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二)(練習) 高二語文暑假作業(y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ca30c861d1ed7069ad745523f909af/0aca30c861d1ed7069ad745523f909af1.gif)
![文言文閱讀(二)(練習) 高二語文暑假作業(y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ca30c861d1ed7069ad745523f909af/0aca30c861d1ed7069ad745523f909af2.gif)
![文言文閱讀(二)(練習) 高二語文暑假作業(y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ca30c861d1ed7069ad745523f909af/0aca30c861d1ed7069ad745523f909af3.gif)
![文言文閱讀(二)(練習) 高二語文暑假作業(y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ca30c861d1ed7069ad745523f909af/0aca30c861d1ed7069ad745523f909af4.gif)
![文言文閱讀(二)(練習) 高二語文暑假作業(y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ca30c861d1ed7069ad745523f909af/0aca30c861d1ed7069ad745523f909af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6)文言文閱讀(二)—高二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暑假作業(yè)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文本一:魯穆公問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謂忠臣?”子思曰:“恒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惫粣偅径酥?。成孫弋見。公曰:“向者吾問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背蓪O弋曰:“噫,善哉言乎!夫為其君之故殺其身者,嘗有之矣。恒稱其君之惡者,未之有也。夫為其君之故殺其身者,效祿爵者也。恒稱其君之惡者,遠祿爵者也。為義而遠祿爵,非子思,吾惡聞之矣?!?選自《魯穆公問子思》)文本二:子思自齊反衛(wèi)衛(wèi)君館而問曰先生魯國之士然不以衛(wèi)之褊小猶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賜于寡人也子思曰:“臣羈旅于此,而辱君之威尊,亟臨篳門,其榮多矣。顧未有可以報君者,唯達賢爾?!毙l(wèi)君曰:“賢則固寡人之所愿也?!弊铀荚唬骸拔磳従笇⒑我詾??”君曰:“必用以治政?!弊铀荚唬骸熬ツ芤??!本唬骸昂喂??”答曰:“衛(wèi)國非無賢才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賢才不見用故也。”君曰:“雖然,愿聞先生所以為賢者?!贝鹪唬骸熬龑⒁悦∈恳詫嵢∈恳??”君曰:“必以實?!弊铀荚唬骸靶l(wèi)之東境有李音者,賢而有實者也。”君曰:“其父祖何也?”答曰:“世農(nóng)夫也?!毙l(wèi)君乃盧胡大笑曰:“寡人不好農(nóng),農(nóng)夫之子,無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弊铀荚唬骸俺挤Q李音,稱其賢才也。周公大圣,康叔大賢,今魯、衛(wèi)之君未必皆同其祖考。李音,父祖雖善農(nóng),則音亦未必與之同也。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則臣所謂有賢才而不見用,果信矣。臣之問君,固疑君之取士不以實也。今君不問李音之所以為賢才,而聞其世農(nóng)夫,因笑而不受,則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實者也。”衛(wèi)君屈而無辭。(節(jié)選自《孔叢子·抗志第十》,標點有改動)1.下列對文中畫框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子思自齊反衛(wèi)/衛(wèi)君館而問曰/先生魯國之士/然不以衛(wèi)之褊小猶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賜于寡人也/B.子思自齊反衛(wèi)/衛(wèi)君館而問曰/先生魯國之士/然不以衛(wèi)之褊小/猶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賜于寡人也/C.子思自齊反衛(wèi)/衛(wèi)君館而問曰/先生魯國之士/然不以衛(wèi)之褊小猶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賜于寡人也/D.