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構成的體系性思考_第1頁
犯罪構成的體系性思考_第2頁
犯罪構成的體系性思考_第3頁
犯罪構成的體系性思考_第4頁
犯罪構成的體系性思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犯罪構成的體系性思考

犯罪構成是指犯罪成立的條件,因而又稱為犯罪構成要件。盡管各國刑法對于犯罪的規(guī)定有所不同,但犯罪成立必須具備的要件是相通的,這些要件對于區(qū)分犯罪與非罪的界限具有重要意義。

一、犯罪構成的理論

犯罪構成是犯罪論的基石。由于各國刑法理論的歷史嬗進與邏輯結構上的差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犯罪構成的理論體系。

犯罪構成的概念

論及犯罪構成,首先需要對犯罪構成的概念作出說明。因為犯罪構成雖然是刑法理論中的一個通用概念,但在理解與使用上又顯得十分混亂。犯罪構成概念中,構成是關鍵詞,這里的構成通常又稱為構成要件。構成要件一詞,雖然來自刑法學,但已經形成法學理論中的通用概念。在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中,犯罪構成與構成要件雖然經?;煊茫⒎侨缤覀兺ǔK斫獾哪菢?,是指犯罪成立的條件。其所謂構成要件是指某種行為具備犯罪構成事實,僅是犯罪構成要件之一-構成要件的該當性。具備這一要件并不意味著構成犯罪,因而與我們所說的犯罪構成有別。這種區(qū)別,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或者說是種屬關系,兩者不可混用。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中相當于犯罪成立要件的犯罪構成,一般稱為犯罪要件,更為經常使用的是犯罪論體系。犯罪論體系是指犯罪成立要件整體,包括構成要件該當姓、違法性和有責性。在英美法系刑法理論中,不存在構成要件這一概念。我國學者通常將英文中的thematerialelementsofacrime,或thepremisesofacrime,constitutionofacrime或ingredientsofacrime譯為犯罪構成要件,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意譯。可以說,犯罪構成在英美刑法中不是一個嚴格的專業(yè)術語。我們現(xiàn)在所理解的犯罪構成,即犯罪成立條件意義上的犯罪構成,來自前蘇聯(lián)刑法理論,前蘇聯(lián)刑法學家A·H特拉伊寧根據主觀與客觀相統(tǒng)一的觀點,將犯罪構成整合為犯罪的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的統(tǒng)一,是刑事責任的唯一根據。這樣,從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中以構成要件為核心的犯罪構成論到前蘇聯(lián)及我國刑法理論中的犯罪構成論,就發(fā)生了一個從形式意義上的犯罪構成到實質意義上的犯罪構成的轉變,犯罪構成成為定罪根據。這種轉變,是犯罪構成概念的嬗變,同時也是刑法理論的演進。如果對于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中的犯罪構成概念與前蘇聯(lián)及我國刑法理論中的犯罪構成概念之間的這種內涵與外延上的差別不加注意,就會出現(xiàn)理論上的混亂。十分顯然,我們是在犯罪成立條件的意義上采用犯罪構成這一概念的,盡管在論及大陸法系刑法理論時,也可能是指構成要件該當性意義上的犯罪構成。總上,我們可以將犯罪構成定義為:刑法規(guī)定的、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客觀要件與主觀要件的有機統(tǒng)一。

犯罪構成的沿革

在理清犯罪構成概念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描述犯罪構成的學說吏。犯罪構成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紀。當時的歷史文獻中出現(xiàn)過Constarededelicto的概念,它是中世紀意大利糾問式訴訟程序中使用的一個概念。在這種糾問式訴訟程序中,法院首先必須調查是否有犯罪存在。在得到存在犯罪的確證后,才能對特定的嫌疑人進行審問。后來從Constardedelicto一詞又引申出Corpusdelicti,即“犯罪事實”,這是1581年意大利刑法學家法利斯首先采用的,用以指示已被證明的犯罪事實。這個概念后來傳到德國,適用于整個普通法時代,其意義是用于證明客觀犯罪事實的存在。如果沒有Corpusdelicti,就不能進行特別審問。因此,作為訴訟法上的概念,Corpusdelicti所表示的是與特定的行為人沒有聯(lián)系的外部的客觀實在,如果不能根據嚴格的證據法則對這種客觀的犯罪事實的存在進行確證,就不能繼續(xù)進行特別審問,包括拷問在內。Corpusdelicti這一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意義,為此后犯罪構成理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1796年,法國刑法學家克拉因首先把Corpusdelicti譯成德語Tab-estand,即犯罪構成,但當時仍然只有訴訟法的意義。直到19世紀初,德國著名刑法學家費爾巴哈才明確地把犯罪構成引入刑法,使之成為一個實體法概念。費爾巴哈從罪刑法定主義出發(fā),要求在確認任何行為為犯罪并對之課以任何刑罰時,都必須根據法律的規(guī)定來確定。從這一原則出發(fā),費爾巴哈把刑法原則上關于犯罪成立的條件稱之為犯罪構成,指出:犯罪構成乃是違法的行為中所包含的各個行為的或事實的諸要件的總和。費爾巴哈強調:只有存在客觀構成要件的場合,才可以被懲罰。因此,費爾巴哈從法律規(guī)定出發(fā),強調犯罪的違法性,并將這種違法性與構成要件統(tǒng)一起來,形成了犯罪構成的客觀結構論,對于犯罪構成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費爾巴哈的同代人斯求貝爾在1805年出版的《論犯罪構成》一書中提出并論述了犯罪構成問題。根據斯求貝爾的觀點,犯罪構成就是那些應當判處法律所規(guī)定的刑罰的一切情況的總和。這個概念是從刑罰出發(fā),把構成要件作為判處刑罰的條件來確定的。它反映出當時刑罰理論的特點,因為這個時代的刑法理論,一般都是從論述刑罰的本質及其正當性出發(fā)的。在整個19世紀,犯罪構成理論主要集中在研究犯罪構成要件的概念、一般構成要件與特別構成要件的區(qū)別、主觀的構成要件與客觀構成要件的區(qū)別等問題上,這個時期的犯罪構成理論還沒有形成一個系統(tǒng)完整的理論體系?,F(xiàn)代大陸法系犯罪構成理論是20世紀初期開始建立的。一般認為,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中的犯罪構成理論在20世紀的發(fā)展,經歷了從古典派的犯罪構成論到新古典派的犯罪構成論,再到目的主義的犯罪構成論的歷史演進過程。古典派的犯罪構成論以德國著名刑法學家貝林格為代表,貝林格是根據犯罪構成理論建立犯罪論體系的第一人,其理論基礎是賓丁的規(guī)范論。賓丁認為規(guī)范是法規(guī)的前提,應與法規(guī)之本身相區(qū)別;以刑法而論,犯罪并非法規(guī)之違反,而是對于法規(guī)上所示的構成要件予以充足之行為。在法規(guī)之后隱藏著一定的規(guī)范,才是犯罪人所違反的對象。例如,刑法規(guī)定“殺人者處死刑”,是法規(guī);而該項法規(guī)包含著“勿殺”的涵義,是規(guī)范,兩者應予區(qū)別。貝林格根據賓丁的這一觀念,認為通常所謂犯罪乃違法的行為,其意義尚不明確。事實上,這種違反規(guī)范的行為還必須符合刑法的內容規(guī)定,才能構成犯罪。關于這種刑法的內容規(guī)定,貝林格以T-atbestand一語稱之,就文義而言,本為“行為情況”之義,用以表示刑法分則上所規(guī)定的抽象的犯罪行為事實,亦即所謂犯罪類型。貝林格指出:犯罪不只是違法有責之行為,而且是相當于刑法的規(guī)定的犯罪類型,亦即構成要件之行為。因此,任何行為成立犯罪應以構成要件該當性為其第一屬性,此外并須具備違法性及有責任。[10]貝林格關于犯罪構成要件的理論前后存在一個變化的過程,在早期,貝林格認為構成要件系客觀的概念,構成要件的要素只限于記述性要素

