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為何閑_第1頁
成都人為何閑_第2頁
成都人為何閑_第3頁
成都人為何閑_第4頁
成都人為何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成都人為何閑?打麻將是成都人休閑的一種方式。圖為一群年輕人聚集在成都的小巷子里正在玩一種名叫“血戰(zhàn)到底”的麻將。攝影/朱斌近來,雪災攪動著中國。冷暖氣團長時期對峙在北緯25-30之間。京珠高速、京廣鐵路中斷,無數(shù)回家過年的旅客被困在車站和車上,送電鐵塔被雨凇壓塌,貴州省委點著蠟燭開會??冰雪覆蓋了華中、華東、華南大部分地區(qū)。這次雪災并不是突如其來的,每年從西伯利亞孕育的寒潮都要沿著固有的路徑南下,這一次只是程度加重,持續(xù)時間較長。這次雪災無論是低溫還是積雪的深度都沒有超過歷史上的紀錄。上海曾有雪深14厘米的紀錄,時間是1964年2月19日。甚至我國的熱帶地區(qū)還有降雪的記錄,云南的元江1983年12月也飄起雪花,當時云南78個縣都下起大雪。這在世界上同緯度的地方是不可思議的奇跡,因為熱帶就是永遠夏天的地方。雪災和寒凍是我國的???,因為我國有世界上少有的季風氣候。夏季從濕熱的太平洋吹來的季風,從南向北吹拂著中國的東部,帶來了豐沛的降雨,雨熱相配,對農(nóng)作物十分有益。因此我國的水稻可以種植到比哈爾濱更北面的呼瑪縣,這是世界水稻種植的北限。這一切都是季風之惠。但季風并不是只有惠,沒有害。冬季,季風掉頭南下,從寒冷的西伯利亞裹挾著冷空氣頻頻南下,造成寒凍之災,比如這次雪災。我國冬季之冷是同緯度的其他國家所罕見的。我國南方許多地區(qū)已經(jīng)在北回歸線以南,有直射的陽光,應該算作熱帶,比如廣州、南寧、北海、香港等,但因為冬季的寒潮,使這些地方與熱帶無緣,像廣州每年平均會有幾個有霜的日子,最低氣溫有時達到o°c,甚至還有下雪的記錄。在歐亞大陸的另一側(cè),與我國同緯度的西歐各國沒有季風,而是常年盛行從大西洋吹來的西風,氣候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我們知道霧凇是美景,但雨凇則是災害了。這次災害很大程度上是雨凇之災。所謂雨凇是指天上的雨滴落到植物、建筑物、地面上迅速結(jié)冰的現(xiàn)象,因此雨凇也可以叫做凍雨。電線上的雨凇越結(jié)越厚,最后不勝其重,電線被斷裂和扯倒成排的電線桿,這會造成大面積的停電事故。這次雨凇使貴州、湖南的電力中斷,造成災害。雨凇結(jié)在道路上,會造成交通中斷,京廣線和京珠高速的中斷,就是雨凇使路面結(jié)冰所致。但這次雨凇之災也不是罕見和創(chuàng)紀錄的。1969年1月廣東北部的一場雨凇,使粵北地區(qū)的交通和電力中斷,停電一個星期之多;1972年2月湖南、貴州、江西等地出現(xiàn)了一次大范圍雨凇天氣,最嚴重的地段電線結(jié)冰10厘米粗??梢娪贲〖磧鲇暌彩俏覈静⒉缓币姷囊环N天氣(例證引自林之光《中國的氣候及其極值》)。因為季風的緣故,我國是世界上受氣候災害最嚴重的國家。春天,如果來自太平洋的季風姍姍來遲,就會造成嚴重的旱災,夏季如果季風滯留在某一地帶,就會造成洪澇之災,冬天冬季風的頻次、力度一旦超過常態(tài),就會釀成凍害、寒害和低溫冷害。受季風影響的我國東部地區(qū)常常遭受各種災害的侵擾,但有個地方是例外,這就是四川盆地,尤其是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四川盆地享有季風之利,而無季風之害。這次東部中國霜雪覆江南,冰凌侵綠樹,但四川盆地卻油菜花盛開,不見霜凍的景象。經(jīng)常有這樣的情形:在冬天的寒潮霜雪從北向南襲來,一直到達廣州、南寧等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城市時,四川盆地卻幾乎是個無霜區(qū)。氣象學家林之光先生最早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他還畫過一張圖,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幾乎無霜的四川盆地就像一個大眼睛,在滿是霜雪的世界中閃爍。評選新天府的過程中,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都提到了四川盆地無霜期長的特點。從《中國氣候》一書中,我們找到了這張歷史上3個冬季記錄日中無霜區(qū)的分布圖??梢钥吹剑涸谧詈涞亩?,霜區(qū)已經(jīng)向南擴展到了兩廣中部,但四川的大部分地區(qū)卻仍安然無霜。一年中,四川全省的無霜期可以超過330天,在盆地南部的瀘州、宜賓等地,霜凍的天數(shù)更是少得驚人,一般不會超過4天。在冬季,成都平原的溫度往往高

