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仁者愛人
仁字在《論語》中共出現(xiàn)109次,有58章涉及,儒學甚至被稱為仁學。
仁字從象形字演化而來,《說文》釋為“仁,親也,從人,從二”,《禮記》鄭玄注:“仁”是“相人偶”之意,用以協(xié)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何謂仁?何為愛人?
“忠者,厚也;厚人,仁矣。”【王充】“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董仲舒】“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拒髯印?/p>
“上下相親謂之仁?!薄径Y記·經(jīng)解】
“仁就像現(xiàn)在說的親愛團結。”【毛澤東】【論語】
“仁也者,人也?!薄胺t問仁,子曰:‘愛人’?!?/p>
解題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nóng)。”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小結:
仁的核心就是愛人,就是承認人的人格,承認人是社會群體的成員,應該獲得賴以生存的物質(zhì)生活資料。探究一:在文中“仁者”的內(nèi)涵是什么?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1.6)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之本--孝悌孝悌內(nèi)—孝外-悌強調(diào)仁愛是修身要務,德育為先,智育為后修身謹信、愛眾、親仁讀1.6思考:修德與學文的關系?要義:修德重于學文。心得:讀書與做人?你怎么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仁之則--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忠(積極為人)(5.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ㄍ埔鸭叭耍?/p>
(6.30)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弊釉唬骸百n也,非爾所及也。”(5.12)
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別人身上,然后自己得到一點所謂“享受”,所謂“幸?!?。----南懷謹“恕”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忠(積極為人)仁之上--圣博施濟眾仁之方--能近取譬特點--------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矣。
你自己想有所樹立,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有所樹立;你自己想實現(xiàn)理想,馬上就會想到也要幫助別人實現(xiàn)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
——于丹忠恕之道
“忠”是從自己想有所作為,也盡心盡力地讓別人有所作為的角度講的;“恕”是從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強加給別人的角度講的。它們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而非兩個問題,所以孔子說是“一”以貫之,而非“二”以貫之??偲饋碚f,忠恕之道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自己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想這樣;自己不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這樣。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是仁的基本要求,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則。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遍T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鳖伝厮懒?,同門想厚葬他。孔子說,不可以。按人之常情,自己最喜歡的弟子去世了,其他弟子們想要厚葬,孔子應感到高興才是,為什么他反而不同意呢?因為他主張葬之以禮。孔子講,喪葬應該稱家之有無,就是根據(jù)死者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來辦理葬儀。顏回活著的時候是貧困的,死了卻厚葬,這不合禮,所以孔子反對。但弟子們不聽,還是厚葬了顏回。他們認為,厚葬才能符合老師的哭之慟,才能符合老師對顏回的稱道與喜愛。殊不知這樣既不符合老師的心,也不符合顏回的心??鬃诱f,顏回把我當作父親一樣對待,我卻不能像對兒子一樣對待他。顏回啊,你不要怪我啊,我沒有辦法啊,我不同意他們厚葬你,他們偏要這樣做啊??鬃拥膬鹤涌柞幩赖臅r候是薄葬,顏回是把老師當作父親一樣對待的,老師自己的兒子是薄葬,那么,顏回也應該薄葬,可是事實卻恰恰相反,所以孔子說自己沒能像對待兒子一樣對顏回。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鳖仠Y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本章師生各自言志,表達了孔子大公無私、平治天下的胸襟抱負。子路的志,代表了子路的個性和思想修養(yǎng),俠義豪放,胸襟開闊?!貍愝p利:義顏淵的志,也代表了顏淵的個性和思想修養(yǎng),道德高,涵養(yǎng)深?!氐轮毓Χ豢湟喝士鬃拥闹荆磉_了孔子的個性和思想修養(yǎng),敞開了“仁者愛人”的胸襟,展現(xiàn)了以愛天下為己任,平治天下的抱負。