和客觀性要素。所謂記述性要素是在確定其存否時只需要認識判斷而無需特別的價值判斷的要素;而所謂客觀性要素是不涉及到行為人的內心的、在外表上能夠認識其存在的要素。因為貝林格是脫離違法性和責任來理解構成要件的觀念的,所以認為成為構成要件內容的要素,不是象違法性的要素那樣包含著評價的規(guī)范性要素,也不是象責任的要素那樣包含著主觀的要素。貝林格的這種構成要件概念,是以罪刑法定主義為背景,期求犯罪類型的明確化。[11]貝林格主張的這種構成要件的概念,具有下列特征:

構成要件乃刑法所預定的犯罪行為的客觀輪廓,與主觀要素無關,在價值上是中性無色的。

構成要件與違法性亦無直接關系,構成要件該當的行為與違法行為之間的關系,恰如一部分相交的兩個圓周。

構成要件該當性與有責性之概念相異,例如,有殺人行為的,其行為雖與殺人罪之構成要件該當,然其是否有責尚不能因此確定。如果是出于正當防衛(wèi)殺人,仍屬無責。貝林格較為系統(tǒng)地論述了構成要件,并把它與犯罪類型相等同,這一思想有其深刻之處。即將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犯罪行為抽象概括為一定的行為類型,并在法理上予以闡述。這對于刑法理論來說是一大深化。當然,貝林格將構成要件與犯罪類型混為一談的觀點是不妥的,受到不少刑法學家的批評。因為犯罪類型應該是對犯罪的分類,而犯罪是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的統(tǒng)一。因此犯罪類型的概念不止于客觀上的行為狀況,而且應該包括主觀上的違法要素。對于這一點,貝林格本人也意識到了,因而發(fā)生了大仁所說的對于構成要件在理解上從犯罪類型到指導形象的轉變。貝林格在其晚年對其學說進行了修正,將犯罪類型與構成要件加以區(qū)別。例如刑法上的盜竊罪是一種犯罪類型,含有主觀的及客觀的諸種要素。而此要素必經“竊取他人之物”之指導形象,加以整理總合,而后始有盜竊之犯罪類型可言。按照貝林格的理解,構成要件乃在邏輯上前置于各種犯罪類型之指導形象。站在古典派立場上對貝林格的觀點進行修正的是德國著名刑法學家麥耶爾。麥耶爾在1915年出版的刑法教科書中雖然沿襲了貝林格的犯罪論體系,但對貝林格的構成要件概念作了修正,主要體現(xiàn)在闡述了構成要件與違法性的關系。麥耶爾認為,在構成要件中存在規(guī)范性因素,例如盜竊罪中“他人之物”的“他人性”,偽證罪中證言的“不真實性”等,均與價值中立的構成要件要素有別,屬于評價因素。在這種情況下,麥耶爾把構成要件要素分為兩種:一是通常的構成要件要素,二是含有評價因素的不純正構成要件要素。麥耶爾雖然把評價性的規(guī)范要素稱為“違法性的純正要素”,但基于刑法條文已將他們作為“行為情況”考慮在內,所以只能在構成要件概念領域才能把他們表達出來,因而又將之與違法性區(qū)別開來。在這個意義上說,麥耶爾雖然發(fā)現(xiàn)了構成要件中的規(guī)范性要素,但仍然沒有將構成要件與違法性的關系從理論上理順,反而發(fā)生了混雜。當然,麥耶爾對于構成要件中規(guī)范性因素的見解,形成了對貝林格關于構成學體系中性無色的理論的沖擊,為此后新古典派的犯罪構成論的闡述奠定了基礎。新古典派是建立在對古典派的構成要件理論的批判的基礎上的。其中代表人物是德國著名刑法學家邁茲格。

邁茲格在1926年發(fā)表的《刑法構成要件的意義》一文中首次將“不法”引入構成要件概念。邁茲格不同意貝林格關于構成要件系中性無色之說,認為構成要件是可罰的違法行為而由刑法加以類型性的記述,凡行為與構成要件相符合的,除因例外的情形,有阻礙違法原因者外,即系具有違法性。因為刑事立法對于構成要件該當之行為規(guī)定刑罰效果,就是為了明確宣示該行為之違法。因此,構成要件的作用在于:表明一定的法律禁止對象,從而建立客觀生活秩序。表明評價規(guī)范,作為法律準繩。邁茲格反對貝林格所主張的構成要件中性無色的見解,將客觀的構成要件與違法性相結合,形成客觀的違法性論,成為其學說的一大特色。邁茲格認為,在客觀方面,犯罪乃“構成要件的違法”,亦即“構成要件的違法行為”,而不是“該當于構成要件”并且“違法”的行為。因此,邁茲格不同意貝林格將構成要件該當性視為犯罪成立之第一屬性的觀點,認為構成要件該當性并非獨立的犯罪成立要件,而只是限制修飾各種成立要件的概念,如:構成要件該當的行為、構成要件該當的違法以及構成要件該當的責任。而行為、違法、責任三者構成其犯罪論的核心。除主張客觀的違法性論以外,還倡導主觀的違法要素之說,這說明邁茲格的客觀主義立場并不徹底,這也是邁氏構成要件學說區(qū)別于貝林格的一個重要標志。邁氏認為,可罰的違法雖系客觀之狀態(tài)而由刑法上之構成要件加以明白宣示,然而人類之外部行為無一不起源于內在的精神活動。法律固然不能單純支配人的內心,而成為心情的規(guī)則。但當規(guī)范外部行為的時候,對于內在的心理狀態(tài),自然不能不予以關注。因此,在法律上確定何者為違法,有時如不兼從行為以及行為之內在根源-主觀的因素并加以判斷,當無從明其真諦。這種主觀因素為刑法上違法評價所不可或缺者即稱為“主觀的違法要素”[12],因此,邁茲格的構成要件中已經包含了主觀違法要素。

如上所述,邁茲格從貝林格純客觀的構成要件論,轉向主觀違法要素的構成要件論。但邁茲格仍將主觀違法要素限于目的犯等個別情況,而對于一般犯罪之違法,仍然認為可以離開主觀的犯罪心理而單就客觀行為方面予以評價。許多德國刑法學者不滿足于邁茲格的保守態(tài)度,而主張擴大主觀的違法要素的概念,認為一切犯罪之構成要件中均有其主觀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目的主義的犯罪構成論應運而生。目的主義的犯罪構成論以德國著名的刑法學家威爾采爾為首創(chuàng)者。威爾采爾在否定因果行為論的基礎上,提出目的行為論。根據威爾采爾的見解,作為犯罪論基石的刑法上的行為,是人的有預定目的、并根據預定目的選擇手段加以實現(xiàn)的舉止,而不是象因果行為論所認為的那樣,僅是純粹的因果歷程。由此,威爾采爾提出構成要件的主觀性要素的觀點,并把故意與過失作為構成要件的要素。在此基礎上,目的主義的犯罪構成論的另一代表人物墨拉哈亦力主此說。墨拉哈認為刑事立法設立犯罪構成要件,并非僅機械禁止法益之侵害而已,而且還注意侵害行為的種類、方式及其附隨環(huán)境事實等,而將其列入構成要件之中,由此形成各種構成要件的類型并予以不同的刑法評價,以區(qū)別刑罰輕重?,F(xiàn)代刑法在評價犯罪的時候,不僅注意結果無價值,而且注意行為無價值。墨拉哈特別強調行為之無價值,將其與結果無價值相對比,意在排斥以往狹隘的法益侵害因果論,認為目的行為才能洞察反社會的意識與違背法律秩序的真象。構成要件既是刑法上類型化的行為,其違法性并不僅因其侵害法益,而且與違背法律秩序的意思密切相關。這種違背法律的意識包括犯罪目的、故意、傾向等因素。從而,墨拉哈將構成要件的內容區(qū)分為兩方面:一為行為之要素,包括目的意思及意思活動。二為結果之要素,因為犯罪當然亦涉及對法益的侵害,所以構成要件中又常包含刑法上認為重要之某種侵害法益結果。申言之,墨拉哈創(chuàng)立了目的行為論,而與以往的因果行為論相區(qū)別,發(fā)展了構成要件的學說。通過以上刑法學家的努力,大陸法系的構成要件從訴訟法引入實

