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考前查缺補漏文言文閱讀試題(北京專用)_第1頁
中考語文考前查缺補漏文言文閱讀試題(北京專用)_第2頁
中考語文考前查缺補漏文言文閱讀試題(北京專用)_第3頁
中考語文考前查缺補漏文言文閱讀試題(北京專用)_第4頁
中考語文考前查缺補漏文言文閱讀試題(北京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中考語文考前查缺補漏文言文閱讀試題(北京專用)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閱讀兩篇選文,完成下面小題。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啊炯住啃』菸幢?,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病?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保ü?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①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③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④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乙】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節(jié)選自《出師表》)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未能遠謀

親賢遠佞

高瞻遠矚

不遠萬里B.小大之獄

漢室之隆

有識之士

赤子之心C.忠之屬也

志慮忠純

忠肝義膽

忠言逆耳D.可以一戰(zhàn)

俱為一體

一蹴而就

一清二楚2.下列對文段中【甲】【乙】兩處畫線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句的意思是: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的。B.【甲】句中魯莊公將勝利的希望寄托在實施“小惠”上,遭到曹劌否定。C.【乙】句的意思是:對桓帝、靈帝的作為,嘗試過體諒,卻總感覺憾恨。D.【乙】句中諸葛亮以桓帝、靈帝昏庸誤國為警示,告誡后主要親信賢臣。3.根據(jù)上面節(jié)選文段及下面兩則《論語》,在后面語段橫線處填寫恰當內(nèi)容。子曰:“道①千乘之國②,敬事③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④,使民以時⑤。”(《學而》)孔子對曰:“舉直錯⑥諸枉⑦,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保ā稙檎罚咀ⅰ竣俚溃褐卫?。②千乘之國:大國。③敬事:恭敬謹慎地處理政事。④人:指士大夫以上各階層的人。⑤時:農(nóng)時。⑥錯:廢置。⑦枉:邪惡不正的人。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薄墩撜Z》中提出的治國理政思想是儒家智慧的結(jié)晶。曹劌重視“取信于民”,與《論語》中“_____”一句所體現(xiàn)的思想高度契合。諸葛亮提出的“親賢臣,遠小人”,則是《論語》中“_____”這一為政原則的延續(xù)。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出師表(節(jié)選)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炯住肯鹊壑贾斏?,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疽摇恳齽t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以上兩篇均選自《諸葛亮集?文集》)4.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親賢臣,遠小人

非寧靜無以致遠忘路之遠近B.先帝不以臣卑鄙

非淡泊無以明志

全力以赴C.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悲守窮廬結(jié)廬在人境D.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年與時馳心馳神往5.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的翻譯和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甲】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翻譯:先帝深知我做事謹慎,所以臨去世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理解:這句話中的“大事”指興復漢室,這是先帝畢生的心愿。實現(xiàn)先帝的遺愿是諸葛亮此次出師北伐的重要原因?!疽摇恳齽t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翻譯:過分傲慢就無法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理解:這句話從反面論證了淫慢險躁的態(tài)度雖不影響學業(yè),但有害于品格的培養(yǎng),以此來強調(diào)謙虛、謹慎的重要性。6.根據(jù)兩篇選文及下面兩則材料,補全后面語段中橫線上的內(nèi)容?!静牧弦弧浚ü猓┯陨磲撷偕琊?,躬親庶務②,不舍晝夜。賓客見其體羸③,舉諸葛亮食少事煩以為戒,光曰:“死生,命也?!睘橹媪?。病革④,不復自覺⑤,諄諄如夢中語,然皆朝廷天下事也。(取材自《宋史?司馬光傳》)【材料二】眾人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⑥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⑦’。”(取材自司馬光《訓儉示康⑧》)注:①[徇]通“殉”。為某種目的而死。②[庶務]各種政務。③[贏(léi)]瘦弱,疲困。④[病革(jí)]病勢危急。⑤[不復自覺]指人失去自我意識陷入昏迷之中。⑥[嗤(chī)]譏笑。⑦[與其不遜也寧固]與其驕縱不遜,寧可簡陋寒酸。⑧[《訓儉示康》]司馬光教導其子司馬康崇尚節(jié)儉的一篇家訓。中華民族的古代先賢十分重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們講求修身、齊家,例如:《誡子書》中,諸葛亮告誡兒子要“淡泊”“寧靜”,像君子那樣“______”,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品行;《訓儉示康》中,司馬光也告誡兒子要“______”,像孔子那樣“與其不遜也寧固”,不盲目從眾貪圖奢靡享樂。他們更追求治國、平天下,例如:諸葛亮上表后主,竭誠進諫,力主討賊興復,彰顯滿腔______之情;司馬光獻身社稷,______,展現(xiàn)一片盡責敬業(yè)之心。古代先賢的這種精神追求,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7.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炯住砍?,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選自《孫權(quán)勸學》)【乙】余近日以軍務倥傯①,寢食不安。吾家本詩禮門閥②,勤與樸為余處世立身之道,有恒又為勤樸之根源。余雖在軍中,尚日日寫字一頁,看書二十頁??春?,用朱筆圈批,日必了此功課為佳。偶遇事冗③,雖明日補書補看亦不歡,故必忙里偷閑而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數(shù)時以為之。決不肯今日耽擱,謂有明日可補;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預為。如是者數(shù)年,未嘗間斷,亦無所苦。(選自《彭玉麟家書》)注:①[倥傯]事多,繁忙。②[門閥]名門貴室。③[事冗]事務繁忙復雜。(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士別三日

