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管理智慧法則課件_第1頁
《道德經》的管理智慧法則課件_第2頁
《道德經》的管理智慧法則課件_第3頁
《道德經》的管理智慧法則課件_第4頁
《道德經》的管理智慧法則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道德經》的管理智慧友情提示上課時間請勿:--請將您手機改為“震動”

避免在課室里使用手機--交談其他事宜--隨意進出教室請勿在室內吸煙上課時間歡迎:--提問題和積極回答問題--隨時指出授課內容的不當之處內容提要一、《道德經》簡介二、道為管理之本三、管理者的修養(yǎng)四、老子的管理法則一、《道德經》簡介《道德經》又稱《老子》,五千言,傳為老子所撰,為道家學派的代表性文獻,是一部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而又言簡意賅的國學經典。它對中國哲學、政治、宗教、文學等產生過深遠影響,也具有豐富的獨特而系統(tǒng)的管理智慧,在東南亞國家管理學界有較大影響。據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統(tǒng)計,它是除了《圣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fā)表量最多的文化經典,20世紀西方海德格爾等哲學家也從中吸收理論的養(yǎng)分。二、道為管理之本1、批判現(xiàn)實,批判強力統(tǒng)治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第18章)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且允ト巳ド酰ド?,去泰。(第29章)【所以圣人要去除極端的、奢侈的、過度的措施】【抗議嚴刑峻法】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將得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第74章)【抗議虐政】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雖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第75章)2、復歸素樸絕圣棄辯,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第19章)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第28章)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第32章)古之善為道者,非議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

(第65章)【從前善于行道的人,不是教人民精巧,而是使人民淳樸。人民所以難治,是因為他們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機?!J識這兩種差別,就是治國的法則?!?、順任自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1章)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第35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第40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第23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蝗f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34章)三、管理者的修養(yǎng)

1、尊道貴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51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為盜夸。非道也哉。(第53章)

【假如我稍微有些認識,在大道上行走,惟恐走入了邪路。大道很平坦,但是人君卻喜歡走斜路。朝政腐敗極了,弄得農田非?;氖?,倉庫十分空虛;還穿著錦繡的衣服,佩帶著鋒利的寶劍,飽足精美的飲食,搜刮足余的財貨;這就叫做強盜頭子。多么的無道呀!】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兜?9章》

【治理國家,養(yǎng)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力更重要。愛惜精力,乃是早作準備;早作準備就是不斷的積德;不斷的積德就沒有什么不能勝任的;沒有什么不能勝任就無法估計他的力量;無法估計他的力量,就可以擔負保護國家的責任;掌握治理國家的道理,就可以長久維持;這就是深根固柢、長生久視的道理?!?、功成弗居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2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9章)3、自知之明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第24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第71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第72章)

4、圣人不仁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第5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7章)

5、方而不割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58章)

【政治寬厚,人民就淳樸;政治嚴苛,人民就狡黠?!蚨械赖娜朔秸桓钊?,銳利而不傷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耀?!?/p>

6、寬容大度圣人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66章)7、知足不辱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可鯋郾卮筚M;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44章)【聲名和生命比起來哪一樣親切?生命和貨利比起來哪一樣貴重?得到名利和喪失生命哪一樣為害?過分的愛名就必定付出重大的耗費;過多的藏貨就必定會招致慘重的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帶來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長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第33章)咎莫大于欲得;禍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46章)

四、老子的管理法則

1、柔弱勝剛強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第36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43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76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闭匀舴础#ǖ?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8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第30章)2、有無相生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11章)3、無為不爭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第37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3章)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第22章)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保ǖ?7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48章)【如能無為那就沒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了。治理國家要常清凈不擾攘,至于政舉繁苛,就不配治理國家了。】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第67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第81章)啟示:管理就是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以簡馭繁,運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精兵簡政,不斷簡化組織形式;給管理做減法,最好的管理是少管理不要獨攬大權,不要凡事親力親為,要學會放權與授權建立簡單的人際關系案例一:子賤放權

孔子有個學生叫子賤,他曾經有一次奉命擔任某地方的官吏。但他到任以后,卻時常彈琴自娛,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轄的地方卻治理得井井有條,民興業(yè)旺。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原來每天起早摸黑,從早忙到晚,也沒有把地方治好。于是他便去請教子賤:“為什么你能治理得這么好?而我每天兢兢業(yè)業(yè)地從早忙到晚也不行呢?”子賤回答說:“你只靠自己的力量,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卻是借助別人的力量來完成任務?!?、謹慎處事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第63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第73章)其安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