核桃林的管理1.土壤管理1.1加強水土保持措施的實施山核桃林地的水土保持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其主法也因地形地勢和林分質量的不同而異。比較成功的做法有以下幾種:一、在新造林地的整地中,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一般在造林中普遍采用的“山頂戴帽子、山腰扎帶子、山腳穿鞋子”的做法在山核桃造林中均應采用。這樣做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在大面積山核桃林中起到隔離帶的作用,防止病蟲害的大面積暴發(fā)。同時,在整地、撫育中要推廣帶狀、塊狀的整地和撫育的方法,尤其是坡度大于20°的山地。二、慎用化學除草劑因山核桃的立地條件普遍很差,土層薄,如施用滅生性的除草劑甘磷等,雖然較徹底地殺死雜草,但經多年使用后林下將會出現(xiàn)寸草不生的情況,會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山核桃林地嚴禁使用滅生性的除草劑如草甘膦等,提倡人工劈草,做到雜草還林,確需使用化學除草劑,可用克無蹤等環(huán)保型制劑替代。三.鋪秸稈或雜草把農作物的秸稈,如玉米稈、麥稈、油菜稈等的秸稈均勻鋪在山核桃林內,它既能減少雨水對林地的直接沖刷、淋溶敢可以減少干旱季節(jié)林地水分的蒸發(fā),保持土壤濕度;同時秸稈本身腐爛后也是很好的有機肥料,能使板結的土壤變得疏松,起到很好的保濕、保肥作用。在山地雜草資源豐富的,也可以用雜草鋪林地。四、筑小梯地即用石頭在樹基干部位下方壘成1~2平方米左右的小平臺或小梯地,有條件的還可以補充客土,這樣既清理了林內雜亂的小石塊,便于林內作業(yè),又能起保水、保肥、保土的作用。如淳安縣的王阜鄉(xiāng)童川村、臨安市的大峽谷鎮(zhèn)外川村等,采用這種辦法,結合適當?shù)乃赏脸?,山核桃林地成了“赤腳可走路”的園林式果園。五、蓄水在林內有水原的地方造若干1~3立方米的小蓄水池,也可以在林內挖一些長寬1~2米,深0.5米左右的魚鱗坑,坑內鋪上塑料薄膜,這樣就可以將雨水留蓄地坑內,這些小池和小水坑,既可提供除蟲、?;ā⒈9茸鳂I(yè)用水,干旱季節(jié)也可用于應急灌溉。1.2冬挖、伏鏟一、冬挖冬挖即在冬季山核桃休眠期,對林地土壤進行深挖。冬挖雖然會損傷部分根系,但因山核桃處于休眠期,故不會帶來危害,反而會促進根系更新和向深廣方向發(fā)展。同時,冬挖時翻耕的土塊經低溫冰凍,可促進土壤風化,增加土壤的透水性、保水性、空隙度和通氣狀況,消滅土中的越冬病蟲害,有利于來年的春梢生長和花芽分化。冬挖必須注意水土保持。在梯面和水平帶上冬挖,要結合整修梯和水平帶。挖山時翻轉的土塊不需打碎,以增加土壤抗沖抗蝕能力。對于過去從來不進行挖山撫育的山核桃林地,由于地表有機質較豐富,下層土壤堅實,所以根系多集中在地表,如一年完成全面墾復,將會造成來年產量明顯下降。故一般林地墾復應分年進行,每年在樹根周圍深挖1/3的面積,分3年挖完,以后隔2~3年再分3次挖1次,挖山時冠幅內的淺挖20厘米,冠外可以加深到30厘米,以促進根系向深廣方向發(fā)展,同時逐步更新根系,以進一步增強樹體的吸收能力。這樣既可以通過全面墾復,改善林地蓄水保肥的作用,又不會因墾復而造成水土流失。二、伏鏟伏鏟一般在雨季結束后進行,深度一般不宜過深,以8~10厘米為宜。伏鏟的目的是通過松土除草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少地表蒸發(fā)和雜草對水分的消耗,而雜草覆蓋又能起到降溫保濕的作用。伏鏟可以結合除草覆蓋同時進行。冬挖、伏鏟只能在平緩林地或梯地、水平帶上進行。