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表達技巧之結構技巧_第1頁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之結構技巧_第2頁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之結構技巧_第3頁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之結構技巧_第4頁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之結構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1詩歌鑒賞表達技巧之結構技巧所謂“詩歌結構〞,是指詩人對作品內容的組織安排。表現(xiàn)在人、事、場景的布局,局部與整體的協(xié)調,首尾的照應,段落的過渡,線索的安排,詳略虛為抓手,引導考生進入審美境界,體會詩人的匠心睿詩歌整體結構的把握,既涉與詩歌寫作的構思,又涉與詩歌即景抒情、由事轉議等常見方法。如杜甫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春夜雨為特定對象,以“喜〞字為貫穿前后的詩脈,詩歌常見的結構方式很多。下文例舉并解析一些以“詩歌結構〞為考點的實例,2/21 竹窗聞風寄苗發(fā)司空曙〔李益〕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⑴詩以“微風〞開頭,并貫穿全篇。請對此作具聞風而疑友來;頸聯(lián)寫風吹葉動,露滴沾苔,用意還是寫風;尾聯(lián)入幌拂埃,也是說風,是遐想,期望風至寄思友之意??梢?,全篇緊緊圍繞“聞風〞進展藝術構思,通過微風形象,表現(xiàn)詩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懷。照應是篇章間的伏筆照應,又叫呼應。一篇文章要有頭有尾,前后內容要有內在聯(lián)系。前面交待過的3/21 話,后面得有照應;后邊要照應的話,前邊得先有個交待。這樣,文章前后才能貫串,使讀者容易掌〔1〕照應的作用。照應能使作品結構顯得緊照應。先設伏筆,后予交代的照應。在一些詩歌中,詩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對照的方式,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析】此首詞共分兩闋,下闋照應上闋。“心在天相應,目的在于構成對照,抒發(fā)了詞人心酸遺恨的4/21 某某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某某。前人評價這首詩時說“意萬重〞一詞是全詩的【析】此題要求我們理解全詩的關鍵,并對之作評價。一共三問,第一問是為答后兩問服務的,因此只要理解了“意萬重〞的內涵,后兩問就容易多了。從題目和詩中景物來判斷,詩人的“意萬重〞就是說盡的愁緒。參考答案:“意萬重〞就是指詩人心中說不完、道不盡的愁緒。同意這種說法。“見秋風〞起“作家書〞之念,“作家書〞又起“意萬重〞,正是“意萬重〞,欲說還休,所以在家書中“說不盡〞,怕“說不盡〞方才引發(fā)“臨行又某某〞??梢娫娭械囊磺袃热荻际怯伞耙馊f重〞引起的,詩人復雜的思想感情變化也是由“意萬重〞造成的。再如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5/21 首聯(lián)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佇立在細雨蒙蒙的江邊,這里點明了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了詩題中的杜甫《倦夜》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里,空悲清這首詩前六句寫景,后兩句抒情。寫景通過對秋夜里的綠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飛的螢、過程,勾畫出一幅清涼月夜意境圖。六句無一“倦〞字,但所寫意象均“照應〞詩題中的“倦〞,我們從詩人為什么“倦夜〞呢?原因是“萬事干戈里〞,使得詩人“空悲清夜徂〞。詩構造的意境和抒發(fā)的議論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當時政局動蕩不安的擔憂,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注。浣溪沙〔晏殊〕6/21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干影入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請說說“一霎好風生翠幕〞這句在詞中起什么作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難留。而詞人的情感是通過之外的景,訴諸“視覺〞;下片筆觸轉到“重簾〞以內,訴諸“聽覺〞。這兒的“轉〞,正是由“一霎好秋夜〔朱淑真〕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7/21 【分析】一個“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凄涼——這似乎不是考“詩歌結構〞。但我們要回答第二問,就必須注意到:正是由“涼〞這個字,詩人將筆觸從“床上之月〞巧妙自然地過渡到“梧桐缺處〞的床〞組合,共同渲染愁情,從而營造出孤寂的意境。成前后兩層意思。比如高適《別董大》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有感而發(fā)。這是一般結構的常規(guī)格式。但詩人們有時也要突破這種常規(guī),將一句詩構成的畫面和另外三句詩構成的截然相反的畫面組結在一起,利用這種篇幅分合的一與多的懸殊表達出給讀者留下回味的余地。這在鑒賞中要特別注意。比如8/21 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主,在形式上卻以描寫過去為主,為上三下一結構。沈德潛《唐詩別裁》卷二十評此詩云:“三句說盛,下,將過去的繁榮,美好,熱鬧,歡樂竭力渲染,寫足寫透,所以第四句的轉折才格外冷峻有力,使人見到無論怎樣興盛繁華,最后都免不了衰亡的命運。過醒。這種效果的取得和結構的獨創(chuàng)性是有密切關系覽古》相似而又相反,可謂異曲同工,善于變化:識,閑憑欄桿望落暉。〞這首詩為上一下三結構。首句好似急速轉換的快鏡建立的功勞寫得酣暢淋漓,后三句連作一氣寫今日之并最后停止下來,把人物的感情通過一種姿勢在一瞬間里像造型藝術那樣加以固定,讓讀者面對這最終形9/21 如這首作品在表現(xiàn)主人公由往昔的紅顏少年到今日法:其第一、二、四句為一層意思,共同構成詩中主人公活動的背景,第三句單獨為一層意思,是詩歌所要突出的重點。具體說來,第一句寫本為行人之道的說唯有飽經霜雪的古松見過禪師少年時的容貌,如此了一個久無人跡的荒古之境。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背景中,詩人插入第三句,點明禪師獨自一人由少至老的變化過程。5、鋪墊鋪墊是以一系列非主要情節(jié)做主要情節(jié)的準備或高潮到來前作氣氛醞釀。