于同緯度地區(qū),究其原因,應歸功于盆地周圍高峻的山脈,是它們阻滯了北方南下的冷空氣,使四川盆地宛如一個封閉的“暖盆”。了北方南下的冷空氣,使四川盆地宛如一個封閉的“暖盆”。年寒潮路徑玖及受彫響:域示意圖X■7.圖說: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主要發(fā)源于俄羅斯西北部新地島附近的北冰洋海域,然后途經(jīng)蒙古國西部,東移南下影響我國。如圖所示,寒潮在我國境內(nèi)分為三路:第一條經(jīng)華北北部和東北南部東移進入日本海;第二條經(jīng)河套平原、華中地區(qū)由長江中下游平原入海;第三路途經(jīng)新疆、甘肅、陜西、湖南向南移去。由于秦嶺、大巴山等高山的阻隔,寒潮常年被擋在四川盆地之外。

海苔北121620|X|j-.il 0海苔北121620|X|j-.il 0竺竺平均毎年蒲宮曲難轉(zhuǎn)stif4 0缺蹄地1瓦中國年凍害分布圖說:在今年的大雪中,很多農(nóng)作物和果樹林木被凍死,損失慘重。其實凍害在我國不僅僅發(fā)生在北方地區(qū),其分布之廣,令人吃驚。湖南南部以及廣東北部地區(qū)在今年的雪災中損失巨大,這里雖然處于亞熱帶,但長久以來就一直是凍害的高發(fā)區(qū)。除此之外,河北、山西、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交界地帶、甘肅東部至寧夏地區(qū)以及長江中下游平原也都是我國受凍害最頻繁的區(qū)域。縱覽我國中、東部,只有四川、重慶等少數(shù)地區(qū)遠離凍害的影響。

ill禪ill禪?圖說:四川盆地是海洋性氣候從西北到東南沿海,中國的氣候區(qū)劃呈現(xiàn)出從大陸性氣候到海洋性氣候的過渡。過渡帶中,我們意外地發(fā)現(xiàn)一塊反常的地區(qū),那就是四川盆地。由于遠離海洋,四川盆地本處于大陸性過渡氣候和海洋性過渡氣候之間的位置,但它卻和中國的南海之濱同屬于海洋性氣候區(qū)域。主要原因是四川盆地不僅冬夏氣溫變化小,就是晝夜氣溫變化也很小。四川盆地為什么是個災難的避風港?主要是地形的原因:盆地四周都是高大的山脈和高原,北有秦嶺的崇山峻嶺;南有云貴高原;西有橫斷山脈;東有巫山等。這些高山高原擋住了寒潮的入侵,因此四川盆地是個霜雪很少的地方。四川盆地還有一個神奇之處。這個深處內(nèi)陸的有中國腹地之稱的地方,竟然是海洋性氣候。許多濱海的地方卻是大陸性氣候,比如大連、天津、青島,甚至上海都不能算作海洋性氣候。為什么四川盆地遠離大海卻是海洋性氣候呢?海洋性氣候的主要特征就是一年當中冷熱變化不大,大陸性氣候則相反。這個變化靠一個數(shù)值來說明。這個值就是一年中最熱月的平均氣溫減去最冷月的平均氣溫所得到的差,這個差有個名字叫“年較差”。年較差越大,大陸性越強,越小則海洋性越強。這其中的道理是,海水與地面的性質(zhì)不同,太陽光加熱海水不容易,加熱地面卻容易些,海水一旦加熱后,冷卻也比地面慢。也就是說海洋比陸地無論是熱還是冷,都有個滯后期。對臨近海洋的陸地而言,大海就像一個自動調(diào)溫器,熱時降溫,冷時增溫。因此臨近海洋的地方夏天不熱,冬天不涼。也可以說一年之中最熱月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溫之差不會很大,隨著與海洋的距離增加,這個差就會越來越大。這是西歐的地理和氣象學家搞出來的標準,按照這個標準,中國大陸的拉薩竟然也是海洋性氣候,因為拉薩的年較差只有18.1°C,這顯然有些說不通。毛病出在僅用年較差為標準只符合西歐的情況,并不符合中國。中國的氣象學者張家誠、林之光則提出了判斷一個地方的氣候是海洋性還是大陸性的方法,就是除了考慮一年當中的氣溫變化外,還應該考慮一日之中的氣溫變化。