1.3除草覆蓋7~8月份正是山核桃果實旺盛生長期和油脂積累期,如此時遭受高溫干旱天氣,極易影響山核桃果實發(fā)育,造成空籽率增加,導致減產。同時,現(xiàn)有的山核桃成林中有相當一部分面積位于坡度大于30°的山地上,坡度陡、土層薄,加上長期沒有水土保持措施,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差,更易遭受夏季高溫干旱的危害,造成減產。故在夏季高溫來臨時,要割草覆蓋于根的地表,一方面可以防止雜草灌木對土壤水分養(yǎng)分的競爭,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地表水分的蒸發(fā),降溫保水,提高林地的抗旱能力,利于山核桃果實的生長發(fā)育及油脂積累。所以,除草覆蓋最好在7月底~8月初進行,既能在高溫干旱期間保持土壤水分,又因這時草嫩易爛,可增加土壤肥力。對山核桃幼林進行除草覆蓋可以減少地表高溫的危害,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進幼林生長。1.4種植綠肥山核桃林地間種綠肥既能提高林地的水土保持能力,又能改善土壤的結構,提高土壤肥力。黑麥草是禾本科植物,適應性廣,耐陰、生長快、產量高,能有效地起到保水、保土、保肥、提高土壤能力的作用,收割后還可用于牛、羊、豬的飼養(yǎng),是一種理想的山核桃林地套種綠肥品種。如1999年淳安縣在王阜鄉(xiāng)童川村進行了套種試驗,套種的面積50畝取得了畝產黑麥草5000千克的好成效,2000年該鄉(xiāng)套種黑麥草的面積就達2400余畝。2.營養(yǎng)及水分管理2.1施肥技術一、肥料種類和配比山核桃現(xiàn)有林地多數(shù)處于坡陡、土薄、土壤結構差、有機質含量低的狀況。所以山核桃施肥要以有機肥為基礎,在欄肥不足的情況下,可套種綠肥和利用山區(qū)雜草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將草雜肥與無機肥相結合施用。山核桃在N、P、K肥料中對K肥有特殊的需要,這從山核桃果肉中含K量是所有干果之首,果皮核殼灰分中碳酸鉀占65%的高比例可以證明。山核桃多分布在石灰土上,石灰土中銅、鋅、錳等微量元素有效性差,所以在石灰性土壤施肥時配施這類微量元素會有良好的效果。花期用硫酸銅涂干或噴施保花保果良好就是證明。進入盛果期的山核桃肥料N、P、K的比例是4:2:4為宜,土壤肥沃,樹木生長旺盛時可減少N的比例,增加P、K的比例,反之則增加N的比例。在酸性土壤上應多施鈣鎂磷肥和生石灰以降低土壤酸度。二、施肥時間根據(jù)山核桃的生物學特性,施肥時期以春秋兩季為好。山核桃4月份雌花芽分化發(fā)育,5月春梢生長和裸芽發(fā)生,春季2~3月施速效肥可以促進雌花芽分化、發(fā)育和春梢的生長發(fā)育,有利于提高雌花質量,減少落花落果;山核桃9月初果實成熟采收,采果后至11月中旬落葉的70多天時間,葉片的光合產物的積累對來年雌花芽分化和春梢發(fā)育關系極大,所以在8月底或9月中旬的采果前后施速效肥與有機肥相結合,可以延長葉的壽命,增加光合產物積累。產區(qū)群眾經驗認為:采果后山核桃林葉片發(fā)黃,次年肯定低產;反之葉色濃綠,次年必然高產?,F(xiàn)在昌北、淳安產區(qū)少數(shù)農戶在5月中旬加施一次P、K肥或山核桃專用肥,效果良好。三、施肥量與施肥方法山核桃施肥量,生產經驗認為株產5kg堅果的單株,年施N、P、K配合肥2~3kg或復合肥3kg,有機肥20~25kg為宜。山核桃的施肥的方法多采用,目前多數(shù)采用在樹四周1.5m直徑環(huán)溝施肥,溝深20cm,溝底放些有機肥,化肥撒在有機肥上再覆土,也有在林地地表撒施,這種施法肥料容易揮發(fā)或流失,同時也促使根系向地表發(fā)展,效果不好。