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達標名校2018年高考四月生物模擬試卷
一、單選題(本題包括35個小題,1-20題每小題1分,21-35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
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有關物質跨膜運輸?shù)恼f法,正確的是()
A.神經(jīng)細胞釋放神經(jīng)遞質的方式與漿細胞分泌抗體的方式不同
B.氧氣透過線粒體內(nèi)膜的方式與酵母菌排出乙醇的方式不同
C.神經(jīng)細胞處于靜息狀態(tài)時,K+外流是順著濃度梯度進行的
D.生長素由分泌部位頂芽運輸?shù)絺妊窟^程中,無需消耗能量
2.以下是赫爾希和蔡斯實驗的過程和結果,下列關于這兩個實驗的分析和結論,不正確的是
分離《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
①35s噬菌體與細菌混合比咄
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
保溫分離)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
②32P噬菌體與細菌混合〈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
A.此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B.上清液中含有噬菌體蛋白質外殼,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大腸桿菌菌體
C.①實驗說明噬菌體的標記部分未進入大腸桿菌中
D.②實驗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體只將DNA注入大腸桿菌細胞中
3.下列關于激素、抗體、酶和神經(jīng)遞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激素和抗體都具有特異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細胞
B.乙酰膽堿與特定分子結合后可在神經(jīng)元之間傳遞信息
C.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產(chǎn)生酶的細胞一定能產(chǎn)生激素
D.激素彌散在全身的體液中,一經(jīng)靶細胞接受即被滅活
4.下圖表示肌細胞與環(huán)境物質交換關系,X、Y、Z表示三種細胞外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k
肌細胞X
A.Y中的大分子物質和細胞可進入X中
B.Y中蛋白質含量對血漿滲透壓沒有影響
C.劇烈運動時,肌細胞滲透壓會變大
D.肌細胞代謝產(chǎn)物可導致X的pH降低
5.對斐林試劑和雙縮服試劑的配方,敘述不正確的是()
A.雙縮服試劑和斐林試劑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
B.斐林試劑是由質量濃度為1.15g/mL的CuSCU溶液中和等量的質量濃度為1.1/gmL的NaOH溶液配制
而成,用時兩種溶液等量混勻,現(xiàn)用現(xiàn)配
C.雙縮胭試劑是將質量為1.Ig/mL的NaOH溶液滴入質量濃度為1.11/mL的CuSCU溶液中混合而成的
D.雙縮服試劑由質量濃度為1.lg/mL氫氧化鈉溶液和質量濃度為1.llg/mL硫酸銅溶液組成
6.PEP是某油料作物細胞中的一種中間代謝產(chǎn)物,在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和a、B和b)的控制下,
可轉化為油脂或蛋白質。某科研小組通過RNA干擾的方式獲得了產(chǎn)油率更高的品種,基本原理如下圖所
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PEP形成RNA*導轉錄
鏈1
基因A-除r-H^^RNA鋰也)基因B
鏈2
油脂蛋白質
A.產(chǎn)油率高植株和產(chǎn)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
B.圖示中過程①與過程②所需要的喀咤堿基數(shù)量不一定相同
C.該研究通過抑制基因B表達過程中的翻譯階段來提高產(chǎn)油率
D.圖示表明基因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進而控制性狀
7.如圖表示果酒和果醋生產(chǎn)過程中的物質變化情況,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酷酸
⑤I
I④
CeH(A——>內(nèi)雨酸——@----^酒精+CO?
[③
COj+IhO
A.需要02參與的是過程③④⑤
B.導致過程④⑤差異的原因是糖源是否充足
C.過程②④所需要的最適溫度相同
D.過程①②在酵母菌細胞中的場所相同
8.穩(wěn)定性選擇和單向性選擇是自然選擇中的兩種類型,前者是把種群中趨于極端的變異個體淘汰,而保
留中間型的個體,后者是在種群中保留趨于某個性狀中某一極端的個體,而淘汰另一極端的個體。下列關
于英國曼徹斯特地區(qū)受工業(yè)發(fā)展影響,樺尺蟆黑化現(xiàn)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樺尺蟆黑化現(xiàn)象是工業(yè)污染導致其發(fā)生定向變異
B.工業(yè)污染前后由于樺尺蟆物種沒有改變,則其沒有發(fā)生進化
C.單向性選擇導致某基因頻率逐代增加,其等位基因頻率逐代下降
D.樺尺蟆黑化現(xiàn)象屬于自然選擇中的穩(wěn)定性選擇
9.如圖為人體內(nèi)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過程,據(jù)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②.④
畿刀型..
