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丙酸動力學_第1頁
乙酰丙酸動力學_第2頁
乙酰丙酸動力學_第3頁
乙酰丙酸動力學_第4頁
乙酰丙酸動力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7卷第5期2010短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CNaturalScience)V01.37,No.52010乙酰丙酸加氫生成妒戊內酯的反應動力學張建偉樊金龍吳衛(wèi)澤(北京化工大學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29)摘要:以Pd/C為催化劑(Pd質量分數(shù)為5%),在消除內、外擴散影響條件下,研究了乙酰丙酸非均相催化加氫制備一y.戊內酯反應動力學。考察了反應溫度(100—160°C)和氫氣壓力(1.0—3.0MPa)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氫氣在乙酰丙酸液體中的溶解度(溫度80—160C、氫氣壓力0?5.25MPa)。結果表明:乙酰丙酸非均相催化加氫反應對乙酰丙酸濃度的反應級數(shù)為零級,對氫氣壓力的反應級數(shù)為一級,反應活化能為33.0kJ/too1;提出了加氫反應可能的機理,并簡化氫解離吸附Langmuir等溫吸附式,獲得了與實驗結果一致的加氫反應動力學模型表達式。關鍵詞:加氫反應;乙酰丙酸;.y一戊內酯;動力學中圖分類號iTQ352.2引言一y.戊內酯(GVL)是一種便于儲存和運輸?shù)脑醋陨镔|的能及碳資源平臺的基礎化合物…,具有較好的物理化學特性,如較高的沸點(207°C)、較低的熔點(一31°C)、閃點溫度高(96笆)、無毒,泄漏易于識別、易溶于水、對環(huán)境友好等°GVL可以進一步轉化為2.甲基一四氫呋喃等液體燃料po4 JoGVL還是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原料P“1。生物質轉化的關鍵步驟之一是由乙酰丙酸(LA)加氫脫水生產(chǎn)1.戊內酯。國內外對催化加氫反應已有一些報道,主要涉及催化劑和載體的選擇。其中催化劑主要有: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如氧化鉑?7?引,Raney<?9o101,CuO.Cr203復合催化劑?1“;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MJ,如銖、銥、鈀、釘、鉑和負載型雙金屬復合催化劑“21,如Pd.Re/C等。文獻中該催化加氫反應一般在有機介質中進行,如乙醚07。引、甲醇??糾等。反應動力學和機理對乙酰丙酸催化加氫反應非常重要,但該加氫反應動力學和反應機理的系統(tǒng)報道較少。本文采用Pd質量分數(shù)為5%的Pd/C催化劑,收稿13期:2010—04—26基金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2082017);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NCET-08-0710)第一作者:男。1984年生,碩士生?通訊聯(lián)系人E.mail:WZWU@通過計算Thiele模數(shù)說明內擴散影響可以忽略;通過提高攪拌轉速的方法消除外擴散的影響。在消除內外擴散的條件下,研究了乙酰丙酸加氫反應動力學,并提出了可能的反應機理。1實驗部分1.1實驗原料乙酰丙酸,分析純,上海晶純化學試劑公司;1一戊內酯,質量分數(shù)99%,山東招遠林?;S,使用前蒸餾純化;乙醇,分析純,北京化工廠;氫氣,質量分數(shù)99.99%,北京海譜氣體公司;Pd質量分數(shù)為5%的Pd/C催化劑,中石化石油科學研究院。1.2催化劑參數(shù)Pd/C催化劑的Pd質量分數(shù)為5%;催化劑顆粒的粒徑為20?60斗m,平均37.9斗m;BET比表面積為995m2/g;孔體積為0.605 cm3/g;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測得活性炭上Pd的顆粒大小為5—20llm,主要分布在5?6nm。1.3加氫反應實驗按比例稱取一定量的催化劑、乙酰丙酸加入到裝有電磁攪拌、容積為25mL的不銹鋼高壓反應釜中,密封。用氫氣以50—100m/rain的速率吹掃反應釜,排出反應釜中的空氣,然后充入一定壓力的氫氣。等反應爐加熱到設定溫度后,將反應釜置于加熱爐中加熱,等重新達到設定溫度后計時,同時觀察壓力的變化。