體刑法,從客觀結構發(fā)展到主觀結構,形成一種綜合的構成要件論,成為犯罪論體系的理論框架。前蘇聯(lián)刑法學家在批判地借鑒大陸法系列法理論中的構成要件論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獨具特色的犯罪構成理論。在前蘇聯(lián)犯罪構成理論形成過程中,著名刑法學家A·H·特拉伊寧起到了重要作用。特拉伊寧揭示了刑事古典學派的犯罪構成的客觀結構和刑事實證學派的犯罪構成的主觀結構之間的對立性。刑事古典學派認為,罪責的存在是刑事責任的必要前提。但是,刑事古典學派在這一點上,不是把主觀要素而是把客觀要素擺在前面,也就是說,不是把行為者的特征而是把行為的特征擺在前面。古典學派的犯罪構成要件論,就是在這樣客觀的基礎上形成的。早期刑事古典學派的代表費爾巴哈認為,從法律觀點來說,犯罪構成要件就是包括違法行為在內的各種事實,或者是個別行為一些標志的總和。也就是說,費爾巴哈只將行為性質的標志作為構成要件。但是,費爾巴哈并不忽視責任的主觀意義,即罪責存在的意義,而是把它置于構成要件范圍之外。因此,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首先是刑事責任,其次才是行為者承擔刑事責任。刑事人類學派與刑事社會學派相互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盡管如此,在反對刑事古典學派客觀結構論這個重大問題上,還是有共同觀點的。在批判資產階級主觀與客觀相割裂的犯罪構成要件論的基礎上,特拉伊寧指出:蘇維埃刑法理論,從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犯罪的階級性這一根本原理出發(fā),主張把犯罪構成要件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辯證地統(tǒng)一起來。而近代資產階級的犯罪構成要件論,卻總是糾纏在究竟犯罪構成要件的兩種結構-客觀結構與主觀結構-當中何者占據優(yōu)勢地位的問題上,這就是兩者的不同點。由此可見,在蘇維埃刑法體系中,刑事責任不是與主觀要素和客觀要素處于對立和分裂的地位,而是以其所具有的客觀性質作為一切標志的,也就是說,必須根據犯罪主體與犯罪的所有情況,辯證地研究犯罪行為。[13]這種主客觀相結合的犯罪構成就成為刑事責任的唯一根據。特拉伊寧于1946年出版了《犯罪構成的一般學說》一書,這是前蘇聯(lián)關于犯罪構成理論的第一部專著,它全面地、系統(tǒng)地論述了犯罪構成的概念、意義和犯罪構成理論的同容體系結構,研究了與犯罪構成有關的各種問題。這種犯罪構成理論的特點是,賦予犯罪構成以社會政治的實質內容,在社會危害的基礎上建構犯罪構成,使犯罪構成成為社會危害性的構成。尤其是將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中作為犯罪成立條件之一的構成條件論改造成犯罪條件之全部的犯罪構成論,[14]形成了完整的犯罪構成理論。

犯罪構成的性質

犯罪構成作為刑法理論的基石范疇,需要從理論上進一步對其性質加以界定。對此,存在以下幾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1.犯罪構成是法律規(guī)定還是理論命題

犯罪構成是一個理論色彩十分濃厚的概念,在刑法條文中一般難尋其蹤跡。這樣,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犯罪構成究竟是一種法律規(guī)定還是一個理論命題?換言之,犯罪構成是否具有法定性?對這個問題,在我國刑法理論上存在爭論。[15]即使是從刑法理論的構造上來說,也有進一步研究之必要。從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中犯罪構成的起源看,構成要件是在罪刑法定主義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個觀念,具有無可辯駁的法定性。從犯罪構成理論的演變來看,犯罪構成之所謂構成要件最初是對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具體犯罪的各種行為特征加以概括的結果,是一種特殊的構成條件。只是隨著刑法總則與分則的分體例的形成,才從特殊的構成條件發(fā)展為一般構成條件。當然也不可否認,在犯罪構成的發(fā)展過程中,刑法理論起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梢哉f,沒有刑法學家的努力,就不會有犯罪構成理論,更不會有以犯罪構成為基礎的犯罪論體系。[16]由此,我們首先應當把犯罪構成當作一種法律規(guī)定,充分肯定犯罪構成的法定性。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把犯罪構成當作是對刑法規(guī)定的構成要件的一種理論概括。那種將犯罪構成的法定性與理論性割裂的認識,顯然是不可取的。犯罪構成的法定性,表明犯罪構成是不能離開法律規(guī)定而存在的,對于犯罪構成的分析,應當以各國的刑法規(guī)定作為其法律根據。只有這樣,才能在犯罪構成的法定上貫徹罪刑法定原則。可以說犯罪構成的法定性是罪刑法定原則中罪的法定性的直接體現(xiàn)。犯罪構成的理論性,表明犯罪構成的存在發(fā)展都離不開理論概括。這種理論性,揭示了犯罪構成的共同特征,從而為各國刑事立法提供了理論指導,更為重要的是,犯罪構成理論也為罪刑法定原則的實行奠定了理論基礎。如果沒有在刑法學中對犯罪構成要件的組成分析,罪之法定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我們應當從法定性與理論性的統(tǒng)一上理解犯罪構成。

2.犯罪構成是法律標準還是構成事實

犯罪構成作為一種法律規(guī)定與理論命題,是在對各種犯罪事實加以抽象與概括的基礎上形成的,但能否將犯罪構成等同于構成事實呢?顯然,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犯罪構成,如前所述,是從訴訟法中引入實體法的。不可否認,在訴訟法中使用構成要件一詞,指的是構成事實,例如,殺人罪的構成要件是尸體、殺人工具等這樣一些足以證明殺人案件確已發(fā)生的事實情況。但當構成要件引入到刑法中來,犯罪構成存在一個從以構成事實逐漸地演變成為法律規(guī)定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標準的過程,在一個時期,德語中的構成要件Tatbestand一詞既包含構成要件也包含構成事實的意義。為了區(qū)別兩者,一般要加上一定的形容詞。例如,構成要件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貝林格在指構成要件時使用了概念的構成要件,在指構成事實時則使用了具體的構成要件。K·E·麥耶爾也區(qū)別了抽象的構成要件和具體的構成要件、法律的構成要件和事實的構成要件。抽象的或者法律的構成要件指的是構成要件,具體的構成要件或者事實的構成要件則指的是構成事實。[17]構成要件一詞傳入日本,在日語中,為了避免混淆而把一個叫做構成要件,其他的叫構成事實。這樣的構成要件是一種將社會生活中出現(xiàn)的事實加以類型化的觀念形象,并且進而將其抽象為法律上的概念。如此一來,它就不是具體事實。[18]由此可見,現(xiàn)在刑法理論中的犯罪構成要件是指犯罪的規(guī)格,這是一種法律標準,與構成事實是有所不同的,這已達成共識。[19]因此,我們只能在法律關于犯罪的規(guī)格或者標準的意義上界定犯罪構成的性質。

