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jié)火災防護演示文稿_第1頁
第五節(jié)火災防護演示文稿_第2頁
第五節(jié)火災防護演示文稿_第3頁
第五節(jié)火災防護演示文稿_第4頁
第五節(jié)火災防護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節(jié)火災防護演示文稿當前第1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優(yōu)選第五節(jié)火災防護當前第2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⑷火災時的發(fā)煙量與可燃物的物理化學特性、燃燒狀態(tài)、供氣充足程度有關。部分材料在不同溫度下產生煙量如表7-12。材料名稱800℃400℃300℃杉木3.62.10.4普通膠合板4.01.60.4難燃膠合板3.42.00.6硬質纖維板1.42.10.6鋸木屑板2.82.00.4E.B.P(樹脂)—6.24.1聚氯乙烯—4.010.4聚苯乙烯—12.610.0尿基烷(人造橡膠一種)—14.64.0部分材料在不同溫度下燃燒產生的煙量(m3/g)(日本)表7-10當前第3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⒉高溫高熱全面燃燒⑴使用性質不同,可燃物量也不一樣。地下百貨商場,可燃物量為25~100kg/m2;地下鐵道車站及隧道內可燃物量一般低于50kg/m2;⑵在地下建筑封閉空間內,一旦發(fā)生火災,大量可燃物燃燒,室內溫度升高很快,較早地出現(xiàn)“全面燃燒”現(xiàn)象;⑶伴隨室內瞬時全面燃燒,巨大能量釋放,溫度隨時間迅速上升,如表7-13;時間(min)51015306090120180240360溫度(℃)5566597188219259861029109011331193火災標準時間溫度曲線值 表7-13當前第4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⑷火災房間空氣體積急劇膨脹,煙氣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濃度迅速提高;⑸我國地下建筑先后發(fā)生過幾十次火災,都出現(xiàn)過高溫現(xiàn)象。一切可燃物產生的熱量,幾乎全聚集在地下建筑物內;⑹人體對高溫的耐受時間如表7-14。

時間少于5min5min30min2h4~8h27~72h溫度(℃8046~6535~41掩蔽人員對高溫的耐受時間 表7-14當前第5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⒊安全疏散困難⑴有些地下建筑內的各種可燃物質,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煙氣和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氣體),不僅嚴重遮擋視線,使能見度大大降低,還會使人中毒窒息,危害極大。①當空氣中含氧量下降到15%時,人的肌肉活動能力下降;②當空氣中含氧量降到10%~14%時,人就會四肢無力,產生判斷失誤;③當空氣中含氧量降到6%~10%時,人就會昏倒。當前第6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常見的可燃物質燃燒時產生的有毒氣體如表7-5??扇嘉锩Q有毒氣體木材CO2、CO羊毛CO2、CO、H2S、NH3、氯化氫棉花、人造纖維CO2、CO聚四氯乙烯(特氟陶)CO2、CO聚苯乙烯苯、甲苯聚氟乙烯氫化氧、CO2、CO尼龍乙醛氨、CO2、CO酚樹脂氨、氰化物、CO三聚氰胺—醛樹脂氨、氰化物、CO環(huán)氧樹脂丙酮、CO2、CO可燃燒物燃燒時產生的有毒氣體 表7-15當前第7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⑵地下建筑發(fā)生火災時,室內由于正常的照明電源切斷,變得一片漆黑。①如地下工程內不裝設事故照明和緊急疏散標志指示燈,人員根本無法逃離火場;②地面建筑即使是月夜地面照度也有0.21x,地下建筑內無任何自然光源,加上濃煙滾滾,使疏散極為困難。當前第8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火災時的煙,是指物質熱分解生成物,即游離碳素粒子,液體微粒(一般粒徑在0.01~10um),它們和同時產生的氣體共同在空氣中浮游、擴散。①煙氣濃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種:質量濃度法、粒子濃度法和透光率法;②在進行人員快速疏散規(guī)劃設計時,大多由煙的光透過量中求得光學濃度來表示煙的濃度,一般用減光系數(shù)CS(m-1)表示;當前第9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③若在煙氣中的光強度為I,可用下式表示減光系數(shù)、光的強度光源與受光點距離之間的關系。式中:IO——無煙時的光強度;