紅細胞.血紅#要白酪我酸略
酪為酸!_?黑色原
正常紅細胞
A.該圖反映了基因對性狀的直接和間接控制
B.Xi與X2的區(qū)別主要是核糖核甘酸排列順序的不同
C.基因2與白化病基因互為等位基因
D.人體成熟的紅細胞中可進行①②過程,而不進行③④過程
10.寨卡病毒是一種RNA病毒,該病毒會攻擊胎兒的神經(jīng)元,導致新生兒小頭癥等缺陷。一種新型寨卡
病毒疫苗(基因疫苗)已經(jīng)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茖W家將寨卡病毒蛋白基因與質粒結合后注入人的肌
肉細胞,以期被試驗者獲得對寨卡病毒特異性免疫的能力。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新型疫苗制備過程需使用逆轉錄酶
B.基因疫苗不含病毒蛋白,但能在肌肉細胞中表達出病毒蛋白,病毒蛋白屬于抗原
C.基因疫苗能夠整合到人的肌肉細胞染色體DNA中,并遺傳給后代
D.試驗者獲得特異性免疫能力的標志是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和效應T細胞等
11.隨著“螞蟻森林"的推行和廣大用戶的積極參與,阿拉善、通遼、鄂爾多斯等地已經(jīng)種上梭梭樹等樹木,
以前的沙漠,現(xiàn)在已是綠油油的一片。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這些地方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和恢復力穩(wěn)定性都增強了
B.沙漠變綠洲說明了人類活動可以改變演替的方向
C.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在不同的季節(jié)、氣候條件下可能發(fā)生改變
D.種植梭梭樹等沙生植物固沙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12.狂犬病病毒是一種嗜神經(jīng)病毒,可由神經(jīng)-肌肉接點處入侵神經(jīng)細胞,過程如圖所示。目前疫苗接種
是預防和控制狂犬病發(fā)病最有效的措施。下列選項正確的()
A.狂犬病病毒與乙酰膽堿(興奮型神經(jīng)遞質)的受體結合,有利于興奮的傳遞
B.吞噬細胞吞噬侵入人體的部分病毒,此過程屬于人體第三道防線發(fā)揮作用
C.人被咬傷后可注射狂犬疫苗,以刺激T細胞產(chǎn)生抗體直接消滅病毒
D.狂犬病病毒被胞吞進入突觸小體并沿著軸突逆行,與神經(jīng)沖動傳導方向相反
13.植物細胞受損后通常會釋放出酚氧化酶,使無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質,把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
進行下表的實驗處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步驟①酚氧化酶提③加入酚類底
②加入緩沖液實驗的顏色后
試管取液的處理物
A不作處理2mL2mL褐色
加入蛋白酶,10
B2mL2mL無色
分鐘
加入三氯乙酸
C2mL2mL無色
(強酸),10分鐘
A.加入酚類底物的量均為2mL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
B.試管B實驗后的溶液,用雙縮服試劑檢測,結果呈現(xiàn)紫色
C.試管A、B對照,不能說明酚氧化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D.試管B、C實驗后的顏色均為無色的原因是相同的
14.下列有關生命科學研究方法及結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18
A.魯賓和卡門用0分別標記H20和C02,證明了光合作用釋放的02來自于水
B.卡爾文用14c標記的C02供應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探明了暗反應中碳的轉移途徑
C.科學家向豚鼠胰腺腺泡細胞中注射3H標記的亮氨酸,揭示了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
D.赫爾希和蔡斯用32p、35s分別標記噬菌體DNA和蛋白質,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15.下列有關生物體內(nèi)幾種重要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A.絕大多數(shù)糖類是以多糖形式存在的
B.核糖核酸分子中不能貯存遺傳信息
C.脂肪分解可以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D.無機鹽離子會影響細胞的酸堿平衡
16.下列關于蛋白質或肽鏈的敘述,錯誤的是()
A.肽鏈間差異的原因之一是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B.用雙縮服試劑檢測蛋白質或多肽的結果呈紫色
C.多條肽鏈組成蛋白質分子時可通過"S-S-"相連
D.蛋白質表現(xiàn)特有的生物活性要有正確的三維結構
17.如圖是基因型為AABb動物體內(nèi)的細胞分裂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甲細胞染色體上有8個DNA
B.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
C.乙細胞中有2個染色體組
D.乙細胞形成過程中因為發(fā)生了交叉互換而存在A和a
18.如圖為某家族兩種遺傳病系譜圖,其中有一種遺傳病為紅綠色盲,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
用B、b表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I0B
r正常男、女口O
12,
n甲病男、女冒e
12.34乙病男、女皿]<
in6直im?兩病皆患男
12345
A.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若nis為正常女性,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
C.Uh與正常男性結婚,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皿
D.若Dis為XXY型紅綠色盲個體,最可能由口3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體分配異常引起的
19.(6分)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有幾項是()
①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皆有細胞周期
②豌豆雖然有X、Y染色體,但是自然情況下一般是自花傳粉,閉花授粉
③雄性蜜蜂能夠正常進行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精子染色體數(shù)目比初級精母細胞減少一半
④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相互拮抗,所以一方出現(xiàn)必然抑制另一方
⑤人體體溫調節(jié)時,只有冬天存在神經(jīng)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