在坡陡土薄的地方最好在樹冠范圍內分散打穴,深40~50cm,穴內先放欄肥雜草或落葉,后放肥料,最上面覆草,這樣穴內可以蓄水保濕,有機物與化肥相結合,可延長肥效,減少流失。同時要注意山核桃每株樹施肥面積隨樹齡在變。(見圖)四、施肥效果山核桃施肥效果顯著。施肥當年對新梢生長和果實發(fā)育就可產生良好影響,第2年以后,雌花枝率、每枝結果數(shù)和果實的經濟性狀都有顯著增加。施肥不僅可以增產而且可以穩(wěn)產。山核桃施肥效果來得慢這與美國在薄殼山核桃上試驗結果是一致的,薄殼山核桃施肥效果也要在施肥2~3年后顯現(xiàn),這個特點也是山核桃施肥難以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總上所說可以得出:(一)山核桃施肥效果顯著,但收效比較遲,多數(shù)在2年后才顯出增產效果,以后隨著時間的延續(xù)效果更加顯著。(二)長期施用有機肥比化肥好,以有機肥為基礎,配施化肥效果更好?;手械拟浄蕦ι胶颂腋鼮橹匾@是山核桃果實的高鉀含量所決定的。(三)單施化肥難以解決大小年問題多,多施有機肥,配施化肥,并在抗時、防治病蟲害等措施的配合下,才能達到高產穩(wěn)產的效果。(四)山核桃施肥要根據(jù)土壤肥力、林分、樹體營養(yǎng)狀況來決定施肥種類、配比和數(shù)量,做到科學施肥,才能發(fā)揮最大的肥效,這方面目前成熟的經驗不多,是今后需要研究解決的課題之一。(五)山核桃專用肥介紹不同的植物生長發(fā)育對土壤中礦質元素需要不盡相同,而不同的土壤類型其所含的礦質元素的全量和有效性也不同。山核桃是石灰土的指示植物,對鈣有特別的需要,對氮、磷、鉀三要素中的鉀的需要量超過一般果樹。目前山核桃林80%以上是分布在石灰土或帶有石灰性的土壤上,這種土壤上鐵、錳、硼、銅、鋅等微量元素易沉淀,有效性降低,而這些微量元素又是山核桃生長所必需的。從施肥和?;ū9膶嵺`證明,施用有機肥與化肥相結合、在化肥中增加鉀肥的比例、在花期使用CuSO4涂干或噴施對增加產量和?;ū9加酗@著效果。由浙江省臨安市竹筍專用配方肥料廠生產的山核桃專用肥就是根據(jù)山核桃的生物學特性及其分布的土壤類型和肥力特點而研制的配方肥料。該配方肥是用鈣鎂磷、氯化銨、尿素、氯化鉀、硫酸鋅、硫酸錳為原料,添加有機材料,經混合、造粒而制成的。肥料的理化指標為:N+P2O5+K2O總含量大于25%,有效鎂(MgO)含量大于3.6%,有機質含量大于10%,堿分(CaO)大于12%,錳、鋅含量分別大于0.1%,成球狀或條狀,便于使用。該肥適合于石灰土上山核桃林使用,因其含有12%的CaO,也適于酸性土使用。經在臨安、淳安和寧國各山核桃產區(qū)使用,效果良好。臨安島石鎮(zhèn)、下塔村胡漢平科技示范戶,在其他管理的基礎上于每年5月份株施1kg山核桃專用肥,取得山核桃4年平均年畝產147.75kg,而且基本上消滅了大小年。2.2澆灌和浸灌技術一、澆灌在樹盤四周挖穴3~4個或開淺溝,澆水于穴內或溝內。澆水時宜加入一些稀薄人畜糞尿,以延長濕潤時間。水浸干收汗后及時覆土,防止過快干燥和土壤板結。此法最好與覆草與覆膜結合進行,以減少灌溉次數(shù),節(jié)省勞力。覆草或覆膜可在秋天雨季即將結束,土壤還潮濕時進行。先中耕松土,就地取材,選用山草、稻草、麥草、玉米稈或地膜覆蓋。膜的四周要壓實,減少水分蒸發(fā)。用地膜覆蓋的,在高溫季節(jié)應揭去。二、浸灌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放水浸灌雖能滿足山核桃需水,增加空氣濕度,減少縮果及日燒病的發(fā)生,但用水浪費大,時間長了,會引發(fā)病害特別是根系腐爛甚至窒息死亡。因此,要將長略改為短畦,寬畦改為窄畦,大小漫灌改為小畦淺灌,淹水的深度以達到根系分布下層根際邊沿為宜,讓水慢慢浸入畦中。浸灌的時間不可過長。