子思自齊反衛(wèi)/衛(wèi)君館而問曰/先生魯國之士/然不以衛(wèi)之褊小/猶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賜于寡人也/2.下列對文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揖,即拱手行禮,是古時漢民族相見禮的一種形式,“揖”據(jù)考證約源自周代以前。B.祿,古代一般指官吏的俸給,不同于作為現(xiàn)金發(fā)給官吏的“俸”,“祿”發(fā)的是實物。C.“未審君之愿將何以為”與《歸去來兮辭》“審容膝之易安”中的“審”字含義不同。D.祖考,一般指祖先,也可指已故的祖父或父祖輩的人,已故祖母一般則稱祖妣。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魯穆公對子思的回答感到困惑,就召見成孫弋請他解除疑惑,成孫弋認為子思的話很有見地,同時也表明總是能指出君主的過錯的人還未有過。B.為報答衛(wèi)國國君的厚遇,子思認為自己只能向他推薦賢能之士,并在交談時指出衛(wèi)國不缺乏賢才卻沒有好的國政是因為賢才沒有得到重用。C.對于應該如何取用賢能之才,子思認為不是靠名聲,而是要靠實際能力,并趁機向衛(wèi)國國君推薦衛(wèi)國東部邊境的李音,說他就是有實際能力的賢人。D.與周公是大圣人,康叔是大賢人,但他們的后人,也就是現(xiàn)在魯國和衛(wèi)國的國君不一定圣賢一樣,李音也未必會像他的祖輩一樣一世務農(nóng)。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為義而遠祿爵,非子思,吾惡聞之矣。(2)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則臣所謂有賢才而不見用,果信矣。5.子思對魯穆公和衛(wèi)國國君的進言各有何側(cè)重?由此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子思?請結(jié)合文章簡要分析。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曹操將擊烏桓,諸將皆曰:“袁尚亡虜耳,夷狄貪而無親,豈能為尚用!今深入征之,劉備必說劉表以襲許。”郭嘉曰:“胡恃其遠,必不設備,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辈購闹3?,袁紹數(shù)遣使召田疇于無終,疇皆拒之。疇忿烏桓多殺其本郡冠蓋,意欲討之而力未能。及曹操定冀州,遣使辟疇,疇戒其門下趣治嚴。遂隨使者到軍,拜為蓚令,隨軍次無終。時方夏水雨,而濱海洿下,濘滯不通,虜亦遮守蹊要,軍不得進。操患之。疇曰:“舊北平郡治在平岡,道出盧龍,達于柳城。自建武以來,陷壞斷絕,垂二百載,而尚有微徑可從。今虜將以大軍當由無終不得進而退懈弛無備若嘿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可不戰(zhàn)而禽也。”操曰:“善!”乃引軍還。虜候騎見之,誠以為大軍去也。操令疇將其眾為鄉(xiāng)導,上徐無山,經(jīng)白檀,東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虜乃知之。尚、熙與蹋頓及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等將數(shù)萬騎逆軍。操車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懼。操登高,望虜陣不整,乃縱兵擊之,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余萬口。遼東單于速仆丸與尚、熙奔遼東太守公孫康。或勸操遂擊之,操曰:“吾方使康斬送尚、熙首,不煩兵矣?!本旁?,操引兵自柳城還。公孫康斬尚、熙,并速仆丸首送之。諸將或問操:“公還而康斬尚、熙,何也?”操曰:“彼素畏尚、熙,吾急之則并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既還,科問前諫者,人人皆懼。操皆厚賞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雖得之,天所佐也,顧不可以為常。諸君之諫,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后勿難言之?!?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有刪改)6.下列對文中畫框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今虜將以大軍當由/無終不得進而退/懈弛無備/若嘿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可不戰(zhàn)而禽也B.今虜將以大軍當由無終/不得進而退/懈弛無備/若嘿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可不戰(zhàn)而禽也C.