日必了此功課為佳B.蒙辭以軍中多務

余近日以軍務倥傯C.但當涉獵

但微頷之D.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險躁則不能治性(2)下面句子斷句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以為/大有所益B.肅/遂拜蒙母C.有恒/又為/勤樸之根源D.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預為(3)上面兩篇文章都講到了讀書的作用?!炯住课耐ㄟ^寫魯肅“與蒙論議”后,與呂蒙“_________”這一舉動,側(cè)面表現(xiàn)了呂蒙讀書后才略的驚人長進;【乙】文則指出讀書可以傳承“詩禮”家風,培養(yǎng)“_____________”品質(zhì)。閱讀《賣油翁》,完成下面小題。賣油翁歐陽修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笨得C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笨得C笑而遣之。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爾安敢輕吾射

惟手熟爾

溫文爾雅B.見往事耳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見異思遷C.以我酌油知之

自以為大有所益

以防萬一D.久而不去

旦辭爺娘去

揚長而去9.下列對本文的翻譯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甲】爾安敢輕吾射!翻譯:你怎么敢輕視我的射箭技術(shù)呢!理解:面對賣油翁觀射時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康肅在質(zhì)問時稱呼、語氣的變化,表現(xiàn)了他傲慢無禮、驕傲暴躁的個性?!疽摇啃煲澡甲糜蜑r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翻譯:慢慢地用勺舀起油倒入葫蘆,油從銅錢方孔注入,但是銅錢沒有被沾濕。理解:賣油翁以一番酌油表演,來表示“我亦無他,惟手熟爾”,一個沉穩(wěn)老練、從容自得的長者形象躍然紙上?!颈靠得C笑而遣之。翻譯:康肅公笑著讓賣油翁走了。理解:面對賣油翁的不卑不亢、沉著應對,康肅公憤怒而無奈,只好笑著讓賣油翁走了。10.根據(jù)《賣油翁》及鏈接材料,在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鏈接材料:王積薪棋術(shù)功成,自謂天下無敵。將游京師,宿于逆旅[1]。既滅燭,聞主人媼[2]隔壁呼其婦曰:“良宵難遣,可棋一局乎?”婦曰:“諾?!眿嬙唬骸暗趲椎老伦右?。”婦曰:“第幾道下子矣?!备餮詳?shù)十。媼曰:“爾敗矣。”婦曰:“伏局[3]。”積薪暗記,明日復其勢,意思皆所不及也。(選自《國史補》)【注釋】[1]逆旅:旅店。[2]媼:媼(ǎo):老婦,指下文“婦”的婆婆。婦:指兒媳。[3]伏局:認輸。歐陽修善用描寫表現(xiàn)人物特點,“①__________”體現(xiàn)出賣油翁對陳堯咨的箭術(shù)不以為意,并不十分贊賞;材料中“②__________”則是從側(cè)面烘托了媼婦二人棋藝之高?!顿u油翁》和材料都闡述了③________的道理。(前兩空各1分,第三空2分,共4分。)閱讀兩篇選文,完成下面小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節(jié)選自《禮記?禮運》)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節(jié)選自《桃花源記》)1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與“講信修睦”中“信”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信步漫游 B.通風報信 C.難以置信 D.誠實守信12.對文中畫線句的理解,下列選項中正確的一項是(