2.3節(jié)水灌溉技術方法有滲灌、微灌、噴灌、穴貯膜灌等。一、滲灌包括使用陶灌、陶管等滲水器皿灌溉,又稱皿灌。陶灌是巴基斯坦和突尼期等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水農業(yè)技術。其優(yōu)點有:(一)材料易得,管理方便,省水、省工、省時。(二)適于山區(qū)丘陵坡地水資源欠缺的地區(qū),不擇地形,不擇土壤,可利用零星水源。二、微灌包括滴灌、微噴灌等。其優(yōu)點有:(一)省水。微灌系統(tǒng)全部由管道灌水,一般只濕潤果樹的根部附近的土壤,不易產生地表徑流和深層滲漏,因而比地面灌水省水33%~50%,比噴灌省水15%~20%。(二)節(jié)能。微灌是在低壓條件下運行,灌水器的工作壓力一般為50~150千帕,比噴灌的能耗低。(三)灌水均勻,水肥可以同步,能適時適量向作物根區(qū)供水供肥,調節(jié)株間溫、濕度,有利于作物生長,不造成土壤板結。(四)適應生強,操作簡便,可利用小水源,根據(jù)不同土壤入滲特性調節(jié)灌水速度,適用于山丘地及平壩等各和地形。(五)降低勞動強度及勞動量,不需要開溝筑畦,平整土地,節(jié)約了大量勞動力。三、噴灌好處是:(一)比原有土渠畦灌節(jié)水30%~50%,土也實際利用率提高15%~20%,增產20%~30%,省工50%。(二)可調節(jié)田間小氣候,提高了空氣濕度,降低葉片水分的蒸騰消耗和果實的溫度,對防止縮果和日燒病很有效。(三)適應性廣,不擇地形,不產生表徑流和深層滲漏。(四)有多種功能,可噴灑農藥及液體肥料。噴灌的缺點是一次性投資較高,耗能,風大時噴灑不均勻。四、穴貯膜灌丘陵山區(qū)可用穴貯覆膜灌,在果樹側挖洞4~5個,內置稻草,上面用塑膜覆蓋,中間開小洞,用石塊蓋上,施肥灌水時挪開石塊,將肥料或水倒進洞里。水在山核桃的生育期中根據(jù)不同的生育階段對水的需要量灌溉或排水。3樹體管理3.1幼林撫育管理撫育管理系指造林后至衰老更新之前,為獲得山核桃的速生、豐產、穩(wěn)產、優(yōu)質所進行的林地管理、樹體管理和更新等一系列撫育管理措施的總稱。它包括林地的水土保持和水肥管理,林分群體結構的調節(jié)和樹體管理以及更新復壯等措施。幼林撫育的主要任務和措施如下:一、保證造林后的成活成長山核桃幼林喜陰,怕高溫干旱和日灼。如帶狀、塊狀整地造林,撫育時盡量保持帶側和塊周的雜草灌木,造成側方蔽蔭,以利于幼苗成活成長,在平緩坡地或階梯整地、帶狀整地的,在造林后3年內可以套種玉米等高稈作物為山核桃庇蔭。在山核桃產區(qū),過去傳統(tǒng)經驗是在山核桃林中套種油桐,利用油桐生長快、投產早的特點,一方面為山核桃遮蔭,同時可獲得早期效益,以短養(yǎng)長。套種作物或油桐與山核桃之間距離要保持在1m以上。如遇作物或油桐壓制山核桃生長與樹冠擴展時要及時清除,堅持以山核桃為主。3~4年后山核桃進入旺盛生長期,及時改高桿作物為豆科作物或綠肥,油桐3年結果,6~7年開始衰退,即伐去油桐成為山核桃純林并很快投產,砍下的油桐可作薪柴或菇木。二、做好林地的水土保持工作帶狀或階梯整地的林分每年要清溝(內溝)和固坎,崩塌的梯坎要用石塊或草皮塊加固,土壤pH值以6.0以下的可在帶的外側套種茶葉、黃花菜等以保持水土和增加收益。在造林時沒有進行帶狀整地的要從造林后第1年開始,按等高線采用逐步上挖下填的方法,在2~3年內做成簡易水平帶。在陡坡可在樹的下方壘石坎做成魚鱗坑。三、造成合理的林分結構和樹體骨架林分結構主要是控制合理的密度和均勻度,山核桃幼林密度不能過大、過小,過小不能及早形成林分環(huán)境,在未進行套種的情況下林地郁閉度小、陽光直射,雜草叢生,不僅增加撫育難度,且因雜草對水肥的消耗而影響山核桃生長;密度過大則形成樹冠高聳,會影響幼林提早投產和成林的高產穩(wěn)產。