——教誠愛深:圣清·劉寶確說:竊謂子路重倫輕利,義者之事也。顏子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仁者之事也。夫子仁覆天下,教誠愛深,圣者之事也。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一個人的修養(yǎng)如何,體現(xiàn)在遇到突然事件之后不假思索的言行。此章明孔子重人賤畜也。(2012浙江高考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12分)《論語?鄉(xiāng)黨》:“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边@段文字,據(jù)唐人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的句讀可以標點為:“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瘑栺R?!?3、分別指出上面兩種不同標點的引文中孔子對人、馬的態(tài)度。(2分)24、對照孔子的仁愛觀,談談你對后一種句讀的看法。(3分)(2012浙江高考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12分)《論語?鄉(xiāng)黨》:“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边@段文字,據(jù)唐人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的句讀可以標點為:“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瘑栺R。”23、分別指出上面兩種不同標點的引文中孔子對人、馬的態(tài)度。(2分)24、對照孔子的仁愛觀,談談你對后一種句讀的看法。(3分)答案:23、(1)貴人賤馬(2)人、馬并重(或“先人后馬”)24、這種句讀體現(xiàn)了后儒對孔子的推崇,但“人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為孔子的“仁”并非兼愛,他主張在“親親”的基礎上推己及人。子食于有喪者之側(cè),未嘗飽也。
此章記述孔子參加喪禮時的哀痛之心。
我國古代對于喪禮是非常重視的,它直接體現(xiàn)了孝道,所以制度的規(guī)定也非常嚴密。孔子參加喪禮,與人同哀,心存哀痛側(cè)隱之心,難過得吃不下飯,這是一種禮的表現(xiàn)。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奔跋釉唬骸跋?。”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此章記孔子以自己言行為榜樣,表達接待殘疾人的應有禮貌。觀圣人與師言,辭語從容,誠意懇至,真使人感慕于數(shù)千載之上。常人見貴人則知敬,見敵者則敬稍衰,于下人則慢之而已。圣人于上下人已之間,皆一誠敬之心。
——明薛暄《讀書錄》探究二:在文中“愛人”有哪些具體表現(xiàn)?1、言志:仁的實踐---愛人2、問人:3、導盲:4、與有喪者側(cè):重人不重財無微不至的關心尊崇禮(5.26;10.17;7.9;15.42;9.1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本章敘述孔子以誠敬的心情對待三種人。怎樣對待這三種人?齊衰者冕衣裳者瞽者--------------哀--------------尊--------------矜孔子對有喪服者,表示同情、哀切對在上位者,表示恭敬對有殘疾者,表示矜惜、同情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本章記孔子具有仁人之心。一、用漁竿釣魚而不用帶有很多鉤子的大繩獲取,用帶有生絲的箭去射鳥,而不用羅網(wǎng)去捕獲,有不貪求、不多殺生的意思。二、在射鳥的時候,不射殺正在鳥巢中的鳥,因為白天鳥在巢中,一般是正在孵卵或者哺育幼雛,大鳥被射死則幼雛也難以存活,其中有憐惜生命的含義。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弊釉弧谩肮苤傧嗷腹?,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jīng)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本章孔子從大節(jié)著眼,肯定管仲的功業(yè),認為他具有仁德,是位仁人。一、子貢認為管仲非仁的理由?;腹珰⒐蛹m,不能死,又相之。
本應為君王自殺殉節(jié),以死盡忠,也就是“為君而死”,這樣才符合道義,符合仁德。二、孔子認為管仲為仁的理由。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
孔子提倡殉道,而不提倡殉君。管仲不為君死,而能援救天下更多的人,相對于拋棄天下眾人而死于君王一人來說,更接近道義、仁德。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3.22)孔子說:“管仲這個人的器量真是狹小呀!”有人說:“管仲節(jié)儉嗎?”孔子說:“他有三處豪華的藏金府庫,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職而不兼任,怎么談得上節(jié)儉呢?”那人又問:“那么管仲知禮嗎?”孔子回答:“國君大門口設立照壁,管仲在大門口也設立照壁。國君同別國國君舉行會見時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設備,管仲也有這樣的設備。如果說管仲知禮,那么還有誰不知禮呢?”
探討: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禮”,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維護天下一統(tǒng)方面的貢獻,肯定其為“仁者”,由此可以窺見孔子怎樣的仁愛觀?