今虜將以大軍當由無終/不得進而退/懈弛無備/若嘿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可不戰(zhàn)而禽也D.今虜將以大軍當由/無終不得進而退/懈弛無備/若嘿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可不戰(zhàn)而禽也7.下列對文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夷狄,為華夏族以外各族的泛稱。古稱東方部族為夷,北方部族為狄。B.冠蓋,指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或官宦之家。C.“微徑”中的“微”與《石鐘山記》“微風鼓浪”中的“微”意思相同。D.“逆軍”中的“逆”與《孔雀東南飛》“逆以煎我懷”中的“逆”意思相同。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曹操要討伐烏桓,諸將反對。等到攻打烏桓凱旋,曹操不但沒有責備他們,反而厚賞了他們,因為他認為他們所提的意見也是有道理的。B.田疇多次拒絕袁紹的征召,卻積極接受曹操的征召,并且在曹操進攻烏桓遭遇困難時提出了避實就虛的解決方案,為最終的勝利立下大功。C.曹軍從盧龍口進軍,收到一石二鳥之效:一是引軍后退,讓敵人誤以為曹軍撤兵,因而松懈下來;二是出其不意,攻打敵人不設防的區(qū)域。D.曹操善于聽從下屬的意見,但有自己的判斷,有人勸他攻打公孫康,他沒有聽從,而是僅派出使者勸說,最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胡恃其遠,必不設備,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2)孤前行,乘危以徼幸。雖得之,天所佐也,顧不可以為常。10.曹操為什么不去攻打公孫康?這反映了他是一個怎樣的人?請根據(jù)材料簡要概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秋,諸侯盟。王使周公召鄭伯曰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鄭伯喜于王命而懼其不朝于齊也故逃歸不盟孔叔止之曰:“國君不可以輕,輕則失親。失親患必至,病而乞盟,所喪多矣,君必悔之。”弗聽,逃其師而歸。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惫唬骸皶x,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太伯、虞仲,太王之昭①也。太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②,王季③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于盟府。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于桓、莊④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公曰:“吾享祀豐絜,神必據(jù)我?!睂υ唬骸俺悸勚汗砩穹侨藢嵱H,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衷唬骸蝠⒎擒埃鞯挛┸?。’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弗聽,許晉使。八月甲午,晉侯圍上陽。問于卜偃曰:“吾其濟乎?”對曰:“克之。”公曰:“何時?”對曰:“童謠云:‘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旅。鶉之賁賁,天策焞焞,火中成軍,虢公其奔?!渚旁隆⑹轮缓?!”冬十二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丑奔京師。師還,館于虞,遂襲虞,滅之。執(zhí)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歸其職貢于王。(節(jié)選自《左傳·僖公五年》,有刪改)【注】①昭:宗廟在左的位次,是穆的兒子;后文中穆指宗廟在右的位次,是昭的兒子。古時昭穆相承,區(qū)分輩次。此處是說太伯、虞仲是太王的兒子。②虢仲、虢叔:虢國的開國始祖,文王的弟弟,王季的兒子,與晉侯為同一宗族。③王季:太伯、虞仲的弟弟。④桓、莊:指桓叔、莊伯的后代?;甘迨俏闹袝x侯的曾祖,莊伯是晉侯的祖父。11.下列對文中畫框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王使周公召鄭伯/曰/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鄭白喜于王命而懼/其不朝于齊也/故逃歸不盟/B.王使周公召鄭伯/曰/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鄭伯喜于王命/而懼其不朝于齊也/故逃歸不盟/C.王使周公召鄭伯/曰/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鄭伯喜于王命而懼/其不朝于齊也/故逃歸不盟/D.