較合理的密度是3m×5m,以后宜再疏伐成6m×5m,對以野生苗撫育成林的幼比要刪密補缺,使密度均勻。人工造林形成的山核桃林樹形良好,多呈圓頭形,分枝均勻,一般不需修剪整形。因為山核桃傷口愈合能力很差,剪口處多枯死,留下枯樁,易遭病蟲害。因此,山核桃的整形修剪只宜疏刪,不宜短截,只將枯死枝、重疊支和干擾樹形的大枝疏除,對某些幼樹因造林苗木不良或受病蟲危害而形成的樹皮龜裂、生長萎縮的“小老樹”應從根頸砍去,讓其重發(fā)新梢,選留一根通直健壯者培養(yǎng)作主干,樹勢能很快恢復。四、幼林應及時除草松土和施肥幼林每年雨季結束后立即除草松土,將除下的雜草埋于根下或覆蓋于根際,以減少即將到來的旱季水分蒸發(fā),覆草還可以減少地表高溫危害。在帶狀整地的林地,可將帶坎上的雜草割下,鋪于帶上,以防旱和增加帶上有機質。塊狀整地的林地每年要向外擴穴30~40cm,以適應根系向外擴張。松土在生長季節(jié),深度不宜超過10cm。深挖只宜在冬季,一般2~3年一次,冠內宜淺,冠外加深,一般深度30cm左右。山核桃幼林施肥以有機肥和復合肥為主,因幼林以營養(yǎng)生長為主,適當增加氮肥肥施用量,根據(jù)生產經驗配方施肥,N、P、K的比例以5:2:3為宜,2~3年生,每株施化肥0.5kg,欄肥15~20kg,可分別于2月中下旬及9月初兩次等量施入。施肥可在冠幅內挖圓形溝,先在溝底放有機肥或雜草落葉再撒施肥料,這樣有機與無機結合可增加肥效。4年以后施肥量要增到化肥1kg,有機肥20~30kg,這樣的管理水平,4~5年成林,6~8年投產。3.2成林撫育山核桃進入成年以后,由于結果逐年增加,每年要消耗大量養(yǎng)分,使生長發(fā)育的需要與土壤所能提供的營養(yǎng)之間矛盾日益尖銳,如不加強管理和人為補充生長發(fā)育所需營養(yǎng),則生長很快衰退,產量迅速下降,大小年日趨明顯。一、保持水土、覆草抗旱目前山核桃林多數(shù)位于坡度15°~40°的山坡地,加上長期沒有水土保持措施,林地水土流失嚴重,坡陡、土薄、缺水、少肥,是山核桃低產的主要原因,此類林子共同特點是山核桃根系裸露,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夏季易遭高溫干旱危害。對這種土層淺薄根系裸露的林子挖山重新做水平帶會大量損傷根系而減產,在撫育中,要求盡量少動土,多保留地表耐陰而耗水耗肥少的草本植被,夏秋干旱季節(jié)割草覆蓋地表,降溫積水;施肥宜用點穴狀深施,減少肥料流失和引導根系向深層發(fā)展。二、“冬挖”“伏鏟”在坡度平緩和階梯整地的山核桃林,應堅持冬挖伏鏟的管理制度。在產區(qū)少數(shù)農民用傳統(tǒng)的冬挖伏鏟、春施肥的管理措施,效果良好。冬挖即在冬季休眠期進行挖山松土,一般2~3年一次,深度30cm左右,冠內淺冠外加深,用二齒耙以減少損傷根系。挖山旨在疏松土壤,促進根系向深層發(fā)展,挖山結合施用有機肥以改良土壤結構,效果更好。伏鏟在雨季結束后在地表削草松土,1年一次,削下的草覆于根際,目的是通過松土除草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少地表蒸發(fā)和雜草對水分的消耗,而雜草覆蓋又起到降溫保濕作用。伏鏟深度一般不宜過深,以8~10cm為宜。三、調整林分密度和結構山核桃低產的另一重要原咽是現(xiàn)有山核桃多為歷史上野生苗就地撫育成林的,往往是在野生樹開始結果時砍去雜灌木使之成為山核桃純林。因此,這類林子的特點是疏密不勻,多數(shù)過密;樹齡不一,老樹占比重很大;由于許多樹幼齡時期是在雜灌木中長成的,樹干高聳,樹冠狹窄,能結果的枝梢很少,所以單株和單位面積產量都很低。對這些林子的改造首先要調整密度,去密補缺,使每畝株數(shù)不超過20株;其次對林中部分樹冠殘缺不全,病蟲滋生,產量低又妨害林地衛(wèi)生的老樹要堅決清除掉,以改善林分的年齡結構和衛(wèi)生條件。