⑥感受器一定是傳入神經(jīng)末梢和它所支配的附屬結構共同構成
A.零項B.一項C.二項D.三項
20.(6分)下列有關酶和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并能與雙縮服試劑發(fā)生顏色反應的物質
B.長時間的高溫、強堿等條件會導致蛋白酶的肽鍵斷裂使其失活
C.線粒體合成的ATP可在細胞核中發(fā)揮作用
D.細胞質中含有DNA聚合酶,該酶是一種調節(jié)DNA生理活動的信息分子
21.(6分)機體能響應外界溫度的變化,調整代謝的強度,如下圖所示。
寒冷刺激和注射去甲腎上激素(NE)都能引起機體能量消耗提升,其中產(chǎn)生的熱量一部分來源于骨骼肌不
自主戰(zhàn)栗,另一部分來源于棕色脂肪組織代謝產(chǎn)熱。
注:解偶聯(lián)蛋白(Uncouplingprotein)是一種線粒體內(nèi)膜蛋白,這種蛋白質能消除線粒體內(nèi)膜兩側的跨膜
質子濃度差,令利用質子濃度差驅動的氧化磷酸化過程減慢,阻礙了三磷酸腺昔(ATP)的正常產(chǎn)生。以
下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注射NE導致的產(chǎn)熱增加有明顯的"記憶”效應
B.棕色脂肪組織由豐富的交感神經(jīng)控制,其節(jié)后神經(jīng)元釋放的是NE
C.骨骼肌不自主戰(zhàn)栗產(chǎn)生的熱量來自于代謝反應放熱和肌肉摩擦等
D.棕色脂肪細胞中存在解耦聯(lián)蛋白,抑制呼吸鏈,使葡萄糖直接分解散熱
22.(8分)腓骨肌萎縮癥(CMT)是一種特殊的遺傳病,其遺傳方式有多種類型。某一CMT患者的母親也患
該病,但其父親、哥哥和妹妹都不患病。下列相關分析一定正確的是()
A.若該患者為男性,則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B.若該患者為女性,則該患者的哥哥為隱性純合子
C.若該患者的父親是攜帶者,則其妹妹也是攜帶者
D.若該患者的母親是雜合子,則該患者就是純合子
23.(8分)普通水稻不含耐鹽基因、含有吸鎘基因(A)?科學家將普通水稻的兩個位于6號染色體上的
吸鎘基因敲除(相當于成為基因a)獲得了低鎘稻甲,并向另一普通水稻的兩條2號染色體上分別插入了
一個耐鹽基因(B)獲得了海水稻乙,然后讓甲和乙雜交獲得Fi,Fi自交獲得目,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Fi的表現(xiàn)型為高鎘耐鹽的海水稻
B.F2中低鎘非耐鹽稻所占比例為的6
C.F2的低鎘耐鹽水稻中純合子占地
D.耐鹽基因和吸鎘基因能自由組合
24.(10分)據(jù)分類學記載,現(xiàn)在地球上生活著的生物約有200多萬種,而且每年都有新種被發(fā)現(xiàn)。近年
來在深海中,海底5000米的深海熱泉孔周圍,都發(fā)現(xiàn)了以前沒有記載的生物。據(jù)以上材料分析正確的是
()
A.由于變異的多樣性才導致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B.從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狀具有多樣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質的多樣性
C.只要有新的基因產(chǎn)生就能形成新物種
D.自然選擇會使生物產(chǎn)生有利變異
25.(10分)下圖表示三個通過突觸相連接的神經(jīng)元,電表的電極連接在神經(jīng)纖維膜的外表面。刺激a點,
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A.a點受刺激時膜外電位由正變負
B.電表①會發(fā)生兩次方向不同的偏轉
C.電表②只能發(fā)生一次偏轉
D.該實驗不能證明興奮在神經(jīng)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
26.(12分)如圖為原核細胞內(nèi)某一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②過程都有氫鍵的形成和斷裂
B.多條RNA同時在合成,其堿基序列相同
C.真核細胞中,核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過程跟上圖一致
D.①處有DNA-RNA雜合雙鏈片段形成,②處有三種RNA參與
27.(12分)下為能量流經(jīng)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第二營養(yǎng)級的示意圖(單位J/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散失
次級消費
*撮人信
散失
A.圖中B表示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是80
B.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第一營養(yǎng)級同化的能量至少為400
C.能量由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傳遞效率是20%
D.畜牧業(yè)中,放養(yǎng)與圈養(yǎng)相比,可提高圖中C/B的比值
28.在家兔動脈血壓正常波動過程中,當血壓升高時,其血管壁上的壓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
引起心跳減慢和小血管舒張,從而使血壓降低,僅由此調節(jié)過程判斷,這一調節(jié)屬于()
A.神經(jīng)調節(jié),負反饋調節(jié)B.神經(jīng)調節(jié),免疫調節(jié)
C.體液調節(jié),負反饋調節(jié)D.體液調節(jié),免疫調節(jié)
29.下列關于種群和群落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樣方法能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不能調查動物的種群密度
B.群落的垂直結構有利于群落中生物充分利用環(huán)境資源
C.調查群落的邊界不屬于群落水平研究的問題
D.調查某種植物的種群密度能反映該植物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趨勢
30.下列關于生物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加有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在加入二氧化鈦后,需將試管口塞上橡膠塞
B.脂肪鑒定時,用蘇丹m染液染色后,用蒸儲水洗去浮色,再進行觀察
c.深綠色的黑藻葉片較適合作為觀察葉綠體的實驗材料
D.過濾光合色素研磨液之前,應在玻璃漏斗基部放一片濾紙,并迅速過濾
31.下列有關物質跨膜運輸?shù)臄⑹觯_的是
A.巨噬細胞攝入病原體的過程屬于協(xié)助擴散
B.固醇類激素進入靶細胞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
C.神經(jīng)細胞受到刺激時產(chǎn)生的Na+內(nèi)流屬于被動運輸
D.護膚品中的甘油進入皮膚細胞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
32.2019年7月澳大利亞爆發(fā)山火,一連燒了幾個月,焚燒了數(shù)千萬畝的土地,不僅將美麗的森林燒成