王使周公召鄭伯/曰/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鄭伯喜于王命/而懼其不朝于齊也/故逃歸不盟/12.下列對文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宮之奇諫”中的“諫”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上書諫寡人者”的“諫”含義相同。B.皇天,常與“后土”連用,二者合指天地神靈,《陳情表》中“皇天后土”即為此意。C.朔,指農(nóng)歷每月的最后一天,農(nóng)歷每月初一日叫晦,二者常常連用。D.媵,指古代的侍妾,也指古代諸侯女兒出嫁時隨嫁的人,文中指后者。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晉侯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宮之奇對此事持反對態(tài)度,他認為如果虞國幫助晉國,那么虢國滅亡,虞國必定跟著滅亡。B.虞公覺得自己祭祀的祭品豐盛又潔凈,況且自己具備美德,并發(fā)揚美德來向神明進獻芳香的祭品,神明必定會保佑他。C.晉侯包圍上陽,詢問卜偃行動能否成功,卜偃肯定晉國能攻下虢國,并依據(jù)童謠的內(nèi)容推測成功的日子在九月底十月初。D.晉國滅掉了虢國,虢國君主逃亡在外,隨后晉軍返回,駐扎在虞國,乘機襲擊虞國,使其滅亡,這印證了宮之奇的話。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失親患必至,病而乞盟,所喪多矣,君必悔之。(2)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15.宮之奇是如何勸阻虞公給晉國借路的?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宓子賤治亶父,恐魯君之聽讒人,而令己不得行其術(shù)也,將辭而行,請近吏二人于魯君與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賤令吏二人書。吏方將書,宓子賤從旁時掣搖其肘,吏書之不善,則宓子賤為之怒。吏甚患之,辭而請歸。宓子賤曰:“子之書甚不善,子勉歸矣!”二吏歸報于君,曰:“宓子不可為書?!本缓喂世魧υ诲底邮钩紩鴷r掣搖臣之肘書惡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辭而去也魯君太息而嘆曰:“宓子以此諫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亂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術(shù),必數(shù)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幾過?!彼彀l(fā)所愛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來,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決為之矣。五歲而言其要。”宓子敬諾,乃得行其術(shù)于亶父。三年,巫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觀化于亶父,見夜?jié)O者,得則舍之。巫馬旗問焉,曰:“漁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對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魚也。所舍者小魚也?!蔽遵R旗歸,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嚴刑于旁。敢問宓子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嘗與之言曰:‘誠乎此者刑乎彼?!底颖匦写诵g(shù)于亶父也?!狈蝈底又眯写诵g(shù)也,魯君后得之也。魯君后得之者,宓子先有其備也。先有其備,豈遽必哉?此魯君之賢也。三月嬰兒,軒冕在前,弗知欲也;斧鉞在后,弗知惡也;慈母之愛,諭焉。誠也。故誠有誠乃合于情,精有精乃通于天。乃通于天,水木石之性,皆可動也,又況于有血氣者乎?故凡說與治之務莫若誠。聽言哀者,不若見其哭也;聽言怒者,不若見其斗也。說與治不誠,其動人心不神。(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16.下列對文中畫框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君曰/何故/吏對曰/宓子使臣書而時/掣搖臣之肘/書惡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辭而去也/B.君曰/何故/吏對曰/宓子使臣書/而時掣搖臣之肘/書惡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辭而去也/C.君曰/何故/吏對曰/宓子使臣書而時/掣搖臣之肘/書惡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辭而去也/D.