反應一定時間后,將反應釜浸入冷水中驟冷,終止反應。當溫度達到室溫后,緩慢卸壓,反應混合物用乙醇溶出,小心操作,減少物料損失。溶出物經(jīng)5—7斗m的燒結漏斗過濾,濾液定容后用氣相色譜分析。1.4氫氣在乙酰丙酸中的溶解度測定采用文獻[14]的方法。在高壓變體積可視釜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酰丙酸后快速密封,并對液體進行脫氣。然后向可視釜中充入氫氣,開始攪拌加熱。待體系的溫度、壓力在1 hK不發(fā)生變化,認為體系達到溶解平衡,然后在恒溫、恒壓下緩慢取出一定質量的溶解了氫氣的飽和液體。在取樣過程中調節(jié)可視釜的活塞,維持體系壓力不變,保障實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通過排水集氣法獲得取出液體中氫氣的量,然后計算氫氣在液體中的溶解度。2結果與討論2.1內外擴散的消除乙酰丙酸在Pd/C催化劑(Pd質量分數(shù)為5%)上的加氫反應是氣一液一固非均相催化反應。通過Mears判據(jù)來判斷是否存在內擴散"引。改進后的Mears判據(jù)的Thiele模數(shù)如式(1)所示少=(r:bo)#/DocSA<:.1/Iq(1)其中,少是改進后的Thiele模數(shù)°r?'是表觀反應速率,mol/(L?min);£是催化劑的特征長度,cm;D。是催化劑上的有效擴散速率,cm2/min;ci是反應物在催化劑外表面的濃度,mol/L;q為反應級數(shù)。在本摹寸摹、骨文中r:h為0.001。0.01mol/(L?min),取最大值?!耆?7.9斗m°D。取10“m2/h,是從文獻[16]中得到的°C;為0.01—0.1mol/L。由此可得,垂為10—.10?,遠遠小于】。表明本文中內擴散是可以忽略的。外擴散的消除可以通過增加攪拌轉速來實現(xiàn)。由圖1可見,當攪拌轉速大于200r/min時,攪拌轉速的提高對反應速率幾乎沒有影響,說明轉速大于200r/min時,外擴散已經(jīng)被消除。T.量E.1弓£?弓E\k。攪拌轉速rrain—1圖1攪拌轉速對反應速率的影響Fig.1Influenceofstirringspeedonthereactionrate為了考察反應動力學,本文是在排除內外擴散的情況下進行的乙酰丙酸加氫反應。2.2動力學實驗結果乙酰丙酸加氫反應動力學的實驗結果見圖2。摹圩摹站(X。)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ig.2PlotsoflevulnicacidconversionC以)VB.reaciontime(t)由圖2中不同溫度下反應時間和乙酰丙酸轉化率的關系可知,當氫氣壓力和反應溫度一定時,乙酰丙酸的轉化率隨反應時間的延長呈線性增加。而乙酰丙酸的濃度隨著反應的進行逐漸降低,這說明反應速率與乙酰丙酸的濃度無關,該反應對乙酰丙酸濃度的反應級數(shù)為零級。圖3為氫氣壓力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在一定溫度下,加氫反應速率與氫氣壓力呈線性關系,說明該反應對氫氣壓力的反應級數(shù)為一級。CE-二o.百E\op/MPa圖3氫氣壓力(pn:)對加氫反應速率的影響Fig.3Effectofhydrogenpressure(pH2)onreactionrate加氫反應是在分散在液相中的催化劑表面進行的。圖4為一定溫度下氫氣在乙酰丙酸中的溶解度。當溫度一定時,氫氣在乙酰丙酸中的溶解度滿足亨利定律,即隨著壓力的增大,氫氣在乙酰丙酸中的溶解度呈線性增加。因此,當反應體系的氫氣壓力增大時,與之對應的催化劑表面的氫氣濃度也隨之增加,進而加快反應速率提高反應的轉化率。當氫氣壓力相同時,溫度越高,氫氣在乙酰丙酸中的溶解度越大。這是溫度升高后對加氫反應速率影響的另一個因素。Tj=oE\的p/MPa圖4氫氣在乙酰丙酸中溶解度Fig.4Plotsofconcentrationofhydrogeninlevulinicacidatdifferenttemperetures2.3動力學模型動力學實驗結果表明,在所選用的5%Pd/C催化體系中,乙酰丙酸加氫反應對乙酰丙酸濃度的反應級數(shù)為零級,對氫氣壓力的反應級數(shù)為_級。速率方程可表示為:J°r=—半=印。,(2—)r2一i2印H2【)式中,「為反應速率,mot/(tool?min);c為乙酰丙酸的濃度,tool/L;t為反應時間,rain;p。.為氫氣壓力,MPa;k為表觀反應速率常數(shù),表達式如式(3)所示k=koexp(—面Ea)(3)其中:尺為氣體常數(shù),J/(mol?k);T為反應溫度,K;E。