灰燼,也給澳大利亞人帶來了無盡的傷感和挑戰(zhàn)。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此地區(qū)生物群落需經(jīng)過初生演替才能恢復原來的樣子
B.火災產(chǎn)生的后果已超出了該地區(qū)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節(jié)能力限度,將無法恢復
C.火災過后,澳大利亞受災地區(q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恢復力穩(wěn)定性比原來增強
D.“山上多栽樹,等于修水庫”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33.某純種紫花頂生豌豆與純種白花腋生豌豆雜交,由于某種基因型的花粉敗育,F(xiàn)z的四種表現(xiàn)型比例為
5:3:3:I,根據(jù)題目所給條件,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兩對相對性狀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兩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都不能判斷
C.Fi測交后代只能表現(xiàn)出3種表現(xiàn)型D.親本均僅存在一對隱性基因
34.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合理的是()
A.可用丙酮從人的紅細胞中提取脂質
B.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蛤蟲的種群密度時標記物不能太醒目
C.可用溟麝香草酚藍水溶液鑒定乳酸菌細胞呼吸的產(chǎn)物
D.通過攪拌促使子代的R噬菌體與細菌分離
35.下列關于高中生物學實驗,不正確的是()
A.用熒光標記法研究生物膜的流動性
B.用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結構特點
C.用3H標記胸腺嗑腔研究基因的表達過程
D.用差速離心法分離細胞中的不同的細胞器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個小題,共50分)
36.果蠅體內(nèi)的IV號染色體多一條(三體)或少一條(單體)均可以存活并能夠繁殖,沒有IV號染色體的
個體不能存活。果蠅正常眼(E)和無眼(e)是一對相對性狀,基因E、e位于常染色體上?;卮鹣铝袉?/p>
題:
(1)現(xiàn)有染色體正常的純合正常眼和無眼果蠅、W號染色體單體的純合正常眼和無眼果蠅可供選擇,若
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定E、e這對等位基因是否位于IV號染色體上,請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
及結論:。
(2)現(xiàn)已證明E、e基因位于IV號染色體上,若將基因型為EEe的IV號染色體三體的果蠅與染色體正常的
無眼果蠅雜交,則理論上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子代正常眼中W號染色體正常的果蠅占
(3)果蠅眼的紅色(R)和白色(玲由等位基因R、r控制,現(xiàn)將一只染色體正常無眼雌果蠅和一只染色
體正常紅眼雄果蠅交配,發(fā)現(xiàn)Fi中雌果蠅全為紅眼,雄果蠅全為白眼。據(jù)此推測,雄性親本的基因型為
;&雌雄果蠅交配,F(xiàn)z正常眼雌果蠅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o
37.欲探究五種不同的抗生素(甲、乙、丙、丁、戊)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某興趣小組在均勻
接種了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將2mg不同的抗生素加入培養(yǎng)基的不同位置,實驗結果如圖1
所示,五種抗生素對成人的毒副作用如圖2所示?;卮鹣铝袉栴}。
表示幾種抗生素的添加點
(1)如果給予2mg劑量,乙種抗生素對成人使用是最適宜的,理由是?
(2)已知丁種抗生素作用的原理是抑制葡萄球菌細胞壁的形成,由此推測該種抗生素對成人的毒副作用
劑量小的可能原因之一是。
(3)為保證培養(yǎng)基上能均勻地生長出一層金黃色葡萄球菌,將菌液接種到固體培養(yǎng)基上使用采用
(填"涂布平板"或“平板劃線")法。接種操作前后需要對接種工具進行滅菌。配置
培養(yǎng)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中,除了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等基本配方以外,培養(yǎng)基中通常還需
加入o金黃色葡萄球菌吸收無機鹽后的作用是(答出兩點即可)。
(4)如果在培養(yǎng)基上出現(xiàn)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外的雜菌,原因可能是。
38.重癥聯(lián)合免疫缺陷病(SCID)是一種及其罕見的遺傳病。由于控制合成腺昔脫氨酶的相關基因(ada
基因)缺失,患者的T淋巴細胞無法成熟,因此喪失了大部分的免疫功能。如圖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對SCID
的治療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T淋巴細胞
⑴逆轉錄病毒重組DNA質粒中的LTR序列可以控制目的基因的轉移和整合,這一功能與Ti質粒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列功能相似,同時(5力,)端LTR序列中還
含有啟動子。ada基因能插入兩端的LTR序列中間,是因為載體上有的識別
序列和切點。
(2)重組載體轉染包裝細胞,從包裝細胞中釋放出治療性RNA病毒,與野生型逆轉錄病毒相比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沒有)致病性。
(3)治療性RNA病毒感染從患者體內(nèi)取出的T淋巴細胞,①是過程。檢測
能否成功表達出腺昔脫氨酶,可用的技術是.
(4)將攜帶正常ada基因的T淋巴細胞注射回患者的骨髓組織中,這種治療SCID的方法稱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治療,可用于對(顯性/隱形)基因引起的
疾病的治療。
39.貓的體色黑色和橙色受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黑色和橙色同時表現(xiàn)體色為玳瑁色;其體色還受
到另一對等位基因(A、a)的淡化影響、使黑色變成藍色,橙色變成奶油色,玳瑁色變成藍乳玳瑁色,兩
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某黑貓和多只玳瑁貓雜交,F(xiàn)i的表現(xiàn)型及此例如表所示:
黑色橙色玳瑁色藍色奶油色藍乳玳瑁色
雌性歹1603/161/1601/16
雄性3/163/1601/161/160
據(jù)表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B、b基因位于(“常染色體”或"X染色體”)上:淡化色為性性狀,親本貓
的基因型為?
(2)人中玳瑁貓的基因型為、.