君曰/何故/吏對曰/宓子使臣書/而時掣搖臣之肘/書惡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辭而去也/17.下列對文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令之亶父”中的“之”與《鴻門宴》“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中的“之”含義相同。B.“豈遽必哉”中的“遽”與《促織》“遽撲之,入石穴中”中的“遽”含義不同。C.軒冕,分別指古時大夫以上官員的住宅和冕服,文中以軒冕借指官位爵祿。D.斧鉞,古代的兵器,泛指刑罰、殺戮,也象征軍權(quán)和統(tǒng)治權(quán),文中指前者。1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宓子賤治理亶父,擔心魯君聽信讒言,于是表演了一場掣肘戲,通過干擾兩位官吏的書寫委婉向魯君進行勸諫。B.魯君與宓子賤約定,要他五年后報告施政的要點,但宓子賤只用了三年德政就達到極點,這表明宓子賤確有才能。C.巫馬旗來到亶父,得知亶父的漁者在嚴酷刑罰的震懾下放掉小魚,于是他認為宓子賤已經(jīng)把亶父治理好了。D.文末從三個月的嬰兒能懂得母愛切入,探討了怎樣才能感化人心的問題,為宓子賤成功治理亶父做了理論總結(jié)。1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寡人之亂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術(shù),必數(shù)有之矣。(2)三年,巫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觀化于亶父,見夜?jié)O者,得而舍之。20.宓子賤能把亶父治理好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第一步:對比選項。對比四個選項,可以發(fā)現(xiàn)四個選項的區(qū)別在“然不以衛(wèi)之褊小猶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賜于寡人也”這一部分的斷點上。A、C兩項都在“猶步”后斷開,B、D兩項都在“猶步”前斷開;A、D兩項都在“慰存之愿”后斷開,B、C兩項都在“慰存之”后斷開。由此可知只要弄清楚“褊小猶步玉趾”和“慰存之愿”這兩個地方的斷點就可以得出答案。第二步:分析斷句。第一處,“步”與“玉趾”之間是動賓關(guān)系,意為“邁開腳步”,中間不可斷開,因此應在“猶步”前斷開;第二處,“愿有賜于寡人”意為“希望對我有所賜教”,語意完整,中間不可斷開,因此應在“愿”前斷開。第三步:確定答案。根據(jù)第一處斷點可排除A、C兩項,根據(jù)第二處斷點可排除A、D兩項,故選B。2.答案:C解析:“未審君之愿將何以為”與《歸去來兮辭》“審容膝之易安”中的“審”字含義相同,二者都是“知道”的意思。3.答案:A解析:“就召見成孫弋請他解除疑惑”曲解文意,文本一中說的是成孫弋覲見時,魯穆公趁機向他求教,而非主動召見他。4.答案:(1)為了道義而遠離俸祿爵位,(如果)不是子思,我怎么會聽說這種事呢。(2)您說歷代有功勛的舊臣的兒子沒有全都給他們安排官職,那么我所說的有賢能之才卻沒有被任用,果然真實啊。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解析:【參考譯文】文本一:魯穆公向子思問道:“怎樣才能稱作忠臣?”子思說:“總是指出君主的過錯的人,可以稱作忠臣?!濒斈鹿?聞言)不高興,向子思作揖后就讓他退下了。成孫弋覲見。魯穆公說:“剛才我向子思問忠臣的事,子思說:‘總是指出君主的過錯的人,可以稱作忠臣?!覍Υ烁械嚼Ц?,還沒有想明白?!背蓪O弋說:“噫,這話說得好呀!因為君主而失去生命的人,曾經(jīng)是有的??偸侵赋鼍鞯倪^錯的人,還未有過。因為君主而失去生命的人,效忠的是俸祿和爵位。總是指出君主的過錯的人,是遠離俸祿爵位的。為了道義而遠離俸祿爵位,(如果)不是子思,我怎么會聽說這種事呢?!蔽谋径鹤铀紡凝R國返回衛(wèi)國,衛(wèi)國國君到子思的住處問他說:“先生是魯國士人,但不認為衛(wèi)國面積狹小,仍然親自前來安慰恤問,希望對我有所賜教?!弊铀颊f:“我寄居在這里,辱沒您的威嚴,您多次光臨寒舍,那是莫大的榮幸啊。想想沒有什么可以用來報答您的,只薦舉賢才罷了?!毙l(wèi)國國君說:“(得到)賢才本來就是我所希望的?!弊铀颊f:“不知道您想要怎么任用賢才?”衛(wèi)君說:“一定用他們來治理國政?!弊铀颊f:“您做不到?!毙l(wèi)君問:“為什么?”子思回答說:“衛(wèi)國并非沒有賢能的人士,您卻沒有良好的國政,這是賢能人才沒有被任用的緣故啊?!毙l(wèi)君說:“即使這樣,(仍)希望聽聽先生所認為的賢才(應該怎樣任用)。”子思回答說:“您將要根據(jù)名聲取用士人呢,還是根據(jù)實際能力取用士人呢?”衛(wèi)君說:“肯定根據(jù)實際能力。”子思說:“衛(wèi)國的東部邊境有個叫李音的人,他賢能且有實際能力?!毙l(wèi)君問:“他的祖輩是做什么的?”子思回答說:“世代都是農(nóng)民。”衛(wèi)君就呵呵大笑說:“我不喜歡農(nóng)民,農(nóng)民的兒子,沒地方任用他們。