在此基礎上再加強水土保持、施肥等常規(guī)管理,才能提高產量和質量。3.3老林截干更新一、老林更新的必要性山核桃老樹、老林的特點是多數(shù)樹干高聳,樹冠向心枯死,樹干上活枝少,產量極低,而且病蟲滋生,影響鄰近樹的生長、結果和林地衛(wèi)生。同時老樹在向心枯死時會不斷從樹干上抽生蔭生枝,這種蔭生枝承載力很弱,很容易造成采收傷人事故。因此,為了改善山核桃林的年齡結構和衛(wèi)生狀況,調節(jié)山核桃林密度,必須對老林老樹進行更新。二、更新方法山核桃孤立和散生樹一般60~70年仍能正常結果,而林中的山核桃50~60年后就會發(fā)生向心枯死,產量迅速下降,直至沒有生產能力。在產區(qū)老林老樹更新方法主要是:(一)在老樹下或附近留養(yǎng)或補植幼樹,待幼樹開始投產時伐去老樹。(二)對老樹進行截干更新,山核桃的各種枝條上都分布有許多潛伏芽,這種潛伏芽在老樹的主干主枝上也無處不有,一旦受到刺激,如短截枝干,就會在短截部位以下抽生許多蔭生枝。新抽的萌生枝一般第2年少量結果,第3年就能正常結果。截干更新的具體做法:1、截干,截干部位多選在健康、光滑無枯腐病斑部位,截干部位以下應有活的主枝或蔭生枝,高度在2~3m范圍內,用鋼鋸在最上部活主枝以上20cm處將主干鋸斷,鋸口保留5°~10°傾斜,立刻用600倍敵克楹涂于截口,外包白色尼龍布以防截口腐爛,留下的主枝如梢部枯死,也從枯死部位以下剪去枯死部分,以促進新枝萌發(fā)。2、留新枝,截干后在截口以下50~60cm范圍內會蔭發(fā)許多新梢,在當年冬季選方向不同、上下錯開的3~4個粗壯新梢作主枝培養(yǎng),其他醞釀梢短截或疏刪。山核桃傷口愈合能力差,留養(yǎng)的主枝一般不作修剪,任其向外生長。截干時間在每年的2月中~3月底。3、林地松土施肥,進入衰老期的山核桃在地上部分向心枯死的同時,地下根系也有向心枯死現(xiàn)象,據(jù)調查65年生老樹死根率可達32%以上,因此,在地上部更新的同時,地下部也要通過松土挖斷部分老根促進根系更新。在挖土時注意保持水土,并按株放入復合肥1~1.5kg或15~20kg欄肥加1kg復合肥。四、截干更新效果(一)更新后新梢生長和樹冠形成良好更新當年在截口以下抽發(fā)許多新梢,長度多在30cm以上,最長可達60cm以上,在新梢上抽生許多長枝(多為營養(yǎng)枝)和短枝(多變?yōu)榻Y果枝),第2年即形成樹冠,第4年冠幅可達4m。而沒有更新的老樹,通過潛伏芽萌發(fā)的新梢很少。(二)更新后產量的恢復更新后萌發(fā)的新梢第2年就有少量結果,第3年普遍結果。第6年后進入盛產期,產量較不更新增加1倍以上。由于山核桃林中老樹所占的比重不同,需要更新的株數(shù)不一,所以增產幅度也就不同。老樹所占比重越大,更新增產效果也就越大。4其他管理技術4.1?;ū9夹g4.1.1花期施肥對盛果期山核桃樹于開花前7~10天株施尿素500g+磷酸二氫鉀500g和復合肥1000g;而小年因花量少,樹體營養(yǎng)能滿足開花結果需要,再施速效肥,反而會引起生理失調,導致落果加重,施肥樹的坐果率反而減小。同時在花期噴施硼砂(B),硼砂+尿素(N),硼砂+磷酸二氫鉀(P,K),可以提高山核桃的坐果率。硼砂可以促進花粉發(fā)芽和花粉管伸長,有利于受精,而石灰性土壤本射擊就缺硼。4.1.2農業(yè)技術保花保果在山核桃產區(qū)有一些生長旺盛,結果很少的生理失調樹,這些失調樹的形成或因施氮肥太多,或土壤太肥,最多的是由蟲害引起的??梢圆扇∞r業(yè)技術措施來預防:斷根:于盛花期后在樹冠投影下斷去地表10cm內的1/3側根。開甲:盛花期在主干或主枝基部用刀橫切4~5圈,深達木質部,左右兩半圈錯開不相連。環(huán)狀倒貼皮:在主干或主枝基部切寬1.5~寬慰2.0cm兩半圈樹皮,取下樹皮再上下顛倒貼回原去皮處,用尼龍布包好。