(3)Fi中黑色貓和藍色貓隨機交配,后代中黑色:藍色比例為。
(4)為了檢測Fi中某只玳瑁貓的基因型,簡要寫出測交實驗過程:。
40.某科研小組為研究大棚蔬菜種植的合理方案,做了以下探究實驗:
(1)為探究植株種植密度,研究了葉面積系數(shù)(單位土地面積上的葉面積總和)與植物群體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及干物質積累速率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由圖1可知:當葉面積系數(shù)小于a時,隨葉面積系數(shù)增加,群體光合速率和干物質積累速率均。
當葉面積系數(shù)超過b時,群體干物質積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
(2)為探究高溫對大棚蔬菜光合速率的影響,將甲、乙兩種植物從25°(:環(huán)境移入40。(: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測得
相關數(shù)據(jù)如圖2所示:
.恒個處理后占處理前的比例(%)
1UV
甲
乙
據(jù)圖2分析,在40。(:環(huán)境中,植物甲的光合速率降低主要是由于其光能捕獲率大幅度下降,導致
受到了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3)為探究COz濃度和不同顏色的塑料或玻璃作棚頂對大棚蔬菜生長的影響,科研小組的實驗結果如圖3
圖3
比較圖中a、b兩點的數(shù)據(jù),可知提高大棚蔬菜的產(chǎn)量應采取的措施之一是:根據(jù)圖3中數(shù)據(jù)可
知提高大棚蔬菜的產(chǎn)量應選用(顏色)的塑料或玻璃做棚頂。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本題包括35個小題,1-20題每小題1分,21-35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
選項符合題意)
1.C
【解析】
【分析】
小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運輸方是否需要載是否消耗能
運輸方向示例
式體量
自由擴高濃度到低濃水、氣體、脂類(因為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
否否
散度如甘油)
協(xié)助擴高濃度到低濃
是否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散度
主動運低濃度到高濃
是是幾乎所有離子、氨基酸
輸度
此外,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屬于胞吞或者胞吐的方式,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屬于主動運輸。
【詳解】
A、突觸前膜釋放神經(jīng)遞質的方式與漿細胞分泌抗體的方式都是胞吐,A錯誤;
B、氧氣進入線粒體內(nèi)膜的方式與酵母菌排出乙醇的方式都是自由擴散,B錯誤;
C、神經(jīng)細胞靜息時K+外流的方式與興奮時Na+內(nèi)流的方式都是協(xié)助擴散,C正確;
D、生長素由分泌部位頂芽運輸?shù)絺妊窟^程中是主動運輸?shù)姆绞剑枰哪芰?,D錯誤。
故選C。
2.A
【解析】
【分析】
根據(jù)題意分析,在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S元素標記的是蛋白質,P元素標記的是DNA,蛋白質沒有進入
細菌中而DNA進入,說明遺傳物質是DNA。
【詳解】
A、根據(jù)題意分析此實驗只能證明遺傳物質是DNA,A錯誤;
B、上清液主要成分是較輕的噬菌體顆粒、噬菌體外殼和培養(yǎng)基,沉淀物主要是被噬菌體侵染的細菌菌體,
B正確;
C、①實驗結果說明,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較高,說明標記物沒有進入細菌,C正確;
D、噬菌體只將其DNA注入大腸桿菌細胞中,這樣DNA和蛋白質就自然的分開了,D正確;
故選A。
3.B
【解析】
【分析】
閱讀題干可知本題涉及的知識點是激素、抗體、酶和神經(jīng)遞質,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知識,根據(jù)選項描
述結合基礎知識做出判斷。
【詳解】
激素和抗體都具有特異性,但抗體是和抗原結合的,抗原不一定是細胞,A錯誤;乙酰膽堿與特定分子即
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后,能將化學信號轉變成電信號,從而在神經(jīng)元之間傳遞信息,B正確;激素和酶
都有高效性,但能產(chǎn)生酶的細胞不一定能產(chǎn)生激素,如口腔上皮細胞,C錯誤;激素與靶細胞結合并發(fā)揮
作用后才被滅活,而不是一經(jīng)靶細胞接受即被滅活,D錯誤。
【點睛】
歸納總結:
(1)酶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少數(shù)為RNA。起催化作用,降低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在反應前后本身不發(fā)
生改變。酶會隨反應次數(shù)的增加而鈍化導致活性下降并最終被分解,同時產(chǎn)生新的補充。
(2)激素包括蛋白質、多肽、固醇及氨基酸衍生物。多為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物質,不供能、不組成生物體
的成分、不起催化作用。發(fā)生作用后會被自身相關酶分解而失去活性,因此需要不斷產(chǎn)生。
(3)抗體為免疫球蛋白,其作用為與相應抗原結合,形成細胞集團或沉淀,使抗原失去繼續(xù)侵染正常細
胞的能力,并最終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
(4)神經(jīng)遞質包括生物原胺類、氨基酸類、肽類和其它類。由神經(jīng)元細胞的突觸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釋放,
經(jīng)突觸間隙到達突觸后膜并引起后膜的興奮或抑制。發(fā)生作用后迅速失活。
4.B
【解析】
【分析】
從圖中各種成分之間的關系可判斷,XTZfY是單向的,所以X是組織液,Y是血漿,Z是淋巴。
【詳解】
A、血漿中的大分子物質和細胞可進入組織液中,A正確;
B、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血漿中蛋白質和無機鹽的含量,B錯誤;
C、劇烈運動時肌細胞產(chǎn)生的乳酸積累使肌細胞滲透壓會變大,C正確;
D、肌細胞的無氧呼吸代謝產(chǎn)物是乳酸可導致組織液的ph略有降低,D正確。
故選B,
5.C
【解析】
【分析】
斐林試劑是由甲液(質量濃度為l.lg/mL氫氧化鈉溶液)和乙液(質量濃度為1.15g/mL硫酸銅溶液)組
成,用于鑒定還原糖,使用時要將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需水浴加熱;
雙縮服試劑由A液(質量濃度為1.1g/mL氫氧化鈉溶液)和B液(質量濃度為1.11g/mL硫酸銅溶液)組
成,用于鑒定蛋白質,使用時要先加A液混勻后再加入B液。
【詳解】
A、雙縮服試劑和斐林試劑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04溶液,A正確;
B、由上述分析可知,斐林試劑是由質量濃度為1.15g/mL的CuSCU溶液和等量的質量濃度為l.lg/mL的
NaOH溶液配制而成,用時兩種溶液等量混勻,現(xiàn)用現(xiàn)配,B正確;
C、雙縮服試劑是質量濃度為l.lg/mL的NaOH溶液和質量濃度為l.llg/mL的CuSO4溶液構成的,但是兩
種溶液需要分開使用,C錯誤;
D、雙縮服試劑由質量濃度為l.lg/mL氫氧化鈉溶液和質量濃度為l.llg/mL硫酸銅溶液組成,D正確。
故選C.