況且歷代有功勛的舊臣的兒子,(也)沒能全都給他們安排官職。”子思說:“我舉薦李音,是舉薦他的賢能。周公是大圣人,康叔是大賢人,現(xiàn)在魯國、衛(wèi)國的國君不一定都像他們的祖輩一樣圣賢。李音,他的祖輩雖然善于務農(nóng),但是李音也未必與他的祖輩一樣。您說歷代有功勛的舊臣的兒子沒有全都給他們安排官職,那么我所說的有賢能之才卻沒有被任用,果然真實啊。我問您,本來就是懷疑您取用士人不是根據(jù)實際能力。現(xiàn)在您不問李音為什么能成為賢能之才,卻聽說他祖輩世代都是農(nóng)民,就嘲笑并且不接受他,那么您取用士人果真是相信名聲卻不憑借實際才能啊?!毙l(wèi)君理虧而無言以對。5.答案:子思對魯穆公進言是教其如何識別忠臣,對衛(wèi)國國君進言時則希望他治理國家要重用真正的賢才。這表現(xiàn)出子思不畏權(quán)貴,敢于直言勸諫的負責態(tài)度。解析:從題干可以看出,本題考查了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對比分析子思對魯穆公和衛(wèi)國國君進言的側(cè)重點,這需要考生結(jié)合進言的內(nèi)容、前后文的對話環(huán)境以及國君的意圖進行歸納提煉。從文本一來看,主要是在談論怎樣能稱作忠臣的問題;從文本二來看,主要是勸諫其不拘身份重用賢才。二是要求考生根據(jù)兩次諫言分析子思的形象特征,考生可從“為義而遠祿爵,非子思,吾惡聞之矣”“臣之問君,固疑君之取士不以實也”等對話中,歸納出其不畏權(quán)貴、直言敢諫的形象特征。據(jù)此可得出答案。6.答案:B解析:比選項四個選項共有三處不同,分別是“今虜將以大軍當由無終不得進而退”“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可不戰(zhàn)而禽也”。深分析第一處,“今虜將以大軍當由無終”的意思是現(xiàn)在烏桓將領(lǐng)以為我們大軍應當經(jīng)過無終縣,語意完整,且“不得進而退”的主語是大軍,所以應在兩者之間斷開,排除A、D兩項。第二、三處,“掩其不備”的意思是趁他們沒有防備,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前后應斷開,排除C項。7.答案:D解析:D項,結(jié)合原文來看,“逆軍”中的“逆”意思為迎擊;“逆以煎我懷”中的“逆”意思為預料、想到將來。二者意思不同。選項不正確。根據(jù)知識積累可以判斷A項和B項正確。C項,“微徑”中的“微”與“微風鼓浪”中的“微”意思都是細小。選項正確。8.答案:D解析:“僅派出使者勸說”錯誤,結(jié)合原文中“彼素畏尚、熙……其勢然也”來看,“吾方使康斬送尚、熙首”中的“使”并沒有派使者的意思。9.答案:(1)烏桓人倚仗距離遙遠,一定不會預先防備,趁其不備,突然攻打他們,可以消滅他們。(2)我先前出兵,冒著危險,僥幸獲勝。雖然成功了,(但)是上天保佑的結(jié)果,但不能作為常規(guī)。解析:【參考譯文】曹操準備出兵征討烏桓,將領(lǐng)們都說:“袁尚只不過是個逃亡罪犯罷了,烏桓人貪得無厭而不念舊情,豈能受袁尚利用!如今大軍深入塞外征討烏桓,劉備必然會勸說劉表乘虛襲擊許都?!惫握f:“烏桓人倚仗距離遙遠,一定不會預先防備,趁其不備,突然攻打他們,可以消滅他們?!辈懿俾爮牧斯蔚囊庖?。起初,袁紹幾次派使者到無終縣去征召田疇,田疇都拒絕了。田疇憤恨烏桓人經(jīng)常殺害他們本郡的官員,想討伐烏桓卻力量不夠。到曹操平定冀州后,(曹操)派使者來征召田疇,田疇要他的弟子趕快為他整理行裝。于是他隨同使者到曹操軍中,被任命為蓚縣縣令,隨大軍進駐無終縣。當時正趕上夏季下雨,沿海一帶地勢低洼,泥水淤積,道路不通,烏桓人又攔截把守在險要的地方,曹軍無法前進。曹操十分憂慮。田疇說:“原來北平郡府設在平岡,道路通過盧龍塞,到達柳城。自從光武帝建武以來,道路毀壞,無人行走,已將近二百年,但仍有小路可走?,F(xiàn)在烏桓將領(lǐng)以為我們大軍應當經(jīng)過無終縣,不能前進就會撤退,因此他們放松懈怠,沒了防備。如果我們默默地回軍,從盧龍塞口越過白檀的險阻,進到他們沒有設防的區(qū)域,路近而行動方便,趁他們沒有防備,可以不戰(zhàn)而捉住蹋頓?!辈懿僬f:“很好!”于是率軍從無終縣撤退。烏桓人的偵察騎兵看到后,當真以為曹軍已經(jīng)離去。曹操命令田疇率領(lǐng)他的部眾做向?qū)В闲鞜o山,經(jīng)過白檀,向東直指柳城。距離二百里時,烏桓人才知道。袁尚、袁熙與蹋頓以及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等率領(lǐng)數(shù)萬名騎兵迎擊曹軍。曹軍車輛輜重都在后邊,身披鎧甲的將士很少,曹操左右的人都感到畏懼。曹操登高,看到烏桓軍隊不整齊,就出兵攻擊,烏桓軍隊大亂,(曹軍)斬殺了蹋頓和聲名顯赫的王以下的烏桓首領(lǐng),投降的胡人與漢人有二十余萬。遼東單于速仆丸與袁尚、袁熙投奔遼東郡太守公孫康。有人勸曹操乘勢追擊,曹操說:“我將使公孫康斬下并送來袁尚、袁熙的人頭,不必再勞師動眾?!本旁拢懿俾暑I(lǐng)大軍從柳城班師。公孫康斬殺袁尚、袁熙,連同速仆丸的人頭一起送給曹操。將領(lǐng)中有人問曹操:“您已退軍而公孫康還是殺死了袁尚、袁熙,這是為什么?”曹操說:“公孫康一向畏懼袁尚、袁熙,我如果急攻,他們就會合力抵抗,緩和時他們就會自相殘殺,是形勢使他這樣做的。”