3.犯罪構成是純客觀性要素還是包括主觀性要素

在構成要件理論產生過程中,貝林格認為構成要件僅限于客觀要素,即不涉及到行為的內心的、在外表上能夠認識其存在的要素,是一種純客觀的構成要件論。貝林格的這種觀點是脫離責任來理解構成要件的結構。及至麥耶爾,開始考慮到主觀性的要素即行為人內心要素在構成要件中的意義,因而轉向主觀的構成要件論。當然,麥耶爾的構成要件的主觀性要素仍然只限于目的犯、傾向犯等特殊場合。在這種情況下,構成要件與責任仍然是犯罪構成的兩個不同要件。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犯罪構成,已經不是與責任并列意義上的構成要件,

而是指犯罪成立條件。因此,犯罪構成是客觀性要素與主觀性要素的統(tǒng)一,這就是所謂主觀與客觀相統(tǒng)一的原則。[20]主觀與客觀相統(tǒng)一,是前蘇聯(lián)及我國刑法中犯罪構成理論的特點之一,受到充分強調。其實,現(xiàn)代刑法中的任何犯罪構成都是以主觀客觀統(tǒng)一為前提的,關鍵在于如何統(tǒng)一,犯罪構成理論構造上的差別,是統(tǒng)一的形式不同而已。大陸法系刑法理論呈現(xiàn)的是一種從客觀到主觀相遞進式統(tǒng)一,而前蘇聯(lián)及我國刑法理論呈現(xiàn)的是一種客觀與主觀相對應式統(tǒng)一。無論如何統(tǒng)一,犯罪構成既包括客觀性要素又包括主觀性要素,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4.犯罪構成是純記述性要素還是包括規(guī)范性要素

記述性要素與規(guī)范性要素是有所不同的,前者包括在確定其存否時只需要認識判斷而無需特別的價值判斷的要素。例如殺人,就是一種記述性要素,殺人是一種剝奪生命的行為,而人是一種生命性存在,對于這種記述性要素的理解,無須經過價值判斷。后者是指伴隨著規(guī)范評價的構成要件。這種規(guī)范評價,一般情況下是社會評價,例如非法持有槍支,這里的“非法”就需要通過關于槍支管理法判斷這種持有槍支行為是否具有非法性。同時,在某些情況下,規(guī)范評價還包括文化評價,例如猥褻婦女,這里的猥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里,理解是全然不同的。此外,淫穢物品中的淫穢,也是一種文化評價因素。那么,犯罪構成是純記述性要素還是也包括規(guī)范性要素?對此,貝林格堅持一種純記述性的要素,體現(xiàn)了一種法律實證主義的立場。[21]而麥耶爾在構成要件中承認包括規(guī)范要素,日本學者小野清一郎認為,即使在不象明顯地應當屬于規(guī)范要素的場合,在判斷是否有符合構成要件的事實之際,也不可否認地有判斷背后的法的、倫理的評價。表面看來是記述性的法律概念,可是在社會適用它的時候,往往也伴有規(guī)范的評價性的判斷。[22]我們認為,構成要件當然首先是對客觀事實的記述,因而在刑法分則中的構成要件一般都是記述性或者描述性的,通過對這種客觀事實的認識就可以認定犯罪。但在某些情況下,離開規(guī)范評價就無從對行為性質加以判斷,為此就需要通過規(guī)范性要素規(guī)定這種構成要件。更為重要的是,任何法律規(guī)定,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的、倫理的環(huán)境中存在的,因而無不打上這種文化的、倫理的烙印。

二、犯罪構成的體系

犯罪構成是由主觀與客觀的一系列要件組成的,這種要件按照一定的邏輯建構形成犯罪構成的體系。由于各國的刑法文化傳統(tǒng)和法律規(guī)定上的差別,因而決定了犯罪構成的體系上的不同。分析起來,以德國為代表的大陸法系的犯罪構成體系、以英美為代表的英美法系的犯罪構成體系和前蘇聯(lián)及其他國的犯罪構成體系,是三大具有代表性的犯罪構成體系,在此分別加以敘述與比較。

遞進式的犯罪構成體系

以德日為代表的犯罪構成體系,由構成要件該當性、違法性和有責任構成,由于這三個要件之間具有遞進式的邏輯結構,因而我們稱為遞進式的犯罪構成體系[23].

1.構成要件該當性

構成要件該當性是指行為符合刑法分則所規(guī)定的某個具體特征。構成要件該當性中,又包括以下內容:

構成要件的行為。該當構成要件的行為稱為實行行為。行為又可以分為作為與不作為,由此構成作為犯與不作為犯。作為犯是指把作為構成要件內容的作為加以規(guī)定的犯罪,如殺人罪或盜竊罪都屬于這類犯罪。不作為犯則可分為兩種:一是純正的不作為犯,即把作為構成要件內容的不作為規(guī)定為犯罪。二是不純正的不作為,即以不作為實現(xiàn)作為構成要件內容的作為加以規(guī)定的犯罪。

因果關系,指行為與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刑法上的重要因果問題,也就是構成要件該當性的問題。

構成要件的故意,指在認識符合構成要件的外在客觀事實之后并企圖實現(xiàn)的意思。一般認為,構成要件的故意不包括違法性意識,因而與作為責任要素的故意在內容上存在差別。

構成要件的過失,指不認識也不容忍構成要件的結果,由于不注意,即由于違反注意義務引起結果的發(fā)生。

2.違法性

行為具備構成要件該當性還不屬于犯罪,是否構成犯罪,還須考察行為是否具有違法性。構成要件是違法行為的類型,如果行為符合構成要件,一般可以推定該行為屬于違法。但如果行為具有刑法上所規(guī)定或者法秩序所認可的違法性阻卻事由,則該行為就不屬于犯罪。這種違法性阻卻事由包括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等法定的違法性阻卻事由和自救行為、義務沖突等超法規(guī)的違法性阻卻事由。

3.有責性

有責性是指能對行為人的犯罪行為進行譴責。某一行為構成犯罪,除行為該當構成要件并屬于違法之外,行為人亦必須負有責任。在有責性中,包括以下要素:責任能力,即成為譴責可能性前提的資格。凡是具有認識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人,就認為具有責任能力。故意責任,作為責任要素的故意是指在認識構成要件事實的基礎上,具有違法性意識以及產生這種意識的可能性。過失責任,作為責任要素的過失是指違反主觀注意義務而具有譴責可能性。期待可能性,是指在行為當時的具體情況下,期待行為人做出合法行為的可能性。盡管對于期待可能性在責任中的地位存在不同見解,但期待可能性作為責任要件是大陸法系刑法理論的共識。

耦合式的犯罪構成體系

以前蘇聯(lián)及我國為代表的犯罪構成體系,由犯罪的客體、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的主體、犯罪的主觀方面構成。[24]由于這四個要件之間具有耦合式的邏輯結構,因而我們稱之為耦合式的犯罪構成體系[25].