I——有煙時的光強度;

L——光源與受光點的距離(m);

CS——減光系數(shù)(l/m)。

(7-9)(7-10)當前第10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煙的濃度即減光系數(shù)CS與能見距離D(m)之間成反比例關系。通常人員能否從地下建筑內疏散,決定于三個極限值:①疏散視距的極限值當熟悉情況時,其疏散視距的界限為5m,疏散界限煙濃度CS為0.2~0.4(平均0.3m-1);對建筑物情況不熟悉時,其疏散視距的界限為30m。②人能承受濃煙度的極限值疏散界限煙氣濃度CS為0.07~0.13(平均0.1m-1)。當前第11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③在疏散視距內,人能承受煙濃度下,人員疏散視覺光強度最低限制。⑶溫度升高快,對人體危害大。地下建筑發(fā)生火災時,熱量不易散失,爆燃(F.O)出現(xiàn)快,室內溫度可達到800℃以上;⑷疏散距離長,路徑復雜。有的地下街或地下鐵道的車站長達數(shù)百米或數(shù)千米,日本青函隧道、英法海峽隧道長達50km以上。當前第12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⒋撲救困難、危害大⑴探測火情困難。地下建筑火災發(fā)生后,只見濃煙從出口冒出,無法確切知道火災究竟發(fā)生在哪一個部位;⑵接近火場困難。對于一般沒有完善的排煙設施的地下工程,消防人員進人口,同時也是煙、熱排出口,高溫、濃煙、毒氣使消防人員無法接近火場;⑶通訊指揮困難。地下火場災情只能靠人傳遞信息,速度慢、差錯多;⑷缺少地下工程報警消防專門器材。當前第13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

二﹑地鐵工程火災的防護對策

嚴格執(zhí)行地下工程防火規(guī)范,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⑴規(guī)劃布局合理。地下建筑與城市地下總體布局規(guī)劃相結合,增強城市總體防災、抗災功能;⑵選擇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下建筑物結構材料應選擇鋼筋混凝土,而且鋼筋的保護層應滿足地下工程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厚度;⑶合理選擇裝修材料。地下工程的裝飾材料應選擇不燃、難燃材料和阻燃處理的材料;⑷合理選擇出人口位置和數(shù)量。出人口應選擇在人員不太集中地區(qū),淺埋車站出口數(shù)量不宜少于4個,小站出口可適當減少,但不能少于2個;當前第14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⑸防火分區(qū)劃分及要求①地下鐵道車站面積多在5000~6000m2,應采用防火墻、防火卷簾加水幕或復合防火卷簾劃分防火分區(qū);②每一個防火分區(qū)(除站臺廳和站廳外)最大允許使用面積不應超過1500m2;③每一個防火分區(qū)安全出人口不少于兩個;④防火門必須向疏散方向開啟。⑹聯(lián)絡通道的防火作用。為了保證乘客安全疏散,兩條隧道之間應設聯(lián)絡通道,聯(lián)絡通道兩端應設防火卷簾門;當前第15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⑺鋼結構的防火保護處理鋼結構在高溫和火焰作用下,在15min內,其強度降低一半以上,易塌落,進行防火保護處理后,可以提高耐火能力,詳見表7-16。防火涂料厚度(mm)耐火極限(h)燃燒性能0.41.0不燃燒體2.02.0不燃燒體3.52.5不燃燒體4.03.0不燃燒體

LB鋼結構防火涂料耐火極限 表7-16當前第16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⑻地鐵車站和隧道的機械通風及排煙①防煙分區(qū)要求設備的排煙能力為1500m3/min。選用排風機每小時排風總量為90000m3/h;②區(qū)間隧道排煙量,按單洞區(qū)間隧道截面的排煙流速不小于2m/s,排煙速度不應大于11m/s;③至于地下鐵道列車阻塞在區(qū)間隧道時的送風量,則可按區(qū)間隧道斷面風速不小于2m/s計算,但風速不應大于11m/s。當前第17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⑼地下鐵道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置①車站控制室、計算機房、通訊機房、信號機房、變電所、配電室、廣播室、電纜間及控制中心等重要場所;②站廳、站臺廳、售票室、儲藏室及管理用房;③地下折返線和停車線;④車輛段的檢修庫、列車庫、停車庫和可燃物品庫房;⑤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的場所,應在適當部位增設手動報警按鈕。此外,地下鐵道主排水泵站和排雨水泵站,在危險水位應設自動報警裝置。當前第18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

