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仁不讓于師(公開課)_第1頁
當仁不讓于師(公開課)_第2頁
當仁不讓于師(公開課)_第3頁
當仁不讓于師(公開課)_第4頁
當仁不讓于師(公開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時候,對老師也不必謙讓。2021/5/91走進《論語》感受孔子人格體味儒家之道2021/5/92子路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失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說:悅;矢:誓所……者:假如……的話南子:衛(wèi)靈公夫人,淫亂放蕩名聲不好。當時把持著衛(wèi)國的政權2021/5/93思考:1、孔子為何見南子?子路為何不悅?提示:南子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愿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見之……孔曰:“吾鄉(xiāng)為弗見,見之,禮答焉?!?021/5/94孔子是不得已而去見南子,她把持著政權。同時孔子還想以禮答之。南子是衛(wèi)靈公的寵妃,淫蕩為人不齒。子路見到老師去見這種人,懷疑孔子做了不合禮的事,自然滿肚子不高興。2021/5/95從上面可以看出子路是怎樣的人?耿直忠厚孔子怎么對待子路的不悅?對天發(fā)誓,(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021/5/96

孔子為什么不明說情況?你對他發(fā)誓這一舉動怎么看,可以看出孔子什么性格特點?提示1: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待人不當);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說話不當)。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2021/5/97蓋此事無可明辨,辨必涉及南子。在其國不非其大夫,更何論于君夫人。故孔子必不明言涉及南子,則惟有指天為誓。此非孔子之憤,乃屬孔子之婉。

——錢穆《孔子傳》觀點一:

1、克己復禮,堅持原則。

2、尊重學生人格,沒有給學生壓力。率真、可愛、善良、敦厚.平等、友好、和諧、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

2021/5/98

提示2:孔子是否做了不正當?shù)氖率且换厥?,別人是否相信孔子的清白是另一回事。尤其是作為一個教人做君子的老師如果不能證明自己沒有做不正當?shù)氖?,也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所以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避嫌的說法,即“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笨鬃釉跓o奈之下只能用賭咒發(fā)誓來為自己表白,這也無形中成了中國人的一種不好的習慣方式。我覺得我們自己應該遠離用賭咒發(fā)誓的方式來取信于人,也千萬不要輕易相信那些賭咒發(fā)誓的人。比喻避免招惹無端的懷疑2021/5/99

孔子去見南子有沒有做什么不正當?shù)氖挛覀兛梢源娑徽摚粡奈覀兛吹降氖聦嵅糠謥碚f,我覺得子路對孔子的批評是正確的,因為既然孔子去見了南子,就有做了不正當事的可能。子路能當面指責老師可能的錯誤行為,是值得贊賞的。(觀點二)可見:孔子為推行政見學說,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精神,及師生關系的平等、融洽。

2021/5/910【原文】

11·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zhí)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注釋]疾:重病。牖:窗戶。斯:這樣。也:句中語氣詞,表舒緩語氣;句末語氣。2021/5/911《淮南子精神》:“冉伯牛為厲”(癩,麻風,大麻風,慢性傳染病,可使患者手足、面部以及眼發(fā)生殘畸等,半個世紀前還是一種不治之癥,因此患此病者常遭人嫌惡。)裴骃《史記集解》中引包氏說:“牛有惡疾,不欲見人”那么孔子對患此病的伯牛怎樣?問(慰問,探問)之;伯牛不愿意見人,他“自牖執(zhí)(握著)其手”。擔著被傳染的危險去看望他?!獙W生的無限關愛2021/5/912【評析】這段表達了孔子對學生的關愛之情以及師生情誼的深重?!懊臃颍∷谷艘捕兴辜惨?!”且重言之,是非常傷痛之語,所謂悲不自勝,難以言之:有德行者,不能得到上天的庇護,竟有此疾,所謂“好人無好報”。裴骃《史記集解》“再言之者,痛之甚也”2021/5/913孔子對學生的關愛,還體現(xiàn)在哪幾則中?12則: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運用反復,表達其哀痛之深2021/5/914為什么孔子在伯牛與顏淵死時表現(xiàn)的不太一樣?第12則,表現(xiàn)的是顏回之死對孔子的沉重打擊。這種悲痛要遠遠深于伯牛之死所帶來的痛感。伯牛之死,孔子主要是痛惜;而顏回之死,孔子是絕望,是痛徹心肺。原因在于孔子在顏回身上,寄托著很大很多的理想。對顏回,孔子視之為自己道德、思想和學問的傳人,顏回早逝,無人承傳薪火,所以是“天喪予”——上天亡我,亡我文化。2021/5/915[原文]

13·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慟:極度悲痛夫(f ú):此,這2021/5/916[譯文]

顏淵死了??鬃涌薜煤鼙?。跟著他的人說:“您太悲痛了!”孔子說:“真的很悲痛嗎?不為這樣的人極度悲痛又為誰極度悲痛呢?”2021/5/917[評析]