1.犯罪客體

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所侵害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刑法總則條文在規(guī)定犯罪的概念時概括列舉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各個方面,分則條文則規(guī)定了各個具體犯罪所侵犯的社會關系的某一方面。由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集中表現(xiàn)在犯罪對社會關系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侵害上,因此,犯罪客體是任何犯罪成立都不可缺少的要件,只不過不同的犯罪所侵犯的具體客體有所不同而已。由于犯罪對社會關系的侵犯通常通過對一定的物或人即犯罪對象的侵犯體現(xiàn)出來,因此犯罪對象也是許多犯罪成立的必備條件。當然,犯罪分子的行為作用于犯罪對象只是一種表面現(xiàn)象,其背后體現(xiàn)的仍是具體的社會關系。

2.犯罪客觀方面

犯罪客觀方面是指犯罪活動的客觀外在表現(xiàn),包括危害行為、危害結果以及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因此,犯罪客觀方面是表明犯罪活動在客觀上的外在表現(xiàn)的要件。說明犯罪客觀方面的事實特征是多種多樣的,概括起來,首先包括危害行為。只有通過危害行為,社會關系才會受到侵犯。犯罪本身就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犯罪構成的其他要件其實都是說明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嚴重程度的事實特征,因此,危害行為是犯罪構成的核心要件。其次,犯罪客觀方面包括危害結果。危害結果即危害行為對社會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如果行為不可能給社會造成危害,不屬于犯罪行為。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是任何犯罪成立必須具備的犯罪客觀方面要件,除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外,有些行為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實施或采取特定的方法、手段實

施才能構成犯罪。因此特定的時間、地點、方法成為犯罪構成客觀方面的選擇要件。這些選擇要件對某些犯罪的成立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3.犯罪主體

犯罪主體是指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實施危害行為的自然人與單位,因此,犯罪主體是表明行為必須由什么人實施才能構成犯罪的要件。犯罪主體主要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實施了危害行為的自然人。除自然人外,單位也可以構成一些犯罪的主體。根據刑法規(guī)定,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或不能辨認、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自然人不具備犯罪主體資格,達到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的自然人只能成為刑法所列舉的某些特別嚴重犯罪的主體。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稱為一般主體。此外,有些犯罪還需要行為人具有特定的身份或職務才能構成,這類犯罪的主體稱為特殊主體。

4.犯罪主觀方面

犯罪主觀方面是指行為人對于危害社會的結果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因此,犯罪主觀方面是表明在實施危害行為時行為人所抱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的要件。犯罪主觀方面首先包括罪過,即犯罪的故意或過失。根據刑法規(guī)定,主觀上既無故意又無過失,即使行為在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行為人也不負刑事責任。因此,罪過是一切犯罪成立所必備的主觀方面要件。此外,刑法規(guī)定某些犯罪必須具備一定的目的才能構成,因此犯罪目的是部分犯罪主觀方面不可缺少的內容。

雙層次犯罪構成體系

以英美為代表的犯罪構成體系,具有雙層次性的特點。英美刑法的犯罪構成分為實際意義上的犯罪要件和訴訟意義上的犯罪要件。實際意義上的犯罪要件是指犯罪行為和犯罪意圖,這種意義包含在犯罪定義之中。犯罪定義之外的責任要件是訴訟意義上的犯罪要件,通過合法抗辯事由體現(xiàn)出來。[26]由于這種構成要件具有雙層次的邏輯結構,因而我們稱之為雙層次的犯罪構成體系。

1.犯罪行為

犯罪行為是英美法系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犯罪行為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上的犯罪行為,指犯罪心理以外的一切犯罪要件,也就是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包括犯罪行為、犯罪結果和犯罪情節(jié)等。狹義上的犯罪行為指有意識的行為,它由行為和意識構成。犯罪行為是法律予以禁止并力求防止的有害行為,[27]它是構成犯罪的首要因素。

2.犯罪意圖

犯罪意圖,又稱為犯罪心理,是英美法系犯罪構成的主觀要件?!皼]有犯罪意圖的行為,不能構成犯罪”是英美刑法的一條原則,它充分體現(xiàn)了犯罪意圖在構成犯罪中的重要意義。在美國刑法中,犯罪意圖分為以下四種:蓄意,指行為人行動時自覺目的就是引起法律規(guī)定為犯罪的結果,或者自覺目的就是實施法律規(guī)定為犯罪的行為。明知,指行為人行動時明知道他的行為就是法律規(guī)定為犯罪的行為或者明知道存在著法律規(guī)定為犯罪的情節(jié)。輕率,指行為人輕率地對待法律規(guī)定為犯罪的結果或情節(jié),當行動時他認識到并有意漠視可能發(fā)生此種結果或者存在此種情節(jié)的實質性的無可辯解的危險。疏忽,指行為人疏忽地對待法律規(guī)定為犯罪的結果或情節(jié),當行為時他沒有察覺到可能發(fā)生此種結果或者存在此種情節(jié)的實質性的無可辯解的危險。從犯罪意圖的內容來看,主要是行為人對于其犯罪行為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28]它是構成犯罪的基本因素。

3.合法抗辯

合法抗辯,又稱為免責理由,它具有訴訟法的特點,它在長期司法實踐中,對于刑事訴訟中的辯護理由加以理性總結形成的,并從訴訟原則上升為實際上的總則性規(guī)范。內容包括:未成年、錯誤、精神病、醉態(tài)、脅迫、圈套、安樂死、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難等。

犯罪構成的比較

從三大具有代表性的犯罪構成體系的內容分析,盡管在體系結構上各不相同,但其構成要件上又有相通之處。至少,以下要件是不可缺少的:

行為要件。這一要件在遞進式的犯罪構成體系中,往往放在構成要件該當性中;[29]在耦合式的犯罪構成體系中則是犯罪客觀方面的首要內容;在雙層次的犯罪構成體系中,是犯罪要件?!盁o行為則無犯罪”,幾乎是各國刑法的通例。

罪過要件。這一要件在遞進式的犯罪構成體系中,放在有責任中,屬于責任條件;在耦合式的犯罪構成體系中則是犯罪主觀方面的基本內容;在雙層次的犯罪構成體系中,是犯罪本質要件。如果說上述兩個要件是無可辯駁的,在三大具有代表性的犯罪構成體系中,都作犯罪構成的要件加以確立,那么,犯罪客體、犯罪主體以及違法性是否是犯罪構成要件在刑法理論上存在爭論。對此,有必要加以專門討論。