)A.不用做安全謀劃,因為無惡不作的小偷土匪已經(jīng)消失,鄰里之間可以暢行無阻。B.不再有人搞陰謀,而且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作亂害人,人們彼此之間相互信任。C.人們閉門不出,生活困難,惡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社會陷入混亂動蕩的局面。D.人們思想單純,安于現(xiàn)狀,沒有膽量出來作奸犯科,社會處于和平安寧的狀態(tài)。13.根據(jù)上面兩篇選文及下面兩則材料,在后面語段中的橫線處填寫恰當內(nèi)容。材料一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①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選自《墨子》)材料二五畝之宅,樹③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⑤,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⑥,申之以孝悌⑦之義,頒白⑧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選自《孟子》)注:①敖:同“傲”,傲慢、輕視。②篡:掠奪。③樹:種植。④衣:穿上。⑤無失其時:不要耽誤牲畜繁殖的時機。⑥謹庠序之教:認真興辦學校教育。⑦悌:敬愛兄長。⑧頒白:頒,同“斑”。頒白,指頭發(fā)花白。對理想社會的想象和追求古已有之。《禮記》構(gòu)想了以“天下為公”為前提的“大同”社會,墨子則希望依靠“_____”的理念來建立“兼愛”社會;孟子主張在溫飽的基礎(chǔ)上“謹庠序之教”,對人們“_____”,勾勒了“王道”社會的圖景,陶淵明則虛構(gòu)了一個富足安寧的“世外桃源”,成為后世人們向往的美好家園。閱讀《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完成下面小題。送東陽馬生序宋濂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14.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持湯沃灌

浩浩湯湯

赴湯蹈火B(yǎng).稍降辭色

稍縱即逝

稍遜一籌C.主人日再食

再衰三竭

再接再厲D.綴公卿之后

蒙絡搖綴

綴行甚遠15.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的翻譯和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甲】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翻譯:家里窮,沒有辦法得到書,就經(jīng)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理解:作者有強烈的讀書愿望卻買不起書,只能借書、抄書。他講誠信,大家都愿意把書借給他,因而“遍觀群書”?!疽摇炕蛴銎溥尺?,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翻譯:有時遇到老師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禮節(jié)更加周到,就連老師提出問題,也不敢回答。理解:面對嚴厲的先達,作者不因冷遇而灰心。相反,先達的態(tài)度愈差,作者的態(tài)度愈恭敬,可見其求知的誠心。【丙】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翻譯: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人。理解:作者“缊袍敝衣”與同舍生“燁然若神人”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口體之奉不若人”。但作者內(nèi)心有足以使自己快樂的追求,所以可以暫時忍受眼前困頓的生活。16.根據(jù)《送東陽馬生序》及下面材料,在后面語段中的橫線處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ㄟx自《禮記·正義》)《送東陽馬生序》和上面材料都強調(diào)了學習的重要性。宋濂在學習中面臨無書、無師的困難,他借書、求師,從而“①___”;如果不學習,就如材料中所說,有再好的道理,也“②___”。從宋濂求學的經(jīng)歷或材料的內(nèi)容,我們得出的啟示是:③___。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甲】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疽摇看巳艘灰粸榫哐运劊試@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丙】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奔瘸觯闷浯?,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17.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具答之

別具匠心

交通工具B.去日苦多

記之而去停數(shù)日,辭去C.便舍船

四舍五入

鍥而不舍D.扶向路

尋向所志

眈眈相向18.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的翻譯和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甲】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翻譯:人們在這兒的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穿戴,都和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樣。理解:以武陵人的視角觀察桃花源中人的耕作活動、男女服飾,平淡敘述中含有驚奇?!疽摇看巳艘灰粸榫哐运?,皆嘆惋。翻譯: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他們,他們都很驚嘆。理解:漁人講述自己進入桃花源的經(jīng)過,這令桃花源中的人驚嘆不已?!颈看酥腥苏Z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翻譯:村中人囑咐他說:“這里的事不值得對外人說啊”理解:村中人委婉地囑咐,既有不相信武陵人的意味,也為后文武陵人違背承諾、桃花源消失埋下伏筆。19.選文中的桃源人與鏈接材料中的渤??ぐ傩斩歼^上了安居樂業(yè)、豐衣足食的生活,但這樣的生活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請結(jié)合選文和鏈接材料分別簡述。鏈接材料:遂至渤海界,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毋得問;持兵者乃為賊。”郡中翕然①,盜賊亦皆罷。遂乃開倉廩假貧民,選用良吏。遂見齊俗奢侈,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nóng)桑。數(shù)年之后,郡中皆有蓄積,獄訟止息。(節(jié)選自《龔遂為渤海太守》)[注釋]①翕(xī)然:一下子平靜下來。閱讀《魚我所欲也》,完成下面小題。魚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20.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舍生取義