三﹑地下鐵道工程消防⒈自動報警系統(tǒng)⑴系統(tǒng)組成①由設在控制中心的中央一級自動報警、各車站及車輛設的二級報警組成;②中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通過數(shù)據(jù)傳輸信道(PCM)實現(xiàn)和各車站(車輛段)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聯(lián)網(wǎng);③各車站(車輛段)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獨立對本站(包括相鄰區(qū)間隧道)范圍內各保護區(qū)進行火災監(jiān)視,根據(jù)中央系統(tǒng)的控制指令啟動區(qū)間隧道事故通風系統(tǒng)。中央系統(tǒng)亦可直接啟動相關車站事故通風系統(tǒng)。當前第19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上海地鐵1號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組成如圖7-13所示。

圖7-13

上海地鐵1號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組成當前第20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⑵系統(tǒng)功能災報警系統(tǒng)的功能應有報警、監(jiān)視、控制,通話及信息儲存打印功能⑶系統(tǒng)設備以上海地鐵1號線為例,選用美國Simplex公司生產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⑷系統(tǒng)電源設備①交流電源——容量為3kVA/220V,保證外供交流電源失電情況下能繼續(xù)供電不少于30min;②備用電源——容量能保證控制器維持監(jiān)視狀態(tài)24h加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30min的能力。當前第21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⑸車站自動報警系統(tǒng)組成如圖7-14。圖7-14

車站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組成當前第22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⒉水消防系統(tǒng)⑴消防水源與進水方式①消防用水由城市自來水管道供給,各車站和車輛使用兩路進水方式;②有條件的車站和車輛段可以不同的兩路自來水管道分別接水;③若進水點只有一路自來水管道,則在這路管道引接加裝一個閥門,然后再從閥門兩旁各接出一路進水管(形成假兩路)到車站內。當前第23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⑵消火栓系統(tǒng)①每座地下車站均應設一間消防增壓泵房,內有兩臺消火栓泵,一用一備;②每座車站及相鄰區(qū)間隧道的消火栓系統(tǒng)由消火栓泵、管道、若干消防栓箱組成。車站內每隔45m設置一只消火栓箱,箱高1.8m、寬1.2m;③區(qū)間隧道內消火栓水源來自相鄰兩座車站,隧道內每隔45m設置一只消火栓箱,箱高0.9m,寬1.2m;當前第24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④車站與區(qū)間隧道防火區(qū)域內任何一點著火,要求消火栓交匯水柱不得少于4股,每股水柱量為5L/s。⑶水幕系統(tǒng)①一般在站臺與站廳之間樓梯之上設置水幕;②每座車站的消防泵房內設兩臺水幕增壓泵一用一備;③采用雙路進水,管道環(huán)路布置,沿站臺板下敷設,按不設防火卷簾門水幕強度為2L/(m·s);④水幕控制方式有全自動和半自動兩種方式。當前第25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⑷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①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使用于車輛段的停車庫;②用水量以30L/s計,由室外消防干管分兩路接人車庫噴淋泵房,內設2臺噴淋增壓泵(I—S125—100一315),一用一備;③噴淋采用中溫型閉式玻璃球普通灑水噴頭(ZSTP15/68型),控制溫度為68℃,按3m間距布置,距邊墻1.5m。當前第26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六\17點3.化學滅火系統(tǒng)

地鐵的供電、信號、通信及相應的中央控制系統(tǒng)對地鐵運營至關重要,且設備全為進口,又較為昂貴。這些系統(tǒng)設備一旦產生火情,若用水噴淋救火,造成損失更大。一般采用化學滅火系統(tǒng)。上海地鐵1號線在重要電器設備用房設置了從美國全套引進的HAIDN1301鹵代烷全淹沒化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