1.犯罪客體是否屬于犯罪構成要件

犯罪客體是前蘇聯(lián)刑法理論中的一個獨特概念,犯罪客體被確定為是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從而將其與犯罪對象相區(qū)分。犯罪客體確立的理論根據是馬克思在1842年所說的《關于林木盜竊法的辯論》一文中的下述論述:“犯罪行為的實質并不在于侵害了作為某種物質的林木,而在于侵害了林木的國家神經-所有權本身,也就在于實現(xiàn)了不法的意圖?!盵30]應該說,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犯罪行為的實質:林木只是所有權的載體,所有權才是犯罪所侵害的實質內容。但這種所有權在法律上表現(xiàn)為一種權利,其進一步的本質又在于利益。侵害林木的國家神經實際上是觸犯了法律保護的某種利益。那么,從馬克思的上述論斷能否引申出作為犯罪構成要件的犯罪客體呢?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為馬克思在上述論斷中論述的是犯罪的本質而不是犯罪構成的問題,這種對犯罪本質的理解與利益侵害的觀點是一致的。在我國刑法理論中,在引入前蘇聯(lián)的犯罪構成體系的同時也引入了犯罪客體的概念,犯罪客體是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所侵害的社會關系的表述長期以來占統(tǒng)治地位。社會關系又進一步確定為是人們在生產過程和生活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并將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加以區(qū)分,認為犯罪對象是社會關系的主體和物質體現(xiàn),[31]由于犯罪客體具有抽象性,個別學者對此指出質疑,并以社會利益取代之,認為犯罪客體是犯罪主體的犯罪活動侵害的,為刑法所保護的社會主義社會利益。[32]應該說,這種利益侵害說與大陸法系刑法理論的法益侵害說已經相當接近。盡管如此,這種觀點仍然把犯罪客體作為犯罪構成的要件。在大陸法系遞進式的犯罪構成體系和英美法系雙層次的犯罪構成體系中,都沒有犯罪客體這一要件。即使有稱為客體的,一般也是將客體分為行為客體與保護客體。這里的行為客體就是我國刑法理論中的犯罪對象,而保護客體是指法益,行為客體是構成要件,保護客體不是構成要件,兩者具有性質上的區(qū)別[33].在此,有以下三個問題確實值得研究:作為犯罪構成的要件,應當是犯罪的實體性存在。而犯罪客體不屬于犯罪的實體內容本身,而是在犯罪之外的某種社會構成要素。無論是把這

種社會要素視為犯罪所侵害的社會關系還是視為刑法所保護的價值,雖然都與犯罪相關聯(lián),但不能納入犯罪要件的體系之中。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區(qū)分是沒有哲學根據的,將客體與對象賦予不同的蘊含,缺乏理論根據。犯罪客體的功能在于揭示犯罪的本質特征,這一功能不是犯罪構成要件所要承擔的,而是犯罪概念的功能。因此,在功能上,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具有重合性。由此可見,犯罪客體的存在是不必要的,它不是犯罪構成要件。

2.犯罪主體是否為犯罪構成要件

任何犯罪都離不開一定的主體,犯罪是人實施的,這是一個不可推翻的事實。但是否把犯罪主體作為犯罪構成的要件,卻仍然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在大陸法系犯罪構成理論中,并沒有我們通常所說的犯罪主體這樣一個犯罪構成要件。犯罪主體的內容被分解為兩部分,在構成要件該當性中,論述行為的主體,將其與行為客體相對應,這里的行為主體是指“人”,沒有其他特殊限定。在一般情況下,這里的“人”是指自然人。在某些領域中,“人”也指法人。由于構成要件該當性只是犯罪成立的第一個要件,因而無論什么人,只要實施了構成要件該當的行為,就具備了行為主體這一要件。在有責性中,論述責任能力。責任能力是責任的前提,如果沒有責任能力,就不存在罪過問題。在責任能力中,以否定要件的形式論述無責任能力的情形。[34]從否定要件這一點看,大陸法系犯罪構成中的責任能力要件與英美法系犯罪構成中作為合法抗辯內容的未成年、精神病等要件具有性質上的同一性。在前蘇聯(lián)的犯罪構成中,犯罪主體是犯罪構成主觀方面的要件。[35]但是,將犯罪主體納入犯罪構成要件,即使是前蘇聯(lián)著名刑法學家A·H·特拉伊寧也持有不同觀點,他認為責任能力不應放在犯罪構成的范圍內解決,而應當置于犯罪構成的范圍之外,[36]然而,通理仍然把犯罪主體作為犯罪構成要件,即使特拉伊寧也不例外。我國刑法理論也將犯罪主體列入犯罪構成,通說的排列順序是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個別學者甚至認為應將犯罪主體列為犯罪構成的首要要件,按照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觀方面-犯罪客體的順序排列。盡管如此,我國學者也對犯罪主體是否屬于犯罪構成要件問題提出質疑,或者從行為構成與行為人構成的區(qū)分,認為將犯罪主體作為犯罪構成要件是行為人構成,而犯罪構成應當是行為構成,所以不應包括犯罪主體,[37]或者將刑事責任的基礎與刑事責任的條件加以區(qū)分,認為犯罪構成是刑事責任的基礎,而犯罪主體是刑事責任的條件。前者解決是否犯罪的問題,后者解決是否刑罰的問題;[38]或者把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視為是阻卻刑事責任的事由,不是犯罪構成的事由。[39]

由此可見,對于犯罪主體的構成要件地位否定的理由各有不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學者提出主體資格與主體身份相分離的觀點,[40]認為作為犯罪的資格主體或主體資格,是行為的實施并是否構成犯罪的物質基礎,從而是產生犯罪構成的前提。而作為犯罪的現(xiàn)實主體或主體身份,則是建立在資格主體所實施的行為已經符合某種犯罪構成因而構成犯罪的基礎上,從而是具備犯罪構成的必然結果。由此得出結論:無論上述哪一種主體都不是也決不應該是犯罪構成的必要要件。在我看來,資格主體與身份主體之分,就是犯罪前的主體與犯罪后的主體之別。犯罪前,主體只是一種犯罪的動機;犯罪后,主體是一種犯罪的結果;上述對于刑法中的主體在邏輯上的區(qū)分雖然對于解決主體先于犯罪構成還是犯罪構成先于主體的問題有所裨益,但這種區(qū)分的定義是技術性的而非實質性的。當然,在犯罪主體不屬于犯罪構成要件這個結論上,與前述觀點是一致的。根據我國通行的犯罪構成理論,犯罪主體不作為犯罪構成要件,會引起對現(xiàn)行犯罪概念的重大理論顛覆。犯罪構成是區(qū)分罪與非罪的標準,難道不具備犯罪主體的人也能構成犯罪嗎?即使是將犯罪主體作為刑事責任條件,也仍然存在犯罪構成與刑事責任的關系如何處理的問題。根據通說的觀點,犯罪構成是刑事責任的根據,只有具備犯罪構成才能承擔刑事責任。

在這種情況下,犯罪構成與刑事責任是承轉關系,換言之,只要行為具備犯罪構成,就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因此,將犯罪主體排斥在犯罪構成的范圍之外就會得出結論:精神病人等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實施的該當構成要件的行為也是犯罪,只是不負刑事責任而已。顯然,這種對犯罪概念的理解是我國刑法理論所難以接受的。因為通常都把應受刑罰處罰性作為犯罪的特征之一,不具備這一特征的行為就不應認為是犯罪。

「注釋」

日本學者指出:構成要件不僅是一個刑法學概念,而且超出了刑法學的領域,成為一般法學的概念,在哲學、心理學等文獻中偶爾可看到這個詞。在一般法學上,則把為使一定的法律效果發(fā)生而將法律上所必要的事實條件的總體,稱之為“法律上的構成要件”。參見[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構成要件理論》,王泰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6頁。

構成要件的該當性也被譯為符合性,指應受處罰的行為與法律規(guī)范中對某個具體犯罪所描述的全部特征完全吻合。參見李海東:《刑法原理入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頁。

臺灣學者韓忠謨指出:所謂犯罪成立要件者,乃刑法學就犯罪之結構,依分析所得之諸種構成要素是也,與法國、日本兩國學者一般用“構成要件”Tatbestand一詞未可混同。參見韓忠謨:《刑法原理》,臺灣大學1981年修訂14版,第81頁。

日本學者指出,Corpusdelicti這一具有訴訟法性質的概念傳到英美法中后,直到現(xiàn)在,在有關口供、輔助證據方面,仍然使用這一概念。參見[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構成要件理論》,王泰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但我國學者認為,英美刑法中犯罪構成的表述大體上來自拉丁文Corpusdelicti,可見與大陸法系構成的同源關系。參見劉生榮:《犯罪構成原理》,法律出版社1977年版,第11頁。