為表觀反應活化能,J/tool;k。為表觀反應指前因子。根據(jù)式(2)以及圖3中氫氣壓力與反應速率的數(shù)據(jù),得到不同溫度下的反應速率常數(shù)(見表1)。以In(k)對1/T作圖,得到In(k)—1/T為一百線圖5),其線性相關系數(shù)為0.998。表1不同溫度下的反應速率常數(shù)kTable1Reactionrateconstants(k)atdifferenttemperaturesri/10?3K,l圖5乙酰丙酸加氫反應的In(k)—l/T曲線Fig.5PlotsofIn(k)againstI/Tfor1evulinicacidhydrogenation結合(2)式和(3)式,根據(jù)圖5中直線的斜率和截距計算得到:E°=33.0kJ/too1,ko=5279,故該r=—$=koexp(一面Ea)pH2=5279exp(一3結論33000,l礦Jpn:2.4加氫反應機理(4) 上述實驗結果表明,加氫反應對乙酰丙酸為零級反應,對氫氣壓力為一級反應。反應在氣一液一固非均相體系中進行,催化劑表面同時吸附乙酰丙酸和氫氣,但對乙酰丙酸的吸附更強。在催化劑表面很快達到飽和,因此改變濃度對其吸附量影響不大。催化劑對氫氣的吸附比較弱,其吸附量受氫氣壓力?日控制,因此可以推測出這樣的反應機理H(渤寺H(氣)(5)(7)(氣)上弋y(鋤+H2。(液)(8)主”氣,一一主yc液,(9)根據(jù)上述機理,化學反應速率可表達為r=k'OLp;(10)式中后'為控速步驟速率常數(shù),0。為乙酰丙酸的覆蓋度,由于催化劑對乙酰丙酸的吸收接近飽和,故0。.可以認為是常數(shù),與乙酰丙酸濃度無關,0。為氫的覆蓋度,由于氫吸附為雙原子分子的解離吸附,根據(jù)Langmuir等溫吸附式,0。與p。,存在如下關系:口。:毒%。(11)61H2面砰兩qi)式中,b°=k2/k一:,為氫吸附常數(shù),由于催化劑對H的吸附為弱吸附,J|}—:》II}:(即bHP。,《1)所以得到Langmuir等溫吸附表達式可簡化為0H=6:5p:?(12)將式(12)代入式(10),則有r=〃OrbHPH:=印H:(13)其中|1}=座0obo。式(13)與式(2)的表達式一致。說明該機理能很好的描述乙酰丙酸加氫制1.戊內酯的反應。以Pd/C為催化劑(Pd質量分數(shù)為5%),在消除內、外擴散影響的條件下,乙酰丙酸非均相催化加氫反應對乙酰丙酸濃度的反應級數(shù)為零級,對氫氣壓力的反應級數(shù)為一級。乙酰丙酸加氫反應的活化能為33.0kJ/mol,動力學模型為r—dcdt=koexp(一急)pH2=5279exp(一型塑\。RTJ,“2乙酰丙酸催化加氫反應機理可能由乙酰丙酸吸附、H:解離、加氫催化、2.羥基戊酸的脫水、產(chǎn)物脫附等一系列過程組成。參考文獻:Abstract:Hydrogenationoflevulinicacid(LA)to1—valerolactone(GVL)hasbeenperformedinabatchreactorovera5%Pd/Ccatalyst.Inordertostudytheintrinsickineticsofthehydrogenationreaction.theexperimentswerecarriedoutundernoeffectsofintraparticleandexternaldiffusions.Theeffectsofreactiontemperatureandhy—drogenpressureonthereactionratewereinvestigatedattemperaturesfrom100to160°Candpressuresfrom1.0to3.0MPa.TheconcentrationofhydrogeninLAhasbeenmeasuredatpressuresfrom0to5.25MPaandtempera—turesfrom80to160C.Itwasshownthatthetemperatureandhydrogenpressurebothinfluencethehydrogenationreactiongreatly,andtheoverallhydrogenationreactionrateiszero—orderinlevulinicacidandfirst—orderinhydro—gen.Theapparentactivationenergyofthehydrogenationreactionis33.0kJ/m01.Apossiblemechanismandaki—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