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過故人莊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初中語文-過故人莊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初中語文-過故人莊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初中語文-過故人莊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初中語文-過故人莊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目標: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能根據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3.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見真摯的友情。教學重難點:1.重點:學生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2.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一課時課堂實錄:(一)揭題解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中有很多表現(xiàn)朋友之間深情厚誼的,你能不能背誦一句這樣的詩句?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朋友之間真摯友情的古詩——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板書)

3、說說對作者的了解,教師補充。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人,唐代山水田園派詩人代表之一,與王維齊名,著有《孟浩然集》,生活在盛唐開元年間,當時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政治清明。詩人一生沒有作過官,基本上過著隱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閉門苦讀,四十歲時,來到長安,渴望出仕,但長安之行,求官失敗,除贏得詩壇盛名之外,失意而歸。其詩風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

4、“過故人莊”是什么意思?明確:過:拜訪,故人:老朋友。到村莊拜訪老朋友。這首詩是他隱居在鹿門山時,被一位朋友邀請到家中作客時,寫了這首詩。

(二)朗讀全詩。

1、詩歌最重要的學習方法是朗讀。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練習讀詩,要求讀準字音,通通詩句,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學生練讀。

3、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教師指導朗讀:讀文言詩詞,重要的是吟讀。吟讀,是按照詩的個性來讀,按照自己的體會來讀。要讀得比較慢,有時候有拖音。

4、聽錄音。

5、學生大聲自由吟讀《過故人莊》。

6、齊吟全詩。

教師隨機點撥讀法,如:后一句是相邀,要讀慢一點,讀得意味深長。

(三)譯讀全詩。

師導:讀得好,朗讀就進行到這里。下面進行譯讀。(板書:譯讀)大家不要以為“譯”很容易,老師給你們出個難題,什么叫譯讀呢?以詩譯詩,譯出來的現(xiàn)代文也要有點韻腳,也要像一首詩。下面請同學們做一下“預備動作”,將這首詩的注釋好好讀一下,然后根據注釋口頭翻譯課文。

1、教師示范,學生注意對“押韻”的處理:“故人具雞黍?!崩吓笥褱蕚淞素S盛的飯菜?!把抑撂锛摇!毖埼襾淼叫忝赖奶锛摇?/p>

2、學生們各自進行譯讀活動。

建議:翻譯的時候,將“家”、“斜”、“麻”、“花”用來押韻,但不一定用這幾個字,“家”、“花”可以用,中間“斜”和“麻”怎樣翻譯押韻,第四句和第六句怎么翻譯,想一想,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就可以以詩譯詩了。

3、教師吟讀一句,學生譯讀一句。

明確:綠樹村邊合——村外綠樹環(huán)繞。

青山郭外斜——村外遠處有青青的山崖。

開軒面場圃——打開窗戶面對場圃和萊園。

把酒話桑麻——邊喝酒邊談論著莊稼。

待到重陽日——等到重陽節(jié)的那一天。

還來就菊花——再來賞菊和喝酒吧。

(四)背讀全詩。

師導:以詩譯詩可以培養(yǎng)同學們的情味。好,下面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是背讀。(板書:背讀),背呢,也不能讓你們輕易過關,先提一個問題。這首律詩每一聯(lián)都寫什么?同學們想一想,商量一下。

1、學生商量、討論,準備回答。

2、交流:

首聯(lián)寫作客原因,頷聯(lián)寫旅途見聞,頸聯(lián)寫到農家作客,尾聯(lián)寫作客的留戀。本詩著力描寫了農家生活的樸實與故人的熱情,表達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朋友情誼的重視。

3、根據這種思路,背誦這首詩。

4、學生齊聲背讀。

(五)說讀全詩。

師導:下面我們要進行說讀。(板書:說讀)說讀是對詩人說話,就是把詩意擴展開來,在原詩句的基礎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寫的內容,然后對詩人說。比如:“故人具雞柔,邀我至田家?!痹娙税?,老朋友準備了飯菜,還冒著熱氣,邀請你到山水如畫的田園鄉(xiāng)間作客。這就要有豐富的想像。

1、同學們分小組說讀《過故人莊》,每一個小組就只說讀一聯(lián)。

2、每小組分別選派一名代表說讀。教師吟讀,學生代表說讀。

參考: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娙税?,一棵棵茂盛的綠樹把村子圍了一個圈,小鳥展開翅膀在藍天中飛翔,亮著自己清脆的喉嚨,歡快地歌唱著,一只大公雞在悠閑地漫步,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著。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娙税?,你輕輕地打開窗戶,一縷暖和的陽光照.在窗子上,空曠的打谷場上,不時走過大公雞,菜園里蝴蝶在飛翔,花兒把菜園子裝扮得那么美麗,你手里拿著酒杯,在和朋友暢談今年的好收成。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娙税?,喝著談著,談到以后的生活,可能是詩人說了一句,到九九重陽那一天,我再來喝菊花酒吧。這話說得好直率,猶如兒童般天真。也可能是主人說了一句,到重陽節(jié)這一天,再邀你來喝酒賞菊吧。這話說得好真誠,細心而熱情的主人一定想到了:到那時籬菊已開,又別有一番悅目的情趣了。

3、師總:對詩人說話特別有趣,可以讓我們神思飛越。

(六)課堂小結:同學們,我們這一節(jié)課實際上是一節(jié)學法課。老師給它取了個名字:一詩四讀。(板書:一詩四讀)以后你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讀古詩。這是文言詩詞的一種學法。