6.A
【解析】
【分析】
分析題意和題圖:基因A控制合成酶a,使PEP轉化為油脂。基因B的鏈2正常表達出酶b,可使PEP轉
化為蛋白質。以基因B的鏈1誘導轉錄出的RNA可與鏈2正常轉錄出的mRNA形成雙鏈RNA,干擾酶b
的合成,抑制PEP轉化為蛋白質,從而提高油脂產(chǎn)量。
【詳解】
A、根據(jù)題圖可知,產(chǎn)油高植株的基因型為A_bb,產(chǎn)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為aaB_,A錯誤;
B、由于過程①和過程②的模板鏈不同,所需的嗜腔堿基數(shù)量不一定相同,B正確;
C、根據(jù)分析題圖可知,通過抑制基因B表達過程中的翻譯階段可提高產(chǎn)油率,C正確;
D、圖示表明基因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進而控制性狀,D正確。
故選A。
【點睛】
解答本題需明確幾點:1.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分子結構來控制性狀;通過控制酶的
合成控制代謝過程,從而影響生物性狀。
2.分析題圖:油菜產(chǎn)油率高的原因是因為基因B中1鏈轉錄形成的RNA能與2鏈轉錄形成的mRNA結合
形成雙鏈RNA,從而抑制了合成酶b的翻譯過程。
7.C
【解析】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是果酒和果醋生產(chǎn)過程中的物質變化情況,其中①是細胞呼吸的第一階段,發(fā)生在細胞
質基質中;②是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為酒精發(fā)酵,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③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
段,發(fā)生在線粒體中;④⑤均為醋酸發(fā)酵,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
【詳解】
A、過程③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發(fā)生在線粒體中,需要氧氣的參與;過程④⑤都是醋酸菌發(fā)酵
產(chǎn)生醋酸的過程,也需要氧氣的參與,A正確;
B、過程④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時,將酒精變成乙醛,再將乙醛變成醋酸,過程⑤是醋酸菌在氧氣、糖源
充足時,將葡萄糖轉變成醋酸,B正確;
C、過程②④分別是酒精發(fā)酵和醋酸發(fā)酵的過程,需要的溫度不同,C錯誤;
D、過程①為細胞呼吸的第一階段,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過程②為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發(fā)生在細胞
質基質中,D正確。
故選C.
【點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酒精發(fā)酵和醋酸發(fā)酵的原理以及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詳細過程,準確判斷圖中各
個數(shù)字代表的過程的名稱,進而結合選項分析答題。
8.C
【解析】
【分析】
依據(jù)題干信息”穩(wěn)定性選擇是把種群中趨于極端的變異個體淘汰,而保留中間型的個體,單向性選擇是在
種群中保留趨于某個性狀中某一極端的個體,而淘汰另一極端的個體"具體作答。
【詳解】
A、變異是不定向的,A錯誤;
B、工業(yè)污染前后由于樺尺蟆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物種發(fā)生了進化,B錯誤;
C、單向性選擇導致某基因頻率逐代增加,保留趨于某個性狀中某一極端的個體,中間型的個體逐步淘汰,
C正確;
D、樺尺噓黑化現(xiàn)象屬于自然選擇中的單向性選擇,D錯誤。
故選C。
9.D
【解析】
【分析】
分析題圖可知,圖中的過程①③表示轉錄,過程②④表示翻譯,物質Xi與Xz表示mRNA,題圖的左右
過程分別表示基因直接控制性狀和基因通過控制合成蛋白質間接控制性狀的控制過程。
【詳解】
A、基因表達血紅蛋白反應了對性狀的直接控制,基因表達控制酪氨酸酶反應了對性狀的間接控制,A正
確;
B、物質Xi與X2均為mRNA,分別由不同的DNA序列轉錄獲得,其主要區(qū)別是核糖核甘酸排列順序不同,
B正確;
C、基因2控制黑色素合成,白化病基因抑制黑色素合成,二者控制同一性狀,互為等位基因,C正確;
D、人體成熟紅細胞中僅含有核糖體,無法進行轉錄與翻譯過程,D錯誤;
故選D,
10.C
【解析】
【分析】
1、體液免疫過程為:(1)感應階段:除少數(shù)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外,大多數(shù)抗原被吞噬細胞攝取和
處理,并暴露出其抗原決定簇;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再由T細胞呈遞給B細胞;(2)反應階段:
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3)效應階段:漿細胞
分泌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發(fā)揮免疫效應。
2、細胞免疫過程為:(1)感應階段: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決定簇,然后將抗原呈
遞給T細胞;(2)反應階段:T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和效應T細胞,同時T細胞
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強免疫功能;(3)效應階段:效應T細胞發(fā)揮效應。
【詳解】
A.根據(jù)題干,寨卡病毒是一種RNA病毒,新型寨卡病毒疫苗屬于基因疫苗,應以RNA為模板合成DNA,
故新型疫苗制備過程需使用逆轉錄酶,A正確;B.基因疫苗是將寨卡病毒蛋白基因與質粒結合后注入人的
肌肉細胞,不含病毒蛋白,但卡病毒蛋白基因能在肌肉細胞中表達出病毒蛋白,病毒蛋白屬于抗原,B正
確;C.基因疫苗能夠整合到人的肌肉細胞染色體DNA中,人的原始生殖細胞的遺傳物質并未改變,不能通
過有性生殖遺傳給后代,C錯誤;D.特異性免疫在接受特定的抗原刺激之后能產(chǎn)生特定的抗體和效應T
細胞,故試驗者獲得特異性免疫能力的標志是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和效應T細胞等,D正確。故選C。
11.D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主要的內(nèi)涵,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其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直接價值:指對人類的社會生活有直接影響和作用的價值,如:藥用價值、觀賞價值、食用價值和生產(chǎn)使
