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文明禮儀課件_第1頁
大學生文明禮儀課件_第2頁
大學生文明禮儀課件_第3頁
大學生文明禮儀課件_第4頁
大學生文明禮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5/91

一個人走進酒店要了酒菜,吃完摸摸口袋發(fā)現(xiàn)忘帶錢了,便對老板說“店家今日忘帶錢了,改日送來”店老板連聲“不礙事,不礙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門。這個過程被一個無賴給看見了,他也進了飯店要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對店老板說“店家今日忘帶錢了,改日送來”。誰知店老板臉色一變,揪住他,非剝他的衣服不可。無賴不服說:“為什么剛才那人可以記帳,我就不行?”酒店老板與無賴2021/5/92

店家說:“人家吃飯,筷子在桌子上找齊,喝酒一盅盅地篩,斯斯文文,吃罷掏出手絹揩嘴,是個有德行的人,豈能賴我?guī)讉€錢,你呢?筷子在胸前找齊,狼吞虎咽,吃上癮來,腳踏上條凳,端起酒壺直往嘴里灌,吃罷用袖子揩嘴,分明是個居無定室,食無定餐的無賴之徒,我豈能饒你!”一席話,說得無賴埡口無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狽而去。2021/5/93

讀到這里,你也許會啞然失笑。笑過之后,你從故事中是不是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

啟示之一:動作姿勢是一個人思想感情的文化修養(yǎng)的外在體現(xiàn)。一個品德端莊、富有涵養(yǎng)的人,其姿勢必然優(yōu)雅。一個趣味低級、缺乏修養(yǎng)的人,是做不出高雅的姿勢來的。啟示之二: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必須留意自己的形象,講究動作與姿勢。因為我們的動作姿勢,是別人了解我們的一面鏡子。啟示之三: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可以通過別人的動作、姿勢來衡量、了解和理解別人。2021/5/94

一個人的行為好似一面鏡子,反映出他的文化蘊涵,知識水準和道德修養(yǎng)。2021/5/95文明禮儀常識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guī)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tǒng)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yǎng)、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

禮儀教育的內(nèi)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nèi)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guī)范稱為禮節(jié),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xiàn)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2021/5/96

所謂禮儀是指在人際交往、社會交往和國際交往活動中,用于表示尊重、親善和友好的首選行為規(guī)范和慣用形式。這一定義包含了以下幾層意思:第一,禮儀是一種道德行為規(guī)范。如你到老師辦公室辦事,進門前要先敲門,若不敲門就直接闖進去是失禮的。禮儀是一種道德行為規(guī)范。表明禮儀比起法律、紀律,其約束力要弱得多,違反禮儀規(guī)范,只能讓別人產(chǎn)生厭惡,別人不能對你進行制裁,為此,禮儀的約束要靠道德修養(yǎng)的自律。文明禮儀2021/5/97

第二,禮儀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對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禮儀的本質(zhì)。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級精神需要,當在社會交往活動過程中,按照禮儀的要求去做,就會使人獲得尊重的滿足,從而獲得愉悅,由此達到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第三,禮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社會正常的生活秩序。沒有它,社會正常的生活秩序就會遭到破壞,在這方面,它和法律、紀律共同起作用,也正是因為這一目的,無論是資本主義社會還是社會主義社會都非常重視禮儀規(guī)范建設。第四,禮儀要求在人際交往、社會交往活動中遵守。這是它的范圍,超出這個范圍,禮儀規(guī)范就不一定適用了。如在公共場所穿拖鞋是失禮的,而在家穿拖鞋則是正常的。2021/5/98

大學生堪稱“準社會人”,還不是真正的社會人。他們有一種強烈地走向社會的需要,同時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崗位后如何與領導、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如何進行自我形象設計,如何盡快地適應社會生活等社會交往問題。然而大學生的社會心理承受力直接影響到交際活動的質(zhì)量。一個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際活動中遇到各種情況和困難時,都能始終保持沉著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jù)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為方式,化險為夷,爭取主動。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參加重大交際活動前,常會出現(xiàn)驚慌恐懼,心神不定,坐臥不安的狀況,有的在交際活動開始后,甚至會出現(xiàn)心跳加快,四肢顫抖,說話聲調(diào)不正常的現(xiàn)象2021/5/99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說明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是成就事業(yè)的前提。做一個文明的大學生是學校和社會對我們的基本要求。下面介紹大學生應具備的優(yōu)良品德的標準,淺談個人修養(yǎng)與社會和諧、文明、進步的關系。