孔子最推崇的顏淵死了??鬃訕O其悲痛。跟著他的人說他太悲痛了??鬃臃磫枺骸安粸檫@樣的人悲痛,還能為誰悲痛呢?”顯示了孔子對弟子愛的深厚。2021/5/918孔子對所有的學生都這么關愛嗎?聯(lián)系下面的選段,比一比,說說他對弟子的愛中體現(xiàn)了什么?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①也!于予與②何誅③?”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注釋】①圬(Wu):指泥工抹墻的工具,也作動詞用,指把墻面抹平。②與:語氣詞,同“歟”,下文“于予與改是”中的“與”同義。③誅:責備。

2021/5/919【譯文】宰予大白天睡覺??鬃诱f:“腐爛的木頭不堪雕刻。糞土的墻面不堪涂抹!對于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么好責備的呢?”又說:“起初我對于人,聽了他說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xiàn)在我對于人,聽了他說的話卻還要觀察他的行為。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變。

2021/5/920【典故】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辭美好,說起話來娓娓動聽。起初,孔子很喜歡這個弟子,以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是不久,宰子暴露出懶惰的毛病。一天,孔子給弟子講課,發(fā)現(xiàn)宰予沒有來聽課,就派弟子去找。一會兒,去找的弟子回來報告說,宰予在房里睡大覺??鬃勇犃藗械卣f:“腐爛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一樣的墻壁不能粉刷。最初我聽到別人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一定與他說的一樣;現(xiàn)在我聽別人的話后,要考察一下他的行為。就從宰予起,我改變了態(tài)度?!?021/5/921那么孔子愛伯牛和顏淵等人,是為什么?斯人也而有斯疾

——對伯牛德行的推許。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對顏淵德行的推許。2021/5/922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孔子將傳道的厚望寄予顏淵,亦盼身后有出面行道的機會,故孔子于其先卒而發(fā)此嘆。——錢穆《孔子傳》2021/5/923顏淵其人2021/5/9241、好學

2、悟性

3、境界高

2021/5/925

【原文】

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簞:竹制或葦制的盛器,常用以盛飯。飲:喝的東西,這里指水。陋:狹小、簡陋??埃喝淌堋?021/5/926【譯文】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 ?/p>

2021/5/927鏈接:子曰:“飯疏食(粗食),飲水,曲肱而枕(動詞)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云?!薄墩撜Z·述而》

——安貧樂道2021/5/928【評析】

顏回是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學生,雖生活艱辛,但品行卓越。這里孔子借贊揚顏回的機會,再次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安貧樂道”的君子形象。2021/5/929二、學習第九則1、這則用了什么手法,來寫孔子對弟子的評價?表現(xiàn)了孔子怎樣的情感和態(tài)度?(1)反復、對比手法評價了顏回安貧樂道的品質。(2)表達了孔子對弟子顏回的喜愛和贊美,表現(xiàn)出孔子對“德”的重視和推崇。2021/5/9302、如果原文改為:“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也不改其樂。”好不好?為什么?

不好。因為原文是一種對比,更能襯托出顏回的有才德,也更好地表達出對顏回的贊嘆的情味。2021/5/931閱讀方法總結(一)《論語》作為語錄體散文,雖然只用寥寥數(shù)筆描寫人物言行或生活片段,但是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風貌清晰可感。因此,我們閱讀時要善于通過品味,揣摩細微之處,把握人物性格。2021/5/932閱讀方法總結(二)《論語》不但語料零散,并且各章節(jié)涉及內容和主題又豐富多樣。因此,閱讀時我們需要對相關材料進行聯(lián)系和整理,加以印證和比較,有時還要結合相關史料文獻和研究論著的解讀,形成自己的認識和體驗。2021/5/933作業(yè):課后練習一:比較孔子師徒關系和現(xiàn)在師生關系,前者是否有值得學習的東西。完成練習冊2021/5/934以下是人們對孔子的評價,你怎么看孔子,2021/5/935

我覺得,孔子被盜跖揭露的那部分最有趣!盜跖說的對,孔子就是個偽君子!孔子這個人:假清高,真矯情;挺常人,特唐僧。

——新浪網(wǎng)友就是喜歡吃芒果2021/5/936

自有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者也!

——孟子2021/5/937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天下君王至于圣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2021/5/938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出自朱熹的《朱子語類》卷九十三

2021/5/939

孔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國歷史文化當已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積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之后,中國歷史文化又復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演進,而孔子開啟新統(tǒng)。在此五千多年,中國歷史進程之指示,中國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響最大貢獻者,殆無人堪與孔子相比倫。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2021/5/940

孔子在鄭國與弟子離散,獨立于外城東門,有人說他“累累如喪家之犬”,他不生氣,還肯定人家說的好:“然哉,然哉?!边@才叫圣人氣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