用價值。
間接價值:一般表現(xiàn)為涵養(yǎng)水源、凈化水質、鞏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蝕、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氣候、吸收
污染物,調節(jié)碳氧平衡,在調節(jié)全球氣候變化他的作用,主要指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的作用等等。
潛在價值:今天還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種在將來會有利用的價值.栽培植物的野生親緣種究竟能提供多少對
農(nóng)林業(yè)發(fā)展有用的遺傳材料,是不可估量的。
【詳解】
A、由于這些地方的物種豐富度提高,營養(yǎng)結構變得復雜,故該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和恢復力穩(wěn)
定性都有所增強,A正確;
B、由于人類的活動沙漠變綠洲,說明了人類活動可以改變演替的方向,B正確;
C、由于該地氣候條件波動性較大,故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在不同的季節(jié)、氣候條件下可能發(fā)生改
變,C正確;
D、種植梭梭樹等沙生植物固沙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D錯誤。
故選Do
12.D
【解析】
【分析】
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第一道防線:皮膚、粘膜等
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特異性免疫(獲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借助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組成。
1、體液免疫過程為:(1)感應階段:除少數(shù)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外,大多數(shù)抗原被吞噬細胞攝取和
處理,并暴露出其抗原決定簇;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再由T細胞呈遞給B細胞;(2)反應階段:
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3)效應階段:漿細胞
分泌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發(fā)揮免疫效應。
2、細胞免疫過程為:(1)感應階段: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決定簇,然后將抗原呈
遞給T細胞;(2)反應階段:T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和效應T細胞,同時T細胞
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強免疫功能。(3)效應階段:效應T細胞發(fā)揮效應。
【詳解】
A、狂犬病病毒與乙酰膽堿(興奮型神經(jīng)遞質)的受體結合,不利于興奮的傳遞,A錯誤;
B、吞噬細胞吞噬侵入人體的部分病毒,此過程屬于人體第二道防線發(fā)揮作用,B錯誤;
C、抗體是由漿細胞合成分泌的,C錯誤;
D、狂犬病病毒被胞吞進入突觸小體并沿著軸突逆行,與神經(jīng)沖動傳導方向相反,D正確。
故選D。
13.B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機物,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少數(shù)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
的催化效率遠遠高于無機催化劑)、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的進行)、需要適宜的溫
度和pH值(在最適條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溫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隨著溫度升高,酶的活性
可以逐漸恢復,高溫、過酸、過堿可以使酶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詳解】
A、加入酚類底物的量均為2mL的目的是減少無關變量對實驗的影響,A錯誤;
B、試管B中的蛋白酶把酚氧化酶水解了,所以溶液呈無色,但是蛋白酶的本質是蛋白質還存在于B試管
中,故實驗后的溶液,用雙縮腺試劑檢測,結果呈現(xiàn)紫色,B正確;
C、試管A、B對照,能說明酚氧化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C錯誤;
D、試管B、C實驗后的顏色均為無色的原因不相同的,B試管是因為酚氧化酶被水解成氨基酸或者小分子
肽,而C試管三氯乙酸使酚氧化酶變性失活,D錯誤。
故選B。
14.C
【解析】
【分析】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在生物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1)用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用32P標記噬菌體的DNA,分別侵染細菌,最終證明DNA是遺傳
物質;
(2)3H標記的亮氨酸,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
(3)mN標記DNA分子,證明了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
(4)卡爾文用14c標記的C0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轉移途徑,即CO2fC3今有機物;
(5)魯賓和卡門用MO分別標記出。和C02,證明了光合作用釋放的02來自于水。
【詳解】
A、魯賓和卡門用18。分別標記出。和C02,證明了光合作用釋放的02來自于水,A正確;
B、卡爾文用"C標記的COz供應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探明了暗反應中碳的轉移途徑,B正確;
C、科學家向豚鼠胰腺腺泡細胞中注射3H標記的亮氨酸,揭示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過程,C錯誤;
D、赫爾希和蔡斯用32p、35s分別標記噬菌體DNA和蛋白質,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D正確。
故選C.