孔子否定管仲“知禮”,是指管仲超越了一個臣子的本分,也像國君一樣建“三歸”、“反坫”、“塞門”(國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來,是違背了“禮”的等級。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個“仁者”,因為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九合諸侯,匡正天下,使華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來,孔子“仁”的標準是看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看他能否維護王權,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講求小諒小信。關心民生疾苦,始終是孔子的仁愛觀。仁——儒家價值體系
“仁”延伸到父母——
“仁”延伸到兄弟——
“仁”延伸到子女——
“仁”延伸到夫妻——
“仁”延伸到朋友——
“仁”延伸到國家——
“仁”延伸到人類——
“仁”延伸到自然——
仁——儒家價值體系
“仁”延伸到父母——孝
“仁”延伸到兄弟——悌
“仁”延伸到子女——慈
“仁”延伸到夫妻——義
“仁”延伸到朋友——信
“仁”延伸到國家——忠
“仁”延伸到人類——仁民
“仁”延伸到自然——愛物
孔子的仁愛觀“仁者愛人”,即關心和愛護他人。這個“人”包括官員和百姓,富人和窮人,健全人和殘疾人等所有人。子夏具體化為“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笨鬃拥娜蕫塾^是中國古代的人道理論??鬃拥娜蕫郏粌H“愛人”,而且“愛物”,推廣到天地萬物。用孟子的話來說就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笨鬃拥娜蕫壑饕且环N道德義務,強調(diào)的是人內(nèi)在的道德自覺性,重在培養(yǎng)人的德行,它以身體力行為基本。實踐仁愛的途徑、做法是“忠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探討:同是主張相愛,孔子的仁愛把孝悌視為根本,主張在“親親”的基礎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愛則主張“兼相愛,交相利”,說“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墨子的主張和孔子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孟子說“墨子兼愛,是無父也”?都主張關愛別人,但孔子的仁愛,是以愛自已為前提(孝悌為根本),然后將這種愛一層一層擴展出去,愛自已的親人,愛周圍的人,然后愛所有的人以到萬物。因而是最符合現(xiàn)世社會的人的感情與實際的。墨子的兼愛,是不分親疏無條件平等的愛.用佛教的話說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的愛雖然墨家還不是宗教但墨子的思想?yún)s充滿了無比偉大的宗教情懷。無言的震撼:當代中國的仁者他已經(jīng)擁有了財富,但他心里裝著還在貧苦生活中的鄉(xiāng)親,他已經(jīng)走出了大山,但他還想讓所有鄉(xiāng)親都能夠走出與世隔絕的山崖,他成就了一個多少代人未能實現(xiàn)的夢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執(zhí)著和勇氣劈開了大山,在懸崖峭壁上為鄉(xiāng)親們開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更在人們的心中打開了一扇希望之門。它結束了一段貧困的歷史,開創(chuàng)出一種嶄新的生活。
2002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河南輝縣上八里鎮(zhèn)回龍村黨支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激發(fā)創(chuàng)意的工作計劃制定
- 在快節(jié)奏環(huán)境中保持生產(chǎn)力計劃
- 加強個人職業(yè)技能提升的步驟計劃
- 班級工作計劃安排方案
- 開展班級技能培訓的路徑計劃
- 2025年紡織染整助劑:凈洗劑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紡織、服裝、鞋帽批發(fā)服務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錘紋漆合作協(xié)議書
- 承包合同屬于勞務合同
- 關于項目延期原因的書面解釋報告
- 邯鄲市垃圾填埋場封場方案
- 2020閩教版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美國房地產(chǎn)市場特征、框架與周期演變
- introduction to pipeline pilot在處理數(shù)據(jù)中的一些應用
- 光伏發(fā)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工程光伏發(fā)電工程光伏發(fā)電施工組織設計
- 11鋼的表面淬火解析
- 導數(shù)應用舉例
- 第三講文獻的形成與流布1
- 《電力勘測設計管理制度》修編大綱
- ISO14001風險和機遇評估分析報告
- 《費曼學習法》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