1.社會公德,尊老愛幼。乘坐車船時主動為老人及小孩讓座,自覺樹立和維護遼工學子的良好形象。

2.尊重師長。與老師說話時要客氣有禮貌,當老師進入寢室時要起立迎接。

3.待人接物要有禮貌,舉止文明,衣著整潔,談吐高雅。

4.觀看各類演出時要準時入場,按要求入座,演出過程中保持安靜,不起哄,不鼓倒掌。演出結(jié)束后要鼓掌致謝。

5.服飾整潔、得體、大方,不要穿背心、短褲、拖鞋出入公共場合。2021/5/9105.服飾整潔、得體、大方,不要穿背心、短褲、拖鞋出入公共場合。6.在公共場合要舉止得體,不要在教室里談情說愛,男女同學不要在校園勾肩搭背。

7.自覺維護公共秩序,不要在寢室、教學樓等公共場合吸煙、大聲喧嘩、打鬧、起哄。

8.愛護公物,不要在桌面、墻壁上亂刻、亂畫。

9.維護正常的就餐秩序,不擁擠,不加塞,尊重食堂服務人員。

10.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不亂扔果皮紙屑等雜物,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踐踏草坪。

2021/5/911加強大學生文明禮儀的意義(一)文明禮儀教育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提高社會心理承受力?!拔镆灶惥郏艘匀悍?。”沒有誰能夠與世隔絕,于是就有了交際。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而文明禮儀教育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nèi)容。因為,禮儀是整個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課。任何一個生活在某一禮儀習俗和規(guī)范環(huán)境中的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該禮儀的約束。自覺地接受社會禮儀約束的人,就被人們認識為“成熟的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反之,一個人如果不能遵守社會生活中的禮儀要求,他就會被該社會中的人視為“警世駭俗”的“異端”,就會受到人們的排斥,社會就會以道德和輿論的手段來對他加以約束。2021/5/912(二)

文明禮儀教育有利于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知識教育,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文化素質(zhì)教育主要是指通過人文學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養(yǎng)大學生的內(nèi)在品格和修養(yǎng),也就是塑造大學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顯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狀態(tài),影響和改變?nèi)说膬r值觀、人生觀、個性等,最終目標是較會大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做文明人?,F(xiàn)在一般認為人文素質(zhì)教育滲透在文學、藝術、歷史文化、哲學、倫理學等學科中。而文明禮儀教育涵蓋了中國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梢?,文明禮儀教育更能直接地教會大學生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做文明人。2021/5/913(三)文明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內(nèi)容。因為講文明、講禮貌是人們精神文明程度的實際體現(xiàn)。普及和應用禮儀知識,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通過社交禮儀教育,會讓大學生明確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修養(yǎng)、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個人的文明程度不僅關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時也影響到整個學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通過文明禮儀教育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禮儀修養(yǎng),培養(yǎng)大學生應對酬答的實際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具備基本的文明教養(yǎng)。讓文明之花在我們校園遍地開放。2021/5/914

一個中國留學生曾到英國留學,住在一個叫坎貝爾的老人家里??藏悹柗驄D待人熱情大方,他們只是象征性地收留學生幾英鎊的房租。沒過幾天,這位留學生就感覺坎貝爾先生對他的態(tài)度有些轉(zhuǎn)冷。一天晚上11點多他從學?;貋?,洗漱完畢剛想脫衣睡覺,坎貝爾先生躡手躡腳地走進他的房間,說道:“孩子,你們中國人,半夜回家時,不管父母睡沒睡覺都使勁關門,噼劈啪啪地走路和大聲咳嗽嗎?我太太有失眠癥你每次晚上回來都會吵醒她,而她一旦醒來就很難再睡著。因此,以后你晚上回來如果能安靜些,我將會非常高興?!辈痪煤蟮囊惶熘形?,這個留學生從學?;貋韯傋?,坎貝爾先生就說:“孩子你小便的時候是不是不掀開馬桶的墊子?這怎么行?難道你不知道那樣會把尿液濺到墊子上嗎?這不僅僅是不衛(wèi)生,還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坎貝爾愈發(fā)激動:“替別人著想,顧及和尊重別人,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修養(yǎng),而修養(yǎng)正是體現(xiàn)在小事上。孩子考取學位和謀得一個好的職位固然重要,但與人相處,良好的習慣和修養(yǎng)同樣重要。如果說學位、職位代表一個人身份的話,那么,習慣和修養(yǎng)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修養(yǎng)——是第二張畢業(yè)證2021/5/915“修養(yǎng)”一詞原意包括修身養(yǎng)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養(yǎng)道德。馬克思主義賦予“修養(yǎng)”新的含義,就是要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這種教育和改造離不開群眾的社會實踐,離不開在實踐中個人的主觀努力。“修養(yǎng)”這個詞,從廣義看是指人們政治、道德、學術以至技藝等方面進行的勤奮學習和涵養(yǎng)鍛煉的功夫,以及經(jīng)過長期努力達到的一種能力或思想品質(zhì);從狹義看,“修養(yǎng)”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養(yǎng)。思想品德修養(yǎng)是以人的政治態(tài)度、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zhì)為基本內(nèi)容的。修養(yǎng)的本質(zhì)如同人的性格,最終還是歸結(jié)到道德情操這個問題上。2021/5/916為什么學禮儀?對個體不學禮,無以立使個人的言行在社會活動中與其身份、地位、社會角色相適應衡量個人道德水準高低和有無教養(yǎng)的尺度對社會塑造組織形象,提高辦事效率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2021/5/917禮儀的內(nèi)涵與實質(zhì)內(nèi)涵:1、禮儀是人內(nèi)在的文化、藝術、道德、思想素質(zhì)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凡是把人內(nèi)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意,以令人愉快的方式通過美好的儀表形式、規(guī)范的言談舉止表達出來,就是禮儀。2、禮儀是指人們在各種社會交往活動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養(yǎng)性、敬重他人的約定俗成的行為規(guī)范與準則。具體體現(xiàn)為:禮貌、禮節(jié)、儀表、儀式等。實質(zhì):尊重2021/5/918