屋舍儼然

鍥而不舍

退避三舍B.得之則生

不復得路

優(yōu)劣得所

求之不得C.行道之人

行陣和睦

一目十行

禍不單行D.所識窮乏者

窮冬烈風

一窮二白

無窮無盡21.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的翻譯和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甲】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翻譯: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所以,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理解:這句話論述了在生死的重要關(guān)頭,應把“義”作為取舍的標準。正如宋代文天祥戰(zhàn)敗被俘后,拒絕投降,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表達了自己以身殉國、舍生取義的決心?!疽摇咳f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翻譯:(可是有的人)見了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理解:孟子認為,優(yōu)厚的俸祿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這與孔子“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的觀點一脈相承。22.在《魚我所欲也》一文中,行道之人、乞人不食“嗟來之食”,表現(xiàn)出來的羞惡之心是“義”。請閱讀下面兩則材料,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說明在種世衡和鄧世昌身上表現(xiàn)了怎樣的“義”。【材料一】種世衡知環(huán)州,蕃部有牛家族奴訛①。世衡與之約,明日當至其帳,往勞部落。是夕大雪,深三尺。左右曰:“地險不可往。”世衡曰:“吾方結(jié)諸羌以信,不可失期?!彼炀夒U而進。奴訛方臥帳中,謂世衡必不能至。世衡蹴而起。奴訛大驚曰:“前此未嘗有官至吾部者,公乃不疑我耶!”率其族羅拜聽命。(取材于《宋史·種世衡傳》,有刪改)【材料二】世昌乘致遠,最猛鷙②,與日艦吉野浪速相當。吉野,日艦之中堅也。戰(zhàn)既酣,致遠彈將罄,世昌誓死敵。將士知大勢敗,陣稍亂,世昌大呼曰:“今日有死而已!然雖死而海軍聲威弗替,是即所以報國也!”眾乃定。世昌遂鼓輪怒駛,欲猛觸吉野與同盡,中其魚雷,鍋船裂沉。世昌身環(huán)氣圈不沒,汝昌及他將見之,令馳救。拒弗上,縮臂出圈,死之。(取材于《清史稿·鄧世昌傳》,有刪改)【注釋】①奴訛:人名,羌族部落首領(lǐng)。②鷙:(zhì)兇猛。閱讀《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完成下面小題。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23.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致書以觀

學以致用

閑情逸致

寧靜致遠B.益慕圣賢

精益求精

相得益彰

香遠益清C.久而乃和

政通人和

春和景明

風和日麗D.未有所成

成人之美

渾然天成

成千上萬24.翻譯文中畫線語句,并依據(jù)上下文對其作出進一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甲】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翻譯:天氣特別冷的時候,硯池里的墨水結(jié)成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書之事。理解:這句話描寫了天冷墨凍、手指僵硬、不怠抄書的情景,寫出了抄書之苦,表現(xiàn)了學習之勤。這是他終有所成的原因之一。【乙】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翻譯:有時遇到先達的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jié)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辯解。理解:這句話寫出了自己從師之艱,表現(xiàn)了求知的渴望和求學的執(zhí)著,同時也隱隱流露出對先達教學方式的不滿?!颈恳灾杏凶銟氛?,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翻譯:因為內(nèi)心有值得快樂的事情,所以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理解:作者在意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內(nèi)心有寄托,就可以忘記生活的艱苦,專注學習。這也是他學有所成的重要原因。25.根據(jù)上文及下面兩則材料,在后面語段中的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材料一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有邑人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取材于《西京雜記》)材料二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節(jié)選自袁枚《黃生借書說》)《送東陽馬生序》與上面兩則材料都寫到了讀書之事:宋濂借書“手自筆錄”,匡衡以_______得以遍觀主人之書,袁枚因借不到書而“_______”。在讀書這件事上,他們?nèi)齻€人表現(xiàn)出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他們的讀書經(jīng)歷啟示我們_______。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臨春、結(jié)綺、望仙三閣①,其窗牖②欄檻,皆以沉檀為之,飾以金玉,間③以珠翠。時江總④雖為宰輔,不親政務,日與尚書孔范⑤、散騎王瑳⑥等文士十余人,侍宴后庭君臣酣歌自夕達旦。內(nèi)外連結(jié),貨賂公行⑦。群臣有諫者,輒以罪斥之。及隋軍臨江,間諜驟至,孔范曰:“長江天塹⑧,虜豈能飛渡耶!”帝笑以為然,故不為深備。(選?司馬光《資治通鑒·陳紀》,有刪改)注釋:①〔臨春、結(jié)綺(qǐ)、望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