大軍返回后,曹操查問以前勸阻他出兵征討烏桓的人,眾人都心懷畏懼。曹操對勸阻者都加以厚賞,對他們說:“我先前出兵,冒著危險,僥幸獲勝。雖然成功了,(但)是上天保佑的結(jié)果,但不能作為常規(guī)。你們的意見,才是萬全之計,所以加以賞賜,以后不要害怕提意見?!?0.答案:(1)如果攻打公孫康,會逼迫他與袁尚、袁熙聯(lián)合起來對抗自己;如果不去攻打,公孫康一向害怕袁尚、袁熙,這時會想辦法殺掉袁尚、袁熙,如此自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2)可以看出曹操是一個能夠準確分析情勢、了解人心的人。解析:解答此題,需從文中找到與曹操不去攻打公孫康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為“或勸操遂擊之……‘彼素畏尚、熙……其勢然也?!?。其中關(guān)鍵信息“彼素畏尚、熙,吾急之則并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的意思是:公孫康一向畏懼袁尚、袁熙,我如果急攻,他們就會合力抵抗,緩和時他們就會自相殘殺,是形勢使他這樣做的。這解釋了他不主動攻打公孫康的理由。從曹操的分析可以看出,他非常了解人的心理,能夠預見到情勢的發(fā)展。11.答案:B解析:分析選項可知,“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和“鄭伯喜于王命而懼其不朝于齊也”這兩處的斷點不同?!拜o之以晉”的意思是“讓晉國輔助你”,語意完整,且“可以稍安”的主語是“鄭伯”,故二者中間應斷開,排除A、D兩項?!捌洳怀邶R也”是“懼”的賓語,其間不能斷開,因此排除C項。故選B。12.答案:C解析:“朔,指農(nóng)歷每月的最后一天,農(nóng)歷每月初一日叫晦”錯誤,農(nóng)歷每月初一叫朔,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13.答案:B解析:初定位B項對應原文中的“吾享祀豐絜,神必據(jù)我”和“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再比對“況且自己具備美德,并發(fā)揚美德來向神明進獻芳香的祭品”錯誤。深分析“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是宮之奇勸阻虞公的話,是說如果晉侯攻下虞國后發(fā)揚他的美德來(向神明)進獻芳香的祭品,神明不會拒絕,這里推測的是晉侯的行為而非虞公的行為,且文中并未說虞公覺得“自己具備美德”。14.答案:(1)失去親近的人,禍患必然到來,國家困難轉(zhuǎn)而去乞求結(jié)盟,所失去的東西就多了,您一定會后悔這樣做。(2)這樣看來,如果(國君)沒有德行、百姓不和睦,神明就不來享用祭物了。神明所依靠的,必將在于德行。解析:【參考譯文】秋季,諸侯會盟。周王派周公召見鄭伯,說:“我安撫你去跟隨楚國,又讓晉國輔助你,(你)可以稍稍安定了。”鄭伯對周王的令感到高興,但又對他沒有朝見齊國感到懼怕,所以(打算)逃回國不參加會盟。(鄭國大夫)孔叔阻止他說:“國君不能輕率(行動),輕率(行動)就會失去親近的人。失去親近的人,禍患必然到來,國家困難轉(zhuǎn)而去乞求結(jié)盟,所失去的東西就多了,您一定會后悔這樣做?!编嵅宦?,丟掉他(帶來)的軍隊逃回國。晉侯再次向虞國借路來攻打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勸諫(虞公)說:“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滅亡,虞國必定跟著滅亡。晉國的野心不能助長,對入侵者不能放松警惕。一次已經(jīng)可以說是過分了,難道可以來第二次嗎?俗話說‘面頰和牙床骨互相依靠,失去了嘴唇,牙齒便感到寒冷’,這說的就是虞國和虢國的關(guān)系?!庇莨f:“晉國,和我是一個宗族,難道會害我嗎?”宮之奇回答說:“太伯、虞仲,是太王的兒子。太伯不聽從父命,因此沒有繼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兒子;(他們)做過文王的掌政大臣,在王室有功勛,受勛的記錄還收藏在盟府。晉國將要滅掉虢國,對虞國還有什么愛惜的呢?再說晉侯愛虞國(這件事),(對于他來說)虞國能比桓叔、莊伯的后代更加親近嗎?桓叔、莊伯的后代有什么罪過,晉侯把他們殺了,不就是因為有威脅嗎?親人因為尊榮而有威脅,尚且被殺害,何況是國家之間(有利益關(guān)系)呢?”虞公說:“我祭祀的祭品豐盛又潔凈,神明必定保佑我?!睂m之奇回答說:“我聽說:鬼神不親近哪一個人,只依從有德行的人。所以《周書》說:‘上天沒有偏愛,只輔助有德行的人?!终f:‘(祭祀的)黍稷不芳香,只有光明的美德才芳香。’又說:‘百姓并不改變祭祀的物品,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祭物?!@樣看來,如果(國君)沒有德行、百姓不和睦,神明就不來享用祭物了。神明所依靠的,必將在于德行。如果晉侯攻取了虞國,發(fā)揚他的美德來(向神明)進獻芳香的祭品,神明難道會舍棄嗎?”虞公沒有聽,答應了晉國使者。八月某一天,晉侯包圍上陽。問卜偃說:“我能夠成功嗎?”卜偃回答說:“能攻下?!睍x侯說:“什么時候?”