(七)作業(yè):孟浩然的這首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你根據對這首詩的理解畫一幅畫,或用第一人稱寫一篇優(yōu)美散文。學情分析:孟浩然(689~740),唐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早年在家苦學,曾一度隱居鹿門山。年四十游長安,應試不第,張九齡作荊州長史,曾引他作過短期暮僚。孟浩然曾在東南各地漫游。詩歌以田園山水為主要題材,與王維齊名,人稱“王孟”。其詩清淡,多反映隱逸生活;他還善于化用六朝人的詩句,有出藍之譽,《全唐詩話》稱其名句“與古人爭勝于毫厘間也”。有《王浩然集》傳世。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但從文字上看,又是比較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屬于學生易于接受的一篇文章。在學習本文之前,學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話文的閱讀基礎,而且就詞句的理解效果分析:通過學習這首詩,想象感悟詩中田園生活的優(yōu)美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fā)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景美人美氛圍美,置身其中,詩人的身心倍感愉悅舒爽,自然心生依戀,有了再聚之念。閱讀教學以讀為本,詩文教學更是如此。教學中,老師將朗讀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對學生進行扎扎實實的朗讀訓練指導。朗讀的時間充足,朗讀的形式非常豐富,學生自由讀、指名讀、接讀、教師范讀、師生合作讀、創(chuàng)設情境讀、背誦等多種形式穿插進行。尤其是在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老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誦讀。經過訓練,學生不僅讀準字音、讀準句讀,更讀出詩文的味道,讀出了情意,讀出了神韻。詩文的學習對學生來講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重視學法的指導。通過理解意思習得“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注釋”“結合資料”三種常用的學習方法,教師又在后面“同桌合作,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進行學法遷移,舉一反三,鞏固運用。為今后獨立閱讀、學習詩文奠定了基礎。教材分析:《過故人莊》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人,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舉杯飲酒,閑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fā)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這首詩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細細品味就象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事、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教學本文,我期待循循善誘地引領學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閱讀體驗,感受這篇課文特有的語言現(xiàn)象;其次,繼續(xù)滲透文言文的基本閱讀方法,在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的基礎上還能用現(xiàn)代語匯去補充;再有,依托語言層層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內涵,體會詩文表達的情感,學習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使學生實現(xiàn)文化意象的傳承,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評測練習:1.給加點字注音。

(注意字音和字形)

雞黍(

開軒(

面場圃(

桑麻(

2.解釋加點的字。

(理解并記憶)

(1)故人具雞黍

(2)青山郭外斜

(3)把酒活桑麻

(4)還來就菊花

(5)過故人莊

3.填空。

(1)孟浩然,

代襄陽人,著名的

詩人,他與當時的詩人

齊名,并稱“

”,這首詩是詩人隱居

時所作。

(2)全詩先敘事,交代

的原因;再寫景,由

_____

地描繪了一幅山村優(yōu)美風光;然后再

,寫臨窗對飲,暢淡農事,寫出了

的田莊生活;最后寫再約重陽賞菊。景、事、人融為一體。

(理解內容加強記憶)

二、閱讀與理解

(一)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等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4.《過故人莊》的作者是

代的

,他與

并稱為著名的

詩人,該詩一二兩句寫的是

,主要表達方式是

,三四兩句寫的是

,主要表達方式是

(注意表達方式的運用)

5.這首詩尾聯(lián)的“就”字有什么作用?

(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6.分別用“/”劃分下列詩句的節(jié)奏(根據音節(jié)和意義)。

(注意標準)

音節(jié):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意義: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7.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

歸園田居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8.查字典,給加點字注音。

(學會聯(lián)系,注意字音和字形)

草盛(

荒穢(

荷鋤(

沾我衣(

9.填空。

(查閱資料)

陶淵明,字

又名

,

(代)詩人,詩人因看不慣官場黑暗,棄官隱居。但特別喜歡

(花卉的名稱)。

課后反思:通過欣賞圖片,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詩文的意境,再通過誦讀課文,感受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fā)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俗話說文章不厭百回讀,而“朗讀”在詩文教學中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從剛開始時要求讀通順,讀流利,到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讀出感情。每次的朗讀并不是簡單機械的重復,而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提升。通過多層次、多元化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反復地品味語言,不斷加深對伯牙與鐘子期知音情懷的體會,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在朗讀的指導過程中,我注意把朗讀與想象及理解進行有機地結合。讓學生體會到朋友情誼,我覺得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應進行正確的價值導向。告訴學生如果遇到了朋友,應該好好珍惜,如果還沒有找到,則應該真誠對待周圍的朋友。當然,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缺憾,有一部分學生朗讀不是很到位。讀這樣的語氣詞,應拉長些,才更具音樂美,還有課文的最后一句的朗讀都需要在適當的時機多加指導。還有,課堂應變能力也有待提高。

課標分析:此詩選自《孟襄陽集》。這是孟浩然田園詩的代表作,應寫于早年隱居鹿門山時期。詩人為村居的朋友所邀,欣然而往,途中但見綠樹青山,見面后詩酒暢談之時亦以農事為題,充滿了田園牧歌式的詩情畫意,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全詩清新愉悅,是社會安定祥和、農人安居樂業(yè)的頌歌?!盀榱寺鋵嵰灰载炛哪繕?,首先在選文上下功夫,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