禮儀修養(yǎng)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zhì),禮儀作為人們內(nèi)在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直接影響著人們的交際、生活和事業(yè)的成敗,影響著集體、國家、民族的形象與事業(yè)的興衰。2021/5/919文明從身邊做起2021/5/9202021/5/9212021/5/922

中華民族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如今,我們都是家庭中的小少爺,小公主,我們也更因此成為家長關注的焦點,可是有些家長為了使孩子在精神和物質(zhì)上得到滿足,真可謂是“捧在手里怕摔了,揣在兜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融了”。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2021/5/923謝謝欣賞2021/5/924迎送用語:歡迎用語,最常用的歡迎用語有:“歡迎!”、“歡迎光臨!”、“歡迎您的到來!”、“見到您很高興!”、“恭候您的光臨!”等,往往離不開“歡迎”一詞。但在客人再次到來時,可在歡迎用語之前加上對方的尊稱,如“先生,真高興再次見到您!”、“歡迎您再次光臨!”等,以表明自己尊重對方,使對方產(chǎn)生被重視之感。2021/5/925禮貌:是言語、動作上的表現(xiàn)。禮節(jié):在人際交往中所慣用的形式和規(guī)范。儀表:是指人的外表,容貌、服飾、氣質(zhì)。儀式:是禮的程序形式,指在一定場合舉行的具有專門程序、規(guī)范化的活動。如:簽字儀式、頒獎儀式等。2021/5/926在現(xiàn)代社會交往過程中,一個人的儀表與著裝往往決定著別人對你印象的好壞。儀表與著裝會影響別人對你專業(yè)能力及任職資格判斷。設想一下,有誰會將一個重要商務談判任務交于一個蓬頭垢面的人呢?

中國有句古老的諺語:“人靠衣妝馬靠鞍”,還有:“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如果你希望建立良好的形象,那就需要全方位地注重自己的儀表。從衣著、發(fā)式、妝容到飾物、儀態(tài)甚至指甲都是你要關心的。其中,著裝是最為重要的,衣著某種意義上表明了你對工作、對生活的態(tài)度。

2021/5/927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jīng)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xiàn)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xiàn)么?2021/5/928

有一個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里,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yǎng)也一樣,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yǎng)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墒强匆娦@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蔽覀兘邮芪拿鞫Y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區(qū)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2021/5/929

德國人的禮貌習慣

在德國的公共場合,凡是有門的地方,總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走在前面的人,進去后總要回頭看后面有沒有人進門。如果有,他就扶著門讓后面的人進去,后面的人進去后,也總是要向扶門的人說聲謝謝,沒有人進門后一甩門揚長而去的舉動。令人感動的是,所有的人都這樣做。德國的公共場所都有電梯或扶手梯,每一次在扶手梯上都驚奇地發(fā)現(xiàn),無論人多、人少,無論結(jié)伴而行的人還是情侶,沒有并排站在扶手梯上的。不可思議,德國人,說,上樓、下樓時站在右側(cè),空出左邊的位置,以便讓有急事的人從左側(cè)先行。這是多么為別人著想啊。雖然它不是一項法律,只是人們的生活習慣,非常欽佩這一行為。這一左右現(xiàn)象到處可見:男的走在左側(cè),同行的女的走在右側(cè),怕的是車輛撞上女的;也有小輩走在左側(cè),長輩走在右側(cè),主人在左、客人在右。所有這些習慣,都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