【點睛】
噬菌體侵染實驗易錯分析:用32p、35s分別標記噬菌體DNA和蛋白質,兩個實驗相互對照,共同證明了
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若只是其中一個實驗,則只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或蛋白質不
是遺傳物質。
15.B
【解析】
【分析】
1、糖類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生物體內(nèi)的糖類大多數(shù)以多糖的形式存在,淀粉是常見的多糖;細胞生
命活動的重要能源物質是葡萄糖。
2、核酸根據(jù)五碳糖不同分為DNA和RNA,基本組成單位是核甘酸,核酸是生命的遺傳物質。
3、無機鹽的功能有: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維持細胞的生命活動;維持細胞的形態(tài)、
酸堿度、滲透壓等。
【詳解】
A、生物體內(nèi)的糖類大多數(shù)以多糖的形式存在,A正確;
B、RNA和DNA都是由四種核昔酸組成,具有相似的結構,兩者都能貯存遺傳信息,B錯誤;
C、脂肪是備用的能源物質,分解時可以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C正確;
D、細胞中的某些無機鹽離子對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具有一定作用,D正確。
故選B。
【點睛】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細胞中六大化合物的功能,結合題意,即可解答。
16.A
【解析】
【分析】
不同的多肽,它們的差別在于組成它們的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的不同,20種氨基酸任意組成
的多肽種類實在是數(shù)不勝數(shù),假定20種氨基酸任意組成一個含100個氨基酸分子的多肽,就將有20曲種
多肽,即便每種多肽各有一個分子,其質量總和便可與地球質量相比。
蛋白質分子可由一條或幾條多肽鏈組成,每一種蛋白質都有其獨特的空間結構,正確的三維結構是蛋白質
表現(xiàn)其特有的生物學活性所必需的,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有多種,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并不穩(wěn)定,會
隨溫度的升高發(fā)生改變,并且空間結構一旦發(fā)生不可逆的改變,便會失去生物學活性,這種現(xiàn)象就是蛋白
質的熱變性。
【詳解】
A、不同的多肽,它們的差別在于組成它們的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的不同,A錯誤;
B、用雙縮服試劑能與蛋白質或多肽發(fā)生紫色反應,B正確;
C、多條肽鏈組成蛋白質分子往往可通過R基之間形成的“SS"相連,C正確;
D、由分析可知,正確的三維結構是蛋白質表現(xiàn)特有的生物活性所必須的,D正確。
故選A。
17.D
【解析】
【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甲圖中含有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細胞處于有
絲分裂中期;
乙圖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粒已分裂,所以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詳解】
A、甲細胞含4條染色體,每條染色體上含2個DNA,共有8個DNA,A正確;
B、甲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著絲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B正確;
C、乙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著絲粒已分裂,染色體暫時加倍,有2個染色體組,C正確;
D、由于細胞基因型為AABb,乙細胞的基因組成為AaBB,則說明乙細胞形成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沒
有發(fā)生交叉互換,D錯誤。
故選D。
【點睛】
本題考查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準確判
斷圖中各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的時期,能結合兩者準確判斷各選項。
18.D
【解析】
【分析】
分析系譜圖可知,n-i和n-2都患甲病,但子代有正常的女兒,說明該病為顯性遺傳,父親患病,女兒不
患病,說明基因不在x染色體上,而在常染色體上。兩病中有一種病為紅綠色盲,即伴性遺傳,所以乙病
為伴性遺傳,口-3和口-4都不患乙病,子代有患乙病的兒子,說明乙病為伴x隱性遺傳。據(jù)此答題。
【詳解】
A、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A正確;
B、m-4患有乙病,若m-5為正常女性,則H-3基因型為AaXBXb,H-4基因型為aaXBY,所以HI-5為正常
女性的基因型為aaXBXb或aaXBXB,B正確;
C、HL1正常,父親患乙病,則DL1基因型為aaXBX?,則IH-1與正常男性(aaXBY)結婚,子女患?。╝aXbY)
的可能性是加,C正確;
D、H-3基因型為AaXBX,H-4基因型為aaXBY,若111-5為XXY型紅綠色盲個體,即基因型為XbXbY,應
為母方減數(shù)第二次后期X>>的姐妹染色體沒有分離,形成了XbX?的異常卵細胞,與含Y的精子受精后形成
的Xbxby個體,D錯誤。
故選Do
【點睛】
本題考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的相關知識點,遺傳圖譜的分析是解題的關鍵。意在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
解與掌握程度,培養(yǎng)學生分析圖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9.A
【解析】
【分析】
只有連續(xù)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含有性染色體的生物一般為雌雄異體的生物。雄蜂屬于單倍體,產(chǎn)生
精子的過程與有絲分裂類似。寒冷環(huán)境下的體溫調節(jié)主要是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炎熱環(huán)境下的體溫調節(jié)主要
是神經(jīng)調節(jié)。
【詳解】
①減數(shù)分裂沒有細胞周期,①錯誤;
②豌豆為兩性植株,在自然情況下一般是自花傳粉、閉花授粉,沒有X、Y染色體,②錯誤;
③雄性蜜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直接發(fā)育形成的,為單倍體,不能夠正常進行減數(shù)分裂,其產(chǎn)生精子的
過程類似有絲分裂,產(chǎn)生的精子中染色體數(shù)目與初級精母細胞相等,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業(yè)綜合體停車位租賃合同模板
- 度互助業(yè)務推廣戰(zhàn)略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官方設備租賃策劃代理合同樣本
- 2025年官方策劃合伙企業(yè)股權合同范本
- 2025年產(chǎn)品銷售合同結算協(xié)議
- 重慶市二手房買賣合同范本
- 酒店雇傭合同范本
- 2025年企業(yè)合并共贏合同
- 電視劇版權購買與分銷合同
- 標準單位借款合同格式
- 2025年農(nóng)村婦婦兩癌檢查項目實施方案工作計劃
- 上海美食介紹
- 新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 2024年11月時事政治試題及答案
- 烈士褒揚課件教學課件
- 退休延期留用崗位協(xié)議書
- 3.1 歌曲《音階歌》課件(10張內(nèi)嵌音頻)
- 中醫(yī)適宜技術-中藥熱奄包
- 2024年儲能行業(yè)市場全景分析及發(fā)展趨勢展望報告
- 2024-2025學年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青島版(六三制2024)教學設計合集
- 文言文雙文本閱讀:重耳出亡(附答案解析與譯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