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1頁
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2頁
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3頁
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4頁
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司馬光》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司馬光教材分析:這篇文言文簡短,僅用30個字就清楚地介紹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第一句話介紹了一個驚險的場景,第二句話用了連續(xù)的動詞表現(xiàn)出了司馬光的冷靜和機智。雖然是文言文,但用詞與現(xiàn)代文有很多相同之處,因此讀和理解起來不是很困難。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但由于文體特點,還是要以朗讀為主。在理解詞意上練習邊讀邊想。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司、躍”等5個生字,會寫“司、庭”等7個字。2、正確跟讀課文。背誦課文。3、通過注釋等方法了解古文的意思。4、通過誦讀課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田字格、黑板。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回顧積累,初識文言文。老師說前半句,同學們說后半句。有志者……事竟成。人之初……性本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二、揭示課題,認識復姓。1、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完整的文言文──司馬光。齊讀課題。2、指導書寫“司”。筆順:先外后里,先寫橫折鉤,再寫橫,橫起筆要略往外一點。最后寫口。3、認識復姓“司馬”?!叭f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等姓氏都是復姓。4、介紹司馬光,北宋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最有名的著作是《資治通鑒》。5、學生簡述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三、初讀課文,讀通課文。1、師范讀課文,學生跟讀。說一說讀古文的感受。2、指導多音字“沒”(mo)的讀音。指導用“沒”組詞,“沉沒、淹沒”,體會“足跌沒水中”在這里的意思。師:學習文言文不僅要會讀,還要理解其中的意思。你們覺得有哪些好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文言文呢?(查字典、看注釋等)那么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呢?我們可以嘗試用這些方法來理解它。1、理解“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于水中?!保?)默讀第一句話,想一想它的意思。群兒是指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于表示在庭院里。庭指庭院。戲表示玩耍。(2)解釋“甕”的意思。甕是指口小肚大的陶罐。(3)齊讀這句話。小結:我們可以通過理解每個詞的意思來理解整個句子。2、理解“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保?)前一句話說一群小孩子都離開了,那么司馬光怎么做了呢?嘗試用之前學到的方法理解這句話。眾指的是所有人。皆表示全部。棄是指放棄、拋棄。(2)司馬光用什么方法?讀一讀“光持石擊甕”,是一下就擊破了嗎?用動作演示一下。持表示拿著,所以是提手旁。(3)結果怎么樣?齊讀“破之”,“水迸”,“兒得活”。聯(lián)系下文和圖片,理解“迸”的意思。(4)齊讀。師:這句話中的司馬光是怎樣的人?預設:機智的司馬光。再讀:“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鄙朴趧幽X的司馬光。再讀:“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朗讀全文。我們已經(jīng)理解了這篇課文的大意,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朗讀它。(在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再次朗讀,在節(jié)奏和停頓的把握上會更準確,更能體會到文言文的意韻。)五、整體感知,熟讀成誦。在這個游戲中,我們要用白話文和文言文來講一個故事。古人用短短的兩句話就把一個故事講完了,讓我們感受到了司馬光的冷靜和善于思考。老師建議我們背誦這樣的文章,用熟讀成誦的技巧來背誦。在第二節(jié)課上,我們要指名背誦課文,感受司馬光的人物形象。然后用自己的話來講述這個故事,說一說你眼中的司馬光是怎樣的人。我們還可以提供一些拓展資料,比如《司馬光山中斬殺蟒蛇》,來加深對司馬光的認識。接著,我們要通過角色表演來重現(xiàn)當時的情景,感受司馬光的沉著和機智。小組分工可以是一人旁白,一人飾演司馬光,一人飾演落水者,其他小組成員為群兒。先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