1989~1990年用上述3種處理,平均坐果率分別提高29.37%,32.13%和36.24%。這些措施對樹體影響較大,一旦結果正常后就不能繼續(xù)應用。4.1.3人工輔助授粉在雄花序開始散粉時,于上午8:00時后采集雄花序,攤于避風向陽的竹席上,下墊白紙或尼龍布,在日光下暴曬,半天可取出全部花粉,花粉置于尼龍袋中,內放用紙包緊的生石灰或氯化鈣吸濕,扎緊尼龍袋放冰箱中備用。當雌花柱頭變紫紅色、膨大、出現(xiàn)粘液時是授粉適期?;ǚ劭煞庞?層紗布袋中,袋掛放竹桿上,人舉竹桿在林中邊走邊抖,(抖花粉1人,1天可授粉50畝左右),或將花袋(2層紗布)掛于地勢高的風口處,任風吹撒。花粉飄落距離可達1km以上。4.1.4化學藥劑保花保果一、效果顯著而穩(wěn)定的試劑有:有硫酸銅(CuSO4)、三十烷醇(TRIA)、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稀土氧化物、硫酸鋅(ZnSO4)、硫代硫酸銀(Ag2S2O3)、細胞分裂素等激素和化學藥品。1.硫酸銅:花期用0.01%~0.03%CuSO4噴花,坐果率顯著提高。因山核桃林分布在山地陡坡且樹體高大,噴藥困難,可采用0.02%~0.2%的4種濃度涂干通夜可以太高坐果率,這可能是石灰土上山核桃使用CuSO4?;ū9Ч玫闹匾?。2.三十烷醇(TRIA):三十烷醇是一種新型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有延緩葉片早衰,降低果柄離層組織纖維素酶活性,調節(jié)光合作用,提高坐果率等功效。3.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花期用50~125mg/kgNAA涂干,可不同程度提高坐果率,其中75mg/kg涂干,4年平均提高坐果率34.8%。二、無效或效果不穩(wěn)定的有:花期噴布10~100mg/kg防落素,10mg/kg全部無效,25~100mg/kg平均提高坐果率15%率左右,但波動大,幼果期噴,全部無效;三、有害和起反作用的有花果期使用IBA、MnCl2和Ca3(PO4)2,幼果期噴布NAA、IAA等均起反作用。山核桃現(xiàn)有林多分布于坡陡缺水的山地,噴藥諸多不便,應盡量采用涂干處理,涂干一般在樹干胸高處劃出上下錯開的20cm寬半圓形帶,刮去其上粗皮(不傷形成層),再用刀縱劃幾刀,將配好的藥劑用毛刷涂干帶上,帶上放少量浸藥的棉絮,再包上黑色尼龍布,30~40天后,傷口愈合。4.2大小年現(xiàn)象4.2.1大小年現(xiàn)象及原因一、果樹結果的大小年現(xiàn)象或隔年結果現(xiàn)象是指在管理不善的情況下,結果量出現(xiàn)一年大年,一年小年交替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大年結果累累,小年結果很少甚至顆粒不收,有時會出現(xiàn)一年大年之后的兩年小年。二、產生的內在原因引起果樹結果大小年的內外因素很多,但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內在因素是營養(yǎng)問題。大小年是果樹體內由于營養(yǎng)盈虧而形成的一種“自我調節(jié)”或類似“反饋”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山核桃為春梢結果,春梢生長好壞及其上的雌花芽形成多少,是影響當年結果與果實能否正常發(fā)育的關鍵,而春梢生長好壞及結果是多少又取決于在頭年夏秋季抽生的短枝狀(混合)裸芽的生長好壞。4.2.2影響大小年的外界因子一、氣候因子:氣候因子中,影響最大的是4月下旬~5月中旬連續(xù)陰雨,7~8月的干旱,前者影響花期授粉受精,后者影響果實發(fā)育。兩者都能使大年變小年。