特拉伊寧指出:“犯罪構成乃是蘇維埃法律中認為決定具體的、危害社會主義國家的作為犯罪的一種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的總和”。參見[前蘇]A·H·特拉伊寧:《犯罪構成的一般學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48-49頁。

我國學者認為,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中,構成要件該當性本身無非是“中性”的被評價對象,決定了犯罪構成學說的形式主義色彩。前蘇聯(lián)刑法理論明確揭示了犯罪構成的社會政治內容,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性質上,都使犯罪構成理論發(fā)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變革,使形式主義的概念轉化為實質意義的概念。參見姜偉:《犯罪構成比較研究》,載《法學研究》1989年第3期。

日本學者指出:費爾巴哈從一般預防、客觀主義的立場出發(fā),主張犯罪結果也屬于構成要件。我們讀起斯求貝爾的書來,覺得訴訟法的味道十分濃厚,所以,直到費爾巴哈時,構成要件才明確地被當作實體刑法上的概念來使用。參見[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構成

要件理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頁。

這一思想在弗爾巴哈主持制定的1813年《巴伐利亞刑法典》中得以體現(xiàn),該刑法典第27條規(guī)定:“當違法行為包括依法屬于某罪概念的全部要件時,就認為他是犯罪。”參見樊鳳林主編:《犯罪構成論》,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頁。

前蘇聯(lián)學者認為費爾巴哈的理論是犯罪構成的客觀結構論。參見[前蘇]A·H·特拉伊寧:《犯罪構成的一般學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15頁。我國學者認為,這種概括是不確切的,起碼是不全面的。費氏并不絕對排斥主觀因素,只是主張屬于犯罪構成的那些因素取決于法律的明文規(guī)定。由此,費氏的犯罪構成學說與其說是客觀結構論,毋寧說是決定結構論。參見姜偉:《犯罪構成比較研究》,載《法學研究》1989年第3期。

[10]日本學者有論及貝林格時指出:貝林格在其1896年出版的《犯罪的理論》一書中開始展開其構成要件理論,其后他在1930年所著的《構成要件的理論》的論文中,雖然同樣使用了“構成要件”一詞,但所指的內容完全不同于前。即從前在指相當于構成要件的東西時,使用了“犯罪類型”的觀念,認為構成要件是給刑法各本條中犯罪類型的統(tǒng)一性提供基礎的觀念上的指導形象;其后提出的新的構成要件的內容則是指客觀性要素和論述性要素。參見[日]大zhǒng@①仁:《犯罪論的基本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頁。

[11]參見[日]大zhǒng@①仁:《犯罪論的基本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頁。

[12]日本學者指出:麥茲格更積極地認為規(guī)范性要素、主觀性要素是構成要件的要素。主觀性構成要素通常是被構成要件類型化了的稱為主觀性違法要素的東西。例如,目的犯中的目的、傾向犯中行為人的主觀性傾向、表現(xiàn)犯中引導表現(xiàn)的行為人的內心狀態(tài)等主觀性要素;規(guī)范性構成要件要素是竊盜罪中“他人的”財物那種伴隨著法律評價的要素、猥褻罪中“猥褻”行為那種伴隨著文化性評價的要素等。參見[日]大zhǒng@①仁:《犯罪論的基本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頁。

[13]參見[日]上野達彥:《批判資產階級犯罪構成要件論-從批判資產階級犯罪構成要件論向蘇維埃犯罪構成要件論的轉變過程》,載《國外法學》1979年6期。

[14]我國學者將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中的犯罪構成稱為異體論構成,這種犯罪構成僅記述行為的事實特征,是犯罪論體系的出發(fā)點,是犯罪成立條件之一,即使行為人的行為符合某罪的構成條件,也未必成立犯罪。我國學者還將前蘇聯(lián)及我國刑法理論中的犯罪構成稱為一體論構成,這種犯罪構成是負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構成本身就是犯罪成立的條件,二者同一化,只要行為人的行為具備某罪的犯罪構成,就意味著成立犯罪。參見姜偉:《犯罪構成比較研究》,載《法學研究》1989年第3期。

[15]我國刑法學界主要存在以下幾種觀點:法定說,認為犯罪構成是刑法所規(guī)定的,決定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而為該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觀和主觀要件的總和,根據這一觀點,犯罪構成是一法律概念,是犯罪的規(guī)格,它是由法律加以明文規(guī)定的。理論說,認為犯罪構成是根據刑法規(guī)定并結合司法實踐,對法律條文所作的學理性解釋。根據這一觀點,犯罪構成是一種理論,有些學者明確指出,犯罪構成不是刑法條文中規(guī)定的概念,而是一個較系統(tǒng)、較詳盡地研究刑法條文中規(guī)定的構成犯罪的各種條件的理論概念。折衷說,認為犯罪構成既是由法律規(guī)定的一系列事實要件的總和,又是一種理論。例如,有些學者指出,犯罪構成是依照刑法應受刑罰制裁的危害社會行為的主客觀條件的總和,是刑法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定罪量刑的基本理論依據。參見高銘暄主編:《新中國刑法科學簡史》,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84頁。

[16]日本學者小野清一郎描述了這一理論的演變過程:Tatbestand的概念從訴訟法轉向實體法,進而被作為一般法學的概念使用,而且,已經從事實意義的東西變?yōu)槌橄蟮母拍睢L貏e是在刑法學中,它被分成一般構成要件和特殊構成要件兩個概念,這主要是因為,在刑法中,從罪刑法定主義原則出發(fā),將犯罪具體地、特殊地加以規(guī)定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著眼于這種特殊化了的構成要件的重要性,產生了把它不僅僅視為刑法各論上的東西,而且可以作為構筑刑法總論即刑法一般理論體系的基石的努力,這一努力從貝林格開始由M·E·麥耶爾大體上完成,而這就是所說的構成要件理論。參見[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構成要件理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17]參見[日]大zhǒng@①仁:《犯罪論的基本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頁。

[18]參見[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構成要件理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7頁。

[19]我國學者何秉松認為應把刑法上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與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的犯罪構成事實嚴格加以區(qū)別,在需要這兩者加以區(qū)別的地方可以把刑法上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稱為法定的犯罪構成,把社會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犯罪構成稱為現(xiàn)實的犯罪構成或犯罪構成事實。在對犯罪構成的論述中,作者對兩種犯罪構成混用,認為無論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犯罪構成事實,或法定犯罪構成,都處在產生、發(fā)展和不斷變化之中。參見何秉松:《犯罪構成系統(tǒng)論》,中國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129頁。由此造成邏輯上的混亂,并且也與作者關于犯罪構成的概念相矛盾。參見莫志強:《也論用系統(tǒng)論改造犯罪構成-與何秉松教授商榷》,載《刑法論叢》,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頁。

[20]我國學者認為,主觀與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的基本含義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追究刑事責任,必須同時具備主客觀兩方面的條件,如果缺少其中主觀或者客觀任何一個方面的條件,犯罪就不能成立,不能令該人承擔刑事責任,論者雖然將該原則表述為刑事責任原則,但在刑法理論體系中,仍將其納入刑法的基本原則。參見高銘暄主編:《新編中國刑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頁。

[21]日本學者認為,這種法律實證主義背后,存在著自由主義的法治國的思想,認為在刑事司法中必須以法律保障個人自由的罪刑法定主義,必然地要求著純客觀的記述性構成要件。參見[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構成要件理論》,王泰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29頁。