卜偃回答說:“童謠說:‘丙子日的清早,龍尾星被日光奪照,軍服威武美好,奪取虢國的旗號。鶉火星像只鳥,天策星沒有光耀,鶉火星下整理軍隊,虢公將要逃跑?!?這天)大概在九月底十月初吧!”冬季十二月初一,晉國滅掉虢國,虢公丑逃亡到京都。晉軍回來,駐扎在虞國,于是襲擊了虞國,將它滅掉。(晉國)抓住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把井伯作為秦穆姬的陪嫁隨員。但仍遵循虞國的祭祀,而且把虞國的貢賦歸于周王。15.答案:①先是用諺語“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告訴虞公虞國和虢國是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②然后以虢國和桓、莊后代與晉侯是同一宗族尚且都被晉國攻打為例,說明國家之間有利益關(guān)系就有威脅,反駁虞公認為晉國不會加害同一宗族的虞國的觀點;③最后引用《周書》中的話,說明神明只依從有德行的人,不會保佑虞公。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確定答題區(qū)間。題干要求回答的是“宮之奇是如何勸阻虞公給晉國借路的”,那么就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宮之奇進言勸阻的內(nèi)容,據(jù)此可知答題區(qū)間為從“宮之奇諫曰”到“弗聽,許晉使”之間的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文意對答題區(qū)間內(nèi)的部分劃分層次,然后歸納概括即可得出答案。16.答案:D解析:比選項閱讀四個選項可以現(xiàn)有兩處斷句不同,分別為“宓子使臣書而時掣搖臣之肘”和“書惡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深分析第一處,“時”意為不時,作為狀語修飾“掣搖臣之肘”,“而”為轉(zhuǎn)折連詞,故應在“而”前斷開,據(jù)此排除A、C兩項。第二處,“吏”為“皆笑宓子”的主語,“吏皆笑宓子”意為“官吏都譏笑宓子”,故應在“吏”前斷開,據(jù)此排除B項。17.答案:C解析:A項正確,“令之亶父”中的“之”和“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中的“之”意思都是“往,到……去”;B項正確,“豈遽必哉”中的“遽”意思是“就”,“遽撲之”中的“遽”意思是“迅速、立刻”;C項,“分別指古時大夫以上官員的住宅和冕服”錯誤,“軒”指古時大夫以上官員乘坐的車。18.答案:C解析:“在嚴酷刑罰的震懾下放掉小魚”錯。原文中“使民暗行若有嚴刑于旁”意思是他能讓百姓夜里做事時好像有嚴刑在身旁一樣,不敢胡作非為,由此可知漁者是在宓子賤的教化下選擇這么做,并非是在酷刑的震懾下才放掉小魚。19.答案:(1)我擾亂宓子,使宓子不能實行自己的主張,這樣的事一定多次發(fā)生過。(2)過了三年,巫馬旗穿著粗布衣服和破舊的皮衣到亶父去觀察教化(施行的情況),看到夜里捕魚的人,得到魚卻扔回水里。解析:【參考譯文】宓子賤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wǎng)吧網(wǎng)絡方案
- 溝通技巧在匯報中的應用實踐
- 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的教育技術(shù)應用
- 現(xiàn)代企業(yè)供應鏈管理與優(yōu)化
- 生態(tài)城市規(guī)劃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
- 國慶節(jié)的班隊活動方案
- 生命教育在職業(yè)教育中的價值與挑戰(zhàn)
- 國家公祭日動計方案
- Unit 1 School life Reading B 說課稿 -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英語上外版(2020)必修第一冊
- 2023六年級英語上冊 Review Module Unit 1說課稿 外研版(三起)
- 后勤安全生產(chǎn)
- 項目重點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 挑戰(zhàn)杯-申報書范本
-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測試卷及答案共5套
- 電子商務視覺設計(第2版)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2025年九省聯(lián)考新高考 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 第1課《春》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 全過程工程咨詢投標方案(技術(shù)方案)
- 心理健康教育學情分析報告
- 安宮牛黃丸的培訓
- 2024年人教版(新起點)三年級英語下冊知識點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