冬季特別是1~2月份的長期連續(xù)低溫,會損傷根系,折斷枝芽,都會給產量帶來嚴重影響。此外7~8月的干旱會影響果肉的發(fā)育,導致空果率提高而減產。二、病蟲害因子山核桃病蟲害種類很多,但對產量危害最大的主要是蟲害,蟲害中又以蚜蟲、山核桃天社蛾(青蟲)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危害面積最大,1963年及1983~1984年昌北地區(qū)出現(xiàn)大面積天社蛾危害,成片山核桃林葉片全被吃光,受害林2年后才恢復產量。三、立地條件對大小年影響立地條件與山核桃大小年關系極大,一般土壤深厚肥沃,光照充足則能高產穩(wěn)產,反之則否。在產區(qū)調查可見,大小年變異,密林大于疏林,林內樹大于林緣樹,在宅旁、耕地邊的一些孤立樹基本上無大小年。4.2.3大小年現(xiàn)象的預防措施一、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目前對山核桃是量危害最大的是山核桃蚜蟲、天社蛾、摹螳秦蝗、天牛以及近年發(fā)現(xiàn)的花蕾蛆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天社蛾和蚜蟲,摹螳秦蝗和花蕾蛆局部發(fā)生但危害較重。天牛發(fā)生普遍,在陽坡、衰老林中危害重。根據(jù)不同害蟲的生活史,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及時加以防治是保證山核桃豐產穩(wěn)產的重要措施。二、做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合伙人共同投資決策及管理權轉讓合同
- 2025年度廣州城區(qū)二手房買賣合同含交易資金監(jiān)管服務條款
- 2025年度航空航天設備安裝施工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研發(fā)與應用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城市交通管理系統(tǒng)簡明招標合同修訂本
- 2025年度別墅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合同
- 2025年互相擔保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國際貿易合同履行與環(huán)保責任履行協(xié)議
- 2025年人事主管年度工作總結(六篇)
- 2025年二年級班主任工作總結第二學期總結范文(二篇)
- 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導則安全儀表管理課件
- 高三日語一輪復習日語助詞「に」和「を」的全部用法課件
- 【化學】高中化學手寫筆記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解讀全篇
- 2024年監(jiān)控安裝合同范文6篇
- 2024年山東省高考政治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煙葉復烤能源管理
- 應收賬款管理
- 食品安全管理員考試題庫298題(含標準答案)
- 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考試《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考前 押題試卷絕密1 答案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