[22]參見[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構成要件理論》,王泰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頁。

[23]構成要件該當性、違法性、有責性形成的三分理論,是大陸法系理論中犯

罪構成的通說。此外,還有一種犯罪構成多樣說,不同意對所有犯罪都毫無差別地適用同一的犯罪理論進行分析。從上述理由出發(fā),犯罪構成多樣說認為,犯罪應分為四種類型:即以作為形式實施的故意犯罪、以作為形式實施的過失犯罪、以不作為形式實施的故意犯罪和以不作為形式實施的過失犯罪,而每一類犯罪都應有自己獨立的犯罪構成。意大利學者指出:這種犯罪構成多樣說包含某些科學的成分,是一個不能否認的事實;但是,它將犯罪構成理論肢解為獨立的片斷,因而阻礙人們對于犯罪的構成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綜合比較上述學說,傳統(tǒng)的三分理論似乎更合理一些。它不僅能清楚地展示犯罪的構成要素,同時又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清晰而透徹的理論指南。參見[意]杜里奧·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學原理》,陳忠林譯,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99頁。

[24]除上述4個要件以外,我國學者還認為存在犯罪構成的綜合要件。當刑法規(guī)定情節(jié)嚴重、情節(jié)惡劣才構成犯罪時,要通過綜合分析案件的全部情況來確定,因此稱為犯罪構成的綜合要件。參見張明楷:《犯罪論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頁。

[25]四要件說是前蘇聯(lián)及我國刑法理論中犯罪構成的通說。我國刑法中的犯罪構成體系與前蘇聯(lián)的犯罪構成體系具有明顯的承繼關系。此后,隨著對犯罪構成研究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學者不滿足于50年代從前蘇聯(lián)移植過來的犯罪構成理論,開始進行理論上的突破與探索。犯罪構成是由一系列事實要件構成的,對于這一點,我國刑法學界基本上認識是一致的。但在犯罪構成要件包括哪一些以及它們如何排列問題上,存在相當大的分歧。主要存在以下觀點:二要件說,具體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犯罪構成要件可以分為行為要件和行為主體要件兩個部分,即把主體稱為主體要件,把客觀行為的主客觀要件合為一體,總稱之為行為要件。理由是任何犯罪的內部構成都不是4個要件的并列,而是以行為為核心組成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行為的主體要件只有從屬組成的整體性,比起傳統(tǒng)并列的區(qū)分4個要件更能反映各個要件在整體中的地位以及它與其他要件的內在聯(lián)系,更能科學地反映構成的內部結構。第二種意見認為犯罪構成要件應分為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兩個部分。理由是犯罪構成研究的是行為而不是行為人,不把主體作為構成要件對認定犯罪沒有影響。主體是解決行為人應否負刑事責任的問題,這是在查明犯罪構成要件前要解決的前提條件,沒有必要把它作為犯罪構成要件。至于客體,它是附屬于行為的,任何犯罪行為都必然會侵犯一定的客體,在一般情況下通過行為要件一性質就可以確定侵犯的是什么客體;同時,構成要件都必須是由刑法規(guī)定的,我國刑法對客體沒有作規(guī)定,只是某些條款中可以反映出侵犯的客體。因此,客體不能作為犯罪構成要件。三要件說,具體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犯罪主觀方面和犯罪客觀方面,二者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并且如果拋棄危害行為中包含、滲透著行為人的主觀罪過這一特殊性,就難以正確解決刑法的因果關系。所以,這種意見主張把主觀方面與客觀方面合并為危害社會的行為這樣一個要件。這樣,犯罪構成的要件應當是三個:主體、危害社會的行為、客體。第二種意見認為,犯罪構成要件包括犯罪主體、犯罪客觀方面和犯罪主觀方面。那么,犯罪客體為什么不是犯罪構成要件呢?理由在于:①犯罪行為侵犯一定的社會關系,反映的是犯罪行為的實質,它是犯罪概念所提出的犯罪本質特征。如果把它作為犯罪構成的一個要件,就是把犯罪概念與犯罪構成混為一談。②作為“犯罪客體是一定社會關系”這一論點的根據,是馬克思在《關于林木盜竊法的辯論》中關于犯罪行為的實質并不在于侵害了作為某種物質的林木,而在于侵害了林木的國家神經-所有權本身的名言。而馬克思在此所說的恰恰是犯罪的實質,而不是社會關系。③把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分離開來,其結果是把犯罪對象看成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以致忽視了對犯罪對象的研究。④在刑法學中把犯罪客體解釋為社會關系,與哲學中客體的概念相矛盾。哲學中的客體是相對于主體而言的,客體是主體認識和活動的對象,因此,客體和對象并無區(qū)別。唯獨刑法學把客體解釋為犯罪對象后面所體現(xiàn)出來的社會關系,違反哲學的一般原理。四要件說。犯罪構成四要件說是我國刑法學界的通說,它認為犯罪構成要件可以分為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這種觀點認為,犯罪構成的4個方面揭示了犯罪主體所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因此,任何犯罪構成都必然包含表明主體和行為特征必不可少的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它們互相結合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來反映社會危害性并表明其達到了犯罪的程度。針對那種批評犯罪構成要件四分法的觀點,堅持四分法的同志認為,犯罪構成要件四分法基本符合我國司法實踐情況,有助于正確定罪量刑,也為廣大司法工作者所熟悉和掌握。因此,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犯罪構成理論新體系,不一定非要對傳統(tǒng)的犯罪構成四分法進行修正。五要件說。個別同志提出了與上述觀點不同的看法。在提法上,認為與其提犯罪構成不如提構成犯罪。因為前者法無明文規(guī)定,實踐中也很少有人那樣講;而后者則法有明文規(guī)定,并且符合實踐中的講法。在構成要件的體系中,認為四分法沒有講犯罪行為就先講犯罪客體,在邏輯上是不通的。因此,提出犯罪的行為、犯罪的客體、犯罪的客觀方面即犯罪的危害結果及其與犯罪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犯罪的主體、犯罪的主觀方面的構成體系。從以上各種觀點的綜述來看,我國刑法學界在犯罪構成體系問題上進行了充分地和廣泛地探討,但在研究的深度上還有所欠缺,因而存在形式化的傾向,也就是滿足于對犯罪構成要件的重新組合排列,而未能從價值內容上探討犯罪構成的體系。因此,在犯罪構成問題上,我國刑法學界雖然經過一陣轟轟烈烈的討論,但積淀下來的思想內容并不多,對于刑事立法與刑事司法的影響也不大?,F(xiàn)在,我國仍然保持著犯罪構成四要件的傳統(tǒng)理論模式。參見高銘暄主編:《新中國刑法科學簡史》,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85頁以下。

[26]我國學者指出:犯罪行為和犯罪心態(tài),是犯罪本體要件。要成立犯罪,除應具有犯罪主體要件外,還必須排除合法辯護的可能,即具備責任充足條件。在理論結構上,犯罪本體要件為第一層次,責任充足條件為第二層次,這就是美國刑法犯罪構成的雙層模式。參見儲槐植:《美國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51頁。

[27]英國學者指出:actus一詞意味著一種“行為”,人類行動的有形結果。當刑事政策把某種行為視為十分有害時,就對之加以禁止并通過對違犯它的人施以刑罰的方式來防止它的出現(xiàn)。長期以來,法學家們慣用actusreus一詞來描述這類法律禁止的行為。因此,actusreus可以定義為法律力求防止的、本身包含著危害結果的人類行為。參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