一日之中的氣溫變化,叫做“日較差”。當考慮了一日之中的氣溫變化后,拉薩就不是海洋性氣候了,因為拉薩年均一日之中的氣溫變化為14.8C,遠大于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的區(qū)分界限10C。但是無論是看年氣溫變化——年較差,還是看日氣溫變化——日較差,四川盆地都是海洋性氣候。因為這里不僅年氣溫變化小,而且一日之中晝夜氣溫變化也小,晝涼夜暖。氣候變化小,一年之中,一日之中都如此,大海邊的氣候就如此,四川是崇山圍繞的“海洋”。我國許多海濱城市也不能和四川相比。大連、天津、青島就不用說了,冬天從西伯利亞吹來的寒冷的北風完全控制了這些城市,冬天的寒和夏天的熱構(gòu)成強烈的對比。就連上海也不例外,冬季,從北方來的寒潮頻頻光顧這個城市,據(jù)說上海有幾次氣溫驟降的記錄,那是1908年4月24-26日。24日午后,氣溫曾高達31.6°C,已是暑熱的天氣,但是從北方吹來的冷空氣一到,氣溫立刻開始下降,到了第二天清晨,氣溫竟然降到7.7C,平均每小時降低2C,一日氣溫變化達23.9C。這樣的氣溫變化,四川盆地從未有過。四川盆地的海洋性氣候?qū)λ拇ㄈ擞绕涫浅啥既擞泻斡绊??首先想到的是這種氣候?qū)θ说慕】档挠绊懯钦娴?。氣候變化帶來的疾病會少些,如冷熱劇變引起的流行性感冒,還有寒冷地區(qū)常見的支氣管炎等疾病會少些,受涼和溽熱都是疾病之源,甚至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都與氣溫變化有關(guān)。少受氣溫變化的折磨,是四川人的福氣。其實我更關(guān)心的是這種海洋性氣候?qū)Τ啥既宋幕愿竦挠绊?,比如成都人一直都在說自己很“休閑”,說成都是“休閑之都”,那么成都人這個“閑”與海洋性氣候有沒有關(guān)系呢?成都人的“閑”,顯然不是文化和歷史的因素造成的。成都人的文化與別處相比,并不十分特別。四川或成都的文化名人,要不是從外面進入四川,如杜甫、元稹、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等,其他名人劉備、諸葛亮等顯然也不是川人;要不就是出了四川,才有所作為的,如司馬相如、李白、蘇軾兄弟、巴金、郭沫若等。至于三星堆挖出的文化,與現(xiàn)在的成都顯然早就斷了線,沒有什么關(guān)系了。成都人的“閑”,我從文化和歷史中找不到什么淵源,只好到自然環(huán)境中尋找。海洋性氣候的冬夏晝夜氣溫變化不大,對人的文化是會產(chǎn)生影響的。其實變化就是時間,變化引起的那種感覺就是時間。古人也就是從一年四季的變化中來制訂歷法的,例如中國人的二十四節(jié)氣,這樣的東西顯然不能誕生在四川盆地,因為在四川盆地看不到這樣的變化??床坏阶匀唤绲倪@些微妙的變化,長此以往是否會對時光的流逝不敏感,對時間不敏感,就不會只爭朝夕,因此就會產(chǎn)生“閑”的心態(tài)和樣子。當然“閑”是要有物質(zhì)基礎(chǔ)的,這一點四川盆地,尤其是成都平原是能夠做到的,這里土地膏腴,沃野千里,物產(chǎn)豐富。但并不是富的地方就“休閑”,北京、上海很富,但是一點也不“閑”。說實在的,我對此種解釋,一點也沒有信心。我還在為成都人的“閑”尋找根據(jù)。當我翻到一本中國自然災害圖集的時候,我才有了信心,相信我找到了成都人“閑”的原因。其實一言以蔽之,成都人之所以“閑”,是因為成都平原是中國各種自然災害的一塊飛地?!伴e”不是躺在太師椅上搖蒲扇,也不是一天24小時喝著小盅的功夫茶。“閑”不是公子王孫那種遛鳥架鷹似的閑,更不是姨太小姐牌桌上的閑,只有引車賣漿之流、販夫走卒之類、大媽大爺之族都閑,那才叫閑。這種骨子里的“閑”,只有一個千百年來世世代代無災無難的地方才能孕育出來,這種骨子里的“閑”只有成為一種背景,成為一種彌漫在大街小巷、茶樓酒肆的空氣中,這才是真正的“閑”。這樣一種閑,只有自然環(huán)境的功力才能制造出來。前面我已經(jīng)用了很多篇幅,說出了四川盆地是寒冷中的一個暖島,它不受困擾我國東部的冷空氣南下造成的寒潮之害。