必要的鋪墊可以制造懸10/21 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讀者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處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子是主,鷓鴣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圞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與“鋪墊〞相關的知識:本詩前六句,鋪陳天涯流浪之苦,恰恰是為了最后兩句抒情做鋪墊——作者企盼6、伏筆11/21 嚴謹,首尾呼應,文題呼應。比如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琢謫棠荆瑓菍m數(shù)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此首小令借感嘆古今的興亡盛衰表達自己看破世情、隱居山野的生活態(tài)度。全曲上片詠史,下片抒懷。開頭兩句,總寫歷來興衰都如幻夢,自己早已參破世情,厭倦塵世。接下來三句,以孔林、吳宮與楚廟為例,說明往昔繁華,如今只剩下凄涼一片。下片舍,但有詩書萬卷。喝著自釀的松花酒,品著自煎的春水茶,悠閑寧靜,詩酒自娛,自由自在。“詩眼倦又為后文歸隱山村、詩酒自娛作了伏筆。7、總分和收綰12/21 開頭兩句扣“野望〞,與中間兩聯(lián)是什么結構【分析】首兩句扣“野望〞,展現(xiàn)的是遠景,意境開闊純凈;而頷聯(lián)如此是由遠與近,頸聯(lián)再由近與遠——仍然扣住“野望〞,更細膩地營造開闊純凈的意境。因此這二聯(lián)與首聯(lián)是“總分〞關系。頷、頸二聯(lián),有遠近變化,有色彩,有亮度,清幽秀麗。渭川田家〔王維〕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痉治觥吭娭忻枥L了五幅畫面:牛羊來下,野老眺孫,蠶兒上山結繭,農夫互道晚安。五幅畫面中,有人物:野老、農夫;有景物:墟落、麥苗、桑葉、野雞、蠶兒。雖顯得散亂,但全詩最后兩句卻將五幅畫13/21 扣住一個“歸〞字。結尾是“主題句〞,外表上散亂詩歌常見的結構方式還有很多:如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先景后情、卒章顯志、畫龍點睛、起承轉合……這兒就不再贅述。【經典例題】2005年某某卷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如下問題。某某歌(其六)(南宋?汪元量)簡析“望〞在詩中的作用。14/21 鍵。無盡的煙云,悠悠江水,夕陽下的寒鴉,還有南宋統(tǒng)治下四百州的土地和人民,全詩之景均為詩人“望〞中所見,故“望〞字起到全詩景物描寫的統(tǒng)領作用。一個“望〞字也寫出了詩人不勝依戀與痛惜之情,奠定了全詩的基調。2006年某某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如下問題。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注]①此詩為蘇軾被貶官某某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某某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確:山多大石。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句在全詩中的一般作用,再結合對這首詩的具體理描繪出一幅雨后東坡月夜圖,營造了一種清明幽靜的心境的澄明,結合最后兩句看就更加明朗。此外,“起〞句還常常是埋伏在前面的“密電碼〞,和最后15/21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如下問題。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后夜相思,“聚散匆匆〞一句,在內容上強調什么?在上片的結構上起什么作用?散的內容之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16/21 南陵水面慢悠悠,風緊云輕欲變秋。正是客心孤〔1〕首句中“悠悠〞在詩中有何作用?〔3分〕“悠悠〞,寫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長、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這景象既顯出舟行者的心情比擬平靜容與,也暗透出他一絲羈旅的孤獨。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準備,打下了鋪墊。17/21word詩歌表達技巧之篇章結構技巧〔二〕以小見大、比照等。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的關系:按景情的順序先景后情、先情后景、1、先景后情:詩歌多先寫景造境,而后再在此根底上抒懷.2、先情后景:下筆即寫情,對詩歌而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言盡而意猶未盡.18/21word其內容是前句(聯(lián))與后句(聯(lián))的關系重章疊句照應鋪墊4、重章疊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一樣的結構形式反復詠唱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5、鋪墊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節(jié)做后面主要情節(jié)的準備或高潮到來前的氣氛醞釀.6、照應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應,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7、抑揚指的是在褒貶人,事,物的時候,常對要褒的先寫其不足,對要貶的先寫其長處,這種手法就是抑揚.抑揚可分兩種:法法.何表現(xiàn)出主旨卒章顯志以小見大其內容是如19/21word8、卒章顯志詩人往往在詩歌的結尾直接表達自己的心志或情懷.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結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表達詩人要自由自在,馳騁閑放,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難》尾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達實現(xiàn)理想的豁達.9、以小見大在表現(xiàn)大題材時,詩人不是表示描寫大事件,大場面,而是著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過"小事""小物""小景"來反映大境界,大主題,這種手法叫做以小見大.過華清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暴露唐玄宗楊貴妃的腐化生活,杜牧僅攝取"妃子笑"入詩,一切便盡在不言中了.千20/21word里迢迢,快馬飛馳,完全為了博得一人的歡心,不知內情的或許以為是為了軍國大事呢.因其具有層次性的特點,結構性較強,如:二、鑒賞示例渡湘江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