不僅如此,看一下我國的地震災害分布圖,四川盆地的北部、西部、南部都是地震帶,它的周圍不知發(fā)生了多少次大地搖動、天崩地裂的慘劇,但是這里卻安然無恙?!觥?*:**說嗣片鼻劇.舸不僅如此,看一下我國的地震災害分布圖,四川盆地的北部、西部、南部都是地震帶,它的周圍不知發(fā)生了多少次大地搖動、天崩地裂的慘劇,但是這里卻安然無恙?!觥?*:**說嗣片鼻劇.舸FflOMTh-t^MTUR圖說:中國地震帶分布與臺風可影響范圍示意圖圖中的地震帶表示的是自古至今的地震多發(fā)區(qū)以及震災嚴重的地區(qū)。整體來看,中國的地震帶主要集中于京津唐地區(qū)、太行山脈、福建沿海、臺灣島、關(guān)中盆地、河西走廊、天山山脈、橫斷山以及青藏高原南部等地。從圖可以看出,四川盆地恰好避開了籠罩在川西山地東緣南北走向的那條地震帶。查看成都的地震記載,由于受東部龍泉山脈地殼運動的影響,成都周邊偶爾有3級以下的小震,但從未發(fā)生過大的地震災害。再來看臺風的影響范圍。每年夏季,中國東南沿海都要經(jīng)受臺風的洗禮,“愛云尼”、“云娜”、“麥莎”……這些名字聽起來都很美妙,但其破壞力卻是令人生畏:風雨交加之后,往往是房屋受損、田園狼藉、耕地變成了灘涂镲相比福建、廣東等地而言,四川也許永遠不用為臺風的襲擊而擔憂。由于深處內(nèi)陸,加之山脈的包圍,巴蜀大地如同臺風的陽日12中國近孔0年大旱級災害麺率分布圖陽日12中國近孔0年大旱級災害麺率分布圖之早飆兩澤{U上連筆0翊中?WfiTl*之勒(述的嚴■旱舉就料地輕近別0年大湧級災害類率分布圖例近別0年大湧級災害類率分布圖例4 6 3 10 12 1410(5J)喊圖料回國兩寧第上彈溯柬史斜中育謐如“盤地行時"是黃描還藝尸*H左a珂1T* / ;■約淇J.- :―]爸-[圖說:這是兩張標注著近500年來中國各地旱澇災害發(fā)生頻次的地圖。歷史上,旱澇災害長期影響著中國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甚至人民的生活。大澇級頻率圖告訴我們,我國大面積的東部季風區(qū),夏季都曾因降雨過多而出現(xiàn)過洪災。而在另一張記錄大旱級頻率分布的地圖上,我們看到歷史上華北平原等中國北方地區(qū)竟然比南方受災還要頻繁。洪澇和干旱,是對我國影響最大的兩類氣候災害。歷史上,許多省區(qū)都出現(xiàn)過全村老少祭祀龍王,祈求降雨,也出現(xiàn)過筑塔鎮(zhèn)水的場景。即使在今天,中國的很多地區(qū)也并沒有完全擺脫“靠天吃飯”的無奈。相比而言,四川盆地自古至今算得上中國水旱災害較少的地區(qū)。江南一帶被稱為天堂,但是那里地勢低洼,洪澇災害難免。即使像東北大平原、華北大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都是洪澇災害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但四川盆地少有洪澇之苦。沿海閩粵一帶,很少受嚴寒之害,但是來自海上的臺風經(jīng)常肆虐,臺風襲來,天昏地暗,乾坤倒轉(zhuǎn),臺風帶來的損失不亞于地震和洪澇災害。四川盆地與風災無關(guān),那里不但沒有臺風,恐怕連大風也沒有。雷暴天氣四川盆地也很少見,看一下雷暴天氣的分布圖,四川盆地還是一塊飛地。四川的雨不是那種瓢潑大雨,而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毛毛雨。雷聲少,聽不到轟隆隆的春雷聲,只能說是成都人的遺憾了。

G用呂4D60acG用呂4D60ac圖說:中國年雷暴天數(shù)分布示意圖雷暴是一種中小尺度的強對流天氣系統(tǒng)。雷暴發(fā)生時,經(jīng)常伴隨有大風、暴雨和冰雹,對人畜莊稼非常危險。中國的雷暴高發(fā)區(qū)集中在南方的山地和高原地區(qū)。而在四川盆地很少發(fā)生。四川的降雨很大一部分是悄無聲息的“夜雨”。繼續(xù)看我國常見的災害,冰雹、沙塵暴、泥石流、滑坡等,四川盆地都與它們無緣。與自然災害無緣,這是四川人尤其是成都人的專利,而成都人的閑就是在“無災”的環(huán)境下養(yǎng)育出來的。閑,字典上說,第一個意思是指無事。對成都人而言,無事除了人事之外(再說人事與大多數(shù)百姓無關(guān)),主要是指自然界無事,自然界為什么無事,因為無災。看一下其他地方天災來臨時人們的狀態(tài)吧,緊急動員、晝夜行動、嚴陣以待,想要閑,可能嗎?因此一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